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蒙古族婚礼仪式音声的田野调查.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88285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蒙古族婚礼仪式音声的田野调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蒙古族婚礼仪式音声的田野调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蒙古族婚礼仪式音声的田野调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蒙古族婚礼仪式音声的田野调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蒙古族婚礼仪式音声的田野调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蒙古族婚礼仪式音声的田野调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蒙古族婚礼仪式音声的田野调查.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蒙古族婚礼仪式“音声”的田野调查杜峥嵘(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摘 要: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蒙古族婚礼极具民俗特色。通过对当地蒙古族婚礼仪式过程及其“音声”的调查与分析认为,伴随蒙古族婚礼仪式内容的演变,仪式中的音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体现在曲目的变化和音声形式的变化。在人们越来越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传统的仪式内容越发显示其无法超越的内涵和文化魅力。关键词:分类号:内蒙古; 乌里雅斯太镇; 蒙古族婚礼; 仪式; 音声; 功能; 乐人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9838( 2011) 02-0038-7K89

2、2 26珠穆沁”蒙古语意为葡萄山的人。“乌珠穆沁地区于 1956 年重新划分行政区划,设东乌珠穆沁 旗、西乌珠穆沁旗两旗,东乌珠穆沁旗地处内蒙古 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东邻兴安盟、通辽市, 南连西乌珠穆沁旗和锡林浩特市,西接阿巴嘎旗, 北与蒙古国交界。东乌珠穆沁旗是以蒙古族为主 体,多民族混居的边疆牧区。至 1999 年末,全旗 共有人口 51463 人,其中蒙古族人口 37738 万人, 占总人口的 73 33% ”1( 4) ,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 体,以典型的蒙古族生活方式为核心的具有蒙古 族文化代表性的地区。当地民俗活动丰富,其中 的蒙古族婚礼是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传统乌珠穆沁蒙古

3、族婚礼流程通常有求婚、 迎娶、探亲三部分。“求婚”是男方亲友到女方家 商定结婚日期等相关事宜的仪式; “迎娶”是婚礼 中最核心的部分,通过迎娶新娘,举行庆典,标志婚礼是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十分重要且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内蒙古乌珠穆沁地区的蒙古 族婚礼较为典型的体现了这些特色,2007 2008 年间,乌珠穆沁婚礼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事实,即充分证明了乌珠穆沁婚礼所保留的蒙古 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态价值及其特殊性。本文通过 对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当下的蒙古族婚 礼 仪式过程及其“音声”的调查与分析,试图探 讨“音声”在当地蒙古族婚礼中的功能及其演

4、变。一、乌珠穆沁蒙古族婚礼程式“乌珠穆沁”原为外蒙古阿尔泰山脉葡萄山一带的游牧部落名称,传说 “乌珠穆沁”人原本生活在一个叫乌珠穆山的地方,山上长满葡萄。“乌收稿日期: 2012-05-16作者简介: 杜峥嵘( 1990-) ,女,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11 级音乐学硕士研究生。38着男女双方婚姻事实的成立; “探亲”则是迎娶仪式后女方父母到新郎家探望女儿。现代乌珠穆沁婚礼已对上述三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简化,但核心内容并未发生变化,只是在其中融入了一些现代的成分。笔者就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的 一次蒙古族婚礼的“迎娶”仪式流程列表如下:表 1 乌珠穆沁蒙古族婚礼迎娶仪式流

5、程表从表 1 可以看出,乌珠穆沁蒙古族婚礼的各项礼节非常繁复,并且十分富有民族与地方特色, 如分发仪式的环节,由于蒙古族长期过着逐水草 而居的游牧生活,姑娘一旦出嫁就可能再也见不 到自己的父母,所以蒙古族姑娘出嫁之前会在新 郎家的附近找一对父母,在结婚时为自己分梳头 发,日后也会像待亲生父母一般对待分发父母。 赠送礼物这一环节礼节也较多。在蒙古族人看 来,礼物不在贵重与否,在乎的是送礼人的心意, 所谓礼轻情意重,婚礼上不仅要给新人送礼,新郎 家还要给新娘家前来送姑娘的亲友赠送礼物,从 新娘分发开始,基本每个环节都会有礼物的交换。二、乌珠穆沁蒙古族婚礼仪式的“音声”所谓 “音声”,即 sound

6、 space,是“一切仪式行为中听得到或听不到的音声,其中包括一切意2( 27)义上的音乐”。笔者认为,这场婚礼的声音成分中既有音乐,如长调和马头琴,也有介于音 乐与语言之间的成分,如祝赞词,所以本文采用了 音声这一概念。当下的东乌珠穆沁旗蒙古族婚礼 典礼多为自家蒙古包与酒店共同举办,且两者不 尽相同,在“音声“的表现上也各具特色。因此, 笔者以当地的蒙古族婚礼为例,对在自家蒙古包 和酒店的典礼中音声的不同呈现分别进行陈述。1 蒙古包内婚礼仪式的“音声”构成乌珠穆沁蒙古族婚礼在蒙古包内的典礼仪式39仪式名称仪式实况迎娶03: 00 12: 30娶亲新郎与亲友三四十人从乌里雅斯太镇开车出发迎亲男

7、方亲友迎接新娘及亲友典礼酒店15: 30 17: 30分发由分头父母为新娘在蒙古包内进行分发仪式( 即把一条辫子从中间分梳成两条) 。祭火祝颂人吟诵祭火颂词,新娘手捧盘子,将盘内的羊油、红枣等倒入火炉内,并与新郎一起面向火炉鞠躬行礼还母亲恩情由新郎的一位亲戚吟诵赞词,并由男方家人向女方母亲赠送礼物。以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赠送礼物男方的父母、新娘的分头父母分别向新娘赠送礼物祭新房由祝颂人在蒙古包内手捧奶食吟诵赞词宣读嫁妆新娘的弟弟宣读嫁妆清单酒店15: 30 17: 30酒店仪式主持人宣布宴会正式开始新人上场主持人请新郎新娘上台,并向亲友鞠躬行礼乐手表演以歌手演唱为主,曲目以当地长调民歌居多结束十

8、分具有蒙古族特色,并较多保存了蒙古族传统婚礼所具 备 的 程 式 及 音 声。 其 音 声 的“音”是“乃日道”,即宴歌,而“声”则是祝赞词。乃日道在乌珠穆沁蒙古族传统婚礼中,是不 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演唱的歌曲有着严格 的要求,通常“在宴礼开始时有“起宴歌”( nair ex-规定。乌珠穆沁蒙古族婚礼的乃日道通常由歌曲和 “图日勒格”交替组成。“图日勒格”( trelge ) 一 词词根“图日”( tr) 有三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嵌 入”或“闯入”,二是“派生”,三为“暂时”。“图日 勒格”是一种特定的音乐体裁,它一般由年长的 男子演唱,其通常是当地人人都会唱的、且相对固 定的曲调。演

9、唱时先唱一首宴歌,紧接着唱“图 日勒格”,再继续唱其他的宴歌,以此循环往复。 也正是插入了图日勒格的这种近似于连接性的小 段落,才使得乃日道成为一个循环的、有序的,且 有规律的演唱模式。ilexiz daguu ) ,中间有“节 段 歌”( nairundumdaxidaguu) ,结束时有“终宴歌”( nairzirgaxu daguu),而且 在 不 同 场 合 和 不 同 阶 段 要 演 唱 特 定 曲目。”3( 61) 尽管现代乌珠穆沁蒙古族婚礼意义上 的乃日( 宴会) 对这些要求已经有所放宽,但在曲 目的选择、演唱的模式等各方面还是有着诸多谱例 1乌珠穆沁图日勒格4( 40)杨玉成

10、记谱图 1乃日道演唱模式结构图“祝赞词自古以来在蒙古族人民中口耳相传,有极高的文学性,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联韵说 唱,形成了一种与其他民族截然不同的独特文艺 形式。祝赞词在婚礼这一民俗中已经逐步发展为 一个成熟完整的体系,赞词的内容既阐述了婚礼 的主张也体现了往古传统,而且,要将这种传统的行为方式在具体实施中步步得到实现,因此,婚礼词的作用不只是体现于内容的充实丰满,还在于 它有着完美的结构形式,从而使整个婚仪环环相 扣。”5( 85) 婚礼中的赞词使用多次,以还母亲恩情 时的赞词为例:40谱例 2 赞词片段还母亲恩情斯琴巴特尔 诵唱 杜峥嵘 记谱赞词大意:感谢母亲的恩情,到了我四岁的时候,天真

11、烂漫,受到亲戚朋友的喜爱,母亲的爱保护我不被火烫到, 不被刀割到,不被水淹到,不被马踢到,不被狗咬到;现在我要报答母亲的这份恩情。这段赞词是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祝赞人 从新娘一岁一直到长大成人的点点滴滴经历分多 段进行陈述,新娘和母亲回忆起这些情景时也不禁潸然泪下。待吟诵完赞词之后,新郎的家人向新娘的母亲赠送了礼物,并敬上鲜奶。2酒店内婚礼仪式的“音声”构成相比于蒙古包内的典礼仪式音声,酒店中举行的婚庆典礼其“音声”构成则更为现代,表现在 演出方式、表演曲目等各方面。按类型划分,可分 为背景音乐类、表演类和祝赞类三种。在酒店里 举行的蒙古族婚礼其背景音乐一直贯穿始终,背 景音乐对气氛的烘托起

12、到了重要作用,下表是仪 式中用到的背景音乐:表 2 婚礼上部分背景音乐列表除背景音乐外,在酒店中的蒙古族婚礼还特别聘请乐手进行现场表演。当天的婚礼共聘请 6名乐手,分别担任主持人、歌手、马头琴手、键盘手及调音师,都是新郎家从当地请的乐手,下表为本场婚礼上演唱和演奏的全部曲目:表 3 婚礼上所演唱和演奏的曲目列表41乐曲名称乐曲类型乐曲题材伴奏乐器1太平盛世Amogolangtu turu in tobqiya乌珠穆沁长调民歌感恩类马头琴2乌力梁ulindabaga乌珠穆沁长调民歌爱情类马头琴键盘3都仁扎那durengzhana乌珠穆沁长调民歌赞颂类马头琴键盘4女孩的命运busgui humun

13、 nv jayaga蒙古国短调民歌婚礼类马头琴键盘5罕山雪han agvla in qas呼伦贝尔长调民歌爱情类马头琴6黑骏马马头琴曲7万马奔腾马头琴曲 伴奏 CD8额吉淖尔eejinvv r内蒙古创作歌曲赞颂类键盘乐曲名称乐曲形态乐曲所属使用背景温柔的风长调民歌乌珠穆沁开场歌曲相信自己流行歌曲中国主持人上场时夏日香气流行钢琴曲韩国新人上场时心中的戈壁马头琴曲蒙古国新人行礼时电影加勒比海盗插曲电影音乐美国新人父母上场时3 乌珠穆沁蒙古族婚礼仪式音声结构乌珠穆沁蒙古族婚礼仪式的音声从音乐和语言的关系来看,蒙古包内的乃日道和酒店内的背景类音声和表演类音声都属于音乐类的音声,而祝赞类则属于具有音乐性

14、质的,但属于远音乐/ 近语言类的音声,整场婚礼仪式音声结构的图示如下:图 2 婚礼仪式音声构成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高度凝练的声音艺术,但音乐在不同环境和不同场合则有着不同的功能 和意义。仪式音乐最主要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 是音乐对仪式的有效性,仪式中不同环节的音乐 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但仪式中每一种音乐,包 括每一种声音都有其存在意义和价值。在乌珠穆 沁婚礼中仪式音声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 方面。第一,情感表达功能。“音乐是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6( 1226) 音 乐不可能脱离人类而存在,而人类又是极具感性 的族群,所以,“音乐的重要功能就是它为多种情 感提供表达的

15、机会,释放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表达 的思想和观念,在广泛而多样的情感和音乐之间边喝酒一边唱歌,不仅用唱歌这种形式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在乃日上互相交流了每个人所掌 握的歌曲,达到了以歌相识,以歌互相沟通情感, 也愉悦了彼此的心情,烘托了婚礼的气氛。第三,文化的延续性功能。文化是体现一个 民族精神内涵的重要形式,文化的延续则是这个 民族是否可以长久存在且强大的重要体现。我们 之所以说婚礼仪式的功能之一是体现了文化的延 续性,是因为通过当地的老人了解到,乃日是民歌 传承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据当地的一位老阿爸 说,他会唱的歌曲基本都是从乃日上学会的,参加 乃日的次数越多,学会的歌曲也就越多,因为乃日 上唱

16、歌一唱就是几天几夜,所以每一场乃日上都 会学到很多新的歌曲。当地有很多老人说他们现 在有很多歌都不会唱了,就是因为受现代婚礼仪 式的影响,乃日较过去少了很多,所以很多歌曲都 不会唱了。事实上也是因为这样,才导致很多传 统的经典民歌渐渐失传。由此可见,仪式音声文 化的延续性功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功能之一。4 乌珠穆沁婚礼中的“乐人”与仪式“乐人”,之所以如此称呼这个群体,是因为 音乐成为谋生的手段,乐人以参加各类乃日为生。 这个群体既包括歌手,也包括主持人、键盘手、调 音师、马头琴手等,其中,歌手在乌珠穆沁地区又 包括长调、短调歌手与通俗歌手,但歌手并不是一 个新兴职业。蒙古族过去的一些仪式中就有

17、各种建立联系”7( 231)。同时,音乐为多种情感提供了表达的机会。而祝赞词在婚礼仪式中的情感表达功能也极为重要,特别是在“还母亲恩情”这一 环节,祝颂人用朗诵诗歌般的情感把母亲如何养 育女儿,从她出生到一点一点长大成人,用语言陈 述这些年母亲付出的艰辛和对女儿的精心呵护等 等细节,这些都让新娘再一次回忆起自己成长的 点点滴滴和母亲的养育之恩,引起人们的共鸣。第二,沟 通 与 愉 悦 功 能。 所 谓“音 乐 无 国 界”,的确,音乐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媒介之一,也 是愉悦身心的重要形式之一。从这场婚礼可以看 出,乃日道的演唱使人们彼此的沟通更加方便,一429蒙古故乡mvnggvl nvtvg内蒙

18、古创作歌曲赞颂类伴奏 CD10我的朋友anda mini蒙古国创作歌曲友情类伴奏 CD乐手和歌手,但大多是不计报酬,被主人请到家里为亲朋演唱、演奏,但现在的歌手已经成为一个正式的职业,有专业的设备,有固定的场所和相对固定的模式。下表是笔者对当地部分歌手和乐手的资料整理。表 4 当地部分乐手的资料列表通过上表不难看出,当地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大多为年轻人,平均年龄在 25 岁,且大多为男子, 很多人都身兼数职。据笔者调查,当地的这些歌 手、乐手一年至少能接 7080 个场子,有些人一 年甚至接到 200 场,如此庞大的市场潜力着实吸 引了不少喜欢音乐的年轻人加入这一行列。他们 也是形成乌珠穆沁蒙古族

19、婚礼仪式音声的主体。 乐人对仪式的承载作用极为重要,仪式是仪式音 乐的载体,而乐人则是仪式音乐的承载者,这三者 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新娘娶回之后要由新郎牵着新娘的马绕蒙古包三圈后方可下马,但现在这一程序已经不可能再现 了。其他仪式内容的基本框架无太大改变,只是 仪式的很多细节已经被省略和简化。在酒店举行 的一系列仪式在传统婚礼上基本不会见到,除演 唱的长调曲目以外,其他均为受现代因素所影响 的新形式。音声的演变首先体现为曲目的变化。早期的 蒙古族婚礼上只演唱民歌,甚至有些地区只演唱 传统的长调民歌,但现在演唱曲目呈多元化趋势 发展,既有传统的长调、短调民歌,也有蒙古国的 民歌和创

20、作歌曲以及内蒙古的一些创作歌曲。其 次则体现为音声形式的变化。传统的蒙古族婚礼 不会见到在乌里雅斯太酒店里发生的场景,以前 唱歌是一件大家共同参与的形式,而不是像现在 所看到的这种形式。在传统的蒙古族婚礼上,乃 日道的演唱是大多数人都要参与其中的活动,而 且对歌曲的曲目和演唱模式也相对固定; 但现在 在酒店中举行的活动则随意性大大增强,歌曲都 是由歌手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音乐审美进行选择 的。从伴奏形式来看,传统的乌珠穆沁蒙古族婚 礼宴会上为长调伴奏的乐器只有马头琴,但现在, 马头琴并不是唯一的伴奏乐器,电子琴与合成器 已经逐渐替代了马头琴所起的作用。马头琴的音 色与长调的旋律风格是完美融合的艺术

21、形式,但 处在社会发展中,事物的变化和变迁又是不可避 免的,以后究竟会发展为何种形式,则需要经过历三、乌珠穆沁蒙古族婚礼仪式音声的演变传统是一条底蕴丰厚的河流,这条河流汇聚了太多的文化,但现代与传统的碰撞、融合、变迁 却也是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必须要面对的 事实。需要正视的是,传统并不代表落后,现代也 并非全部是进步,这些只是社会发展所必经的一 个过程。传统与现代并非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如 何正确且客观的去看待二者的关系也是研究文化 事象的必要前提,伴随蒙古族婚礼仪式内容的演 变,仪式音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乌珠穆沁婚 礼中,传统的娶亲是以骑马的方式迎娶新娘,但现 代的汽车早已取代了传统的马

22、匹,交通工具的改 变必然导致仪式细节的改变; 再如传统的婚礼上,43姓名性别年龄乐人类别所学方式全职 / 兼职阿拉坦苏和男31主持人、歌手、祝颂人、键盘完全自学全职特格希巴雅尔女24歌手艺术院校毕业兼职嘎日布男24歌手、调音师完全自学全职苏德巴特尔男22调音师、键盘手完全自学兼职宝音吉日嘎拉男26键盘手兼做 MIDI 和录音基本自学,偶尔向专业人士请教全职宝音贺西格男25马头琴手师从与专业马头琴教师全职史一步步的验证。乌珠穆沁蒙古族婚礼是蒙古族文化中一抹鲜 艳的色彩,通过对这场婚礼的观察与分析,不难发 现,在乌珠穆沁这样一个对蒙古族传统文化保持 得相对较好的地区,有幸可以看到传统的影子,但 表

23、象背后的一些潜在客观事实却不禁令人深思: 如越来越简化的形式,越来越现代化的,或者说越 来越汉化的仪式内容,都在影响着传统的保护与 传承。乌珠穆沁是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保存较好 的地区,从调查中也可以深刻感受到当地人对自 己传统音乐的热爱之情,但时代的发展轨迹也带 来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体现在蒙古族婚礼的形 式上,也体现在其音声上,但也是正因为这样,传 统的仪式内容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越来 越体显出其无法超越的传统内涵和文化魅力。汽车早已取代了传统的马匹,交通工具的变化必然导致仪式内容的变化,如传统的婚礼上,娶回新娘之后由新郎 牵着新娘骑的马绕蒙古包三圈后方可下马,但现在这个 环节已经很难

24、再看到。蒙古人认为火是天地分开时产生的圣物,所以对 火有着特殊 的 感 情,祭 火 仪 式 也 是 对 婚 后 生 活 的 一 种 祝福。参考文献:1东乌珠穆沁旗志编委会编 东乌珠穆沁旗志Z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2曹本冶 思想 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M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3博特乐图 蒙古族宴礼与宴歌演唱习俗J 艺 术探索,2007( 1) 4曹本冶 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 华北、西南、华东增补合卷M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5赵永铣 祝赞仪礼与蒙古族民俗的发展变革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 5) 6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Z 北京

25、: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7美梅利亚姆 音乐人类学M 穆谦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注释:此场婚礼的新人分别是新郎阿拉腾沙和新娘那日 苏,日期为 2011 年 10 月 6 日,这是一场典型的蒙古族婚 礼仪式,虽在城镇举行,却兼具了传统与现代双向特点。 婚礼仪式的场所分别在自家院中搭建的蒙古包和酒店两 个不同场所中进行,既保留了浓郁的蒙古族传统婚礼的 基本仪式内容,又融入了现代气息。传统的娶亲是以骑马的形式迎娶新娘,但现代的【责任编辑彩娜】Fieldwork of Sound in the Mongolian Wedding Ceremony ofUliyastai Town of

26、Inner Mongolia East Uzhumchin BannerDU Zheng_rong( Music Department of Art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ohhot 010 010,China)Abstract: The Mongolian Wedding Ceremony of Uliyastai Toan of Inner Mongolia East Uzhumchin Banner has very u-nique national folk characteristics Investigation and ana

27、lysis of the local Mongolian wedding ceremony process and the Sound that accompanied the evolution of the Mongolian wedding ceremony holds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ceremony and voice have changed reflecting the changes in track changes and sounding forms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traditional cul- ture,the content of the traditional ceremony shows more and more connotation and cultural charmKey words: Inner Mongolia; Uliyastai Town; Mongolian wedding; ceremony; voice; function; musicians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