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县云翔矿业有限公司接替尾矿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91328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邵县云翔矿业有限公司接替尾矿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邵县云翔矿业有限公司接替尾矿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邵县云翔矿业有限公司接替尾矿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邵县云翔矿业有限公司接替尾矿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邵县云翔矿业有限公司接替尾矿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邵县云翔矿业有限公司接替尾矿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邵县云翔矿业有限公司接替尾矿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新邵县白云铺铅锌金矿位于新邵县巨口铺镇白云铺村,2004年初,经新邵县政府招商引资,郴州市天翔矿业贸易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组建新邵云翔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翔矿业”)开发白云铺铅锌矿,建设300t/d的铅锌矿采选工程,于2005年6月29日取得邵阳市环保局的环评批复(邵市环评(2005)21号),项目于2008年通过了环境保护验收。云翔矿业于2005年完成矿山建设后同年10月投入试生产,云翔矿业铅锌矿采选规模为300t/d,产品为铅、锌精矿。该矿在2005年完成矿山建设工程后,根据建矿当时某些特定原因,企业只能建一个短期尾矿库。生产运行

2、至2010年8月铁山冲尾矿库尾砂已堆至320m标高,由于库容已满,为了选厂能继续生产,云翔矿业在矿区西侧鸭婆山自然村东北约400m的山谷,新建一座鸭婆山尾矿库作为短期尾矿库的接替工程。鸭婆山尾矿库于2010年8月进入施工期,由于鸭婆山尾矿库的未批先建,新邵县环保局对云翔矿业于2011年8月进行了罚款。同月铁山冲尾矿库实施闭库,云翔矿业从2010年8月至今生产状况为停车设备检修,未正常生产,拟待鸭婆山尾矿库建成投入试运行后方恢复正式生产,铁山冲尾矿库已于2011年10月完成闭库。本项目为补办环评。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1.2.1 现有工程概况 1、采选工

3、程基本情况采矿工程开采规模300吨/天,矿区面积为3.6648km2,开采标高490m-220m,采矿设计采用矿体下盘斜井开拓方式,采矿方法为浅孔房柱法。选矿工程规模为日处理原矿300吨,采用“两段磨矿一粗一扫五精”的单一浮选工艺。2、原矿、尾砂多元素成分分析原矿、尾砂成分分析表来源于2005年云翔矿业委托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编制的新邵云翔矿业有限公司日采选300t铅锌金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如表1-1、1-2。表1-1 矿石多元素成份分析表(%)元素SPbZnCoTiCdNiGeSeGa含量3.30.752.34元素FeA1CuSbAsCaOMgOSiO2Au含量4.40.920.0180.1

4、50.441.31.5347.660.9g/t表1-2 尾砂多元素成份分析表(%)元素PbZnSCuAsCdSiO2Al2O3CaOMnMgOCd含量0.752.3013.510.0440.0980.0311.460.8322.870.1458.020.031新邵县云翔矿业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16日委托邵阳市环境监测站对选矿尾砂,取剖面样进行了浸出毒性试验,根据结果项目尾砂属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3、现有工程尾矿库云翔矿业对铁山冲尾矿库分两期建坝,2004年完成一期坝体高10m,2005年完成二期坝体高10m,坝体总高20m。库内采用涵洞-溢流井排洪方式,通过清理和修整库区北侧330m标高的

5、农用灌渠道(断面为2m1.8m),该灌渠可拦截库区西、北、东三面大气降水,起到防洪沟作用。铁山冲尾矿库于2005年3月投入使用,2007年为了坝体安全,在下游坡面加筑钢筋砼骨架护坡和挡土墙。铁山冲尾矿库于2010年8月进入闭库施工,并于2011年10月底完成闭库及利用工程,云翔矿业并已将闭库后的尾矿库改作办公室及蓝球场。1.2.2 拟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新邵县云翔矿业有限公司接替尾矿库建设项目即鸭婆山尾矿库建设工程,位于新邵县巨口铺镇白云铺村管辖区鸭婆山自然村东北约400m处的狮子脑、灰山、尖山合围山谷中,距离选矿厂约1km,坝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757.6,北纬272222.6,工程总

6、占地约30亩,工程总投资560万元。鸭婆山尾矿库于2010年8月进入施工期,目前尾矿坝已砌至标高324m;库内、外排水系统、库内防渗系统、尾矿输送系统、回水系统等配套设施均已完成,本项目为补办环评手续。接替工程主要拟建内容及建设情况见表1-3。表1-3 实际完成情况与设计方案对照表序号项目设计方案已建工程实际施工情况1尾矿坝坝型:M10水泥砂浆砌石坝。尾矿坝坝顶标高为330m,坝轴线位置坝基标高为306m,坝高24m;坝顶宽5m,坝项轴线长约121m,坝体上游边坡为10.2,下游边坡为10.8。坝基嵌入基岩深度0.5m,坝基面预先铺设12的水泥砂浆层,厚度为4m,保障砌石的粘接作用。坝型及尾矿

7、坝施工方式与设计方案一致,坝基标高306m,尾矿坝已砌至标高324m,已砌坝高18m,坝宽5m。2排水系统分库外导洪系统与库内排水系统两部分。1、库外导洪:利用332m标高处的盘山水渠作截洪沟,断面尺寸为2m1.8m;2、库内排水系统:采用斜槽-涵管-消力池排水方案;排水涵管直径D内=1.5m,铺设管长L=290.0m,排水斜槽截面D内=1.5m,斜槽长度L=61.0m,浆砌石消力池结构断面尺寸BHL=5.0m2.0m20.0m;3、尾矿坝前渗水导排系统:坝基沿沟谷水流方向开挖一条排渗水沟,断面尺寸BH=0.4m0.4m,沟内铺设反滤砂砾层;在坝体标高308m和312m处,沿坝轴5米间距设置P

8、VC渗水管50两排。1、库外导洪:盘山水渠的清理、修整工作已完成;2、库内排水系统:已建成,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一致;3、尾矿坝前渗水导排系统:已建成,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一致。4、事故池:新增,用于储存回水泵损坏等事故状态下尾矿库溢流水及雨季雨水。事故池尺寸长39m、宽25m、高2.5m,容积2437.5m3。3库内防渗系统在库内底部及库内四周全部整平,用土工布先铺设第一层,然后用0.2m厚的黄土覆盖,再铺设土工布,最后再在上面铺设0.2m厚黄土,共计铺设土工布面积约12000m2。已完成,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一致。4尾矿输送系统尾矿输送方式:尾矿输送管道采用一根113 PVC管,沿332m标高处

9、的盘山水渠布设,全长约1000m。已完成,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一致。5回水系统库内尾水经斜槽涵管消力池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池总容积350m3),沉淀处理后的尾水经水泵回用至选厂高位水池作选矿用水。尾水回用采用PVC管道沿332m标高处的盘山水渠布设,管径80,输送距离约1000m。已完成,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一致。6尾矿库上坝公路从山脚至坝址原有一条简易上山土路,长500m,宽2m,为通往半山灌渠的一条简易检修道;本次工程结合已有的简易道路沿山坡进行拓宽,拓宽后的道路长500m,宽7m。已完成,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一致。7公用工程尾矿库管理房、照明灯及通讯系统等,管理房面积约20m2已建成8闭库工程尾

10、矿库中尾砂达到堆放设计标高后进行终场覆盖,最终覆盖层为多层结构,最终覆盖层包括防渗层、阻隔层、耕植被恢复层(覆盖层)等:1、HDPE防渗土工膜(1.0mm);2、粘土阻隔层:粘土防渗层厚0.3m,要求渗透系数小于110-7cm/s,并在保持一定的含水率的条件下分层压实;3、植被恢复层:厚度0.2m天然土壤耕植土层。/9铁山冲尾矿库闭库工程建设方采取的闭库措施有:防洪措施:在尾矿库的上游库尾端筑拦洪坝,沿西侧库岸筑分洪沟;维护坝体措施:在坝体前沿坝体坡面堆放块石,形成护坝带,在坝脚筑2m的挡土墙;尾矿库表面全部以水泥砂浆硬化,硬化后的场地东面已修建办公楼及食堂(均为一层,砖混结构),场地西面布置

11、为蓝球场及停车场。闭库工程已完成,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一致。1.2.3 拟建工程运行期产污环节分析本项目运行过程中,污染源的分布情况见图1-1。 选厂尾砂及选矿废水 废气鸭婆山尾矿库固废废水 尾矿库溢流水噪声沉淀池 污泥 水泵 全部返回选厂作选矿用水图1-1 运行期产污节点图1.2.4 鸭婆山尾矿库库容鸭婆山尾矿库设计尾矿库总库容30.62104m3,有效库容约为24.49104m3,可为选厂提供约5.35年的尾矿堆存服务。结合尾矿库加高扩容的条件及尾矿充填井下等远期规划,远期服务年限约为10年以上。1.2.5 工程建设周期云翔矿业于2007年10月委托三门峡黄金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了湖南新邵云翔

12、矿业有限公司新建尾矿库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书)。鸭婆山尾矿库于2010年8月进入施工期,同月铁山冲尾矿库实施闭库。建设计划进度如下:1、尾矿库坝体计划于2011年5月底完工;2、尾矿库配套设施在2012年6月份完工。1.2.6 工程总投资鸭婆山尾矿库建设投资为560万元,工程环保投资为198万元,工程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35.36。1.3 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及与相关产业政策、标准符合性分析1.3.1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为新建鸭婆山尾矿库,解决选厂生产的延续性问题。本项目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即鼓励类中第二十六项

13、“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第18项“三废治理工程”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3.2 选址的合理性报告书通过逐项对照分析,本项目尾矿库选址满足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和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鸭婆山尾矿库选址、设计方案和防渗方案等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II类场的相关环境保护要求,选厂选址可行,并按GB18599-2001要求,将水质监控井、对照井及污染扩散监测井的建设列入设计,将与本次施工一并进行建设。1.3.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结论邵阳市新泰安全事务评价有限公司编制的新邵县云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

14、库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结论:通过对鸭婆山尾矿库库区、坝址的工程地质勘察,坝址无断层通过,库内F6、F14断层属压扭性断层,倾角大,上下两盘断层裂隙宽度在30cm内,且被粘土碎石紧密充填。库内200m标高以上溶洞不发育,地表无向下贯通洞穴,建库后不会出现漏水漏砂现象,可以在该地筑坝建库。1.3.4 安全预评价结论根据邵阳市新泰安全事务评价有限公司编制的新邵县云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1、云翔矿业有限公司新建尾矿库为“V”等库,不属于重大危险源。以漫堤溃坝、坝体滑坡、渗流破坏等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措施,进行重点防范。2、对尾矿坝和尾矿库排洪系统的预先危险

15、性分析评价共列出了危险有害因素7项,危险性较高的等级有3项,即漫堤溃坝、渗流破坏、坝体滑坡,在尾矿库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搞好排水设施,对坝址区进行防渗处理,消除渗流破坏、漫堤溃坝和坝体滑坡事故。3、根据评价人员现场勘查、工勘报告和方案设计,新建尾矿库位于新邵县巨口铺镇鸭婆山自然村东北面山谷中,总库容30.6104m3,可为300t/d选厂服务5.35年。从地形和周边环境角度分析,该尾矿库区和坝址选择合理。但下游有农田,必须进行有效的防渗治理和搞好坝基稳定设施,以消除对下游农田的影响。4、尾矿坝为浆砌石坝,经安全检查表检查分析,方案设计提出坝的结构及强度指标符合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要求。5、

16、通过采用安全检查表检查分析,表明方案设计采用的库内排水斜槽-排水涵管排水系统,符合规范要求。6、通过坝体稳定性分析,该新建尾矿库坝体按抗剪断强度计算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3.0023.00(标准值),符合规程规定要求。7、云翔矿业有限公司重视安全管理,设专职管理人,对尾矿库设计、施工、运行进行全面检查、监测和管理,保证尾矿库建设和运行安全。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1、环境空气:本项目建设方委托邵阳市环境监测站对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内各监测点的TSP日均浓度均符合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

17、:本次评价在白云铺小溪和沙洲头河共设置了四个监测断面。从监测数据可知,各监测因子在四个监测断面中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要求。3、声环境:无论在昼间还是在夜间,所监测的白云铺村居民点噪声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4、土壤:新尾矿坝下游农用地(水田)土壤监测结果表明除Cd以外其余监测因子监测值均能达到GB15618-1995二级标准要求。分析农田中Cd超标的原因一方面为评价区域土壤中Cd本底值较高,另一方面新尾矿坝下游水田的灌溉水来源于丰水期白云铺小溪水及枯水期下源水库灌渠水,而白云铺小溪及下源水库水渠底泥中

18、Cd含量均较高,在农田引水灌溉过程中底泥经扰动,随水体一起进入农田,致使农田中Cd超标。5、地下水环境:本项目地下水监测点的各项监测因子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6、放射性水平:通过对原矿及尾矿放射性水平检测,表明矿区内放射性水平低于公众的承受能力,对公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存在影响。7、生态环境:区内目前植被多为低矮灌木和荒草,高大树木较少,未见珍稀动植物。区内农田以种植水稻为主,菜地和果树面积较小。区内无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见表2-1。表2-1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评价范围1环境空气以

19、拟建尾矿库为中心,主导风NNE向为主轴5km,垂直方向5km,共约25km2的矩形区域。2声环境尾矿库场界外200m范围内。3地表水(1)白云铺小溪范围为尾矿库的溢流水排口上游200m至下游与沙洲头河汇合之间河段,全长约1.6km;(2)沙洲头河范围为白云铺小溪汇合口上游500m至下游与石马江汇合之间河段,全长6km。4地下水尾矿库区周边1km范围内的井泉水。5生态环境鸭婆山尾矿库库区以及场区外500m范围内和废水回用输送管道线路两侧近距离范围内为生态评价范围。6环境风险鸭婆山尾矿库下游960m(40倍坝高)范围内。图 例:环境空气评价范围 地表水评价范围地下水评价范围 噪声评价范围 生态评价

20、范围 风险评价范围比例尺:110000图2-1 评价范围示意图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建设项目污染源分析3.1.1鸭婆山尾矿库已建工程回顾分析1、已建工程施工的“三废”产生和生态影响因素回顾表3-1 “三废”产生量及生态影响因素分析表污染物类型工程名称鸭婆山尾矿库大气污染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拌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粉尘散落到周围大气中;建筑材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会造成扬尘污染;施工车辆排放的尾气;均为无组织排放。水污染施工人员主要来自于附近的村民,不需另外建施工营地,采用旱厕,无生活废水外排;泥浆水等经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噪 声挖掘机 96d

21、B(A);搅拌机 101dB(A);卡车、自卸车92dB(A)等。固体废物土石方开挖通过场内调节,土石方小区域范围达到平衡。生态环境土石方开挖产生的裸露地面在雨季会产生水土流失;施工期形成的裸露面对周围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占地会造成施工区植物、植被的暂时消失;施工人员活动及施工噪声和各种占地等对陆生动物产生一定的影响。2、环评阶段对已建工程施工存在的环境问题调查(1)已建工程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情况鸭婆山尾矿库于2010年8月进入施工期。根据现场实地调查,尾矿库工程土石方开挖通过场内调节,土石方小区域范围达到平衡,无弃渣产生;施工废水通过沉淀后全部回用不外排;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内通过洒水降低施

22、工扬尘浓度。(2)存在的环境问题鸭婆山尾矿库目前正在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施工工地内,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堆放,在干燥及大风天气,因风产生的扬尘会使施工场地周围大气中的粉尘浓度增高;施工工地进出道路未进行硬化处理,易产生扬尘及物料的散落;进场道路未修建路基边沟、排水沟、截水沟,靠山体一侧未修建护坡,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等裸露地面在雨季被雨水冲刷后将引起水土流失,对周围景观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3、已建工程回顾分析结果鸭婆山尾矿库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采取了相应的生态、大气、水、噪声及固废污染防治措施,但仍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由于施工是一个动态的环境影响过程,因此,环评要求建

23、设方在后续施工中应规范施工行为,并对已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采取补救措施。3.1.2 未建工程污染源分析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大气污染源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现场扬尘、道路运输扬尘。(2)废水污染源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有: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带有油污的冷却及洗涤用水;施工现场清洗废水等。(3)噪声污染源项目施工期间需要使用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其中施工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等;运输车辆包括各种卡车、自卸车等。这些机械设备运行时会产生较强的噪声,其噪声值在80101dB(A)之间。(4)固体废物污染源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工程开挖产生的土石方、构筑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施工人

24、员的生活垃圾等。尾矿库工程施工会产生的一定量的土石方,经估算,项目土石方开挖通过场内平衡,土石方小区域范围达到平衡,项目不另设取土场及弃渣场。本项目在施工现场不设施工营地和食堂。项目施工人员15人,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9t。(5)生态环境影响源表3-2 施工期生态影响因素序号受影响源影响因素一生物多样性1植物种类及多样性施工开挖、地表清理、工程永久占地,施工人员对植物的破坏2动物种类及多样性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和生活活动对动物栖息地生境的干扰和破坏;施工机械噪声对动物栖息地声环境的破坏和噪声对动物的驱赶;施工人员对动物的捕捉。二评价区生物量和生产力施工开挖、地表清理、工程永久占地三生态景观

25、施工期地表清理、开挖、临时堆渣等影响区域传统的视觉环境四周边生态系统施工开挖、地表清理、工程永久和临时占地五水土流失施工开挖及临时堆渣产生的裸露地面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1)大气污染源鸭婆山尾矿库占地约30亩(约20010m2),在大风天气,干滩面有扬尘产生。经计算,尾矿库每年干滩最大扬尘产生量为0.61t/a。(2)水污染源选矿废水随尾砂通过尾砂输送管道一并进入鸭婆山尾矿库内,产生的尾矿库溢流水(1070.4t/d)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再全部泵回至选厂高位水池回用于选矿作业中。因此,工程无废水外排。(3)固体废物污染源该项目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尾矿库溢流水沉淀池产生的污泥,污泥年产生量约为0

26、.8t,通过泵输送至尾矿库内堆存。(4)噪声污染源项目运行期主要是水泵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源强约85dB(A),由于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位于鸭婆山尾矿库区,距离居民点较远,采取相应的减震、降噪措施后对声环境影响小。3.2 环境保护目标表3-3 环境保护目标与敏感点类别目标及关心点与工程相关位置功能高差执行标准空气环境白云铺村8组居民尾矿库WS 915m居住约33户、130人所处标高低于尾矿库坝底标高约26m;高于农田标高约10m。GB3095-96二级白云铺村11组居民尾矿库W 380m(有山体阻隔(高于坝顶的山体)居住约48户、198人有山体阻隔;所处标高低于尾矿库坝底标高约26;高于农田

27、标高约10m。白云铺村12组居民尾矿库SE 500m居住5户、20人所处标高高于尾矿库坝底标高约2m;高于农田标高约26m。尾矿库E 440m居住1户、4人所处标高低于尾矿库坝底标高约1m;高于农田标高约9m。白云铺村15组居民尾矿库SW 710m居住约28户、110人所处标高低于尾矿库坝底标高约37m;高于农田标高约2m。白云完小尾矿库SW 970m(有民居阻隔)教学区教师10人,学生180人所处标高低于尾矿库坝底标高约36m;高于农田标高约3m。水环境地表水白云铺小溪S 150m季节性河流,平水期流量:0.090.2m3/s功能:排洪、农田灌溉GB3838-2002类沙洲头河W 1.6km

28、常年性水体,枯水期流量0.51.0m3/s功能:排洪、农田灌溉地下水白云铺村井水尾矿库W 1000m地下水、饮用水GB/T14848-1993类生态环境工程区及区外植被、水土资源尾矿库区以及场区外500m范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废水回用输送管道两侧植被、水土资源废水回用输送管道线路两侧近距离范围内上坝公路两侧植被、水土资源上坝公路两侧近距离范围内农田水稻田313亩,主要位于白云铺村至矿区公路两侧。白云岩风景旅游区植被、水土资源EN 约1.2km旅游声环境尾矿库边界外200m/GB3096-2008 2类社会环境下源水库灌渠东、北、西三面环绕断面2m1.8m,排洪、农田灌溉备注:鸭婆山尾矿库坝底

29、标高306m。表3-4 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内人口分布及保护目标一览表保护目标名称与工程相关位置距离(米)人数阻隔及高差白云铺村8组居民尾矿库WS915m约33户、130人居民住宅所处标高低于尾矿库坝底标高约26m;高于农田标高约10m。白云铺村11组居民尾矿库W380m约48户、198人居民住宅与鸭婆山尾矿库之间有山体阻隔(高于坝顶的山体);居民住宅所处标高低于尾矿库坝底标高约26;高于农田标高约10m。白云铺村12组居民尾矿库SE500m5户、20人居民住宅位于半山坡,所处标高高于尾矿库坝底标高约2m;高于农田标高约26m。尾矿库E440m1户、4人居民住宅与鸭婆山尾矿库之间有山体阻隔(高于坝

30、顶的山体);居民住宅所处标高低于尾矿库坝底标高约1m;高于农田标高约9m。白云铺村15组居民尾矿库SW710m约28户、110人居民住宅所处标高低于尾矿库坝底标高约37m;高于农田标高约2m。南侧白云铺小溪尾矿库 S150m季节性河流,平水期流量:0.090.2m3/s功能:排洪、农田灌溉图 例:鸭婆山尾矿库区 公 路 河 流 居民点比例尺: 0m 150m 图3-1 环境保护目标示意图3.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空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采取场地洒水、运输车辆冲洗等一系列降尘措施后,扬尘量将有所减少,施工扬尘污染随着施工结束而自行消失。由于工程所在地处山

31、区,植被覆盖率较好,在一般气象条件下,平均风速为1.0ms,且附近白云铺村居民居住地与工程所在地有山坡相隔,因此其影响较小。2、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人员依托附近生活设施,场地内不设置生活设施。项目施工期修建临时沉淀池,含SS、微量机油的雨水以及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清洗废水排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澄清处理后回用。施工期产生的废水水质简单、水量小、处理措施简单有效,对周边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经计算,施工机械昼间噪声超过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情况出现在距声源100m范围内,夜间施工噪声超标情况出现在200m范围内。施工噪声特别是夜间的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较大。拟建项目

32、最近的居民位于其西面380m以外,因此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大。4、固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尾矿库工程施工会产生的一定量的土石方,经估算,项目土石方开挖通过场内平衡,土石方小区域范围达到平衡,项目不另设取土场及弃渣场。施工期依托附近生活设施,场地内的生活垃圾量很少,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填埋。本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上妥善处置措施后,固体废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影响甚微。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对土壤及土地利用格局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利用的土地是一个低洼山坳,植被覆盖率一般。鸭婆山尾矿库闭库后,通过覆土压实、植草,可以提高当地绿化率,减少水土流失,对当地的土壤环境不会造成明显不

33、利的影响。不会影响评价区范围内的整体土地利用格局,故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在可接受范围。(2)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鸭婆山尾矿库建设需要进行场地开挖、填筑及尾矿坝体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植被破坏和坡度增加,松散堆积物质在降雨过程中极易被冲刷而形成水土流失。但随着坝体建设完成,绿化和复垦工作完成之后,水土流失源头消失,坝体及周围水土流失状况将得到极大缓解并将趋于消失。(3)对景观的影响分析鸭婆山尾矿库工程占地面积约30亩,工程完成后,将使自然景观被人工大坝景观所取代。由于鸭婆山尾矿库东部为已有矿山、尾矿库景观,因此,鸭婆山尾矿库工程对评价范围内景观的影响程度较小。(4)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工程对地

34、形地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尾矿坝的建设,使尾矿坝所在位置的山脉自然景观转变为坝高24m的人工构筑物。其二是尾矿坝建设完工后,随着尾矿库的运行,矿砂逐步淤积尾矿库,使之成为面积更大,高程更高。可以认为,鸭婆山尾矿库工程将一定程度上改变项目所在位置的地形地貌,但针对整个评价区范围来说,地形地貌的改变对整体地形地貌的影响甚微。(5)对植被的影响分析从尾矿库评价范围内的植被分布种类现状来看,新建工程坝体建设期和尾矿库运营期被破坏或影响的植物均为广布种和常见种,且分布也较均匀。因此,尽管尾矿库的建设会使原有植被遭到局部损失,但不会使整个评价区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发生变化,也不会造成某一物种在评

35、价区范围内的消失。因此,鸭婆山尾矿库工程不会对区域植被造成严重影响。(6)对野生动物影响分析经过多年的矿山开发和农业耕种,及长期人员活动、交通运输及声、气干扰,评价区内大型野生动物已稀少。经野外调查和实地访问,尾矿库工程使用土地范围内无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故项目对区域野生动物迁徙、栖息地环境不存在显著影响。评价区内的其他小型野生动物由于受粉尘、噪声等污染,会迁徙到评价区以外的相似生境区域。因此,鸭婆山尾矿库建设工程对评价区内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几乎没有影响。总体而言,鸭婆山尾矿库建设工程对周围区域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相对较轻,在评价区生态环境系统承受范围内,且随着复垦、绿化等生态环境

36、保护措施的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将趋于恢复。3.3.2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采用环境保护部推荐的大气估算模式(screen3模式)进行估算:尾矿库扬尘最大落地浓度为0.0368mg/m3,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为4.09%10%,对应的距离为247m。尾矿库扬尘对敏感点的预测值为0.225-0.2238mg/m3,低于GB3095-96中二级标准要求,最大占标率为75%。故本项目扬尘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较小。工程投入营运后区域仍将保持良好的环境空气质量。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计算程序(Ver1.1)计算,参数设定如下:面源有效高度5m;面源宽度50m;

37、面源长度为100m;污染物排放率为TSP 0.667kg/h;日均评价标准为TSP 0.30mg/m3。计算得知:该项目无超标点,不需要设立大气环境防护距离。2、水环境影响分析(1)尾矿库溢流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分析,在正常情况下,选矿废水随尾砂通过尾砂输送管道一并进入鸭婆山尾矿库内,产生的尾矿库溢流水在库内澄清后经五级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再全部泵回至选厂高位水池回用于选矿作业中,不外排,对地表水体无影响。(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鸭婆山尾矿库防渗层的渗透系数应小于10-7cm/s,而本工程采用的防渗膜的渗透系数小于10-12cm/s,则尾矿水砂不能从防渗膜中渗入地下水。由于库区基场和尾矿

38、坝体的上游坝坡均采用防渗膜防渗并相连接,尾矿水砂渗透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工程采取可靠的防渗处理措施后,工程产生的渗滤液对地下水的影响极小,且当地居民生活用水已全部使用自来水,不会对当地居民生活产生影响。(3)尾矿库溢流水对坝周围下源水库灌渠水质的影响分析鸭婆山尾矿库地处狮子脑、灰山、尖山合围山谷中,在332m标高有一条下源水库农业灌溉渠道,绕山腰通过。根据鸭婆山尾矿库工程方案设计,尾矿坝顶标高为330m,尾矿堆存区限定在该渠之下,尾矿库放矿方式为坝顶放矿,由于高差尾矿库尾砂及溢流水不会进入水库灌渠,对坝周围下源水库灌渠水质无影响,不会影响下游农灌用水。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经计算,尾矿库运行

39、后,东、西、北厂界噪声昼、夜均未超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南厂界由于噪声源与厂界相距较近,造成了厂界噪声昼、夜均超标,其中昼间超标5dB(A),夜间超标15 dB(A)。采用模式预测法预测声源的达标距离为57m,本项目厂界周围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因此,运行期水泵噪声不会扰民。在南厂界57m距离内应严格控制用地,严禁建设居民住宅等敏感建筑。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尾矿库溢流水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尾矿库溢流水沉淀池产生的污泥产生量不大,污泥年产生量约为0.8t,通过管道输送至尾矿库内堆存,对环境影响不大。5、生态环境影响

40、分析本工程建设对地表生态景观格局的改变,主要是尾矿的堆存和道路建设占地破坏了区域局部景观格局、涵养水源的减少、局部生态结构完整性受损引起的破碎化与“岛屿化”现象。尾矿库区基本为荒山,不占农田,尾矿库内道路建设沿途以次生林、灌木为主。(1)生态景观格局影响分析鸭婆山尾矿库内选矿尾矿的堆存将破坏库内的植被,对生态景观格局产生影响,完全裸露的土石景观取代了原来人工栽培的次生林植被景观。由于库区道路和管道输送占地面积较小,因此对区域生态景观影响不大,主要是尾矿库建设对区域景观的影响。这一变化,使尾矿库与周围环境在地域连续性、环境条件的匹配性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方面受损,引起了局部环境的破碎化与“岛屿化”

41、的现象。但是这些被占用的植被类型是当地区域林地普遍存在的,不属于特有物种。工程建设占地面积较小,影响范围有限,建设单位于尾矿库在运行期内对其坝(边)坡以及在服务年限终止后对其上面覆土植草,尽量进行绿化补偿,可以减缓影响,恢复部分景观。因此,本工程的运营对本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大,这些影响不会使生态系统及景观发生质变,从生态角度讲,对生态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2)对动、植物的影响分析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现有动植物资源较为单一和匮乏,对于本工程矿区及尾矿库范围内来说,现有植物资源主要为杉、松人工林和灌木野草,动物资源主要为蛇、野免等常见物种,未见珍稀动植物。因此,本工程的建设,虽然破坏这些

42、物种的生存条件,导致这些物种的迁移或数量减少,但影响面积和数量有限,且工程服务期满后通过覆土绿化,植物资源将得到部分恢复,目前存在的常见动物也将重新得到生存空间。(3)水土涵养影响分析本工程将最终导致30亩永久占地,占地均为荒山。尾矿库的建设将破坏现有植被,完全裸露的土石景观和建筑物取代了原来的灌木野草分布的植被景观。按照湖南省林科院的研究资料,荒山植被的水份涵养能力为710m3/hm2a,则本工程对水源涵养作用的影响可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KS式中:Q水源涵养量 m3/aK涵养系数 710m3/hm2aS植被减少面积 2hm2则预计本工程导致涵养水减少量为:Q=KS=7102=1420m3

43、/a(4)生态影响分析小结由以上分析可知,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植被破坏,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受影响的范围非常有限,相对整个评价区来说影响不太大。通过采取生态补偿、恢复等措施,可以补偿这些影响。建设方必须重视项目中的植被恢复,把植被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工程服务期满后,按有关规定应对尾砂库、道路等进行生态治理,区域植物资源、自然景观将得到部分恢复。3.4 本次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分析结论表3-5 主要环保措施及效果分析表污染源类型污染源拟采用的环保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实施时间施工期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废水施工废水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对下游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废气施

44、工扬尘施工工地内设置围挡;合理选择建筑材料的运输线路、方式,施工工地进出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干燥天气定期在泥土地面和路面洒水;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加强工人劳动防护。区域空气质量不会发生质的改变,施工扬尘的影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噪声施工噪声消声、减振、隔声、个体防护施工噪声通过加强劳动防护后对施工场地内施工人员造成影响较小, 施工噪声随施工结束而消失固废弃渣场内平衡全部处置,对环境影响小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补偿施工时合理利用土地,能不破坏的植被绝不破坏,暂时毁坏的,应尽快恢复。施工时不得将表土弃土随意丢弃,以备日后覆土、植被恢复。合理设置临时水土保持措施施工期临时占用的灌木林等采用复垦和抚育的补偿方式恢复;临时占地恢复功能动物保护工程施工活动直接导致动物死亡的可能性较小,项目建设对陆生动物的影响较轻植物保护施工破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