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9098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doc(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本设计矿井的井田面积为29.96平方千米,年产量300万吨。井田内煤层赋存比较稳定,煤层倾角,平均3,煤层厚度平均8.0m。井田范围内整体地质条件比较简单,断层较发育,但均是小断层。矿井瓦斯含量较高,为高瓦斯矿井,矿井涌水量不大。根据实际的地质资料情况进行井田开拓和准备方式的初步设计,该矿井决定采用双斜井两水平上下山开采,采用带区式开拓方式。设计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回采工艺,倾斜长壁采煤法,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并对矿井运输、提升、排水和通风等各个生产系统的设备选型计算,以及对矿井安全技术措施和环境保护提出要求,完成了整个矿井的初步设计。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采用先进技术和借鉴已实现高产

2、高效现代化矿井的经验,实现一矿一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键词:倾斜长壁 放顶煤 综合机械化 高产高效AbstractThese designed allotment area for 29.96 square kilometers,Yearly Output three-hundred trillion. Allotment intrinsically ocurrence of coal seam compare stabilize,coal seam pitch is under fifteen acid,average coal seam pitch is thr

3、ee acid.Coal seam thick is 8.0m,integrally nature condition compare simplicity,at allotment scope east normalizing function of the stomach and pleen center equal have got dislocation upgrowth. Both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content relatively do not high, and neither do inflow of water no large eit

4、her. On the basis of Preliminary Design,said shaft opt in adopt three vertical shaft fluctuate mountain exploitation,coal seam grouping band region fluctuate mountain co- disposal mode of opening,design adopt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full-seam mining stopper art,incline longwall method,treat goaf

5、 with whole straddle alight law from actual geologic information instance proceed allotment exploit and stand-by mod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both both combine versus mine haul, shaft exaltation, shaft drain and ventilation of mines isopuant systemic equipment lectotype count,as well as versu

6、s shaft technical safety measur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laim,complete wholly shaft. Both shaft whole realize mechanization,adopt advanced techniques and use for reference afterwards realize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modernization shaft experience,realize one mine not both high yield highly ac

7、tive shaft thereby run up to favorable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Keyword:incline length wall full-seam mining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目 录前 言11 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21.1 井田位置和交通条件21.2 自然地理31.3井田地质特征及煤性分析42 矿井储量、年产量及服务年限102.1 井田境界102.2 井田储量102.3 矿井年产量及服务年限163 矿井开拓183.1 概述

8、183.2 井田开拓183.3 井筒特征263.4 井底车场313.5 开采顺序及采区回采工作面的配置413.6 井巷工程量和建井周期444 采煤方法474.1 采煤方法的选择474.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474.3 回采工艺设计525 矿井运输、提升及排水565.1 矿井运输565.2 矿井提升605.3 矿井排水676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措施786.1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786.2 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796.3 全矿通风阻力计算836.4 扇风机选型876.5 矿井安全技术措施907 矿山环保937.1 矿山污染源概述937.2 矿山污染源的防治94结 论95致 谢97参考文献99前

9、言本次毕业设计是根据在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煤矿进行的毕业实习中所收集的矿井地质资料,依据指导教师布置的题目,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对矿井进行的初步设计。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全部教学进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作为对大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次综合性的知识技能考查,它综合地考查了学生这四年来对基础知识及其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学会自我思考、自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应用。这样达到了对理论知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经验。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认识和学习的过程。在本次设计过程中,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安全规程

10、、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其它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积极采用切实可行高产高效的先进技术与工艺,力争使自己的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本设计以实践教学大纲及指导书为依据,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采用工程技术语言,对矿井的开拓、准备、运输、提升、排水、通风等各个生产系统进行了初步设计。由于时间关系和设计者水平有限,设计中失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郭文兵老师给予批评指正!1 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1 井田位置和交通条件1.1.1井田位置成庄煤矿(以下简称为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南翼,晋城市西北20km处,跨泽州和沁水两县。 井田范围:南临寺荷井田,西接潘庄井田。井田以以下四个拐点坐标为界: 1:X=

11、515900.00,Y=3946560.00; 2:X=512420.00,Y=3939420.00; 3:X=508220.00,Y=3940420.00; 4:X=512320.00,Y=3948300.00。1.1.2交通条件太(原)焦(作)铁路由井田东10余km处通过,侯(马)月(山)铁路从西南约7km处通过。矿井有铁路专用线经古书院矿与太焦铁路接轨,距古书院矿18km。207国道(太原洛阳)在成庄矿东侧约20多km处通过,晋(城)长(治)、晋(城)阳(城)、晋(城)焦(作)、长(治)邯(郸)、太(原)长(治)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交通极为便利(图1-1)。图1-1 成庄矿交通位置图1.

12、2 自然地理1.2.1地形地貌本井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沟谷发育。中部高,东、西部低,最高点标高为1146.5m,最低点标高为619.3m, 相对高差为455.2m。东部长河西岸有黄土覆盖、西部沁河东岸也有黄土覆盖,中部山区森林发育。井田内村庄位于黄土冲沟两侧或山顶低洼处有黄土覆盖的地方。河谷两侧为侵蚀堆积地形,形成河漫滩及以上的三级阶梯。1.2.2水文水系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井田内主要河流为长河,为沁河支流,由东北向西南从井田东缘流过。史村河、河底河等为长河支流,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长河,为季节性水流。另外,井田东侧的长河河谷内建有南庄水库,井田内的史村河,河底河的上游分别建有刘村、常坡两座水库。

13、1.2.3气象晋城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宜人,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据晋城市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22.8(1956年1月21日),极端最高气温38.6(1967年6月4日)。雨季为7、8、9三个月,平均年降水量622.7mm,最小295.9mm(1965年),最大1010.4mm(1956年)。平均年蒸发量1783mm。1.2.4地震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划分:本井田属地震烈度区度区;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所属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05g。1.3井田地质特征及煤性分析1.3.1地层本井田岩层从老到新依次为:奥陶

14、系中统下马家沟组(O2x)、奥陶系中统上马沟太原组(C3t)、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中更新统(Q2)、上更新统(Q3)全新统(Q4)。1.3.2煤层本井田含煤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太原组(C3t)和下二叠统山西组(P1s)。1.3.2.1太原组(C3t)K1石英砂岩(相当于晋祠砂岩)底或相当层位至K7砂岩底。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由灰色中、细粒砂岩,灰黑色粉砂岩、泥岩,灰色粘土泥岩、石灰岩、硅质岩、菱铁矿及煤组成。属海陆交互相

15、沉积。自下而上K2、K3、K5三层石灰岩普遍发育,层位稳定,是对比煤层的良好标志层。本组共含煤10层,自下而上编号依次为:16、15、14、13、11、9、8、7、6、5号,5号煤层薄而不稳定,属不可采煤层,虽然9号煤层为较稳定煤层,15号煤层为稳定煤层,但是它们均为高硫煤。根据规范要求,9号和15号煤层为不可采煤层。其余七层煤均为不可采煤层。全组厚77.52m-112.07m,平均91.98m,煤层总厚7.79m。K1石英砂岩:灰灰白色,细粒结构,含少量泥质及星散状黄铁矿,硅质胶结,分选性良好。沉积不稳定。厚0m-5.43m,平均3.30m。K2石灰岩:深灰色、厚层状,致密坚硬,块状,性脆,

16、裂隙充填方解石脉。上部质纯,含有燧石条带,底部含较多的泥质、有机质及星散状黄铁矿。靠下部常夹有薄层钙质泥岩。含小泽蜒、似纺锤蜓及腕足类等动物化石。厚7.10m-14.13m,平均9.85m。位于太原组下部,为15号煤直接或间接顶板。K3石灰岩:为13号煤顶板。灰深灰色,厚层状,致密坚硬,性脆,夹少量燧石条带,含腕足类及蜓类等动物化石。沉积稳定,厚0.20m-6.19m,平均2.80m。K4石灰岩:为11号煤顶板,深灰色,含泥质较多,沉积不稳定,厚0m-0.90m,平均0.49m。K5石灰岩:位于本组上部,为7号煤顶板。深灰色,致密坚硬,质不纯,含星散状黄铁矿及腕足类动物化石,沉积稳定,厚1.0

17、0m4.48m,平均2.35m。1.3.2.2山西组(P1s)K7砂岩底(或相当层位的粉砂岩)至K8砂岩底,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由灰白灰色,中、细粒砂岩,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及13层煤组成,其中主要煤层一层,编号3号,平均厚度6.0m,是本组唯一可采煤层。本组滨岸为过渡相沉积,在成庄、段都、坪头一带,均有零星出露。本组厚39.45m73.08m,平均49.83m,分上下两层段叙述如下:(1)下段:K7砂岩底至K砂岩底,厚20m左右,以灰色、深灰色细粒砂岩,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及3号煤层组成。3号煤层以下岩层常夹有不规则菱铁矿结核,具水平层理及不规则的水平层理,含保存不好的植

18、物化石。K7砂岩:灰色、深灰色细粒砂岩,富含煤粒及暗色矿物,具缓波状层理,夹泥质包裹体,局部为中粒砂岩、粉砂岩。厚0.35m14.09m,平均3.98m。3号煤层:赋存于本段上部,结构简单、沉积稳定,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厚4.75m7.15m,平均厚6.0m。(2)上段:K砂岩底至K8砂岩底,一般厚30m左右,以灰白色中粒砂岩,灰色薄层细砂岩,灰黑色粉砂岩及泥岩组成,间夹不稳定的薄煤层12层。K砂岩:为山西组中部的一层砂岩,灰白色、中粒、钙质胶结。斜层理,沉积稳定,厚0.36m29.00m,平均8.04m。地层特征见下页综合柱状图1-2。图1-2 综合柱状图1.3.3 三号煤的煤层特征及工

19、业分析根据煤岩和煤化学特征,井田内各煤层均属中等变质的无烟煤,按“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划分煤类,并经统计,3号煤层中无烟煤三号和无烟煤二号各占一半。总的来讲,3号煤以光亮型煤为主,半亮型煤次之,颜色呈黑色,条痕为黑色,似金属光泽,致密坚硬,具贝壳状或阶梯状断口,不染手,节理裂隙较发育,且常被方解石或黄铁矿脉充填。煤的视(相对)密度介于1.431.46g/cm3之间。由于煤本身致密坚硬,加之煤层结构简单,宏观煤岩类型为均一状结构,块状构造,再加上井田内构造简单,煤层受挤压、剪切力小,所以,3号煤层成块率高。3号煤的煤层特征及工业分析分别如下表1-2、1-3:序号煤层名称煤

20、层厚度(m) 倾 角围 岩性 质煤牌号硬度容重(t/m)煤层结构及稳定性最小-最大顶板底板平 均123456789101三号煤层6.59.883粉泥砂岩岩粉泥砂岩岩WYf=41.45煤层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表 1-2序号煤层名称煤牌号水分M()灰分A()挥发分V()含磷P()含硫S()发热量Q(J/g)12345678101三号煤层WY0.562.901.6210.6922.9015.206.509.637.800.0140.420.077050.290.690.4432.1235.7634.91表 1-32 矿井储量、年产量及服务年限2.1 井田境界井田境界应根据地质构造、储量、水文、煤层赋存情

21、况、开采技术条件、开拓方式及地貌、地物等因素,进行技术分析后确定。一般以下列情况为界:1以大断层、褶曲和煤层露头、老窑采空区为界;2以山谷、河流、铁路、较大的城镇或建筑物的保护煤柱为界;3以相邻的矿井井田境界煤柱为界;4人为划分井田境界。成庄井田范围:南临寺荷井田,西接潘庄井田。井田以以下四个拐点坐标为界:1:X=515900.00,Y=3946560.00;2:X=512420.00,Y=3939420.00;3:X=508220.00,Y=3940420.00;4:X=512320.00,Y=3948300.00。井田最小走向长7.94km,最大走向长8.44km,平均走向长8.20km;

22、井田最小倾向长3.35km,最大倾向长3.98km,平均倾向长3.64km。井田面积30.00km2。2.2 井田储量2.2.1矿井储量矿井储量是指矿井井田边界范围内,通过地质手段查明的符合国家煤炭储量计算标准的全部储量,又称矿井总储量。它不仅反映了煤炭资源的埋藏量,还表示了煤炭的质量。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煤层产状平缓,且工程点分布比较均匀,故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采用地质块段的算术平均法,由计算机直接估算。计算公式:Q=Smd式中:Q块段的资源/储量(万t)。估算结果以万t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S块段的水平面积k(m2)。由于煤层倾角均小于15,故采用水平投影面积作为资源/储量

23、的估算面积;m块段的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平均厚度(m)。由于煤层倾角均小于15,故用煤层伪厚度(铅垂厚度)作为资源/储量的估算厚度,参与资源/储量的估算。d煤层的视(相对)密度(t/m3)。根据成庄井田煤矿精查(补充)勘探地质报告知,3号煤层均采用1.45 t/m3。2.2.2矿井工业储量矿井工业储量是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能利用储量”中的A、B、C三级储量之和,其中高级储量A、B级之和所占比例应符合表21的规定。由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上提供的资料可计算出来设计矿井工业储量汇总表见22。表21 矿井高级储量比例 地质开采 条件储量级别比例()简单中等复杂大型中型小型大型中型小型中型小

24、型井田内A+B级储量 占总储量的比例4035253540202515第一水平内A+B级储量占本水平储量的比例70604060503040不作具体规定第一水平内A级储量占本水平内储量的比例4030153020不作具体规定不要求表22 矿井工业储量汇总表煤层名称工业储量(万吨)备注ABA+BCA+B+C三号煤层15277.411087.726365.18702.435067.5符合总计15277.411087.726365.18702.435067.5符合2.2.3矿井设计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后的

25、储量。2.2.4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矿井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后乘以采区回采率所得到的储量。各种主要巷道的保护煤柱及可采储量见下页表23;矿井工业广场保护煤柱留设见图21;村庄保护煤柱留设见图22,井筒保护煤柱留设见图23。保护煤柱设计计算参数见表24。开采水平煤层名称工业储量A+B+C(万吨)矿井设计储量(万吨)矿井可采储量(万吨)永久性煤柱损失设计储量设计煤柱损失可采储量村庄境界工业广场主要巷道主副井筒一水平三号15078.9458.5260.714359.7424.21402.7114.211549.3二水平三号19988.6029

26、1.819696.801296.2017112.6合计三号35067.5458.5552.534056.5424.22698.9114.228661.9表23 矿井可采储量汇总表煤层倾角()煤厚(m)()()()()埋深(m)3845726972370表24 保护煤柱设计参数表图 21图 22图 232.3 矿井年产量及服务年限2.3.1矿井工业制度根据设计大纲规定以及结合矿井实际情况。规定该设计矿井年工作日为300天,每日三班工作,每班工作8小时,每日净提升时间数为14小时。2.3.2矿井服务年限按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主要有以下三类井型:井型 设计生产能力(Mt/a)大型:1.2 1.5 1.8

27、 3.0 4.0 5.0 6.0及以上中型:0.45 0.60 0.90小型:0.09 0.15 0.21 0.30除上述类型外,不应出现介于两种生产能力的中间井型。初步确定矿井年产量为300万吨。矿井服务年限可按下式计算:式中:T矿井服务年限,年; Z矿井可采储量,万吨; A矿井生产能力,万吨/年; K储量备用系数,K=1.31.5,此处取1.4。由此验算服务年限如下:=78.4860年符合要求。3 矿井开拓3.1 概述3.1.1开拓方式选择原矿井采用的是斜井开拓方式,单水平开采。由于成庄煤矿井田表土层厚薄,煤层埋藏也较浅,所以井筒施工方式采用斜井开拓。斜井开拓在地质条件适宜,井筒不需要特殊

28、的情况下,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井筒维护简单、维护费用低、煤炭提升连续、提升能力大等优点。在煤层赋存较浅,表土层较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地区,一般均可选用斜井开拓。3.1.2影响矿井开拓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主要因素包括精查地质报告、所确定的煤层自然产状、构造要素、顶底板条件、冲积层结构、地形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其中以煤层赋存深浅和冲积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开拓方式的影响最大。成庄矿井所属的沁水煤田地质条件简单,煤层没有自然发火现象,水文地质条件也不复杂,煤层埋藏浅,表土层薄,从技术条件上来说,采用立井和斜井开拓都是可行的。3.2 井田开拓3.2.1对井田开拓中若干问

29、题分析3.2.1.1井田开拓方式由于本井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表土层薄且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从技术上来说,采用立井和斜井开拓均是可行的,所以初步提出三个开拓方式,然后将三个方案进行经济比较。由于井田境界与其他矿井的井田境界相连,所以采用斜井开拓时,工业广场不能布置在井田范围之外。由于设计矿井的年产量较大,所以决定主井采用胶带输送机输送煤炭。运输大巷设在煤层底板岩层中,在运输大巷内设井底煤仓,煤炭直接溜到输送机上,提升到地面。这样,采用主井通风和主井下人就不是很合理。另外,副斜井中铺设有两条轨道,为了充分利用这两条轨道,决定采用副斜井下人。由于设计矿井的煤层赋存角度较小,基本为近水平煤层,所以一般可

30、以采用带区式或盘区式开采。成庄矿井采用的是盘区式开采,分区式通风。本次设计,本着锻炼技能,熟悉矿井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精神,决定采用带区式开采。带区式开采一般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故本设计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根据成庄井田3号煤层赋存条件和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本井田可以划分为12个水平。水平划分及位置在后面的方案中进行详细说明。3.2.1.2井硐形式、数目及其配置.井硐形式选择由于成庄矿区为低山丘陵地带,地势起伏较大,表土层较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井筒不需要特殊施工,从而在确定方案时可以提出斜井开拓、立井开拓以及混合开拓的方式。井筒数目因为成庄井田走向长度大,且为高瓦斯矿井,所以在第一水平和

31、第二水平各设一个回风立井,在开采过程中,除了加大通风风量外,还要进行瓦斯抽放。这样,加上主副井筒,井田范围内共设四个风井。井筒位置选择根据井田地形和地质条件,由于煤层赋存角度小,且自西向东煤层埋藏逐渐加深,在提出的斜井方案中,为了缩短井筒长度,将主、副井筒设置在井田走向的中央靠西边的地方;在提出的立井方案中,主副井筒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3.2.1.3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的布置为了减少煤柱损失和便于维护巷道,将运输大巷布置在距离煤层底板约25m岩石中。布置岩石大巷时,应避免在松软、吸水膨胀、易风化的岩石中布置,同时还应避开支承压力的不利影响。考虑到3号煤层不具有自燃发火倾向,且煤质为比较坚硬的无烟

32、煤,将巷道布置在煤层中维护并不困难。所以在采用条带式开采时,将运煤平巷和运料平巷布置在煤层中。3.2.2方案的提出及技术比较根据前述各项决定,本井田在技术上可行的开拓方案有下列三种:斜井开拓两水平,见图321;图321 斜井二水平开拓主斜井、副立井单水平开拓,见图322;图322 主斜井、副立井单水平开拓双立井开拓,见下页图323。图323 立井一水平加暗斜井二水平延伸方案一采用双斜井开拓,由于表土层薄,地质水文条件简单,施工也比较方便,井筒的维护量也不大。主斜井长1016m,副斜井长825m,采用胶带输送机运煤,运量大,因此,从技术上,该方案是可行的。方案二采用主斜井、副立井的开拓方式,就技

33、术而言,该方案也是可行的,井筒的维护量也不大。副井采用罐笼运料、出矸、上下人也能满足要求,只是,该方案采用两个工业广场的形式,形式上比较分散,广场的有效利用率就会降低,广场压煤与采用一个工业广场的形式相比就会增加,管理上也比较分散。因此,初步淘汰该方案,设计中也不再考虑该方案。方案三采用双立井开拓,较之双斜井而言,井筒的维护工程量就会更小,另外,井筒的长度也较小。主井采用箕斗提煤,副井采用一对1.5吨双层矿车四车多绳罐笼,另外还有一个材料罐笼,用于运料、出矸、上下人。从技术上分析,该方案也是可行的。3.2.3方案经济比较 由于方案和方案在水平划分上是相同的,在各水平内均采用相同的采煤方法,因此

34、,方案比较法在对不同的开拓方案进行比较时,一些相同的部分可以不进行比较,于是我们在对方案和方案两个方案进行比较时,可以只将两个方案中有差别的建井工程量、生产经营工程量、基建费用及生产经营费用分别计算,并汇总于下页表321、表322、表323和表324。最后,将费用汇总列于表3-2-5。通过费用汇总表从经济上来比较两方案的优越。表321 建井工程量项目方案一方案三初期主井井筒1016387.5+20付井井筒825365+5井底车场562711主石门127160运输大巷71007100后期主井井筒付井井筒井底车场200200主石门运输大巷980+7100795+7100表322 生产经营工程量 项

35、目方案一项目方案三运输提升万t/km工程量运输提升(万t/km)工程量大巷及石门运输一水平二水平斜井提升1.2132707.1=1130601.219692(7.1+0.98)=1909331.2329621.016=40187大巷及石门运输一水平二水平立井提升1.2151357.1=1289501.217827(7.1+0.795)=1688921.2329620.3875=15327维护万ma1.224018001104=17.28维护(万ma)1.224018001104=17.28排水/万m一水平二水平266.492436531.4104=7330.18266.492436546.60

36、104=10878.55排水/万m一水平二水平266.492436535.81104=8359.67266.4924365 42.18104=9846.72表323 基建费用方案项目方案一方案三工程量/m单价(元/m)费用/万元工程量/m单价(元/m)费用/万元初期主井井筒付井井筒井底车场主石门运输大巷101682556212771001759.72416.22433.32433.32433.3178.786199.337136.75130.9031727.643407.537071116071004494.26022.52433.32433.32433.3183.139222.833173.

37、00838.9331727.6.43小计2273.422345.556后期主井井筒付井井筒井底车场主石门运输大巷20080802433.32433.348.6661966.10620078952433.32433.348.6661921.090小计2014.7721969.756共计4288.1924315.312表3-24 生产经营费用项目方案一方案三工程量万t/km单价元/tkm费用/万元工程量万t/km单价元/tkm费用/万元大巷及石门运输一水平1130600.50857434.481289500.51266022.4二水平1909330.652124488.3161688920.684

38、115522.128斜井/立井401870.83233435.584153272.75342195.231运提费合计215358.38223739.759维护带区上山费17.28万ma35元/年米604.817.28(万ma)35元/年米604.8排水费一水平7330.180.0839615.008359.670.0932779.12二水平10878.550.15251658.989846.720.15351511.47小计2273.982290.59合计218237.16226634.929表325 费用汇总表方案一方案三费用/万元百分率费用/万元百分率初期建井费2273.421002345

39、.556103.17基建工程费4288.1921004315.312100.63生产经营费218237.16100226634.929103.85总费用224798.772100233295.797103.78从前面表格中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方案的总费用要比方案的高出3.78,在两个方案技术上均可行的情况下,采用比较经济的方案,故决定采用方案。3.2.4 确定方案综上比较可知,方案的总费用超过了方案的3.78,故决定采用方案。即采用双斜井开拓。第一水平位于+460m,采取上山开采;第二水平位于+440m,采取上下山开采。整个矿井划分为三个阶段。3.3 井筒特征在矿井开拓方式确定以后,还应对矿井主

40、要井筒(包括主斜井、副斜井和风井)的横断面布置形式、井筒装备、井筒断面尺寸、井筒支护材料等特征进行说明。3.3.1主斜井主斜井主要用于提煤。井筒断面为半圆拱型,断面壁高2.0m,宽度为3.3m,半圆拱的半径1.65m,净断面积为10.87m2,掘进断面积为12.00 m2。井筒采用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120mm,充填50mm。井筒斜长1016m,倾角为16。井筒内装备钢绳芯胶带输送机。主斜井井筒断面布置如下:图331 主斜井断面布置图3.3.2副斜井副斜井主要用于上下人员、运送设备、材料及提升矸石等,并兼作通风、排水。为防止断绳事故,设有防坠器。副斜井井筒断面为半圆拱型,井壁高2.5m,道渣高

41、度200mm,道渣面至轨道面高160mm。井筒宽度5.2m,井筒净断面积23.62m2,井筒掘进断面积25.22 m2。井筒采用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120mm,充填50mm。井筒斜长825m,倾角为18。副斜井井筒断面布置如下:图332 副斜井断面布置图副斜井风速校核:式中:通过井筒的风速,m/s;通过井筒的风量,m3/min;井筒净断面积,m2;安全规程规定的允许最大风速;由此: 5.85m/s8m/s所以井筒选择符合要求。3.3.3风井风井主要用于回风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配备有梯子间及管路、电缆等。采用砼支护,井壁厚度为300mm,井深260m,井筒直径4.0m.。风井井筒断面布置如下页图:表331 井筒特征井筒名称主斜井副斜井风井井口坐标X(m)513956513776512328Y(m)394308339432043941816Z(m)720720720用途提煤提料、矸、人、进风回风提升设备胶带机矿车、人车、材料车井筒倾角()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