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92215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庆市南川区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重庆迪苒矿山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三月重庆市南川区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经 理: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重庆迪苒矿山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三月 目录_Toc323213476 1 概述11.1 目的任务11.2 执行技术标准及依据11.3 以往地质工作21.4 本次工作情况22 概况42.1 交通位置42.2矿区基本情况43 地质63.1 地质概况63.2煤层113.3煤质特征123.4 瓦斯123.5水文地质特征134构造演化及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特征164.1区域构造、构造应力场演化及控制特征164.2构造煤发育情况及分布特征165 瓦斯地质规律与瓦

2、斯赋存特征175.1瓦斯地质规律175.2瓦斯赋存分布特征176瓦斯参数及突出危险性预测186.1丛林井田186.2红光井田226.3先锋井田236.4南川井田266.5东胜井田276.6红星井田296.7水江井田306.8九井井田326.9大坪井田346.10乐村井田367瓦斯(煤层气)资源量评价397.1资源量估算方法及参数确定397.2瓦斯(煤层气)资源量估算407.3资源量计算结果及评价418瓦斯(煤层气)开发438.1瓦斯(煤层气)抽采方法438.2瓦斯(煤层气)开发现状448.3瓦斯(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448.4瓦斯(煤层气)开发区块分级449南川区瓦斯地质图459.1编图资料4

3、59.2编图内容和表示方法4510结论和建议4610.1结论4610.2建议46 附图 1、南川区K1煤层瓦斯地质图 1:10000 2、南川区瓦斯(煤层气)资源量评价区块图 1:10000 3、南川区地形地质及主要井巷工程图1:100004、南川区构造纲要图1:100005、南川区南桐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1:20006、南川区南武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1:2000附表 南川区瓦斯地质特征表附件 1、编制单位资质证书 2、南川区各煤层煤质化验报告3、南川区09年、10年、11年瓦斯等级鉴定批复文件4、南川区矿业权设置情况说明1 概述1.1 目的任务矿井瓦斯地质图是以矿井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采掘工程平面

4、图作为地理底图,在系统收集、整理建矿以来采、掘工程揭露和测试的全部瓦斯资料和地质资料,在查清矿井瓦斯地质规律,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瓦斯(煤层气)资源量评价和构造煤的发育特征等基础上按照图例绘制而成。矿井瓦斯地质图能高度集中反映煤层采掘揭露和地质勘探等手段测试的瓦斯地质信息,可准确反映矿井瓦斯赋存规律和涌出规律,准确预测瓦斯涌出量、瓦斯含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准确评价瓦斯(煤层气)资源量及开发技术条件。瓦斯地质图要求内容丰富、区带分明;层次清晰、一目了然;直观简明、使用方便。它直接用于安全生产管理、瓦斯(煤层气)抽采利用、瓦斯治理和煤矿规划,是煤矿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技术

5、和图件。1.2 执行技术标准及依据(1)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02);(2)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3)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4)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中煤协会科技200754号);(5)区县瓦斯地质图编制标准(国家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6)关于印发重庆市煤矿区(县)瓦斯地质图编制实施细则的通知,(渝煤瓦地技201102号)。(7)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GB/T23250-2009);(8)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2009年4月,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技术工作组);(9)防止煤与瓦斯突出

6、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10)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开展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的通知(国能煤炭2009117号);(11)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12)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13)关于组织开展全市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的通知(渝经煤安200950号);(14)煤质化验报告; 1.3 以往地质工作本区从1957年11月由四川省地质局涪南地质队开始进行详勘工作,于1958年12月结出,提交南川勘探区苏家湾水溪七个井田精查报告,由于勘探程度达不到精查要求,四川煤炭工业管理局煤田地质公司135地质队于1966年2月开始进行补充精查勘探,并于66年6

7、8年先后提交苏家湾水江及九井井田精查补充报告,经四川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审批结果:苏家湾、金家坝井田为地质精查报告;东胜、水溪、水江、九井井田为地质普查报告。通过上述地质工作,基本查清了区内主要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状态,煤质特征,对水文地质条件作了一定程度了解。1.4 本次工作情况我公司于2012年2月派地质、采矿、通风等专业技术人员赴南川区现场收集资料,了解该区近年来矿业权设置变化情况,收集了2011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南川区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资料,根据收集的资料,经过认真分析,编制了重庆市南川区煤矿瓦斯地质图。 2 概况2.1 交通位置 南川矿区位于重庆市东南方向的南川区内,地理坐标,东经:10

8、7000至1071923北纬:29200至291623。矿区煤层走向为南西北东。该区西南与南桐矿业公司之丛林井田接壤,东北以区界为界与月亮台井田相连。矿区呈条带状分布,走向长约42km,平均倾斜宽1.08km,面积44km2,行政区划属重庆市所辖。 渝黔铁路由三江经万盛、南川至涪陵与渝怀铁路相连。渝湘高速公路、G303国道东西向贯穿南川区。 南川区与周边各区、县均有高速路、国道或县道相通,区内各乡、镇有硬化公路相通。 矿区交通极为方便,详见矿区交通位置图(图211)。2.2 矿区基本情况 区内分布有10个井田、33对矿井(整合后,其中新建矿井3个),分别为: 南川区矿井基本情况表序号矿井名称保

9、有储量(万t)开采煤层设计生产能力万t/a)瓦斯等级开采标高矿井性质一、丛林井田1、高寿桥153.9K19突出+470100m改扩2、龙洞扁煤矿55.8K16低瓦斯+630200m整合3、后山煤矿50.9K16低瓦斯+630400m保留4、宏春煤矿41.9K14低瓦斯+550350m整合5、锦秀煤矿110.4K1 6 3650m新建6、龙塘煤矿58.1K2 K35低瓦斯+600+300m改扩二、红光井田7、大兴煤矿814.81K130突出4500m改扩8、大观煤矿16.1K14低瓦斯+750450m改扩9、石庆煤矿28.3K35低瓦斯+800400m改扩三、先锋井田10、新世纪煤矿290.5K

10、115突出3800m保留11、国华煤矿81.85K16突出5000m保留四、南川井田12、宏能煤矿2384K130突出6000m保留13、龙腾煤矿84.4K16突出5600m保留五、东胜井田14、东胜煤矿474.2K115突出+550100m改扩15、韦家湾煤矿49.7K15突出+850500m保留六、红星井田16、水溪煤矿553.4K115突出+600200m保留17、盛鑫煤矿112.4K16突出+650200m改扩七、水江井田18、大隆煤矿359.5K115 +650200m新建19、江源煤矿64.2K15高瓦斯+1000200m改扩八、大坪井田20、田坝煤矿118.02K19高瓦斯+65

11、0465m改扩21、双茂煤矿796K19低瓦斯+1000400m整合22、春阳煤矿 106K1 6高瓦斯+800400m改扩九、九井井田23、水江煤矿664.4K130突出+630300m改扩24、潼仪煤矿216.3K16突出+1100500m保留25、板桥煤矿32.4K14突出改扩26、先创煤矿238K19突出+1000500m改扩27、欣顺煤矿84.8K16低瓦斯+1200750m新建28、新嘉能煤矿106.2K16低瓦斯+1100700m改扩29水洞煤矿20.3K14低瓦斯改扩十、乐村井田30、吉兴煤矿131.2K19高瓦斯+1050600m改扩31、青龙煤矿85K19低瓦斯+12506

12、00m改扩32、扶贫煤矿120.8K19低瓦斯+1250600m改扩33、大土煤矿35.3K16低瓦斯+1210770m整合合计8400.98区内矿井2010年末合计保有资源储量8400.98万t。3 地质3.1 地质概况 3.1.1 地形地貌 南川矿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大娄山西北侧。地形沿走向北低南高,海拔5482251m,属中、低山区。总的说来,矿区地形起伏较大、横向沟谷切割较深。东南、西北两面为高山,中间则为平缓低地,三者基本上平行岩层走向,呈条带状排列。东南面以阳新石灰岩为岭构成顺向山,标高一般为8001080m,西北面以侏罗纪砂岩为岭构成逆向山,标高一般为8001000m,西南边官

13、司山坡标高9500m左右。中间为嘉陵江石灰岩所构成溶蚀低地,标高530m左右。地貌属侵蚀与溶蚀构造类型。3.1.2 地层本区位于龙骨溪大背斜之西北翼,该背斜轴部出露的最老地层为震旦系灯影灰岩,西翼出露的最新地层为白 系,其间除泥盆系、石灰系地层缺失外,其余各系地层均有出露,兹将勘探区内的地层由老而新简述于下:(1)志留系(S)韩家店组(S3):勘探区内仅见于顶部,为紫色、黄色泥岩组成。(2)下二迭系(P1) 铜矿溪层(P11);平行不整合于志留系之上,为泥岩、砂质泥岩及薄层鱼而状赤铁矿等组成,偶夹极薄之劣质煤层,厚约8m。 栖霞组(P12):深灰、棕灰层状石灰岩,夹沥青质页岩,厚约243m。

14、茅口组(P13)棕灰、灰白色块状石灰岩,局部含燧石结核,厚约85m。(3)上二迭系(P2) 龙潭煤组(P21):平行不整合于茅口组之上,为石灰岩、泥岩、砂质泥岩及砂岩组成,含煤24层,仅底部6层可采,厚约11m。 长兴组(P22):长兴组第一层(P22-1):深灰色含沥青质灰岩,夹少许砂质及沥青泥岩,厚约40m。长兴组第二层(P22-2):灰色、棕灰以块状石灰岩,含少许燧石结核,厚约30m。(4)下三迭系(T1) 玉龙山组(T11)玉龙山组第一层(T11-1):平行不整合于长兴组之上,为灰色薄层状石灰岩,中部夹紫色泥质灰岩,底部为绿色钙质泥岩,厚约60m。玉龙山组第二层(T11-2):灰色厚层

15、状石灰岩,夹紫色(中部)泥质灰岩,顶部为鱼而状石灰岩,厚约90m。 飞仙关组(T12)飞仙关组第一层(T12-1):紫色钙质泥岩,夹少许灰色泥质石灰岩,厚约110m。飞仙关组第二层(T12-2):灰绿色泥质石灰岩,下部夹钙质泥岩,厚约30m。(1) 中三迭系(T2)嘉陵江组(T21)第一层(T21-1):灰色厚层状及块状石灰岩,偶夹泥质石灰岩,厚约102m。第二层(T21-2):上部浅灰色泥岩,下部为灰色钙质泥岩,厚约33。第三层(T21-3):紫色钙质泥岩石灰岩,厚约37m。第四层(T21-4)灰色厚层状及块状石灰岩,厚约56m。3.1.3 地质构造本区处于四川红色盆地之东南缘、贵州高原之西

16、北部的娄山褶曲与川东弧的交界处,实为娄山沿褶曲之一,属轴向东北西南的龙骨溪大背斜的西北翼。龙骨溪大背斜两翼不对称,西翼较陡,由几度到80不等;东翼则较平缓,平均仅10。区内由西南向东北包括苏家湾、南川、金坝子、帽子山及九井(水江)褶曲,兹分别简述于后:(1)苏家湾褶曲:位于苏家湾井内,由一个不明显的背斜及不对称的向斜组成,向斜轴线近于南北,略成弧形。向斜西翼构造简单,岩层倾角2045,一般为30,向斜东翼构造复杂,岩层倾角南段一般为70至倒转70,北段3045。(2)南川褶曲:位于南川县城附近,西面是一平缓背斜,东侧为不甚明显的向斜,二者轴向皆近乎正南北,背斜轴部岩层倾角仅510,向斜两翼岩层

17、倾角增为2030。(3)金家坝褶曲:位于矿区中部,与苏家湾褶曲相似,为一个平缓背斜及一个不对称向斜组成,两者轴向北东30。背斜位于东侧,向斜在西侧背斜,西翼倾角约25。向斜东翼之南岩层大部分倒转,中段直立,北段变缓至40。(4)帽子山褶曲:位于帽子山井田内,与金家坝褶曲比较相似,仍为向北倾没的平缓背斜及向斜组成,两者轴向约为北东20,背斜在西,背斜轴向不明显,轴向两翼地层倾角为3040,背斜轴部有一组北西向倾斜逆断层。向斜在东,向斜轴倾伏角约38,向斜较为紧凑,且两翼不对称,东翼地层倾角6078,西翼倾角达40。(5)弹子石褶曲:位于水江1、2井田内,属龙骨溪达背斜西翼的次一级褶曲,两者轴向近

18、似南北。背斜轴处于水江1、2井田边界上,背斜西翼南段岩层倾角,在窝棚湾以南,由30逐渐增为75;窝棚湾以北,岩层倾角由30逐渐增为85直到倒转至73。向斜(九井)轴属封闭型处于水江1井田中部,向斜西翼岩层倾角1040,东翼岩层倾角1060,向斜轴两翼岩层倾角20。区内断层较发育,共有断层60条,其中对煤层有较大影响的断层12条,断层多分布在向斜轴的两翼。矿区内切割煤层主要的断层见表3-1-1表3-1-1南川区切割煤层主要断层一览表矿井名称断层编号断层性质断层产状断层规模地表长度对煤层的影响备注走向(度)倾向倾角(度)断距(m)落差(m)苏家湾矿井F4斜交走向逆断层北38西北东354580900

19、+430m以上有影响F5走向逆断层北7东南东7010310+495m以上有影响F7斜交走向逆断层北2560东北西5367341260+495m以上有影响半溪矿井F5正一逆断层北25东80北西45南东1601500对煤有较大影响F6正一逆断层北45东60北西80南东4601900对煤有较大影响F11逆掩断层北55东北35西801500对煤有较大影响东胜矿井F1横向逆断层北550西北东25301001250对煤层影响大F2斜向逆断层北3050东北西506050900对煤层影响较大F3斜向逆断层北4080东北西40501201000对煤层影响大水江矿井F9参数不详F10参数不详F13参数不详3.2煤

20、层本区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上统龙潭组,沉积环境为海陆交替相,与下伏茅口组呈假整接触。煤系总厚103.42m,含煤系数3.6%,根据岩性和含矿等特征,分为上、下两个煤组。下煤组厚53.8m,由粘土岩、碳质泥岩、砂质泥岩、硅质灰岩等组成,其中含煤二层(K1、k2)。K1煤层呈层状产出,厚0.435.81m,一般厚1.022.54m,结构简单,稳定,全区可采。K1煤层底板为厚69m之含星散状、团块状黄铁矿的铝土岩,再下为茅口岩,顶板为含黄铁矿粒黑色钙质泥岩。K1煤层在水江、九井井田内分为K11和K12两个分层。K11煤层一般厚度为1.5m左右,除水江井田向斜以东部分煤层缺失(冲刷)外,在两个井田内均属全

21、井田可采。K12煤层一般厚度为0.5m左右,在两个井田内均属局部可采层。煤层倾角全区变化较大,多为倾斜到急倾斜煤层。K2煤层下距K1煤层721m,厚0.242.23m,呈凸镜状,藕节状产出,不可采。上煤组厚49.62m,由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夹薄层碎屑灰岩组成,其中含煤三层(K3K5),K3煤层呈层状产出,厚0.753.63m,一般厚0.7m左右,下距K2煤层18.2m28.2m,结构简单,稳定较稳定,大部可采。K4、K5煤层厚0.10.3m,不稳定,全井田内不可采。K3煤层位于煤系地层中部,下距K2煤层(不可采)19.2328.2m,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粘土岩,砂质泥岩,富含植

22、物化石。煤厚0.1750.91m,平均厚0.7m,结构简单,属较稳定型薄煤层。各井田煤层特征见表3-2-1;3.3煤质特征本矿区煤的变质程度总的说来是中部高,西南及东北部较低,即由矿区西南部的焦煤、瘦煤到中部为贫煤、无烟煤再到东北部为焦煤、瘦煤及肥煤,原煤灰分一般为20%,硫分一般为4%左右,属中灰、低磷、富高硫煤。原煤发热量一般为29.333.5MJ/Kg,煤的容重为1.45t/m3。本区煤种较多,主要为瘦煤和无烟煤,其次为焦煤和贫煤,有少量肥煤。3.4 瓦斯区内K1煤层瓦斯含量较高,现有31对生产矿井,有14对矿井为突出矿井,4对高瓦斯矿井,13对低瓦斯矿井中,有2对矿井开采K2、K3煤层

23、,其余11对矿井虽然开采K1煤层,但都是在浅部或大矿开采后剩余的边角余煤。区内10个井田中,除乐村、大坪和水江井田(深部未开采)外,其余井田均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所以K1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根据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区内各种类型的矿井均有,近3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统计见表3-4-1;类型时间突出矿井(对)高瓦斯矿井(对)低瓦斯矿井(对)备 注2009年111021 整合前2010年144132011年144133.5水文地质特征 区内以文凤河及团凼河为干流形成树枝状水系,区内主要6条横切顺向山河流及地表迳流,多发源于龙骨溪背斜轴心,向西北方向流泄。木渡河、半溪河、石马坝河以文凤河为干,肖家溪

24、流至水江与团凼河相汇,两干流均汇于大溪河,流入乌江。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520m)标高以上的地下水除补给地表河流外,有的还向下侵蚀发育成承压水。区内东北部岩溶发育,地面漏斗屡见不鲜,地下河亦常见,河边泉眼密集,岩溶规模大、地下水富集程度比西南部强。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季节性变化大。现将主要含水层情况叙述如下:下二迭系阳新灰岩:分为栖霞、茅口两组,厚330m,由于此组岩性坚硬常形成高山,构成区内倾向河流之分水岭,该层裸露面积广阔,岩溶裂隙垂深发育,地面溶蚀漏斗处处可见形成地下河。著名的黄河洞阴河(长7100m)就发育在此组岩石中。该层浅部含水性最强,深部较弱,是本区的一个强含水层,是矿井

25、直接充水的水源。上二迭系龙潭组:厚约101m,主要为页岩、砂页岩及煤层组成,中部夹厚度1623m硅质灰岩,为煤系地层中主要含水层,此层灰岩裂隙发育,裂隙沿层面延伸,导致地下水富集。该组其余岩层除浅部风化裂隙发育、含水性较强外,在深部则能起隔水层作用。区内沿煤层露头老窑较多,一般水量小,仅在标高低处及河流两岸小窑有水溢出。老窑水主要来自地表水的渗漏。上二迭系长兴灰岩:厚约90m,为溶洞裂隙含水层,本层岩石科溶性好,地面岩溶裂隙漏斗到处可见,地下发育成阴河出露成泉,流量较小,在侵蚀基准面以下裂隙发育减弱。含水性也减弱。属岩溶发育的强含水层。下二迭系玉龙山灰岩:厚约150m,由于岩性不纯,岩溶不甚发

26、育,但亦有阴河出现,该层风化裂隙发育,在地表以下50m内,侵蚀基准面以下含水性弱,但在剧烈褶曲带有深层地下水形成。三迭系飞仙关页岩:厚140m地表以下50m以内风化裂隙发育,深部可视为隔水层。三迭系嘉陵江灰岩:由于该层易于溶蚀,岩溶极为发育,形成广阔的溶蚀低地,泉水较多。总的来说,本区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茅口石灰岩溶洞水,其次是龙潭组的硅质石灰岩和玉龙山灰岩裂隙水及老窑积水,是区内矿井顶底板充水的主要水源。 表3-2-1煤层特征表顺序井田名称煤层厚度(m)夹石厚度(m)煤层倾角煤质牌号顶底板岩石性质可采性注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最小最大顶板底板1苏家湾井田1.422.732.030.010.151

27、286焦煤、瘦煤砂岩、砂质页岩、泥岩及黑色页岩黑色、灰白色铝土岩、白色深灰色铝土质页岩全部可采2半溪井田1.282.532.220.020.271889瘦煤、贫煤黑灰色砂质页岩、页岩及泥岩铝土岩及铝土质页岩全部可采3东胜井田1.142.831.850.020.32889贫煤、无烟煤薄层状钙质页岩灰白色铝土岩全部部可采4水溪井田1.292.892.10.020.34789贫煤、瘦煤薄层状钙质页岩灰白色铝土岩全部部可采5水江井田0.682.691.730.11045焦煤、瘦煤、肥煤黑色页岩灰色铝土岩全部可采K11煤层01.070.40.10.21045焦煤、瘦煤、肥煤黑色页岩局部可采K12煤层6九

28、井井田0.482.961.430.060.173488焦煤、瘦煤、肥煤、无烟煤深灰色块状硅质页岩阳新石灰岩全部可采K11煤层0.131.180.53488贫煤局部可采K12煤层4构造演化及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特征4.1区域构造、构造应力场演化及控制特征本区处于四川红色盆地之东南缘、贵州高原之西北部的娄山褶曲与川东弧的交界处,实为娄山沿褶曲之一,属轴向东北西南的龙骨溪大背斜的西北翼。龙骨溪大背斜两翼不对称,西翼较陡,由几度到80不等;东翼则较平缓,平均仅10。区内断层较发育,共有断层60条,其中对煤层有较大影响的断层12条,断层多分布在向斜轴的两翼。区内由西南向东北包括苏家湾、南川、金坝子、帽子

29、山及九井(水江)褶曲。煤层瓦斯赋存状态、瓦斯含量高低、瓦斯压力大小,都是地质构造演变的结果,这些断层、褶皱构造对瓦斯生存和保存起着控制性作用。4.2构造煤发育情况及分布特征区内K1煤层构造煤较发育,主要分布在丛林井田、红光井田、先锋井田、南川井田、东胜井田、红星井田及九井井田。根据生产揭露,主要表现为煤层变形:煤层厚薄变化、煤层倾斜起伏变化、煤层破碎、煤层软分层厚度变化等。5 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赋存特征5.1瓦斯地质规律本区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上统龙潭组,沉积环境为海陆交替相,与下伏茅口组呈假整接触。煤系总厚103.42m,含煤系数3.6%,主采煤层 K1煤层,底板为厚69m之含星散状、团块状黄铁

30、矿的铝土岩,再下为茅口岩,顶板为含黄铁矿粒黑色钙质泥岩。瓦斯封存条件较好,瓦斯压力相对较大,瓦斯含量相对较高。煤层上覆岩体的厚度对瓦斯保存和逸散起着直接的作用,煤层的埋深是影响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矿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上有长兴灰岩覆盖,瓦斯封存条件好,不易逸散,瓦斯压力较大,瓦斯含量较高。5.2瓦斯赋存分布特征 本区瓦斯赋存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煤层埋深与煤层厚度,煤层埋深越大,瓦斯含量越高,煤层厚度越大,瓦斯含量越高。区内南川井田、东胜井田、水江井田煤层厚度较大,瓦斯含量相对较高。6瓦斯参数及突出危险性预测6.1 丛林井田本井田内分布有高寿桥煤矿、龙洞扁煤矿、后山煤矿、宏春煤矿

31、(开采K3煤层)、锦绣煤矿(新建)和龙塘煤矿(开采K3煤层)6对矿井。6.1.1瓦斯含量预测本井田根据井田内分布的4个钻孔资料(见表6-1-1)、红岩煤矿实测资料(见表6-1-2)和龙洞扁煤矿预测瓦斯含量(见表6-1-3),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煤层瓦斯含量变化规律(公式1)和瓦斯压力变化规律(公式2)。 表6-1-1 钻孔瓦斯压力表钻 孔 号565861157底板标高612409461360埋 深9025080310瓦斯压力mpa0.230.250.270.29表6-1-2红岩 K1煤层瓦斯含量、压力测定结果测定地点煤层标高(m)煤层埋深(m)瓦斯压力(MPa)瓦斯含量(m3/t.r) 材料上山

32、+217373/4.5北三段风巷+288362/2.9材料上山+3703040.2/北一段溜子道+3173740.47/表6-1-3 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 标高(m)煤层埋深(m)瓦斯含量(m3/t) +4002603.58+3203405.9+2903606.32+2603806.65 按照(公式1)预测煤层各种埋深的瓦斯含量见表6-1-4。瓦斯含量:Y0.02X-1.5(1)式中:Y表示煤层瓦斯含量(m3/t);X表示煤层埋深(m)。表6-1-4 煤层各种埋深瓦斯含量表埋深(m)300400500600700800900含量(m3/t)4.56.58.510.512.514.516.56.1

33、.2瓦斯压力预测瓦斯压力:Y0.001X0.15(2)式中:Y表示煤层瓦斯压力(Mpa);X表示煤层埋深(m)。按照(公式2)预测煤层各种埋深的瓦斯压力见表6-1-5。表6-1-5 煤层各种埋深瓦斯压力表埋深(m)300400500600700800900压力(Mpa)0.450.550.650.750.850.951.056.1.3瓦斯涌出量预测该井田龙洞扁煤矿近年来一直回收煤柱,所以采用高寿桥瓦斯鉴定结果进行计算,预测煤层各埋深的瓦斯涌出量。表6-16高寿桥煤矿20082010年瓦斯等级鉴定统计表 年份矿井风排瓦斯量(m3/min)原煤产量(t/d)工作面埋深(m)矿井抽采量(m3/min

34、)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m3/t)2008年3.54174330m/3.5429.32009年3.64164385m/3.6431.962010年3.88194380m3.8831.38 根据上表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开采煤层瓦斯涌出量变化规律(公式3) 瓦斯涌出量:Y0.042X+15.5(3)式中:Y表示煤层瓦斯涌出量(m3/t);X表示煤层埋深(m)。 按照(公式1)预测煤层各种埋深的瓦斯涌出量见表6-1-7。表6-17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统计表 埋深(m)300400500600700800900涌出量m/t28.132.336.540.744.949.15

35、3.3 6.1.4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 丛林井田以F32断层为界,断层上盘煤层属于南川区,下盘属于红岩煤矿,与红岩煤矿为同一井田,开采同一煤层;红岩煤矿为突出矿井,所以,上盘煤层同样具有突出危险性;根据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预测,煤层埋深大于500m,瓦斯压力大于0.74 Mpa,瓦斯含量大于8m/t,预测煤层埋深大于500m区域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6.2 红光井田 红光井田分布有大兴煤矿、大观煤矿和石庆煤矿(开采K3煤层)3对矿井,选用大兴煤矿瓦斯地质图成果;见表6-2-1、6-2-2、6-2-3。6.2.1瓦斯含量预测表6-2-1 煤层各种埋深瓦斯含量表埋深(m)240320

36、400500600含量(m3/t)11.716.2118.520.6722.116.2.2瓦斯压力预测 表6-2-2 煤层各种埋深瓦斯压力表埋深(m)240320400500600压力(Mpa)0.741.572.3943.4244.454 6.2.3瓦斯涌出量预测 表6-23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统计表 埋深(m)170225300600涌出量m/t9.9711.212.8719.56 6.2.4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 红光井田内煤层埋深大于240m,煤层瓦斯压力大于0.74 Mpa,瓦斯含量大于8m/t,预测煤层埋深大于240m区域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6.3 先锋井田先锋井田分布

37、有新世纪煤矿和国华煤矿2对矿井,根据重庆煤科院2008年5月对该井田新世纪煤矿煤层瓦斯测定的结果(见表6-3-1),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该井田煤层瓦斯含量变化规律(公式4)和瓦斯压力变化规律(公式5)。 表6-3-1 K1煤层瓦斯压力及瓦斯含量测定结果 测点测定地点水平(m)埋深(m)瓦斯压力(Mpa)瓦斯含量(m3/t)1S1111工作面运输巷+2503750.729.902S1101工作面运输巷+2303900.8610.913N4104工作面运输巷+1504500.688.304N4103工作面运输巷+1154750.9111.50 6.3.1瓦斯含量预测按照(公式4)预测煤层各种埋深的瓦

38、斯含量见表6-3-2。瓦斯含量:Y0.025X1.0(4)式中:Y表示煤层瓦斯含量(m3/t);X表示煤层埋深(m)。表6-3-2 煤层各种埋深瓦斯含量表埋深(m)300400500600700800900含量(m3/t)8.51113.51618.52123.56.3.2瓦斯压力预测瓦斯压力:Y0.002X0.3(5)式中:Y表示煤层瓦斯压力(Mpa);X表示煤层埋深(m)。按照(公式5)预测煤层各种埋深的瓦斯压力见表6-3-3。表6-3-3 煤层各种埋深瓦斯压力表埋深(m)300400500600700800900压力(Mpa)0.570.770.971.171.371.571.776.3

39、.3瓦斯涌出量预测新世纪煤矿瓦斯鉴定结果(见表6-3-4)进行计算,预测煤层各埋深的瓦斯涌出量。表6-34 新世纪煤矿20082010年瓦斯等级鉴定情况统计表 年份矿井风排瓦斯量(m3/min)原煤产量(t/日)工作面埋深(m)矿井抽采量(m3/min)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m3/t)2008年5.95233380 5.9536.772009年6.732723800.036.7635.812010年5.66250355 0.25.8633.75 根据上表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开采煤层瓦斯涌出量变化规律(公式6) 瓦斯涌出量:Y0.095X(6)式中:Y表示煤层瓦斯涌出量(m3/t);X表示煤层埋深(m)。 按照(公式6)预测煤层各种埋深的瓦斯涌出量见表6-3-5。表6-35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统计表 埋深(m)300400500600700涌出量m/t28.53847.55766.5 6.3.4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 先锋井田内煤层埋深大于300m,煤层瓦斯压力大于0.74 Mpa,瓦斯含量大于8m/t,预测煤层埋深大于300m区域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6.4 南川井田南川井田分布有宏能煤矿和龙腾煤矿2对矿井。选用宏能煤矿瓦斯地质图成果:(表6-4-1)、(表6-4-2)、(表6-4-3)6.4.1瓦斯含量预测表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