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9311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矿山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矿山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矿山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矿山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山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 业 设 计(论 文)设计(论文)题目:矿山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姓 名 杨晓丽 学院 (系) 成人教育学院 专 业 年 级 指 导 教 师 年 月 日目录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4前言5本轮6第一章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61.1管理理念落后61.2机电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61.3超能力生产与设备老化61.4机电设备存在隐患较多71.5机电技术力量薄弱71.6资金相对短缺7第二章、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应采取的措施72.1严把 “ 三关 ”72.2加强设备管理,不断提高安全装备水平82.3加强现场管理检查82.4提高机电设备管理队伍的素质92.5与时俱进,建立现代化组织机构92.6有针对性地建立

2、机电管理机构92.7加快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92.8加大资金投入以提高装备水平102.9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102.10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煤矿安全生产11结论12参考文献13致谢14矿山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摘要近年来,随着煤矿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新设备、新工艺广泛使用,机电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的复杂性、多样性,给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探讨在煤矿现代生产发展,机电设备越来越重要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机电设备管理的水平:重视机电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待遇,增强机电人员岗位责任心;增加投入,优化机电设备水平;努力提高机电管理人员队

3、伍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关 键 词: 煤电一体化; 安全; 管理策略; 煤矿 Safety management in production of min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modernization of coal mine, new equipment, new technology widely use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the coal mine safet

4、y production occupie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osition.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al mine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production link, diversity, and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m

5、odern coal mine produc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how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ir treatment, enhance the mechanic

6、al and electrical personnel post responsibility; Increase investment, optimization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level; Effort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onting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nagement; Establish and improve variou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ensure the safety

7、of coal mine production.Kay words:The integration of coal;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strategy; coal mine前言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的特点决定要对设备寿命周期实施全过程管理 , 追求设备最佳综合效益和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应根据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健全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反馈和处理的机构和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设备维修管 理决策服务,并应通过组织企业各部门全员全过程参与设备的维修管理。同时,应用现代化方法,如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等,以及先进

8、的技术,如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 本论第一章、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1.1管理理念落后现在很多煤矿领导对机电设备重视不够, 只注重产量,没有突出机电设备作为现代化煤矿生产的重要性。把机电管理部门看作是一个辅助生产工区,淡化部门职责,管理制度不完善,有时落实不到位;机电管理人员无实际职权,仅应付当前的生产。同时,由于生产任务较紧, 部分领导盲目追求眼前产量,管理理念还处于20世纪80年代“什么时候坏,什么时候修”的水平。由于理念滞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机电事故率约占总事故的30%40%。 1.2机电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 随着矿井高科技含量增加和机电设备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

9、高,要求机电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技术、过硬的本领和牢固的安全意识。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在认识和素质上也要全面提高,煤矿机电专业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要求监察人员素质全面,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楚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察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大多从基层而来,深知基层之甘苦,有时一下难以完全放下情面。在专业性很强的机电安全监察中又由于专业监察人员少而机电运输系统战线长、范围广,安全监察普遍采用抽查式监察的随机性大,缺乏全面性,缺乏主动性。缺乏岗位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无疑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1.3超能力生产与设

10、备老化近年来,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的战略地位的影响,煤炭产量激增,未来仍将处在高位增长阶段,受利益驱动,煤炭企业常把生产任务摆在第一位,而机电安全则摆在被动应付生产、充当配角的位置设备“连轴转”现象很普遍,由于个别维修人员平时不重视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抱着 “小车不倒只管推” 的思想,只要设备在自己负责的八小时不出问题的消极意识。班班得过且过,对设备运行中的异常声音、气味等不进行认真观察,进行简单处理后设备带病运转,导致一些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或者更换一个螺母就能解决的问题到最后不得不更换一台电机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造成机电事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1.4

11、机电设备存在隐患较多很多煤矿的机电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 要求差距较大。比如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托罐装置, 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保护不全,井筒装备锈蚀严重,未能定期防腐。同时很多煤矿中老绞车、老的防爆高压开关、未更换的非阻燃胶带、老主扇等数量很多。这些设备中,主提升机单线制动, 高压开关保护不全,主扇满足不了矿井风量负压的要求,存在隐患很多,加之这些年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测试手段落后,对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事故隐患不少。 1.5机电技术力量薄弱煤矿因自然条件差, 不安全因素较多,在人们头脑中早已认为是又脏又累又不安全的工作, 因而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

12、人员不愿进入煤矿企业。加上大部分煤矿认为机电工属于辅助性职业,不加重视,不提待遇,造成机电人员思想情绪波动较大,一些技术人才纷纷跳槽,人才极为缺乏。有调查表明,现在乡镇煤矿中从事机电工作的人员大都是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一些机电设备的简单故障也无法及时排除,贻误故障处理时机,起不到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作用,更谈不上应用计算机参与现代化设备管理。同时资源整合压减关闭矿井工作也是造成矿井技术人员频频跳槽的主要原因。 1.6资金相对短缺由于资金相对短缺,设备数量不足而且工艺老化,在采面搬家过程中,周转不开,加之备品备件不足,维修和保养工作不及时,不到位。另外职工福利待遇跟不上,技术优的人员很难

13、留住。 第二章 、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由于煤矿机电设备存在设备隐患多、管理制度不健全、队伍素质不高、知识不足及资金制约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也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2.1严把 “ 三关 ”2.1.1、检修关对隔爆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之后,要确保每台都合格防爆,同时在每台设备上井之后,也都要进行检查,及时更换已经损坏或是容易损坏的器件,防爆面在经过打磨以后要进行磷化并涂油,对外壳的形状要及时进行整形。对各个防爆的间隙以及防爆面的长度、参数等要进行测定,要对有裂纹的接线柱进行及时的更换,吸合机构及相关操作要灵活。 2.1.2、验收关对进行过检修的电气设备进行验收,

14、要由防爆检查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共同负责,对其进行再次的通电试验,并要对隔爆的技术参数做详细的记录, 同时还要填写验收日期、人员,完成这些以后才可以入库。 2.1.3、入井关在电气设备下井使用之前,还要进行再次的通电试验,并且要凭验收合格单及合格标志进行下井合格证的签发。对合格证的验收保存要指定负责人,设备无证则不得下井,不然将追求负责人的责任 。2.2加强设备管理,不断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合理选用、精心维护设备。并根据矿井类型、设备的工作地点和生产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配备设备的种类、规格、型号和数量。矿用机电设备应具备有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安全标志,防爆设备还须有防爆合格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15、,严格按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对于安全性能差、缺乏安全保护装置的设备以及严重老化、安全性能差的设备坚决淘汰,严格机电设备采购制度,积极应用矿井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对主要设备的工作状态的监测和自动化操作。2.3加强现场管理检查 各个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要对正在运行中的小型电器、电缆以及设备进行定期的循环检查,对相关的安全保护装置要设定检查周期和频率,至少保证每周2 次。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除非现场对单位的维护人员进行通知解决,否则上井以后,要下达相关的隐患通知单。对于重大的问题,例如明接头或是失爆, 则需要停电对其

16、立即进行解决。在检查完毕后,每天都要填写检查的保镖,同时送交分管的技术员以及科长,让他们进行签字确认,以便于及时掌握相关情况, 便于对施工情况进行统筹安排。 煤矿要每月对机电设备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防爆电气的设备数量,要占所有设备数量的一半左右。因此,不仅要对防爆设备进行检查,还要对电缆、小型电气、现场的工业卫生、三大保护、信号线等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将检查的结果与经济利益相联系。 各个使用单位的防爆检查员以及设备管理员对本单位的机电设备进行检查, 要对每天使用、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循环的检查和处理,个别工作区的人员还要从维护人员中抽出,专门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整改等工作。 严格监管及考核,机电设备的日常

17、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位。主要是严格干部跟班上岗、现场机电管理人员监测监控记录完整准确、设备运行优劣奖惩、事故责任追究等一定要严格考核兑现,积极引导领导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一线操作人员爱护机电设备,用好机电设备,保证煤炭企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2.4提高机电设备管理队伍的素质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人才是关键,只有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才能使先进的技术装备发挥其应有的效力。首先要将强对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增强设备管理队伍的操作、维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要激发企业员工的学习知识、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培养企业内部尊重人才的氛围;第三,要提高对企

18、业优秀人才的待遇,对作出特殊贡献或成绩突出的技术人员给予奖励。 2.5与时俱进,建立现代化组织机构 与现代化矿井的管理相适应,必须建立现代化的组织机构。由于矿井的大型化、装备技术的现代化、监控系统的数字化,使得矿井机电管理的复杂性、专业性大大增加,组织机构必须体现专业化管理和专家型结构。 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建立, 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职能性建设和专业化训练,实现组织机构与矿井生产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及其运行程序的全面衔接。 在组织机构建设的同时,员工队伍的建设必须提前进行。现代化矿井面对的不仅是先进的工艺设备,而且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员工队伍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和水平,所组建的经营管理队伍、 技

19、术管理队伍及采掘队伍应该是知识型、专业型的。因此队伍组建时,要严格选拔,组建后,要进行专业培训和现场实习。 2.6有针对性地建立机电管理机构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繁多,功能各异,因此应根据不同的设备属性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从而实现设备的完善管理。在人员配备、体系结构、组织形式等方面要根据煤矿机电管理机构的工作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因矿而异,避免模式的单一性,同时还应保持管理机构的相对稳定。对于矿区较大、基础工作比较扎实的煤矿,可以设置机电管理科,实行全矿机电工作的统一机电工作调度、工程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等。对于矿区小、机电设备少、生产环节较为简单的矿井,则可适当合并机电管理

20、科和机电工区,用较少的人员配备实现较高的设备管理效果。 2.7加快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在煤矿生产环节中非常重要,设备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煤炭生产能否安全进行。因此,要加大对机电设备系统综合信息管理的建设力度,实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管理和监察,做好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更新改造一直到报废进行过程的信息管理工作。因此,煤矿企业要建立好所有设备的检修、保养档案制度。同时,将机电设备的保养工作落实到个人,实行设备保养管理工作责任制,细化和强化设备的强制保养工作,并与经济挂钩,与行政处罚 结合起来。另外,逐步完善大宗材料和设备的跟踪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设备档案,为设备选

21、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同时将设备基础管理和强制保养、检修等工作情况建立数据库, 实时监测所需工作是否到位,对设备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及时弥补管理和工作中的不足。 2.8加大资金投入以提高装备水平煤炭企业除要按照现行制度足额提取用于设备更新、新增资金外,企业还要适当补充一部分资金,总量上加大对装备的投入。第一,加大对生产所需机电设备的投入。主要是提高采煤、掘进、运输、通风、排水、提升等各系统装备水平, 尤其是要选择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运行可靠的装备。第二,加大对监测监控所需设备的投入。为保证一个矿井所有机电设备可靠、高效、安全运转,必须购置一定数量的监

22、测监控设备,衡量这类设备的主要指标是灵敏度和保护性。通过加大设备购置的资金投入,保持良好的升级换代步伐,淘汰落后设备,形成良性循环的状况,提高装备水平。 2.9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2.9.1、严把采购关机电设备配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定购工作至关重要。配件采购人员应发挥市场主渠道作用,进行采购招标,择优选厂,采购质优价廉的配件,严把配件质量关。 2.9.2、加强回收利用配件回收复用,修旧利废,是挖掘煤矿内部潜力,向管理要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为降低机电配件的吨煤成本,为保证配件的有效使用,为企业节约资金投入,我们应严格执行配件的交旧领新制度和回收复用制度。 2.9.3、合理确定

23、配件储备 配件的储备管理工作应根据本矿实际,做好配件的年度计划,尽量减少定购次数,减少不必要的定购费用并做到计划得当,库存少而不缺,能保证安全生产的需求。2.10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在机电运输管理工作中,制定各个岗位和各个工种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长效机制。 总结出遏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从增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明确容易引发事故的主要隐患,加强电气设备失爆管理,保证机电运输工作员工教育培训,强化落实机电运输措施,发挥广大职工监督作用,加重对违法行为的处罚等,为多方面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提

24、供了制度保障。另外,强化从源头监管,突出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在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的事前预防、 事中监管、事时应急和事后惩处的整个过程中,重视和加强事前预防,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从近两年发生的特大、重大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感到要遏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应该必须把监督管理的关口前移,从制度上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真正放到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上。 结论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必须把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放在第一位。做好安全预防,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但是目前煤矿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还不完善,仍然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常常会出现重大的安全事件。因此,必须加大对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力度

25、,提高机电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实现机电设备的标准化管理。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参考文献1 王军.煤炭集团机电设备维修的特点与对策J. 装备制造技术,20095.2 王宝琴.煤矿开采中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04.3中国矿业学院主编.矿山运输机械煤矿M工业出版社19994 冯锁魁.浅议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方式J.科技致富向导报,201036.5 吕春发.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J.价值工程,201036.6 陈玉.煤矿机电设备系统性维修方式分析J.神华科技,20094.7 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2004 8 戴玉霞.我国煤矿机电设备检修

26、管理现状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9 王东新.综采工作面设备故障分析和诊断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10 刘加民.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排查探索J.科技资讯,2010(24). 11 郭中松,裴飞,于吉辉.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J.经营管理,20113.12 方慎全.煤矿机械M中国矿业学院出版社.1986 13 贾猛.地方煤矿机电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煤矿机械.200312.14 马少明.加强机电管理实现矿井安全生产J.煤矿安全,19867.15 山西大同煤矿学校.矿山机械编M 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致谢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的最后落笔,我三年的大学生活也即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XXX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她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明确的学术目标,还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正是由于她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而且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 在此特向XXX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向她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表示深深的敬意!同时感谢XXX老师、XXX老师等几年来对我的栽培和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