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 铁钛矿普查报告(地质普查地质详查地质勘查矿产勘查).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91011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 铁钛矿普查报告(地质普查地质详查地质勘查矿产勘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 铁钛矿普查报告(地质普查地质详查地质勘查矿产勘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 铁钛矿普查报告(地质普查地质详查地质勘查矿产勘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 铁钛矿普查报告(地质普查地质详查地质勘查矿产勘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 铁钛矿普查报告(地质普查地质详查地质勘查矿产勘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 铁钛矿普查报告(地质普查地质详查地质勘查矿产勘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 铁钛矿普查报告(地质普查地质详查地质勘查矿产勘查).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铁、钛矿普查报告山东兴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二六年六月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铁、钛矿普查报告(2006年3月6月)编写单位: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编 写 人: 黄从运 魏本翠 胡丁芳 孙继南 刘世君 赵万祥 陈健 滕文章审 查 人: 宋余礼 秦丕元项目负责:黄从运总工程师:李振函院 长:李新勇 提交单位:山东兴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交时间:二六年六月正 文 目 录第1章 绪言11.1目的任务11.2普查区位置、交通11.3矿权设置21.4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41.5以往地质工作概述41.6本次工作情况5第2章 区域地质82.1地层82.2构造122.3岩浆岩152.4矿产17第

2、3章 矿区地质183.1地层183.2构造193.3岩浆岩203.4蚀变及矿化23第4章 矿体地质254.1矿体特征254.2矿石质量264.3矿石的类型294.4矿体围岩30第5章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325.1选矿种类及方法325.2选矿结果365.3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37第6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86.1水文地质386.2工程地质426.3环境地质43第7章 普查工作及质量评述447.1 勘查类型的确定447.2普查方法及工程布置447.3 探矿工程及质量评述447.4测量工作及质量评述457.5地质填图工作及质量评述467.6综合图件的编制方法及质量评述477.7采样、化验测试工作及质量

3、评述48第8章 资源量估算508.1 资源量估算工业指标的确定508.2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508.3资源量估算主要参数的确定518.4矿体圈定原则538.5资源量块段和类别的划分548.6资源量估算结果548.7剥离量及剥采比55第9章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569.1矿床开发利用前景569.2矿山效益分析56第10章 结论5810.1矿床的控制和研究程度5810.2取得主要地质成果5810.3存在问题5810.4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59附 图 目 录顺序号图号图 名比例尺101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地区区域地质图1:50000202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地形地质图1:10000303-

4、1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铁、钛矿号矿体地形地质草图(附工程分布)1:2000403-2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铁、钛矿号矿体地形地质草图(附工程分布)1:2000504-1秦家庄矿区铁、钛号矿体资源量平面分布图1:2000604-2秦家庄矿区铁、钛号矿体资源量平面分布图1:2000705-1秦家庄铁、钛矿区0线资源量估算剖面图1:1000805-2秦家庄铁、钛矿区1线资源量估算剖面图1:1000905-3秦家庄铁、钛矿区4线资源量估算剖面图1:10001005-4秦家庄铁、钛矿区8线资源量估算剖面图1:1000 1105-5秦家庄铁、钛矿区9线资源量估算剖面图1:10001205-6秦家庄铁、钛

5、矿区10线资源量估算剖面图1:10001306-1秦家庄铁、钛矿区TC0探槽素描图1:2001406-2秦家庄铁、钛矿区TC1探槽素描图1:2001506-3秦家庄铁、钛矿区TC4探槽素描图1:2001606-4秦家庄铁、钛矿区TC8探槽素描图1:2001706-5秦家庄铁、钛矿区TC9探槽素描图1:2001806-6秦家庄铁、钛矿区TC10探槽素描图1:2001907-1秦家庄铁、钛矿区ZK0钻孔柱状图1:2002007-2秦家庄铁、钛矿区ZK1钻孔柱状图1:200附表目录 (合订一册)序号 附表名称 页号1 探矿工程登记表12 钻探工程质量一览表33 探矿工程基本分析样品结果登记表44 组

6、合样品分析结果登记表385 内检样品分析结果误差计算表396 外检样品分析结果误差计算表417 矿石体密度计算表428 矿体平均真厚度计算表449 单工程矿体平均品位计算表4510 剖面矿体平均品位计算表7511 块段矿体平均品位计算表7612 矿体平均品位计算表7813 剖面矿体面积计算表7914 块段体积及资源量估算表8015 资源量估算总表8216 剥采比计算表83附件目录(附报告后)1、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2、地质勘查资质证书3、委托书4、承诺书5、工业指标论证意见6、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铁、钛矿普查报告承诺书第1章 绪言1.1目的任务铁钛矿的主要有用组分为铁和钛,其中铁是钢铁工业的主

7、要原料;钛是炼制钛合金的重要原料,它具有熔点高,比重小,强度大,耐高温,抗腐蚀等优良性能,是航空、航天工业不可缺少的材料。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铁、钛矿资源的需求量大增。为尽快查明沂水县秦家庄地区的铁、钛矿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受山东兴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对沂水县秦家庄地区的铁、钛矿资源进行地质普查工作。任务是:采用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填图、槽探、钻探、采样、化验测试等手段,对普查区内的铁、钛矿体进行圈定。大致查明铁、钛矿体的数量、分布范围、规模、形态、产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矿石类型、有用组分的含量及其变化,探求(332)+(3

8、33)资源量;同时开展矿区的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并对矿石的可选性能和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及经济技术条件做出综合性评价。工作结束后,提交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铁、钛矿普查报告及相应的附图、附表、附件,同时提交铁、钛矿(332)+(333)资源量。1.2普查区位置、交通普查区位于沂水县北部,杨庄镇西偏北秦家庄一带,东距杨庄镇约4.7,北西距马站镇约4,南偏西距沂水县城约40公里,属沂水县杨庄镇所辖。地理坐标:东经11846301184900;北纬360030360300,面积约11.632。区内交通条件较好。普查区以西4有羊临公路(S227省道)通过,相距约4,向北可达胶济铁路青州站,向南经沂水县

9、城可到兖石铁路临沂站和陇海铁路新沂站;普查区以北由泰薛公路(S329省道)穿越,矿区至泰薛公路约1,向东可达胶新铁路诸城站,向西可至京沪铁路泰安站。区内乡村间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见图1)。1.3矿权设置山东兴盛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1月18日取得了普查区的探 矿权,勘查许可证编号为3700000410009,图幅号为J50E024020,勘查登记面积约11.632。有效期限为2004年1月18日至2005年1月17日。2005年1月18日山东兴盛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该地区进行了续登,并取得了对该地区的探矿权,勘查许可证编号为370000043189,图幅号为J50E02402

10、0,勘查登记面积为11.632,有效期为2005年1月18日至2006年1月17日。2006年1月18日山东兴盛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再次对该地区进行续登,办理了相关手续,取得了探矿权,勘查许可证编号为3700000521390,图幅号为J50E024020,勘查登记面积为11.632,有效期为2006年1月18日至2007年1月17日。2007年1月18日山东兴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又对该地区进行了续登,办理了相关手续,取得了探矿权。勘查许可证号为3700000630915,图幅号为J50E024020。勘查登记面积为11.632有效期为2007年1月18日至2008年1月17日。发证机关为山东省

11、国土资源厅。普查区范围有12个拐点坐标组成,其坐标值如下:点号 X坐标 Y坐标(1) 3991856 40389615(2) 3991809 40393370(3) 3989960 40393347(4) 3989964 40392972(5) 3989502 40392966(6) 3989525 40391088(7) 3987213 40391059(8) 3987232 40389557 (9) 3990469 40389597(10) 3990464 40389973(11) 3991389 40389984(12) 3991393 403896031.4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区内地形起

12、伏较大,为丘陵地貌,地势东西高,中间为河谷地带,海拔最高点为413.0m、,最低点为绣针河河床,海拔200m,相对高差为213.0m,侵蚀基准面海拔高度为205m左右。绣针河位于普查区中部由北向南流经,河面宽阔,河床成蛇曲状,沿河流的走向有多处拦河坝,水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夏秋河水流量较大,携带能力强。以侧蚀为主;冬春河水流量小,局部有断流现象。本区气候为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低温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13.4,降水天数为85.9天,年降雨量880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春夏多东南风,秋冬多西北风,自然条件较好,适于农作物生长,主要种植小麦、玉

13、m、花生,另有少量的林果、黄烟、蔬菜、药材等。工副业主要有开采铁矿、黄砂、修配、运输等。采矿业的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区内电网属华北电网,高低压线路成网配套,电力供应充足,通讯设施齐全,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1.5以往地质工作概述本区地质工作以区域地质调查为主,矿产普查工作较少。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北京地质学院山东区测一大队填制了包括本区在内的1/20万区域地质图。六十年代初地矿部航磁大队进行了包括本区在内的1/20万航空磁测。1980年山东省地质局物探队进行了该区1:20万航空磁测T剖面图,对区内的断裂构造提供了较翔实的物探资料。1992年山东省地矿局地质八队对

14、北躲庄铁矿进行地质普查时,对本区进行过矿点调查。1993199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测制了包括本区在内的1/5万高桥、马站、圈里幅地质图,将区内的基础地质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2005年1月10月,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对杨庄铁矿及其外围进行地质普查时,对本区东部作过地质填图和矿产调查工作。1.6本次工作情况本次沂水县秦家庄铁钛矿普查工作,是受山东兴盛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于2006年3月进驻普查区,开展各项地质工作。先后进行了 1/万、1/2千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对区内的矿化体进行圈定,垂直矿体的走向布置探槽,了解铁、钛矿体的分布位置及地质特征。在矿体产出位置布置钻孔,进行矿体的

15、中、浅部揭露,同时进行探矿工程编录、刻槽及劈心采样、化验等项工作。于2006年5月结束野外工作,转入室内资料整理与研究、编写地质普查报告。于2006年6月提交普查报告送审稿。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1。通过本次地质普查工作,大致查明了区内铁、钛矿体的分布、数量、规模、形态、产状;矿石的类型、物质成分、结构构造、质量变化等;对矿区的水、工、环地质及矿石的可选性做了粗略的工作。编写提交了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铁、钛矿普查报告及相应的附图、附表、附件,同时提交铁、钛矿(332+333)资源量2033.6万t,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176.8万t,控制加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856.

16、8万t。本次估算的资源量范围均在勘查登记范围之内(见图2) 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表11序号工 作 项 目单位工作量备注11:5万区域地质修测km217421:1万地形地质测量km211.6331:2千地形地质草测km21.874槽探m3 2326.006条5钻探m 200.242个钻孔6化学样件5087岩矿样(光薄片)件68小体重样件309组合样件810内检样件3011外检样件15本次重点工作区范围: 号重点工作区范围有4个拐点坐标组成,其坐标值如下: 东经 北纬1、1184645 350229 2、1184733 350229 3、1184734 3601504、1184646 36015

17、0 面积:1.442。号重点工作区范围有4个拐点坐标组成,其坐标值如下: 东经 北纬1、1184818 360204 2、1184846 360204 3、1184846 3601454、1184818 360145面积:0.432。第2章 区域地质普查区位于沂沭断裂带内汞丹山凸起之上,区域地层分布较齐全,构造复杂,古元古代岩浆岩发育。2.1地层区域地层出露较齐全,自下而上为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2.1.1晚太古代泰山岩群该岩群只出露柳杭组,以包体形式赋存于元古代侵入体中,呈大小不等的透镜体或长条状,其中以北躲庄汞丹山秦家庄峨山口一带规模最大,总面积约62,其岩性为黑云斜长变

18、粒岩夹斜长角闪岩、黑云片岩、黑云角闪变粒岩,顶部为磁铁角闪石英岩、磁铁石英角闪岩。2.1.2新元古界土门群土门群自下而上出露佟家庄组、浮来山组、石旺庄组,主要分布于张家小峪杨庄张家黄崖头薛家庄以东,总体呈长条状展布,出露面积约7Km2。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晚太古代变质岩之上,与上覆古生界寒武系呈平行不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a、佟家庄组:该组底部为石英质砾岩、含砾长石石英砂岩,下部黄绿色页岩、钙质页岩与薄层状含泥质灰岩和钙质粉砂岩互层。上部杂色粉砂质页岩夹粉砂岩和泥质灰岩。b、浮来山组:该组以黄褐色、黄灰色、灰褐色薄层至中厚层粉砂岩、页岩为主,夹薄至中厚层细砂岩。c、石旺庄组:岩性下部以黄褐色、

19、灰黄色薄至中厚层砂质灰岩、钙质砂岩为主,夹少量白云质灰岩和页岩,局部见海绿石。上部为浅灰色至黄灰色厚层块状含泥质粉晶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局部见叠层石灰岩。与上覆寒武系李官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2.1.3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地层本区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包括寒武系长清群、九龙群和奥陶系马家沟组,主要出露在五山张家黄崖头以东,出露面积约7.52。2.1.3.1长清群长清群包括李官组、朱砂洞组、馒头组。a、李官组:岩性为灰色至灰绿色薄层中厚层含海绿石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底部可见含砾砂岩及侵蚀构造。与下伏土门群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朱砂洞组呈整合接触。b、朱砂洞组: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将该组划分为三个段,

20、下灰岩段、余粮村页岩段和上灰岩段。测区内主要出露下灰岩段和上灰岩段,余粮村页岩段仅在局部地段出露。下灰岩段:以灰色灰褐色砂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少量藻凝块灰岩及藻礁灰岩。余粮村页岩段:仅在五山北坡五山村西局部出露,岩性为紫灰色至黄绿色泥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厚几m。上灰岩段:以灰白色薄至中厚层砂屑灰岩,粉屑灰岩,粉晶泥晶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夹少量泥质粉砂质灰岩及燧石条带灰岩。c、馒头组: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将该组划分为三个段:石店段、下页岩段、洪河段。石店段:以灰黄色、灰褐色薄层状至中厚层条带状含泥质泥晶灰岩、粉屑灰岩为主,少量页岩和核形石灰岩。下页岩段:以紫红色粉砂质及钙质页岩

21、为主,夹含泥质条带灰岩及鲕粒灰岩。洪河段:以灰绿色中厚层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少量碎屑灰岩。鲕粒灰岩。含海绿石。2.1.3.2九龙群九龙群包括张夏组、崮山组、炒m店组、三山子组。a、 张夏组: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将该组划分为三个段:下灰岩段盘车沟页岩段和上灰岩段。下灰岩段:以鲕粒灰岩为主,少量生物碎屑灰岩、藻灰岩、白云质灰岩,常见海绿石。盘车沟页岩段:以灰绿色、黄绿色页岩为主,夹少量薄层灰泥岩和生物碎屑灰岩。页理发育。上灰岩段:以灰白色中厚层状藻礁灰岩和鲕粒灰岩为主,夹少量钙质泥岩、藻凝块灰岩、砂屑灰岩。b 、崮山组:该组以瘤状、薄层状泥晶灰岩为主,夹少量页岩。含较丰富的三叶虫化石。c、炒m店组

22、:该组下部以灰白色、灰褐色薄层状泥晶灰岩和砾屑灰岩为主,上部以灰色中厚层泥晶灰岩、藻灰岩、鲕粒灰岩为主。d、三山子组:据岩性组合特征和沉积标志,将三山子组自下而上分为三个段:中厚层白云岩段、薄层白云岩段、含燧石结核白云岩段。各段之间均为整合接触。中厚层白云岩段:以灰褐色中厚层白云岩、砾屑白云岩为主,夹少量薄层白云岩。薄层白云岩段:灰色灰紫色薄层状砾屑细晶白云岩与细晶白云岩互层,顶部为膏溶角砾状白云岩。2.1.3.3奥陶系马家沟组据岩性组合特征和沉积标志,将马家沟组自下而上分为东黄山白云岩段、北庵庄灰岩段、土峪白云岩段、五阳山灰岩段。东黄山白云岩段:灰色薄中厚层泥质粉屑灰岩、膏溶角砾状白云质粉屑

23、灰岩为特征,底部为硅化角砾岩。北庵庄灰岩段:下部为含生物碎屑细粒砂屑灰岩,中上部为褐灰色浅黄色中厚层细晶白云岩和含硅质膏溶角砾状白云岩,顶部为浅黄色含砾屑粉屑灰岩。土峪白云岩段;为深灰色薄层中厚层粉屑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五阳山灰岩段:以灰色中厚层微晶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少量白云岩和藻席灰岩。白云质含量向上增高,下部常含燧石结核(条带)。2.1.4中生代地层中生界地层仅发育白垩系下统青山群地层,系一套火山碎屑岩陆相碎屑岩建造。测区内青山群地层出露八亩地组和方格庄组。八亩地组呈狭长的条带以断块形态展布于沂水汤头断裂带内,东部也偶有出露。岩性下部为紫红色安山质角砾岩、集块角砾岩与角砾熔岩交互出现,

24、上部为紫红、灰绿色粗安质角砾凝灰岩、火山角砾岩、角砾集块岩夹粗安岩。方格庄组:分布于沂水汤头断裂以西,位于1/5万图的北部边缘,平面形态呈岛弧状,岩性为紫红色砂砾岩,含砾砂岩,与上覆玄武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2.1.5新生代地层测区新生代地层由新近系地层和第四纪地层组成,第三纪地层分布于正地形之高处,第四纪地层则分布于沟谷、平缓丘地等负地形处。2.1.5.1新近系临朐群测区出露晚新近纪临朐群牛山组和尧山组,分布于簸箕山一带,面积约12。a、牛山组:呈残留顶盖出露于山顶之上,不整合于大盛群地层之上,其底部为厚薄不一胶结差的长石石英砂岩或砂砾岩,向上为气孔杏仁状与块状碱性橄榄玄武岩,二者交互出现。b

25、、尧山组:呈微角度或平行不整合盖于牛山组玄武岩之上,岩性为一套伊丁石化碱性橄榄玄武岩。2.1.5.2第四纪地层测区第四纪遍及各大水系两侧、山前低洼处及冲积平原地段,多为现代松散堆积,面积约4Km2。岩性为含砾亚砂土、粘土质粉砂、粉砂粘土、含砾混砾砂、砂砾、砾石等。2.2构造普查区位于沂沭断裂带内汞丹山凸起之上,区域构造发育。在基底中发育有韧性剪切带。沂水汤头断裂的长期活动,地质构造比较复杂。2.2.1韧性剪切带区域内韧性剪切带主要为峨山口韧性剪切带,是区内最大的一条韧性剪切带,南起北躲庄,经汞丹山、峨山、峨山口到张家黄崖头南,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全长10,在秦家庄东侧,被秦家庄下杨林断裂错断右行

26、平移700m。该剪切带构造岩的原岩为早元古代傲徕山超单元松山单元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其围岩片麻理近韧性剪切带处和构造片理基本一致,远离时则有较大偏转,剪切带中间最宽处约1,向北变窄,在莺山西侧约500m。构造片理产状主要为110 60左右,具左行近水平剪切运动特征。2.2.2脆性断裂构造区域脆性断裂构造相当复杂,著名的沂水汤头断裂就从测区西部通过,另外还发育一系列具一定规模的断裂。按断裂构造的走向可划分为北北东向、北东向、北东东向断裂。现简述如下:2.2.2.1沂水汤头断裂(F1)沂水汤头断裂是马站凹陷和汞丹山凸起的分界断裂,该断裂北自哨虎峪进入测区,向南经天桥官庄到杏山店南延至勘查区外,区内全

27、长约13,总体延伸方向25,局部呈波状弯曲,主要由两条主干断裂组成,二者相距200400m。断层倾向北西,倾角6085不等,一般在80左右。断裂带中地层比较复杂,在断裂带西缘,多处出露了寒武系地层断片,断片大小不一,最大的长2500m,宽200m,最小的长十多m,宽仅12m,总体呈长透镜状产出。断片两侧和其他地层均为断层接触。断裂带中充填了大量的构造岩,包括构造角砾岩、构造透镜体、断层泥、页理化带、碎裂岩等,该断裂带经过了多期构造活动,总体为左行压扭特征。2.2.2.2郭家峪鸡叫山薛家庄断裂(F2)该断裂南自郭家峪西南,向北东经鸡叫山到薛家庄,走向5560,倾向南东,倾角5075,出露长度约1

28、2,南西端延伸到沂水汤头断裂上,被沂水汤头断裂截断。破碎带宽525m,有两期构造岩,早期的构造岩已固结,磨圆度较好,并且已构成构造透镜体,构造透镜体呈右行尖灭侧现,反映了早期以扭为主右行压扭性质。晚期的构造岩由早期构造岩破碎而成,有部分构造岩还未固结,构造透镜体呈右行尖灭侧现,总体反映了右行压扭性特征。2.2.2.3鸡叫山张家黄崖头断裂(F3)该断裂由鸡叫山经张家黄崖头到西石壁口,总体走向80左右,倾向170,倾角75。在鸡叫山东侧与F2断裂交汇,出露长度约7,破碎带宽260m,发育有固化和未固化两期构造岩,切断了元古代及古生代地层,角砾磨圆较好,呈碎粉岩、碎裂岩及角砾岩分带展布,并伴生构造透

29、镜体,反映右行压扭性特征。2.2.2.4秦家庄下杨林断裂(F4)该断裂西起秦家庄南,东至下杨林村东,全长约5,总体走向75,向南倾斜,倾角5057,断层切割了上太古界泰山岩群柳航组、早元古代二长花岗岩、早元古代角闪辉长岩、以及峨山口韧性剪切带,并使这些地质体右行平移,最大水平视断距约1。断层有510m宽的破碎带,破碎带中有碎裂岩和碎粉岩,并伴有构造透镜体,在破碎带中充填有燕山晚期的霏细斑岩脉,且霏细斑岩脉也有破碎,从总体特征来看,该断裂有两期活动,都为右行压扭性。2.2.2.5吴家楼子下蔡家沟断裂(F5)该断裂北东自下蔡家沟起,向南西经张家石岭、商家庄,到吴家楼子南西出图,全长约11,总体走向

30、4050,主要向南东倾斜,倾角6085,仅北段在下蔡家沟向北西倾斜,倾角80。破碎带宽520m,其中有碎裂岩、碎粉岩,在主断面附近有构造透镜体呈尖灭侧现分布,根据地层错动方向、构造透镜体排列方式及擦痕等判定断裂性质为左行压扭性。2.2.2.6张家小岭高家石岭断裂(F6)该断裂北东自高家石岭,向南西到张家小岭南出图,全长约5km,总体走向4050,倾向北西,倾角7085,破碎带宽12m,其中有碎裂岩、碎粉岩,地层右行错动500m以上,为右行压扭性断层。2.3岩浆岩区域岩浆岩发育,主要有新太古代晚期峄山超单元的水牛单元、彩山单元、宁子洞单元,古元古代早期傲徕山超单元的杜家岔河单元、条花峪单元、虎山

31、单元、松山单元,红门超单元三官寨单元及中生代铜石超单元阴阳寨单元。现分述如下:2.3.1峄山超单元a、水牛单元条带状细粒英云闪长岩(ySo13):该单元主要分布在水牛以北,呈近南北向展布,岩性为条带状英云闪长岩,岩石深灰色,花岗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或片麻状构造。大部分岩石由黑白相间条带构成,条带宽25厘m不等。岩石主要由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和石英组成。b、彩山单元中细粒奥长花岗岩(yCo13):该单元出露于太古石北,呈近南北向长条状岩株产出,岩性为奥长花岗岩,浅灰白色,中粒花岗变晶结构,弱片麻状块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石英、微斜长石、黑云母等组成。c、宁子洞单元花岗闪长岩(yN13):该单元

32、零星出露于水牛水库北、天桥官庄南等地,呈小岩株状,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呈灰灰白色,中粗粒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或弱片麻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等组成。2.3.2傲徕山超单元a、杜家岔河单元中粒角闪二长花岗岩(aD21):该单元出露于区域最北部,分布面积约152,岩性为中粒角闪二长花岗岩,岩石呈灰灰白色,中粒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岩石主要由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组成。b、条花峪单元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aT21):该单元是本区出露最多的侵入岩,主要分布于杏山店天桥官庄黄泥泉一线以东到北跺庄秦家庄姚峪子一线之间,总面积约352,岩性为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

33、岩石呈浅灰色,中粒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由黑云母、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组成。c、虎山单元中粗粒斑状二长花岗岩(aH21):该单元主要分布在杨庄一带,中间被第四系覆盖,出露面积约62,岩性为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石呈浅肉红色,中粗粒变余似斑状结构,片麻状构造。岩石由斑晶和基质两部分组成,斑晶以钾长石为主,斜长石少量,基质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及黑云母组成。d、松山单元中细粒二长花岗岩(aS21):该单元分布于张家楼子汞丹山东下杨林峨山口东莺山东侧,呈NNE东向展布,出露面积约202,岩性为细粒二长花岗岩,岩石呈灰红灰白色,中细粒花岗变晶结构,弱片麻状构造。主要由黑云母、白云母、斜长

34、石、微斜长石、石英组成。2.3.3红门超单元三官寨单元中粗粒角闪辉长岩(hS21)分布在汞丹山村北侧至秦家庄一带,呈小岩株状产出,岩性为角闪辉长岩,岩石呈暗绿色、黑绿色,风化后呈褐红色,中粒等粒变晶结构,弱片麻状构造或块状构造。主要由角闪石、斜长石、辉石、铁钛矿、磁铁矿等组成。2.3.4铜石阴阳寨单元辉石闪长玢岩(tY52)该单元仅在下牛山莺山西坡出露,呈岩席状顺层侵入于晚元古界震旦系土门群地层中,岩性为辉石闪长玢岩,岩石呈灰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亦有少量角闪石、辉石,基质为斜长石、角闪石。2.4矿产区域矿产较丰富,主要有:杨庄铁矿、北躲庄铁矿、天宝铁钛矿、马站铁矿、高桥

35、铁矿、官庄膨润土矿以及大量的建筑石材、河砂等。第3章 矿区地质3.1地层区内地层简单,仅分布太古界泰山岩群柳杭组地层和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3.1.1太古界泰山岩群柳杭组(Artl)该组地层主要分布于汞丹山以西秦家庄汞丹山村一带,分布面积近2Km2,其次呈包状体分布于傲徕山超单元条花峪单元二长花岗岩体中及构造白云石英岩片岩内。岩层变质变形强烈。片麻状构造发育,片麻理走向呈北东南西向,倾向南东,倾角70左右。地层内有早元古代红门超单元三官寨单元角闪辉长岩体侵入,与地层呈明显的侵入接触关系。另有少量的伟晶岩脉,基本沿片麻理的走向侵入于地层内。对地层起较大的破坏作用。岩性组合为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

36、角闪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磁铁石英角闪岩。岩石呈灰黑色、灰绿色、深绿灰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柱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局部为条带状、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组成,其次有少量的磁铁矿、钛磁铁矿、绿帘石、透辉石、榍石等。岩石地表风化呈灰黑色砂土状,外观上与其它岩石容易区别。在较新鲜的岩石风化裂隙面上普遍发育铁质薄膜。3.1.2第四系主要分布于绣针河及两岸地带,另在山沟、山涧内也有少量分布,主要由坡积物和冲积物组成,可分为山前组、临沂组。a、山前组(Q):分布于绣针河东岸秦家庄汞丹山一线,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宽度由北向南逐渐变宽,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厚,一般在0

37、.51.5m。岩性为灰黄色含砾亚砂土、粘土质粉砂土、含砂砾石层。b、临沂组(QL):分布于绣针河及两岸阶地上,平面形态呈蛇曲状,厚度变化较大,总体呈北窄南宽的趋势,遇东西向冲沟宽度增大。岩性为细砂、粉砂粘土、砂砾石等。3.2构造区内构造较发育,主要分布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裂构造,现分述如下:3.2.1韧性剪切带:分布于汞丹山一带,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倾向南东,倾角4571。区内长度约2500m,宽度300m900m,由南向北宽度逐渐增大,北端被秦家庄断裂所截,沿韧性剪切带的走向有较多的斜长角闪岩和黑云变粒岩的包体。该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强烈,形成一系列的构造岩,主要岩性为白云石英片岩,铬云石英片岩、

38、变形的斜长角闪岩和黑云变粒岩包体,以白云石英片岩为主。构造岩内丰富的sc面理,特别是c面理十分发育,倾向110125,倾角4571。另有各种对称的褶皱,密集的拉伸线理。带内面理最为发育,贯穿性良好,且延伸较远,常常发展呈具平直界面的中厚中薄层状滑劈理带,形成类似沉积岩的“层状”外貌。3.2.2脆性断裂构造:区内脆性断裂构造主要发育秦家庄断裂,分布于秦家庄以东地区,走向近于东西向,倾向南,倾角5365。区内出露长度约2000m,破碎带宽度510m。断裂面呈舒缓波状、沿走向错断了泰山岩群柳杭组地层,Km2早元古代二长花岗岩、角闪辉长岩及磁铁矿体和铁钛矿体,使这些地 质体发生了右行平移,最大平移距离

39、达700余m。破碎带内碎裂岩发育,其原岩为变粒岩、斜长角闪岩、二长花岗岩、角闪辉长岩、霏细斑岩。改断裂对号铁、钛矿体起控制作用,矿体的南界即为断裂的通过位置。从断裂的各种特征分析,该断裂力学性质为右行压扭性断裂,以平移为主,其活动时间为早白垩世末。控制着区内的磁铁矿体和铁钛矿体的空间分布,对矿体起破坏作用。3.3岩浆岩区内岩浆岩十分发育,主要分布中太古代峄山超单元水牛单元、宁子洞单元,古元古代傲徕山超单元条花峪单元、松山单元及中元古代红门超单元三官寨单元,另有少量的伟晶岩脉、石英脉。分述如下:3.3.1 中太古代峄山超单元a、水牛单元(ySO13):分布于普查区北部的水牛和西南角的常家庄以西地

40、区,形态呈不规则状,区域上岩体内有较多的泰山岩群的岩石包体,二者呈突变接触关系。岩体本身变形较强烈,弱片麻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发育,其围岩为条花峪单元黑云二长花岗岩,接触关系清楚。岩性为条带状英云闪长岩。岩石深灰色,花岗变晶结构,条带状或片麻状构造,矿物成分主由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石英组成,另有少量的磷灰石、黄铁矿、磁铁矿、方铅矿、榍石、褐铁矿、锆石等。岩石风化较强,地表呈砂土状,局部有伟晶岩脉侵入。b、宁子洞单元(yNO13):分布于普查区西北部边缘,形态呈透镜状或不规则状。岩体变形较强,局部片麻状构造发育。围岩为条花峪单元黑云二长花岗岩,二者接触界线清楚。岩性为中粗粒黑云花岗闪长岩,岩石

41、呈灰灰白色,中粗粒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或弱片麻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斜长石、钾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另有少量的磁铁矿、磷灰石、榍石、褐帘石、锆石、黄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等。岩体地表风化较强。多呈砂土状,局部呈球形风化。3.3.2古元古代傲徕山超单元a、条花峪单元(aT12):主要分布于普查区西部常家庄、吕家旺、水牛以西地区,另在普查区东部秦家庄以北和水牛以东地区也有分布,分布面积约5Km2。区域上岩体呈北北东向岩基或岩株状产出,亦有呈岩枝、岩脉产出者。岩体内有较多的泰山岩群地层残留体及中太古代侵入岩包体,另有后期侵入的伟晶岩脉和石英岩脉。区内的铁钛矿体(三官寨单元角闪辉长岩)即产于该岩体内,二

42、者接触界线清楚。岩性为中粗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呈浅灰色,中粗粒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另有少量的磷灰石、锆石、榍石、磁铁矿等。岩体地表风化较强,呈砂土状,局部有伟晶岩化现象。b、松山单元(aS12)主要分布于普查区东部的小秦家庄一带另在汞丹山以东地区也有大量的分布,分布面积约3Km2,呈北北东向岩基状产出。岩体内有较多的泰山岩群地层残留体,及三官寨单元角闪辉长岩侵入体。岩体内岩石变形较强烈,片麻状构造发育,有大量的后期侵入的不同方向的伟晶岩脉。岩性为弱片麻状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岩石灰红灰白色,中细粒花岗岩变晶结构,弱片麻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斜长石

43、、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另有少量的副矿物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等。3.3.3中元古代红门超单元三官寨单元(hS21):主要分布于普查区区中东部的汞丹山村以北和秦家庄以东地区,另在普查区西南部的吕家旺以北地区也有分布,呈北北东或北西向岩株状产出,长度一般在800m左右,宽度变化较大,多在100400m之间,一般是中间宽向两端逐渐变窄,倾向北东北北东,倾角6085,围岩为古元古代的二长花岗岩或泰山岩群的黑云变粒岩。区内的铁钛矿体就产于该岩体内。岩性为角闪辉长岩,颜色呈暗绿色,风化后褐红色,中粒等粒变晶结构,弱片麻状构造或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为单斜辉石、角闪石、斜长石、铁钛矿、磁铁矿等,另有少量的黑云母、磷灰石、榍石等。在岩体的边部和中心部位,矿物含量略有差异,中心部位斜长石含量增高,角闪石含量相对较低;边部角闪石较干净,应为后期角闪岩相退化变质的产物。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