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和展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和展望.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5 1 卷第 3 期V o l. 51 N o. 3地质论评GEO L O G ICA L R EV IEW20 0 5 年 5 月M ay2 0 0 5世界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和展望赵汀1) , 赵逊2)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2) 中国地质科学院, 北京, 100037内容提要: 在 2004 年 6 月在中国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和 2004 年 8 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第32 届国际地质大会, 来自五大洲数十个国家的地质学家和地质公园管理者发言, 展示了各国地质遗产保护现状, 地 质公园建设中地质遗产的科学研究, 公众教育
2、; 保护方法技术; 与文化遗产的关系; 与城市和区域发展规划的关系; 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 地质公园与国家公园的关系; 欧、美及非洲、大洋洲和亚洲各国地质公园发展前景等。 他山 之石, 可以攻玉。 对照各国的近况, 我国在地质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方面要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在相关法规建设, 地学 背景研究, 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关键词: 地质公园; 第 32 届国际地质大会; 地质遗迹在 全 球 兴 起 保 护 自 然 文 化 遗 产 ( n a tu ra l an dcu ltu re h e r itage) 的热潮中, 一批地球科学家对地质 遗迹 (geo lo g ica l
3、 h e r itage) 的现状特别关注。要明白地球 4. 6 Ga 的演化历史, 要认识地球众 多演化阶段的环境变迁, 要弄清地球上生命的来源和进化历史, 要探究智能的起源和人类的发展, 包括 要探索宇宙起源的奥秘, 离开了对地质遗迹的解读 都只会是无源之水。上世纪中期以来, 国际地学界对地质遗迹的保 护越来越重视, 其集中体现在 1991 年在法国迪尼召 开 的 讨 论 会 最 后 形 成 的 地 球 记 录 权 利 宣 言( In te rn a t io n a l dec la ra t io n o f th e r igh t s o f th e m em o ry o f
4、th e E a r th )。中国是推进地质遗产保护最好的国家, 特别是以政府的名义, 推进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 以此达成 有效保护地质遗产和地质生态环境, 推动地球科学普及和地球科学研究, 扩大当地居民的就业, 促进地 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4 年 6 月在北京, 由中国国土资源部和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 43 个国家近 500 人参加了大会, 会上宣读了 70余篇论文 (Zh ao e t a l. , 2004)。 两个月后在意大利 佛罗伦萨召开的 32 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对于地质遗产保护、地学旅游发展和地质公园建设在不少学科讨论会和展板讨论上都有涉及。
5、1地质遗产、地质公园、地学旅游已引起地学界普遍关注地质公园成为第 32 届国际地质大会的热门话题。自30 届地质大会以来每届都设有讨论地质遗产保护的专题讨论会, 在北京的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上 就地质公园建立的构想达成了共识, 在里约热内卢的 31 届 地 质 大 会 上 由 联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U N E SCO ) 地 学 部 主 任 W . F. E de r 提 出 了 建 立U N E SCO Geop a rk 网络的构想; 2004 年 8 月 20 28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 32 届国际地质大会上, 共列了有关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和地学旅游的大会 报告一个, 小
6、组专题讨论6 个, 历时3 个整天, 展版讨论几乎每天都有安排, 共有 165 篇文章参加交流, 其发言人来自五大洲, 层次高, 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 责人, 有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负责人和各国地学方 面有重要影响的学者参加讨论, 每天会场都座无虚席, 发言热烈。 在会后地质考察中, 更显示了意大利 乃至于欧洲各国重视地学旅游, 重视地质遗产保护、重视科学普及, 并把地质公园项目作为地方经济发 展的新的支撑。收稿日期: 2005202203; 改回日期: 2005203216; 责任编辑: 章雨旭。作者简介: 赵汀, 男, 1975 年生。1996 年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 2002 年在中国信息
7、技术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现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研究生。Em a il: zh ao t ing cag s. ne t. cn。通讯作者: 赵逊, 1942 年生。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顾问专家, 国际地质公 园和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兼司库;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领导小组成员, 评委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Em a il: Zh ao xun cag s. ne t. cn;H t tp: www. geop a rk. cn。归纳起来, 在北京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和佛罗伦萨第 32 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有关地质遗产保 护, 地质公园发展的内容主要有:1. 1 地质
8、遗产地学背景的研究意大利作为第 32 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东道主, 历 史上属地质灾害多发, 留下遗迹很多的国家, 其研究 工作广泛、深入而且系统, 很多地质学家以他们的研 究成果在会上作了精彩发言, 公元 78 年维苏威火山 喷发造成西南部的庞培城等居民区的大破坏, 仅庞培就有24000 多人罹难。这次大爆发的最初, 以大量 伴随有毒气体的火山灰的喷出开始, 各处房屋顶棚 不堪漂落火山灰堆积的重压而垮塌。 随后是火山渣 碎屑流的喷发形成巨厚堆积, 第二天火山开始喷出 炽热岩浆掩埋了未能远逃的附近居民, 躲藏在各处洞穴或掩蔽地的人畜被最后埋葬。 死亡时痛苦挣扎 的姿态被保存在状态各异的残骸上, 不
9、少已用树脂 石膏复原。特别是原位的树木, 有的已部分或完全炭 化, 也作了详细同位素研究。 不同区域因方向、距离 的不同形成了各异的火山岩剖面, 有精细测年和剖面对比。 靠近那不勒斯海湾是意大利地质灾害重灾区,也是历代地中海沿岸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因地震、 火山喷发、崩塌、泥石流、洪水、海平面上升, 使不少人类聚居点, 建而毁, 毁而再建, 在海岸和B e rezo n ta一带就有极好的地质剖面保存下来, 对于恢复历史 原貌, 描述地质灾害有可靠的实测资料依据。现在不 少保存完好, 研究深入的遗址已成为开展科学普及和 吸 引 旅 游 的 重 要 古 迹 ( 图 版 I 21 6 ) ( F
10、 ran co ,1. 2 地质遗产的调查登记、评价、分类和编图不少与会者对本国或本区地质遗迹的调查、登 录、评价情况作了报告, 这在论文中占有较大比例。 英 国 的 地 质 遗 迹 调 查 工 作 最 为 广 泛 ( 图 版 24 ) ,1981 年起根据“野生生物及乡间法案”(W ild life an dCo u n t ry side A c t 1981 an d A m en dm en t A c t 1985) , 逐步认定3300 余个地质遗产地, 其中2200 个由国家 出资保护, 其余由地方出资、国家资助保护, 注意把 同类遗产联结成网络, 形成科学系统有规模的旅游 景观
11、区, 如湖区 (L ak e d ist r ic t) 就有 200 余个地质遗 迹进入地方旅游景点网络, 这些网络进一步划分为 “N a tu ra l A rea s“的 景 观 单 元, 不 仅 考 虑 地 质、地 貌 因素, 还考虑植被、水系、土壤、人文等。近期以剑桥 大学 P. F r ien d 教授为首的研究组就把英格兰地区 划分为三大景观单元, 进一步调查编图和评价, 为地 学 旅 游 提 供 基 础 资 料。 英 国 有 N SGSD 计 划 ( T h eN a t io n a l Sch em e o f Geo lo g ica l S ite D o cum en
12、 ta t io n ) 统 一 地 质 遗 迹 登 录 办 法, 有 地 球 科 学 保 育 方 略 (E a r th Sc ien ce Co n se rva t io n in G rea t B r ita in A st ra tegy) , 地质遗迹经统一规范后录入数据库; 阿根 廷依据 24、224 号法案, 建立了该国地质遗迹名录; 白俄罗斯建立起 450 处以地质遗迹为重要内容的自 然保护区, 得到国家科学界的普遍认可; 爱沙尼亚以1994 法案为依据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实施保护、进 行管理; 德国有 Geo top e 和国家地质公园专项 ( 图版 21) ; 拉脱维亚完
13、成 320 处地质遗迹调查; 新西兰更把 3000 余处地质遗迹纳入保护名录; 波兰有地学 多样性计划 (Geo d ive r sity) , 建立地质构造、地貌、土壤、水景及小气候等方面有意义的遗迹点名录以保护区或公园的形式加以保护; 葡萄牙以古生物遗迹 名 录 为 推 动, 设 立 了“自 然 纪 念 地 ”(N a tu ra lM o n um en t ) 计划; 俄罗斯把重要地质遗产以“国家2004, V in cen zo e t a l.2004)。西 西里岛的反射地球物理深剖面研究, 作了 8条地震深反射剖面, 对于研究非洲大陆与欧亚大陆 碰撞带的地壳和上地幔结构, E t
14、en a 火山形成机制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使游览欧洲海拔最高的火山的来访者不仅知其然, 更能知其所以然。 北美的不少旅游热点如科罗拉多大峡谷、猛玛洞、阿切斯等以地学遗产为主景的国家公园, 及其他的地质遗迹 (图版I 27、 22) 科学研究工作深入、广 泛而持续。欧洲地质公园网的艾菲尔火山地质公园, 已因对玛珥湖研究的深入, 而成为全球玛珥湖研究 的中心。 希腊勒斯沃思地质公园硅化木和其原生态环境及形成过程的研究成果已成为一些大学生和科 研 人员了解该区科学内涵的基础。 近期专门划出15000 hm 2 土地, 建研究基地和博物馆, 以便利研究地 质 纪 念 地 ”的 名 义( N a t
15、 io n a l Geo lo g ica lM o n um en t) 加以保护。把遗产分为三类, 绝对保护、部分保护 (有限开放, 针对教学科研) , 向共众普遍开 放 (M iro n en ko , 2004)。以色列、伊朗、约旦等中东国家也开始重视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向公众开放 ( 图版 23)。马亚西亚上世纪 70 年代已着手对少数地质遗 迹 开 展 保 护, 80 年 代 已 列 出 34 个 遗 产 地, 后 又 对L an gk aw i 群岛进行保护开发, 正着手建立地质公园(Kom oo , 2003) ; 西班牙以国家计划推动地质遗迹 调 查 ( 图版I 28) , 1
16、977 年已设立专门工作小组, 对占其国土面积 20% 的可溶岩地区的 10000 余个洞穴工作的持续开展 (Zo u ro s,2001, 2004)。第 3 期赵汀等: 世界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和展望303进行调查, 经专家论证精选了 18 个 ( 其中 9 个超过1000m 深) 计划建立地质公园进行保护; 瑞士也已 对其经过评估的 400 余处地质遗产进行了登记; 意大利对旅游区的地质遗产作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按岩石类型, 如火山岩、可溶性岩类 ( 灰岩、白云岩、 石膏)、花岗岩及碎屑岩进行地质遗产分类, 对其地 质景观、地质遗迹、旅游条件自然灾害、气候条件、市 场环境和居
17、民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并从科学价值、美 学 价 值、人 文 资 源 和 经 济 环 境 等 作 广 泛 评 价(D o r iano , 2004; 32n d IGC , 2004)。1. 3 地质遗迹保护方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讨论欧美各国对地质遗迹保护和毁损可能性监测技 术是先进的, 德国艾菲尔火山地质公园的矿泉水质 量的监测和保护, 使之知名度高而占有了 50% 的德国市场, 并售往欧洲各国。 意大利在研究文化遗产的恢复和保护时特别注意建筑和雕塑品原材料产地的研究, 修复时采用原 来的石料, 确保恢复工程的质量, 古采石场和采石工 艺技术本身也是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 在旅游设施建设时尽量减
18、少对地质遗迹的破坏, 很多考察路线 就不修汽车路, 只设保持原始风貌的步道, 不搞大兴 土木, 如维苏威火山就只能坐车到半山后, 步行登 山、对火山口的原始状态保存很好。澳大 利 亚 H am e lin 叠 层 石 游 览 区 是 属 鲨 鱼 湾(Sh a rk B ay) , 因叠层石是现存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之 一, 从 3. 5 Ga 的化石看, 基本上没有变化, 生活在盐度较高的海滩环境, 约 1m 高呈蘑菇状, 世界上现存 的仅两个地方, 参观者在叠层石上踩踏对其生长影响很大, 因这些海滩微生物生长极慢, 一个脚印的自 然恢复需要 100 年, 经研究采取两种方式保护, 修栈道避免脚踩
19、, 但因其为喜光生物, 要让阳光尽可能穿透, 同时为了避免化学物的影响, 木材全用未经化学 处理的; 用现代光电技术制作卡通和影片, 展示叠层 石生长发育历史和如何保护, 以帮助游人了解叠层石的生长情况 (W eave r, 2004)。 瑞士波希米亚公园危石很多, 管理部门对所有危石 都 作 了 1 10001 2000 填 图, 危 石 定 位 清 楚, 危石力学状态和地质条件也明白, 对危石进行长 期监测, 模拟受力状态, 技术人员和公园管理人员共 同研究、讨论治理方案和采取合适技术措施, 很好地的 4 人作了发言, 听众座无虚席, 发言内容集中在对公众开展地球科学知识普及的必要性, 其
20、中包括决 策者和政治家, 只有让大家都明白了我们共同家园 的现状和保护共同家园的紧迫性, 才能使爱护地球的行动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共同努力, 同时有不少 科学家对某些国家高层决策者漠视地球环境的恶化 和对地球知识的欠缺显得无可耐何。 会上作者之一 赵逊利用主持人身份介绍了中国以地质公园为平台 开展地学科普的作法, 立即得到了与会者的回应和认同。B. W . F yfe 教授对近来有关全球变暖的研究 成果作了概括, 有 30 种标志说明地球确实普遍变暖并已在全球不少地区引发自然灾害和对某些物种产 生重大影响, 其结果是触目惊心的。1. 5 地学旅游中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讨论生态旅游、环境友好旅游, 自
21、然旅游或责任旅游 是不少专家推崇和提倡的。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地区的旅游, 分一日、三日、 七日游, 游客主要通过了解沙漠及当地居民生活和特有的文化、认识当地灌木野味和医药, 识别动物踪 迹。但长久野营地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被选建在一 座山坡的背面, 有岩洞提供地下水源, 其围墙和屋顶 都用当地特有的沙漠橡树和刺草, 炊事柴草则从外 地带来, 能源 (照明、冷藏、抽水、供热等) 都用太阳能蓄电池, 生活用水与饮用水分开, 生活垃圾自己带 走, 送交统一销毁, 这就较好地维护了旅游区的原始生态 (W eave r, 2004)。加拿大落基山东坡目前B an ff 和 J a sp e r 之间的A
22、 b rah am 湖岸边有一片小木屋, 是饭店协会命名的 五星级生态小屋, 夏天是徒步旅行基地, 作为越野滑雪和踩雪的休息场所, 小屋主人会提供导游、解说景 点、本区历史、文化、奇闻趣事及自然环境, 历史沿革 等各种信息, 生态小屋的设计理念是减小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和有效利用能源: 小屋有机械化可堆肥厕所系统, 有 4 个分隔间, 容量 28 L , 循环时间 7 天, 化 粪系统 ( 含残羹剩饭) 与堆肥系统相连; 节能设计的特点是双面绝缘墙, 上下两层的悬挂檐, 南侧开大 窗, 带正副换气扇的中央空调系统, 双面采光窗户, 预热交换器等, 造价的30% 花在节能设施上, 节约了 能耗,
23、5 年可收回成本 (王连勇, 2003)。1. 6 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中注重地质遗迹的保护佛罗伦萨规划建立沿河公园, 就是在深入研究 沿A rno 河两岸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和保护的基础上作好两岸开发, 结合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保护, 使世防止了灾害的发生 (Zu zan a,2004)。1. 4地学旅游中的科学普及地质科学与公众教育是以一个专题讨论会进行 组织的, 有包括前地科联主席B. W . F yfe 教授在内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自然遗产的保护紧密结合起来, 把这一文艺复兴的发祥地, 建成既有文化品味又 有科学品位的世界名城 (L eo n a rdo e t a l. , 2004)。西班
24、牙 C an tab r ian 山区地质遗迹十分丰富, 国 家的有关部门对每一处地质遗迹都作了大比例尺地质填图, 其内容包括遗产地鉴别 (名称、地理位置、联 系方式)、分类、独特性、代表性 (国内、国外对比) , 与 其他要素的组合性 ( 如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人文 历史、古建筑) 效果影响因素 (基础设施、利用情况)、发展潜力 ( 保护情况、可通达性、区位条件)、经营情 况、法规体系、产权、环境的脆弱性、作好综合评估, 制订发展规划, 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计划, 使地质旅游充分融入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之中 (E n r iqu e e t a l. , 2004)。英国的湖区地质遗迹保护与
25、当地旅游发展规划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把当地 200 处遗迹分类成 组, 形成网络, 结合景观单元划分成不同旅游区。澳大利亚乌鲁鲁 ( 也称A ye r s ro ck ) 国家公园有 一块巨型红色岩块, 从干旱沙丘中拔地而起而成了重要旅游景区, 1958 年建国家公园开始接待游客, 在景区内建了很多汽车旅馆和服务设施。1985 年联 帮政府将国家公园土地权转交给土著居民, 管理由 环保部与当地土著人共同担任, 经重新规划后, 把园 区内的汽车旅馆和野营区迁出, 另建一个作为旅游服务的新村尤拉阿, 公园内保存了土著人原有的民 居建筑, 导游也由社区居民担任, 逐渐兴起了土著文 化和生活方式的
26、旅游产品。 减少了爬红石山崖的游 客, 形 成 了 区 域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与 环 境 的 协 调质遗产形成的丰富旅游资源作了报告 (Zh ao e t a l.2004, 32n d IGC. 2004)。 伊朗等国地质学家为了在保护和开发地质遗迹的工作发展地学旅游, 也纷纷表示要抓紧申报世界 地质公园的准备工作, 创建旅游发展平台, 扩大国际联络, 提高知名度, 比如伊朗申请建立克什木世界公园 (Q e shm Geop a rk ) , 摩洛哥申请建马公世界公园 (M go u n Geop a rk ) , 赞 比 亚 申 请 卢 莎 卡 (L u sak a Geop a r
27、k ) 世界地质公园, 澳大利亚申请建大南地世 界 地质公园 (G rea t So u th e rn L an d Geop a rk ) , 马来西 亚 中 请 建 浪 卡 威 世 界 地 质 公 园 (L an gk aw i Geop a rk) , 墨 西 哥 申 请 建 巴 里 库 丁 世 界 地 质 公 园 ( P a r icu t in Geop a rk )。 可见来自各大洲的地质学家都已对地质公园在开展地学旅游以支撑地方经济的发展, 更好地保护地质遗迹, 搞好科学普及逐渐取得 了共识。欧洲国家又扩大了欧洲地质公园网络, 瑞士也首次将 Sa rgan s Geop a r
28、k 的申请递交欧洲地质公园 网, 意大利继去年的两个加入U N E SCO Geop a rk 之 后, 又将古老采矿遗址 Sa rd in ia Geop a rk 上报, 德国国 家 地 质 公 园 也 向 U N E SCO Geop a rk 网 络 提 出H o stfa len、Sw ab iaA lb 和M eck len b u rg 三家的申报。 意大利在注意陆上地质遗迹开发的同时, 加强海底地质遗迹的调查, 以扩大地学旅游资源。 为了增加旅游客源, 扩大影响, 欧洲地质公园负责人和德国国家地质公园负责人 P. M ck eeve r, N. Zu lo s 和D r. M
29、a r t ig 与中国地质公园代表一起讨论了互相推介、互通信息、派团互访、共同研究、人才培养和交流的意向, 为以后地质公园旅游管理水平的 提高和业务的扩大作铺垫。 在北京地质公园大会期间, 中国的八家世界地质公园, 庐山、黄山、嵩山、石林、云台山、五大连池等与欧洲 17 家世界地质公园 负责人一起座谈, 讨论合作方式, 彼此建立联系, 并 在 2004 年下半年组团访问对方, 如庐山已与北爱尔兰的拱洞结成姊妹地质公园。1. 9 欧洲地质公园的发展和管理2004 年 2 月欧洲地质公园的 17 个成为世界地 质公园。 今年又申报 5 家, 英国西北高地地质公园(N o r thw e st H
30、 igh lan d Geop a rk ) , 法 国 路 易 隆 地 质 公园 (L u b e ro n Geop a rk ) , 德国施瓦比阿尔布地质公园 ( Sw ab ia A lb Geop a rk ) , 麦 克 伦 堡 地 质 公 园 ( (M eck len b e rge G lac ia l Geop a rk ) , 奥 斯 特 法 伦 地 质 公 园 (B rau n schw e ige r O stfa len Geop a rk ) , 其 中 德 国 的 3 家 是 去 年 已 申 报 未 获 通 过 的 ( E de r an d(W eave r,2
31、004)。1. 7 地质遗迹与文化遗产的关系国际地科联秘书长 P e te r Bo b row sk y 博士以地 质作用与文化遗产为题, 作了大会主题报告, 广泛涉及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与地质学之间的关系, 从远古 的石窟洞穴遗址谈起, 广泛论及岩石石料与古建筑,岩石类型与石窟雕塑, 意义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古代 文明与墓葬, 人类对金属、宝石的使用, 以及人类历 史上的巨大工程, 如长城、运河、隧道、桥梁等与地质 条件的关系。 人类文明与对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关 系密切, 这从文化遗产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1. 8 地学遗产与旅游的关系不少文章涉及到以地质遗迹资源作为开展旅游 的基础, 如印度、俄
32、罗斯、埃及、摩洛奇、马来西亚、墨 西哥、斯洛文尼亚、沙特阿拉伯、以色列、斯里兰卡、 澳大利亚、伊朗, 肯尼亚等国的地质学家, 对本国地第 3 期赵汀等: 世界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和展望305P a tzak ,2004)。保护, 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从世界各国在地质遗产保护, 特别是在有关法规 制度建设和完善, 地质公园建设和地学旅游的开展 方面吸取经验, 提高我国地质公园的管理水平。加强法制建设: 地质遗产作为人类了解地球演 化的钥匙, 属全人类所有, 各国政府和人民都有保护 和永世传承的义务和责任; 同时地质遗产也是一种 资源, 属于国家所有, 是
33、支撑经济发展的财富之源, 正确利用和开发可以造福百姓, 发展国家经济。国家的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 础。 对于各类自然资源的管理有相应法律和规章制 度可以遵循, 如土地法、森林法、矿法、水法等。 这样 才能使各种资源的利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而世界 遗产保护, 也需要有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对于地质遗产、地学景观和地质生态环境的保 护, 不少国家都己完成了立法的工作, 德国在1936年 “帝国自然保护法”的基础上, 1976 年西德又制订了 “联邦自然保护法”; 阿根廷通过了 24、224 号法案; 爱尔兰的野生生物法案; 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新西兰、波兰、葡萄牙、俄罗斯
34、等国都有相应法 规, 成为其自然遗产 (含地质遗产) 保护的法律依据。美国 国 家 公 园 概 念 是 由 乔 治 凯 特 林 ( Geo rge C a it lyn ) 提出, 当时在阿肯色州开辟了热泉国家保 留 地 (H o t Sp r in g N a t io n a l R e se rva t io n ) , 其历史背景则是美国大开发中对自然环境、野生动物和印地安文化产生的破坏和不良影响, 引起了社会的关注。1872 年美国国会通过黄石法案 (Y e llow sto n e A c t ) ,在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的黄石河源头地区建立了第 一个国家公园, 1906 年又通过了
35、古迹法, 1916 年建立国家公园管理局, 1926 年制订“国家公园管理局条例”( T h e N a t io n a l P a rk Se rv ice A c t ) , 基 本 上 完 善了美国有关自然遗产 (含地质遗产) 和人文景观保护的法律体系。英国在自然遗产 (含地质遗产) 保护的法律系统 开始建立时间早, 但因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四个地区立法有相对独立自主权, 所施行的西班牙的卡博地质公园已被欧洲地质公园除名, 另对其他 5 家地质公园亮了黄牌: 德国的艾菲 尔、西班牙的马斯特拉哥、法国的切森隆、意大利的马东尼亚、意大利的罗卡, 限期整顿, 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分一
36、年或两年改正 (M c. P a t r ick , 2004, 私人通 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是五年再评 估, 若有建设未实现原有承诺或对地质遗迹保护不好, 管理不力者, 也会吃黄牌或被红牌责令摘牌。1. 10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国家公园系统和地质公园 的发展空间美国 1872 年建黄石公园, 为世界上第一家国家 公园, 现共建 387 个国家公园 (其中 57 个为自然景观 型的) , 总面积 331824km 2 , 占国土面积 3.5% , 另有州级公园 5655 个, 面积 52609 km 2 , 占国土0. 6% 。加拿大 1885 年建班佛公园 ( 全世界 第 三 个
37、国 家 公 园) , 现共 42 个国家公园, 面积 224466 km 2。 占国土面积 212% , 另有省级公园 2716 个, 不少省都达 10%以上的覆盖率; 不列颠哥伦比亚 817 个公园, 占 11.8% ; 阿尔伯特 500 个, 占 10. 5% 国土面积 (N ow lane t a l. ,2004)。这些公园是一种公共用地,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下, 把部分公有土地专门划出来, 保护其特 有自然环境, 维护原有生态, 保持生物多样性, 也作全民游憩的场所。 此外也有不少纪念地、建筑物、古战场、教堂、桥梁等, 被称为国家公园, 其中有些具地 学特色, 如地层、构造、岩
38、石、温泉、特殊矿物、冰川、 瀑布及地质灾害遗迹等。 国家公园并非专为保护地球遗产而设, 也不专为开展地球科学普及而建, 没有 特意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就业的目的, 而且不少地质遗迹也无法纳入国家公园系统管理, 特别是有不少关闭的矿山, 就可以单独建立地质公 园, 而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并未加以考虑。因此, 不少美洲和澳洲地质学家建议: 在原 有地学特色清楚的 国 家 公 园 中 增 加 科 普 内 容; 增设国家地质公园以实现地质遗迹保护; 闭坑 矿山的开发利用, 应提上议事日程。2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 题2. 1研究国外地质遗迹保护有关法规, 完善我国有 关法规体系 快速的发
39、展、科学的建设、严格的管理、认真的法 规 较 为 复 杂, 有 关 自 然 保 护( N a tu reCo n se rva t io n) 和 景 观 保 护 ( P ro tec ted L an d scap e s)两大系统, 最主要 有 1947 年 通 过 的 乡 镇 计 划 法 案(T ow n an d Co u n t ry P lan n in g A c t)、1949 年的国家 公 园 和 乡 间 可 通 达 性 法 案 (N a t io n a l P a rk s an dA cce ss to th e Co u n t ry side A c t) 及 19
40、91 年的国家遗产 ( 苏 格 兰 ) 法 案 (N a t io n a l H ev itage ( Sco t lan d ) A c t) , 其法制体系相当完备。中国宪法对保护自然资源有明确规定, 另外, 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文 物保护法, 自然保护区条例, 风景名胜区暂行条例及 其他相关法律、条例, 如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 草原法和一些省市部委的条例规章, 都有一些 保护地质遗产的相关内容, 但对自然遗产 (含地质遗 产) 保护有关的完整法律文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2. 2 地质遗迹的科学普及科学研究地质遗迹保护是以地球科学的深入研究为基础
41、的。 首 先, 建 立 保 护 名 录 ( Geo h e r itage In ven to ry,Geo site) 要在完整系统的地质调查基础上, 按科学 意义的重要程度列出来的, 至于进入名录的遗迹点,什么是保护内容, 什么是重点, 也需要有科学研究才 能正确认定。地质公园作为地质遗迹展示的平台, 其建设过 程也离不开地球科学的支撑。 地质遗迹是自然遗产 的一部分, 也离不开自然环境的研究, 如生物多样性 的研究, 生态环境的研究, 甚至也包括人文科学, 历 史科学、宗教、民族、社会等有关学科的深入了解。要取得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也少不了经济学、管理 学科的研究, 这是一个多学科交
42、叉的系统科学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地质遗迹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就地球科学而言, 在一个地质公园可能是一类 地质遗迹为主, 他可能是几类地质遗迹共存或伴生、科学研究可能涉及到地层学、古生物学、矿物学、岩 石学、构造地质学和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火山学、 冰川学、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等诸多 分支学科, 建好一个地质公园, 也就建起了一个野外 地学实验室, 成为了某些学科的研究基地, 向公众开放的科学普及基地。地质公园是科学公园, 应该成为高等院校师生 的实习和教学基地。这对于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影 响面的扩展, 地质公园品牌的提升相得益彰。主办科学论坛或学科讨论会, 吸引国内外科学家来
43、公园参加学术活动, 对于树立公园的形象和学 术地位, 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很有好处。 首先可与国 内和国际学术组织合作, 组织一些专题性的学术讨 论会, 再以自身学科长项, 组织一些科学大会, 逐渐 形成品牌, 建立全国乃至全球某一学科的活动中心, 有条件则可设置长期的学术论坛, 成为饮誉全球的品牌。科学已不仅是科学家的科学, 公众已越来越关 心科学的发展。通过科学的普及, 提高国民科学文化 素质, 弘扬科学精神, 传播科学思想, 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 通过高质量、高水平的科普工作, 使民众增长科学知识, 提高科学素养, 爱护地球, 保护 环境, 形成和谐社会环境。高深的科学成果并非人
44、人 都能理解, 枯燥的科学名词也并非个个有兴趣。阳春白雪, 和者难众。地质公园是面向公共的科学普及基 地。如何把专业性的科学成果变成深入浅出、语言生 动, 知识融汇的科学普及材料, 这也是公园管理者和 科学工作者应携手完成的艰巨任务。 公园内景点的 科学解释牌, 导游解说词, 宣传材料和广告说明等编写都需要各类专业人员的合作打造, 使其成为通俗 易懂, 趣味盎然的活教材, 要使游客在游览中自然融 入科学教育, 不要把一些索然无味的东西向他们硬 填硬塞, 这是达不到科学普及的目的的。2. 3 加强地质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地质遗迹与地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养育是地质 公园的任务之一。一般来说, 地质遗迹
45、比较耐风化剥 蚀, 而且外力地质作用还有推陈出新的可能, 不少地 质剖面就是人工工程开凿出来的; 但也有些遗迹是 十分脆弱的, 失而不能复得, 是不可再生的。 有些珍稀化石, 优美的地貌景观, 罕见的晶体矿物等, 就需 要在现场或采取特殊办法保护。 比如恐龙骨骼和蛋 化石, 没有人工建筑保护, 任其日晒夜露, 风化侵蚀, 特别是北方的冻融冰劈, 南方的洪水冰雹, 对之会造 成致命的破坏。对不同类型的遗迹要研究不同保护方法和技 术, 达到既保护好, 又能向公众展示的目的。地质生态环境的养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生态环 境是旅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要因素, 九寨沟、庐 山、云台山、五大连池的魅力除了地学
46、遗迹之外, 环境更为重要。 可喜的是, 在 2004 年首批世界地质公 园评审中, 我国有八家获此殊荣, 2005 年, 又有内蒙 古克什克腾地质公园 ( 图版 25)。 四川兴文地质公 园 (图版 26)、福建泰宁地质公园 ( 图版 27)、浙江 雁 荡山地质公园 ( 图版 28) 因其丰富的地质遗迹,广泛的科学普及, 优良的生态环境而获得通过, 使我 国成为拥有这一世界品牌最多的国家。 世界地质公 园的品牌引起了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不少世界 地质公园游客成倍甚至几倍的增长, 这必然对其生 态环境造成压力, 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 游客量的 增加超过了自然修复能力, 生态环境就会越来越差
47、,水质变坏、空气质量不达标、土质污染, 直到最后毁 掉一个公园。废水、废气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的科学处 理, 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水体质量的监测, 空气质 量的监测以及相应的环保措施都是十分必要的。第 3 期赵汀等: 世界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和展望3072. 4 管理工作的加强科学规划和管理是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保证。 国外地质公园 (包括部分国家公园) 的管理都 有地学、林业、生物、环境、生态等科技人员参与, 或者组成一些非固定的科学家队伍协助工作。 国外地质公园管理体制因国、因地而异, 有由国家管理的, 或国家联盟 (如欧盟) 管理的, 如德国地质 公园、欧洲地质公园; 有由政府管理的, 如英国、爱尔 兰; 有由公司或社团管理的; 也有由社团公司与国家或地方政府共同管理的。 管理是国家行使所有权的方式, 其他团体或社会法人可以经营, 依法取得开发权, 这只能是在产权 所有者授权的情况下, 按章经营。管理与经营是不同 层次的问题, 不可混为一谈, 管理者应依据法规, 提出规划和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