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灾害的预防技术论文38645.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92299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瓦斯灾害的预防技术论文3864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煤矿瓦斯灾害的预防技术论文3864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煤矿瓦斯灾害的预防技术论文3864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矿瓦斯灾害的预防技术论文3864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瓦斯灾害的预防技术论文38645.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瓦斯灾害的预防技术摘要:搞好煤矿瓦斯灾害的预防工作,首先要提高干部职工对瓦斯及其危害性的认识, 其次要抓好四道防线管理工作:第一,即加强矿井通风和瓦斯抽放管理;第二,即加强防火 管理;第三,即加强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管理;第四,即加强职工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瓦 斯管理队伍。 关键词:矿井通风管理;矿井瓦斯抽放管理;防火管理;瓦斯监测监控管理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井下采掘工作面进行采掘活动时,瓦斯涌出到生产巷道空间,对井 下生产活动造成安全威胁。不论瓦斯涌出量多少,一直是矿井生产中主要危险源,瓦斯灾害 防治就成为矿井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搞好矿井瓦斯防治工作,就要提高认识,抓好四道 防线建设工作

2、。 1 提高认识 提高认识,就是要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每个干部职工对瓦斯的认识,特别是对瓦斯危 险性的认识。掌握瓦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瓦斯爆炸的 3 个条件,瓦斯事故前的预兆、 特点和规律,掌握灾害预防、事故抢险、矿山救护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 自主保安能力。通过提高认识,确立正确的安全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坚 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先抽厚采、监测监控、以风 定产”十二字方针,构建“十六字”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优化矿井生产布局,在 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组织生产。 2 四道防线 2.1 加强通风和瓦斯抽放管理 2.1.1

3、 通风是排除瓦斯的最主要手段,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峒室等巷道都必须保证风 量和风速,满足稀释瓦斯到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界限,杜绝瓦斯事故。首先,对于采煤 工作面应预防上隅角的瓦斯超限,保证工作面的风量。采煤工作面是负压通风,合理的通风 系统是保证工作面风量的基础。 整个矿井的生产和通风是相匹配的, 为了避免采掘工作面的 风量供给不足,首先应该采掘平衡,不要将矿井的采掘活动的安排过于集中。其次,各采区 在开拓工作面时, 应该先掘中部车场, 避免造成掘进与工作面的串联通风及掘进工作面之间的串联通风。再次,应加强掘进工作面通风管理。掘进工作面通风是煤矿井下最容易出现安 全问题的地点,特别是在更换、检修

4、局部通风机或风机停止运转时,必须加强管理,通风部 门与机电部门要协调好工作,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恢复工作时的安全。高瓦斯矿井,为 防止局部通风机停风造成的瓦斯积聚,必须使用“三专” (专用变压器、专用供电线路和专 用开关) “、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局部通风机要挂牌指定专人管理理,严禁 非专门人员操作局部通风机和随意开停局部通风机; 在停风前, 必须先撤出掘进工作面的人 员并切断电源。另外,在通风设施上,一定要搞好各种通风设施的动态管理,克服通风设施 跑风、漏风等影响通风的问题;二是搞好盲巷、密闭等的动、静态管理,尤其要抓好通风设 施的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要达到质量标准化, 确

5、保通风系统完善、 合理可靠, 便于调整风量, 把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浓度以下。 2.1.2 矿井瓦斯抽放是消除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治本措施,不仅减少和消除矿井瓦斯对 煤矿安全生产的威胁,且帮助解决矿井仅靠通风难以解决的问题,减少矿井通风负担,也是 保证安全生产的预防性措施。首先,根据采掘工作面煤层的瓦斯参数,选择科学合理的瓦斯 抽放方法。其次,依据煤层瓦斯参数和抽放方法,编制科学合理的瓦斯抽放设计指导生产。 再次,做好井下瓦斯管路、抽放钻场等检查维护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抽放瓦斯计量的测定工 作,提高瓦斯抽放率,保证安全生产。 2.2 加强防火管理除了严禁带火种入井外,还要严格控制井下火源的产生。预防

6、机械着 火,主要是加强机械保护投入和日常管理,重点防范摩擦起火,提高机械检修质量,加强润 滑, 杜绝设备不完好时运转; 不能忽视托辊、 堆煤保护和机电无油化等问题。 预防电气着火: 各种电气保护如接地保护、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必须齐全、灵敏、可靠;是继电整定要科 学、合理,确保非正常状态下保护动作;加强电气设备的防爆管理,各种电气设备防爆率达 到 100%;各种缆线严禁出现失爆现象,井下消防系统、消防材料和消防设施应规范齐全。 2.3 加强瓦斯监测监控管理 通过定点和不定点,24 小时不间断的监测手段,对瓦斯的状态形成一个可视网,出现 异常能及时发现,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

7、。监测监控大体可分静态 和动态两种。静态监测监控的重点是管好、用好现有安全监测监控,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对风量、风速、瓦斯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和监控;利用瓦斯断电报警仪、三专 两闭锁等设施解决瓦斯超限时的断电停机、瓦斯超限报警、停风就断电的问题。同时,监测 人员通过监视屏幕,不间断监视瓦斯动态情况。动态监测监控的重点是光学瓦检仪、便警仪 的管理和使用。瓦检人员按规定要求检查、测试瓦斯等气体。专职瓦检员、班组长、跟班干 部、下井领导都应参与瓦斯检查,坚强现场管理,关键是抓好包括静态设施设备在内的各类 仪表、传感器的定期检查、校验工作,保证灵敏度、可靠性。安全监测监控还需要进一步改 进,

8、应把井下各类风门的开闭状态纳入监测监控管理,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依靠先进 的监测监控搞好瓦斯的动态管理。 2.4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瓦斯管理队伍 搞好瓦斯管理必须有一支业务技术过硬的职工和管理队伍。 管理队伍建设应抓好以下方 面:健全机构,从人员上要不断充实,目的是健全和加强管理;是爱岗敬业、安全教育,提 高每个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 也是搞好思想建设的重点内容; 是加强业务技术培 训,职工培训是队伍建设的基础,尤其是特殊岗位人员,如监测工、瓦检员、测风员等,对 其进行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坚持装备、管理、培训并重的原则,应该常抓不懈。 总之,只要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

9、则,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 产”十二字方针;优化矿井生产布局,合理组织生产,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加强瓦斯综合治理,一定能够科学、有效地防治各类瓦斯事故,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自然灾害是煤矿安全的大敌,而要提高矿井抗灾防灾能力,首先要解决矿井“一通三防”硬件设施的建设。1987年投产的燕子山矿,16年来,在防灾抗灾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试探,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燕子山矿,井田面积49.998平方公里,东西走向长9公里,南北长6.3公里,地跨大同市南郊、左云县两地,共有可采煤层13层,煤层总厚度13.98米。由于赋存条件不同,矿井目前只开采4#、8#、12-1#、12-2#

10、、14-2#和14-3#煤层,且4#、8#、12-2#和12-2#煤层已基本采完,现主采的是14-2#煤层,采煤方法为综合机械化开采。矿井通风方式为混合抽出式。设计有5个进风井和3个回风井,总进风量为18213m3/min,总排风量为19797m3/min。从原始设计上看,是科学的、合理的。由于近十多年来,周边小窑迅猛发展和矿自身的4#、8#煤层已基本采完,现又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一方面是周边小窑众多,越层越界开采屡有发生,使得盘区设计长度和工作面采区不断缩减;另一方面,由于4#煤层采空区不断增加,有的采空区已经自燃,再之众多小窑采取的是自然通风的方式,进一步了加剧了4#煤层的自燃,并通过采空区

11、地缝间隙,直接影响着12#、14层的开采安全,也使得煤矿地质条件变得更加复杂。从2002年起,燕子山矿对所有盘区的工作面进行了全部勘查、测定,先后制定出30多个局部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在六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1、坚决贯彻“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总原则。从2001年起,矿原煤产量迅速增加,从2000年前的220万吨,提高到2002年的364万吨,2003年,计划年产量363万吨,力争突破400万吨。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开拓新的生产盘区和解决新盘区的供风问题。2003年4月,矿对纸坊头主扇进行了重新启用和运行鉴定,经反复测定和计算,可完全保证满足新盘区安全生产需要。2、加快实施对通风

12、系统的改造。因矿井12#层307与12#层309是共用一条总回风巷集中回风的,但由于当时总回风巷断面设计小,且部分地面顶板又破碎,支护后必然产生较大阻力。而负责这个盘区的燕子山主扇,经改造后已达到额定最大的排风能力,仍不能满足两个盘区开掘新工作面的要求,而刷大原有回风巷的工程既复杂又不经济。于是,在总工程师的带领下,矿技术人员经过反复比较,最后决定再开掘一条910米的辅回巷。这样既不影响生产,又解决了盘区的供风问题。改造工作全部结束后,效果十分显著。排风量由8100 m3/min提高到10000 m3/min以上,为两个盘区的扩大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矿对311主生产盘区也补掘了2500米

13、的辅助回风巷。同时,还将相邻停采的305盘区轨道皮带巷改造成311盘区回风巷,这样,即可完全满足这个长4000米、设计有14个工作面的最大生产盘区的供风。3、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针对311盘区上的小窑多、采空区多、部分采空区已自燃的特点,燕子山矿对所有工作面都安装上瓦斯及一氧化碳自动监测报警系统,以达到对各工作面实行自动监测并保证全矿的安全生产。4、对重点工作面采取升压措施。几年来,燕子山矿先后在7个工作面隅上角不时发现一氧化碳有害气体,这直接威胁着矿井的生产安全和作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对此,燕子山矿针对这些工作面全部砌建了升压工程,安装了两台升压风机,消除了一氧化碳,保证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员工

14、的生命安全。同时,针对邻近采空区的永久密闭,进行了150mm的里外喷浆,有效杜绝了有害气体的泄漏。这项永久密闭里外喷浆的尝试已得到了集团公司的大力推广。5、加强对周边小窑通风情况的监测。矿小窑管理科配合通风区经常对周边小窑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气体监测,并把检查监测结果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做好预测预报工段。6、实行瓦检员、安检员连锁盯班三汇报制度。对重点区域、重点工作面,矿加强对瓦检员、安检员的管理,实行连锁盯班上岗,要求两小时必须分别向矿调度、安监部、通风区汇报一次检测结果,瓦检员、安检员必须同时携带瓦斯和CO便携仪,并在记录本上签字,杜绝了工作人员不在岗位的情况发生。通过上述六条措施的实行,保证了全矿的安全生产,大大提高了煤矿抗灾防灾的能力。实践证明,这些措施都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