复合伤搬运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8627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合伤搬运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复合伤搬运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合伤搬运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伤搬运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合伤搬运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考生编号: 总分:项目题目操作要求标准分扣分及原因实得分准备环顾四周,评估环境安全并报告(2分),表明身份(1分),安慰患者(1分),物品准备齐全(5分),准备时间在20秒内(1分)。108字包扎止血法左手掌背软组织损伤2.0cm伤口,出血量不多检查并报告伤情(3分)敷料选择合适(2分),无菌原则取敷料(2分),创面覆盖完整(2分),扎绷带方法正确(4分),加压均匀、适度(2分),绷带卷无脱落(2分),包扎平整美观(2分),敷料无外露(2分),指端外露(2分),检查血运(2)25骨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折固定法右小腿肿胀、畸形检查并报告伤情(3分)夹板长度合适( 3

2、分),位置放置正确( 3分),棉垫保护( 3分),宽带从身体空隙处穿过(3分),宽带放置位置正确(3 分),捆绑顺序正确,松紧适当( 3分),打结位置正确(3分),趾端外露(3分),检查血运(3分)。30固定搬运担架放置位置正确( 3分),动作协调一致,将担架板合并(3 分),固定带固定顺序正确(4分),固定带松紧度适当(3分),术者检查固定带顺序正确( 4分),术者指挥,急救员平稳抬起伤者,足先行(4分),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病情变化(4分)25整体质量操作熟练,动作规范。口令简洁,动作交替流畅5整体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时从评判长宣布操作开始至操作完毕 。时间:8分钟) 。5评委签名:

3、伤者病情概述:伤者左手掌背软组织损伤,有约2.0cm伤口,出血量不多;右小腿骨折肿胀畸形,无软组织损伤。伤者救护时体位:卧位要求:医护配合,根据病情缓急处理伤情,操作动作熟练,规范。准备用物:三角巾、弹力绷带、无菌覆料、夹板、棉垫等(一)环顾四周,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二)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三)对左手掌掌背软组织损伤创面,用8字包扎止血法包扎创面,并检查止血效果。“8”包扎止血法操作要点:首先检查伤口,排除异物和骨折情况,然后用敷料按无菌操作原则(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创面)覆盖在创面上。再用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经手和腕“8”字形缠绕,使绷

4、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在腕部平绕一圈固定。包扎完毕敷料不能有外露。(四)小腿骨折夹板固定1、用两块夹板,一块长夹板从伤侧髋关节到外踝,一块短夹板从大腿根内侧到内踝。2、在两个夹板顶端及膝关节、踝关节骨突部等处放棉垫保护。3、用五条三角巾折成的宽带固定。先固定骨折近端,再固定骨折远端,然后固定髋部、大腿及踝部。宽带应从腰部、膝下、踝部穿过进行固定。5、“8”字法固定足踝。6、患侧趾端露出,检查末梢血液循环。(五)铲式担架搬运流程两人协助将担架拆开,放于身体两侧,两人位于患者头、脚侧,动作协调一致,将患者铲入担架内,然后用4条固定带按胸部、髋部、大腿部位、小腿部位的顺序规范固定,固定松紧度适当,术者自下而上检查各固定带。术者指挥,急救员平稳抬起伤者,足先行,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病情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