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山羊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8703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山羊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奶山羊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奶山羊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奶山羊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奶山羊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奶山羊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山羊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奶山羊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摘要奶山羊生产是可持续畜牧业发展和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奶山羊综合经济效益高、羊奶产品多样且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因此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有较多的饲养量,羊奶产品市场稳定,羊奶产量和奶山羊数量多年来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我国的奶山羊业为农业和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部分地区的农业支柱产业。本文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奶山羊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奶山羊生产发展对策和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指出通过充分挖掘奶山羊开发利用潜力,进一步促进奶山羊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奶山羊生产科研进展问题与对策引言山羊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畜种,品种资源丰富,据统计,

2、世界山羊品种大约有200多个;奶山羊经济价值高、生产用途广泛,加之羊奶营养全价且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抗过敏等保健功能,从而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畜牧业的重视。在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均有饲养,世界上常见的知名奶山羊品种大约有10个左右。我国山羊饲养历史悠久,山羊的数量居世界第一位,据中国羊品种志(1989)记载,中国有山羊品种24个,包括乳用、肉用、皮用、绒用和兼用等各种生产用途。此外还有未列入中国羊品种志的地方山羊品种和引入品种25个,其中奶山羊品种主要有西农萨能羊、吐根堡羊、努比羊、关中奶山羊、延边奶山羊、唐山奶山羊、崂山奶山羊、广州奶山羊等。奶山羊分布地域辽阔,生态条件差别较大,欧洲的奶山羊主要

3、分布在灌木等饲草资源丰富的丘陵山谷地带,而亚洲、非洲的奶山羊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的奶山羊生产主要在农区,但是近几年内,南方浅山丘陵区的奶山羊饲养量呈上升趋势,羊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5)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2004年世界山羊总数为7.83亿只,我国山羊存栏数为1.83亿只,占世界山羊存栏数的23.4%;世界山羊奶的总产量为1239万t,奶山羊总数大约为6200多万只,我国山羊奶产量约90万t,奶山羊存栏数大约450万只,奶山羊产品总量名列前茅。世界奶山羊业发展多年来保持稳定,羊奶多用于生产奶酪等产品。我国的大部分山羊奶用于制作奶粉,销售到亚洲和欧洲的部分

4、国家。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山羊奶保健功能的进一步认识,我国奶山羊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羊奶液态奶生产和销售的前景十分看好,奶山羊生产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并逐步形成规模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奶山羊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应重视奶山羊饲养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解决奶山羊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和个体生产性能,开发羊奶产品种类,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使我国的奶山羊业发展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绿色畜牧产业。1国内外奶山羊发展现状1.1世界奶山羊发展现状奶山羊作为重要的奶畜之一,在许多国家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欧洲的

5、一些国家,如法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意大利、瑞士等,奶山羊的生产比较发达,产业化程度高,生产的鲜奶多用于制作奶酪等乳制品,经济效益较高。高产的奶山羊品种也主要分布于上述地区,有世界驰名的阿尔卑山羊、萨能山羊、吐根堡山羊等优良乳用品种。1992年全世界山羊奶产量为960多万t,其中亚洲为548万t,非洲为180万t,欧洲为169万t。FAO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世界山羊奶产量为1200万t,比1992年增长25%;2004年全世界山羊奶产量为1239万t,比2001年增长3.3%。羊奶产量多的国家有印度、孟加拉、苏丹、巴基斯坦、法国、西班牙、希腊、伊朗、乌克兰、俄罗斯、土耳其、中国、马里、

6、印度尼西亚等。山羊奶单产水平较高(2004年奶山羊泌乳期平均产奶量超过500kg)的国家有捷克、德国、法国、西班牙、瑞士、葡萄牙、亚美尼亚和挪威等,近年来世界山羊奶生产保持稳定增长(见表1、表2)。 表12001-2004年世界山羊奶产量 单位:万t国家2001200220032004世界总产量1199.61220.11239.51238.9印度260.0260.0270.0276.0孟加拉132.0141.6132.8132.8苏丹125.0129.5129.5129.5巴基斯坦60.762.965.265.8法国51.253.654.655.3西班牙48.952.945.445.5希腊52

7、.151.551.545.0伊朗36.637.436.536.5乌克兰25.726.129.329.3土耳其22.021.027.828.0俄罗斯30.929.428.727.5中国24.525.926.725.0马里19.620.622.723.8印度尼西亚20.020.021.222.0阿尔及利亚15.515.516.016.0墨西哥14.014.615.215.4巴西13.813.813.513.5保加利亚17.310.510.212.9意大利11.210.813.211.5毛里塔尼亚10.111.011.011.0尼日尔10.510.510.510.5数据来源:FAOSTAT(2005

8、)。1.2我国奶山羊发展现状我国的奶山羊数量居世界首位。统计表明,1998年,我国共有山羊1.35亿多只,其中奶山羊338万只,以陕西、山东、新疆、河南、河北、山西等省(自治区)饲养较多。羊奶总产量65万吨,占全国鲜奶总产量的11.5。山羊奶产量多的省份有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黑龙江和辽宁等。1999年,我国山羊增长到1.42亿只,2000年发展到1.48亿只,2002年山羊总数为1.61亿只,奶山羊总数425万只;2004年山羊总数为1.83亿只,据估计,奶山羊总数大约450万只左右,山羊奶的总产量为90万t,占全国鲜奶的产量的5%左右,但奶山羊的平均产奶量水平较低。我国人均鲜奶占有

9、量为9.3kg,与世界平均水平(44.5kg)有较大的差距,而发达国家的人均鲜奶占有量均在100kg以上,因此发展奶业的任务十分艰巨,仅仅依靠奶牛难以解决鲜奶生产问题。山羊奶是鲜奶生产的重要补充,尤其是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农区和丘陵浅山区,通过饲养奶山羊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改善营养状况,实现脱贫的战略目标。我国山羊奶的利用和加工水平较低,除30%用作鲜奶食用外,其余均用于生产奶粉,产品缺乏多样化,在欧美地中海等国家倍受欢迎的干酪产品的研发不够,目前还没有适合我国消费者口味的同类产品上市。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山羊奶保健功能的进一步认识,消费者逐渐接受羊奶和羊奶制品,少数投资者也将目光转向奶山羊的产

10、业化开发。奶山羊生产也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陕西是我国羊奶生产大省,奶山羊的存栏数、产奶量均居全国前列。据统计,陕西省2000年奶山羊存栏数126万只,2004年170万只。羊奶产量占全省鲜奶总产量的32%。另外,产奶量增长较快的还有山东、河北、河南、辽宁、广东、黑龙江等省。由此可见,奶山羊在我国,尤其是陕西省的奶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畜牧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22001-2004年世界奶山羊平均产奶量单位:kg/只)国家2001200220032004世界总平均81.281.482.881.8捷克520.9840.7841.5841.5德

11、国880.0819.7820.1777.8法国609.9636.9646.7662.6西班牙561.7587.5565.1565.2瑞士552.3540.6546.9546.9葡萄牙526.8526.9528.6527.3亚美尼亚828.6536.7523.8518.2挪威438.2459.2447.3434.8马耳他420.0420.0427.0420.0奥地利420.5419.1412.5412.5拉托维亚374.4376.1432.2406.8匈牙利360.7362.2357.1357.1乌克兰396.5378.8416.8343.1爱沙尼亚301.9214.8203.8268.8塔吉克

12、斯坦241.5258.3264.6266.7乌兹别克斯坦252.6254.9281.2260.0俄罗斯256.9251.6251.2251.1以色列187.3192.3208.6229.7科威特216.1217.5217.8217.4中国196.0202.5203.8210.9蒙古208.1164.6211.4201.7墨西哥174.8174.0178.6181.7数据来源:FAOSTAT(2005)。1.3奶山羊科学研究现状奶山羊作为发展中国家重要的畜种之一,如何提高其生产力,即产奶量和产羔率,仍然是生产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育种方面,欧洲的奶山羊生产大国致力于高效选种方法的研究;挪威关于

13、奶山羊育种方法的研究大大提高了产奶量,通过后裔测定和早期选择方法的应用;加拿大奶山羊的遗传改良速度也得到明显的提高,奶山羊营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产奶量和羔羊的生长速度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除作为生产对象研究之外,奶山羊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型动物,可用来进行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许多国家已经利用奶山羊进行乳腺生物反应器方面的研究,尝试利用奶山羊生产转基因药物,降低生产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而且该方面的研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奶山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的奶山羊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生产前景十分看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奶山羊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奶山羊

14、产品的促销意识不强多年来,我国的奶山羊以传统的分散生产方式为主,水平低,规模小,作为一项家庭副业,商品化意识淡薄。近年来,虽然生产方式有所改观,商品化程度提高,但对产品的销售仍然处于被动地位,主动出击,推销产品的意识急待提高。目前,羊产品的销售网络渠道还不完善,处于建设之中。奶山羊产品市场营销仍以市场营销为主,处于发现需求和满足需求的阶段,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应逐步过渡到社会营销导向,即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引入环保的观念,以产品营销理念的更新带动奶山羊业的进一步发展。2.2奶山羊品种的良种化、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我国的奶山羊存栏数多,但平均生产水平低,良种化程度低,单产仅为211kg,与

15、居世界领先水平的捷克萨能羊平均产奶量842kg,德国778kg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奶山羊急需选育提高或杂交改良。近年来由于县、乡级畜牧推广体系建设投入少,人员不足,对奶山羊的有计划选育工作有所放松,导致奶山羊品质有所下降,奶山羊生产基地县良种羊的数量减少,种质品质亟待提高。因此提高奶山羊产奶量将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随着良种羊数量的增加,奶山羊产业化程度也会得到很大改善。2.3饲养管理粗放,生产组织化程度低长期以来,奶山羊生产一直作为一项副业,重视程度不够,集中体现在饲养管理方面,过分粗放的经营方式影响了生产能力的发挥,羊只掉膘现象十分普遍,死亡率增加,产品质量下降,同时

16、也导致羔羊的繁殖成活率低,既影响了产羔,又对母羊产奶造成影响,形成恶性循环。2.4高效养羊技术的普及率低在山羊饲养量大的地区,往往存在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等问题,饲养户缺乏与山羊生产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不能改变传统的饲养观念,方法落后。这种科技入户率低的现象最终导致生产周期长,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有限,经济效益差。2.5山羊奶及奶产品质量差,监控体系不完善我国的山羊产品,如肉、奶、绒等均存在质量较差的问题;由于奶山羊的经营相对分散,山羊奶质量难以控制,影响了优质高档乳制品的生产和加工,未能充分体现奶山羊生产的经济效益;另外山羊奶羶味也是影响羊奶消费的原因之一,目前的脱羶工艺尚不能完全除去羶味,并且

17、对羊奶的营养成分有一定的损坏作用,解决脱羶问题即可增加羊奶的市场份额,促进奶山羊发展。山羊奶及产品的质量检验手段及技术仍落后,影响到原料奶及奶制品的质量。目前羊奶的安全质量控制体系不能与国际标准接轨,因此要加强有关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满足标准化生产的要求。2.6山羊产品加工水平低,品种单一,羊奶加工企业实力弱我国的奶山羊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仍然处于劣势,没有著名品牌,很难得到国外消费者的认可。山羊奶的主要加工产品为奶粉,除国内消费外,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和东欧等国家,其他产品的加工能力有限,很难走向国际市场。进行山羊奶加工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设备落后,产品单一,新产品开发

18、滞后,名牌产品不多,市场综合竞争力弱。企业间争奶源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产品竟相压价的无序竞争局面,挫伤了奶山羊饲养户和企业的积极性。2.7良种繁育、疾病防治、鲜奶收贮运等服务体系不健全3奶山羊发展对策近年来,我国进行了畜牧产业政策调整,提出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加速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奶山羊生产也被列为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扶持政策和措施,促进了投资者的积极性。针对奶山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促进我国奶山羊发展,应该发挥奶山羊研究的科技优势、奶山羊基地县和主产区的种群优势,引进国外种羊进行良种选育,建立健全奶山羊繁育体系、种羊推广体系、标准化饲养体系、疾病防治体系

19、等,同时合理布局羊奶加工企业并给予优惠贷款政策,调动企业积极性,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奶山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企业和农民收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奶山羊奶山羊主产区一般分布在农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将奶山羊生产作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以增加奶山羊生产的效益,有条件的地区也可将奶山羊生产纳入扶贫计划。“果、草、羊、沼”生态模式是贫困地区农民增加收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最优途径。在苹果种植面积大,但收入有限的地区,农民增收效果欠佳,因此如果合理利用果园种植牧草,利用苹果生产的果渣和果树枝条等副产品发展奶山羊和食用菌生产等相关产业,延伸奶业和果业

20、生产的产业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即可显著提高果业生产和奶山羊生产的经济效益。3.2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视选育提高依托我国的奶山羊种源基地和育种研究设施,适当从国外引进4050只萨能奶山羊种羊进行血液更新,在奶山羊产区建立品种核心群和奶山羊后裔测定站,选出品质最好的种羊,利用这些优秀种公羊生产冷冻精液,推广人工授精,进行品种改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各地奶山羊生产性能,形成以省良种站、县良种场、乡(小区)改良点为主体的育种网络体系。3.3以乳品加工厂为主体,建立区域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奶山羊养殖小区扩大饲养规模,因地制宜,分散饲养和集中饲养相结合,标准化饲养,提高单产,机器挤奶,干物质计价

21、,防止掺杂使假,保证原料奶的质量。在奶山羊养殖小区内实行统一防疫、统一配种、统一饲养、统一挤奶的“四统一”管理制度,规范奶山羊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3.4重视原料奶的质量控制根据食品安全要求,加强原料奶生产和产品加工等环境的卫生监测,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乳制品的质量。3.5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发展高新适用技术,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在奶山羊生产中应用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移植、红外测温诊断乳房炎和全混日粮等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发展奶山羊生产,应大力推广综合配套技术,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繁殖率。饲养管理方面,应推广配合饲料、羔羊补饲、早期断奶等技术。缩短生产周期

22、,增加生长速度,提高产奶量,同时推广秸秆青贮、微贮、氨化技术,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集约化程度高、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颗粒饲料生产技术的推广,达到充分利用饲料资源的目的,综合饲养管理技术的运用可适当延长产奶期,提高饲料报酬的效果比较明显。需要推广的繁殖技术应首先考虑人工授精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良种羊数量少的局面,加快良种化的步伐,另外,可利用胚胎移植技术繁殖良种羊,节约费用,目前,奶山羊鲜胚移植的成功率在55%75%之间。3.6各基地县的羊奶加工企业实行归并、整合,建立新的联营股份制企业按照名优产品的工艺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努力创造奶山羊生产的名牌产品,开发新产品,争取尽快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的

23、份额。3.7结合扶贫计划在贫困地区发展奶山羊利用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贫困地区农民发展奶山羊,推广“贷羊还羊,技术跟踪,增值分成,滚动发展”的扶贫模式。由乳品厂建立养殖小区的挤奶站,并投入购羊资金的一半,从养羊户鲜奶收入中扣除,购羊资金的另一半由养羊户筹集,以增强养羊户的责任心。3.8加强奶山羊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指导奶山羊生产的重要内容,研究水平高低是奶山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标志,今后应该在山羊品种培育、杂交改良体系建立、山羊营养需要制订、关键产业化技术研究、山羊疾病防治、山羊产品标准制订和新产品研制开发等方面立项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生产中,不断提高奶山羊的品种质量和饲养管理水平,增加奶山羊生

24、产的技术和成果贮备。3.9政府应加强管理和调控政府部门要重视奶山羊生产,加强管理和宏观调控,投资完善技术培训、服务体系等建设和先进生产模式的示范推广,从而促进奶山羊发展。3.10规范奶山羊生产的行业内部管理成立奶山羊协会,加强行业内部管理,抓好奶源、奶品质量、种羊质量等工作,并为奶山羊饲养户和加工企业提供技术培训等服务,加强养羊户和企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4奶山羊发展前景展望我国奶山羊生产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但由于生产过程不够规范,奶山羊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时机尚不成熟,因此,要将奶山羊生产定位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羊奶消费量较大而且消费者充分认识到羊奶保健作用的地区,发挥饲养奶山羊生产投资小

25、、见效快、繁殖力高、易饲养等优势,加大对羊奶及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查,推动奶山羊的产业化发展。奶山羊业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前景。4.1奶山羊生产将继续保持低风险的特点,在我国扶贫工作中发挥作用,奶山羊数量将保持稳定并小幅增长的趋势,奶山羊的种羊品质和产奶量将进一步提高。4.2羊奶的保健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并将解决羊奶液态奶生产中的关键问题。4.3奶山羊生产的产业化水平提高,奶山羊主产区内将逐步推广机器挤奶。4.4奶山羊的科学研究水平有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5未来几年奶山羊的主要研究领域5.1奶山羊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和技术研究5.2奶山羊营养学的基础研究5.3山羊奶保健新产品的开发研制5.4奶山羊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5.5安全无公害奶山羊生产技术规范的研究5.6奶山羊产品营销策略研究和实践示范结语国内外奶山羊生产的实践证明,奶山羊的综合效益高,其发展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羊奶的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拓展,开发新型奶产品,并且加大产业化开发的力度,推广适用新技术和机器挤奶等。另外由于奶山羊生产的独特优势,将在扶贫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加贫困地区人民收入,强身健体,有助于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三农”问题,早日实现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参考文献(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