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GB50515】(可编辑).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94855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GB50515】(可编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GB50515】(可编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GB50515】(可编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GB50515】(可编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GB50515】(可编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GB50515】(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GB50515】(可编辑).doc(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GB50515-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onductive or anti-static ground surface and floor GB 505152010 主编部门中 国 兵 器 工 业 集 团 公 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0 年 1 2 月 1 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0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 613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为国家标淮编号为 GB 505152010自

2、 2010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其中comcom comcom com com comcomcomcomcomcom comcomcomcomcomcomcom com 条为强制性条 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 年五月三十一日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 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5 124 号的要求 由北方设计研究院 会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 104 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河北保定市万 达环境技术工程公司无锡市坚纳斯特种涂料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

3、程中规范编制组遵照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 策根据静 电防护系统工程理论对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进行了专 题研究反复论证和 实验并总结了多年来在导防静电地面设计 研究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积累 的经验调研咨询了国内导防静电地面使用的重点行业和企业采纳了导 防静电地面设计研究和检测工作中的最新成果最终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 6 章和 8 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与符 号导防 静电地面所处场所的静电能量分级与地面电阻值的确 定导防静电地面面 层选择与构造要求不同场所导防静电地 面的设计选择接地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中国兵器工

4、业集团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北方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 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资料寄北方设计研究院地 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 55 号邮编050011E-mail guyan427tomcom 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 査人 主编单位北方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 104 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河北保定市万达环境技术工程公司 无锡市坚纳斯特种涂料有限公司 参加单位宜兴市晶华新型材料开发有限公司主要 主要起草人何龙文 王万禄 许庐生 谷 岩 郝书清 魏光辉 刘艳梅 韩永锋 朱长城 史拥军 武守钧

5、 聂振邦 武占成 邬菊逸 安春明 主要审查人刘尚合 孙可平 陈加兴 李春光 钱 仲 周本谋 徐士乔 王素英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 语 2 22 符 号 3 3 导防静电地面所处场所的静电能量分级与地面电阻值的确定 5 31 选择导防静电地面的一般规定 5 32 易燃易爆物质的最小点火能分级和计算能量分级 5 33 地面上限电阻值的确定 7 4 导防静电地面面层选择与构造要求 8 41 面层选择 8 42 地面构造要求 9 43 材料要求 10 44 静电接地网设计 12 5 不同场所导防静电地面的设计选择 13 51 易燃易爆特种危险化学品及其制品 13 52

6、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粉体固体及其化工产品 16 53 静电敏感电气或电子元件组件和设备 22 54 特殊要求的生产场所 24 55 特殊要求的工作生活场所 25 6 接 地 27 61 一般规定 27 62 接地网带与接地干线的连接 27 附录A 导防静电地面的使用和维护要求 28 附录B 易燃易爆物质最小点火能及能量分级 30 附录 C 导防静电地面和样块实测数据 36 附录D 人体对地绝缘时典型起电电压峰值和 导防静电地面所限制的电压峰 值 38 附录E 导防静电地面上限电阻值所限制的电压峰值计算 41 附录F 导防静电地面上限电阻值验算程序 42 附录 G 导防静电地面电阻值测量方法 43

7、附录H 导防静电地面面层材料技术要求 44 引用标准名录 46 条文说明 47 1 总 则 com 为使导防静电地面设计满足工艺要求将地面极对地电阻值控制在与 生产工艺安全要求相适应的范围之内制定本规范 com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导防静电地面和防静电活动地 板的设计 com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标淮 的规定 1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com 导静电地面 conductive static ground surface and floor 4 6 极对地电阻值大于 50 10 小于 1010 由静电导体材料构成的能 很好地提供静电泄漏途径的

8、地面 com 防静电地面 anti-static ground surface and floor 6小于 101010由静电亚导体材料 极对地电阻值大于或等于 1010 构成的能较好地提供静电泄漏途径的地面 com 最小点火能 minimum ignition energy 在常温常压下影响物质点火能的所有因素均处于最敏感状态时点燃该物质 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 com 人体静电 static electricity on human body 人体由于自身动作或与其他的带电物体相接触或接近而在人 体上产生并积 累的静电 com 人体电容 capacitance of human body 与人

9、体位置人体姿势鞋和地面及其他客体等因素有关的人体对地或对其 他客体所构成的电容 com 极对地电容 electrode-to-earth capacitance 测量电极对接地系统所构成的电容 com 人体对地电阻 resistance of human body to earth 由人体电阻人体所穿的鞋袜电阻人体所处环境的地面电阻与接地系统 的接地电阻所构成的人体对大地的总电阻亦称人体静电泄漏电阻 com 极对地电阻 electrode-to-earth resistance 测量电极对接地系统之间的电阻亦称地面静电泄漏电阻 com 静电接地 electrostatic earthing 采

10、用金属导体防静电材料或防静电制品等物体将静电导体 与大地进行电 2 气上可靠连接使静电导体电位接近大地电位的措施 com 静电安全电压 electrostatic safety voltage 静电源对处于敏感状态下的产品放电时不能造成产品损伤或发火的最大电 压值 com 能量耦合参数 energy coupling coefficient 易燃易爆物质或器件所处状态及人与其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程度 com 计算能量 calculating energy 易燃易爆物质或器件的最小点火能量与能量耦合参数的乘积 com 不发火导防静电地面 spark-less conductive electrost

11、atic flooring 面层采用受摩擦撞击不发生火花的建筑材料浇筑或铺设的导防静电地 面 com 防静电工作区防静电场所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ed area 采取多种静电防护措施配备各种防静电设备和器材能限制静电电位具 有确定边界和专门标记的场所 22 符 号 C极对地电容值 C 人对地电容值 0 Emin最小点火能量 min设计导防静电地面时所来用的静电计算能量简称计算能量 E人体带静电的最大能量 EI表示物质的最小点火能量为一级 EII表示物质的最小点火能量为二级 II 级计算能量 IIII 级计算能量 IIIIII 级计算能量 Ken 能量耦

12、合参数 R极对地电阻值 R0人对地电阻值 3 Umin产品的静电安全电压 U 人体瞬态带电电压 0 Up人在绝缘地面上活动起电的峰值电压 Up 人站立在导防静电地面上动作起电所呈现的峰值电 压 t从起电开始到 Up 所经过的时间 T 063t 0 体积电阻系数 4 3 导防静电地面所处场所的静电能量分级与地面电阻值的确定 31 选择导防静电地面的一般规定 com 根据地面的不同使用环境条件技术要求应选择不同类型的导防静 电地面并应使地面极对地电阻值控制在安全要求的范围内若不能满足要求 则应采取其他的防静电措施 com 导防静电地面电阻值的上限可根据计算能量初选电阻值的下限 应根据确保人身安全限

13、制放电电流或限制放电火花能量等要求确定 com 下列场所均应采用导防静电地面 1 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 2 有静电敏感的电气或电子元件组件和设备的场所 3 因人体静电放电对产品质量或人身安全带来危害的场所 4 com 导防静电地面在使用期内导静电地面电阻值应稳定在大于 50 10 6 小于 1010 的范围之内防静电地面电阻值应稳定在原设计要求的范围之内 导防静电地面使用和维护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 的规定 com 凡室内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在采用导 防静电地面时均应全部采用 不发火的导防静电地面 com 当导防静电地面需满足两种以上使用要求时导防静 电地面设计 除应满足极对地电阻性能要求外

14、还应满足使用场所提出的相关功能技术要求 并合理选择地面面层材料和地面构造 32 易燃易爆物质的最小点火能分级和计算能量分级 com 易燃易爆物质可按最小点火能量的大小分为两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I 级应为 E 100mJ I 2 II 级应为 EII 100mJ com 计算能量分级与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与易燃易爆物质的能量耦合参数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1 级 Ke1 应为 1 5 2 2 级 Ke2 应为 10 3 3 级 Ke3 应为 100 4 4 级 Ke4 应为 1000 2 计算能量可按下式计算 min com 式中 min计算能量mJ Ken 能量耦合参数 Emin最小点

15、火能量mJ 3 计算能量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I 级应为 I 100mJ 2 II 级应为 100mJ II l00mJ 3 III 级应为 III 100mJ 4 导防静电地面所处场所中有多种易燃易爆物质时应分 别计算不同易 燃易爆物质的计算能量并以最小的计算能量作为该场所的计算能量 com 能量耦合参数级别与选择条件应符合表 com 的规定 表 com 能量耦合参数级别与选择条件 能量耦合参数级别 场所中物质的状态环境条件及级别选择 1人或其他带静电物体有可能直接或通过金属导体与危 险品 1 接触的场所应选择 1 级 2 危险物质对静电处于敏感状态的场所应选择 1 级 3人或其他带静电物体

16、与危险品通过防静电材料制作的 工具 或其他方式间接接触的场所应选择 2 级 2 4 危险物质在非正常状态下有可能进入对静电敏感状态 的 场所应选择 2 级 5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已对危险物质采取了其他有效防静 电措施可按措施的有效程度选择3 级或 4 级 3 6危险物质已加工成成品半成品并已采取了高效的防静 电盛装包装在储运和周转中保证人不与其直接接触可选择3 级或 4 级 7危险物质生产销售已采取有效防静电措施并处在敞开式 的场所应选择4 级 8危险物质在封闭的设备管道中进行生产和输送并采取 4 了有效的防静电措施应选择4 级 9危险物质的成品已进入了气密式封装的周转通道库房等 场所并不进行开

17、封操作应选择 4 级 6 33 地面上限电阻值的确定 com 地面所在场所的计算能量和计算能量级别划分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场所中被加工介质的最小点火能可按本规范表 com表 com 确定 2 能量耦合参数应根据工艺条件确定并应符合本规范表 com 的规定 3 应根据本规范式com 计算 min 值 4 应根据本规范第 com 条第 3 款的规定划分计算能量级别 I II III com 易燃易爆场所地面上限电阻值应根据场所的计算能量级别初选并符合 下列规定 6 1 I 级初选地面极对地电阻值应小于 1010 8 2 II 级初选地面极对地电阻值应小于 1010 3 III 级初选地面极对地电

18、阻值应小于 101010 com 导防静电地面极对地电阻值初设后应根据极对地电阻值的大小选 C 值R 值越大C 值应越小R 与 C 的相对关系值宜按本规范附录C 选取 com 参加生产活动的 U 及相关的 C 和 t 值可根据工艺条件按本规范表 com p 0 0 选取 com 计算导防静电地面所限制的 Up 值时应与 R C 和 t0 值相适应可 按表 com 查出U 1000V 时U 的值再按式com 换算出Up 值也可 p p 按式com-1 式com-2 和式com-3 直接算出Up 值 com 人在导防静电地面上活动时所限制的静电峰值能量必须小于易燃易爆 物质的计算能量 com 人在

19、导防静电地面上活动时所限制的静电峰值能量与易燃易爆物质的 计算能量的关系应符合下式要求 min com com 导防静电地面上限电阻值的验算程序应按本规范附录 F 的要求进行 com 生产和使用对静电敏感的电器和电子元件组件和设备的行业应按其对 静电敏感的程度划分防静电工作区当静电安全电压小于或等于100V 时其 7当 静电安全电压大于100V 时其极对地电阻 极对地电阻应小于 1010 9 应小于 1010 com 导防静电地面上限电阻值的测量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G 的规定 7 4 导防静电地面面层选择与构造要求 41 面层选择 com 水泥类导防静电地面面层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要

20、求的地面可选用水泥砂浆面层 2 有受摩檫撞击不发火要求的地面应选用水泥石屑面层 3 有耐机械磨损或冲击作用要求的地面可选用细石混凝土面层 4 有受摩擦撞击不发火和耐某些碱盐类介质腐蚀要求的地面可选用现 浇水磨石面层 com 树脂类导防静电地面整体面层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受摩擦不发火耐磨耐油防滑耐一定酸碱类介质腐蚀要求的地面 可选用环氧树脂自流平涂料面层 2 有受摩擦不发火耐磨耐油防滑柔韧有弹性要求的地 面可选用聚 氨酯自流平涂料面层 3 要求耐腐蚀的地面可选用不饱和聚酯树脂胶泥面层 4 树脂涂层面层可选用防静电的环氧涂料聚氨酯涂料丙烯 酸改性聚氨酯 涂料涂装在水泥砂浆面层上 com 橡胶

21、板类导防静电地面面层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弹性和受摩擦不发火要求的导防静电地面可选用黑色橡胶板面层 2 有弹性和受摩擦不发火要求的防静电地面可选用彩色橡胶板面层 com 有耐酸性介质腐蚀和耐水要求的导防静电地面可选用软聚氯乙烯塑 料板类面层 com 石瓷板类防静电地面面层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高级装修场所有耐腐蚀耐磨不起尘易清洁要求的地 面可选用花 岗石板面层 2 有不起尘易清洁耐磨耐轻度腐蚀要求的地面可选用瓷板面层 com 其他类型防静电面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8 1 需要利用地板下空间布线或其他用途便于管线调整更改的场所的地面 可选用架空活动地板面层 2 有减噪安静要求的场所可选用防静电

22、织物面层 3 临时性防静电工作区试验检修等场所的地面可选用防静电移动地垫 面层 42 地面构造要求 com 地面构造层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类地面的基本构造层应按表 com 选定 表 com 地面基本构造层 底层地面 楼层地面 地面类型 导静电地面 防静电地面 导静电地面 防静电地面 导静电面层 防静电面层 水泥类 垫层 垫层 地基 地基 导静电面层 防静电面层 导静电面层 静电接地网 静电接地网 树脂类 静电接地网 垫层 垫层 防静电面层 楼板 地基 地基 静电接地网 导静电面层 防静电面层 楼板 黑色橡胶板 垫层 垫层 软聚氯乙烯塑料板 地基 地基 防静电面层 彩色橡胶板 垫层 石瓷板类

23、 地基 2 可根据需要在构造层中增设结合层粘结层找平层隔离层填充层等 其他构造层 3 除树脂类外的各类底层导防静电地面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设静电 接地网 1地面构造中设有不导电材料的隔离层 2 易燃易爆特种危险品生产行业的烘干工房 com 各构造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面层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地面使用功能和面层材料的导防静电性能选定 9 2 静电接地网应紧贴面层材料敷设现浇水磨石地面静电接地网应敷设在结 合层之下敷设接地网的地面接地网以下的各构造层均可不要求材料的导电性 能 3 找平层结合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树脂类橡胶板类软聚氯乙烯板等面层材料应铺设或粘贴在坚 实的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上橡胶板类软聚氯乙

24、烯板应采用导防静电 胶粘剂粘结 2 花岗石板和瓷板面层应在水泥砂浆找平层上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做结合 层并应分段同步铺砌设置静电接地网的地面接地网应敷设在结合层 上 3 楼层地面中找平层可兼作找坡层 4 树脂类底层地面构造中应在找平层下设隔离层橡胶板和软聚氯乙烯板的 底层地面当受地下水的毛细作用影响铺设质量时应在找平层下设隔离层其 他各类地面中隔离层的设置应按防水或防潮的要求确定 5 底层地面垫层均应采用混凝土楼层地面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做垫 层 6 垫层地基及地面构造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 规范GB 50037 的有关规定 com 有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导防静电地面其耐腐蚀材料

25、应根据腐蚀介质的 性质浓度及其对地面材料的腐蚀性等级等条件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 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 的有关规定选用 com 易燃易爆场所裸露出地面直接接地的预埋金属套管地脚螺栓等均应采 用防静电材料对金属裸露部分进行缠绕或涂敷 43 材料要求 com 面层材料应符合表 com-1 和表 com-2 的规定 表 com-1 面层材料的导防静电性能要求 电性能要求 地面名称 面层材料 导静电地面 防静电地面 6 12 环氧树脂自流平涂料地面 环氧涂膜层 5 10 10 1010 聚氨酯自流平涂料地面 聚氨酯涂膜层 108 cm cm 10 续表 com-1 电性能要求 地面名称 面层

26、材料 导静电地面 防静电地面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泥地面 树脂胶泥 6 12 5 10 10 1010 橡胶板地面 橡胶板 8 10 cm cm 软聚氯乙烯板地面 软聚氯乙烯板 101011 花岗石板地面 花岗石板 cm 瓷板地面 瓷板 R 1010 7 10 粘贴橡胶板和软聚氯乙烯 1010 1010 板的胶粘剂 cm cm 注经过导防静电改性的面层材料其导防静电性能在材料的有效使用年限内 应保持稳定 表 com-2 面层材料的厚度和强度等级 厚度 序号 材料名称 强度等级 备 注 mm 1 水泥砂浆 20 M15 2 水泥石屑 20 M30 石屑应采用不发火的材料 3 细石混凝土 3040 C20 4 现浇水磨石 3035 C20 含结合层厚度 5 环氧树脂自流平涂料 34 6 聚氨酯自流平涂料 24 7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泥 34 8 涂装地面的树脂涂层 03 由多道涂层涂装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