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9013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号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3号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3号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3号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3号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号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号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报告.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野川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报告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二零一零年八月报告名称: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野川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瓦斯参数测定报告完成单位: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报告撰写:许江涛 工 程 师技术审查:赵长春 高级工程师王 飞 高级工程师 形式审查:贾军萍 高级工程师目 录1. 矿井概况51.1位置与交通51.2 自然地理71.3地质构造71.4 煤层赋存及煤质71.5 瓦斯、煤尘和煤层自燃倾向性91.6 矿井开拓及生产概况111.7 矿井通风112 瓦斯基本参数测试132.1 煤层瓦斯含量测定132.3 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172.4 煤层瓦斯含量分

2、布预测图192.2 吸附常数测试202.3 孔隙率测试202.4 煤的坚固性系数测试212.5 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测试222.6 钻孔自然瓦斯涌出特征232.7 煤层瓦斯压力测试252.8 透气性系数测试253 结论和建议28前 言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野川煤业有限公司高平市西北15km处的野川镇境内,行政区划隶属高平市野川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6511125100,北纬354951354824。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44号文件,关于晋城市高平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将山西高平乔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高平北杨煤业有限公司(已关闭)、山西高平红岩

3、沟煤业有限公司(已关闭)、山西高平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已关闭)、山西高平柳树底煤矿等五处煤矿及部分空白资源重组成为: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野川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11.0132km2,批准开采3-15号煤层,组合后矿井生产能力提高到90万吨/年。为探明该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以及为将来瓦斯治理提供依据,2010年5月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野川煤业有限公司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该矿3号煤层瓦斯基础参数进行测定。在预测过程中,有关项目人员通过井下打钻、取样,实验室分析并严格对照AQ1018-2006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和煤层气测定方法等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在对周边矿井进

4、行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该矿井瓦斯涌出情况进行了认真的预测,并提出预测结果。此次工作得到了矿方相关领导及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1. 矿井概况1.1位置与交通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野川煤业有限公司高平市西北15km处的野川镇境内,行政区划隶属高平市野川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6511125100,北纬354951354824。野川煤业有限公司位于高平市西北15km处的野川镇境内,行政区划隶属高平市野川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6511125100,北纬354951354824,范围由以下15点坐标(6带)连线圈定:井田拐点坐标 表1-1拐点坐 标拐点坐 标XYXY13967451

5、.04519667231.30693968331.04419660931.21023965734.01919667231.310103968331.04719661911.22533965734.01619665835.289113968101.04419662271.23143966151.02319665835.288123968101.05119665281.27653966151.01819663508.254133968287.05419665391.27763966419.02219663508.253143968101.05119665572.28073966592.357196

6、61990.844153967451.04119665572.28283967513.03219660931.212井田南距沁(水)辉(县)二级公路7km。距太(原)焦(作)铁公路南陈铺集煤站9km,西南距杨(杨家庄)界(界牌岭)的乡级公路约2km。以上公路干线、煤站均有乡村公路与其连接,交通方便。(详见交通位置示意图1-1)。图1-1 交通位置示意图 比例尺1: 36000 井田位置1.2 自然地理井田地处太行山山脉的西南侧,沁水盆地的东翼。地形总体北高,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北部山包上,标高1237m,最低点位于井田南部,标高842m,相对高差395m,且伴有黄土冲沟的低山沟谷地貌。全井田地

7、貌属中低山区类型。本区属黄河流域丹河水系,井田属野川河上游冲沟,野川河向东南汇入许河,许河在河西镇附近汇入丹河。井田内无河流等大的地表水体,沟谷中平时干涸无水,雨季才有短暂流水或洪水排泄。但井田西南部边界有一条季节性河流从井田西部边界流过。区西南部边界外附近为杜寨水库。1.3地质构造1.3.1 区域构造井田位于沁水块坳东缘,沁水盆地东侧,区域地层总体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出露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等地层,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广泛覆盖于各时代地层之上井田广泛为大面积黄土覆盖区,中部部出露二叠系下统上统上石盒子组地层。根据钻孔及区域资料,将该区地层由老至新为:地层层序由老至新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

8、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1.3.2井田构造褶曲构造:该盘区地层起伏,形成一组似马鞍形构造的褶曲,总体以一轴向近西南-东北的向斜构造为主,背斜轴展布于井田的东北部,未贯穿井田,两翼地层基本对称,倾角平缓约38。井田(盘区)内无断层。综观全井田,构造简单,倾角平缓。井田属构造简单类型。井田内无岩浆侵入,对本区地层、煤层无影响。综合前述,本井田地质构造简单。1.4 煤层赋存及煤质(一)含煤性本区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山西组含煤三层,即1

9、、2、3号煤层。其中1号、2号煤层为不稳定的不可采煤层,一般为煤线或缺失。3号煤层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平均厚5.57m,本组地层平均厚45.00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12.38%。太原组含煤8层,即5、7、8、9、11、12、13和15号煤层,其中15号煤为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9号煤为大部可采煤层。本组平均厚87.55m,可采煤层平均总厚3.80m,含煤系数4.34%。煤层综合柱状图见图1-2。井田内各煤层特征表 表1-2煤层编号煤层厚度距下层煤平均距离稳定性可采性10.00-0.150.045.50不稳定不可采20.00-0.600.3820.05不稳定不可采35.65-6.005.576.9

10、2稳定全区可采50.18-1.080.4614.41不稳定不可采70.10-0.370.208.35不稳定不可采80.06-0.350.2511.75不稳定不可采90.70-1.160.9910.64较稳定局部可采110.15-0.300.316.49不稳定不可采120.20-0.450.309.86不稳定不可采130.12-0.500.4010.60不稳定不可采152.50-3.162.82稳定全区可采(二)开采煤层特征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下部,上距下石盒子组底砂岩(K 8)约33m左右,下 距太原组K6灰岩618m,煤层厚度5.305.99m,平均厚度5.57m,含01层夹矸。煤层稳定。

11、顶板为中粒砂岩、粉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细砂岩。属结构简单的厚煤层。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K4灰岩之上,上距3号煤层底板42.18m,下距15号煤层顶板38.55m,厚度0.701.16m,平均0.98m。含01层夹矸。其顶板为泥岩,底板为泥岩或泥质灰岩,煤类型为半亮型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局部见黄铁矿结核,硫含量高于3号煤低于15号煤,有“半香煤”之称。属结构简单的大部可采煤层。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K2灰岩之下0.050.50m,上距3号煤层底板82m左右,下距K1砂岩顶7.93m,煤层厚度2.503.16m,平均2.82m,煤层厚度变化大,结构复杂,常夹03层夹矸。顶板多为K2灰岩,局部为

12、黑色泥岩;底板为泥岩或粉砂岩。15号煤层属结构复杂、稳定可采的厚煤层。1.5 瓦斯、煤尘和煤层自燃倾向性1、瓦斯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野川煤业有限公司由山西高平乔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高平北杨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高平红岩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高平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高平柳树底煤矿整合而成。整合前各矿开拓开采及瓦斯涌出量情况介绍如下:山西高平乔家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整合井田中北部,属村办集体矿山企业,始建于1964年8月,1965年10月投产,生产能力45万t/a,开采山西组3号煤层,井田面积1.78km2。采用立-斜井开拓,萁斗提升,悬移支架放顶机采,胶带运输,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属低瓦斯矿井。山西高

13、平北杨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整合井田中西部,属村办矿山企业,始建于1986年6月,1998年11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6万t/a,开采山西组3号煤层,井田面积0.4342km2。主井采用立井开拓壁式采煤,矿车运输,并列抽出式通风。属低瓦斯矿井。红岩沟煤矿:位于整合井田中部,属村办矿山企业,始建于1985年10月,1988年5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9万t/a,立井开拓,壁式采煤,矿车运输,并列抽出式通风,机械排水。开采山西组3号煤层,井田面积0.5693km2。矿井正常涌水量6m3/h,最大涌水量10m3/h。属低瓦斯矿井。山西高平窑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整合井田东南部,属村办矿山企业,始建于1985年1

14、0月,1989年5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90kt/a,斜井开拓,壁式采煤,矿车运输,并列抽出式通风,机械排水。开采山西组3号煤层,井田面积0.60km2。矿井正常涌水量4m3/h,最大涌水量8m3/h。属低瓦斯矿井。各矿瓦斯涌出量统计表 表1-3年矿井名称瓦斯相对涌出量(m3/t)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m3/min)鉴定级别2007乔家沟煤矿6.632.095.961.93低柳树底煤矿22.216.912.250.70高红岩沟煤矿4.400.802.090.38低2008乔家沟煤矿8.192.347.382.11低柳树底煤矿25.077.

15、522.770.83高2009乔家沟煤矿6.472.045.741.81低柳树底煤矿25.37.933.981.25高2、煤尘据山西省煤炭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2008年所做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3号煤层煤尘无爆炸性、3号煤层煤尘无爆炸性。井田周边分布煤矿有伯方煤矿、市望煤矿、长松煤矿(已关闭)。1、伯方煤矿位于该矿西、北部,属晋城市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80年,1993年投产,井田面积27.5092km2,现开采3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600kt/a,斜井立井开拓,采用长壁机采和长壁炮采开采方法,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系统,电机车运输,箕斗提升,并列式通风,机械排水。矿井正常涌水量

16、45m3/h,最大涌水量60m3/h。在副斜井井底设有主、副水仓,其中主水仓容量2000m3,副水仓容量1000m3。属低瓦斯矿井,安装有瓦斯安全监控系统。该煤层煤尘无爆炸性,自燃等级为级,属不易自燃。2、市望煤矿位于该矿东部,属村办矿山企业,始建于1985年10月,1989年5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90kt/a,斜井开拓,壁式采煤,矿车运输,并列抽出式通风,机械排水。开采山西组3号煤层,井田面积0.58km2。矿井正常涌水量4m3/h,最大涌水量8m3/h。属低瓦斯矿井。3、长松煤矿(己关闭)位于该矿东南部,属村办矿山企业,始建于1986年,1989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60kt/a,立井开拓,

17、高落式采煤,矿车运输,并列抽出式通风,机械排水。开采山西组3号煤层,井田面积0.396 km2,属低瓦斯矿井。现已关闭。图1-3 四邻关系图1.6 矿井开拓及生产概况采用两斜一立开拓方式,即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三个井筒。主斜井:设计斜长600m,倾角23,半圆拱形断面,净宽5m,净断面积 13.5m2,钢筋混凝土砌碹,担负矿井原煤提升,兼作进风、行人,为矿井一个安全出口;副斜井:设计斜长520 m,倾角18,半圆拱形断面,净宽5m,净断面积13.5m2,钢筋混凝土砌碹,担负矿井设备、材料提放,兼作进风,为矿井一个安全出口;回风立井:设计垂深190m,圆形断面,净径6m,净断面积28m2,采

18、用钢筋混凝土砌碹,担负矿井回风任务,为矿井另一个安全出口;矿井采用单水平即+780m水平开采,南北两个盘区布置。开采顺序为一盘区二盘区。采煤方法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长度为150m,回采率为85%,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掘进为综掘,掘进速度为400m/mon,采掘比为1:2。1.7 矿井通风矿井达产时布置三个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其中,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图1-3 矿井开拓图2 瓦斯基本参数测试煤层瓦斯基本参数是矿井通风设计、瓦斯抽放设计、瓦斯防治的依据。项目研究期间,研究人员对野川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瓦斯基本参数进行了测试,测试参数包括:原始煤层瓦斯含量、原始煤层瓦

19、斯压力、瓦斯吸附常数、工业分析、孔隙率、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放散初速度(p)、煤层透气性系数、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和百米钻孔瓦斯极限流量。2.1 煤层瓦斯含量测定2.1.1 测定方法钻屑解吸法测定煤层瓦斯含量的原理是:井下采集新鲜原始煤样,实测煤样瓦斯解吸量,根据煤样瓦斯解吸规律推算取样过程煤样的损失瓦斯量,然后在实验室测定煤样的残存瓦斯量,最后根据煤样的取样损失瓦斯量、井下瓦斯解吸量、残存瓦斯量和煤样重量计算煤层瓦斯含量。钻屑解吸法井下测定煤层瓦斯含量的步骤如下:(1)在新暴露的采掘工作面煤壁上,用风钻垂直煤壁打一个42mm的钻孔,当钻孔钻进大于15m时开始取样,并记录采样开始时间t

20、1;1排水口 2量管 3弹簧夹 4底塞5排气管 6穿刺针头或阀门 7煤样罐 8吊环图2-1 瓦斯解吸速度测定仪示意图(2)将采集的新鲜煤样装罐并记录煤样装罐后开始解吸测定的时间t2,用瓦斯解吸速度测定仪(图2-1)测定不同时间t下的煤样累计瓦斯解吸量V,一般测定2个小时,解吸测定停止后拧紧煤样罐以保证不漏气,送实验室测定煤样残存瓦斯量;(3)损失量计算损失瓦斯量选取法,根据煤样开始暴露一段时间内与呈直线关系确定,即: (2-1)式中 t时间内的累积瓦斯解吸量,cm3; 暴露时间t0内的瓦斯损失量,cm3;待定常数。设煤样解吸测定前的暴露时间为t0(t0=t2-t1),不同时间t下测得的V值所对

21、应的解吸时间为t0+t;以为横坐标,V为纵坐标绘图,由图判定呈线性关系的各测点,然后根据各测点的坐标值,按最小二乘法或做图法求出损失量,如图2-2所示。图2-2 煤屑解吸瓦斯速率V与解吸时间t的回归曲线(4)将解吸测定后的煤样连同煤样罐送实验室测定其残存瓦斯量、水分、灰分等;将井下自然解吸瓦斯量和两次脱气气体体积分别换算成标准状态下体积: (2-2)式中 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气体体积,cm3; t时刻量管内气体体积读数,cm3;大气压力,KPa;量管内水温,;量管内水柱高度,mm;时水的饱和蒸汽压,KPa。 (2-3)式中 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气体体积,cm3; 实验室温度,;大气压力,KPa;气

22、压计温度,。在室温下饱和食盐水的饱和蒸汽压,KPa;在实验室,大气压力条件下量管内气体体积,cm3。将各阶段含空气瓦斯体积按式(2-4)换算成无空气瓦斯体积: (2-4)式中 扣除空气后标准状态下的各阶段瓦斯体积(i=1,2,3,4),cm3; 扣除空气前标准状态下的各阶段瓦斯体积(i=1,2,3,4),cm3; 浓度,%。将各阶段瓦斯体积按式(2-5)计算: (2-5)式中 标准状态下的各阶段瓦斯体积(i=1,2,3,4),cm3;瓦斯成分中的浓度,%。(5)根据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煤样井下解吸瓦斯量、损失瓦斯量、残存瓦斯量(粉碎前瓦斯量和粉碎后瓦斯量)和煤的质量,可求出煤样的瓦斯含量。X=(

23、V1+V2+V3+V4)/m (2-6)式中 V1井下解吸瓦斯量,cm3;V2损失瓦斯量,cm3;V3粉碎前瓦斯量,cm3;V4粉碎后瓦斯量,cm3;m煤样重量,g;X煤样瓦斯含量,cm3/g。2.1.2测定结果利用上述方法在野川煤业3号煤层运输大巷掘进头1100米处、回风大巷掘进头950米处、3104运输顺槽掘进头进行了实测工作,通过打钻、取样、井下解吸,实验室测定煤样残存瓦斯量、水分、灰分、挥发分、煤样重量、可燃质质量及瓦斯成分,最后计算整理,将所得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结果列入表2-1。 表2-1 野川煤业3号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结果表测 定 地 点孔深(m)可燃瓦斯含量(m3/t)原煤瓦斯含量(

24、m3/t)损失量解析量残存量野川煤业运输大巷掘进头1100米处1.852.642.97188.237.46回风大巷掘进头950米处1.932.862.85189.657.643104运输顺槽掘进头120m2.012.493.08188.107.58表2-2 野川煤业3号煤层瓦斯含量及气体组分测定结果表取样地点煤样中气体组分(%)原煤瓦斯含量(m3/t)CH4CO2N2C2-C8野川煤业运输大巷掘进头1100米处82.081.1816.010.737.46回风大巷掘进头950米处91.580.627.410.397.643104运输顺槽掘进头120m89.440.854.715.007.58表2

25、-3 野川煤业3号煤层瓦斯含量与埋深测定结果表取样地点地面标高(m)底板标高(m)埋深(m)原煤瓦斯含量(m3/t)野川煤业运输大巷掘进头1100米处9897502397.46回风大巷掘进头950米处10097452647.643104运输顺槽掘进头120m9857402457.582.3 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煤层瓦斯含量受多种地质因素的制约,诸如煤质、埋藏深度、构造、煤的物理化学性质、煤层顶底板岩性等等,不同矿区,各种地质因素施加影响的显著性可能是不相同的。对某一个具体井田而言,在诸多地质因素中总有一个主导因素控制瓦斯含量在全井田范围内变化的总体趋势,其它地质因素只能在局部范围内影响煤层瓦斯

26、含量。现根据井下实测瓦斯含量数据,来分析3号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对表2-3中瓦斯含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野川煤业3号煤层瓦斯含量具有随埋深的增加而变大的趋势,通过线性回归得出其分布规律如下:3号煤层瓦斯含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加大的趋势(图2-3),两者之间遵循式(2-1)所示的统计关系(相关系数R=84.06%): W=0.0169H+3.4437(21)式中 W-煤层瓦斯含量,m3/t; H-煤层埋藏深度,m。现根据井下实测瓦斯气体组分(表2-2)来看,3号煤层甲烷组分在82.0891.58%之间,均大于80%,3号煤层处在甲烷带; 3号煤层瓦斯含量增长梯度为1.69m3/t /100m。图2

27、-3 3号煤层瓦斯含量与埋深关系散点图图2-4 3号煤层埋深等值线图2.4 煤层瓦斯含量分布预测图根据分析得到的瓦斯含量分布规律并结合该井田煤层埋藏深度,编绘了野川煤业3号煤层瓦斯含量分布预测图见图2-5。图2-5 3号煤层瓦斯含量等值线图2.2 吸附常数测试2.2.1 测试方法瓦斯吸附常数是衡量煤吸附瓦斯能力大小的指标,也是间接法测试煤层原始瓦斯含量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瓦斯吸附常数只能在实验室测试,测试步骤如下:(1)从井下采集新鲜煤样,粉碎后取0.20.25mm粒度的试样300400g装入密封罐中;(2)在恒温60高真空(10-210-3mmHg)条件下脱气2天左右;(3)在30恒温和0.

28、15.0MPa压力条件下,进行不同瓦斯压力下的吸附平衡,并测试各种瓦斯平衡压力下的吸附瓦斯量;(4)根据不同平衡瓦斯压力下的吸附瓦斯量(一般不少于6个点),按郎格缪尔方程W=abP/(1+bP)回归计算出煤对瓦斯吸附常数a和b值。2.2.2 测试结果利用以上方法,对野川煤业3号煤层煤样进行了瓦斯吸附常数测定,测定结果见表2-2。表2-2 3号煤层瓦斯吸附常数测定结果表 煤层采样地点吸附常数工业分析a(m3/t)b(MPa-1)灰分(%)水分(%)挥发分(%)3运输大巷掘进头1100米处38.801.10110.510.8210.602.3 孔隙率测试2.3.1 测试方法煤中瓦斯90%以上是以吸

29、附状态赋存在煤层中的孔隙内表面上,孔隙体积的大小决定着煤吸附瓦斯能力的大小。作为孔隙发育程度的衡量指标,孔隙率测定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它通过对现场采集的煤样测定煤的真假密度来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2-7)式中 煤孔隙率,%;煤真密度,t/m3; 煤视密度,t/m3。2.3.2 测试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对野川煤业3号号煤层煤样进行煤层的孔隙率测试,测试结果见表2-3。表2-3 3号煤层孔隙率测定结果煤层采样地点视密度(t/m3)真密度(t/m3)孔隙率(%)3运输大巷掘进头1100米处1.411.484.732.4 煤的坚固性系数测试2.4.1 测试方法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采用落锤法测试,测试器

30、具为捣碎筒和计量筒,测试步骤如下:(1)在揭煤点附近煤层厚度的上、中、下部各采集直径为100mm煤两块,重量约1.52.0kg,用塑料袋密封,作好标记送实验室。(2)将井下煤样用手工破碎成2030mm粒度的煤样,分成50g一份,每5份为一组(250g),共需3组(750g)。(3)将每份煤样放入捣碎筒内后,把2.4kg的重锤提高到600mm高度并使之自由落体,每份煤样落锤冲击3次。(4)每组煤样捣碎后,经过筛分,把粒度为0.5mm以下的粉煤倒入计量筒内,轻轻敲打使之密实,插入具有刻度的活塞尺,量出粉煤高度h。当h30mm时,冲击次数n,即可定为3次,按以上步骤继续进行其他各组的测试;当h0.2

31、5时,f1.57f1-3-0.14; 当f1-30.25时,ff1-3式中f1-3粒度为1-3mm时煤样的坚固性系数。2.4.2 测试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对野川煤业3号煤层煤样进行煤的坚固性系数测试,测试结果见表2-4。表2-4 3号煤层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结果 煤层采样地点煤的坚固性系数f瓦斯放散初速度(p)3运输大巷掘进头1100米处1.013.802.5 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测试2.5.1 测试方法瓦斯放散初速度测试需要用专用的p测试仪在实验室测试,主要测试步骤为:(1)钻孔采取揭煤地点煤层厚度上、中、下部新鲜煤样各250g,并注明采样地点、采样层位及采样时间等。(2)将所采煤样进行粉碎,筛分

32、出粒度为0.20.5mm的煤样,每一个煤样取2个试样,每个试样重3.5g。(3)测试:把2个试样用漏斗分别装入p测定仪的2个试样瓶中;启动真空泵对试样脱气1.5h;脱气1.5h后关闭真空泵,将甲烷瓶与试样瓶连接,充气(充气压力0.1MPa)使煤样吸附瓦斯1.5h;关闭试样瓶和甲烷瓶阀门,使试样瓶和甲烷瓶隔离;开动真空泵对仪器管道死空间脱气,使U型管泵真空计两端泵面相平;停止真空泵,关闭仪器死空间通往真空泵的阀门,打开试样瓶的阀门,使煤样与仪器被抽空的死空间相连并同时启动秒表计时,10s时关闭阀门,读出汞柱计两端汞柱差P1(mm),45s时再打开阀门,60s时关闭阀门,再一次读出汞柱计两端汞柱差

33、P2(mm)。(4)瓦斯放散初速度p=P2-P1,同一煤样的两个试样测出的p值之差应不大于1,否则需要重新测试。2.5.2 测试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对野川煤业3号煤层煤样进行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测试,测试结果见表2-4。2.6 钻孔自然瓦斯涌出特征表征钻孔自然瓦斯涌出特征的参数有两个,它们是钻孔自然初始瓦斯涌出强度和钻孔自然瓦斯流量衰减系数,其中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是评价煤层瓦斯预抽难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值是通过测试不同时间的钻孔自然瓦斯涌出量并按下式回归分析求得的: (2-9)式中 自排时间t时的钻孔自然瓦斯流量,m3/min;自排时间t=0时的钻孔自然瓦斯流量,m3/min;钻孔自然瓦斯流

34、量衰减系数,d-1;t钻孔自排瓦斯时间,d。对式(2-1)积分,可以得到任意时间t内钻孔自然瓦斯涌出总量: 即: (2-10)式中 时间t内钻孔自然瓦斯涌出总量,m3;钻孔极限瓦斯涌出量,m3;其余符号意义同前。2.6.1 测试方法(1)选择新鲜暴露煤壁,沿煤层打一个孔径7590mm,长3050m的钻孔,用聚氨酯封孔,封孔管为4分钢管,封孔长度4m,并记录开始钻进、成孔和封孔时间; (2)定期测量钻孔自然瓦斯流量,要求第一天测试23次,以后每天测试一次,并记录流量测试时间t; (3)根据不同自排时间下的钻孔自然瓦斯流量测试数组(,),按公式回归分析求出和。2.6.2 测试结果利用以上方法,对野

35、川煤业3号煤层煤样进行煤的钻孔自然瓦斯涌出特征测试,煤孔布置参数见表2-5,钻孔自然瓦斯涌出特征实测曲线如图2-5、图2-6所示。表2-5 3号煤层瓦斯涌出特征测试钻孔布置参数钻孔编号3号煤层(煤)流量测孔钻孔地点运输大巷掘进头1100米处钻孔直径(mm)90钻孔深度(m)50成孔时间2010年7月24日11:10封孔材料聚氨酯封孔深度(m)4封孔结束时间2010年7月24日11:30图2-5 3号煤层流量孔自然瓦斯流量变化曲线按照上式计算得到的野川煤业3号煤层煤样进行煤的钻孔自然瓦斯涌出特征参数如表2-6所示。表2-6 3号煤层钻孔瓦斯自然涌出特征参数 测定地点百米初始瓦斯涌出强度q0(m3

36、/min100m)瓦斯流量衰减系数(d-1)百米钻孔极限瓦斯涌出量QJ(m3)3号煤层流量孔0.25510.09203992.872.7 煤层瓦斯压力测试煤层原始瓦斯压力确定方法有两种,其一为直接测压法,即按煤炭行业标准AQ/T1047-2007煤矿井下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的规定进行;其二为间接法,即根据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瓦斯吸附常数、煤质分析等参数实测结果,用郎格缪尔方程反演煤层原始瓦斯压力。基于野川煤业没有直接测压的条件,采用间接法测定3号煤层原始瓦斯压力。2.7.1 测定方法 (2-11)式中 X煤层瓦斯含量,m3/t;a吸附常数,试验温度下煤的极限吸附量,m3/t;b吸附常数,MPa

37、-1;P煤层绝对瓦斯压力,MPa;Aad煤的灰分,%;Mad煤的水分,%;K煤的孔隙率,m3/m3;煤的视密度,t/m3。2.7.2 测定结果已知煤层瓦斯含量、吸附常数和孔隙率等参数时,利用式(2-11)即可反算出煤层瓦斯压力,其计算结果如表2-7所示。表2-7 3号煤层瓦斯压力反算结果煤层测定地点瓦斯含量(m3/t)a(m3/t)b(MPa-1)瓦斯压力(MPa)3运输大巷掘进头1100米处7.4638.801.1010.712.8 透气性系数测试2.8.1 测试方法煤是一种多孔介质,在一定压力梯度下,气体可以在煤体内流动,煤层瓦斯流动难易程度通常用煤层透气性系数来衡量,煤层透气性系数也是评

38、价煤层瓦斯能否实行预抽的基本参数。其物理意义是:在1m长煤体上,当压力平方差为1MPa2时,通过1m2煤层断面,每日流过的瓦斯体积(m3)。目前,国内广泛采用中国矿业大学提出的径向流量法来确定煤层透气性系数。表2-8 径向不稳定流动参数计算公式表时间准数F0=B煤层透气性系数常 数A常 数B10-21=A1.61B0.61110=A1.39B0.39110102=1.1A1.25B0.25102103=1.83A1.14B0.137103105=2.1A1.11B0.111105107=3.14A1.07B0.07表中各参数符号含义如下: 煤层透气性系数,m2/(MPa2d);q在排放瓦斯时间

39、为t时,钻孔煤壁单位面积瓦斯流量,m3/(m2d),可由下式确定:q=Q/2r1L;Q在时间t时的钻孔总流量,m3/d;r1钻孔半径,mm;P0井下大气压力,MPa;P1煤层原始瓦斯压力,MPa;L钻孔测量段煤孔长度,m;煤层瓦斯含量系数,m3/(m3MPa0.5)。2.8.2 测试结果利用上述方法对野川煤业3号煤层透气性系数进行计算,其所需参数及计算结果如表2-9。表2-9 3号煤层透气性系数计算结果 煤层煤层瓦斯力(MPa)AB煤层透气性系数m2/(MPa2d)时间准数F030.710.24861587.2011.01491610.848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结合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

40、7-2006)对煤层瓦斯抽放难易程度的分类标准(表2-10)可以得出:3号煤层透气性系数为1.0149m2/(MPa2d),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为0.0920d-1,属较难抽放煤层。表2-10 煤层瓦斯抽放难易程度分类标准类别钻孔流量衰减系数d-1煤层透气性系数m2/(MPa2d)容易抽放10可以抽放0.0030.05100.1较难抽放0.050.13 结论和建议现根据井下实测瓦斯气体组分(表2-2)来看,3号煤层甲烷组分在82.0891.58%之间,均大于80%,3号煤层处在甲烷带;3号煤层瓦斯含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加大的趋势,两者之间遵循式W=0.0169H+3.4437,3号煤层瓦斯含量增长梯度为1.69m3/t /100m。本次现场工作是根据矿井现在井下开采掘进现状实测的瓦斯含量,采样点位置受到限制,因此,建议矿井在3号煤层开采过程中加强煤层瓦斯含量测定工作,并根据补充测定结果以及采掘方案修正预测结果,为矿井通风及瓦斯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