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指导手册.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94158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横山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指导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横山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指导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横山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指导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横山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指导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横山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指导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横山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指导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横山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指导手册.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横山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指导手册第一部分 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规划概述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是教师本人专业能力发展设计的一个蓝图,能够为自身专业能力发展提供引导和监控,也能为其反思提供一个参考框架。制定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是教师自我实现能力发展的重要策略。 教师专业能力总体规划框架:自我分析、环境分析、发展目标、训练行动方案、活动记录与评价、分析与反思、领导小组意见。 制定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的步骤与方法:1、自我认识与评估2、分析相关材料,审视发展机会3、确定专业发展目标与行动策略4、按目标逐步执行5、调整和修正发展规划 拓展阅读:SWOT分析法:S(

2、Strengths)表示实力。要求找出自身的能力优势、强项。W(Weaknesses)表示缺陷。要求客观分析自身能力结构、行为习惯、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不足。O(Opportunities)表示机遇。要求教师具有把握机会的预见性,及早准备。T(Threats)表示威胁。要求教师要有危机感,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制定对策。教师应用SWOT分析法能正确认识自身专业能力发展实际,从而合理地制定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第二部分 教师基本功必练模块、现代教育技术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初级)1.硬件操作技能: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常用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操作(如常用的键盘、鼠标、光驱、U盘、打

3、印机、显示器等);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会正确开关计算机;能够正确使用校内所配备的各类电教教学设备。2.软件使用技能:熟悉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启动运行应用程序);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每分钟可输入15个汉字;掌握在计算机上新建、重命名文件夹及复制、粘贴、删除、移动文件等操作;会使用Winrar、Winzip压缩软件进行压缩与解压处理;会使用Word办公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并进行简单的内容、格式编排和打印;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会在互联网上浏览信息,搜索教育、教学资源,会在网上进行上传、下载等操作。3.信息化教学素养:树立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信息意识

4、;能够对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价值判断,选择与任教学科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4.等级要求范围:我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教师男50周岁(含)以下,女45周岁(含)以下均需达到信息技术初级应用标准。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级)除具备初级能力外,还须达到:1.硬件操作技能:知道常用硬件媒体设备种类与功能(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每种设备适用于何种环境以及适用于传递哪一类型的信息);了解多媒体硬件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2.软件使用技能: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等)熟练编排所任教学科的试卷;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等)进行较高级的数据分析、筛选及其它数学运算;熟

5、练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等)制作课件,能将声音、图片、视屏、动画等各类素材进行整合运用。能初步运用多媒体工具对信息加工处理(如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的信息进行加工、编辑和处理);熟练使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BBS)、网络寻呼工具(QQ、MSN等)、个人博客(Blog)进行表达和交流;会安装与卸载常用的应用程序。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及预防措施。3.信息化教学素养:能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编制适合所任教学学科信息化教案及课堂实施方案;善于利用教育资源突破教育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信息技

6、术进行学习,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化学习资源(如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或相关辅导材料,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4.等级要求范围:我县中小学教师35周岁以下教师均应达到信息技术中级应用标准。三、信息技术能力应用标准(高级)除具备初、中级能力外,还应达到:1.硬件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架设所需的各类硬件知识;能对机房及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等设备进行简单故障排除;能对学校常用电教设备进行维护和简易故障排查;2.软件使用技能: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网络操作系统有较深的了解(会安装、使用、备份与还原操作系统);熟练使用常用软件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如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对信息进行编辑,利用统计软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

7、析等);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熟练掌握1-2种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等),能够制作网络课件;为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各类资源系统软件的架设和WEB发布提供支持等;3.信息化教学素养:认识网络教学信息的传递手段,以及教学媒体的类别和功能;能够根据不同信息化教学媒体的特点,设计实现不同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模式(如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实现探究性学习、研究型学习与案例学习等学习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开展教学交流和活动。4.等级要求范围:我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计算机专任教师、网管员应熟练掌握高级标准中的软、硬件操作技能,并积极配合学校骨干教

8、师进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三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训练 一、训练目的教案、板书要求设计合理,字迹清楚、工整、正确规范、字体美观大方。二、训练要求1、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的笔画、笔顺、基本部件和间架结构。2、掌握简化字部表中的简化字,不写繁体字、异体字和错别字。3、掌握钢笔、粉笔、毛笔“三笔字”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其中毛笔字要掌握楷书的几种结构类型及其规律,要能随时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4、掌握“三笔字”的用笔方法。5、写字做到正确规范、笔画清楚、熟练有力、匀称美观、行款整齐。、普通话一、训练目的1、能在课堂教学、课内师生对话交流使用普通话;2、用普通话朗读,做到口语发音

9、清楚、准确;3、教学用语准确简明、通俗易懂、条理清楚、抑扬顿挫、富有激励性。二、训练要求 语音:1、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会准确认读(语文教师要会背诵)26个字母、21个声母和39个韵母,掌握普通话四声的调值。2、熟练掌握现代汉语3500个常用字的标准读音。3、知道常见音变现象。知道轻声、儿化和变调的主要规律,并能运用于语言实践。4、了解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准,能按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读准普通异读词。朗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停顿、重音、语调等朗读的基本技巧;2、朗读要达到正确、清楚、流畅、恰当,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会话1、能用熟练、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活动。2

10、、能在学校各种场合坚持使用普通话。、简笔画一、训练目的把教材中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或深奥、抽象的知识转换成简笔画、示意图或图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训练要求1、了解简单的绘画知识,知道各种物体的基本结构,掌握透视的主要规律,物体的基本比例关系和主要特征。2、掌握人物、动物、植物(树木、花卉)简笔画的基本结构和画法。3、掌握常见教学仪器、日常用品简笔画的基本结构和画法。4、掌握常见交通工具和建筑物简笔画的基本结构和画法。5、能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画出有关物体的简笔画和示意图形,要做到快,而且达到形似和神似,形象直观,简单明了。6、美术教师要有两幅书画作品。第三部分 教师岗位专业能力

11、必练模块专业能力能 力 分 解教学设计能力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教材分析与资源重组能力;学情分析能力;创新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创设情境能力;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师生和谐沟通能力;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预见与解决突发事件能力;设计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能力;教学辅导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学业效果评价能力;说课、评课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研、科研能力捕捉并研究教育信息能力;提出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能力;基于问题的研修能力;撰写研究报告能力。单元一 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为教学活动提供可靠的“蓝图”。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在课前对各种

12、教学要素,如学时及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法、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 教学设计的要求:1、教学内容要精选。教师要深入钻研知识体系,明确每学期、每单元、每课时的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内容。2、学情分析要全面。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态度;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操作技能;预设学生的思想障碍、理解误区;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知识储备。3、设计理念要先进。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理念;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4、课时安排要合理。要依据学科性质和内容确定课时,以课或章节整体设计,分课时备写。5、教学目标要明确。从学科目标及学段目标出发,结合学

13、生实际,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6、教学重点、难点要准确。从确立的目标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把握重难点。7、教具学具准备要充分。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8、教学过程要有效。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导入设计。教师要通过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问题设计。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

14、;要有条理性、启发性、层次性、探究性;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要能恰当应对课堂生成。(3)练习设计。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练习,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要面向全体学生,保底而不封顶。(4)结课设计。结课要对所学知识及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进行归纳总结,对课堂教学进行强化和拓展,把课堂结束的“句号”变成“问号”。9、板书设计要精美。突出学科特点,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络和活动主线,做到巧妙、精炼、合理、美观。10、作业设置要多样。各学科可依据本学科特点设计书面、口头、实践活动等特色作业,明确作业的目的性,加强作业的巩固性,把握作业的层次性,讲究作业的科学性,追求作业的趣味性。杜绝机械

15、性、重复性的大量抄写。单元二 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包括具体落实先期制定的教学计划;能科学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于教学过程之中;能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能控制教学过程,不会因意外的偶然因素导致教学过程的混乱;能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技术,包括现代教育技术;能引导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能形成和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创设情境能力专题 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创设教学情境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并作用于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体学习背景、活动条件及学习环境的能力。 创设教学情境的一般程序:1、明确教学目的、研究教学内容,分析教学

16、各维度教学目标的落实点。2、收集相关的教学情境素材。3、在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中进行筛选。4、精心设计概念支架,加工拓展教材。5、准备教学设备。6、做好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7、在教学中应用。即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事先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和教学程序展开教学。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专题: 自主学习:基本特征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总结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试。 合作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依据一定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共同

17、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一般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选择一些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以系列活动,使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师生和谐沟通能力专题 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是指师生之间融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最终达到一种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围绕认识活动而开展的一种关系。在和谐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既有创造,更有交往,二者相互促进,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 师生有效沟通的基本策略:1、目标策略:结合学科特点、班级实际和学生现状,确定所

18、要达到的比较个性化的目标。2、对象策略: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年龄、性别、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因素,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3、表达策略:用最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语言准确精炼地表达。4、反馈策略:教师一方面要做到讲听结合,倾听关注;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通过课堂测试或作业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情况。5、态度策略:课堂教学有效沟通态度策略的条件是真诚。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力专题 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互产生的情景、问题,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 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策略:1、弹性预设,创造课堂动态生成的“土壤”。教师应为预设方案设置一定的空间,给予一定的弹性。2

19、、营造氛围,善待课堂动态生成的“杂音”。教师要了解“杂音”背后的真相,因势利导,把学生“脱轨”的思维引导到课堂动态生成的“轨道”上来。3、留下空白,构建课堂动态生成的“精彩”。4、教后反思,形成课堂动态生成的“升华”。及时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信息,不断进行教学反思,逐步积累并形成自己独特特色的教育智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专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注意的问题:1、应避免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手段和技术而忽视先进教育理念的引导。2、应避免在

20、课件制作和网络化教学中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特点的倾向。3、应避免向学生罗列过多知识点而忽视反馈的倾向。4、要科学地控制信息量,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反馈的时间,不能为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预见与解决教学突发事件能力专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突发性教育情境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应变中的“变”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变化;教学应变中的“应”是指教师面对课堂教学变化所采取的种种措施,是教学机智的表现。其特点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处理的巧妙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1、必须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2、必须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3、

21、必须有利于教学中不利因素的消除。4、必须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设计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能力专题设计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巩固新授知识并形成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主要途径。新课程标准下练习与作业的设计要具有以下特点:基础性、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人文性和综合性。教学辅导能力专题 教学辅导能力: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能力。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必要补充,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主要的作用。 拓展阅读:对各类学生的辅导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课堂提问,提问要照顾到各类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课前

22、搞小测验,当即抽样,发现典型问题,让学生思考,订正。3、课后分类测试,对不达标者,进行个别辅导。4、成立课外教学活动小组,好、中、差搭配,以优带中,以中促差。5、作业提倡面批面改,找出错题的错源,“对症下药”。单元三 教学评价能力评课能力专题评课:是一种最好的教学反思,好的评课能给人以深刻的启发,特别是对执教者教育特色的把握、教学风格特点的理解、课堂的成功之处做到准确明晰,也可以发现和反思课堂中的不足和缺憾,给后来者以借鉴和启示。教学反思能力专题 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调整的能力。反思能力可以

23、划分为自我反思能力、德育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资源开发反思能力和生活反思能力等。 教学反思成果的主要表达方式:1、教学日志:教师把教学真实的场景转化为文字语言符号,通过聚集这些教育教学事件,使教师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相关行为。日志常用的记录形式包括备忘录、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2、教后感:指的是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批判性思考。教后感包括专题教后感与整体教后感、即时教后感与延迟教后感。3、教学案例:是指含有教学问题和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4、教学课例:是指对某节课的教学实际场景的全方位、多侧面叙述和描写。课例的表现方式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

24、学反思”。教学反思要及时。教学反思要有学生作业情况的反馈。要结合教学理论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做细致、理性的分析。不刻意要求篇幅,但注重教学反思的质量,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言之有物,记写及时。单元四 教研、科研能力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现象进行分析、试验和整理,认识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寻求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途径的能力。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事教育、教学有关的研究与创造能力。教师的研究大量是结合自己的工作与对象展开的,是教师在工作中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捕捉并研究教育信息能力专题 教师的信息能力:教师

25、的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创造、传递和运用能力。教师捕捉并研究教育信息的能力需要建立在敏锐的信息意识基础上,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使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从而产生良好的利用信息效应。 信息能力的评价指标:信息能力评 价 指 标捕捉信息能力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及信息安全意识;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性;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能灵活地通过各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研究信息能力能准确、高效地解读信息;能批判地评价信息,并能将信息运用于批判性思考;能运用理论深入、系统地研究信息。处理信息能力能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发送信息;能 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和自己生成的信息

26、;能用尽可能好的方式表达、呈现(和存储)自己生成的新信息;能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和交流。提出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能力专题提出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能力:是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反省、发现、审视、分析、探索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问题的提出应从以下三个因素考虑:“问题”是否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师是否直接参与研究;是否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基于问题的研修能力专题教师基于问题的研修能力包括: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愿望;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的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终身学习的习惯;掌握基于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等。教师要在基于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有

27、效途径,将基于问题的认识与解决过程变成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撰写研究报告能力专题 撰写研究报告:撰写研究报告:是教学行动研究的一个主要环节。教师撰写研究报告是教师以书面文字形式,将某项基于科研过程遵循一定的写作原则和写作形式,系统、严谨地呈现出来的过程。教师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是教师理论素养、思维水平及语言表达等能力的综合反映。通过撰写和发表研究报告,教师能够与同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和心得,不断增强职业自信心,提高职业素质。 研究报告(基于科研报告):一般由“问题提出”、“研究方法与过程”、“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几部分组成。“问题提出(前言)”,要写清楚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关键

28、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与过程”,要写清楚采用了哪些具体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的主要过程。“结果与分析”,对实证研究所获得的直接结果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论与讨论”对“问题提出”中的问题作简要概括的回答与讨论,并作出结论。第四部分 教师岗位专业能力选练模块单元五 课程开发与资源整合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与具备的能力之一。一般来说,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具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具备课程资源开发的规划与设计能力、收集与处理能力、筛选与鉴别能力、整合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能力等。 课程开发与资源整合能力

29、课程资源概述课程资源:广义地说,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地说,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一般课分成四大类:1、素材性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2、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事件、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3、隐性资源:包括校园文化、校园生活、人际关系、集体活动、班级氛围等。4、显性资源:指学校正规的学科课程和计划内的活动课程。 单元六 班主任工作能力 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了解与研究学生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设

30、计组织班集体活动的能力、班级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这些能力又集中表现为班主任的开拓创新品质。 思想道德教育能力专题 思想道德教育能力:涵盖内容广泛,主要包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传统品德教育、感恩教育、文化环境教育、基本素质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等。班级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能力专题 班级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优化班级管理模式,建设良好班级文化,创新班级教育活动,建立与家长良好的合作关系,了解研究学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活动,积极开展班、团、队活动的能力等。班主任可以从理念

31、更新、群体协调、师生沟通等方面加强班级管理工作,以满足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从依法治班、人本引领、阳光操作、个案教育等方面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通过自我探究、自觉提升等方面的工作,在加强科学研究中实现班级管理能力的自我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专题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它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至最佳状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通过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2、,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班主任是中小学控制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力量。单元七 校本研修能力校本研修: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在职学习的形式。它整合了培训和教研两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职业学习活动。校本研修的三个核心因素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校本研修能力:是指教师基于岗位、基于问题、基于自身发展需要而实现自主专业成长的能力。 教师自我提高的五种途径:1、向书本学习:阅读基于教学经典著作,跟踪阅读学科专业杂志,同时注意汲取多方面的科学和人文知识,丰富文化底蕴,提高理论水平。2、向同事学习:向名师拜师学艺,与同

33、伴教师交流研讨,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类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实现伙伴互助。3、向实践学习:以任务为驱动,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开展反思性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基于问题的行动研究能力。4、向网络学习:关注思考网、中国教师研修网、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主流远程教育网站,与全国的同行沟通学习,加强交流,同时以个人教育博客为载体,积累学习资源,实现资源共享。5、向生活学习:以进取的心态对待工作,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以开放的胸襟感受社会,用广阔的视野关注教育,与时俱进,努力做专家型教师单元八 提升教育智慧能力教师教育智慧:是教师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认识教育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过程中生成的,是教师的一种真

34、、善、美的教育境界。教师教育智慧具有肯定而又超越自己的品格,其静态形式表现为教育习惯,动态形式表现为教育超越,是追求美好幸福教育生活中静态和动态的有机统一。提升教育智慧能力 教师教育智慧的特点:1、知识性。教育知识是教育智慧的基础,教育智慧是教育知识的提升。2、价值性。教师教育智慧是教师在认识教育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交互作用中生成的;教师教育智慧既包括理性认识,还包括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信仰等价值认识。3、实践性。教育智慧是指在解决教育事件中的教育问题、教育矛盾、教育关系等中展现。4、整合性。教师教育智慧是教师对各种教育事物进行高度综合、分析、判断、选择并付诸实践的产物,也是教师对各种教育事物及其联系的不断地选择与整合的结果。5、领悟性。教师教育智慧从实践中得来,教师要对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教育教研和教育知识进行理性思考,通过理性思考,使得教育经验和教育知识升华为教育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