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项目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86652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项目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项目实施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项目概况1二、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1三、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依据2四、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2(一)建安工程2(二)仪器设备购置2(三)种畜引进2五、建设场址条件及现状2六、总平面布局3七、项目设计及技术方案3(一)项目设计3(二)工程设计4(三)技术方案4(四)环境方案6八、项目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7(一)建设期限8(二)实施进度安排8九、项目管理8(一)组织管理措施8(二)技术管理措施9(三)资金管理措施9(四)项目后续管理10十、资金筹措及投资概算11(一)投资概算11十一、效益分析12(一)经济效益12(二)社会效益12(三)生态效益122012年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项目实

2、 施 方 案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2012年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项目 (二)建设地点:江口县闵孝镇提溪司李素英生猪养殖场(三)建设性质:改扩建(四)建设内容及规模:改造圈舍2000平方米;购进安装产床20套;引进萝卜能繁母猪40头;购置自动消毒感应器1台。 (五)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41.5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40万元,自筹资金1.5万元。 (六)建设工期:5个月(2012年8月至12月)(七)实施单位:江口县闵孝镇提溪司李素英生猪养殖场(八)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江口县畜牧兽医局(九)项目法人:李素英二、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江口县闵孝镇提溪司李素英生猪养殖场,改建于2012

3、年,营业执照注册于2011年8月。本养殖场现有中级畜牧师1人,中级兽医师1人,初级兽医师1人,另有大专毕业和中专毕业生各1人。机构设立有技术生产部、综合部、财务部。建立了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手册、生产规范措施、各项岗位责任制度、考勤考核制度。本场建设有圈舍13幢,总面积6,200平方米,其他管理房384平方米,各项设施设备比较完善,符合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养殖场的“五化”要求,可存栏生猪3,000头左右,年出栏生猪6,000头左右; 目前存栏362头,其中萝卜猪种公猪10头,能繁母猪312头,产床64套。正在建设500立方米沼气制备系统。三、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依据 1、贵州省2012年省级畜禽养殖标准

4、化示范创建项目实施意见(黔农发2012141号)。 2、江口县畜牧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 3、生猪标准化规范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 4、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农业部第15号令) 5、GBl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四、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一)建安工程1、改造圈舍2000平方米;2、购产床20套。(二)仪器设备购置1、购置自动消毒感应器一套。(三)种畜引进1、引进萝卜猪能繁母猪40头。五、建设场址条件及现状提溪司过江萝卜猪养殖场位于铜遵公路边,距铜遵公路50米,距村寨100米,右边和后面靠河流和大山,左边是农田,地势平坦,周边无其它建筑物,占地面积15亩,总建筑面积6

5、,800平方米,其中:圈舍面积6,200平方米,办公用房384平方米,绿化面积500平方米。现存栏萝卜猪362头,其中能繁野母猪312头,种公猪10头。从铜遵公路修建有宽5米、长50米的车道直通猪场。猪场从山中引山泉水到蓄水池,泉水常年日流量达800立方米,足够供应一个长期存栏6000头猪的养殖场需水量。六、总平面布局本项目除对梵态养殖场原有圈舍、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完善外。猪场大门设34米车辆消毒池,大门内右侧设10平方米人员及器械消毒室、25平方米的办公室和值班室及20平方米的监控室。七、项目设计及技术方案(一)项目设计 1、设计改造原则:坚持科学合理、实用结实、美观明快原则,遵循“五化”建设

6、要求,严格执行(2012年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及其验收标准,推行“人畜分离”生产模式。按照无公害生猪规程进行养殖。 2、设计依据结构设计所遵循的主要国家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定(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建筑设计防水规范GBJl6-87(2001)版、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3、设计要求。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7、15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4、对施工条件和后备母猪引种要求(1)能繁母猪和种公猪选购:首先要进行病史调查、防疫情况调查、区域疾病流行情况调查,还要进行抗血清抗体检查。观察母猪和种公猪个体形象、纯度、健康、长势状态。选购生产性能优良、健康安全的能繁母猪和种公猪。(二)工程设计1、圈舍改造:主要完成散热、保温设施,自动饮水装置的安装和屋面漏雨的改造。2、粪污处理设施的修建:本项目未涉及。(三)技术方案(1)产品方案。选用纯种萝卜公猪为终端父本,萝卜猪母猪为母本,实行自繁自养,以合同方式在“公司+基地+农户”养殖场按合同价进行统一销售。年出栏优质江口萝卜猪6000头以上。(2)生产管理方案。一

8、是参照“退寨入区”的养殖生产模式,实现人畜分离,实行半封闭管理,严格执行出入登记管理制度,杜绝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二是对猪场建设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圈舍根据生猪不同生长和阶段和生产性能分开建设。对新引进生猪严格实行隔离观察制度,对染病生猪实行隔离饲养和治疗。三是养殖场所用饮料为自配饮料。认真记录自配饲料的配方,及自配饲料的成份含量。按照“八改八定”高效养猪法,实行定时、定量、定位饲别致,定期驱虫、定期防疫、定期消毒。严格执行投入品登记管理制度,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动物药品和其它化合物;严格遵循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详见附件),实行休药期制度,出栏前一个月停止使用任何药品。建立健全生猪生

9、产管理系列档案,加强疫病防制和环境治疗,逐步建立生猪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狠抓防疫制度的落实、遵守,狠抓防疫措施的实施。实现规范化建设、标准化管理目标。生产工艺流程图2、生产指标参数。积极开展人工授精工作,稳定母猪产仔率,提高仔猪存活率,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窝以上,提供20头以上商品仔猪,胎均活产仔数10头,全成活率90%以上;加强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确保仔猪60日龄体重达到25公斤以上,育肥猪在4个月以内出栏。(四)环境方案1、主要污染物。养殖场的主要污染物为猪粪便、冲洗圈舍产生的污水、猪粪尿产生的臭气、生活污水。由两种有机物组成,一类是碳水化合物,另一类是含氮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在有氧条件下,

10、大部分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在无氧条件下,大部分分解成中间产物甲烷、有机酸和醇类;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物主要是氨基酸、硝酸盐等。上述所形成的产物有一定的臭味和酸味,但可综合利用。2、污染物处理。根据建设规模和生产规模,设计了500立方米的沼气池及污水处理系统。生产严格按照贵州省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规范(试行)要求,实行净道与污道分开,污道密闭排放,粪便集中处理,达标排放;雨水经净道流入田间沟道。养殖场建设项目已经通过环保部门的环评,水、气、声环境分别达到GB3838-2002、GB3095-1996、GB3096-92标准。粪污处理流程图l、项目建设节能措施。圈舍建设遵循科学布局、适当间距

11、、统一标准原则。圈舍朝向基本采取南向或东南向,利于采光和冬天保暖。圈舍间距控制在4-10米、高度控制在2.8-3米,大开窗,处于采光、通风和保温。墙体一律使用水泥标砖,禁止使用粘土砖,窗户要求统一为1.2米1.5米规格,窗间距不超过3米。在不增加污道建设距离的前提下,把沼气池建设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利于沼气池升温,促进沼气发生。科学设计水电改造方案,降低材料损耗。2、生产管理节能措施。根据母猪、公猪、仔猪和商品猪的营养要求,科学配料,科学喂饲,降低饲料投入成本。不可造次防疫规程,加强管理,减少疫病发生,降低防疫成本。合理利用沼气替代部分照明,节约用电。建设蓄水池,引用山洞水和山泉水,降低利用

12、地下水的成本,所有圈舍都安装自动饮水器,节约用水。八、项目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一)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工期拟定主要从前期工作、设计、土建工程、仪器设备安装、综合考虑,确定本项目合理建设工期为5个月,即2012年8月12月。(二)实施进度安排1、2012年8月,完成2000平方米圈舍标准化改造。2、2012年9月,完成20套产床购进安装和完成自动喷雾消毒感应器安装并投入使用。3、2012年10月,完成引种工作。4、2012年11月至12月,整理项目建设全程资料,立卷归档,撰写验收报告,迎接上级部门检查验收。项目实施安排表进度项目2012年12345678910111212000m2圈舍改造2完

13、成20套产床和自动喷雾器安装3完成引种工作4准备资料验收九、项目管理(一)组织管理措施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管理,并负责会同审计、财政部门不定期对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审查。养殖场为实施主体。实行资金使用、管理、监督相分离。组 长:杨胜美(县政府副县长)副组长:杨再坤(县畜牧兽医局局长)成 员:曾 涛(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杨再敏(闵孝镇镇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曾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二)技术管理措施设立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养殖场生产管理技术方案制定和执行,对养殖场建设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和服务,做好项目实施相关服务工作。组 长:曾 涛(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成

14、 员:孟 华(县牧推站站长、畜牧师) 陈应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助理兽医师) 李明祖(县动物疫控中心副主任、兽医师) 杜东升(闵孝镇牧推站站长、助理兽医师)(三)资金管理措施项目实施中的财务管理,按照项目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实行专人专帐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挪用他用,严禁任何形式的截留。按照项目实施进度由审计等部门跟踪监督,确保资金按照足额到位。严格按照使用计划使用项目资金。采取资金直接补贴方式,省级补助资金补贴内容为引种和沼气池、仪器设备购置。具体补贴方案如下:1、补贴范围:本项目所涉及引种、仪器设备购置等工程内容必须严格按照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图纸和标准实施,否则不予补

15、贴。2、补贴内容及标准:圈舍改造:2000平方米,130元/平方米,计人民币26万元,产床20套,2400元/套,计人民币4.8万元;引种:萝卜能繁母猪均重50公斤,40头,2300元/头,计人民币9.2万元,自动消毒设施1.5万元,合计41.5万元(含自筹资金1.5万元)。仪器设备由政府进行统一采购,能繁母猪和种公猪引种在畜牧兽医局的指导和监督下从民间购买。3、项目建设管理。本项目由江口县畜牧兽医局具体组织,以江口县闵孝镇提溪司李素英生猪养殖场作为实施主体。根据产业规划和无公害畜禽水产养殖范围要求,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增强对养殖场所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功能,坚持便于生产管理的原则

16、。在建设过程中,畜牧部门全程进行监督,确保工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实施,实现符合设计要求,布局合理,规范建设,质量过硬的建设目标,为后期的生产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动物防疫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基地和场的种畜禽都必须在兽医部门的监督下,到非疫区引种。引种前要对引种的疫情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准确掌握该地动物疫情实况。同时,要完善引种相关第二,严格执行引种隔离观察程序,认真挑选个体条件优良的种猪,确保进入基地和场的种猪生产性能优且健康安全的。(四)项目后续管理为确保项目建设严格按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要求实施,取得实效,同时,彻底改变以往随着项目实施结束,后续管理,跟踪服务和项目效

17、益延续也相应结束的现象,我们对项目实施和后期运行进行明确规划。一是建立“以场带户”发展机制,养殖场与周边养殖户签订育肥猪合作饲养协议。由养殖场向养殖户免费提供商品仔猪和生产管理技术跟踪服务,农户饲养的商品猪达到100公斤以上既由养殖场按照合同价进行统一收购销售,从收购价中扣除仔猪成本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带动不断延伸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建立稳定的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以.江口县畜牧兽医局、九峰公司为主体技术服务体系,对养殖场和合作养殖户实施全程跟踪技术指导和服务。深入开展跟踪技术指导、服务,积极开展现代化养殖技术培训,全面提高项目区养殖户生产管理水平,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养殖效益。确保项目建设取得

18、实效,养殖户得到实惠。十、资金筹措及投资概算(一)投资概算总投入41.5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资金40万元,自筹资金1.5万元。1、圈舍标准化改造2000平方米130元/平方米,计26万元;2、购进、安装产床20套2400元/套,计4.8万元;3、引进萝卜猪能繁母猪40头(均重50公斤)2300元/头,计9.2万元;4、购置自动消毒感应器1套15000元/套,计1.5万元。十一、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固定资产增加到650万元。新增萝卜后备母猪40头,养殖场能繁母猪达到352头。在养殖场进入达产期后,年产出栏生猪比项目建设前至少增加3000头,达到6000头左右,实现销售收入1440万

19、元以上,扣除生产成本1164万元,养殖场可实现纯利润276万元。(二)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建设,可带动和促进我县生猪生产朝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稳定生猪市场,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本项目的实施,符合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加快产业调整和创新的精神,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可以带动50户农户从事肉猪养殖,直接解决100个劳动就业岗位,并通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间接解决500个劳动就业岗位。(三)生态效益项目通过对养殖小区的废污处理设施进行改扩建,增加了对养殖废弃物的处理能力,同时,推行“退寨入区”和“猪沼粮”、“猪沼草”相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减少粪便和污水污染,增肥积效,从而改善畜牧生态环境,同时为种植业提供一定数量的有机肥料,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