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1500吨精制茶油、2393.44吨高蛋白饲料项目可行性报告41839.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87035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1500吨精制茶油、2393.44吨高蛋白饲料项目可行性报告4183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产1500吨精制茶油、2393.44吨高蛋白饲料项目可行性报告4183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产1500吨精制茶油、2393.44吨高蛋白饲料项目可行性报告4183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产1500吨精制茶油、2393.44吨高蛋白饲料项目可行性报告4183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产1500吨精制茶油、2393.44吨高蛋白饲料项目可行性报告4183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1500吨精制茶油、2393.44吨高蛋白饲料项目可行性报告4183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1500吨精制茶油、2393.44吨高蛋白饲料项目可行性报告41839.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51.1概要51.2推荐方案及报告结论61.3报告编制的依据91.4综合评价10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12.1项目建设背景11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第三章 市场预测163.1产品性质及市场概况163.2国内外需求预测163.3产品销售183.4产品售价193.5市场风险分析19第四章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214.1生产规模214.2产品方案214.3产品规格21第五章 工艺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235.1工艺技术方案235.2设备方案26第六章 原辅材料、燃料供应286.1原辅材料286.2燃料动力供应286.3主要原辅材料价格预测29第七章 建厂条件及厂址选择307.1厂

2、区条件307.2厂址选择方案32第八章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348.1总平面设计348.2土建工程358.3给排水378.4供配电378.5其它工程38第九章 综合利用及节能419.1设计依据419.2节能标准419.3节能措施41第十章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4410.1环境保护4410.2劳动安全46第十一章 生产组织及劳动定员4811.1生产组织4811.2经营管理措施4811.3工作制度4911.4劳动定员5011.5人员培训51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5212.1项目工程估算5212.2项目实施计划52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413.1固定资产投资5413.2流动资金5513.3总投资

3、5513.4实际投资5513.5资金筹措5513.6资金使用和管理56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5714.1财务评价依据5714.2财务评价说明5714.3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5714.4总成本与经营成本估算5814.5财务效益分析6014.6不确定性分析6114.7财务评价结论64第十五章 社会效益分析6515.1社会评价基本结论6515.2农业产业化经营6515.3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6615.4带动农业人口就业分析66第十六章 结论和建议6716.1结论6716.2问题与建议68一、附表附表1:项目投资估算表附表2:本项目财务分析表二、附图1、地理位置图2、总平面布置图第一章 总论1.

4、1概要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项目单位名称:*有限公司2、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3、主营业务:食用植物油收购、加工、销售(凭有效许可证经营);畜禽养殖;经果林、茶叶、高山蔬菜、中药材种植;农副产品(除国家限制的品种除外)收购、销售。4、人员结构: 1.2.5主要原料、燃料及动力供应主要原材料来及燃料动力源于当地,辅助材料来源于省城,供应不成问题。1.2.6环境保护本项目在实施了所有的环境保护措施后,能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预计能达到增产不增污的要求。1.2.7全厂劳动定员及劳动力来源 劳动定员130人,其中35人来源于人才市场,95人来源于当地农业人口。1.2.8项目实施进度建议2年

5、,2009年-2010年。1.2.9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投资结构:本项目现阶段旨在建设厂区,稳定运营期所需流动资金在项目建设投产后再采取一定的融资手段筹措,本项目文本投资暂不纳入流动资金数额,而固定资产投资即为本项目实际投资,即1750.66万元。资金来源:自筹资*万元,自筹资金来源于项目单位注册资本及股东增资扩股;中长期贷款1000万元,通过申请金融部门资金。1.2.10项目效益1、经济效益生产期平均不含税销售收入为*万元,财务净现值(Ic=8%)税后为*万元,大于0;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大于基准收益率8%;投资回收期税后为*年,较短。项目的盈利能力较好,风险较小。2、社会效益本项目“公

6、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的组织联合体进行了股份合作经营基础上的有效资源整合,可以减少零散经营时许多中间环节的重复浪费,突破了责任承包到户后不利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局限,社会意义非常重大,同时还能解决油茶产品销售的出路问题,增加土地的产出效益,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3、生态效益按照企业建设基地标准化、清洁化、安全化的目标,通过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可改善加工厂区和种植基地所在地及周边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油茶种植基地2万亩,促进油茶产区改造荒山荒地,有益于绿化荒山,美化环境,增加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1.2.11主要经济指标表1-1 主要财务经济指标序

7、号指标和数据名称单位指标和数据备注1项目总投资(含全部流动资金)万元* 项目总投资(含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1.1.1固定资产建设投资万元* 1.1.2建设期利息万元* 1.2流动资金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万元* 2固定资产投资借款万元* 3销售收入(不含税)万元* 生产期平均4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 生产期平均5总成本费用万元* 生产期平均6利润总额万元* 生产期平均7所得税万元* 生产期平均8税后利润万元* 生产期平均9财务盈利能力分析9.1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所得税前%*全部投资所得税后%*9.2财务净现值全部投资所得税前万元* IC=8%全部投资所得税后万元* I

8、C=8%9.3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全部投资所得税前年* 全部投资所得税后年*9.4总投资收益率%*10清偿能力分析10.1财务比率含建设期资产负债率%*10.2最大还款期年* 11盈亏平衡点%*1.3报告编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4、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皖政办2009125号);5、中共*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6、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1.4综合评价 1、该项目围绕油茶,大力发展加工厂区,同时辐射上游种植基地,有利于产业化的发展,有

9、利于解决“三农”问题。2、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调整项目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3、该项目主要以加工精品茶油为主,同时兼顾副产品的综合开发,生产高蛋白饲料,有利于当地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能促进当地整体实力的加强。该项目不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而且项目产品方案合理,产品的资源和市场均有保证,财务分析盈利能力较好,投资风险低,社会效益显著。故实施该项目,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恳请上级主管部门尽快扶持,以便该项目早日发挥效益。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植物油种之一,加工后的茶油以其味

10、美、营养价值高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最常用的食用油之一,且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据联合国粮棉油组织统计,茶油市场日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为此,我国政府于近年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更是把加快我国农业发展作为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中心任务,号召全党致力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并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列为我国当前十大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推出了具体的扶植政策,在全国启动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和国家油茶低效改造工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初又进一步批示要加大我国油茶建设工程的发展力度,在全国建设一批优质高效油茶林种植推广示范基地,以此带动全国

11、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我国的油茶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和商机。安徽是油茶生产重点省份之一,全省现有油茶资源林100万亩。规划到2020年,全省油茶林总面积将达到300万亩,年产油茶12万吨,年产值100亿元以上。油茶是一个兴林富民、生态环保的产业,是一个绿色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的产业,对于开发林业多种功能、振兴山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现实而重大的意义,对于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推进结构调整、建设生态安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地一定要充分认识发展油茶产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和机遇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确立更高的目标,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推进安徽省油茶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12、。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调整结构,增产适销对路产品,扩大对外出口和销售。目前,我国年人均消费植物油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草本作物油料占95%以上,如豆油、花生油油等还占相当大的比例。这导致土地的负荷与人口增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油茶,不与大农业争地,符合我国人口压力大,山多地少的国情,同时能满足人们对高档植物油的需求。安徽是油茶生产重点省份之一,全省现有油茶资源林100万亩。在*及其周边地区油茶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重要的出口和内销农产品。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既加大了对周边油茶种植基地的建设,有强化了油茶加工及综合开发,本项目建成后可产精品茶油1500吨,促使油茶种植规模达2万

13、余亩。这将使得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因而,适应市场,调整结构,开发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十分必要,这对扩大我省油茶相关产品销售,促进油茶相关产品生产,提高农户收入和地方财税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2、是满足市场需求、提供附加值、促进贸易快速增长的需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是果品产量仅次于美国、花卉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的国家,物种资源极其丰富,许多特有种类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林产品种类各种各样。但是,由于长期的经济欠发达和小农经济意识,农业生产在较低层次缓慢前进,产品数量增长较快而质量提高较慢,出口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不仅满足不了国内消费档次提升的需要,而且不能满足

14、国际林产品贸易快速增长的需要。实行本项目的建设,对油茶进行综合开发,生产优质精品茶油及副产品(高蛋白饲料等),有利于尽快形成中国产品的国际优势,有利于增加出口创汇和提高产品附加值。3、项目是缓解油茶供需矛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近年来,国内食用油主要是以大豆、花生、菜籽、玉米等为原料的草本植物食用油,绝大多数油料作物不止一次的使用农药进行杀虫,有近“七成”的草本植物油料作物含有农药残留和植物催生激素成分,由于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人们对茶油逐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对茶油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所以建设本项目对缓解市场供需矛盾有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油茶适合我国广大南方丘陵区生长,是实施退耕

15、还林,绿化山川,改善生态的好树种。本项目的建设科直接促使当地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积极的作用。4、可有效缓解当地就业压力。本项目精品油茶精深加工厂的建设,可以增加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加工厂区建成后可以直接增加就业岗位130个,同时有95人直接来源于当地农业人口,而通过合作社辐射建立的2万亩基地,则可以带动5000余户农户开展油茶种植。5、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低碳生产”的意识。本项目主要是围绕油茶,大力发展产业化,挖掘油茶综合开发的潜力。企业计划通过未来三至五年的发展,逐步形成油茶种植、茶油加工、副产品研发等,现阶段重点发展精品茶油、高蛋白饲料,后期通过

16、茶粕发展有机肥、茶皂素,其中油茶种植-茶粕加工-有机肥-油茶种植,可形成工业与农业的有效循环,是循环经济的集中体现,消除了因使用无机肥料而对环境产生的威胁,突出了产品的绿色,强化了“低碳生产”的意识。本项目建成后,通过所建立的基地提供原料,进行优质精品茶油加工,同时针对茶油加工后所剩下的茶粕进行精深加工、再利用,不浪费任何有用的资源。我们相信今后通过企业对茶粕的开发,可生产高蛋白饲料、茶皂素、有机肥。高蛋白饲料可提供给周边的养殖业,茶皂素是一种天然、 绿色、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用于十分广泛,有机肥则可以用于油茶种植,既可保护环境,又能提高油茶籽品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对企业今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

17、的作用。6、是企业发展及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当地油茶加工企业加工简单、产值低,只简单停留在把茶籽加工榨出茶油(指毛油)的状态。作坊式制油,出油率低,品质差,资源浪费严重。正规的油脂加工企业没有落户本地,对油茶不能进行深加工,造成产值相当低。此外,当地油茶林管理得好的很少,大部分已荒废。原因有二,一是品种落后,产量低。栽种的油茶品系差,其性状表现为挂果率低、茶果出油率低。当时多采用实生苗系繁殖,造成品种混杂,植株变异大。植株生长缓慢、挂果时间推迟;二是栽培管理粗放,结果不良,产量低。现在的油茶生产分散在各村各户,投入少,肥料不足,油茶大小年极为严重。栽培管理技术脱节,管理粗放,任其生长,徒长枝、

18、寄生枝严重,结果率低。本项目的建设,通过引进新型加工技术及生产线,保证茶油的品质,同时组建专业合作社,坚持“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广大农户进行新品种,科学种植油茶,从而以企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7、提高食品安全性,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项目单位在建设本项目之初就将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首位,通过建设标准化的检验检测室,购置专业化的检验检测设备,建立完善的检验规范、质量管理制度及覆盖所有产品的严格标准,同时与国际质量管理工作接轨,从原辅材料的采购、生产现场到各部门的管理都严格按照ISO9000及ISO22000体系运行。本项目建成后,产品使用安全性得到保障,迎合了当地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

19、第三章 市场预测3.1产品性质及市场概况油茶山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油茶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籽粕中含有茶皂素、茶籽蛋白等,它们都是化工、轻工、食品、饲料工业产品等的原料,茶籽壳还可制成糠醛、活性炭等。研究表明,油茶皂素还有抑菌和抗氧化作用。此外,油茶还是优良的冬季蜜粉源植物,花期正值少花季节,10月上旬至12月,蜜粉极其丰富。在生物质能源中油茶也由很高的应用价值 。同时,油茶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极强的树种,对二氧化

20、硫抗性强,抗氟和吸氯能力也很强。因此科学经营油茶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效益。3.2国内外需求预测油茶全身都是宝,综合利用效益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积极的生态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大量种植和生产油茶,利于调整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油茶的主要产品是其果实榨出的油-茶油。茶油,又称油茶籽油、山茶油,是一种高品位、高营养价值的高级绿色保健食用油。国际粮农组织已将茶油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茶油含人体易吸收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 90% 以上(油酸 83.3% ,亚酸 7.4% )居各种植物油之冠,被誉东方橄榄油、油中极品。茶油含有多种维生素,不含胆固醇,长期食用,能增强

21、血管弹性和韧性,延缓动脉硬化,防止高血压、高血脂,促进内分泌腺体激素分泌,防治神经功能下降,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此外,茶油还可用作于注射溶剂油、高级肥皂原料等重要用油。茶油的副产品-茶粕,具有重要的用途,其不仅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和良好的饲料,而且能够提取天然茶皂素用于化工行业,如制天然洗发香波、工业洗涤剂和生物农药等。1、从市场需求来看,具有广泛的国内外市场和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健康植物油需求量会大量增加。当前,人们的心脑血管疾病问题日益严重。我国有1.2亿多的老年人,有约1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假如有10%的人食用茶油,每天每人50克,则每天需6500吨,每年

22、需237.3万吨。我国每年都进口大量的植物油且呈不断上升趋势。2009年,我国植物油进口量刷新历史最高记录,达816.3万吨,比上年同期(同比)增长8.4%,价值59亿美元,下降30.1%。同期,我国出口植物油11.4万吨,全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净进口达804.9万吨。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专家预测茶油将成为食用油市场的一匹黑马,倍受消费者青睐,需求日益扩大,市场将严重供不应求,价格将不断攀升。无论在消费需求,还是在价格方面,茶油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相信,随着人民水平的不断提高,茶油必定会走俏神州。2、从产业链来看,具有较大的拓展潜力。过去,茶油籽经制油后所剩的茶粕,虽然含有极富价值

23、的茶皂素,长期以来却只作为肥料、燃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农民的收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离子交换纤维技术在茶皂素分离上的应用,使其纯度和利用率大大提高,菌体蛋白饲料的开发使得茶粕的深加工潜力和综合利用价值进一步提高,茶粕经再深加工可提取的茶皂素。近几年来泰国从我国进口上万吨枯饼饲料,返销我国,效益可观。3.3产品销售1、定位项目产品定位是:以油茶种植为基础,茶油生产为主导,副产品生产为配套,兼顾出口市场。2、市场推销战略立足本省市场,开拓外省市场,以城市专卖店、加盟店、办事处为营销平台,多层次多渠道建立营销网络。3、宣传设立网站。品牌是企业发展和宣传的核心,创办企业产品宣传网站非常有必

24、要。印制对外宣传画册,在宣传产品的同时,积极参与政府推介。4、咨询和售后服务企业注重咨询和售后服务,利用网站和电话与消费者建立互动和联系,为消费者解疑释惑,增进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和企业文化的了解,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向心力。对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通过服务热线进行快速、准确处理,并在内部进行质量跟踪追查,完善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控制。3.4产品售价一是生产技术优势。项目实施后,将建成为我省皖西茶区最为先进的油茶产品生产线,生产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同时油茶种植规模和种植技术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二是科研优势。项目实施后,将建立专门的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和新产品研发机构,由油茶专家和科技人员共同组成,

25、针对不同市场、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研发不同档次的新产品,满足市场需要。三是质量优势。项目区油茶原料品质优良,加工厂区生产设施一流,再加上严格的质量管理可追溯体系,可以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更好地开拓和占领市场。四是成本优势。通过集约化经营,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通过产品研发,可以增强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争取到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本项目所生产的产品集以上优势于一身,价格较普通茶油略有提高,价格定在52000元/吨,产品在高品质、高质量的衬托下不但不会受到消费者抵触,反而会受到其追捧。3.5市场风险分析3.5.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资金风险:项目

26、建设期间,若出现资金短缺,将会促使项目进度停滞不前。自然风险。油茶生产的自然风险主要是霜冻病虫害。市场风险:项目建成后若不按照相关标准和态度去进行日常管理和运作,将会失去大部分的消费者。3.5.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对于资金风险。必须扩大融资渠道,争取多方的资金,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于自然风险。由于*及其周边大别山地域特殊的气候特征及自然生态经较平衡,油茶很少有病虫害发生,依靠县、乡两级完善的农技服务网络,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使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对于市场风险。项目建设单位要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对领导、技术人员及普通职员进行规范的管理和约束,必须坚持优质的服务,良好的面貌,优雅的环

27、境,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需求,逐步扩大在消费者心理的影响程度。 第四章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4.1生产规模项目单位充分利用*当地及周边广发种植油茶的优势,通过建立合作社带动社员及周边农户发展2万亩,重点对种植基地完善基础设施、低产改造、垦复更新等。此外,项目单位进一步加大对油茶产业的开发力度,发展精深加工,现阶段重点开展茶油、高蛋白饲料的生产,待三五年后企业发展壮大及技术成熟之时在进行油茶副产品的综合研发,包括茶皂素、有机肥生产等。以此为核心新建油茶综合开发加工厂区。总占地10976.40平方米,建设生产加工车间、成品包装库及综合办公等。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保障产品的品质,购置生产设备、辅

28、助设备具等。4.2产品方案本项目建成后,在稳定运营期,可产1500吨精品茶油、2393.44吨高蛋白饲料。4.3产品规格本项目产品规格必须符合以下标准:油茶籽油国家标准(GB11765-2003);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5009);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524);植物油脂检验 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GB/T 5526);植物油脂检验 比重测定法(GB/T 5527);植物油脂检验 折光指数测定法(GB/T 5528);植物油脂检验 水分及挥发物测定法(GB/T 5529);植物油脂检验 杂质测定法(GB/T 5530) 。 第五章 工艺技术方案及设备选

29、型5.1工艺技术方案5.1.1生产工艺流程图图5-1 流程图茶籽毛茶油初榨脱壳茶籽饼精炼、过滤等过程精制茶皂素精制食用油高蛋白饲料有机肥本项目生产未来生产5.1.2生产工艺过程、特点1、焙房烘干:烘茶籽一部分水份,以利脱壳。若茶籽水份含量在15左右时,可不经过焙烘。2、清理:种用风选、筛选、磁选、除去杂质。3、脱壳:采用剥壳机、风机、茶壳分离器等,也可采用旧式木风车,使壳仁通过风车之后分离,脱掉种壳。 4、压扁:分离后的茶仁经压扁机压扁,压扁后的茶仁呈龟裂状,从而大大增加了茶仁的内外表面积,便于吸收热量与调节水份。 5、压榨:采用榨油机、转速为4042转分进行压榨较适宜。 6、过滤:滤出的茶油

30、澄清透明,得到的油为毛茶油。毛油处理,毛油水份含量较高,色泽和气味都不够正常,精炼后才能达到食用的要求。一般用碱炼法精炼,碱炼法能去酸,去杂质、去部分色素和气味。其精炼工艺过程如下:毛茶油加碱中和升温静置沉淀净油水洗干燥味过滤精油皂脚加热盐析撇油皂脚。操作条件: (a)备料:毛油加入中和锅后拌揽均匀,计量,测定酸价,并计算下碱量调整油的初温,一般为30左右,夏天下碱温度就是当时的油温。 (b)加碱中和:碱液浓度一般为1218度波美。一般10个酸价以下的为1214度波美。10个酸价以上的为1618度波美。喷淋碱液时要求在10分钟左右加完。快速揽拌,揽拌速度为6070转/分 (c)升温:升温速度以

31、每分钟升高1为宜。升到50时,如果油皂明显分离,皂粒由细变粗,即停止升温,到达终温,待面上有油路,皂脚迅速下沉,则可静置沉淀。 (d)静置沉淀:沉淀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 (e)水洗:水洗时油温为85,盐水或清水的温度为90以上,盐水浓度为4。水洗一般23次,要求放出水洗最后一次的废水干净澄清,则水洗完毕。 (f)干燥:在开口锅中加温干燥,当温度升到100时,进行回油,让其水份挥发。同时间断地用压缩空气鼓风,待温度升到118120时,停止升温,保温1小时,使水份尽量挥发。如果用真空干燥,当真空度达到670毫米汞柱高时,温度105,玻璃视镜上无水珠,则干燥完毕。5.1.3油茶的综合开发利用将茶油及

32、茶饼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可产高蛋白饲料、茶皂素、有机肥,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当地的油茶产业,即集种植、生产、销售、开发和科技于一身的“五位一体”的产业体系。本项目建成后,短期内将茶粕加工成高蛋白饲料。饲料。茶粕经过提炼加工生产成高蛋白饲料。 通过三到五年的发展,企业不断成熟并发展壮大,将对油茶副产品茶粕进行深度研发,进一步生产差皂素、有机肥等。茶皂素。提油后的茶粕中含有12%15%的茶皂素,茶皂素有溶血作用,所以饼粕不能直接作饲料,目前多是作为燃料或肥料使用,仅有少部分被用来提取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天然绿色、 绿色、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农药、洗涤剂领域。茶皂素杀虫剂药效持续时间超过其它植

33、物型杀虫剂和化学农药,具有高效性,与其它农药复配,还可节约原药的50%70%。茶皂素与其它化学农药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高级动物口服无毒性,克服了化学农药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大力推广茶皂素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不仅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利于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茶皂素应用于洗涤剂领域则可以减少其他合成表面活性剂的二次污染。同时,茶皂素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起泡剂、矿物浮选剂等。 茶皂素的提取一般采用水剂法和甲醇溶剂法。二者的生产工艺各有优缺点。目前茶皂素产品一般是粗品,存在活性不强(作虾蟹蜕皮剂),产品纯度低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 有机肥。提取油、茶皂素后、高蛋白饲料的粕,可以做成有

34、机肥,既为作物提供充足养分,又为作物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在肥效上具有长效、速效和增效合一作用,施用该肥,肥劲匀,肥效期长,供肥与作物需肥相一致,充分满足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同时,5.1.4工艺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项目单位生产技术设计是在县林业部门、省林业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子油化学实验室,合肥中科应用技术研究所,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省茶油协会的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在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和创新的基础上,研发出符合标准的油茶产品,具有广泛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使油茶种植技术及油茶加工技术大大提高,安全可靠系数显著增大,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5.2设备方案5.2.1主要设备选择本项目生产设备大致可分

35、为三种类型:定型专业设备、通用机械设备和非标准专业设备。在选择设备时,依据下列原则进行。1、满足工艺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2、所选设备能充分利用原料,能耗少、效率高,维修方便;3、所选设备应符合 卫生要求,易清洗装拆,不造成污染。在考虑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本着不重复建设的原则,仪器设备选购方面,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和国内同类产品的性能、价格比较,以及项目资金的规模进行选择。5.2.2引进设备来源均选用国内先进设备,委托相关高校教授、专家设计推荐,并结合龙头企业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选购符合生产需求、能满足生产的先进设备。5.2.3设备清单、造价表5-1 设备清单序号名称数量单位单价投资

36、额备注1预处理设备1套99450099.45 附表12浸出车间设备1套96930096.93 附表23精炼设备1套2122400212.24 附表34油罐区设备1套49120049.12 附表45化验室设备1套35000035.00 附表5第六章 原辅材料、燃料供应6.1原辅材料6.1.1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本项目主要对油茶进行精深加工及深度开发,其所需主要原材料为油茶籽。6.1.2原辅材料来源项目单位充分利用当地及周边广发种植油茶的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产油茶种植基地2万亩(通过建立合作社带动社员及周边农户的模式),每亩产油茶果620斤。亩产75公斤茶油、117公斤茶粕。油茶籽一般含种仁率为60%

37、左右,种仁中含茶油40%,经过精深加工及综合开发,2万亩可产1500吨精品茶油、2340吨茶粕蛋白饲料。项目单位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强化与农户的联结机制,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 产业化经营模式,项目所需的主要原材料资源有保证。6.2燃料动力供应6.2.1供水通过*县市政给水管网,以满足厂区生产、生活和消防等用水,同时配备4吨/小时蒸发量压力1.27MPa锅炉一台,可满足生产需求。6.2.2供电本厂需配备动力变压器500KVA一台。6.3主要原辅材料价格预测表6-1 1吨精品茶油原辅材料消耗表序号类型名称数量单位单价(元)来源1原材料油茶籽4.13吨6000当地2辅助材料85%磷

38、酸2.5公斤10合肥30%氢氧化钠3公斤1合肥活性白土35公斤5合肥5燃料动力水0.1吨2.5当地6电120度0.8当地7煤110公斤0.805当地8其他材料内包装2000套2合肥外包装400只3.5当地表6-2 1吨茶粕高蛋白饲料原辅材料消耗表序号类型名称数量单位单价(元)来源1原材料油茶籽2.59吨6000当地2辅助材料饲料添加剂10公斤16合肥甲醇150公斤33.5合肥碱100公斤3合肥5燃料动力水0.5吨2.5当地6电15度0.8当地7其他材料外包装20只3当地第七章 建厂条件及厂址选择7.1厂区条件7.1.1厂区介绍1、选址原则和依据远离污染源,符合无公害产地环境要求;交通便利;有充

39、足的水源,排灌方便,且水质符合GB11607的规定。2、地理位置:精品茶油加工厂区位于*县莲云乡经济开发区莲塘路2号。区域内地理环境优越,无外界污染源,设施齐备,交通便利,电力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达标,无公害。3、土地类型:工业用地。4、来源方式:出让土地。5、占地面积:10976.40平方米。该项目用地已与当地签订了合法的协议,权属明确,与当地无土地纠纷。7.1.2自然条件项目区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其特征是季风显著,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热、水条件优越。常年平均气温为15,平均无霜期为220天,常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毫米,平均降雨日为14

40、1天,最少111天,气候宜人。因而,在该地发展油茶产业,具备优越的自然条件。7.1.3社会经济状况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 50395万元,按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200万元,增长11.0%;第二产业增加值110436万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增加值66760万元,增长6.7 %。第二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4.1%,其中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为 29.244.126.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6236元,比上年增加945元。 7.1.4建厂有利条件1、政策。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

41、*县可采摘的油茶林产量比原来翻了一番,林农也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在抓好油茶基地建设的同时,还重视抓好油茶加工,增加茶油的附加值。最近,*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为发展油茶产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和支持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必将促进*县油茶事业的大发展。2、资源。安徽省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两个气候带,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种植油茶的天然可操作性,是全国重点种植油茶的省份,尤其是皖南和大别山山区的气候、土质等方面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油茶生长,六安、黄山、安庆为重点种植区域。我省油茶种植历史悠久,在991万亩适应种植油茶的土地上,近30个县

42、(市)区域内都适应种植油茶树,大别山区、皖南和安徽太湖、潜山等地较多。*县适合油茶发展的面积约有30万亩。目前,现有油茶资源10万亩,主要分为两大片。一片集中在姚河、头陀、黄尾等三乡镇,一片集中在白帽、河图、店前、田头、冶溪等乡镇。其他乡镇均有零星分布。3、市场。茶油的优质、生态、保健性和产品的多用途性,近年来,茶油和副产品(高蛋白饲料等)的价格在国内市场上十分看好。茶粕加工产品已成为市场抢手货。国际市场近年来茶油的需求量一路攀升,价格每吨己上升到数千美元。而且,随着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发展潜力可观。4、四是技术。项目单位生产技术设计是在县林业部门、省林业厅、安徽大学

43、、安徽农业大学、省茶油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在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和创新的基础上,研发出符合标准的油茶产品,具有广泛的理论和实践基础。5、生态环境。油茶是生态效益显著的生态型树种。油茶分布广,适应性强。主要分布范围广阔,以中国南部的十八省(市、区)1100 多县区为主,其次是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等国家的北部,日本亦有分布。其垂直分布可从海拔不到100m到西部云贵高原的海拔2200m 以上。 油茶耐干旱瘠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岗红造林绿化树种。油茶冬春开花,花色浓艳,为少花的秋冬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本项目在*县,其在气候、土质等方面均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7.2厂址选择方

44、案1、供电、供水情况。项目区电力供应充足,电力资源充足;项目区水资源丰富,水源未受任何污染,水质达一类水质。2、交通情况。*县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宽阔面网的柏油公路,纵横全境的318、105两条国道,擦肩而过的合九铁路、离县城仅100余公里的安庆机场、安庆码头,构成了非常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3、通讯情况。项目所在地已有线电话覆盖,可以连接世界各地。无线通讯有中国移动的GMS网络和中国联通CDMA网络。项目建设地有上述网络的转发器塔,信号强,可以保证在任何条件下与外界正常联络。4、劳动力资源情况。现有农村人口36.7万人,拥有农村劳动力20.4万,其中剩余劳动力10万人,技术工人50000多人。他们之中大多数在农闲季节出外务工以换取劳务收入。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本项目建成后,对招工将无后顾之忧。5、人力资源情况。本项目实施单位的管理人员大部分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在企业管理、产品研制开发和生产管理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鉴于以上各项基础先已成熟,故选址确定在*县莲云乡经济开发区。第八章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8.1总平面设计8.1.1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