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6MW背压机组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9695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6MW背压机组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6MW背压机组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6MW背压机组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6MW背压机组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6MW背压机组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6MW背压机组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6MW背压机组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6MW背压机组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十二月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基本情况11.3 项目组成和建设内容31.4 发电系统接入方案61.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61.6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71.7 与相关规划的相容性分析71.8 环境保护目标7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0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0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22.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32.4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33 环境影响预测及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53.1 工程污染源分析153.2 环境影响预测163.3 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

2、、经济论证183.4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93.5 环境管理与监测204 公众参与234.1 公众参与内容234.2 公众意见调查结果234.3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24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66 联系方式27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83年,现有3台锅炉,分别为1台130t/h中温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2台75t/h中温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现有4台发电机组,分别为2台3MW中温中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1台3MW中温中压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 1台12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现有蒸汽管网80km。目前公司现有2台3MW中温中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1台3MW中温

3、中压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由于建设时间长,目前生产汽耗已达17kg/kwh,远超机组额定汽耗(10.7kg/kwh),经济性、安全性均较差。为提高能源利用率,拟新建一台6MW中温次高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替代上述2台3MW中温中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同时为解决公司淡季热负荷低造成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将一期1台3MW抽凝机组改造成后置机接在背压机排汽管道后,利用背压机排汽作为它的进汽,起到维持背压机组稳定运行的作用。1.2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6MW背压机组技改工程;建设单位: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技改项目投资:工程总投资1685万元,环保投资60万元;建设

4、地点: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厂区现有用地面积63000平方米,整个厂区呈东西向长约680m,南北向宽50100m的不规则狭长形状;于合肥市瑶海区肥东路51号,南面是和平路,北邻铁路淮南线并从该线上接有运煤支线进入厂区,东面是合肥钢铁公司,西邻印染厂。图1-2-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1.3 项目组成和建设内容本次技改项目是在预留场地新建1台6MW次高压中温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以替代现有的2台3MW中温中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同时将现有3MW中温中压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改造为3MW后置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具体建设内容详见表1-3-1。表1-3-1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项目工程内容工程规模与现

5、有工程关系主体工程发电机组新建1台6MW次高压中温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改造1台原有3MW中温中压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为后置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规模:16MW;13MW本项目变更发电机组,锅炉依托原有辅助工程燃烧系统给料系统,包括燃煤给料系统燃煤给料能力10t/h依托原有工程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回料、播料风系统各锅炉配套热力系统主蒸汽、回热、给水、除氧、供热、凝结水、加热器疏水、抽真空及汽机本体疏水收集系统等各工艺系统配套灰渣输送系统正压气力除灰系统2.5t/h干式机械除渣系统22.8t/h热控系统主厂房、辅助车间控制、烟气在线监测、工业电视监控DCS远程I/O站和PLC控制系统等公用工程供排水供水

6、生产水供应城市自来水管道接入依托原有生活水供应消防水系统1600 m3消防贮水池,设独立消防管网循环水循环水装置31000 m3/h冷却循环水塔排水雨污分流体制,生产、生活废水送污水处理站生产、生活废水配套预处理及管网去盐水站一级除盐主要设备为3000逆流再生的阴阳床两台,2000逆流再生的阴阳床四台,3000逆流再生的阴阳床总出力280t/h, 2000逆流再生的阴阳床总出力250t/h,供电主变压器、直流系统3MW的发电机组10kv母线接入接入铜陵路110KV变电所,12MW发电机组经主变升压至110KV接入螺丝岗220KV变电所,直流电源成套装置等厂用电率32%暖通主厂房、电气设备间、辅

7、助车间、燃料输送系统、综合楼等各厂房、车间配套依托原有空压空压站320Nm3/min、210Nm3/min空压机,210m3贮气罐通信电力系统、厂内通信系统配套贮运工程储存干煤库30486m,6000t依托原有煤棚厂区最西边,占地4950m2,可贮煤15000t石灰石粉库容积360m3的石灰石库石灰粉缓冲仓230 m3灰库1600 m3、2300 m3渣仓1520m3油罐区15 m3、110 m3油罐运输铁路、公路、厂内汽车运输环保工程生产、生活废水处理依托原有锅炉烟气治理、破碎系统尾气除尘3套布袋除尘+炉内石灰石脱硫,1根120m烟囱,除尘效率99.9%,脱硫效率75%以上固体废弃物灰渣分除

8、,综合利用噪声减震、隔震等措施3MW发电机组依托原有,6MW发电机组房新建1.4 发电系统接入方案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现有3台3MW发电机组,接入系统采用10kV电压等级接通过联络线16#、18#线,分别接入铜陵路110kV变电所安热#1、#2线;1台12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经1台20MVA主变升压至110kV接入螺丝岗220KV变电所。1.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单位采暖期制冷期非采暖非制冷期1热负荷热量GJ/h639.32 452.50 77.83 汽量(0.98MPa)t/h217.16 153.71 26.44 2汽机进汽量(4.90MPa)t/h235.12 166.76

9、52.44 3抽(排)汽量(0.98MPa)t/h235.12 166.76 52.44 4发电功率Kw19100 14000 7250 5对外汽量(0.98MPa)t/h217.16 153.71 26.44 供热量 热量GJ/h639.32 452.50 77.83 7锅炉减温减压供汽量t/h0.00 0.00 0.00 8锅炉蒸发量(4.90MPa)t/h239.92170.1653.519锅炉供热标煤耗kg/GJ38.72 38.72 38.72 10发电年均标准煤耗g/kWh181.28 11综合厂用电率%21.00 12供单位热量耗厂用电量Kwh/GJ6.87 13发电厂用电率%5

10、.50 14供电年均标煤耗g/kWh191.83 15供热年均标煤耗kg/GJ38.72 16汽机年供热量GJ/a2.5825E+0617年发电量kWh/a9.2376E+0718年供电量kWh/a7.30E+0719发电设备利用小时h7200 20年供热量GJ/a2.5825E+0621全年耗标煤量t/a116737 22热化系数%0.78 23年均全厂热效率%85 24年均热电比%777 1.6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6MW机组技改工程是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中第三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的23条“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及资

11、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的国内投资项目。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支持和鼓励发展的行业。工程单机容量6MW,年均热效率为85%(大于50%),年均热电比为777%(大于100%),符合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计基础20001268号)要求。1.7 与相关规划的相容性分析根据合肥市集中供热总体规划和合肥市城市热电联产规划,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东热区唯一集中供热热源点,因而,其发展壮大,对提高该地区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合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实施安徽省的“碧水、蓝天、净土”计划,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合肥市城市热电联产规划中,对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的装机规模规划如下:在现有的

12、3炉4机的规模下,在2008年扩建1台75t/h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1台6M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到2010年计划拆除435t/h中温中压链条锅炉及3台3MW汽轮发电机组,在其位置新建1130t/h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1台12M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最终装机规模为3炉3机。由此可见,本次技改工程符合合肥市热电联产规划的要求。1.8 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区域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见表1-8-1和图1-8-1。表1-8-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概况环境要素序号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厂界距离(m)距项目距离(m)规模环境功能空气环境1金桂园东305080户,240人GB3095-2012二级2华源国际城东南

13、100120170户,510人3杜冲北508060户,180人4和平苑西850950100户,300人5育英高中西南150016001200人6何小沟东北85095050户,150人噪声环境1金桂园东305080户,240人GB3096-2008中2类标准2华源国际城东南100120170户,510人3杜冲北508060户,180人地表水7南淝河南2000/小型河流GB3838-2002类水域图1-8-1 评价区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监测点位布设为全面准确地反映和掌握评价区内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本次大气环境评价的工作等级,同时考虑拟建项目区域的地

14、理位置、周围环境特征、主导风向的作用,按照功能区布点原则,本次共设2个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具体点位设置见表2-1-1和图2-1-1。表2-1-1 大气现状监测点位一览表点位监测点相对拟建项目位置距离(m)功能1金桂园东50上风向敏感点2和平苑西850下风向敏感点(2)监测项目本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监测因子包括:TSP、SO2、NO2、PM10及监测期间的的气压、气温、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3)现状评价区域内各监测点位的监测项目均低于相应的标准限值,其中SO2 最大小时值浓度为0.043 mg/m3,占标率为8.60%,出现在金桂圆核和平苑两处,最大日均值浓度为0.038 mg/m3,占标

15、率为25.33%,出现在金桂圆和和平苑;NO2最大小时值浓度为0.045mg/m3,占标率为20.42%,出现在王桥村和李家桥村,最大日均值浓度为0.042 mg/m3,占标率为22.50%,出现在金桂圆和和平苑;TSP最大日均值浓度为0.198mg/m3,占标率为66.00%,出现在金桂园;PM10最大日均值浓度为0.141 mg/m3,占标率为94.00%,出现在和平苑。各监测点位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图2-1-1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图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监测点位项目废水排放量7.82m3/d,主要为生活污水。项目产生

16、废水排入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南淝河。考虑本项目废水水量较小、水质成份简单,纳污水体南淝河为小型河流,规划目标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表2-2-1 水质监测断面一览表河流名称断面编号断 面 位 置监测断面南淝河西新庄 II屯溪路桥 III合钢二厂下游 (2)监测因子:水温、pH、DO、COD、BOD5、NH3-N、总磷等有关水文要素(河宽、水深、流速、流量、流向)。 (3)南淝河水质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C

17、OD最大污染指数为1.16,BOD5最大污染指数为0.72,总磷的最大污染指数为3.75,氨氮的最大污染指数为15.1;溶解氧最大指数为0.92;本项目排放废水为生活污水且量较小,且经过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南淝河影响较小。2.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监测点位布设根据现场勘察,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区域性高噪声源,现状监测布点主要考虑评价范围内噪声背景,采用网格布点和功能区布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状监测布点,在评价区域内共布设7个噪声现状监测点,各点位具体位置见表2-3-1及图2-3-1。表2-3-1 噪声监测布点一览表编号监测点位置备注1#厂界东厂界噪声2#厂界南厂界噪声3#厂界西厂界噪声

18、4#厂界北厂界噪声5#金桂园敏感点6#华源国际城敏感点7#杜冲敏感点(2)监测项目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监测项目为LeqdB(A)。(3)现状评价现状监测结果显示,各监测点昼间最大噪声值为58.8 dB(A),夜间最大噪声值为49.8dB(A),厂界及敏感点均达到拟建项目区域噪声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2.4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入南淝河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5km处。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拟建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从而确定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以锅炉烟囱为圆心,直径为5km的圆形区域。

19、3、声环境评价范围厂界外1m及厂界外200m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图2-3-1 噪声监测点位图3 环境影响预测及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工程污染源分析3.1.1 废水污染源本技改项目循环冷却水系统及化学水处理系统均采用原有系统,并且全部回收利用,水污染物是职工生活污水,发电机组技改中,不新增人员定额,生活污水量不增加,所以不新增水污染物。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通过雨水管网排放,工程所用化学水处理为阴、阳离子交换工艺,产生的酸碱废水经过中和后和锅炉排污水、循环冷却水部分用于冷渣水、绿化。职工生活污水经肥东路污水管网进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南淝河。3.1.2 废气污染源本次技改项目是

20、在12MW发电机组工程预留场地新建1台6MW次高压中温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以替代现有的2台3MW中温中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同时将现有3MW中温中压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改造为3MW后置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新建的6MW背压机组相比原有2台3MW汽轮发电机组汽耗由原来的17kg/kwh降至12.4kg/kwh。在供热不变的情况下,每年可多供电量2730万kwh,年节约标煤3013t,折合原煤为4218t,年减排二氧化碳约7894t,减排二氧化硫25.6t,减排氮氧化物22.3t。表3-1-1 技改前后工程锅炉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 单位:t/a污染物原排放情况技改后变化情况SO2395369

21、.4-25.6烟尘22.5520.95-1.6NOx500.7478.4-22.33.1.3 固体废弃物本项目人员定额不发生变化,所以不新增生活垃圾。项目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由于燃煤量降低,灰量和渣量都减少。表3-1-3 技改前后工程灰渣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污染物原排放情况技改后变化情况一般工业固废灰 57660 t/a56726 t/a-934 t/a渣 27920 t/a27467 t/a-453 t/a3.1.4 噪声污染本技改工程主要污染是噪声污染,噪声主要来自汽轮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的转动噪声,通过在采取隔声、吸声的措施 控制噪声污染源。表3-1-4 技改后噪声排放情况序号设 备噪声

22、性质噪声源强dB(A)位置设备型号拟采取的治理措施降噪效果1发电机组空气动力性噪声82-93室内B6-4.9/0.98-2 / QF-6-2采用防震基础,同时做好消声、隔声、吸声15-20 dB3.1.5 污染物排放量总汇表表3-1-5 技改工程后污染物排放量总汇表 单位:t/a种类污染物现有污染物排放量技改工程完成后总排放量增减量变化大气污染物烟尘22.55369.4-25.6二氧化硫39520.95-1.6氮氧化物500.7478.4-22.3水污染物废水量2815.22815.20COD0.140.140BOD50.030.030SS0.030.030固体废弃物灰渣000生活垃圾0003

23、.2 环境影响预测3.2.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技改项目依托于原有锅炉,燃煤量年减少4218t,所以大气排放物减少,引用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循环硫化床锅炉替代链条锅炉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模式清单中的估算模式分别计算本项目各个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下风向轴线浓度,并计算相应浓度占标率。 经估算预测可知,主要的影响物为锅炉房有组织排放的SO2,其最大浓度为0.03941mg/m3,占标率为7.88%。因此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对外环境影响较小。经过敏感点预测可以看出,各敏感点均可达到相应的标准。本次技改项目完成后,会进一步降低大气污

24、染物排放,减轻环境空气影响,提高区域环境质量,各敏感点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3.2.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项目废水处置方案由建设项目的特点,本项目排放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通过雨水管网排放,工程所用化学水处理为阴、阳离子交换工艺,产生的酸碱废水经过中和后和锅炉排污水、循环冷却水一起一部分用于冷渣水、绿化;职工生活污水经肥东路污水管网进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南淝河。2、废水处理效果分析表3-2-1 废水产生及排放浓度一览表污染物CODBOD5SS总产生浓度(mg/l)300180200产生量(t/a)0.850.510

25、.56GB18918-2002一级A标准501010削减量(t/a)0.710.480.53排放量(t/a)0.140.030.03由工程分析章节及上述分析可知,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水污染物厂区排口排放浓度为COD:300mg/l;BOD5:180mg/l;SS:200 mg/l,排放浓度符合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B标准要求,项目区主要污染物的年产生量为COD:0.85t、BOD5:0.51t、SS:0.56t。经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能够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年排放量为COD:0.14t、BOD5:0.03、SS:0.03。经王小郢污水

26、处理厂处理后污染物排放浓度能够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对水环境影响分析由表8-2-1可以看出,拟建项目所排的废水可达到CJ343-20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B等级标准要求,因此可以进入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处理,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南淝河。现有项目排放的废水,水质成分单一,经治理后能够达到国家及地方相应的控制标准,每年废水排放量为2815.2t,因此现有项目增加了南淝河的污染负荷,但不会降低其地表水现有环境功能。3.2.3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技改工程主要污染是噪声污染,噪声主要来自汽轮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的转动噪

27、声,项目建设过程中是6MW发电机组代替3MW发电机组,及改造后置机组,所以项目噪声源没有变化,采取隔声、吸声的措施控制噪声污染源。合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2年11月11、12日对各厂界监测点进行了现场监测,各点昼间、夜间监测点,均可以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2类标准。表3-2-2 设备噪声值性质设 备噪声性质噪声源强dB(A)位置设备型号拟采取的治理措施降噪效果新建发电机组空气动力性噪声82-93室内B6-4.9/0.98-2 / QF-6-2采用防震基础,同时做好消声、隔声、吸声15-20 dB拆除发电机组空气动力性噪声82-93室内B3-35/5-2/

28、QF-3-2采用防震基础,同时做好消声、隔声、吸声15-20 dB由表8-3-1可知,本技改项目前后,噪声源没有变化,对周围厂界及敏感点影响没有变化,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2类标准要求。3.3 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3.3.1 废气污染防治本次技改依托于原有锅炉,废气主要为次高压中温循环流化床锅炉废气、原煤在装卸、储存、破碎过程中排放的粉尘;技改完成后将会进一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减轻环境空气影响,提高区域环境质量。根据合肥市监测站2012年11月9日到2011年11月15日对项目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表明,现有区域环境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29、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所以现有项目废气治理满足要求。3.5.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合肥市王小郢污水处理厂的收水范围为东至当涂路,南至东流路(南二环路),西至合作化路,北至砀山路,合肥市老城区的污水主要都是进入王小郢污水处理厂的。本项目位于合作化路以东,南二环路以北,项目所在地点属于合肥老城区,同时也在王小郢污水处理厂的收水范围内,项目建成后日排废水量7.82吨,新增污水量在王小郢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范围内,同时排放的废水污染物浓度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B等级标准,污水水质满足进入王小郢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要求。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本项目产生的废水进入王小郢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30、达标后排入南淝河,不会降低南淝河现有的水环境功能,对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3.5.3 固体废弃物控制及分析项目完成后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约为84193t/a;厂区内生活垃圾产生量11.47t/a。固废:本项目产生的各项固体废物均按要求进行处理,灰渣由巢湖奇发建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统一送至合肥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3.5.4 噪声污染控制及分析噪声控制的途径有降低声源噪声、控制传播途径、保护接受者。具体的噪声控制方法有吸声、隔声、消声等。通过采取防震、隔声、消声等措施后,可以使本项目对外环境的噪声影响降到最低,项目厂界噪声排放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3.4

3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4.1工程环保投资工程总投资1685万元,环保投资60万元,占总投资的3.56%。3.4.2 经济损益分析年环保费用51万元,占年产值的1.1%;年环保收益180万元,环境经济效益系数为3.53。建设项目在建设时认真贯彻执行“清洁生产”、“污染物达标排放”等环保政策,降低了原、燃料的消耗量,提高了物料的综合利用率,尽可能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具有较好的工程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5 环境管理与监测3.5.1 环境管理管理体系: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机构可分为:管理机构、监督机构、监测机构、监理机构。(1)管理机构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根据项目情况

32、及当地环保局要求,设立专门环保机构,由厂长或主管生产的副厂长直接领导,下设环境监测站。本项目环境管理、监测工作应纳入总厂环保机构内容,其基本任务是负责组织、制定、落实监督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内部环境监测 、污染源调查及建档、环境统计工作;进行必要的环境教育、技术培训和技术攻关等。(2)监督机构合肥市环境保护局;(3)监测机构施工期及营运期的环境监测工作可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承担。(4)监理机构环境监理由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实施。3.5.2 环境监测计划(1)监测机构建设单位委托相关环境监测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执行监测计划,并同时承担突发性污染事故对环境影响的

33、应急监测工作。一方面可充分发挥现有专业环境监测单位专业人员齐备、监测设备完善的优势。(2) 监测计划本项目的监测计划应包括两部分:一为竣工验收监测,二为营运期的常规监测计划。竣工验收监测指项目建设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及时和环保主管部门指定的环境监测站取得联系,要求环境监测站对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设施组织竣工验收监测,由环境监测站编制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经环保局同意后实施。营运期的常规监测指根据项目环评报告书的要求完善和认真履行环境监测计划。包括污染源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1)烟气监测监测项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除尘效率、烟气量(标态干烟气)和烟气温度。监测布点烟道预留取样

34、口。监测方法与周期采用烟气连续监测系统连续跟踪监测,锅炉大修后测定除尘器效率,监测方法依据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52001)。(2)废水监测厂区各类废水:取样地点设在各废水处理设施的进出口处,以考核各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检查其达标情况。锅炉化学处理废水和含油废水监测项目为pH、COD、SS、石油类等,生活废水监测项目为pH、COD、SS、BOD5、氨氮和总磷,监测周期至少为一次/月,以保证排放的废水达标排放。(3)噪声监测厂界噪声:厂界内主要噪声源外1m处。监测周期:每季1次。2、环境质量监测(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监测项目SO2、NO2、TSP、PM10监测布点金桂园和和平

35、苑各设1个点,监测点周围应开阔。监测周期和时间一年一次。(2)噪声环境质量监测厂界噪声:在厂界外1米处,布置6-7个监测点,在主要噪声源附近可适当加密。监测周期:每季1次,每次测量2天,每天昼、夜各测1次。对主要污染源的监测结果和烟气处理、废水处理等设施的运转、使用效果等情况,应及时向相关的环保主管机构报告,使各级环保主管机构可以了解该项目的环境污染状况和设备运转状况,并且社会公众也可透过政府主管部门了解拟建项目的环境保护实际状况,以消除社会公众对该项目环保问题的担心,并起到监督的作用。本项目投入正常运行后,为了全面掌握本项目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了解本项目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建议企业在项

36、目投入正常运行35年后应进行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4 公众参与4.1 公众参与内容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有关要求,为了充分了解评价范围公众的意见,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采用了媒体公示和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相结合的方式。4.1.1 媒体公示拟建项目严格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要求,分别于2012年10月23日和2012年11月23日在“合肥市环保局”网站(4.1.2 公众意见调查本项目环评工作期间,对项目评价范围内的居民、团体和关注本项目建设的其它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主要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

37、基本资料(性别、住址、文化程度、职业等);项目基本情况介绍(项目概况、环境影响概述);被调查者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看法;被调查者对建设项目的基本态度、意见与建议。4.2 公众意见调查结果4.2.1 媒体公示意见反馈按照公示的要求,公众可以在项目公示期间,与建设单位、环评单位联系,了解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相关内容。项目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反馈意见。4.2.2 公众意见调查结果由调查结果显示,本问卷调查涉及年龄较为合理20-60岁占93%,对社会生活有着成熟的认识;文化程度构成有59%以上为大专及以上学历;职业构成以76%工人为主体。调查结果显示,90%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本项目的相关信息了解。8

38、7%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地的环境质量较好;96%的调查对象对环境质量较为满意;同时94%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地无明显的环境问题;同时86%的调查对象认为项目实施对当地的环境质量影响不大;对于项目建设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49%的被调查者认为可能会造成噪声污染,同时不清楚对环境哪方面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有50%。对于本项目的建设,68%的被调查者表示支持,32%的被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没有公众表示反对。4.3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4.3.1 结论的合理性分析(1)合法性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有关规定,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

39、信息,征求公众意见,具有合法性。(2)代表性公众意见收集范围覆盖周边大部分不同阶层的群众、主管部门、相关企业等,能代表大部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3)真实性公众意见公示、调查表的发放均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公示内容准确反映建设项目相关信息,调查结果真实可靠。(4)有效性调查时间为项目环评报告书编制阶段进行,能准确反映周边群众对项目的态度,调查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公示内容真实、调查范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合理有效。4.3.2 调查结果通过两次公众参与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当地居民参与意识较强,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对所处地区环境质量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一定了解,且能较客观地表达出自己

40、看法。2、调查范围内目前的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对于目前居住地的环境状况,两次调查中96%的被调查者表示较为满意。 3、对于本项目的建设,68%的被调查者表示支持,32%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均没有公众表示反对。4、项目公示期间,未接到公众反馈意见。5、公众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当地居民对工程建设项目还是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同时建设单位要严格要求自己:项目建设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项目建设要求环境治理和防护工作应跟上,不能发生污染后再整治。项目审批部门严格按程序审批。加强组织和领导,建立完善环保工作机制。严格执行环保法,抓源头,控污染。确保环保经费和污染治理投资。主管部门应抓好安全生产,及做好环保

41、监督工作,严格按环保工作要求和标准执行。加强废气的治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6MW背压机组技改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要求,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项目配套建设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各类污染物可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项目外排污染物对区域环境影响可接受。主要污染物满足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公众支持率较高,无人反对项目建设。评价认为,在切实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影响角度,项目的建设可行。6 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联 系 人:王群电 话:05514483662信函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肥东路51号邮政编码:230061评价机构:安徽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资质等级:国家甲级联 系 人:程 凯联系电话:0551-2836511信函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8号邮政编码:2300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