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92248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9.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doc(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煤业集团*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市*煤业集团公司二0一五年十二月*市*煤业集团*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 写 单 位:*市*煤业集团项 目 负 责 人: 技 术 负 责 人: 总 工 程 师: 提 交 时 间:二一五年十二月参加普查人员名单项目姓名职称专业签名项目负责人成 员技术负责人报告审核人过程控制人 目 录1.绪论11.1目的、任务及依据11.1.1目的11.1.2任务11.1.3组织情况11.1.4工作方法11.1.5主要完成的工作量21.2编制依据61.3交通位置、矿区面积及自然地理71.3.1交通位置71.3.2矿区面积81.3.3自然地理81.4煤矿概况91.

2、4.1煤矿建设生产情况91.4.2资源开发利用情况91.4.3瓦斯、煤尘爆炸性和煤层自燃倾向性101.4.4开拓方式、巷道布置101.4.5通风系统111.4.6提升运输系统121.4.7供电系统131.4.8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141.4.9排水系统161.4.10消防供水系统与防尘系统161.4.11采煤方法171.4.12生产能力172、地质概况182.1地质勘探工程182.2地层182.2.1区域地层182.2.2井田地层202.3地质构造212.3.1区域构造212.3.2井田构造222.4煤层242.4.1煤层242.4.2煤质242.4.3煤层顶、底板特征252.5水文地

3、质特征252.5.1自然地理252.5.2含水层262.5.3隔水层的分布与特征272.5.4断层导水性272.5.5矿井充水因素分析272.5.6矿井涌水量292.5.7矿井水文地质类型293、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313.1矿井及周边采空区普查313.1.1本矿采空区情况313.1.2周边矿井采空区情况333.1.3矿井及周边采空区普查结论343.2废弃老窑和不良钻孔普查363.2.1废弃老窑情况363.2.2井田钻孔情况363.2.3废弃老窑和不良钻孔普查小结373.3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383.3.1断层情况383.3.2裂隙情况413.3.3褶曲情况413.3.4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小

4、结423.4煤矿含水体普查423.4.1灰岩423.4.2主要含水层情况调查423.4.3其他含水体情况调查433.4.4煤矿含水体普查小结433.5导水裂隙带普查443.5.1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443.5.2导水裂隙带对开采影响464、矿井防治水工作474.1矿井现有防排水设备设施474.1.1排水设备设施474.1.2、矿井排水能力484.2防治水工程504.2.1地表防治水504.2.2井下防治水504.3制定的防治水工作技术路线和采取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534.3.1防治水工作技术路线534.3.2综合安全技术措施535、水害隐蔽致灾因素防范措施535.1矿井普查确定的隐蔽致灾因素535

5、.2隐蔽致灾因素防范措施545.2.1采空区隐蔽致灾因素防范措施545.2.2断层、裂隙和褶曲隐蔽致灾因素防范措施605.2.3封闭不良钻孔隐蔽致灾因素防范措施625.2.4地下含水体、地表水体隐蔽致灾因素防范措施625.3其它防治水措施635.3.1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635.3.2禁采线、探水线和警戒线划分原则635.3.3留设防水安全煤柱635.3.4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645.3.5井下排水695.3.6地表水防治措施695.3.7采掘工程防治水705.3.8防治水配套措施71附 图 目 录顺序号图号图 名比例尺11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22井上下对照图1:500033煤

6、矿充水性图1:200044井下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55水文地质图1:200066水文地质柱状图1:200077水文地质剖面图1:2000附 表 目 录顺序号相 关 附 表1煤矿及周边采空区相关资料台帐2废弃老窑、水源井、封闭不良钻孔台账前 言*市*煤业集团*煤矿属民营企业,隶属于*市*煤业集团,该矿为生产矿井,生产规模为6万吨/年,目前证照齐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和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8号),进一步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安监总

7、煤调201564号)、湖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鄂安办201496号)以及湖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立即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检查的通知(鄂煤监察201560号)等文件精神要求,为进一步查明矿井在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水害事故的隐蔽致灾因素,有针对性地落实防治水措施,有效防范水害事故,确保煤矿职工生命安全,*市*煤业集团组织技术力量,对*煤矿进行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编制*市*煤业集团*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根据普查工作需要,集团公司成立了由地质、测量、通风、采矿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市*煤业集团*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小组,制定了普

8、查计划,明确了相关普查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方法。相关普查人员于2015年11月2015年12月多次抵达*煤矿,采取查阅企业相关资料、图件、调查知情人和实地勘查相结合的方式,遵照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对矿井及周边采空区、废弃老窑和不良钻孔、断层、裂隙和褶曲、含水体等实施普查,作出了该矿井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结论,根据结论制定了相应的治理工作计划和应采取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本次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受到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与监督,特此感谢。*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小组2015年12月 1.绪论1.1目的、任务及依据1.1.1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

9、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和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8号)等规定,进一步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564号)、湖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鄂安办201496号)以及湖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立即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检查的通知(鄂煤监察201560号)等相关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查明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可能诱发水害事故的隐蔽致灾因素,有针对性地落实防治水措施,有效防范水害事故,确保煤矿职工生命安全。1.1.2任务本次工作的目的任务: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10、、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结合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对采空区、老窑、封闭不良钻孔、地下含水体及导水裂隙带等隐蔽地质致灾因素进行普查,并开展隐蔽致灾因素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煤矿处理相关地质灾害提供依据,指导矿井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预防煤矿事故。1.1.3组织情况通过对煤矿可能存在的水害隐蔽致灾因素分析,针对普查内容和要求,*市*煤业集团公司于2015年11月2日成立了由地质、测量、通风、采矿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市*煤业集团*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小组,由*担任该矿普查小组组长,小组成员由*、*、*、*组成,同时制定了普查计划,明确了相关普查人员的职责和工

11、作内容、方法。1.1.4工作方法本次水害普查工作在系统收集和整理*煤矿各阶段勘探资料、历年来采掘工程揭露的地质(包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其它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地质灾害资料的前提下,采用查阅资料、人员询问、查阅图件、实地地质调查、计算分析等方法,结合矿井生产规划,查明煤矿各种可能导致水害致灾的隐蔽因素,提出有效预防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1.1.5主要完成的工作量2015年11月2015年12月进行了该煤矿相关资料的搜集,并根据收集的资料对矿井及周边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导水裂隙带、地下含水体等不良地质体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实测,对周边矿井开采情

12、况等进行现场调查和勘测。通过对资料和实际普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编制提交*市*煤业集团*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现场查阅资料现场调查 关闭的老窑排水设备钻孔调查采空区调查本次工作对已确定存在的水患和可能存在水患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一些冒落塌陷区造成人员无法进入的老巷,根据现有资料无法确定其积水情况的,按照“有疑从有”的原则视其为有水,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实施水患防治工作。共完成以下实物工作量:表111 *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地质普查完成实物工作量表序号调查工作内容单位数量备注1岩巷(井筒、石门)m890查现场、查地质素描图2煤巷m4800查现场、查地质素描图3废弃井筒处2查

13、现场4废弃老窑处1查现场5地表水系等处2查现场6断层条10查地质素描图、地质报报告及现场7采空区处10查井下8钻孔封孔质量调查个数8查地质报告及现场9矿井涌水量观测次10井下涌水量观测点1.2编制依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2、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安监总煤调2013135号;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564号)4、湖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鄂安办201496号)5、湖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立即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检查的通知(鄂煤监察2

14、01560号)6、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8号;7、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7号令;8、煤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评价标准,(MT/T10912008);9、地质勘探安全规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AQ2004-2005。10、矿方提供的各类地质报告和资料。1.3交通位置、矿区面积及自然地理1.3.1交通位置*市*煤矿位于*市城区东北方向,直线距离约35km。属*市*镇所辖,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10040310316,东经11156401115845。矿井距离*煤矸石发电厂约1km,矿区与*市、荆门市均有公路相通,并有客车来往,与两地距离分别为35

15、km、30km,向南西约20km可抵焦枝铁路*火车站或*公路,通往*、*、襄樊、武汉等全国各地,*水库也有班船往返于*市*、*,*市*镇等地,水陆交通十分方便。(见图1-1-1)。图1-1-1 *煤矿交通位置示意图1.3.2矿区面积根据湖北省国土资源厅2014年10月9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矿井开采标高+20240m,矿区面积2.7372km2(见表1-1-1)。表1-1-1 *煤矿矿界拐点坐标点号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XYXY1234567891.3.3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区内地形北西高南东低,井田内最高点位于方家店南,海拔标高134.6米,最低点位于楼子河,海拔标高69.1米,最大比高

16、65.5米,属丘陵区。2、 地表水系区内水系有楼子河和*水库西干渠。楼子河在井田东南角边界外缘通过,为区内主要地表水排泄道,天旱时河内无水,下雨时地表水汇集于楼子河向南排泄,最终注入*。西干渠是当地农业生产引水的骨干渠道。区内堰塘星罗棋布,一般容量不大。矿区地表水体不发育,对矿井充水性影响不大。3、 气象条件本区地处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带,气候变化较大,年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2.3;最大年降雨量1220.6毫米,多集中在5、6、7三个月;最大蒸发量1708.9毫米,潮湿系数0.310.99,属于山地温带湿润亚区,区内植被较好。4 、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G

17、B18306-2001),该矿区属地震基本烈度度区(M=4.5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特征周期为 0.35S,属强度小的弱震区,地壳相对稳定。5 、经济状况区内农业为主导产业,以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为主。区内工业以煤炭开采为主,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1.4煤矿概况1.4.1煤矿建设生产情况*煤矿地处湖北省*煤田*东井田,主要开采*系下统*组第二段(J1xn2)21煤层,煤炭主要作为民用及动力用煤。该矿始建于2003年5月,最初生产能力为30kt/a,2006年开始实施“三改六”改(扩)建工程, 2008年3月,经湖北省安监局、湖北省经委组织验收合格投产,现实际生产能力为60kt

18、/a 。该矿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中央并列抽出式机械通风,走向壁式采煤法,煤电钻打眼,爆破落煤,人工攉煤,工作面刮板机运输,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该矿为生产矿井,目前矿区仅设置1个采矿权人,即*市*煤矿有限公司*煤矿。1.4.2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根据湖北煤炭地质勘查院编制的*市*煤矿有限公司*煤矿2014年度矿山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及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的审查意见,查明矿井保有煤炭地质资源储量为911kt(截止2014年底),其中122b类508 kt,333类403 kt。将122b级储量和80%的333级储量计入矿井工业资源/储量,则全矿井保有工业资源/储量为:工业资源/储量=

19、(122b)+(333)K式中:K可信度系数,取0.8。则全矿井保有工业资源/储量为830.4kt。该矿自2013年以来,受市场行情的影响,年产量为34万吨。、矿井回采率为80%,采区回采率为85%,工作面回采率为97%。1.4.3瓦斯、煤尘爆炸性和煤层自燃倾向性根据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5年2月6日下发的省经信委关于2014 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鄂经信函201448号),该矿2014年度为瓦斯矿井。根据提供资料,该矿按有关规定,每年均按规定委托具备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年度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经湖北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中心审查确认,均为瓦斯(低瓦斯)矿井。自建矿以来,该矿

20、未曾发生瓦斯大规模涌出等事故。 根据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2013年10月18日日出具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检验报告,该矿开采的*系下统*组第二段(J1xn2)21煤层,无煤尘爆炸性危险。自建矿以来,该矿未曾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根据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2013年10月18日出具的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该矿开采的*系下统*组第二段(J1xn2)21煤层,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属不易自燃煤层。自建矿以来,该矿未曾发生煤层自燃发火事故。1.4.4开拓方式、巷道布置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一对井筒:主斜井、回风斜井,井口均位于井田西部,详见表1-4-1 井筒特征表。表1-4-1 井筒特征表井筒名称主斜井风井

21、井口座标方位角井筒坡度井筒长井筒净断面支护形式井筒装备主斜井在1m水平落平。布置井底车场、井下中央变电所、主排水泵房、主水仓。在主斜井北约50m处布置风井,在+3m水平落平。矿井开采煤层为21煤层,井田在中部被一南北走向的断层(F1)分为东、西两部分,设计以F1断层为界划分为东西两块,布置采区(西)、采区(东)两个采区。采区在井底车场以西煤层中向南沿倾向部布置采区轨道下山至155m水平落平,布置采区变电所、井底车场、水泵房,同时在155m水平布置采区二级轨道下山,在226m水平落平,布置水仓、泵房;在风井落底处,在煤层中向南沿倾向部布置采区总回风下山至155m水平落平,在二级轨道下山东、西两侧

22、分别布置东、西二级回风下山,到226m水平。主斜井落平后,向东布置绕道,再沿煤层走向向东布置东集中运输平巷至F1断层,在F1断层向东布置东集中轨道下山,在-85水平落平,布置采区变电所、采区泵房及水仓、采区回风平巷、采区轨道下山、采区回风下山。风井落平后,沿煤层走向向东布置东集中回风平巷至F1断层,在F1断层向东布置东集中回风下山,在-82水平落平,与采区回风平巷、回风下山相通。这些巷道主要担任采区提升、排水、运输、供电、通风、避灾安全出口等任务。矿井目前在采区二级轨道下山198m标高布置有12104采煤工作面一个,在210m标高布置有12105平巷掘进工作面一个。受煤炭市场形势影响,采区从2

23、013年至今,生产、建设全面停止,未进行采掘生产施工,仅保持正常通风,进行日常排水、维护工作。1.4.5通风系统1、矿井通风方式该矿目前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东、西两翼分区通风,主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主通风机工作方式为抽出式,矿井反风通过主通风机反转完成。2、矿井通风路线采区12104采煤工作面(198m):新鲜风流经主斜井进入井底车场采区轨道下山采区二级轨道下山12104运输平巷工作面;污风12103平巷东二级回风下山采区总回风下山风井地面。采区12105掘进工作面(-210m):新鲜风流经主斜井进入井底车场采区轨道下山采区二级轨道下山12105运输平巷工作面;污风12105平巷东二级

24、回风下山采区总回风下山风井地面。采区-85m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新鲜风流经主斜井进入采区集中运输平巷采区集中运输下山-85m平巷工作面;污风80m回风平巷回风上山采区集中回风下山采区集中回风平巷风井地面。3、主通风机房及其设备、设施该矿在回风斜井井口设有主通风机房,分设有机房及值班室。机房内设置有直通矿区电话;有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及运行记录;安排有专人24小时值班。回风斜井设有防爆门及行人出口,专用引风道口装设有FBCDZ-6-13-30kW2型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主通风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该型号风机风压范围4631750Pa,风量范围是15.233.7m3/s。4、局部通风矿井掘进工

25、作面使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安装FBDY11kW型矿用隔爆型压入式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2台,风筒采用DN400mm、DN500mm矿用阻燃风筒。5、硐室通风井下绞车房、水泵房、变电所、避难所等均为独立通风。1.4.6提升运输系统1、运输、提升方式该矿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东、西两翼开采。主斜井、采区轨道下山均采用单钩串车混合提升方式,主运输平巷、区段平巷都采用矿用防爆蓄电瓶机车运输。2、运输、提升设备该矿主斜井提升为井上提升,提升机选型JTP16001500型。矿井采区轨道下山提升设备提升机型号:JTPB16001500型;二级轨道下山提升绞车型号:JBT12001000型。矿井采区集中运输下山

26、提升绞车型号:JBT1000800型;原-85m轨道下山提升绞车型号为JBT800600型。现采区煤炭经二级轨道下山、轨道下山提升运输至井底车场,然后挂钩串车由主提升机提升运输出井口到煤场。现采区煤炭经东集中下山提升至东集中运输平巷,采用矿用防爆蓄电瓶机车运输至井底车场,然后挂钩串车由主提升机提升运输出井口到煤场。采区区段平巷CCG3.0/600机车运输;采煤工作面采用SGW-17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提升、运输采用KFU-0.75型侧翻式矿车;运送材料采用1t材料车。3、提升信号及保护该矿主斜井、采区轨道下山及主要运输大巷运输机车声光信号设备及其安全保护装置齐全,提升运输系统设有从井底(区段

27、)车场信号工发给井口信号工和从井口信号工发给绞车司机的信号装置,声光信号齐备。4、提升用钢丝绳该矿主斜井、采区轨道下山绞车分别使用619-24.5型钢丝绳。根据提供的资料,钢丝绳日常检查由专职人员进行。5、运输提升管理该矿主斜井、采区轨道下山设有井口、井底车场阻车器,斜井变坡点下方设有挡车栏,斜井内设有防跑车装置。主斜井、采区下山井口、井底(区段)车场设置有斜井安全管理警示标牌,斜井运送人员上、下地点设置有信号牌。该矿制定有斜井提升管理、平巷机车及人力推车运输管理等项制度;现场检查,斜井提升绞车工、机车操作工等均经过特种作业人员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交接班、运行维护、检修、钢丝绳检查

28、、绞车及机车检查试验等记录齐全。1.4.7供电系统1、供电电源该矿采用10kV双回路高压电源供电,主电源引自邵家畈变电站10kV高压输电线路;备用电源为*市*矸石发电厂10kV高压输电线路。2、地面变电所该矿在主斜井井口附近地面工业广场设有地面变电所。装设有S系列节能变压器2台,型号为S7-500/10型变压器,以低压380V电压向工业广场供电。3、下井电缆井下供电采用10kv双回路高压下井,从地面变电所不同母线段布置2趟MYJV22-325型高压橡套阻燃电力电缆至井下中央变电所。4、井下供电井下中央变电所选用KBSG-315/10矿用变压器、配BGP-43-10型高压真空馈电开关。 利用低压

29、馈电开关和矿用橡套阻燃电缆,以低压660V/127V向主排水泵、绞车及其他用电负荷供电。从井下中央变电所布置2趟MYJV22-325型高压橡套阻燃电力电缆至采区变电所,-85m、-155m采区变电所选用KBSG-315/10矿用变压器、配BGP-43-10型高压真空馈电开关。 利用低压馈电开关和矿用橡套阻燃电缆,以低压660V/127V向工作面、水泵、绞车及井下其它用电设备提供电源。5、电气设备及管理该矿为瓦斯矿井,根据现场评价检查情况,目前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均为矿用防爆型或者矿用本安型电气设备;井下机电硐室内均采用矿用防爆型开关作为配电开关。该矿建立有电气设备入井管理及维修保养制度,3名专职电

30、钳工经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根据提供的资料,该矿目前所使用的井下电气设备有 “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其安全性能合格证,能满足其安全使用要求。6、电气保护该矿高、低压配电设备具有过流、失压保护功能;井下低压控制设备具有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井下低压馈电线路上装设有检漏保护装置。1.4.8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2013年1月,该矿根据湖北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办法和湖北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湖北煤监局 鄂煤监察2012168号)的有关规定,委托武汉矿业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完

31、成了*市*煤矿有限公司*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项设计,该设计经*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审查,并于2013年7月4日通过了现场验收。现将本次评价时该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现状介绍如下:1、 监测监控系统该矿装设有山东淄博瑞安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KJ78N型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一套,以实现对该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矿井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该矿在矿办公区设有安全监控中心,有2名专职监测监控员经专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负责全矿监测监控系统以及局部区域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2、人员定位系统该矿装设有KJ222(A)型矿井人员定位系统一套,以实现该

32、矿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同时充分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定员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3、紧急避险系统该矿目前在井下采区轨道下山与西-146m运输平巷交汇处布置采区避难所,主要服务于采区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紧急避险,并按规定配齐硐室内的设施设备;同时考虑在采区新-85m轨道下山完成掘进和采区布置后,在相应位置布置采区避难所,为采区采掘工作面的作业人员紧急避险服务。4、压风自救系统该矿目前压气及其输送系统较为完善,在地面主斜井工业广场内设置有空压机站,装设有LGS-22/8G(132kW)、LU65-7型空压机各1台;主管道D100型无缝钢管,支管道D50型无缝钢管,沿主斜

33、井、采区轨道下山敷设。5、 供水施救系统该矿目前防尘供水及消防供水系统较为完善,回风斜井井口上方设有250m3防尘、消防用综合水池一座,水源取自山泉,并与矿区地表饮用水管道联通。防尘、消防供水管道沿主斜井、主要运输大巷、采区轨道下山、区段平巷及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采区配电点等沿线敷设,各供水点安装有阀门和喷雾、洒水装置。主排水管道D100型,分管道D50、D25型。6、 通信联络系统该矿在地面安全监控中心装设有HJD-80型32门程控自动交换通信系统1套,实现井上、下及矿内、外通信联系。该系统为有线调度电话系统,能实现矿内外、井上下自动交换。矿调度室、主斜井、主通风机房、空压机站装设有程控电

34、话,井下采掘作业面、采区轨道下山绞车房、水泵房、避难所以及各车场等均装设有KTH108型矿用本安电话。1.4.9排水系统矿井目前采用三级排水。1、一级主排水系统设在主斜井井底车场-1m水平,使用D80-305型水泵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主水仓容量200m3,副水仓容量200m3。排水高度为115m,排水管选择外径80mm,壁厚4mm的无缝钢管作为吸、排水管。2、二级排水系统采区二级排水设在-155m水平,使用D80-307型水泵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排水管选择外径80mm,壁厚4mm的无缝钢管作为吸排水管。采区二级排水设在-85m水平,使用D80-305防爆型水

35、泵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排水管选择外径80mm,壁厚4mm的无缝钢管作为吸排水管。3、三级排水系统采区-226m水平三级排水,选用D80-303型水泵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排水管选择外径80mm,壁厚4mm的无缝钢管作为吸排水管。采区-152m水平三级排水,选用D80-303型水泵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排水管选择外径80mm,壁厚4mm的无缝钢管作为吸排水管。 1.4.10消防供水系统与防尘系统该矿消防供水系统与防尘系统共用。回风斜井井口上方设有250m3防尘、消防用综合水池一座,水源取自山泉,并与矿区地表饮用水管道联通。防尘、消防供水管道沿主斜

36、井、东西主要运输大巷、采区轨道下山、区段平巷及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采区配电点等沿线敷设,各供水点安装有阀门和喷雾、洒水装置。主排水管道D50型,分管道D50、D25型。地面消防供水管网与地面防尘、生活用供水系统共用。该矿地面主提升绞车房、主通风机房、地面变电所、空压机站以及井下机电设备硐室、水泵房、绞车房、避难所、采区配电点等配备有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该矿主斜井、回风斜井、以井口为中心的联合建筑物,均为不燃材料建造,井筒、采区轨道下山、车场以及主要运输巷,均采用裸巷、锚网、砌碹或金属支护,机电硐室采用砌碹支护。1.4.11采煤方法该矿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方式。采煤工

37、作面采用打眼放炮落煤,人工攉煤,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采煤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支护。1.4.12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自2013年以来,受市场行情的影响,煤矿年产量一般为34万吨。2、地质概况2.1地质勘探工程矿区地质工作开展的时间较早。在70年代湖北省第九地质大队在*煤田进行过1/10万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1982年7月湖北省地质矿产局编制了包括本区在内的1/50万的湖北省区域地质图,并提交了湖北省区域地质志。1990年,湖北省煤田地质一二五队在*市进行了全市煤炭资源调查工作,并提交了湖北省*市煤炭资源调查报告。井田外围的*勘探区地质工作比较系统:原湖北省地质

38、局江汉地质队于1960年7月至1961年8月进行过勘探工作,施工钻孔57个,钻探工程量11363.33m;原湖北省115队自1973年4月至1974年5月,进行了普查(最终)勘探,施工钻孔38个,钻探工作量8389.03m,获得煤炭储量106.74万吨;1982年9月1984年10月,湖北省煤田地质一二五队对*勘探区进行了补充勘探工作,施工钻孔42个,钻探工作量13855.07m,提交了湖北省*县*煤田*勘探区补充普查地质报告(最终)获煤炭储量380.9万吨。1994年10月湖北省煤田地质一二五队在井田内施工钻孔一个,钻探工作量170.26m,进一步对本区含煤地层进行了了解。2000年3月20

39、00年11月,湖北煤田地质一二五队对*东井田再次进行煤田地质勘探,完成1:5000地形图修测7km2,1:5000地质填图3.5km2,施工探槽4条,施工钻孔7个,其有限进尺1763.63m,实测地层剖面1023.8m,调查生产矿井2个,采取煤样24个,采取岩矿样4个,岩石物理学样7组,化石样6个,查明了该区域地层层序和含煤地层时代,详细划分了含煤地层,基本查明了井田内的构造特征及构造发育程度,初步查明了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和煤层的分布范围,以及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井田内煤炭资源的赋存情况、储量,并提交了湖北省*煤田*东井田(煤)地质勘探报告。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可采储量180万吨

40、。2.2地层2.2.1区域地层本区地层区划为扬子区黄陵八面山分区黄陵小区。区域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中统巴东组和上统九里岗组、晓坪组;*系下统*组、中统自流井组、下沙溪庙组、上沙溪庙组;白垩系上统罗镜滩组、红花套组、跑马岗组;上第三系掇刀石组;第四系。区域地层情况详见表 2-2-1。表2-2-1 *煤田区域地层简表界系统组或群段代号厚度(m)新生界第四系掇刀石组Q030上第三系Nd15中生界白垩系上统跑马岗组K2p500红花套组K2h1000罗镜滩组K2l810*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1701000下沙溪庙组J2x427自充井群第三段J2zl3200350第二段J2zl2第一

41、段J2zl1下统*组第三段J1xn3176305第二段J1xn2第一段J1xn1中生界三迭系上统晓坪组观音含煤亚段T3x4-20176观音砂岩亚段T3x4-136170方家棚含煤亚段T3x3-245160方家棚砂岩亚段T3x3-1151532水井湾含煤亚段T3x2-29175水井湾砂岩亚段T3x2-1102250周家山含煤亚段T3x1-2049周家山砂岩亚段T3x1-1101235九里岗组上段T3J2136210下段T3J1106200中统巴东组上段T2b24768下段T2b1不 详下统嘉陵江组T1J不 详2.2.2井田地层井田内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系下统*组第一段(J1xn1)、*组第二段

42、(J1xn2)、*组第三段(J1xn3);*系中统自流井群第一段(J2zl1)、自流井群第二段(J2zl2)、自流井群第三段(J2zl3);*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x)及第四系(Q),其中*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x)位于井田东部外围和井田地层为断层接触关系。现分述如下: (一)*系下统1、*组第一段(J1xn1)井田内地表没有出露,主要由灰浅灰色细中粒砂岩,夹薄层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组成。中、细、粉砂岩中有较多的透镜状亮煤包体及煤线。井田内钻探仅揭露28.97m。据邻区*勘探区资料:上部以中厚层状中粒砂岩为主,间夹细砂岩(有时变为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含较多的亮煤包体,厚3.0034.70m,平均15.97m。中部以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为主,间夹薄层泥岩,偶夹透镜状极薄煤层12层,厚5.8643.35m,平均21.74m。下部为灰浅灰色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区域上定为K2标志层),以中粒为主(底部有时为粗粒),含较多的亮煤包体,厚8.5032.88m,平均22.89m。全段厚度为44.7688.70m,平均为60.60m。与上覆地层呈整合接触。2、*组第二段(J1xn2)为井田内主要含煤段。以深灰色黑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为主,夹细中粒砂岩,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及碎片。上部偶见动物化石,中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