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标书(修编6黄绿统名称) .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9698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标书(修编6黄绿统名称)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广西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标书(修编6黄绿统名称)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广西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标书(修编6黄绿统名称)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广西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标书(修编6黄绿统名称)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广西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标书(修编6黄绿统名称)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标书(修编6黄绿统名称)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标书(修编6黄绿统名称) .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编号:广西电网公司2013年12月 目 录1范围42规范性引用文件53术语和定义63.1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 fault indicator for distribution lines63.2架空型故障指示器 fault indicator for overhead line63.3电缆型故障指示器 fault indicator for power cable63.4故障电流 fault current63.5故障特征 fault feature63.6故障判据 failure criterion63.7故障电流报警动作值 alarm setting value

2、73.8自动复位时间 auto reset time73.9临近干扰 nearby disturbance73.10供电方式 supply mode73.11数据传输 data transmission73.12动作误差 operation error74分类74.1按使用环境分类74.2按使用场所分类74.3按功能分类74.4按故障报警类别分类84.5按故障检测方式分类85使用条件85.1环境条件85.2系统条件85.3其他环境条件86技术要求96.1外观与结构96.2功能106.3机械性能126.4电气性能136.5电磁兼容要求146.6环境适应性156.7安全特性156.8工作电源166

3、.9着火危险176.10防护等级176.11使用寿命177试验方法177.1试验条件177.2外观与结构检查177.3功能试验187.4机械性能试验207.5电气性能试验217.6电磁兼容能力试验217.7环境适应性试验237.8安全特性试验247.9工作电源及功耗试验247.10着火危险试验247.11防护等级试验258试验分类258.1型式试验258.2出厂试验258.3抽查试验269标志、包装、运输和存储299.1标志299.2包装299.3运输和存储2910、订货范围29附件1、技术性能偏差表31附件2、分项报价设备表32附件3、分项报价备品备件设备表32附件4、专用工具及仪器33附件

4、5、投标者应提交的资料341 范围1.1 本设备招标技术文件适用于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1.2 投标者必须具有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设计、制造经验, 并有质检部门的认可文件、ISO-9001质量认证书或相当的认证文件、国家电力部门鉴定证书, 提供的设备必须提供在电力系统商业运行的良好记录。1.3 本设备招标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 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1.4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条文提出异议, 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

5、(或系统)完全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有异议, 不管是多么微小, 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招标技术文件的意见和同招标技术文件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1.5 本设备招标技术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 按较高标准执行。1.6 本设备招标技术文件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1.7 本招标技术文件未尽事宜, 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1.8 投标方在应标招标技术文件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技术差异。如果投标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招标方发现投标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招标技术文件的条文存在差异,招标

6、方有权利要求退货,并将对下一年度的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9 投标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应标设备的标准配置表,并在应标商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如发现二者有矛盾之处,将对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10 投标方应充分理解本招标技术文件并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应标的技术文件,如发现应标的技术文件条款、格式不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则认为应标不严肃,在评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1.11 投标设备中涉及到的架空型/电缆型故障指示器(带通信终端)需经过甲方认可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条件书的引用而构

7、成为本技术条件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条件书,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条件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条件书。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GB/T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 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D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8-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

8、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Ed: 自由跌落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9969-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GB/T 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GB/T 11287-2000电气继电器 第21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第1篇: 振动试验(正弦)GB/T 13729-2002远方终端设备GB/T 14436-1993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GB/T 15153.1-1998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工作条件 第1篇: 电源和电磁兼容性GB/T 15153.2-2000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工作条件 第2篇

9、: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它非电影响因素)GB/T 17626.2-200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200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200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快速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200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200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2-199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DL/T 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 634.5101-20

1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定DL/T 634.5104-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定DL/T 721-2000配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 814-2002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L/T 1157-2012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3.1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fault indicator for distribution lines用于实现配电线路短路故障和接地故障的远方或就地指示的监测报警装置。3.2 架空型故障指示器fault indicator for overhead line传感器和显示(指示)部分集成于一个单元内,通过机械方式固定

11、于架空线路(ABC三相线路),实现短路和接地故障的远方或就地指示的报警装置。3.3 电缆型故障指示器fault indicator for power cable传感器通过机械方式固定在电缆线路或者母线上,显示单元与传感器集成于一个单元或镶嵌于环网柜、电缆分支箱、开关柜等配电设备的操作面板上,实现短路和接地故障的远方或就地指示的报警装置。传感器与显示单元独立安装时,相互采用光纤或无线等方式进行通信。3.4 故障电流fault current配电线路中线路发生短路或单相接地故障时产生的电流。3.5 故障特征fault feature用于判断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是的采样参数。3.6 故障判据 fail

12、ure criterion用于表征故障特点的一系列判断条件。3.7 故障电流报警动作值alarm setting value使故障指示器发出告警信息或指示的故障电流(或突变)值。3.8 自动复位时间auto reset time故障指示器从报警开始至报警状态自动复归的时间3.9 临近干扰nearby disturbance发生短路(接地)故障线路对临近未发生短路(接地)故障线路上的故障指示器状态的影响。3.10 供电方式supply mode通过太阳能、蓄电池、高容量电池或电流互感取电对故障指示器进行供电。3.11 数据传输data transmission利用无线或光纤等通讯方式进行的故障及

13、报警信息传输。3.12 动作误差operation error设定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计算公式为4 分类4.1 按使用环境分类a) 户外型;b) 户内型。4.2 按使用场所分类a) 架空型;b) 电缆型;c) 母排型。4.3 按功能分类a) 短路故障指示器;b) 单相接地故障指示器;c) 短路、单相接地故障指示器(又称二合一故障指示器);4.4 按故障报警类别分类a) 机械翻转型;b) 闪烁发光型;c) 数据传输型;d) 复合型。4.5 按故障检测方式分类a) 在线(线路不停电)检测型b) 离线(线路停电)检测型5 使用条件5.1 环境条件a) 周围空气温度使用环境温度: -35+70最

14、大日温差: 30Kb) 海拔高度: 1000mc) 最大风速: 35m/sd) 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日平均值: 95%月平均值: 90%e) 地震烈度: 度f) 污秽等级: 级g) 覆冰厚度: 20mmh) 安装位置:架空裸导线、绝缘线、户内或户外箱内。5.2 系统条件系统额定频率:50Hz系统标称电压:620kV系统最高运行电压:12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5.3 其他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与制作商协商确定。6 技术要求6.1 外观与结构6.1.1 外观应整洁美观、无损伤或机械形变,封装材料应饱满、牢固、光亮、无流痕、无气泡。6.1.2 外形及安装尺寸、

15、元件的焊接、装配应符合产品图样及有关标准的要求。6.1.3 外壳应用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使用或搬运中可能遇到的机械力。6.1.4 通过卡件直接安装在电力导线上,其卡线结构应有合适的握力,既要保证安装牢固,又不能造成电缆(线)损伤。适应导线截面35mm400mm ;可带电安装和拆卸,应提供带电安装工具。不应采用金属螺栓和扎带方式固定。6.1.5 指示器/传感器的安装应方便可靠,且保证在不同截面、不同外径的电线上安装时,不影响故障检测性能。6.1.6 外壳、结构零件应采用防锈防蚀材料,设备的外壳表面没有光污染,宜为工业浅灰色,外壳材料应具备防凝露功能。6.1.7 内部线路板采用自动化焊接工艺,采

16、用防水、防潮、防盐雾、防酸雾处理。6.1.8 显示牌360范围内均可观察,采用反光材料,便于夜间观察。6.1.9 对于电缆型指示器主机采用嵌入面板式结构正面安装,具备三相独立的相间短路及接地故障指示灯;指示器面板设置复位/测试按钮;具备三相独立的短路传感器屏蔽式光纤自锁接口;光纤头采用屏蔽压塑插头插入连接或以螺栓或弹簧片压接,可自锁;金属线采用端子排接线,以螺栓或弹簧片压接,端子排应具有防水滴存留凝结功能;接线端子应有清晰牢固标志;采用光纤或无线方式连接,以保证介质强度满足要求。6.1.10 对于架空型指示器,应使安装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牢固;结构件经50次装卸应到位且不变形。6.1.11 对

17、于具有通信终端的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应能具有:a) 具备防卫:灰尘、潮湿、盐污、霉菌、虫和动物。b) 设备的结构设计应紧凑、小巧,重量轻,安装维护方便。c) 设备内部的线路板宜采取嵌入式安装方式,同类产品相同功能的线路板、易损件应具有可换性,不同功能的线路板应有防误装措施。d) 应具有完善的防锈、防磁、防震、防潮、防雷、防过电压、隔热的措施。e) 设备配套的户外控制回路电缆需阻燃防腐、抗盐蚀、耐高温、防爆晒,不开裂。6.2 功能6.2.1 基本功能6.2.2.1 短路故障指示当配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故障线路段对应相线上的指示器应检测到短路故障,并发出短路故障报警指示。6.2.2.2 单相接地

18、故障指示当配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线路段上的指示器应检测到接地故障,并发出接地故障报警指示。6.2.2.3 故障远传报警当发生短路、单相接地故障后,指示器除进行相应的本地报警指示外,至少具备以下功能之一:a) 通过开关触点输出故障状态信息;b) 通过无线通信形式输出故障告警信息;c) 通过光纤通信形式输出故障告警信息;d) 其他。6.2.2.4 故障报警复位指示器应能根据规定时间或线路恢复正常供电后自动复位,也可以根据故障性质(瞬时性或永久性)自动选择复位方式;自动复位时间可设,设置范围024h。6.2.2.5 电池低电量故障指示对于具有通信终端的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采用蓄电池供电时,

19、当电池电压降低到相应值时,指示器应具有电池低电量报警并发送遥信信号功能。蓄电池安装结构要求维护更换方便。6.2.2.6 自检(测试)功能故障指示器应具备手动检测功能,并能显示自检结果,并能在停电安装时辅助判断装置是否正常。6.2.2.7 防止负荷波动误报警功能在线路电流非故障波动时,指示器不应误报警。6.2.2.8 自动躲避合闸涌流功能在配电线路进行送电合闸(或重合闸)时,安装在此线路的指示器应躲过冲击电流且不误动。6.2.2.9 带电装卸功能架空型故障指示器应能带电装卸,装卸过程中不应误报警。6.2.2.10 重合闸最小识别时间a) 故障指示器应能识别重合闸间隔的瞬时性故障,并能正确动作;b

20、) 非故障分支上安装的故障指示器,在经过重合闸间隔成功复电后,不应该由重合闸涌流造成误动作。6.2.2.11 装置心跳功能对于带通信远传功能的指示器,应能定期向主站发送处在工作状态的信息,定期发送时间可自定义。6.2.2.12 通信可接入无线通信模块,支持3G/4G等无线通信,输出故障、线路电流、电池电量低等信息。故障指示器与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距离不小于30米。6.2.2.13 适应不同接地方式可针对不同接地方式选择相应的故障判断依据。6.2.2 高级功能6.2.2.1 电气量监测a) 可测量线路运行电流的有效值,突变电流值。b) 可通过测量线路对地电场强度,显示线路电压的跌落幅度。6.2.2

21、.2 线路温度监测可测量线路温度。6.2.2.3 在线录波可实现故障自动录波及人工招测录波,录波启动阀值(电流或电场)可设;6.2.2.4 时钟同步及对时a) 三相故障指示器(录波器)时钟同步;b)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与配网主站间具有对时功能。6.2.2.5 GPS定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可实现GPS定位功能。6.2.2.6 自组网通信当光纤网络或公共网络无法覆盖时,可以通过自组网方式将现场信息上传到主站系统。6.3 机械性能6.3.1 握力测试对于架空型和电缆型故障指示器,其卡线结构的握力应满足下列要求:a) 在垂直于压线弹簧锁构成的平面方向的向下拉力应

22、不小于指示器整体自重的8倍;b) 架空型故障指示器安装到钢芯铝绞线后,其沿铝绞线方向的横向拉力应不小于50N;c) 电缆型故障指示器安装到单芯电缆后,其沿电缆方向的横向拉力应不小于30N。6.3.2 振动测试指示器应能承受GB/T 11287-2000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振动响应和振动耐久试验。试验后,指示器性能符合要求。6.3.3 自由跌落指示器应能承受GB/T 2423.8-1995中规定的1米高度的自由跌落试验。试验后,指示器无破损、皲裂,性能符合要求。6.4 电气性能6.4.1 传统型故障指示器6.4.1.1 故障告警灵敏度短路故障报警:指示器应能根据线路负荷变化自动确定故障电流报

23、警动作值,且动作误差应不大于5%;高低温运行环境下动作误差应不大于10%。接地故障报警:有定量设置的特征值,其动作误差应不大于5%;高低温运行环境下动作误差应不大于10%。6.4.1.2 启动电流指示器应能正确适用于线路轻载负荷线路的故障指示,要求启动电流最低支持10A。6.4.1.3 故障报警正确率线路故障启动报警动作正确率不小于90%。6.4.1.4 自动复位时间可调,复位时间允许误差不大于1%。6.4.1.5 可识别故障电流最短持续时间可识别的故障报警电流最短持续时间应在20ms40ms之间。6.4.1.6 短路电流耐受能力25kA/4S。6.4.1.7 可动作次数翻牌显示、可动作次数5

24、000次6.4.1.8 低电量报警设备低电量报警值可设置,且报警电压允许误差不大于2%。6.4.1.9 采样时间间隔指示器应能实现实时通信,采样间隔时间可设,最低可低于1ms。6.4.1.10 平均功耗传统故障指示器平均功耗不大于0.01mW;通信终端静态功耗不大于1W。6.4.2 故障指示器(带通信功能)基本功能包括6.4.1条所有规定,并具有以下高级功能:6.4.2.1 平均功耗故障指示器(录波器)平均功耗不大于1.5mW;通信终端静态功耗不大于1W。6.4.2.2 电气量测量误差电流有效值及突变值测量误差应不大于2%(0 200A),5%(200 630A)。对地电场测量误差应不大于20

25、%。6.4.2.3 线路温度测量误差测量范围应不小于-40 70,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6.4.2.4 在线录波录波周波数不小于8个周波,采样频率不低于800Hz。6.4.2.5 时钟同步及对时三相故障指示器(录波器)时钟同步误差应不大于100us;无线通信终端与配网主站间对时误差不大于1s。6.4.2.6 GPS定位GPS定位误差应不大于10米。6.4.2.7 自组网通信自组网无线传输节点间可视通信距离应大于100米。6.5 电磁兼容要求6.5.1 静电放电抗扰度指示器应能承受GB/T 17626.2-2006规定的试验等级4级的静电放电干扰。在静电放电试验条件下指示器的状态不因为试验而改变,

26、指示器性能正常。6.5.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指示器应能承受GB/T 17626.3-2006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干扰。指示器的状态不因为试验而改变,指示器性能正常。6.5.3 浪涌(冲击)抗扰度指示器应能承受GB/T 17626.5-200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4级的浪涌(冲击)干扰。指示器的状态不因为试验而改变;指示器性能正常。6.5.4 工频磁场抗扰度指示器应能承受GB/T 17626.8-2006规定的严酷等级为5级的工频磁场干扰。指示器的状态不因为试验而改变,指示器性能正常。磁场参数:100A/m,持续正弦波。6.5.5 临近干扰用于电缆线路的指示器,当相邻100mm的

27、线路出现超过短路故障报警电流时,本线路指示器不应发生误报警。用于架空线路的指示器,当相邻300mm的线路出现超过短路故障报警电流时,本线路指示器不应发生误报警。6.6 环境适应性6.6.1 低温指示器应满足GB/T 2423.1-200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5、2h的低温试验。试验后,指示器功能正常。6.6.2 高温指示器应满足GB/T 2423.2-200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70、2h的高温试验。试验后,指示器功能正常。6.6.3 交变湿热指示器应满足GB/T 2423.4-200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温度55、湿度93%,24h的试验。试验后,指示器接点对外壳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M,功能正常。6.

28、7 安全特性6.7.1 绝缘电阻具有通信终端的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各回路对地和各回路之间绝缘电阻要求:a) 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绝缘电阻的要求见表6-1; 表6-1 正常条件下绝缘电阻要求额定绝缘电压U绝缘电阻要求U60V10MU60V10M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绝缘电阻采用U60V的要求。b) 温度+402,相对湿度(933%)恒定湿热条件下绝缘电阻的要求见表6-2。 表6-2 湿热条件下绝缘电阻要求额定绝缘电压U绝缘电阻要求U60V0.5MU60V1M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绝缘电阻采用U60V的要求。6.7.2 介质强度对具有通信终端的故障指示器,通信

29、终端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应能承受GB/T13729-2002规定的介质强度要求,试验电压见表6-3。试验后,指示器无击穿与无闪络现象。表6-3 介质强度要求额定绝缘电压U试验电压有效值U60V50060VU125V1000125VU250V1500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试验电压采用125VU250V的要求。6.7.3 冲击电压对于具有交流工频电量输入回路的指示器,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应能承受DL/T 721-2000规定的耐受冲击电压试验,指示器无击穿、闪络和绝缘损坏现象,试验后,指示器性能正常。6.7.4 耐受短路冲击电流能力指示器能承受25kA,持续4S的短路冲击电流,外观应无

30、破损、紧固件无松动现象,功能正常。6.8 工作电源a) 主机工作电源可采用锂电池、超级电容、太阳能板或CT/PT取电方式单独或者复合供电;b) 对装有电池的指示器探头,其电源容量理论待机时间应大于10年、报警指示时间大于2000小时;c) 对架空型通信终端,后备电源应能支持无主供电源情况下20天以上正常工作;d) 对于电缆型通信终端,后备电源应能支持无主供电源情况下10min以上正常工作。e) 对于采用CT取电的指示器,取电线路最小工作电流不应大于10A;f) 传统故障指示器工作电流不大于10A,报警指示工作电流不大于0.5mA;g) 具有自取电功能的故障指示器(录波器)工作电流不大于500A

31、;h) 指示器系统软件具有电池管理唤醒功能(1-15天可设),避免电池进入睡眠状态,影响主机工作。6.9 着火危险着火危险试验用于验证外壳为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指示器应能满足GB/T5169.11-2006规定严酷等级5级试验,指示器的状态不因为试验而改变;指示器性能正常。6.10 防护等级按GB 4208-2008标准要求,指示器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具有通信终端的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6.11 使用寿命能耐受2000次电气寿命试验或使用寿命不低于8年。6.12 通信终端要求1)通信模块宜与主板一体化设计,应选用业界主流厂商工业级无线通信芯片,投标方应提供投标所采用的

32、通信芯片生产厂商和型号。2)天线的阻抗应与无线通信芯片匹配,天线的增益应大于5.0dBi。3)通信模块适用于工业环境,应满足以下条件:a)范围:-4070;b)磁干扰能力按GB/T15153.1-1998中的IV级标准执行;c)读写次数不低于10万次,MTBF50000小时。d)透明、双向、对等的数据传输通道,用户数据无需经过转换直接传输。e)支持支持休眠中数据触发上线、数据端口触发上线。f) 支持定时上线。g) 支持主站召唤唤醒。h)配置管理接口用作本地和远程的管理,宜包括配置管理、安全管理、故障管理以及性能管理等功能。7 试验方法7.1 试验条件除高低温试验项目及电磁兼容试验项目外,测量和

33、试验的标准环境条件应不超过下列范围:a) 试验环境温度:+10+30;b) 大气压力79.5kPa106.0kPa。7.2 外观与结构检查指示器设备的外壳、安装机构等应符合6.1条规定的要求。7.3 功能试验7.3.1 短路故障报警功能试验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对指示器进行短路故障报警功能试验,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见图1)中,通过信号发生器输出模拟短路故障电流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将其转化成线路三相回路中的故障电流。当回路中模拟真实故障短路电流流过时,指示器应能发出短路故障报警动作并在规定时间复归,试验结果应符合6.2.2.1、6.2.2.3和6.2.2.4条规定要求。图1 模拟回路接线图7.3.2

34、 单相接地故障报警功能试验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对指示器进行单相接地故障报警功能试验,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通过信号发生器模拟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不接地系统的单相金属性接地和非金属性接地故障,经过功率放大器将其转化成线路三相回路中的故障电流。当回路中模拟真实接地故障电流流过时,指示器应能发出单相接地故障报警动作并在规定时间复归,试验结果应符合6.2.2.2、6.2.2.3和6.2.2.4条规定要求。7.3.3 防误动功能试验a) 瞬时故障重合成功防误报警试验: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通过信号发生器模拟瞬时故障跳闸后经过重合闸延时重合成功,电流恢复到故障前的负荷水平,

35、指示器不应误动,动作结果应符合6.2.2.10条规定。b) 负荷波动防误报警试验: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通过信号发生器向测试回路施加正常负荷电流,当回路中的电流变化升高至过载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又将为电流变化前的负荷水平时,指示器不应误动,试验结果应符合6.2.2.7条规定。c) 变压器空载合闸涌流防误报警试验: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通过信号发生器模拟变压器空载合闸时的故障电流,模拟合闸角分别为0、60和90,模拟回路中电流从零突变到最大励磁涌流,再规定动作延时后逐步下降到零值时,指示器不应该误动,试验结果应符合6.2.2.8条规定。d) 线路突合负载涌

36、流防误报警试验: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通过信号发生器模拟线路正常运行时线路回路中的电流变化升高至过载状态,经一段延时后逐步下降回电流升高前的负载水平,指示器不应误动,试验结果应符合6.2.2.7条规定。e) 人工投切大负荷防误报警试验: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通过信号发生器模拟线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突然投入大负荷,线路电路瞬时升高至过载状态,经一段延时后逐步下降为零时,指示器不应误动,试验结果应符合6.2.2.7条规定。f) 人工切除线路防误报警试验: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通过信号发生器模拟线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认为将线路切除,退出运行

37、,电流由原来的正常负载水平突变将至零值,指示器不应误动,试验结果应符合6.2.2.7条规定。7.3.4 电池低电量告警指示功能试验对于具有通信终端的故障指示器,若通信终端采用蓄电池供电,将蓄电池处并入滑动电阻器,通过调节滑动电阻器模拟蓄电池电压降低,当电池电压降低到告警整定值时,故障指示器应能正确发信,试验结果应符合6.2.2.5条规定。7.3.5 自检(测试)功能试验对于具有操作面板的电缆型故障指示器,当手动操作自检(测试)开关时,指示器能自动检测其工况,并能显示自检结果,试验结果符合6.2.2.6条规定。对于具有通信功能的架空型或电缆型故障指示器,能通过远程维护的方式对指示器进行自检或测试

38、,并能在现场及后台系统显示自检结果,试验结果符合6.2.2.6条规定。7.3.6 电气量测量误差试验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将故障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同时接上标准表计,然后做下面的测试:保持输入量的频率为50Hz,谐波分量为0,依次在模拟回路中分别施加20%、40%、60%、80%、100%及120%的额定电流,读出标准表计中的测量值,记为Ia,同时读出故障指示器中测量值,记为Ix。电气量测量误差按下式计算:式中E为测量误差。试验结果符合6.2.2.1和6.4.2.2条规定。7.3.7 线路温度测量误差试验将故障指示器放入高低温试验箱,调节试验箱的温度为-40、-30、-20、-10、0、10、2

39、0、30、40、50、60、70,每个温度节点稳定10分钟,分别观测故障指示器传回的温度检测信息,误差应不大于1。7.3.8 在线录波功能及精度试验将3个故障指示器和一台通信终端联网,并连接到测试主站。将故障指示器卡装在模拟线路上,使用电流精度等级优于0.2级、2分钟内稳定度优于0.05%的三相交流恒流电流源分别输出0.1In,0.2In,0.5In,1In电流给模拟线路供电,通过测试主站触发三相在线监测装置设备进行录波,输出的电流录波波形不小于8个,有效值误差小于1%。同时,交流恒流电流源持续给电缆供2次20次谐波电流,随机触发在线监测装置录波3次,应能观察到录波电流波形和相对应的谐波周波数

40、。7.3.9 时钟同步及对时功能及精度试验测试主站对故障指示器发出卫星对时命令后,指示器上送的时间应与卫星接收机的时间保持一致,时间误差不大于100us。7.3.10 GPS定位及精度试验测试主站同时召唤位于同一区域(1M内)3只故障指示器的位置,3只故障指示器GPS定位误差应不大于10米。7.3.11 自组网通信功能试验将6只故障指示器分别安装且距离大于600M,在任意故障指示器中模拟短路工况,测试主站后台应能正确上送相关数据信息并定位故障。7.4 机械性能试验7.4.1 卡线结构的握力测试将压线弹簧固定,用拉力计(如弹簧称)在垂直于压线弹簧锁构成的平面方向向下拉,当拉力为指示器自重的8倍时

41、,弹簧应保持不动。将架空型指示器安装到300mm2钢芯铝绞线上,用拉力计(如弹簧称)将指示器沿铝绞线方向拉伸,当拉力为50N时指示器不应移动。将电缆型指示器的传感器部分安装到400mm2电缆线上,用拉力计(如弹簧称)将指示器沿电缆方向拉伸,当拉力为30N时指示器不应移动。7.4.2 振动耐久性试验故障指示器应根据试验等级1级进行振动耐久试验,试验结束后指示器应符合以下要求:a) 外观与结构检查应符合6.1条要求;b) 指示器功能应符合6.2条要求。7.4.3 倾斜跌落试验跌落高度:故障指示器的传感与显示部分试验高度1m;跌落次数:4次;试验在无包装状态下进行,试验借宿后,指示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42、a)外观与结构检查应符合6.1条要求;b)指示器功能应符合6.2条要求。7.5 电气性能试验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对指示器进行电气性能试验,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在回路中分别施加短路故障和接地故障电流,指示器应能发出故障报警并在规定时间复位,其动作指标应符合6.4条规定要求。按6.5条要求,将指示器至于电磁兼容能力测试后,对指示器进行电气性能测试,试验结果应符合6.4条规定要求。7.6 电磁兼容能力试验7.6.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按GB/T17626.2-2006第5条、第8条,对指示器(不包括架空型)进行等级4级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参数及要求如下:a) 指示器壳体导电且未说明漆膜为绝缘层时

43、:以接触放电8kV(标称值)对操作人员通常可能接触到的外壳和操作点上及壳体紧固镙钉进行:正负极性放电10次/每极;单次放电间隔时间应大于1s。b) 指示器壳体为绝缘材料时:以空气放电15kV(标称值)对指示器的外壳进行:正负极性放电10次/每极;单次放电间隔时间应大于1s。对处于无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静电放电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无故障报警状态。对处于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静电放电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故障报警状态。7.6.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按GB/T17626.3-2006第5条、第8条要求,试验等级3级,施加参数如下:试验场强10V/m;在80M

44、Hz1000MHz频率范围内进行扫描测量;在80MHz1000MHz频率范围内进行定频率测量,每隔5MHz为一个频率测量点,在每点做30秒停留发射。对处于无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无故障报警状态且复位正常;对处于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故障报警状态且复位正常;施加干扰同时对指示器施加模拟短路(接地)故障电流,此时指示器应能检测到故障电流的存在并能正确动作。7.6.3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按GB/T17626.5-2008中的有关规定,试验等级4级,施加参数如下:电压波形:1.2/50s;开路试验电压峰值:4kV;极性:正

45、/负,各5次;重复率:每分钟至少1次。试验方法按GB/T17626.52008第5条、第8条进行。对处于无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无故障报警状态且复位正常;对处于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故障报警状态且复位正常;施加干扰同时对指示器施加模拟短路(接地)故障电流,此时指示器应能检测到故障电流的存在并能正确动作且复位正常。7.6.4 工频磁场抗扰度按GB/T17626.8-2008中的有关规定,试验等级5级,施加参数如下:1. 工频磁场:电流波形:持续正弦波;磁场参数:100A/m。2. 阻尼振荡磁场:电流波形:衰减振荡波;磁场参数:100A/m。对处于无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无故障报警状态且复位正常;对处于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故障报警状态且复位正常;施加干扰同时对指示器施加模拟短路(接地)故障电流,此时指示器应能检测到故障电流的存在并能正确动作且复位正常。7.6.5 临近干扰对于安装在电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