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企业反“三违”手册――――直面“三违”.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8940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化工企业反“三违”手册――――直面“三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石油化工企业反“三违”手册――――直面“三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石油化工企业反“三违”手册――――直面“三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石油化工企业反“三违”手册――――直面“三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石油化工企业反“三违”手册――――直面“三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化工企业反“三违”手册――――直面“三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化工企业反“三违”手册――――直面“三违”.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吸取昨天的教训落实今天的责任追求明天的安全反“三违”手册 直面“三违”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石油化工企业的机泵等动设备是企业生产的“心脏”,一旦出现故障停止运转,企业生产就无法进行,因此需要特别加以维护,“三级过滤”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如果不执行“三级过滤”,就会有可能导致杂质进入机械转动部位,而这些部位因转动速度极高,极易因杂质进入而损坏。润滑油标号不对也会导致润滑油变质而不起作用。正确的做法是:执行股份公司设备管理规定润滑油“五定”、“三过滤”的要求。五定:定人、定点、定时(指定期加、添、换油)、定质、定量。三级过滤:从领油大桶到岗位贮油桶,从岗位贮油桶到油壶,从油壶到加油点。违章内容:未执

2、行“三级过滤”制度违章内容:在压力容器、管道等设备内部有压力时进行拆人孔、法兰作业危害过程及其后果:当压力容器、管道等设备内有压力或高温时拆卸人孔、法兰时,设备内的介质会喷出,石油化工行业的压力容器、管道等设备内多属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危险物质,一旦泄漏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烫(灼)伤等事故,另外,许多压力容器都在两米以上的高处,发生上述事故时极易引起高处坠落等次生事故。正确的做法是:股份公司炼化专业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五条规定:设备在工艺处理合格后需打开人孔时,其内部温度要降到40以下,压力要处于常压,设备上的人孔应从上到下依次打开。违章内容:票证签字栏代签危害过程及其后果:作

3、业现场的各种票证是现场作业的记录之一,签字人要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及其安全负责,签字人要到现场落实措施后才能签字,而代签字在客观上取消了被代签人员现场落实措施的程序,从而导致措施不落实而发生事故。正确的做法是:严禁在作业票上代签字,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发现代签的都有权当场制止。违章内容:高处作业违反规定不使用工具袋或梯子上有人时移动梯子危害过程及其后果:高处作业不使用工具袋会因工具或其他物件脱落导致地面或下层人员伤害,同时高处作业人员也会因抢拾物件而导致身体重心失衡坠落;梯子上有人时移动梯子更容易使作业人员坠落。正确的做法是:执行股份公司高处作业管理规定第十一条规定: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工具袋;第二

4、十一条规定:梯子上有人时,严禁移动梯子。违章内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期间监护人不在或离开现场危害过程及其后果: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监护人是为了监护作业现场安全情况,及时处理意外事件,当发生危及作业人员安全的时候及时处理并通知作业人员撤离工作现场,遇意外及时进行救护,一旦监护人离开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就无法保障,当发生工艺状况改变、容器内作业条件改变、外部环境发生改变、呼吸器具的供气压力降低等诸多意外情况发生时,都会危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正确的做法是: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HG230121999)规定:“4.7.1设备内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4.7.2进入设备前,监护人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

5、联系信号。4.7.3险情重大的设备内作业,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与设备内取得联系。4.7.4监护人员不得脱离岗位。4.7.5设备内事故抢救时,救护人员自身必须做好防护方能进入设备内实施抢救。因此,监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违章内容:违章办理用火票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石油化工企业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要求其对用火作业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用火票是控制的主要手段,不按规定办理用火票就失去了对动火作业的控制,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也是对自身安全的极端不负责任,很容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正确的做法是:严格执行用火安全管理标准(Q/SY WH45612004),严格动火作业程序,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立即进行

6、抢险和救护,必要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违章内容:违反叉车作业“八不准”规定危害过程及其后果:叉车属于厂内特种车辆,驾驶人员须经过安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驾驶,将货物升高作长距离运输极易因重心不稳导致倾翻,同时因货物高举使势能增大,一旦脱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用货叉挑翻货盘的方法卸货易造成货物损坏或坍塌导致人员伤亡;用货叉直接叉运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易导致包装损坏而泄漏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同时碰撞本身就容易导致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着火爆炸;单叉作业会因重力失衡或叉抓不稳导致翻车或货物脱落伤人;用惯性力取货易因失控导致事故;在货叉或货盘上带人作业或货叉举起时在货叉下站人都会导致人员伤亡;

7、用制动惯性溜放圆形或易滚货物不但易造成货物损坏,同时有许多危险化学品都会因震动导致事故。正确的做法是:按照叉车作业“八不准”的内容:1)不准将货物升高作长距离运输;2)不准用货叉挑翻货盘的方法卸货;3)不准用货叉直接叉运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4)不准用单叉作业;5)不准用惯性力取货;6)不准在货叉或货盘上带人作业,货叉举起时严禁在货叉下站人;7)不准用制动惯性溜放圆形或易滚货物;8)不准在岸边直接叉运船上的货物。违章内容:无上岗资质人员上岗操作危害过程及其后果:未经上岗培训的人员,因技术及安全素质低,经验不足,极易发生误操作导致生产安全事故。正确的做法是:不得安排无上岗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岗位

8、操作人员在上岗前要经过业务和安全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并经试岗后方可上岗操作。违章内容:危险化学品容器、储罐脱水过程中离人危害过程及其后果:对危险化学品容器、储罐脱水时人离开现场会导致脱完水后不能及时关阀而使危险化学品逸出,长时间离人就会发生大量跑损甚至引发火灾、爆炸、中毒事故。正确的做法是:对危险化学品容器、储罐脱水时不得离人,一旦发生事故,人员应努力设法撤出现场,同时设法报警,利用现场条件(如灭火、救护)进行抢险。发生跑油时应迅速关闭切水阀门。违章内容:用手清理运转的给煤机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给煤机运行时用手清理运转的给煤机,运转的给煤机极易将手臂卷入,导致人身伤亡事故。正确的

9、做法是: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88条规定,给煤机在运行中发生卡、堵时,禁止用手直接拨堵塞的煤。如必须用手直接工作,应将给煤机停下,并做好防止转动的措施。因此,清理前应该停止给煤机运行,挂禁止操作牌,进行清理。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应立即断电停机,并按照现场外伤救护方法进行救护,如果有肢体脱落应加以保护并立即与伤员一起送往医院救治。违章内容:观察火焰时不站在看火孔侧面和不戴护目镜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炉膛在燃烧时随时会因进风、负荷波动造成燃烧不稳定,炉膛会在瞬间产生正压,从而导致炉膛火焰从看火孔处喷出,这时如不站在看火孔侧面,就会被烧伤;同时,炉膛火焰的强光会灼伤人的眼睛。正确的做法是: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10、182条规定,观察炉膛燃烧情况时,必须戴防护眼镜。在锅炉升火期间或燃烧不稳时,不可站在看火孔、检查门或喷燃器检查孔的正对面。违章内容:打焦时不按规定着装和不使用必要的安全用具危害过程及其后果:如果在打焦时不按规定着装和不使用必要安全用具,在打焦时可能会被火焰烧伤;不戴头盔也容易使眼睛被火焰的光线灼伤;另外,事故时可能被打焦棒打伤造成次生伤害。正确的做法是: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机部分第131条规定:“除焦时工作人员必须穿着防烫伤的工作服、工作鞋,戴防烫伤的手套、戴头盔和必要的安全用具”。打焦时应先得到司炉同意,保持燃烧稳定,并适当提高燃烧室负压,在司炉操作处所,应有明显的“正在打焦”的标志。戴着头

11、盔、手套站在打焦孔处,先确定逃生路线及避护地点,将工具从指定的地点拿出,先观察结焦情况,除焦时不能用身体顶着工具,应站在除焦口的侧面,斜着使用工具,必要时应有人监护。违章内容:使用明火检查制粉系统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煤粉是易燃易爆物质,当浓度达到其爆炸极限范围时遇明火(火柴、打火机等)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炸,导致火灾爆炸及人身伤亡事故。正确的做法是:检查制粉系统应使用防爆灯具,严禁使用明火。违章内容:冲洗水位计和观测水位时正对水位计,不按规定开阀门危害过程及其后果:水位计是设备耐压的薄弱部位,身体正对水位计时,若水位计发生爆裂,就会被泄漏的热水烫伤;冲洗水位计时,不按规定缓慢打开阀门,高压热水冲击飞

12、溅也会将现场人员烫伤。正确的做法是: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16条规定,冲洗水位计时,应该站在水位计的侧面,打开阀门时应缓慢小心。违章内容:对粗汽油罐、轻污油罐及含酸性气体等介质取样时未做防护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石油化工行业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较多,特别是硫化氢是常见的高毒物质,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当浓度达到1000mg/m3时可迅速致人死亡,特别是硫化氢具有麻痹嗅觉的特点,当浓度超过10mg/m3时会因嗅觉麻痹而导致“浓度越高而气味越小”的感觉,因而会使人丧失警惕。硫化氢主要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进而危及人的生命。对粗汽油罐、轻污油罐及含酸性气体等介质取

13、样作业直接接触这些介质,如果不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就会发生中毒事故。正确的做法是:防止硫化氢中毒十条规定第八条规定:对粗汽油罐、轻污油罐及含酸性气体等介质的设备从事采样、检尺、脱水、堵漏、检修等作业时,要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两人同时到现场,站在上风口,一人作业,一人监护。如果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救护人员必须佩带可靠的防护用具进入现场进行救护,首先将伤员转移到空气新鲜流通的安全地方,判断有无心跳、脉搏、意识和呼吸,无呼吸则进行人工呼吸,无脉搏和心跳则进行心肺复苏,并立即送医院就诊,注意在送医院途中不要停止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的抢救。违章内容:进行酸碱作业,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危害过程及其后果:酸、碱

14、是腐蚀性极强的物质,人体接触会导致人体灼伤,酸雾、碱雾会对人体皮肤特别是眼睛造成严重伤害,酸碱对人的伤害多发生在操作时的泄漏和意外喷溅,地面淤积的酸碱液一旦接触普通鞋子会迅速腐蚀穿鞋底并触及皮肤,检查液面时,液面计爆裂容易对眼睛及其他部位造成伤害。正确的做法是:股份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员工按规定领取劳动防护用品,上岗工作时必须按规定正确穿(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准穿(佩)戴过期或功能失效的劳动防护用品。操作时应头戴防酸碱面罩、身穿防酸碱服、手戴防酸碱手套、脚穿防酸碱皮靴。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约时停(送)电无法保证作业计划及措施的有效落实,有可能拉垮系统电网,还容易把电送至检修未

15、结束的现场造成人员触电或设备损坏。正确的做法是:严禁约时停(送)电,严格执行票证制度。违章内容:约时停(送)电违章内容:监护人不到现场确认防范措施就在作业票上签名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监护人的检查确认是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关口,如果监护人不亲自到现场落实确认措施落实情况,一旦有疏漏,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在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对上班情况未必十分清楚,因变换操作等原因更容易发生事故,这就更需要监护人员认真检查落实措施。正确的做法是:监护人的职责对作业票中确定的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发现措施不当或落实不好及未按作业票规定作业等情况,立即制止作业。违章内容:装设接地线时,用缠绕

16、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危害过程及其后果:接地不可靠,造成检修人员残余电压触电正确的做法是:接地线必须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体上,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违章内容:电气高压操作时不戴绝缘手套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电气高压操作时不戴绝缘手套极易造成触电的人身事故。正确的做法是:电气高压操作时必须戴合格的绝缘手套,同时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触电事故,立即按相应的救护程序和方法进行现场救护。违章内容:电气巡检时随意打开设备遮栏进入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电气设备遮栏是为了防止人员误入间隔导致触电而设置的,任何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否则极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及电气事故。正确的做法是:日常巡检严禁打开遮栏进入,一旦

17、发生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现场急救并报警,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违章内容:清理给粉机不断电源危害过程及其后果:设备带电会因误启动或自动启动而运转,因此,转动设备不断电就在上面工作,万一启动起来就会导致人员卷入或绞入,发生人身伤害。另外,给粉机上往往带有自燃的煤粉,如果不加以防护也会造成人员烧伤。正确的做法是: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 144 条,对给粉机进行清理和掏粉前,应该将给粉机电动机的电源切断,挂上警告牌,并注意防止自燃的煤粉伤人。因此,应将故障给粉机的电源退出,挂上“禁止操作”的牌子,小心的打开给粉机手孔门进行清理。违章内容:临时用火分析超过一小时后进行动火作业不重新做动火化验分析危害过程

18、及其后果:临时用火分析结果合格一小时后,现场安全状况可能已发生变化,作业条件有可能已经由安全状态转化为不安全状态,在不安全状态下实施动火作业,可能会发生火灾爆炸和人身伤害事故。正确的做法是:中明确规定:分析合格后超过一小时后用火,需重新采样分析。因此,动火分析结果合格后1小时内必须进行动火作业,超过1小时后如需动火应重新进行分析。违章内容:高处动火作业时不采取防止火花飞溅措施危害过程及其后果:违反动火管理标准的规定,且高处动火不采取防止火花飞溅措施易导致焊(割)渣飞溅,如下层有作业人员或易燃物,尤其是地面的下水井、地沟等,容易引燃周围易燃易爆介质,发生火灾爆炸及人员伤亡事故。正确的做法是:必须

19、严格执行动火管理标准,高处动火必须采取防止火花飞溅措施,一旦发生人员烫伤或火灾爆炸事故,应立即撤出现场人员,开展现场抢险,并及时报警,有人员受伤时应首先设法抢救受伤人员。违章内容:电焊作业时不按规定接线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电焊作业时不按规定接线可能发生人员触电、打火产生火花,在易燃易爆区域还可引燃可燃气体发生火灾和爆炸。正确的做法是:检维修安全管理标准中明确规定:电焊机的零线、接地线和焊接工作回线均不准搭在其它设备装置上,也不准接在管线、仪表保护套管及设备上。因此,焊接工作回线必须接到焊件上,且电焊机的焊接工作回线与焊口之间的距离不准大于600mm 。违章内容:不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就进入有限

20、空间作业危害过程及其后果:有限空间内往往会聚集有毒有害或可燃气体,如通风不足还会缺氧,操作人员在有限空间内作业常会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某厂员工在未进行化验分析和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的情况下进入反应器内检查检修质量时,当场氮气窒息,在现场的另一员工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进入救人,结果导致两人均窒息死亡。正确的做法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化验分析,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违章内容:一张用火作业票多处用火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用火作业票针对某一地点的作业条件进行安全措施的落实,只有安全措施落实,具备安全条件后方能进行用火作业,因此一张用火票只能在一处用火。当一张火票在多处使用时,会因为其他地点安全措施不落实

21、,在动火过程中出现意外,严重时会造成事故。正确的做法是:股份公司炼化专业工业用火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一张用火作业票只限一处使用。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要立即采取措施抢救现场人员并报警。违章内容:备用泵盘车不解除联锁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盘车前,将联锁开关置于“解除”位置,是为了防止泵自启动;备用泵没有断开联锁就盘车,万一联动起来就会导致人员卷入或绞入,发生人身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将备用泵的联锁打到解除的位置,然后将备用泵盘到规定位置。违章内容:开启排污阀时使用加力杠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用加力杠操作排污阀,会损坏阀门,造成泄漏烫伤。因此,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28条规定:开启排污门可以使用专用的扳手

22、,不准使用套管套在扳手上帮助开启排污门。锅炉运行中不准修理排污一次门。正确的做法是:排污操作时,带上手套,使用合适的扳钩,排污时阀门开关应该缓慢,开不动时不得强开。违章内容:在防爆区里使用非防爆工具危害过程及其后果:防爆区域内极易产生和聚集易燃易爆气体,而且所需点燃能量极低,一旦遇火花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非防爆工具是指能碰撞产生火花的黑色金属制作的工具,使用此类工具极易因碰撞产生火花,如果此时现场有易燃易爆气体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正确的做法是: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内使用非防爆设备、器材、工具。违章内容:硫化氢报警器报警后不去现场确认;到现场不配戴防护器具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石油化工行业有毒有害

23、的危险化学品较多,特别是硫化氢是常见的高毒物质,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当浓度达到1000mg/m3时可迅速致人死亡,特别是硫化氢具有麻痹嗅觉的特点,当浓度超过10mg/m3时会因嗅觉麻痹而导致“浓度越高而气味越小”的感觉,因而会使人丧失警惕。硫化氢主要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进而危及人的生命。现场安装的硫化氢报警器能及时检测硫化氢的浓度,如果报警器报警后不进行现场检查、确认和做好自我防护,就会发生事故,如果因报警器故障误报而“不理会”,不但失去了报警器的警示作用,当真的出现隐患时失去警觉而导致事故,例如某年某炼油厂发生的油罐着火事故,就是在之前的报警器报

24、警时认为是误报而忽视了防范最终导致了事故。正确的做法是:股份公司防止中毒窒息十条规定和防止硫化氢中毒十条规定中规定:“在有中毒和窒息环境作业时,必须佩带可靠的劳动防护用具”。如果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救护人员必须佩带可靠的劳动防护用具进入现场进行救护,首先将伤员转移到空气新鲜流通的安全地方,判断有无心跳、脉搏、意识和呼吸,无呼吸则进行人工呼吸,无脉搏和心跳则进行心肺复苏,并立即送医院就诊,注意在送医院途中不要停止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的抢救。违章内容:搬运乙炔瓶时倒放用脚蹬危害过程及其后果:乙炔是易燃易爆物质,在遇到火源、热源或震动时极易发生火灾爆炸,将乙炔瓶倒放或滚动并用脚蹬极易因震动引起气瓶爆炸

25、;另外,乙炔遇火源、热源同样会产生火灾爆炸,甚至曝晒也会使乙炔瓶爆炸,因此危险性极高。正确的做法是:乙炔瓶严禁倒放,搬运时严禁用脚蹬,应该手扶瓶肩,转动瓶底进行搬运。一旦发生事故,应首先抢救遇险人员,同时组织灭火。违章内容:无特种作业操作证(电、气焊)人员实施电、气焊作业危害过程及其后果:金属焊接(切割)因其具有较大危险,容易对自己和他人以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因此是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无证作业会因作业人员缺乏操作安全知识和经验不足而导致事故或事故时处理不当而使损失扩大。正确的做法是: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

26、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违章内容:串岗危害过程及其后果:所谓“串岗”是指操作人员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到其他岗位,这样很明显会使自己的岗位失去控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大;同时,由于对其所去的岗位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一旦发生事故不能正确的采取避险措施,这就增加了事故伤害,也影响他人的工作。正确的做法是:坚守岗位,严禁串岗。违章内容:岗位人员看与岗位无关的书籍或做无关的事情危害过程及其后果:岗位操作人员担负着维护生产运行的任务,责任非常重大,如果在岗位上看书或做其他无关的事情,操作就会失去监测或控制,就很容

27、易发生事故。正确的做法是:强化劳动纪律,教育员工遵章守纪,发现有违纪行为时,同事应及时提醒和制止。违章内容:睡岗危害过程及其后果:上班时睡岗,就会使生产运行失去监测或控制,就很容易发生事故。正确的做法是:强化劳动纪律,教育员工遵章守纪,发现有违纪行为时,同事应及时提醒和制止。本人应在上班前保持良好的睡眠,上班时对自己的精神状况进行调节,如稍做活动,凉水洗脸等。违章内容:上班迟到、早退危害过程及其后果:上班迟到会影响上一班员工正常下班造成不必要的加班从而导致精力下降,注意力转移,影响正常生产秩序,本人也会因迟到而无法对生产情况进行从容的检查,会将上一班的问题遗留下来造成事故隐患,同时会影响交接班

28、的正常进行,也会导致生产情况不能正常交接;早退则会影响当班任务的完成,也会使问题不能直接、正常的进行交接,而把问题留到下一班,导致事故隐患。正确的做法是:强化劳动纪律,教育员工遵章守纪,发现有违纪行为时,同事应及时提醒和制止,若确实有事应提前请假并交代好工作,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违章内容:在DCS操作台前喝水、吃饭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目前,各装置的生产仪器仪表等操作控制及监测系统都由供电系统提供动力,而在DCS操作台前喝水、吃饭,容易把水撒在操作台上造成电器短路,DCS故障;洒落的饭粒会引来老鼠、蟑螂等小动物,可能会造成仪表电缆被损毁,导致装置非计划停工正确的做法是:禁止在DCS操作台前喝水、

29、吃饭,喝水、吃饭及其他与操作无关的活动应在指定的生活间(区)进行,发现有类似行为时,同事应及时提醒和制止。危害过程及其后果: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贮存有严格的规定,在工作场所违章存放危险化学品,会因物品泄漏、接触热源,遇火花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同时,危险化学品同时具有有毒、腐蚀的危害,容易造成人员中毒等伤害。正确的做法是:严禁在工作场所存放危险化学品,发现有危险化学品时应及时清理出去,发生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时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抢险和救护。违章内容:在工作场所违章存放危险化学品违章内容:坐在栏杆或窗台上休息危害过程及其后果:高处作业人员在作业间歇因疲劳和忽视安全,常常在栏杆或高处就近休息,

30、这样极易从高处坠落摔伤。你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呀!唉,我这是疏忽一时,懊悔一世啊!正确的做法是:严禁休息时坐在栏杆上或窗台上,同事及其他人员发现时应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确实需要休息时应到安全的地方休息。危害过程及其后果:各种压力气瓶有的属于危险化学品,有的属于有毒或窒息性气体,有的属于高压气瓶,如果在现场乱放就给安全生产留下了隐患,极易因失去有效管理而发生泄漏甚至发生爆炸以及次生事故,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正确的做法是:严禁生产现场乱放压力气瓶,见现场有气瓶时应立即通知有关单位或管理部门进行清理,确因需要在现场临时使用的气瓶应放在指定位置,落实防倒、防碰撞措施并做好标识。违章内容:生产现

31、场乱放压力气瓶违章内容:生产上出现问题不及时汇报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当班操作人员在发现生产出现异常时不及时汇报,总认为自己能处理好,甚至产生侥幸心理,但由于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能力不足以及对问题的处理缺乏协调配合,致使出现的异常未能采取有效的控制和调整措施,会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正确的做法是: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按生产联系汇报制度进行汇报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协调处理。违章内容:安装压缩机探头时不停盘车危害过程及其后果:安装压缩机探头时作业人员因最近距离接触转动部件很容易造成卷入(绞入)等人身伤害并从而导致设备损坏。正确的做法是:安装压缩机探头前必须停止盘

32、车,作业时应在操作盘上挂警示牌以防误启动。危害过程及其后果:现场仪器仪表是特别精密的,尤其是一些特别精密、精度要求高的部件,一旦发生损坏将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输出,进而导致生产人员的判断失误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正确的做法是:逐项拆除,做好绝缘保护并进行标识,防止碰撞。一旦发现或怀疑有损坏,应进行标定或检验合格后再安装。违章内容:现场拆下的端子不用胶布包好违章内容:检查电路板没有放去身上静电危害过程及其后果:人体静电放电时极易击穿电路板,损坏仪表卡件。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先放静电再工作,一旦发现电路板被电击,应进行全面检查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安装。违章内容:处理仪表卡件问题时,带电作业危害过程及

33、其后果:处理仪表卡件问题时带电作业极易损坏仪表卡件或导致人员触电。老王怎么了触电了!正确的做法是:切断电源后方可作业,一旦发生带电作业有损坏卡件的可能,应及时检测和修复。危害过程及其后果:当人体静电对DCS等精密仪器放电时会损坏仪表卡件等仪表部件,造成检测及输出数据不准,导致判断失误,操作波动,严重时可导致生产事故和质量事故。正确的做法是:进房间之前,应释放静电,防止静电干扰。如带防静电护腕,水洗、触摸接地金属等。违章内容进中控室进行DCS等精密仪器维护时,不释放静电危害过程及其后果:干扰、影响DCS通讯,导致数据误差及DCS无法正常工作。正确的做法是:DCS系统应设独立的接地装置,不能与电气共用一个接地网,应统一接到DCS机柜内的接地板上。违章内容:DCS系统不用独立的接地装置违章内容:投用差压变送器时,不按规定顺序开关三阀组危害过程及其后果:不按规定顺序开关三阀组,损坏仪表膜盒、造成隔离液跑损,造成测量数据和输出数据误差增大,将错误信号传递给操作人员,极易导致各类事故发生。如果开关顺序错误也可以使变送器单向受压,损坏仪表膜盒。正确的做法是:停用时:先关正压阀,打开平衡阀,再关负压阀;投用时:先开正压阀,关平衡阀,后开负压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