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各岗位操作规程1.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92521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232 大小:5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通风各岗位操作规程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2页
煤矿通风各岗位操作规程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2页
煤矿通风各岗位操作规程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2页
煤矿通风各岗位操作规程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2页
煤矿通风各岗位操作规程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通风各岗位操作规程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通风各岗位操作规程1.doc(2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瓦斯检查员操作规程1 一、五大灾害.1 二、岗位职责.3 三、操作程序.5 四、危险预控.8 五、创伤急救.8 六、岗位红线.9爆破工操作规程11 一、五大灾害.11 二、岗位职责.13 三、操作程序.14 四、危险预控.17 五、创伤急救.18 六、岗位红线.19测风工操作规程20 一、五大灾害.20 二、岗位职责.22 三、操作程序.23 四、危险预控.26 五、创伤急救.26 六、岗位红线.27测尘工操作规程29 一、五大灾害.29 二、岗位职责.31 三、操作程序.32 四、危险预控.33 五、创伤急救.34 六、岗位红线.35通风设施工操作规程37 一、五大灾害.37 二、岗位

2、职责.39 三、操作程序.40 四、危险预控.44 五、创伤急救.45 六、岗位红线.46风筒工操作规程48 一、五大灾害.48 二、岗位职责.50 三、操作程序.51 四、危险预控.54 五、创伤急救.55 六、岗位红线.56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发放工操作规程57 一、五大灾害.57 二、岗位职责.59 三、操作程序.60 四、危险预控.61 五、创伤急救.62 六、岗位红线.63通风调度员操作规程64 一、五大灾害.64 二、岗位职责.66 三、操作程序.67 四、危险预控.68 五、创伤急救.69 六、岗位红线.70便携式甲烷检测仪修理工操作规程71 一、五大灾害.71 二、岗位职责.73

3、三、操作程序.74 四、危险预控.77 五、创伤急救.77 六、岗位红线.78瓦检仪器修理工操作规程80 一、五大灾害.80 二、岗位职责.82 三、操作程序.83 四、危险预控.86 五、创伤急救.86 六、岗位红线.87防尘工操作规程89 一、五大灾害.89 二、岗位职责.91 三、操作程序.92 四、危险预控.95 五、创伤急救.95 六、岗位红线.96通风木工操作司机操作规程98 一、五大灾害.98 二、岗位职责.100 三、操作程序.101 四、危险预控.102 五、创伤急救.103 六、岗位红线.104局部通风机司机操作规程105 一、五大灾害.105 二、岗位职责.107 三、操

4、作程序.108 四、危险预控.109 五、创伤急救.109 六、岗位红线.110局部通风机安装工操作规程105 一、五大灾害.105 二、岗位职责.107 三、操作程序.108 四、危险预控.109 五、创伤急救.109 六、岗位红线.110瓦斯检查员操作规程一、五大灾害:(一)、防治水1、基本知识矿井水灾是煤矿常见的主要灾害之一。一旦发生透水,不但影响矿井正常生产,而且有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淹没矿井和采区。矿井水的来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老空水、断层水。2、灾害预兆透水预兆一般有:挂红、挂汗、煤壁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水色发浑有异味。3、防治措施防治水五项综合措施

5、是指:防、堵、疏、排、截。4、应对措施 发生突水事故时,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避开出水口,逃至附近安全地点;(2)、立即佩戴好自救器;(3)、立即汇报现场情况。(二)、防灭火1、基本知识矿井火灾是发生在矿井下或者影响到井下安全的地面火灾。引起火灾的基本要素为:热源、可燃物、氧气。2、灾害预兆火灾预兆一般有:出现雾气、温度升高、头痛疲乏、出现煤油味等异味。3、防治措施火灾预防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二是尽量采用不燃或耐燃材料支护和不燃或难燃制品,同时防止可燃物的大量积存。 4、应对措施发生火灾事故时,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镇定弄清火情,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灭火

6、; (2)、立即切断灾区电源; (3)、立即撤离,逃至安全地点; (4)、立即汇报现场情况。 (三)、防瓦斯1、基本知识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瓦斯浓度较高时会使人窒息;当瓦斯浓度达到5%16%,氧气浓度达到12%,遇高温火源会发生爆炸。2、灾害预兆瓦斯爆炸前感觉到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象发生,有时还发出咝咝的空气流动声。3、防治措施瓦斯爆炸预防措施主要有: (1)、防止瓦斯积聚:瓦斯抽放、加强通风; (2)、消除引爆火源:加强明火管理、防止电气火花。4、应对措施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时,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镇静清醒,背对爆炸方向迅速卧倒; (2)、立即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7、; (3)、迅速佩戴自救器,撤离灾区并汇报。 (四)、防煤尘1、基本知识矿尘一般是指煤尘和岩尘,煤尘遇到外界火源很容易引起火灾,具有爆炸危险的煤尘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可发生爆炸。2、灾害预兆煤尘爆炸前感觉到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象发生,有时还发出咝咝的空气流动声。3、防治措施煤尘爆炸预防措施主要有: (1)、降尘措施:煤层注水、湿式打眼、喷雾洒水; (2)、防止高温热源; (3)、设置隔爆设施。4、应对措施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时,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镇静清醒,背对爆炸方向迅速卧倒; (2)、立即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迅速佩戴自救器,撤离灾区并汇报。 (五)、防顶板1、基本

8、知识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顶板意外冒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止等的事故。常见的顶板事故可分为局部冒顶事故和大面积切顶事故。2、灾害预兆顶板冒落的预兆一般有:发出响声、掉碴、片帮、裂缝、离层、漏顶、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顶板淋水增加。3、防治措施顶板冒落的主要预防措施有:加强敲帮问顶、避免放炮崩倒支架、防止老顶来压推倒支架、加强支护、注意地质构造变化。4、应对措施发生顶板冒落事故时,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1)、迅速撤离、及时躲避并汇报; (2)、立即求救、配合营救; 二、岗位职责 1、负责本人专职地区各测点的瓦斯检查,检查次数符合要求,检查结果记入瓦斯检查手册并填写在检查地点的记

9、录牌上,升井后核对瓦斯班报及瓦斯调度记录。做到无空班、漏检及假检。2、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瓦斯浓度限度的规定,负有检查监督和处理瓦斯的责任。检查中发现停风、违章放炮、违章开机或瓦斯超限、积聚时,有权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及时向通风科值班人员汇报,并在通风值班人员指挥下进行处理。严禁擅自处理。3、对本专职地区的通风系统、通风设施、防尘设施、防灭火设施、通风安全检测设备、机电硐室和通风巷道等情况,每班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通风值班人员汇报,并在通风值班人员的指挥下进行处理。4、认真执行在井下指定地点交接班制度,严禁脱岗。5、认真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每班至少汇报三次,瓦斯涌出异常地区按措施规定

10、执行。6、瓦斯员必须熟悉和遵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掌握通风、瓦斯理论知识,熟悉本区域的避灾路线,能画出本人所在地区的通风系统示意图。7、入井前必须领取携带瓦斯检查仪、温度计、圆珠笔、粉笔和瓦斯检查班报手册。瓦斯检定器必须配有不少于米长的胶管。8、领取瓦斯检查仪时,必须按下述要求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更换或处理。 (1)、检查“三路”检查电路:按上部按钮看小数灯泡,按下部按钮从目镜看整数灯泡,不忽闪,不失明,清晰明亮。检查光路:按下部按钮看光谱及分划板,清晰、不歪扭。检查气路:将吸气球捏动五至六次,光谱左右摆动,证明气路畅通。用手指堵住进气嘴,捏扁气球,一分钟内不鼓起表明不漏气。 (2)、检查“

11、两药品” 颜色变化不大,粒度适中,一般三至五毫米,不粉化,不粘结。 (3)、检查精度 将光谱第一条黑基线和分划板零刻度线对准,第五条彩色线应与7%刻度线相对,表明条纹宽窄适当,精度符合要求。 (4)、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9、瓦斯员循环检查的地点和内容按以下规定进行: (1)、回采工作面循环检查点有:、工作面进风:指工作面进风顺槽至工作面煤壁;(串联通风时)、工作面风流:指距煤壁、顶(岩石、煤或假顶),底(煤、岩或填充材料)各为200mm(在1.0m以下薄煤层的回采工作面中距顶底各为100mm)和采空区切顶线为界大回采工作面工作空间大风流。在回采工作面上隅角以及一段未放顶的巷道空间至煤壁线的

12、范围内空间,都按回采工作面风流处理。、回采工作面回风道风流应在距回采工作面煤壁线10m以外的回采工作面回风道风流中进行,并取浓度最大值为处理标准。以上三个主要检查点,必须认真检查,检查结果要填写在原始记录上,并将工作面风流,工作面回风瓦斯含量填写在记录牌上。 (2)、掘进工作面循环检查点有:、工作面进风:指局扇吸风侧的进风巷道风流;、工作面风流:风筒出口到工作面煤壁巷道风流;、工作面回风流;全负压交汇口到风筒出口巷道风流。 三、操作程序: (一)、操作顺序:开班前会检查仪器签字接班测前准备测点选择抽取气样读数填写记录汇报通风调度交班交图表退仪器 (二)、操作规程:班前准备工作1、开班前会:提前

13、到班前,听清值班长布置任务和注意事项。2、检查仪器 (1)、领到仪器后,检查仪器部件是否齐全,药品是否合格,做到仪器部件齐全,药品颗粒均匀,发深红色即合格。(2)、用手捏扁吸气球,另一手堵住进气口,当吸气球松开后不胀起即为完好,最后放开进气口,捏放吸气球,若气球瘪起自如则表明气路畅通;做到仪器不漏气,气路畅通。(3)、用左手按下光源电门,由目镜观察,检查光路系统,要求干涉条纹清晰,黑线条分明。3、签字接班:在上班人员瓦斯检查表上签字,向通风调度电话汇报接班到岗;要求在指定地点接班,接清上班遗留问题和注意事项,必须双人汇报。 (三)、测前准备调零:先在与待测地点温度相近的新鲜风流中,捏放吸气球5

14、-7次,然后用左手旋转微调螺旋,使指示线与零位刻度重合;再用左手按压光源电门,同时用右手调主调螺旋,使选定的黑基线与分划板上的零位重合。要求用眼睛看读数时,必须与分划板面刻度线垂直,以免产生视差,调零地点与待测地点温度相差不超过10度。 (四)、检测1、测点选择: (1)、掘进工作面检查地点,对于压入式通风,检查风流瓦斯浓度应在风筒出口至工作面中的范围,压入式风筒出风口往外为回风风流;要求掘进工作面选择风流、回风两个测点。 (2)、采煤工作面风流为距工作面煤顶、底均为200毫米和采空切顶线为界和煤壁向外回、进风巷各10米以内的所有空间中的风流;回风流为距回采工作面的煤壁线10米以外回风道中的风

15、流;要求回采工作面选择进风流、上隅角、下隅角、回风流四个测点。 (3)、检查峒室瓦斯浓度,应在峒室内的所有空间进行,取其最大值,检查其回风流,应在峒室风口至离峒室最近的分支风路节点这一段范围内,取其最大值;要求峒室选择风流和回风流两个点。2、抽取气样:检查瓦斯浓度时,在待测地点使仪器进气孔处于巷道最高点。用右手捏放吸气球5-7次,将气样吸入气室;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拔掉二氧化碳吸收管。在待测地点下部,将气样吸入气室(方法与检查瓦斯相同),测得混合气体的浓度,再在同一高度检查瓦斯浓度,然后用混合气体的浓度减去该处的瓦斯浓度,即为二氧化碳浓度。要求回采、掘进工作面每个测点每班至少检查三次,峒室每班

16、检查次数,根据现场瓦斯情况而定,并严格按照巡回路线巡回检查。3、读数: (1)、用左手持仪器并按下光源开关,由目镜看光谱中黑基线移动位置,如恰好与分划板上某一刻度线重合,即可读出刻度值;如黑基线位于两刻度之间,则用右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微调螺旋,同时由目镜看光谱,使黑基线退到相邻刻度线上,此时由目镜和微读观测窗读到整数和小数值,二者之和即为所测到气体的浓度值。要求读数误差不超过0.01%。 (2)、读二氧化碳读数时,应先读出混合气体浓度和该高度瓦斯,二者之差再乘以0.955的校正系数即得二氧化碳浓度。 (五)、填写记录1、填写瓦斯检查表:检查完毕后,要将检查数字、时间和日期填在瓦斯检查图表上。要

17、求字迹工整,数字时间真实、清楚。2、填写瓦斯检查牌板:用粉笔按要求在现场规定瓦斯检查牌板上写清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时间、地点及温度。要求字迹工整,数字时间真实、清楚。 (六)、汇报通风调度1、电话汇报:每次检查完毕后,就近用电话将检查结果及“一通三防”存在的问题汇报给通风调度员。要求汇报清楚、详细。2、交班:交清楚本班存在的问题和下班人员注意事项,并履行签字手续。要求交接清楚,无遗漏现象,严格执行井下交接班制度,定岗人员在工作地点交接班。 (七)、班后工作1、交图表:将巡回图表交当班调度员,不许积压,并全面汇报当班工作。要求出井后立即把图表交通风调度员。2、退仪器:将仪器交回发放室,说明当

18、班仪器发生什么问题。要求仪器必须交回,不准个人保存。 四、危险预控:预知1、未按正规程序操作,出现有害气体伤害事故;2、运输巷道内行走,出现车辆伤人事故;3、瓦斯超限未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造成灾害事故;4、瓦斯检员假检、漏检酿成事故。控制1、检测危险区域时,必须利用瓦斯杖,由外向里逐步检测,每次检测到安全地点进行读数;2、严格按规定在运输巷道内行走,发现有车辆经过,及时进入躲避硐或靠帮避让;3、瓦斯超限应立即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设岗监护,禁止任何人进入瓦斯超限区域;4、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时刻掌握各地点的瓦斯浓度,对超限区域及时处理。五、创伤急救煤矿从业人员应当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术,常见的有

19、临时止血、创伤包扎与骨折临时固定等。 (一)、临时止血1、手压止血法。用手指或拳头将出血部位靠近心脏一端的动脉用力压住;2、加压包扎止血法。将干净毛巾或消毒纱布、布料等盖在伤口出血处,随后用布带、绷带或三角巾加压缠紧,并将肢体抬高,在肢体弯曲处加垫,用布带缠好;3、加垫屈肢止血法。前臂和小腿动脉出血,并且没有骨折或脱位,可以在肘窝处垫上毛巾,然后屈肘关节,再用绷带或布条将前臂与上臂固定好;4、绞紧止血法。用毛巾、三角巾或衣料在伤口上放加垫,用叠好的带状物绕加垫肢体打结,用小木棒插入其中固定。(二)、创伤包扎绷带包扎。主要包括环形法、螺旋法、螺旋反折法和“8”字法;三角巾包扎。主要包括下颌包扎、

20、头部包扎、手足包扎。包扎注意事项 :1、包扎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包扎太松会使敷料脱落或移动。2、最好用消毒的敷料覆盖伤口,包紧时也可用清洁的布片。3、包扎四肢时,指(趾)最好暴露在外面,以便观察末端血液循环情况。4、应用三角巾包扎时,边要固定,角要拉紧,中心伸展,包扎要贴实,打结要牢固。 (三)、骨折临时固定止血:要注意伤口和全身状况,如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后包扎固定。加垫:为使固定妥贴稳当和防止突出部位的皮肤在骨突处要用棉花或布块等软物垫好,要使夹板等固定材料不直接接触皮肤。不乱动骨折的部位:为防止骨断端刺伤神经、血管,在固定时不应随意搬动;外露的断骨不能送回伤口内,以免增加污染。固

21、定、捆绑的松紧要适度:过松容易滑脱,失去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固定时应外露指(趾)尖,以便观察血流情况,如发现指(趾)尖苍白或青紫时,可能是固定包扎过紧,应放松重新包扎固定。六、岗位红线员工有以下违反“安全红线” 情形的,一律予以解除劳动合同。1、无证上岗; 2、瓦斯超限作业; 3、瓦斯检查空班、漏检、假检; 4、井下作业场所停风、瓦斯超限,不采取撤人、停电措施; 5、井下擅自停电停风或强行送风送电的,无措施排放瓦斯或排放瓦斯“一风吹”; 6、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违反劳动纪律导致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二级及以上非伤亡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 ; 7、擅自打开密闭入内的,故意破坏“一通三防”、瓦

22、斯抽放、监控及其它重要安全设施。爆破工操作规程一、五大灾害:(一)、防治水1、基本知识矿井水灾是煤矿常见的主要灾害之一。一旦发生透水,不但影响矿井正常生产,而且有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淹没矿井和采区。矿井水的来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老空水、断层水。2、灾害预兆透水预兆一般有:挂红、挂汗、煤壁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水色发浑有异味。3、防治措施防治水五项综合措施是指:防、堵、疏、排、截。4、应对措施发生突水事故时,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避开出水口,逃至附近安全地点; (2)、立即佩戴好自救器; (3)、立即汇报现场情况。 (二)、防灭火1、基本知识矿井火灾是发生在矿井下或者影响到井下安全的地面火灾。引起火灾的基本要素为:热源、可燃物、氧气。2、灾害预兆火灾预兆一般有:出现雾气、温度升高、头痛疲乏、出现煤油味等异味。3、防治措施火灾预防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二是尽量采用不燃或耐燃材料支护和不燃或难燃制品,同时防止可燃物的大量积存。4、应对措施发生火灾事故时,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镇定弄清火情,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灭火; (2)、立即切断灾区电源; (3)、立即撤离,逃至安全地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