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邱振兴煤矿万煤炭资源整合环境影响报告书振兴煤矿报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92649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5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邱振兴煤矿万煤炭资源整合环境影响报告书振兴煤矿报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邱振兴煤矿万煤炭资源整合环境影响报告书振兴煤矿报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邱振兴煤矿万煤炭资源整合环境影响报告书振兴煤矿报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邱振兴煤矿万煤炭资源整合环境影响报告书振兴煤矿报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邱振兴煤矿万煤炭资源整合环境影响报告书振兴煤矿报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邱振兴煤矿万煤炭资源整合环境影响报告书振兴煤矿报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新邱振兴煤矿万煤炭资源整合环境影响报告书振兴煤矿报环评报告.doc(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前 言根据辽煤整办【2010】2号辽宁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整顿关闭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关于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等三家煤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将“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阜新市新邱区全兴煤矿”、和“阜新市博大煤矿”部分资源(负90米水平以下资源)整合在一起,并将整合后的矿山定名为“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委托阜新矿业集团地质测量勘察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储量核实工作,经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以辽国土资储备字2012042号文件予以备案,根据储量核实情况,确定该矿井整合改造后生产能力为15万t/a。根据阜新市国土资源局新邱分局划定矿区范围初步审查意见书及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矿山资源整合

2、储量核实报告(截止2011年12月末)评审备案证明“辽国土资储备字2012042号文件”,确定整合后的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矿区范围由34个坐标拐点圈定,开采中层群、下层群和最下层煤层。整合后矿区面积1.0557 km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受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的委托,阜新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年产15万吨煤炭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 总则2.1评价工作等级根据本项目排污状况、环境特征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本工程各环境要素的评价工

3、作等级如下:(1)环境空气根据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关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确定的相关要求,本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锅炉烟气中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地面装卸、运输工序产生的粉尘。由于装卸与运输工序产生的粉尘量与生产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其排放量、排放浓度为非连续不稳定污染源,因此不进行定量预测,故本评价只定量预测锅炉产生的废气中污染物排放强度。模式化参数参见表2-1。依该导则的估算模式,分别对其进行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及其占标率的计算,评价等级标准及具体的Pmax计算结果,详见表2-2及表2-3。表2-1 估算模型相关录入参数 (以生物质为燃料)污染源类型点源

4、扩散系数乡 村地形条件简单气象条件所有气象污染源名称锅炉房排气筒排气筒高(m)20排气筒内径(m)0.2环境温度()-6.06(5个月)烟气温度()120烟气出口速率(m3/h)748.83排放速率(g/s)TSP:0.017 ;SO2:0.018; NO2:0.033根据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中规定的估算模式,对其进行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的计算,具体结果详见表2-2。占标率计算公式:式中: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表2-2 环境空

5、气评价等级计算结果 污染物下风向最大浓度Cil mg/m3标准值mg/m3Pmax(%)对应距离(m)取暖锅炉排气筒TSP0.0021050.900.23336SO20.0022290.50.45NO20.0040870.241.70注:TSP小时值标准按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日均值标准3倍计算,即0.90mg/m3 ,SO2小时值二级标准为0.5 mg/m3,NO2小时值二级标准为0.24mg/m3。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判定依据参见表2-3。表2-3 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

6、距厂界最近距离本项目判定结果三级由表2-2和表2-3可以得出,本建设项目的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2)地表水该项目实施后,部分矿井水不提井由井下直接用作井下湿式凿岩(打眼)、采煤工作面及转载点处消尘和消火灌浆用水,剩余部分提井后用于本矿及附近的博大煤矿地面储煤场和矸石堆抑尘、绿化、冲厕等用水进行综合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简单处理后,全部用于工业广场抑尘或绿化,不排放。本项目评价河流为大岗岗河。由于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不排入地表水,因此本评价对地表水进行简单评价。(3)地下水由于常年间断抽排地下水,必然导致该区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水位发生变化。经上述分析,项目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

7、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引起相应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根据HJ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中建设项目的分类标准及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本项目属于类项目,但以类建设项目为主,因此以类标准评定。类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分级标准及本项目情况见表2-3。表2-3 类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分级标准评价等级建设项目供水(或排水、注水)规模建设项目引起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范围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大小一级小-大小-大敏感弱-强中等中等较敏感强大较敏感中等-强大大较敏感弱-强不敏感强中较敏感中等-强小较敏感强二

8、级除了一级和三级以外的其他组合三级小-中小-中较敏感-不敏感弱-中本项目小中较敏感弱根据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供的资料:该矿井正常排水量为391.2710.0m3/d,按评级标准(2000 m3/d),其排水规模分级为“小”;根据该矿矿井排水情况,矿井排水量最大为710.0m3/d,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半径500m。按地下水水位变化范围分级(0.51.5km),定级为“中”;振兴煤矿位于医巫闾山与小松岭山脉之间的低缓丘陵地带。该矿井位于新邱煤矿区范围内,其周边均有煤矿在生产,各矿的采矿废水均排入大岗岗排水站。当地政府部门尚未出文将该矿区定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且沿河各

9、平原区也无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居民供水由自来水统一供给,居民用水量较少。因此可将该矿井抽排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定为“较敏感”程度;该矿地处义县-阜新盆地边缘的低缓丘陵区,第四系地层较薄,一般厚度0.53.5m左右,岩性多为粉质粘土。该矿抽排水量710.0m3/d,不会引起超标准中所划定的各种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因此,分级为“弱”。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T610-201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为三级。(4)声环境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阜新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图的3类区,依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确定其为规定的3类地区,根据HJ/T2.4-200

1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规定,本次噪声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5)生态环境本项目为井工开采,井田范围为1.0557km2,井工开采的危害特征主要是地质灾害、沉陷等,相对于露天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在本井田境界内及周围没有历史遗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目标。工程建设不会造成该区域生物量和动植物多样性的锐减。采区内土地不会出现荒漠化。但受开采的影响,采区地表坡度可能会发生变化,土壤理性性质稍有改变,但影响面积仅局限在采区范围内。根据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的有关规定,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等级为三级,生态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判据见表2-4。表2

11、-4 生态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判据 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或长度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本项目情况面积2km2或长度50km且属一般区域,评价为三级2.2评价范围(1)环境空气根据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中关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确定的相关要求,本项目大气环境的评价范围以锅炉烟囱为中心,以2.5km为半径的圆形评价区域,面积为19.625km2。(2)地下水根据HJ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中关于

12、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确定的相关要求,参照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本项目地下水环境的评价范围西以长营子蒙古族镇以东为界限,东至大岗岗村,北起查海村南,南至七家子村北,面积约27km2。(3)声环境本项目噪声源主要集中在工业场地内,通过对其周围环境的调查及声环境评价等级,声环境评价范围确定为界外约200m范围内。(4)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采矿生产及矸石堆放所造成的影响,评价范围以该项目井田范围及外延1000米为界。2.3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2.3.1环境功能区划根据阜新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阜新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适用功能区的暂行规定的决定,该项目所处区域

13、功能类别为二类功能区;阜新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阜新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的决定,该项目所处区域功能类别为3类区域。2.3.2评价标准2.3.2.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详见表2-5。表2-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 mg/m3序号项目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标准文件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均1TSP-0.300.20GB30951996(二级)及其修改单2SO20.500.150.063NO20.240.120.084PM10-0.150.10(2)地表水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

14、量标准类水质标准,标准值见表2-6。表2-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项目PH值CODCrBOD5氨氮粪大肠菌群标准值692041.010000(个/L)项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总磷氟化物/标准值0.20.050.21.0/(3)地下水环境评价区域内地下水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类标准,标准值见表2-7。表2-7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序号项目标准限值(类)1色152肉眼可见物无3嗅和味无4浑浊度35pH6.58.56总硬度(以CaCO3计)4507溶解性总固体10008高锰酸盐指数3.09硫酸盐25010氯化物25011氟

15、化物1.012硝酸盐(以N计)2013亚硝酸盐(以N计)0.0214氨氮(NH4)0.215铬(六价)(Cr6+)0.0516汞(g/L)0.00117铁0.318锰0.119铜1.020锌1.021钼0.122钴0.0523硒0.0124砷0.0525镉0.0126铅0.0527铍0.000228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0.00229氰化物0.0530碘化物0.2(4)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即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2.3.2.2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废气排放标准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时段二类区标准,具

16、体标准值详见表2-8。表2-8 锅炉废气排放标准污染源烟尘(mg/m3)SOX(mg/m3)NO2(mg/m3)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 级)烟囱最低允许高度(m)燃气锅炉5010040018(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排放执行GB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新扩改标准及DB21/1627-2008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直排要求,具体内容见表2-9。表2-9 废水排放标准 单位:mg/L项 目CODcr总镉氟化物总汞六价铬总铅总砷石油类SSPH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500.1100.050.50.50.55.0506-9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50-3.020-本项目采用的标准500.1

17、100.050.50.50.53.0206-9(3)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域标准,即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4)其它标准 固体废物执行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215222008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暂行);HJ446-2008清洁生产标准 煤炭采选业;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4评价重点通过对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特点和工程排污特征分析,根据评价区域环境特征,本次评价工作重点为煤矿正常生产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空气及生态的影响。2.5

18、环境保护目标(1)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区域2.5km范围内出现的居民住宅,保护级别为环境空气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要求;(2)地表水:将项目附近的大岗岗河作为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级别为不加重该河污染,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水平。(3)地下水:评价范围内地下水达到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恶化。(4)声环境:工业场地周边声环境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要求。(5)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矿区场界200米范围内生态环境,采取有效措施,使区域内生态影响降低到最低水平,在项目服务期

19、满进行生态恢复或重建后,要使当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具体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10。表2-10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相对厂界位置及距离保护级别大气环境北三合屯南侧,约810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西三合屯东南侧,约1340米新邱北部住宅西北侧,约1580米兴隆沟村东侧,约1580米兴合村东南侧,约1600米水环境大岗岗河东北侧,约3050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二道河-八道河-地下水矿区范围内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声环境厂区周围环境工业广场周围100米范围内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生态环境生

20、态环境矿区及周围200米范围内生态影响降低到最低水平,在项目服务期满进行生态恢复或重建后,要使当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3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3.1工程概况 建设项目名称: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年产15万吨煤炭资源整合项目企业名称: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企业性质:集体企业,行政区域隶属于阜新市新邱区管辖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阜新煤田新邱矿区西部,原新邱露天矿报废的东南邦和原新邱矿兴隆立井深部一带,矿区距新义线国铁新邱火车站直线距离约2.5km,矿区公路与市郊公路相连,东通沈阳、西达锦州、交通方便。具体位置详见“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地理位置及监测点位图”。行业类别: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B0610。项目

21、建设性质:本项目为符合国家有关煤炭资源整合的要求,从而有利于安全生产和煤矿整顿关闭,将新邱区振兴煤矿、全兴煤矿、博大煤矿三矿进行煤炭资源整合。虽然博大煤矿、振兴煤矿进行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但全兴煤矿未进行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因此虽然本项目建设性质为老矿进行资源整合,但是此次评价将新、老部分一并进行。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煤15万吨。服务年限:17年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5300万元。3.2工程分析本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煤炭15万吨,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机械采煤方法,顶板管理为全部陷落。落煤方式为机械采煤,工作面采出的煤炭经刮板运输机运至采区运输道,采煤工作面使用

22、刮板运输机运煤,工作面运输道、采区运输道、皮带运输道均采用皮带运输机运输。在工作面与工作面运输道的连接处设刮板运输机转载。经采区轨道至主井井底车场,由主井提升至地面。粉尘、噪声矿井水主井储煤仓运输轨道机械挖掘采煤工作面噪声出售原煤主 扇主井提升地面统一处理扬尘煤矸石副井(出风) 图3-1 采矿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3.3工程污染源分析主要污染源:(1)建设期、运营期在开拓巷道时产生的废石土和煤矸石。(2)采煤工序:采煤将产生粉尘及噪声; (3)通风工序:风井主扇房噪声对工业场地场界处及周围居民住宅处的影响;(4)煤炭、煤矸石堆放:卸煤场、储煤场和排矸场处产生的煤尘和矸石粉尘,雨季产生淋漓污水

23、;(5)运输工序:汽车运输过程中产生扬尘、尾气、噪声污染;(6)锅炉产生锅炉烟气,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NOx(NO2);(7)煤层瓦斯气的产生与抽放;(8)采煤生产过程中,井下矿井水的产生与排放;(9)矿山开采后,将产生采空区,造成地表沉陷,也可能使地表变形,造成生态影响;(10)食堂油烟;(11)全矿职工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等废物对环境的影响。3.3.1大气污染源及源强分析 3.3.1.1燃煤烟气 该项目所燃原煤均为本矿自产原煤,燃煤设施仅有一处,即为满足该矿洗浴用水及办公和其它地面附属设施的采暖要求,该项目设有锅炉房一座,内置一台远大锅炉厂生产的型号为CWNS-A0.3

24、5MW的热水锅炉,锅炉热效率70%。该锅炉无脱硫除尘设施,燃用本矿自产原煤,年燃煤量为130吨,产生的锅炉烟气通过一根高约13米的烟囱向外界排放。经计算该项目所用锅炉的烟囱高度未达标。在无除尘脱硫治理的情况下,按烟囱高度达标时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该项目取暖锅炉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不达标。因此本评价要求项目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使污染物达标排放。3.3.1.2 瓦斯气体按绝对涌出量计算,本项目年排放瓦斯气体总量约9.04万m3,将随井下通风系统由副井井口排出。3.3.1.3粉尘贮煤场扬尘:本项目年产原煤15万吨,年产生扬尘量约为750吨。装车扬尘:在煤炭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较大,其排放量与粒径、含水

25、率、风速等密切相关。车辆扬尘:主要是运煤车辆在出入场区时带起的洒落碾碎的煤尘。3.3.1.4食堂油烟该矿生活区设有食堂,每日一餐,约有35人用餐,其厨房产生的油烟,对附近空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采取有效治理措施,使其油烟达标排放,即达到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规定的2mg/m3标准。3.3.2废水3.3.2.1矿井水依据项目单位提供资料并经核实,该矿矿井水正常涌水量为16.3m3/h,则全年矿井水涌水量为142788m3/a,其中35697m3/a矿井水由井下直接利用,剩余107091m3/a矿井水排到地面经处理后供振兴煤矿、博大煤矿地面储煤场和矸石堆抑尘、绿化等用水进行

26、综合利用,不外排。根据监测数据可知本项目矿井水各项监测指标除悬浮物未达到相应标准外,其余均满足各项标准要求。分析其超标原因,由于该项目矿进水未进行充分沉淀,造成悬浮物值超标。3.3.2.2生活污水由于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阜新煤田新邱矿区西部,原新邱露天矿报废的东南邦和原新邱矿兴隆立井深部一带,新鲜水来源极不方便,因此本项目生活用水仅为员工饮用水、食堂用水及生活必要用水。该项目职工定员总数为380人,生活用水量按人均日30L计算,全矿日生活用水量约为11.4m3,污水排放系数按0.8考虑,日生活污水排放量为9.12m3,年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009.6m3,生活污水中的污染因子主要是CODcr、SS

27、、NH3-N等。该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用于工业广场抑尘、绿化,不排放。其产生及排放去向详见表3-1。表3-1 生活污水污染分析表来源污水量(t/a)污染因子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去向办公室等3009.6CODcr4501.354用于工业广场抑尘、绿化,不排放SS2500.752NH3-N350.1053.3.3 噪声矿井噪声源主要有:矿井通风机、水泵及运输车辆等。本项目选用FBCDZ-6-N16/255型轴流式对旋通风机二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根据现场实际监测结果,其运行时噪声源强平均值为98.75dB(A)。主要噪声源强类比值见表3-2。表3-2 主要噪声源源强类

28、比值 噪声源位置产噪设备噪声级dB(A)矿井通风机场地主扇98.75(实测,测距1米)水泵房各类水泵8592铲车等攒堆等85903.3.4 固废根据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矿产资源整合初步开发利用方案及项目单位提供资料可知,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煤矸石、燃煤炉渣和生活垃圾。 本项目实施后,矿井年产生煤矸石约4200吨,本项目拟排至博大露天排矸场,由其进行处理。另外,按燃煤计,本项目燃煤锅炉年产生炉渣约21吨,可用于平整场地等,不外排。建设项目没有统一的符合堆放要求的堆矸场,生产出的矸石堆放于工业广场内,随产随销,不长期堆放。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处置方式见表3-3。表3-3 固体废物产生量、削减量及

29、处置量固废种类产生量(t/a)处置方式处置量(t/a)煤矸石4200排至博大露天排矸场4200燃煤灰渣21垫道修路等21生活垃圾62.7集中收集后统一处置62.7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煤矸石产生量约4200t/a,暂时堆放在工业广场内的主井附近的煤矸石堆放场,建设单位要及时清运。按燃煤计,锅炉年燃煤量为130t,则项目炉渣年排放量约为21t,产生的炉渣用于垫道修路或建房,全部达到了综合利用。职工生活垃圾按人均日0.5kg分析,全矿年生活垃圾产生量为62.7吨,产生的生活垃圾经矿内统一收集后,送往政府指定地点统一处理。3.3.5生态影响因素分析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是在收集资料和矿山地质环

30、境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现状条件下矿山建设和采矿活动中造成的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土地植被资源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设计的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初稿)介绍,该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主要从矿山地质灾害、对含水层影响、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对土地资源影响四个方面进行评估。经分析该矿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的影响程度分级为较严重。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见表3-4。3-4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表序号现状评估类别评估描述地质环境影响程度1地质灾害现状井巷坍塌、冒顶地质灾害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滑塌地

31、质灾害危害性小,危险性小。较严重2含水层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带)水位大幅度下降, 呈疏干状态, 未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严重3地形地貌景观井工开采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不大。 矸石堆和储煤堆高度和规模较小。较轻4土地资源破坏土地面积 1.4163hm2,未破坏耕地、林地或草地等农用地。较轻评价结果严重 4地表沉陷预测及生态影响评价4.1地表沉陷预测与评价 依据项目单位提供的由辽宁博润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的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中的内容,地表沉陷是煤矿区遭受的主要几种地质灾害之一,其破坏程度及破坏面积都较大,尤其是对矿区内的建筑及耕地具有破坏性

32、的作用,对矿区经济及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依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中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开采影响面积。其中:地表第四纪冲积层移动角=45。参照阜新市煤矿观测参数:上山移动角=68,走向移动角=68,下山移动角=66。 最大下沉值:Wmax=qmcos=1.2m 最大倾斜值:Imax=wmax/r=0.0176 最大水平变形值:max=1.52bImax=0.0082 最大水平位移值:Umax=bwmax=0.37m 预计沉陷面积为 39.6895hm2,最大下沉值约 1.2m。对土地资源造成的破坏方式主要是沉陷、地裂缝,用地类型为采矿用地。由于工业场地部分位

33、于预测沉陷范围内,所以预测沉陷影响土地面积共计 40.6838hm2。 随着矿山采矿活动的延续,开采由浅向深部发展,井下留有保护煤柱。开采深度为 114m159m,平均煤层厚度 0.9m,开采深厚比为 126176,开采深厚比较大,对地面影响较轻,塌陷可能性较小,可能出现整体沉陷。预测沉陷范围位于新邱露天矿坑内,地表为报废的露天坑平盘,沉陷范围内无居民居住,且该地区已被列入大唐煤矿工项目排渣场规划范围,地表沉陷对环境影响较小。4.2生态影响评价4.2.1 对矿区地表地貌环境的影响矿区位于新邱露天煤矿坑内,矿山建设已经对矿区土地和植被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形成了新的堆积压占和挖损地貌,改变了原生的地

34、形地貌景观,使矿区的原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削弱,蓄水保土功能减弱,因未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从而加重了矿区水土流失,造成了环境因素不协调,视觉不美观。原露天开采,形成了高低不平地采坑和排岩场,由于矿区是地下开采,远离人文景观和风景旅游区,不在主要交通干线可视范围之内,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4.2.2对水环境的影响由于原有矿山采矿活动,项目区地表水、孔隙裂隙水已疏干,其含水层水位大幅下降。随着采矿活动进行,采空区逐渐扩大,位于深层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随着采矿活动的继续,将进一步被抽出,导致深层水位下降。另外由于地表下沉,也可能导致断层活化,使得充水带与断层裂隙局部连通,对深层地下含水层

35、有一定影响。4.2.3对土壤的影响项目区所在地区的土壤属褐土。新邱露天矿的开采,使得地表土壤结构变化,上下土层混合,土壤肥力降低,极易发生土壤侵蚀。随着本项目的进行,工业场地、储煤场、临时排矸场、主副井口、办公生活区的表土将进一步遭到破坏。4.2.4对生物的影响在本项目工业场地建设、辅助系统建设等工程施工中,平整场地、开挖地表,会造成直接施工区域内地表植被的完全破坏和施工区域一定范围内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施工机械、材料的堆放、施工人员践踏、临时占地、弃渣的堆放等,将破坏一定区域内的植被并造成水土流失。但由于项目用地占整个矿区总面积的比例很小,施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且建设期的影响持续时间较短;在

36、施工各个时段内落实好水土保持方案要求的各项防护措施,在施工完成时,及时做好恢复和补偿工作,加强绿化,因此,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有限的。采煤活动主要在地下进行,地表范围占地面积不大,只有工业场地的作业活动对周围生物有轻微影响,但对整个阜新地区的植被类型和生物的多样性影响不大。 4.3地表沉陷治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4.3.1 地表沉陷治理根据阜新市振兴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地表沉陷治理措施主要有防治工程、预防措施。4.3.2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措施根据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按照“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原则,根据项目自身特点、生产方式和工艺,对开采过程中可能产

37、生的土地破坏采取适宜的措施,加以预防,需从预防控制措施、工程技术措施、生物化学措施、管护措施几个方面施行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4.4生态管理与监控4.4.1生态管理及监控内容本评价根据项目建设的性质、规模、生态影响的程度和范围、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提出如下生态管理及监控内容:防止区域内生态系统生产能力下降;防止区域内水资源遭到破坏;防止区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防止区域内人类活动给自然体系增加更大的压力。4.4.2 生态管理监控目标矿区土地的生态管理监控,就是要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潜力,合理布局,分步实施,达到经济发展与矿区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总的目

38、标如下:矿区总的植被覆盖度提高到30%以上;矿区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0%以上;工业场地绿化率占厂区面积20%以上;土地复垦率达95%以上;扰动土地治理率95%。4.4.3 监控方案4.4.3.1环境监测体系 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全省的生态监测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制定监测工作计划、提出质控要求,组织协调和指导各市、县环境监测站完成环境监测任务并负责对各地区提交的监测数据整理、汇总,编制环境质量报告书。为保证监测计划的执行,建设单位应在建设期和运营期与地方环境监测站签订监测合同以保证生态监测工作完成。4.4.3.2生态监测方法生态监测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点

39、的布设与样品分析,以及监测单位和监督机构。 生态监测内容生态监测内容对象包括工程项目所涉及的环境问题,如植被、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 监测方法监测方法包括布点、采样、分析、数据处理等技术,按国家环保部及有关部门制订统一规范进行。a、根据工程类型和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布点采样工作。b、调查与分析方法植被、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按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分析方法进行实地监测。c、数据处理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分析,采用软盘传输监测数据。4.4.3.3监控计划各项目区运营期生态监控计划见表4-1。表4-1 运营期环境监控计划序号监测内容主要技术要求监测点位监理内容监测机构监督机构投资(

40、104元)1土壤侵蚀1.监测项目:土壤侵蚀类型、程度、暴雨、起沙风日数、水蚀模数、风蚀模数、风蚀深度。2.监测频率:1次/年;工业广场、排矸石场、井田等设3个点1.土壤侵蚀减少面积、范围、程度2.没有达标的措施当地生态监测站当地国土局72植被1.监测项目:植被类型、植物的种类、组成、高度、盖度、产量;2.运营期1次/年工业广场、排矸石场、井田等设3个点1.是否破坏原有植被类型。2对植被、保护植物采取的保护措施。当地生态监测站当地环保局7注:监测时间为无特殊规定均为每年7月,项目生态监控费用从生态恢复专项资金中出。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本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章节根据项目单位提供的阜新华业矿产勘

41、查开发服务有限公司编写的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报告进行编写。5.1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1.1 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1.1.1监测点布置 根据阜新市新邱区振兴煤矿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报告中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第四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为查清评价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针对评价区环境敏感区段的主要开采层位(潜水含水层),本次地下水环境调查与评价在重点评价区布设水质采样点2个,即矿区下游1个、矿井内1个。取样点具体情况见表6-2所示。表5-1 评价区地下水取样点一览表井孔编号X(纬距)Y(经距)测试单位井深(m)水位埋深(m)取样方式取水类型生产矿井4660105.

42、24521401921.746辽宁省地矿局第四实验室149149抽水裂隙水S002(生产矿井东南约710米)4659621.45721400576.346地下水15.20抽水第四系潜水5.1.1.2监测项目本次地下水水质,涉及监测项目为:色、肉眼可见物、嗅和味、浑浊度、pH、总硬度(CaCO3)、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钼、钴、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氟化物、碘化物、氰化物、汞、砷、硒、铬、镉、铅、铍等共30项,在采水样的同时进行水位监测。5.1.1.3检测时间及分析方法监测时间为2012年6月27日。监测分析方法按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选配方法及国家环保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有关规定执行。5.1.1.4监测结果监测结果如表5-2地下水水质评价成果表所示。评价指标分级水 样色度浑浊度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碘化物硝酸盐S0020.60.670.3614.1251.361.451.43.80.210.85Fi0001010166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