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储存库安全评价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89388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6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储存库安全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石油储存库安全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石油储存库安全评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石油储存库安全评价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石油储存库安全评价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储存库安全评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储存库安全评价报告.doc(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编制说明第一节评价任务的确定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内容规定,XXXXX储油库所储存的汽油被确定为危险化学品,同时,该储油库储存的柴油,由于柴油中所含有的轻组分经挥发生成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等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提出的安全要求,对现役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单位要进行安全现状评价。XXXXX有限责任公司与XXXXX经友好协商,签订了对该单位进行安全现状评价的委托书。根据委托,公司组织专业

2、人员对XXXXX进行资料收集、现场勘查、检查,如实填写安全现状评价检查表,找出了安全隐患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内容和建议。在对该单位情况充分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如下的安全评价报告书。现呈请有关部门审查,欢迎提出修改意见。第二节评价目的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对XXXXX进行了安全现状评价,对该单位的基本情况、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要求及设备、设施的布置和生产运行状况进行现场检查,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当前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双方共同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指导危险源的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

3、最少人员和财产损失,追求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报告也为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单位的管理和监督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三节评价原则本报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对本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同时遵循下列原则:1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和科学、公正、严肃的原则,有针对性的自主开展安全评价工作;2严格执行国家、地方与现行行业的有关法规、规定和文件,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3采用科学、可靠、适用的评价方法,以系统论、信息论为指导思想,确保评价工作质量;4有针对性的提出安全对策和措施,实事求是地得出评价结论。第二章被评价单位概况第一节企业简介XXXXX是一家石油产品储存销售

4、石油库,主要经营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等石化产品。石油库始建于1998年5月,储存容积135003,为三级石油库,现有职工16人。设油库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安全消防员5名,兼职安全消防员8名,兼职安全管理人员1名,并经邯郸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培训、考试合格,具备安全管理任职资格。该油库由公司统一进行生产成本核算。油库的生产任务主要是入库油品的销售。公司建立了较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成立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均以过河北省、邯郸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培训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该公司设有6台储油罐及相应的火车卸油系统,成品油汽车付油系统;消防设施配套齐全,可以满足公司需要。X

5、XXXX油库的安全生产,将为XXXXX市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该公司自投产以来,生产正常,未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第二节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XXXXX位于XXXXX市南环东路南部,XXXXX市消防队东800m路南处,距XXXXX市汽车站约6000m。该公司北邻XXXXX市南环东路,其北围墙距南环东路约100m,其间空地为原XXXXX市木材公司旧址,XXXXX已兼并,现闲置;公司南围墙外20m、35m、41m、57m、79m处分别为134处专用线、邯郸至XXXXX铁路主线、本公司卸油专用线、货场专用线、货场办公室;公司西围墙外为原XXXXX市生产资料公司化肥库仓库旧址,宏宇公司现已租赁

6、,东围墙外间距约6m处为废弃的居民楼,准备拆迁。XXXXX周边无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重要公共设施,公司北侧设东西大门两座与XXXXX市南环东路相通,消防及交通运输十分方便。详见附图XXXXX周边关系位置图。第三节 当地自然条件XXXXX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雪,盛行东北风,夏季炎热多雨,盛行东南风。全年平均气温12.7,极端最高气温42.8,极端最低气温19。境内年平均降水量554.5mm,历史最高年降水量1472.7mm,最低年降水量209.96mm。最大的一次积雪为160mm。最大风速18m/s,年均风速约3 m/s。最大冻土深度41cm。平均相对湿度为5

7、9.6,年平均日照射时数为2297小时,全年无霜期200天。 油库所在区域属于XXXXX盆地,地势较好平坦,地层大部分为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盆地西部则主要是出露奥陶系灰岩,寒武灰岩及紫色页岩。盆地至大旺村一带,二叠系一统及三叠系铎红色砂岩及粉砂岩有零星出露,但分布面积较广。石灰三叠系地层多分布于盆地内部,在冲沟两侧或沟底以及断层残丘处常露于表面。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耐力为100120KPa。XXXXX地震烈度按七度设防。第四节工艺流程简述1.卸油工艺流程简述XXXXX储油库采购人员自东北、西北采购的成品汽油、柴油铁路槽车经自备铁路线转运至本油库后,启动卸油泵,利用火车栈桥卸油胶管将成品油卸至储

8、油罐。卸油工艺流程框图如图2.4.1卸油工艺流程框图卸油台卸 油 泵储油罐火车油罐车 图2.4.1卸油工艺流程框图2.付油工艺流程简述打开储油罐罐底阀门,启动付油泵,安装好汽车槽车静电接地夹,利用集散式电脑付油仪向汽车槽车进行定量付油。付油工艺流程框图如图2.4.2付油工艺流程图储油罐供 油 泵付油台汽车槽车图2.4.2付油工艺流程框图第五节油库平面布置、主要设备及消防设施1.油库平面布置详见附件油库总平面布置图。XXXXX油库区分为储油罐区、付油区、铁路卸油区三大部分以及消防、变配电设施区。其中铁路卸油区位于库区南部,中部为储油区,西北部为付油区并设有独立围墙;东部为消防设施及变配电设施,铁

9、路卸油区和储油罐区之间设有卸车泵房,储油罐区、卸车泵房、消防设施及变配电区域设有专用围墙并与付油区围墙相连;铁路卸油区设有临时护栏,中东部储油罐区等设施的围墙、付油区围墙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卸油、储存、销售的有机整体。库区设大门3座,其中储油罐区西南角和铁路卸油区毗邻处1座,储油罐区东北角设对外门一座,付油区北围墙与309国道邯武南路连接处设对外大门一座。付油区和油罐区之间围墙处设有内部大门一座。储油罐区设环形消防道,路面宽度为4m,各区之间全部用混凝土路面连通,路面宽度不低于6m,宽敞的库区道路十分有利于消防及其它车辆的通行。库区内设备、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

10、0742002的要求。2.公司主要设备XXXXX设有20003立式拱顶油罐一台,罐顶设有呼吸阀和阻火器;15003立式内浮顶油罐一台;20003立式内浮顶油罐二台;30003立式内浮顶油罐二座;卸油泵10台;付油泵6台等设备,该公司未设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主要设备见表2.5.1主要设备一览表。表2.5.1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储油罐立式拱顶钢制油罐,2000 m3 /台台1立式内浮顶钢制油罐,1500 m3 /台台1立式内浮顶钢制油罐,2000 m3 /台台2立式内浮顶钢制油罐,3000 m3 /台台22GY型管道油泵150GY25,流量200 m3台10浙江

11、佳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3付油泵YG80125台6配防爆电机集散式电脑付油仪DH6409V台14摆动转子式油泵BZYB600.4台1配防爆电机3.公司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油库内设有专用消防水泵房(内设专用泡沫消防泵),和消防冷却水及固定式泡沫消防系统。同时,油库还设有环状消防水管网,消火栓和泡沫液喷口共5个。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见表2.5.2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一览表。表2.5.2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一览表名称型号消防器材数量台(把)备注6%氟蛋白泡沫灭火剂罐PHY5500G1泡沫液消防水泵CBB12401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PHY485.51消防水泵D28043*22柴油机消防泵组CY62021BQ3含

12、泡沫消防泵组柴油发动机6135ACG2泡沫泵用CY610213Q1消防水泵用卧式储水罐60314消防水池60031座钢筋混凝土结构东风消防车FQ114167011辆干粉灭火器手堤式MFZ89推车式MFTZ3550灭火毯25块消防锨10消防桶10消防砂103分区设置地上式消火栓5分区设置4公司防雷、防静电设施由于立式拱顶钢油罐的顶板厚度大于4,不再装设避雷针,故六台储油罐未设避雷装置,但均作防雷防静电接地。每台储油罐安装3处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1罐接地电阻为0.5,2罐接地电阻为1.6,3罐接地电阻为2.4,4罐接地电阻为0.7,5罐接地电阻为1.0,6罐接地电阻为0.5,火车临时卸油台、输油管

13、道、设备、卸油泵房、付油亭均设有防静电接地装置,六台储油罐等防雷防静电接地电阻均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及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3)的要求。为消除人体静电,在油库入口处、油罐螺旋盘梯入口处、卸油泵房入口处、付油台斜梯入口处,均安装了人体静电消除装置。油库所有的电气设备,全部采用有资质的定点生产厂家的防爆产品。 第六节油库建筑及结构XXXXX的油罐区的油罐基础、卸油泵房、消防泵房、锅炉房、变配电间、车库、门卫及营业场所等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砖混结构,付油区、斜梯和盘梯均为钢结构,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的防火要求。第七节

14、油库公用工程一、油库供电系统XXXXX的供配电直接采用外部电网供电。外部电网进入公司后,经公司变配电后达到220V380V的使用电压,再送往公司各用电设备、设施。罐区内无变压器和配电间,其变压器和配电间均罐区外。公司内所有电缆内均采用穿钢管保护埋地敷设。二、油库供水系统XXXXX的生产、生活用水为自备深井直接供给。第三章安全评价范围本次评价的范围为XXXXX的储油油库的安全现状评价。内容包括储油库的安全管理,储油油库的设备、设施、建筑、消防等方面的安全现状评价。本次评价的重点是查找、分析生产设施和辅助设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危害程度并进行评价。同时对生产过程中所涉及职业危害等内容进行

15、一般性分析,并针对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第四章评价依据第一节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5.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6.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动部1996年12月20日颁发)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程(国务院令第373号)8.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9.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10.易燃易爆化学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安部618号令)第二节标准、规范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2

1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28-92)3.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501161998)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6.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2000年版)7.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试行)(GBJ6583)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9.建筑物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91)1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11.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93)12.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0

17、53.4-93)13.安全标志(GB2894-1996)14.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15. 安全色(GB2893-88)16.消防安全标志放置要求(GB15630-95)17.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18.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19.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00)20.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21.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第三节行业标准、规范1.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3130-88)2.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JT3145-91)3.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SH3046-1992

18、)第四节委托书XXXXX与XXXXX有限公司签订的安全评价委托书。第五章评价程序、评价方法选择和评价单元划分第一节评价程序1.评价程序如图5.1安全现状评价程序框图有关法规、行业、企业要求安全评价准备评价资料收集工艺设备分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分析现场考察与 安全检查初步确定危险、有害因素、隐患部位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定性、定量评价对策措施与建议,风险级别划分评价结论编制评价报告图5.1安全现状评价程序框图 安全现状评价程序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确定安全单元;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1)准备阶段明确被评价

19、对象和范围,进行现场调查和收集单位有关资料,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根据评价项目周边环境、生产工艺流程或场所特点,辨识和分析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基础上,根据评价的需要和要求,将评价项目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4)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根据评价项目特点,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5)定性、定量评价根据选择的评价方法,按划分的评价单元,分别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定事故发生的部位及危害程度等,为制定安全措施和对策提供依据。(6)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根据评价结果

20、,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7)安全评价结论根据具体的评价结果,实事求是的作出被评价单位的评价结论。(8)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安全现状评价导则”要求,编写评价报告书,保证报告的质量。第二节评价方法选择根据XXXXX油库储存油品的危险特性及油品装卸、储存、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定采用如下评价方法:(1)安全检查表法(SCA);(2)事故树分析(FTA);(3)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第七版)。第三节评价方法介绍1.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分析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

21、性进行判断检查。 安全检查表法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性评价方法。目前,安全检查表在我国不仅用于查找系统中各种潜在的事故隐患,还对各检查项目给予量化,用于进行系统安全评价。安全检查表的优点(1)避免传统的安全检查中存在的疏忽、遗漏等弊端,可以全面地查出危险、有害因素,有效防止检查工作中漏项;(2)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在检查表中列出了检查要求,使检查工作系统化、规范化;(3)安全检查表简明易懂、使用方便、易于掌握。2. 事故树分析事故树分析是一种演绎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层层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将特定的事故和各层原因用逻辑门符号连接

22、起来,得到形象、简洁的表达其关系的图形就是事故树。通过对事故树的简化、计算而达到分析评价的目的。事故树分析的主要步骤:(1) 确定顶上事件;(2) 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事件;(3) 编制事故树,求出最小割集或径集;(4) 根据最小隔集或最小径集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进行半定量分析。3.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第7版)由美国道化学公司提出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简称道氏法)是一种最早的指数法。该方法以能代表重要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火灾、爆炸或放出能量的危险潜在能量的“物质系数”为基础,分别计算特殊物质得危险值,一般工艺危险系数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确定工艺单元危险系数

23、,在通过一定得运算得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并根据指数的大小对装置的危险性程度进行分级,同时根据不同的等级提出相应的安全评价对策和建议。计算步骤:(1) 物质系数MF的确定;(2)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的选取;(3)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的选取;(4) 单元危险系数的计算;(5) 火灾、爆炸指数的计算;(6) 暴露半径的计算;(7) 确定暴露面积等。 第四节评价单元的划分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如下:(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2)以装置和物质特性划分评价单元 a)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评价单元 b)按平面布置相对独立性划分评价单元 c) 按工艺条件划分评价单元 d

24、)按贮存、处理危险物质的潜在化学能,毒性和危险物质的数量划分评价单元 e)按危险性特别大的区域、装置划分评价单元 f)将危险性潜能类似的单元合并为一个单元2.评价单元划分根据上述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XXXXX的油库按其平面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及油库工艺功能总体考虑,本次评价划分的评价单元为:储油罐区单元,油品装卸车单元,公用工程单元和安全管理单元四个单元。3.评价单元与评价方法的对应关系本次评价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储油罐区单元、油品装卸车单元、公用工程单元进行综合,评价对安全管理单元单独进行评价;并采用事故树分析和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第7版)对储油罐区进行评价。第六章危险、有害

25、因素辨识与分析第一节物料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1.汽油的物化性质和危险特性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规定,汽油被确定为危险化学品其物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等详见表6.1.1汽油物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6.1.1汽油物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汽油英文名:gasoline;petrol分子式:分子量:UN编号:1203危规号:31001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CAS号:8006-61-9理化性质熔点():60相对密度(水1):0.700.79沸点():40200相对密度(空气1):3.5饱和蒸汽压(P):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

26、肪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燃烧爆炸危险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50爆炸下限(%):1.3引燃温度():415530爆炸上限(%):6.0最小点火能(J):15最大爆炸压力(MP):0.813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灭火无效。毒性LD 67000(小鼠经口)LC 103

27、0003,2小时(小鼠吸入)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呑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皮肤损害。急救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

28、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防护措施中国MAC(3)300溶剂汽油前苏联MAC(3)300美国TVLTWAACGIH300ppm, 8903;TLVSTELACGIH500ppm,14803;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不需要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泄漏处理迅速

29、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

30、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2.煤油的物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详见表6.1.2煤油物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6.1.2煤油的物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标识英文名KEROSENE分子式分子量危险货物编号33501CAS号8008206UN号1223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高度易燃的水状液体,无色透明至微黄色或浅褐琥珀色,有石油味沸程()175325,脱臭煤油209274临界温度()相对密度(水1)临界压力(MPa)沸点()110350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其它有机溶剂毒性及健康危害接触极限值急性毒

31、性:大鼠吸入含芳烃020%的航空煤油2h,LC50大鼠为125225g/cm3。狗吸入煤油2.53.6g/cm3,2h,出现轻度抽搐,躁动和惊怯。煤油经气管注入LD50,大鼠为0.20.6ml,猴0.2ml可发生肺炎。经口LD50(主要是C10-C16的烷烃,芳烃很少),小鼠为74.07ml/kg大鼠为28ml/kg,豚鼠为20.4ml/kg,兔为28.1ml/kg,10d幼大鼠为7ml/kg,经口和经气管注入的毒性判别很大,根据动物实验,气管注入毒性比经口毒性大140倍。大鼠亚致死量气管内注入后出现2个炎症过程,一为急性渗出性炎症,代表肺泡毛细血管反映,3d达高峰,1周消退;另一为慢性增生性

32、炎症,10d达高峰,1个月消退。慢性毒性:小鼠吸入含有12%芳烃的煤油蒸气1g/m3,2h/d,历时90d,动物因弥漫性肺炎死亡。大鼠和兔吸入300mg/m3煤油4h/d。D,历时3个月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都降低。兔吸入300mg/m3的航空煤油,8-10h/d,历时3个月,未见病变,兔吸入煤油雾(无浓度记载),15min/d,历时56个月后,肺和肾脏出现病变。人吸入最大耐受浓度为15 g/m3, 10-15分钟。成人经口LDL0:100 ml。侵入途径吸入、误服、皮肤接触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工业生产中急性中毒极少见,多为误服中毒,主要表现为口腔、咽喉和胃肠道的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

33、、呛咳、上腹不适、腹痛和腹泻等。严重者可引起粪便带血。吸入中毒时,主要为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呼吸频而浅,胸部不适和胸痛,可有肺部干罗音等体征。严重者发生化学性肺炎。煤油所致的化学性肺炎为渗出性出血性的支气管肺炎,主要由直接吸入液态煤油所致。有剧烈咳嗽、咯血痰,有时为血性泡沫痰,呼吸困难,胸痛,紫绀,听诊时可闻湿性罗音,体温升高,X线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吸入中毒,经口中毒多发生于大量煤油服入时(30ml以上)。临床表现可有短暂的兴奋,随即转入抑制状态。常见症状有乏力、酩酊状态、意识恍惚、震颤、共济失周,严重者烦躁不安、谵妄、意识模糊、昏迷、惊厥。其他方面如心

34、血管系统也常受累,尤其是心室颤动常为死因之一。亦可有肾脏(主要是肾小管)损害。慢性影响:以神经衰弱综合症为主,如头晕、头昏、失眠、精神不振、乏力、四肢疼痛、记忆减退、情绪激动和食欲减退,重者有震颤、共济失调。眼、呼吸道和皮肤刺激症状如眼灼伤感,四肢皮肤痒,轻咳和轻度呼吸困难。本重减轻,脉搏增加,也可见到贫血。经常接触动力煤油的工人的血清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和鸟氨酸甲酰基转移酶等活性增加。皮肤损害较常见,为原发性刺激,如直接接触煤油可发生接触性皮炎、毛囊炎和皮肤脱脂而致的干燥和皲裂等。急救措施吸入:移患者至空气新鲜处,就医。如果患者呼吸停止,给予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脱去并隔离被污染

35、的衣服和鞋。皮肤或眼睛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20min,用肥皂和清水清洗皮肤。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防护措施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全面罩呼吸器。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筑火险分级乙类闪点()3872(闭杯)爆炸下限(V)0.7爆炸上限(V)5危险特性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闪点为43)。与硝酸不能配伍;氧化剂能引起燃烧和爆炸。能锈蚀铁。能积聚静电,引燃其蒸气。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性易挥发禁忌物氧化剂灭火方法抗醇泡沫、二氧化碳、干粉3.柴油的物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详见表6.1.3柴油物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6.1.3柴

36、油的物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标识英文名Diesel oil分子式分子量危险货物编号CAS号危险性类别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稍有粘性的淡黄色至棕色液体凝点()3520相对密度(空气1)1临界温度()相对密度(水1)0.80.9临界压力(MPa)沸点()180410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毒性及健康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LV-TWA: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定标准侵入途径吸入、误服、皮肤接触健康危害柴油为高沸点,故使用时由于吸入蒸汽所致的毒害机会较小,而柴油的雾滴吸入后可致吸入性肺炎。皮肤接触可致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等。柴油废气可

37、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头疼。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可燃建筑火险分级丙A闪点()60引燃温度()227250爆炸极限(V)危险特性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剂、砂土由上述表格内容可知:汽油是C4C1 2脂肪烃和环烷烃的混合物,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B类,燃烧性能好,其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由于其蒸气比空气重,可以在

38、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煤油是一种由石蜡合成物、支化石蜡、环烷烃和芳香簇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为无色透明至微黄或浅褐琥珀色的液体,具有石油味,易挥发,易燃烧,其挥发的蒸气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柴油是C15C24的烷烃混合物,为淡黄色液体,燃烧性好,闪点60,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A类;其中含有的轻组分经挥发生成的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由于其蒸气比空气重,可以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汽油的健康危害是具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39、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呑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皮肤损害。柴油的健康危害是经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第二节储油罐区单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1.火灾爆炸(1)值班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劳动纪律

40、松懈,不按规定时间检查,甚至脱岗、睡岗,在储油罐已处于满罐的情况下,还盲目向罐内进油,易造成储油罐冒顶跑油,遇明火或静电火花发生火灾爆炸事故。(2)储油罐液位计失灵、未设置高液位报警器或报警器失灵、输油泵发生故障失控等也会造成储油罐冒顶跑油,遇明火、或静电火花发生火灾危险。(3)由于油罐呼吸阀、阻火器同时被凝结、锈死,储油罐不能正常进行大、小呼吸,易发生瘪罐、胀罐事故。此外,输油量过大,超过了呼吸阀、阻火器的设计能力,也可能引起瘪罐、胀罐以至引起罐体破裂漏油,遇明火或静电火花发生火灾事故。(4)若罐壁钢材存在缺陷或焊缝质量低劣,如夹渣、裂纹、未焊透等缺陷,在运行中反复进行进、出油作业时,会因疲

41、劳破坏造成储油罐从焊缝处撕裂、漏油,遇明火或静电火花发生火灾事故。(5)钢制储油罐由于受潮或者受大气中的H2S、CO2、SO2及水蒸汽等气体的影响,产生氧化锈蚀及腐蚀层,会使储油罐的严密性下降和应力改变,出现局部锈蚀穿孔漏油,遇明火或静电火花发生火灾事故。(6)储油罐内的可燃性蒸气遇明火后,发生火灾,瞬间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储油罐燃烧爆炸。其原因很多,如油罐量油口未用有色金属制作,在量油的钢卷尺放入或扩大时,与量油口摩擦发生火花,引燃油蒸气酿成火灾;油罐呼吸管上未装阻火器或油罐密封不严,飞火进入;油罐作业时,使用不防爆的灯具或其他明火照明;油罐未安装导除静电装置或导除静电装置失灵,由于油品输送,

42、静电放电打火;防雷接地线失效或不能全部导除雷电电流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油罐燃烧爆炸。(7)因管线内外严重腐蚀;工作压力超过了管线的承受强度;油温或气温突然变化,管线受到急剧膨胀或收缩;管线受外力或液压的振动,受沉重物体的压轧、打击而损坏;钢管和胶管结合不牢,在工作压力较大时,胶管挣脱;油管线未安装伸缩器或伸缩器损坏;油管线法兰接合不紧,阀门不严或损坏等;都可能使油管发生破裂、跑、冒、漏油,易发生火灾事故。(8)立罐区、卧罐区、防火堤围堰内的空间,按照爆炸性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中的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该区域划分为2区。由于罐底阀门密封不严、罐体腐蚀穿孔等原因,造成汽油、煤油、柴油

43、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电气火花或静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事故。(9)储油罐区没有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或安装的检测报警装置没有定期检测,报警装置失灵,可燃气体发生泄漏时,不能及时发现,而导致事故扩大化;(10)防火堤内敷设的工艺管道,在检修或新更换后,穿越防火堤处没有及时用非燃烧材料密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就会造成事故扩大化;(11)作业人员携带火种(如火柴、打火机等)和易产生静电的物品(如手机、产生静电的衣着等)及人体静电未消除进入罐区或储罐,因静电火花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2.中毒窒息及火灾爆炸的危险(1)储油罐要定期清罐检修,如不遵守检修规程要求,储油罐内未彻底置换,油罐

44、油蒸气或其它有害气体含量过高,清洗或清理罐底杂物过程中易发生中毒窒息;(2)储油罐大量泄漏,汽油、煤油、柴油在空气中大量挥发,空气中的汽油、没有、柴油浓度就会严重超标,人员在抢修过程没有佩戴防护用品,或佩戴的防护用品失效,而导致人员中毒窒息;(3)作业人员进入罐内作业,罐内通风效果差,罐中挥发的汽油、柴油、煤油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4)油泵房、装卸油等场所,由于空气中汽油、煤油、柴油含量超标,作业人员长期接触有毒气体,也会造成人员慢性中毒,影响身体健康。 3.高处坠落危险 储油罐高达十几米,在进行进油作业、巡回检查作业、检修作业时,当操作者不慎,打滑或身体失去平衡时,由于防护栏杆未按要求安装或损坏以及罐顶未设置防滑踏步等,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4坍塌储油储罐基础在施工前或按设计钻探和钻孔进行土质分析时,基础下部存在古坟墓、古河道、人文、遗址等未发现,或者基础设计时,地耐力数据选取偏小甚至错选,使基础设计错误,储油罐投用后,易出现基础局部下沉,油罐稳定性破坏,造成储油罐轻卸,甚至坍塌撕裂漏油,遇明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