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装液化气材料.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8824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充装液化气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充装液化气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充装液化气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充装液化气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充装液化气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充装液化气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装液化气材料.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五)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六)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为设备管理提供资料,技术信息

2、和考核的依据,是管好设备和基础工作,必须认真做好。1、有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2、特种设备要有安全技术档案,并应逐台分别建档(一机一档),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使用证、注册登记表(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4)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6)设备重大维修修、改造的有关技术文件;(7)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3、安全技术档案必须齐、整洁、规格化,

3、及时整理填写。4、设备迁移或报废,其档案均随设备调拨,设备报废后,首先向质监部门办理注销手续,然后档案由管理员封存。A1 人员A1.1 管理人员A1.1.1 单位负责人应当了解介质充装的安全管理相关的法规、标准以及充装工艺特点和充装安全管理必备知识,对充装场地安全负责。A1.1.2 技术负责人在管理层成员中指定1名技术负责人,并且符合以下要求:(1)具有技术员以上职称或者大专以上学历,并且从事5年以上移动压力容器充装管理经验;(2)熟悉介质充装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3)掌握充装介质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压力容器的一般知识;(4)熟悉充装工艺过程及现状,掌握移动压力容器充装相关要求;(5)

4、熟知充装安全管理制度,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处理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6)熟悉充装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且具有一定的事故处理组织能力。A1.1.3 安全员设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安全管理与安全检查工作。并且符合以下要求:(1)熟悉介质充装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2)熟悉充装介质的基础知识及有关安全知识;(3)熟悉充装工艺过程及现状,掌握移动压力容器充装相关要求;(4)熟悉充装事故应急专项预案,掌握充装场地一般事故的处理方法,熟悉事故上报程序及要求。A1.2 检查人员(包括司磅人员) 检查人员不少于2人,并且每班不少于1人。检查员应当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符合以下要求:(1)了解介质充装的法规

5、、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2)掌握充装介质的基本知识及移动压力容器基础知识;(3)熟练掌握移动压力容器充装前、后检查要点及方法,正确使用检查工具。A1.3 作业人员A1.3.1 充装人员充装人员不少于4人,并且每班不少于2人。充装人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经专业培训,取得移动压力容器充装操作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2)了解介质充装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3)掌握充装介质的基本知识,掌握各种移动压力容器充装量规定,了解移动压力容器基础知识;(4)熟悉充装设备性能及其安全操作方法,掌握移动压力容器充装技能。(5)了解和掌握移动压力容器充装一般事故的处理方法。A1.3.2 化验人员配备与

6、充装介质相适应的化验人员,并且经过技术培训,能熟练化验、分析介质组分。A1.3.3 驾驶员和押运员充装单位的自有罐车驾驶员和押运员应经过专业培训,除按照规定取得有关证件外,还应当含有压力容器操作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A2 场地(厂房)A2.1 基本要求 (1)充装场地的规划、设计、建设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并且验收合格;(2)应有移动压力容器充装前后安全检查场地;(3)专用的移动压力容器充装场地;(4)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或者设有换气通风装置,并且能安全排放液体、气体;(5)必须设有安全出口,周围应当设置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当符合GB 28942008安全标志的有关

7、规定。A2.2 汽车罐车充装场地要求汽车罐车充装场地除满足A2.1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满足车辆回转半径和停靠位置的要求,场地地面强度和水平度符合充装要求;(2)易燃介质充装场地与介质储存区之间、充装场地与泵房之间的防火间距符合消防安全的规定。A3 工艺设备、管道与设施A3.1 基本要求 (1)选用的特种设备及其附件应当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相关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关标准规定,并且由取得相应许可的设计、制造、安装单位生产;(3)对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等应当定期检查,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并且确保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定期检验;(2)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建立

8、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A3.2 充装场地要求(1)储罐应当设置防超装(超压)、超限装置和超装报警装置;(2)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充装场地应配备充装质量计量控制装置,实现现场和远程两项控制、监视功能;(3)易燃介质或者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者中度危害介质的充装场地,在安全阀或爆破片的出口装设导管,将排放介质引导到安全地点妥善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气;(4)有对超装罐车进行卸车的设施;(5)易燃介质充装场地有符合消防要求的水源和消防设施;(6)储罐本体有色标,并且在显著的位置标示盛装介质的名称。A3.3 专用的装卸台(线)和装卸装置的配置要求(1)装卸接头采用与移动压力容器配套的接头;(2)充装用

9、装卸软管的公称压力应按充装介质的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选取,装卸软管必须每半年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并且有试验结果记录和试验人员签字;(3)有毒、可燃介质的装卸装置具有处理充装前置换装卸软管介质的措施及充装后密闭回收介质的设施,并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A3.4 其他要求(1)充装设备、管道、阀门、密封元件及其它附件不得选用与所装介质特性不相容的材料制造;(2)两阀门之间的液相管段应当设置管道安全阀。A4 电气、检测、计量仪表(1)爆炸危险场所的电力装置设计、仪表配置、施工与验收应当符合GB 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和GB 50257-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

10、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2)配备与充装介质相适应的介质分析检测仪器及设施;(3)有毒、可燃(易燃)、可窒息性介质的充装场地,应当设置相应的气体危险浓度监测报警装置,报警显示器应当设置在值班室或者仪表室等有值班人员的场所;(4)充装工艺管线及设备应当配置与充装介质相适应的压力表,压力表盘刻度极限值应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53倍,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其精度不应低于1.6级;(5)配备电子衡器(轨道衡),以对完成充装的移动压力容器进行充装量的复检和计量。压缩天然气采用质量流量计进行计量;(6)按相关规定对计量器具、检测仪器进行定期检定,并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7)建立仪器、仪表、

11、设备台帐,仪器、仪表、设备建档率达100%,所有计量仪器设备应满足有关计量要求。A5 消防、安全设施A5.1 基本要求 (1)充装场地入口设入站须知牌,重要部位有安全警示标志和报警电话号码;(2)储存、充装场所的周围杜绝一切火源,并且有明显的禁火标志;(3)按GB 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要求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4)易燃介质充装设备应当安装防止设备、管道静电积聚的设施(主要包括接地链、接地线、接地栓、接地阀、静电跨线并附静电接地报警器等),充装场地入口处设置人体静电释放装置。所有设施在检测合格有效期内,其相关设计符合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HG/T 20

12、675-1990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的规定;(5)配备用于事故应急处置的应急工器具和安全防护用品,并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安全使用;(6)按所装介质的特性配备相应的保护用具和用品。与充装相关的操作人员应配备有效的劳动保护和安全防护用品(如低温液化气体充装人员应佩戴干净易脱的皮革手套或棉手套,护目镜或面罩,以及穿无钉皮靴,上衣应密闭,裤脚应当盖住鞋面等);(7)在可能发生窒息、中毒等危险场所内的操作、维修等处理活动,必须由2名(含2名)以上的操作人员进行作业,并且应当配置自供式空气呼吸器和监护措施;A5.2 可燃介质充装场地的安全设施可燃介质充装场地的安全设施除符合A5.1的基本要求外,还应符

13、合以下要求:(1)场地内设置紧急切断系统,事故发生时,切断或者关闭可燃介质源,并且关闭正在运行可能使事故扩大的设备;(2)场地内设置的紧急切断系统应当具有手动、自动或手动、自动同时启动的性能,手动启动器设置在事故时方便到达的地方,并且与所保护设备的间距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手动启动器具有明显的功能标志;(3)生产区的排水系统采取防止可燃介质流入下水道或者其他以顶盖密封的沟渠中的措施;(4)进入生产区的机动车辆应当在其排气管出口装上阻火器。 1、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在投入使用前,应当按照要求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如何做?一、 办理开工告知:办理程序:施工单位携带有关材料于施工前办理,告知后即可施工

14、。办理特种设备开工告知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简化版)(每台设备三份) 2、施工单位的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公章)3、施工设备的出厂技术资料(原件)4、压力管道设计图纸(原件,加盖特种设备设计专用章)-适用于压力管道5、进口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及报告书(原件)-适用于进口锅炉压力容器 6、型式试验报告-适用于进口机电类特种设备 7、对于异地移装的特种设备需提供异地移装证明适用于异地移装特种设备 二、申报监督检验: 办理程序:施工单位办理开工告知后到指定的检验检测机构申报监督检验三、办理注册登记: 办理程序:使用单位携带有关材料于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30日内办

15、理。 办理特种设备注册登记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一)承压类特种设备(压力容器)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申请书(须加盖单位公章); 、 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制造、安装过程监督检验证明;、 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二)机电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机动车、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申请书(须加盖单位公章); 、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场(厂)内机动车作业人员须持质监部门核发的人员证。装卸过程关键点控制制度 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充装工作的管理,通过对充

16、装关键点的控制加强充装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充装工作顺利、安全完成。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液化气体液氧、液氩、液体二氧化碳的充装。 3. 职责3.1单位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充装工作的过程进行监督、检查。3.2岗位充装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加强对关键点的控制。4.充装关键点控制4.1拆接灌装软管控制1)拆接灌装软灌装前仔细检查系统压力,特别是软管前气相系统压力。 2)拆接灌装软灌装前仔细检查阀门情况,特别是灌装自动阀门前切断阀一定要关闭,槽车灌装液相阀关闭。 3)槽车灌装拆接管前仔细确认阀门位置。槽车气相与液相根部阀关闭。 4)灌装软管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并用铁链牢固锁紧接头两侧。

17、5) 灌装软管必须在规定的使用期内。 4.2槽车充装量控制1)灌装前认真核实罐车最大充装量,根据装车票确定相应的充装重量。 2)槽车灌装前记录好灌车原始重量,充装时根据罐车液位计、溢满阀计算充装量,然后再用地磅进行复检,不允许超过最大充装量。 4.3充装过程压力控制 1)充装前应仔细检查储槽压力与泵出口压力,通过调节回流阀控制泵出口压力在控制范围内。 2)充装过程应定时检查槽车压力情况。控制槽车压力在正常范围内,液氧、液氩罐车最高压力0.8Mpa,二氧化碳罐车最高压力2.1Mpa。 5.安全监控巡视制度 5.1充装员和槽车押运员每完成关键点的操作,岗位值班长都要进行监控、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再

18、进行下一步工作。5.2岗位值班长在整个充装过程中要进行循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3单位负责人在有充装任务时,要不定期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3.4.1目的:为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3.4.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从事司炉、压力容器操作、压力管道操作、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气瓶充装、金属焊接、起重操作等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 3.4.3公司各级有关人员,要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努力做到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上岗。 3.4.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前,必

19、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3.4.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通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并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能上岗。 3.4.6未经培训考核合格并未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者,一律不得上岗操作特种设备。 3.4.7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4.8已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应及时参加每两年一次的复审,确保证件有效。 3.4.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除参加正常的取证、复审培训外,还应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安全教育与操作技能培训。3.4.10各部门要加强管辖范围内的特种作

20、业人员的管理,协同职教科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做好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的检查工作,并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3.4.4.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不得伪造、涂改、转借或转让。 计量器具定期检定制度 1、凡有关维修、保养、检测的计量器具,按市计量局规定一年检定一次。 2、各管理处维修班按检定计划表所规定时间提前一周将计量器具送设备部待检,由设备部专人根据基准计量器具进行自检并作记录,建立计量器具检定台帐,然后将结果下发给各管理处。基准器具按检定计划表时间提前一个月送计量站检定。 3、凡经检验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经校正后仍不合格者,则应报废后重新购买。 4、管理处新购买

21、的计量器具,须上报公司设备部建帐,并纳入检定计划。 5、凡计量器具有水浸等损坏或参数有变动时,应送设备部重新进行检定。 6、计量器具需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不得随意借用。 7、凡基准器具,使用者不得随意自行乱调动,不得乱放,应合理使用,妥善存放。充装资料管理制度1. 目的 为保证公司文件、记录资料的完整,便于查找利用,做好收集、立卷、保管、等工作,维护文件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所称充装资料是指充装站、汽车槽车、产品储罐的运行记录、充装记录、充装检查记录、仪表安全阀检定记录、充装介质成分分析报告、压力容器检定记录及公司各种关于充装的制度、规程等。 3. 职责 3.

22、1综合部资料员负责做好国家、省、市的有关标准、法规、文件规定、文件档案、各类资料,原始记录的收集、分类、整理、立卷、归档工作,保证文件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提案卷质量,使文件档案管理工作达到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 3.2二氧化碳厂资料员职责: 1)收集、完善并妥善保管充装前检查记录、充装记录、用户调查回访记录、设备运行记录、分析报告等资料,督促相关人员及用户签字并确认。2)将相关资料每月整理、装订上交到公司综合部。对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3)不得随意将各类资料借出,有关人员借阅、领用需经厂长或 技术负责人批准。 4.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 公司的归档资料实行“季度归档”及“年

23、度归档”制度,即:每年的四、七、十和次年的一月和每年二月份为公司档案资料归档期。 2. 凡应该及时归档的资料,由档案管理员负责及时归档。 3.二氧化碳厂收集、完善并妥善保管充装前检查记录、充装记录、用户调查回访记录、设备运行记录、分析报告等资料,督促相关人员及用户签字并确认。将相关资料每月整理、装订上交到公司综合部。对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5.文件资料档案的保管、查阅。 1、所有档案必须入柜上架,科学排列,便于查找,避免暴露或捆扎堆放。 2、文件柜、档案室要保持整洁卫生,认真做好文件档案“八防”工作,特别是档案室防火、防鼠、防湿、防盗工作,要定期检查、经常核对文件档案资料,发现问题及

24、时处理、报告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文件档案资料的完整与安全。5.1 班组所有纸介质资料要统一保存。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把公用图纸资料据为己有。 5.2 图纸、记录等资料应分类存放,长期存放的图纸资料,每隔三个月要检查一次,防止损坏。 5.3 建立档案和借阅登记表,任何人必须履行借阅手续。借阅图纸要妥善保管, 要做到不折、不压、防潮隔热。任何人禁止将图纸乱扔乱放导致图纸损坏或丢失。 5.4 资料员有保管资料和监督资料的使用情况的职责,任何人员在资料的管理方面应该积极配合资料员的工作,使资料保管更加完善。 七、公司内部员工因工作需要查阅档案资料,须报请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外单位人员要查阅、复印公司档案

25、,必须持单位介绍信并经本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查阅;公司所有档案一律不允许外借。不论是谁查阅、复印档案,公司档案管理员都必须如实进行登记,注清查阅时间、查阅内容、查阅人姓名、批准领导、是否复印等相关内容。 八、对于公司机密文件及档案的管理,要有专柜存放并单独设锁,无关人员不准接触,工作人员要严守机密。 6.资料管理规定 4.1 班组所建立的台帐、记录,内容真实、齐全,项目完整,数据准确,查阅方便快捷, 4.2 班组的有关规程、标准、台帐、记录等技术资料的管理应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统一管理,集中存放。 4.3 做好各种原始记录、统计报表、台帐。记录应干净、整洁,不用允许乱涂乱画,各项记录、台账

26、必须填写准确完整,责任人和负责人必须签字确认。保存期3年。 4.4 根据班组工作实际,认真填写日志和各类台帐、记录,在大小修中要认真执行检修规程,保管好修前修后测试、验收记录,检修 7-10 日内完成各种台帐记录的整理和填写工作。保存期直到设备报废。 4.5 设备技术台帐应明确责任人并及时地、准确地进行更新和完善,确保资料为最新。事故上报制度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九条的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

27、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第十一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箱梁预制过程中质量信息的收集、反馈及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梁场箱梁预制的质量信息反馈管理。 2 管理职能 质量信息反馈的管理由安质部负责归口管理。 3 主要内容 3.1 质量信息反馈管理是梁场质量保证休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是衡量梁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好坏的标志之一。质量信息反馈是箱梁预制质量的一个环节,是梁场制订质量方针、目标,开展质量管理,不断

28、提高和改进产品质量,及时为用户服务的重要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质量信息分、三级,重大问题为级,由以场长为首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集体研究提出处理意见,次要问题为级,由部级单位解决,级问题由班组长解决,每次结果应分类上报。 3.2 质量信息的收集 3.2.1 质量信息的收集由各部门、工序、班组指定专人按指定的方式和时间期限上报安质部。 3.2.2配件(包括委外加工配件,自制配件和协作配件)在交付班组使用前由安质部派专人检查,收集信息。 3.2.3箱梁预制过程中各工序的质量(包括配件、钢筋制作、梁体绑扎、模型安装、梁体灌注、张拉、收尾配套质量)由各班组指定的质检员或班长负责检查收集信息,并报安质部。

29、3.2.4箱梁预制过程中的试件制作(梁体、桥面、封端混凝土、压浆试件)和养护由梁场试验负责人负责检查收集信息。 3.2.5 箱梁预制配套完后,由安质部负责组织检查验收入库,入库产品由库管员负责定期检查收集信息,并报安质部。 3.2.6 其它有关质量信息,由有关部门负责收集,传递安质部处理。 3.3 质量信息的收集范围 3.3.1 本部门的质量制度、工艺细则,技术标准与梁场的总方针等脱节,不符或未被彻底执行。 3.3.2 质量及质量管理的责任、权限不明或其他部门(班组)协调不当,处理不及时。 3.3.3 普及教育不够或不全面,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不强。 3.3.4 原材料、外购件选定的供货、订货方

30、式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检查、保管方式、合同、运输及供方的质量保证方法等) 3.3.5 原材料、外购件的规格、材质与技术要求不符。 3.3.6 计量用具不精良,检测手段缺乏或不当,检测程序不完善或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3.3.7 工模夹具不符合技术要求,机械设备,能源动力不符合安装要求或维修保养措施不完善。 3.3.8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过程中各种不良影响。 3.3.9 设计图纸,工艺技术要求不明,不当或有关标准更改变动而未及时向生产班组说明。 3.3.10 生产班组在生产,制作过程中未按工艺操作规程操作或各工序的交验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3.3.11 试件不符合

31、制作、养护要求或有关班组未根据试验室的通知要求施工。 3.3.12 损失金额在5000元以上或中间工序制作不符合技术要求而造成大范围返工的质量事故。 3.3.13 质量不稳定,屡次发生的一惯性质量问题。 3.3.14 严重威协或影响箱梁预制正常进行的质量信息(如供水、供电发生故障等)。 3.3.15 其它(水质,气候等)对桥梁质量、安全、寿命等方面有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 3.3.16 用户的意见和建议。 3.4 质量信息的收集形式及时间要求 3.4.1 原材料由试验室负责做检测分析,并报安质部。 3.4.2 配件由梁场专职质检员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尤其是锚具、锚垫板、支座板要由专职人员逐个检

32、查并填写相应表格,交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4.3 原材料及配件(包括自制配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由梁场专职检查人员或使用班组的质量管理人员及时按通常业务通知有关工序(班组)或单位进行处理,并随时用“质量信息反馈单”填定不良内容和处理意见报安质部。 3.4.4 箱梁预制过程中各生产工序由梁场专职检查人员和班组质检员共同检查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填定质量信息反馈单。质量信息反馈单填写工程缺陷,工序反常,返工项目,不良原因,处理办法等内容,报安质部。 3.4.5 上述质量信息点发生重大或紧急问题时,均应随时填写规定表格报告安质部,进行传递反馈或直接汇报梁场场长,责成承办单位及时处理。

33、 3.4.6 每片梁配套完工后,交验入库时,由工程部负责收集、整理有关这片梁的资料,经确查无误后归档管理。 3.5 质量信息的传递程序 3.5.1 质量信息传递与反馈按“质量信息流程图”(见后附图1)所规定的流程进行传递。 3.5.2安质部使用质量信息反馈单、纠正措施过程控制表进行反馈通知,接受单位应立即处理,两日内按规定程序报回。 3.5.3传递反馈单时,实行签收制度,登记填发单人姓名,填发日期、时、分、接单人的姓名,时间。 3.5.4对于反馈的质量问题,统一由总工过目,并签署意见,以加强对不合格品或不合格工序的控制。安全管理制度 1、本单位生产经理是第一责任人,安全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

34、、非本单位人员严禁进入罐区,对必须进入罐区的人员需经站长或安全员的同意,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方可进入。进入罐区及生产区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规定。 3、进入罐区的运行人员或操作人员都应是经过有关部门培训合格,熟悉罐区设备及使用要求,方可操作,否则不准单独操作。 4、罐区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罐区应保持清洁。 5、运行或检查人员在每次操作或检查后应做详细记录。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6、严禁拖拉机、电瓶车和兽力车进站。不准在生产区修车、擦车、放水。外来人员不准在生产区乱走,未经批准不许进入充装台、烃泵房、压缩机房,未经批准不准动用站内生产设备。 7、生产区配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维修、更

35、换。消防器材不得挪作它用。 8、每年单位至少应进行四次对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技术标准、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下一年的安全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和要求。 9、每班至少进行一次安全巡查,每日作一次巡查记录,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年对重点设备由本单位的在线检验员进行一次运行在线年度检验,并填写检验报告存档。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定期检验制度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装卸用管维护保养坚持“预防为主”和日常维护与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精心维护保养。保证特种设备长期、安全稳定的有效运行。 必须在设备参数和工艺参数严格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不得超出参

36、数。经常检查储罐、压力管道和装卸用管外观检查阀门、紧固件、密封件以及连接部件有无鼓包、变形、裂纹、腐蚀程度和泄露,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处理。装卸用管必须每半年进行不少于1次耐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5倍的公称压力,试验结果要有记录和试用人签字。压力容器一般应当于投入使用满3年时进行全面检验。下次的全面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确定。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一次。安全状况为3级的一般没3年检一次。安全状况为4级的,应当监控使用,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累计时间不得超过三年。安全状况为5级的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否则不得使用。压力管道检验分为全面检验和在线检验。在线检验是指

37、在运行条件下进行检验,一般每年一次。全面检验是指按一定的周期在管道停车期间进行较为全面的检验。按照基于风险检验(RBI)的结果确定检验周期。 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附属仪器仪表的定期校验、检修制度 1、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明确安全附件及装置管理的职能部门,确定管理人员,负责安全装置的日常管理,送检、校验、修理更换等工作,做到职责分明。 2、安全附件与装置的设备、选型应该按照生产工艺要求提供的条件,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在进行压力容器设计时,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确定和选型。对于在用容器和工艺系统选用安全附件必须充分考虑其安全效果使用性能。 3、建立安全附件技术档案和台帐,绘制

38、安全附件设置位置图,标明每个安全附件的精度、压力等级、灵敏程度和性能,确定检修,校验周期,记载投用以来工作情况。做到集中保管其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调校、检修报告。 4、安全附件应向持有生产许可证的单位选购,保证产品性能稳定,结构合理,动作灵敏。制造单位须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和产品铭牌。 5、安全附件在使用中必须保持的完好,灵敏可靠,容器操作人员要加强维护,防止其铅封损坏和发生不能正确动作的现象,一旦发现异常应及处理。 6、安全附件的检修、校验必须有相应资格的单位进行。其中安全阀需由经省级安全监察机构认可的单位负责检调;压力表、温度仪表需由经计 16 量部门认可的单位校验;爆破片由使用单位根

39、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予以定期更换,对超过标定压力而未爆破的爆破片要及时更换。 7、新购置的安全附件投用前应进行校准。 8、危害性大或易燃介质的压力容器安全阀或爆破片排出口排出的介质要用管道引出,妥善处理,不得任意排放,污染环境。 9、应妥善保管安全附件的备用品和配件,保持完好状态和清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 1.为了能防范灾害于未然,定期举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以提高员工对危险化学品危害的认识,并加强员工处理发生意外事故的能力。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预案演练,每半年举行一次,由站长统一指挥,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具体

40、配合,全体应急救援人员在岗在位。 3.在实施预案演练前,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并事先向演练范围内的群众公告 4.安全员负责演练计划安排,并针对本站作业特性,对本站危害较大的灾害状况,如管道破裂、阀门泄漏等状况,列为本站演练的重点。同时对演练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将演练结果记录在案。 5.在每次预案演练后,参练的部门和人员应总结经验,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完善预案。用户宣传教育管理制度 1、初次进入站内的用户宣传液化气安全使用常识 2、向用户宣传入站须知:严禁烟火,严禁接打手机,严禁在站内检修车辆,严禁敲打铁器,严禁在作业现场穿,脱,拍打化纤服装,摩托车应脱离危险区域后发动. 3、定期向用户宣传液化气的特

41、性知识,懂预防措施和扑救方法,会报警,会用灭火器材,会扑救. 4、向用户介绍检查管线是否完好无损的检验方法. 5、对到期未年检的槽车用户拒绝加气,登记并上报政府主管部门. 6、向用户说明违反车用液化气管理要求的处罚办法接受安全监察制度 1.本站全体职工应积极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安全监察,任何职工不得拒绝、阻碍各级部门的检查,一经发现我站将严肃处理。 2.配合上级部门检查的职工,应当跟踪记录上级领导检查的事项和内容,对提出的问题要热情作答。事后要将上级领导检查的情况向本站站长汇报。 3.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当场进行整改的应当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整改,对当场无法进行整改的要认真解释。 4.

42、单位在接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出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后,应当立即整改并保证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完毕;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完成整改的,具体负责人要及时向站长报告,我站将向上级部门提出整改延期的申请。隐患未消除前不得投入使用。 5.在隐患整改期内,要做好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移动式压力容器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1.为确保槽车充装的安全生产,避免充装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特制定槽车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规程 2.液氧、液氮为低温液化气体,液氧助燃,槽车在充装过程中随时注意压力的变化避免压力过高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3.进行充装场地槽车必须时行内部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

43、。 二、人员规定 1.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易燃易爆区域作业的劳动防护用品,劳动保护用品不齐全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禁止进站。 2.进入充装区时人员必须先消除人体静电。 3.充装作业区人所有人员禁止接打手机。 4.充装作业人员必须两人以上,作业时需有监护人员。 三、槽车进站程序 1.检查槽车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书(主要针对外单位来充装车辆),以及罐内介质是否符合充装液化石油气。 2.槽车进场地前,检查槽车“四证”驾驶员证、押运员证、危险品准运证、使用登记证齐全,四证不全禁止入站。 3.检查槽车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不全或不在监检有效期内禁止入站。 4.检查槽车是否佩带阻火器,未佩带禁止入站。 5.

44、检查槽车装卸臂处于归位状态,充装操作人员引导槽车停放到指定位置。 6.槽车熄火,拉上驻车制动器,安全员主动代为保管车钥匙,并使用堰木塞到槽车车轮前后,避免发生溜车。 7.将静电消除器与槽车相连,消除静电。 四、介质分析 1.取样工具,用于从槽车内取样并送至分析室进行分析的工具。 2.取样时管路与取样器要充分置换防止带入空气影响检测效果。 五、余压检测 1.充装前槽车内必须保持不低于 ?的压力。 2.槽车压力检查利用槽车上的压力表进行检查,并与装卸臂气相管上的压力表的数据进行对比。 3.槽车充装温度为不高于 ? 4.在雷雨等不适合充装的天气禁止充装充装量复查操作规程 液化气槽车属于移动式压力容器

45、,为保证槽车安全,严谨过充,为避免过充,必须进行复检;本规程适用于液化气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对槽车充装进行复检;低温液体槽车复检工艺流程 低温液体槽车充装量复检工艺为地磅进行称量复检; 充装前进行空车过磅,充装后二次过磅,然后核算充装量; 槽车复检过程从空车过磅至充装完成二次过磅,核算充装量后结束地磅秤要求 复检所有地磅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强制鉴定合格,并在鉴定有效期内; 地磅操作必须严格执行地磅房管理规定; 槽车复检操作规程 槽车充装前必须检查空车过磅单,空车过磅单车号与槽车不符或无空车过磅单的槽车禁止充装; 空车过磅时人员必须下车,避免误差; 槽车过磅后由专人引导至充装站,避免槽车司机排放槽车内介质; 槽车充装完毕,由专人引导至地磅房进行过磅,过磅人员必须下车; 核算充装量,充装量合格的槽车方可进行放行; 槽车空车过磅到复检过程必须由充装站人员专程负责监督,确保复检质量,全过程不得存在漏洞; 复检结果处理 复检充装量合格,槽车不过充,由充装站人员签字放行槽车; 槽车复检充装量不合格,禁止签字放行槽车,专人负责将槽车引导至氯乙烯充装站,必须按规定程序向上级领导汇报; 严格执行槽车卸载规程进行卸载; 根据充装量选择合适的卸载量,随时观察槽车液位计; 卸载后复检合格方可放行槽车; 按时做好相关记录; 由充装站站长组织过充事故分析会,查清原因,总结经验,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