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96829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标准》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家标准》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家标准》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国家标准》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国家标准》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标准》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标准》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JB中华人民 共和 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 2202007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Copper-aluminum columnwing type radiator2007-07-02发布 2007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JG 220一2007 刖 昌本标准的511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建没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暖通空调及净化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青岛理工大学、国际铜业协会(中国)、山东高密中亚 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2、北京三叶散热器厂、北京佛罗伦萨散热器有限公司、沈阳吉水散热器有限公司、深圳 市方大暖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浙江)努奥罗散热器有限公司、兰州陇星散热器有限公司、天津市华琛 散热器有限公司、天津马丁康华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天津市锐新散热器有限公司、河南省恒春暖通设 备有限公司、山东早春集团淄博汇德暖通设备有限公司、山东冶金散热器厂、郑州市瓦萨齐散热器有限 公司、山东省龙口市南山塑钢建材总厂、佛瑞德(郑州)工业有限公司、唐山大通车料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为民、牟灵泉、张双喜、田巍然、路宾、吴辉敏。JG 2202007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铜管立柱与铝翼管胀接复合后,再与上

3、下铜管联箱组合焊接成型的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以下简称散热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号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 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以热水为热媒的散热器。散热器的工作压力为10 MPa;热媒温 度不高于95。C;热媒水的酸碱度pH一712,氯离子(CI一)、硫酸根(SOt 2一)分别不大于100 mgL。其 他指标应根据采暖系统供水情况,分别符合GB 1576、HGT 3729标准中关于供暖系统水质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标准,其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4、,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标准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985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 1576工业锅炉水质GBT 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 1732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 52371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一部分:基材)GBT 7307 55。非密封管螺纹GBT 13754采暖散热器散热量测定方法GBT 17791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HGJ 223铜及铜合金焊接及钎

5、焊接技术规程 HGT 3729射频式物理场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 JGT 6采暖散热器系列参数、螺纹及配件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名义标准散热量nominal standard thermal output按规定长度1 000 ram+100 mm(当高度H900 inIll时为500 mm100 mm)的检验样片测得的标准散热量,折算成该片长Ll 000 nlm时的标准散热量。32单柱标准散热量single column standard thermal output按检验样片的标准散热量除以检验样片的柱数所得的平均值。33组合长度combination length按生产

6、要求制作的每组散热器的实际长度。】34柱间距distance between two columns相邻两柱的中心距,亦称单柱长度。35胀接复合剪应力shearing stregth between expanded copper tube and extruded aluminum wing tube为评价铜管与铝翼管胀接复合紧密度的物理量,以标准试件中两管产生相对位移时的最大拉力除 以两管复合面积所得数值表示。4型号与标记41型号0(MPa)ram)同侧进出口中心距(loo mm)10ram)示例:TLZ855 10表示单柱长度为80mm,宽度为50mm,同侧进出水口中心距为500ilfi

7、rfi,工作压力为1oMPa的铜铝复合柱翼型 散热器。42标记散热器按JGT 6的规定,以同侧进出水口中心距为系列主参数,散热器如图1所示。A型B型图1 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JG 22020075要求51耐压511 散热器工作压力应为10 MPa,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在稳压时间内散热器不应有 渗漏现象。52散热量521 散热器的散热量(含散热量计算公式及单柱标准散热量),按GBT 13754规定的标准条件进行 测试。其最小名义标准散热量数值应达到表1的规定。表1 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最小名义标准散热量 单位为每米瓦 同惯4进出口中心距mm 300400 500 6007009001

8、2001 5001 80040720 880 1 0401 2001 3601 6802 lOO2 4002 700宽度mm70 940 1 2101 490 1 630 1 8002 1102 4502 8003 150100l t701 3901 7301 8402 0102 4602 9003 3503 800注2:当同侧进出口中心距H1300mm700mm时,标准检验样片的长度为1 000mm+100 Fllin;H,栅900注1:表中数值为单排立柱、外涂非金属涂料、上下有装饰罩、接管方式为上进下出时的散热器最小名义散热量。1 800 mill时标准检验样片的长度为500 mill10

9、0 mm。注3:其余宽度散热器的散热量按内插法决定。53材质531散热器上下联箱及立柱铜管应使用TP2或TU2挤压轧制拉伸铜管,并应符合GBT 17791的 规定;立管最小管径为15 mm,最小壁厚为06 ram;上下联箱所用铜管最小壁厚为08 mm。532当铝翼管材料牌号为6063或6063A时,应符合GBT 52371中有关力学性能和GBT 3190中有关化学成分的规定。54焊接质量541散热器焊接应符合GBT 985和HGJ 223的规定。联箱与立柱的联接,应在联箱钻孔并翻边 后再将立管插入焊接;翻边高度不应小于3 ram;采用硬钎焊焊接。542焊接部位应焊接牢固,表面光洁,无裂缝气孔。

10、散热器整体外观应平整,外观光滑,无明显变形、 扭曲和表面凹陷。55胀接质量551铜管与铝翼管胀接复合时应有适当的过盈量,以保证胀接复合后配合紧密;光面铜管与铝翼管 标准试件的胀接复合剪应力不应小于07 MPa,铝翼管内径负偏差不大于04 mm。56螺纹561 散热器接管采用螺纹连接。进出口宜采用HT62黄铜锻制,其内螺纹分别为G12、G34、G1。562螺纹制作精度应符合GBT 7307规定。57涂层质量要求571 散热器外表面应在良好的预处理后采用静电喷塑或烤漆工艺,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表面处理。 漆膜附着力测定应符合GBT 1720的规定,附着力等级应达到13级;漆膜耐冲击性能测定应符合 G

11、BT 1732的规定。572表面涂层应均匀光滑、附着牢固、不得漏喷或起泡。58制造质量581 散热器尺寸见表2,散热器外形尺寸的极限偏差见表3,形位公差见表4。JG 220一2007表2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尺寸单位为毫米 项目符号 参数值同侧进出口中心距Hl 300 400 500 600 700 900 1 200 1 500 1 800 高度 H 340 440 540 640 740 940 1 240 l 540 1 840 宽度 B 40100组合长度 L2001 800柱间距 LI60N100注1:宽度以散热器外形最大宽度为准,高度为参考值。 注2:组合长度及柱间距以生产厂技术文件

12、为准。表3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外形尺寸、极限偏差单位为毫米 同侧进出口中心距宽度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300士1 5400500 40100 10206007001 800 30表4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形位公差单位为毫米 平面度 垂直度项 目L1 000 L1 000 Ll 000 L1 000形位公差 4646582散热器的装饰罩应安装牢固,不得松脱或滑动。583散热器的放气阀座,按定货要求设置。6试验方法61散热器的压力试验,可采用液压或气压试验方法在专用试验台上逐组进行。压力计量程为25 MPa,精度不得低于15级。611 液压试验时稳压时间应为2 min。在稳压时间内,

13、以散热器不渗漏为合格。612气压试验时稳压时间应为1 min。在稳压时间内,以散热器在试验水槽中不漏气为合格。62散热器热工性能试验应在符合GBT 13754规定并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的检测台上进行。 送检样片长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63铜管外径和铝翼管内径用游标卡尺检验。壁厚用游标卡尺或测厚仪检验。管材材质以管材生产 厂提供的文件为准。64焊接质量按54的要求,采用目测检验。翻边高度用游标卡尺测量检验。65铜管与铝翼管胀接复合紧密度,应用专用检具按附录A所列方法进行标准试件的胀接复合剪应 力检验。66进出口管螺纹应采用专用螺纹规检验。67涂层性能试验671 漆膜附着力试验,应按GBT 172

14、0的规定进行。4JG 2202007672漆膜耐冲击性能检验,应按GBT 1732的规定进行,重锤高度为350 mm。673涂层表面质量采用目测方法检验。68 同侧进出I:1中心距、平面度、外形尺寸、形位公差用专用或常规量具及检具检验。7检验规则71散热器应经制造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署合格证后,方可出厂。72散热器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73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转产生产试制产品时; b)散热器在设计、工艺或使用的材料有重大改变时; c)停产一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d)连续生产时每四年进行一次;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74

15、出厂检验741 散热器的试压应按51的要求逐组进行检验。742当需要进行交货验收或其他检验时,地点由双方商定,检验项目按出厂检验有关条款进行。743出厂检验的项目为不包括散热量、胀管复合紧密度和涂层性能试验在内的其余项目。75型式检验及出厂检验项目见表5。 表5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检验项目表检验类别 检验项目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散热量 名义标准散热量(AT一645)o压力试验 00铜管壁厚 oo铜管与铝翼管胀接复合紧密度 。联箱钻孔翻边高度 。高度(H)oo 外形尺寸 宽度(B)o 0 同侧进出水口中心距(H,)oo平面度 oo形位公差垂直度 oo螺纹精度 oo焊接部位 oo表面质量整体外观o

16、0附着力 。涂层质量 耐冲击性能 。涂层表面 oo76抽样方法761型式检验及其他检验时,检验项目均应按照GBT 28281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JG 2202007762一般验收水平I,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或二次抽样方案,其检验项目、接收质量限应符合表6的规 定。当批量不大于91时应参照GBT 28281规定进行抽样检验。表6检查抽样方案样累接收质量限(AQL)本样样计压力 中心距 平面度 螺纹 漆膜质量 批量 量本样试验 焊接质量 垂直度 质量 及其他字本量 本10 25 40 65 15码量AcReAeReAcReAcReAcRe第一 550202l391150D(8) (O 1) (01)

17、第二 5 10121245第一 88O2020325151280E(13) (0 1)第二 8 1612l23467第一 13130 2 0 3 1336281500F (20)(O 1)第二 1326l2 3 4 4 5 9 10第一 20200 2 0 3 1325595011 200 D第二 2040l2 3 4 4 5 6 7 1213注l:Ac接收数;R。拒收数。 注2:括号内数值为改用一次正常抽样方案的数值。8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81标志811 每组散热器应有制造厂的注册商标。812每组散热器出厂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内容包括:a)制造厂名称; b)产品名称及规格; c)型号、外形尺

18、寸、工作压力; d)本批产品检验时间、检验人员标记和出厂日期。813每批产品按需要配带产品样本及安装使用说明书。内容应包括工作压力、单柱散热量、散热量 计算公式、安装操作要点、水质和使用要求、质保期等。82包装821 散热器应采用能保证在搬运装卸时不变形、不损伤产品的包装措施。822散热器进出口管螺纹应戴保护套具。83运输831 散热器运输时应采取防雨和防挤压措施。832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磕碰及其他重物挤压。84贮存散热器应在干燥通风的库房中存放,严禁与腐蚀性介质接触,堆放高度不超过2 m,底部应稳妥垫 高100 mm200 r11TL。JG 2202007附录A (规范性附

19、录) 铜管与铝翼管胀接复合紧密度试验方法A1 本试验方法仅适用于光面铜管与铝翼管胀接。 A2基本原理将铜管与铝翼管已胀接复合好的立柱,从一端按铝翼管截取(100l-o)mm作为标准试件。在金 属拉力试验机上利用专用卡具,夹住铜管,进行位移拉力试验,并求出相应的胀接复合剪应力。以铜管 与铝翼管胀接复合后的剪应力大小,评价胀接复合的紧密程度。A3专用检具及试验方法1检具夹持杆(保证能被拉拔试验机夹紧,要求上下杆同轴线);2检具板面(有足够的刚度,拉拔时不产生明显变形,下板面开孔保证能穿过铜管);3检具连杆(长度相同共4个,拉拔时不产生明显变形);4测试件铜管;5测试件铝翼管;6铜管外卡具(插入铜管后能卡紧);7铜管内卡具(卡铜管部位能紧密配合,注意内外卡具要配套)。图A1 专用检具及试验方法示意图 A4检验方法三件标准试件应逐一进行试验。将标准试件安装于检验设备上并卡紧,保证拉拔过程中卡具不滑移,设置好拉拔速度后开始拉拔。 拉拔过程要匀速,速度不大于30 mmmin;拉出长度不小于50 mIn。取拉力最大值为该标准试件的位 移拉力试验值,除以按胀前铜管直径和铝翼管长度计算的铜管外表面积就得到该标准试件的胀接复合 剪应力数值,单位为MPa。A5合格标准以三组标准试件的胀接复合剪应力试验值均不小于07 MPa为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