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江油工厂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97451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江油工厂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江油工厂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江油工厂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江油工厂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江油工厂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江油工厂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江油工厂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环评报告.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 前言32、验收监测依据43 . 建设项目概况53.1 、建设地点53.2、建设性质53.3、建设规模53.4、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63.5、项目组成63.6、项目主要设备83.7、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83.8、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124. 主要污染因子及治理设施164.1、污染源及治理情况164.2、 废水污染物的排放及治理164.3、 废气污染物排放及治理174.4、噪声污染物排放及治理174.5、固废污染物产生及治理184.6、环保设施(措施)185. 环评结论及建议195.1、环评结论195.1.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195.1.2、区域环境质量205.1.3、清洁生产、达

2、标排放结论205.1.4、总量控制205.1.5、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205.1.6、结论215.2、评价建议216、验收监测标准216.1、环境质量标准226.2、污染物排放标准226.3、验收标准与环评标准对照表227、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228. 验收监测内容238.1、噪声238.2、监测分析方法一览表248.4、验收监测结果249、环境验收监测结论249.1、验收监测结果249.2、验收监测结论2510、建议26附件:1、江油市环境保护局(江环政函201440号)关于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江油工厂3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应执行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知2、江油市环境保护局(江环

3、政200922号)关于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江油工厂3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3、江油市环境监察大队关于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江油工厂3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检查情况汇报及检查记录4、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试运行期间环保工作总结5、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书 6、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环保管理制度等7、工程地理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外环境关系图1、 前言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江油工厂,厂址位于江油市二郎庙镇,南距成都207km,距绵阳市72km,距江油市52km,占地面积5418亩,工厂始建于1956年,1959年投产,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

4、重点项目之一。公司原有7条水泥生产线,2008年后响应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号召先后拆除了六条湿法生产线,现保留一条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水泥生产过程中有大量余热产生,能给企业生产提供大量热能,同时利用余热发电,可为企业生产补充电量。根据水泥行业清洁生产和加强环境保护的要求,余热发电系统可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热资源,提高余热利用率,同时减轻了尾气的粉尘污染,改善环境空气,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企业拟投资4500万元,利用水泥熟料生产线产生的尾气余热,建设江油工厂3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

5、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的要求,该项目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表。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环境评价中心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环境评价中心接受委托后,即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在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分析基础上,依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和环评技术规范要求,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江油市环境监测站根据四川省环保局川环发2003 001号关于认真作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的通知,四川省环保局川环发2003 56号关于规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通知。

6、于2015年5月12日进行了现场勘察,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并于2015年5月21日23日进行了现场验收监测,编制完成本项目的验收监测报告表。本次验收监测的范围和主要内容:场界噪声监测;环保治理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相关的环境管理检查。2、验收监测依据 2.1、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文)2.2、国家环保局第13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3、四川省环保局川环函2002 301号转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通知2.4、四川省环保局川环发2003 001号关于认真作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的通知2.5、四川省环保局川环发2003

7、 56号关于规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通知2.6、江油市环境保护局(江环政函201440号)关于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江油工厂3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应执行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知2.7、江油市环境保护局(江环政20 号)关于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江油工厂3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2.8、江油市环境监察大队关于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江油工厂3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检查情况汇报及检查记录2.9、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书 3 . 建设项目概况3.1 、建设地点江油市二郎庙镇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原江油工厂内3.2、建设性质技术改造

8、项目3.3、建设规模建设3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项目投资4500万元。对原有7#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进行改造,新增余热锅炉2台,新建主厂房1栋,内置汽轮机发电机组,同时配套建设锅炉用水处理系统、循环水冷却系统等辅助设施,形成3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3.4、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定员19人,其中:管理3人,操作16人,本项目不新增员工。生产制度采用三班四运转,工作制度为每人每周工作5天,每班工作8小时,年运行时间7200h。3.5、项目组成表3-1 项目的组成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工程分类项目名称内容及规模与现有项目关系运营期主要环境问题主体工程主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长度21m,汽机房跨度为13

9、m,电控楼跨度8m,主厂房运转层标高为7.00m,汽机房中间层标高为3.4m ,电缆夹层标高为4.2m。+0m层:布置有凝结水泵、冷油器、疏水箱、疏水泵、事故油箱、射水箱、射水泵、给水泵、分汽缸等。+3.4m层:为中间层(局部),布置有主油箱、疏水膨胀箱、均压箱、轴封加热器、分汽缸等设备。+7.0m层:为运行大平台,布置有开机盘、检修起吊孔、检修平台等。12.0m层:布置真空除氧器。新建废气、噪声窑头AQC余热锅炉1台,露天布置在+0.0m平面,年运行7200h。新建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由窑头冷却机中部引高温烟气至AQC锅炉,过锅炉的废气进入原有窑头电收尘器处理。技改窑尾SP余热锅炉1台,露

10、天布置在+0.0m平面,年运行7200h。新建在预热器至温风机下行管道上引出废气管道与SP锅炉相连,过锅炉废气进入水泥系统的高温风机,用于原料磨烘干用风。技改汽轮机凝汽式汽轮机1台,年运行时间7200h。新建噪声辅助工程锅炉用水处理系统软水装置(反渗透+一级混床),给水系统,补充水系统。新建废水、噪声循环冷却水系统总循环水量1800 m3/h,循环水池1座(有效容积500m3)。依托冷却塔2座(冷却水量2000m3/h),循环水冷却水系统1套新建办公生活设施办公楼项目依托现有厂内办公及生活设施,不新增。依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食堂厂区食堂。依托公用工程给排水给排水系统依托-供电高低压配电室, 3

11、MW发电机1台。新建噪声总降压站、供电线路、变压器依托现有供配电系统。依托-消防系统厂区室内外消火栓系统为高压制消防给水系统,主厂房中控室、汽机间等主要楼道设灭火器。依托-环保工程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1套,工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依托固废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经沉砂、隔油、中和处理后达标排放。窑头烟气处理设施AQC锅炉自带沉降室新增废气、噪声、固废窑头电收尘器1台,设计处理风量21万m3/h,去除率99.9%以上。依托窑尾烟气处理设施SP锅炉自带机械振打清灰系统新增窑尾布袋除尘器1台,设计处理风量36万m3/h,去除率99.9%以上。依托固废收集设施窑头锅炉收集的积灰

12、运至熟料库窑尾锅炉收集的积灰至生料库。生活垃圾依托现有收集设施。依托-3.6、项目主要设备 表3-2 项目主要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技术参数单位数量备注1AQC余热锅炉(QC95/365-6.9-0.8/350)进口风量:70000Nm3/h进口烟气温度:365出口烟气温度:95过热蒸汽温度:350过热蒸汽流量:6.9t/h过热蒸汽压力:0.8Mpa台1单压,立式自然循环自清灰 2SP余热锅炉(QC200/320-11-0.8/305)进口风量:145000Nm3/h进口烟气温度:320出口烟气温度:200过热蒸汽温度:305过热蒸汽流量:11t/h过热蒸汽压力:0.8Mpa台1单压,立式自然循环

13、振打清灰 3汽轮机( N3-0.75)进汽流量:17.9 t/h进汽温度:315进汽压力:0.75MPa套14发电机(QF2-3-2)额定功率:3000kW出线电压:10.5kV单母线接线方式套15除氧器(ZCY25-O)出水含氧量:0.05mg/L水箱容积:10m3组16锅炉给水泵(D25-06)流量:25 m3/h电机功率:45kW台27凝结水泵(3N6)流量:25m3/h电机功率:11kW台28循环水泵(500S35A)流量:2020m3/h电机功率:185kW台29冷却塔(10BNGZ-1000)流量:1000m3/h电机功率:30kW座23.7、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3.7.1、

14、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本项目为余热发电项目,利用现有水泥厂窑头、窑尾废气余热作为本项目原料,能源主要为电、水等,具体消耗见表1-4。表1-4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表指标名称形态单位数量备注原辅料窑头废气气态,365万Nm3/a50400自产,产生量64698万Nm3/a,利用量为50400万Nm3/a窑尾废气气态,320万Nm3/a104400自产化学药剂(Na3PO4)液态t8外购,锅炉水处理车间使用能源电万kWh174.91本项目自供自来水t/a40000市政供水本项目利用烟气余热发电,全厂能源平衡见表1-5、附图5。表1-5 能源平衡表项目名称购入贮存做功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实物量折标量t

15、ce实物量折标量tce实物量折标量tce使用位置实物量折标量tce烟气7.831011 kJ26717.16/7.831011 kJ26717.16锅炉利用余热 3.851011 kJ13136.79用于粉磨烘干及排放3.981011 kJ13580.37蒸汽/3.851011 kJ13136.793.851011 kJ13136.79进入汽轮机发电3.851011 kJ13136.79水36104t30.85/36104t30.85工业补水30.24104t25.91化学处理及生活用水5.76104t4.94电力/1980104 kWh65341980104 kWh6534自用电量174.9

16、1104 kWh577.21供电量1805.09104 kWh5956.79注:电力折标系数按等价值0.33kgce/kWh 计算项目最终发电量折合标煤为6534tce,蒸汽能源利用率为49.73%,烟气能源利用率为24.45%。3.7.2、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A、给排水(1)给水系统用水主要包括锅炉补充水、循环水补充水、生活用水,均取自厂内现有供水管网。生活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接入;循环水补充水由厂内生产给水管网接入,目前,厂内已建生产给水系统,水源来源梓江,由梓江自流进入厂内沉淀池,沉淀处理后接入工业给水管网。锅炉用水系统:由厂区给水管网供给,采用“反渗透+一级混床”化学除盐处理制备软水,软水

17、通过泵进入锅炉的入口,主要为AQC锅炉和SP锅炉补充用水。锅炉补充水量为5m3/h,36000m3/a。软水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图1-1 软水制备工艺流程图软水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浓水量为1.2m3/h,8640m3/a,浓水通过化学中和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水泥生产线。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循环冷却水泵、冷却构筑物、循环水池及循环水管网。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源为工业水,经过过滤和加药处理,可以达到冷却水补水水质要求,直接作为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源。循环冷却水泵自循环水池抽水送至各生产车间供生产设备冷却用水,冷却过设备的水(循环回水)利用循环水泵的余压送至冷却构筑物,冷却后的水流至循环水池,供循环水泵继续循环使用

18、。本项目采用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设置2台循环水冷却塔,2台循环水泵。循环补充水量为42m3/h,302400m3/a。生活用水:本项目定员19人,员工在公司现有员工中调整岗位使用,不新增员工,因此,不新增生活用水。办公设施依托公司已建设施,生活区依托当地社会生活服务设施。(2)排水系统厂区排水系统设计为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排入室外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经二级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软水(化学水)水处理排污水经化学中和、沉淀处理后排放,锅炉排污水、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属清净下水,可直接排放。(3)水平衡图1-2 项目水平衡关系图 单位:m3/h(4)污水处理设施公司现有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

19、设施一套,处理规模50m3/d,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处理出水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达标排放或回用生活污水地埋式一体化设备化粪池调节池图1-3 污水处理设施工艺流程图 B、供电余热发电系统的启动电源由水泥厂降压站通过10kV线路倒送至余热发电系统提供,纯低温余热发电站的发电机机端电压为10KV,发电机在厂区35kV变电站10KV开关站的10KV母线并入电网。电站与电力系统并网运行,运行方式为并网不上网,所发电量全部自用。3.8、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利用窑头烟气、窑尾烟气余热加热锅炉,把热传递给锅炉中的热源介质(软水),锅炉中的热源介质(软水)吸热蒸发成带有热压差的汽液混相蒸汽液体

20、,进入汽轮机内降温降压作功,将热能转换成机械动力能,驱动发电机发电,做功后的热源介质(乏汽)直接冷却冷凝返回热源蒸汽设备,进行换热/加热,进入下一个循环。(1)烟气流程在窑头冷却机中部的废气出口设置窑头AQC余热锅炉(单压),窑头烟气从篦冷机中部抽出后进入AQC余热锅炉,在锅炉内经过能量交换后,成为温度为95左右的烟气,进入水泥系统的窑头电收尘器。 在窑尾预热器废气出口设置窑尾余热锅炉(SP炉)。从预热器出来的320左右的烟气从顶部进入SP余热锅炉,由于其烟气具有粉尘浓度高、粉尘颗粒细、粉尘比电阻高、粉尘硬度低等特点,因此对锅炉受热面的磨损不严重,但容易积灰,所以在SP余热锅炉内设置振打除灰装

21、置。烟气在锅炉内经过能量交换后,温度为200左右,进入水泥系统的高温风机,用于原料磨烘干用风。技改前后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图对比见下图:图1-4 技改前烟气产生流程图图5-2 技改后烟气工艺流程图(2)水、汽流程由厂内给水管网接水至锅炉用水系统,锅炉用水采用经“反渗透+一级混床”制备软水,制备的软水经高压给水泵进入AQC锅炉公共省煤器后,被加热成为饱和水,分别进入AQC锅炉的高压汽包和SP锅炉汽包,AQC锅炉和SP锅炉分别设有给水操作台,给水调节阀均设在给水操作台上,通过给水调节阀调节给水流量,加热后的水在锅炉内部循环被加热成过热蒸汽,然后混合后进入汽轮机做功发电。乏汽在凝汽器热井经凝结水进水总

22、管分两根支管进入凝结水泵加压后,经汽封加热器,进入除氧器除氧,再由锅炉给水泵将除氧后的冷凝水与锅炉补充水直接送至AQC锅炉,完成一个水汽循环。(3)排灰流程AQC锅炉烟气沉降的粉尘与窑头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一起送至水泥窑熟料库,SP锅炉烟气振打产生的粉尘收集后与窑尾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一起送至生料库。图5-3 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图(6)运营期产污位置1)废气污染物:项目运营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为余热锅炉烟气沉降的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余热锅炉所产生的粉尘会和窑头、窑尾所收集的粉尘一同送止孰料库和生料库。2)废水污染物:冷却塔、汽轮机发电机组、软水工序和余热锅炉等设备。3)噪声:运营期噪声主要来冷却塔、

23、汽轮机发电机组、软水工序和余热锅炉等设备噪声等。4)固体废弃物:运营期无固体废弃物产生。4. 主要污染因子及治理设施4.1、 污染源及治理情况1)废气污染物:项目运营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为余热锅炉烟气沉降的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余热锅炉所产生的粉尘会和窑头、窑尾所收集的粉尘一同送至熟料库和生料库。2)废水污染物:冷却水循环使用,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废水依托现在有污水处理实施达标排放。3)噪声:运营期噪声主要来冷却塔、汽轮机发电机组、软水工序和余热锅炉等设备噪声等。4)固体废弃物:运营期无固体废弃物产生。4.2、 废水污染物的排放及治理(1)生产废水本项目生产废水主要包括软水装置(反渗透+一级混床)排

24、污水、锅炉排污水、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1)软水装置排污水本项目锅炉补充水由软水装置提供,该系统采用“反渗透+一级混床”化学除盐处理方法,软水制备过程产生少量排污水,根据类比分析,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和盐份,产生量为1.0 m3/h,7200m3/a,经化学中和、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水泥生产线。2)锅炉排污水本项目AQC锅炉和SP锅炉为蒸汽锅炉,工作运行中产生排污水,根据类比分析,主要污染物为SS,产生量为0.2 m3/h,1440m3/a,属清净水,可直接排放。3)循环水冷却系统排污水循环水冷却系统定期排污,根据设计资料,定期排污量为9m3/h,64800m3/a,主要污染物为SS和COD,经

25、化学中和、沉淀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排放。(2)生活污水本项目定员19人,为厂内现有员工调岗,不新增员工,因此不新增生活污水量。4.3、 废气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本项目采用窑头、窑尾废气余热发电,发电过程中锅炉不使用燃料,不产生废气污染物。窑头、窑尾废气经余热锅炉除尘、降温后依然进入原有烟气处理系统除尘处理,相较原有烟气排放方式,建设余热发电站后,AQC锅炉设置沉降室,SP锅炉振打除灰系统,将对含尘废气进行了初步处理,有利于减少末端原有除尘器的处理负荷,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4.4、噪声污染物排放及治理项目主要噪声源强见下表:表5-2 主要设备噪声源强声源位置

26、源强(dB)数量(台/套)防治措施降噪效果(dB)降噪后源强(dB)AQC锅炉AQC锅炉1101加装高效排汽消声器2585SP锅炉SP锅炉1101加装高效排汽消声器2585汽轮机主厂房901置于室内,设减振装置2070发电机851置于室内,设减振装置2065冷却塔冷却塔及循环水泵房802选用低噪声设备1565循环水泵853选低噪声水泵,置于室内水泵锅炉用水处理系统8510选低噪声水泵,置于室内2065根据噪声产生的性质和机理不同分别对设备加装消声装置,基础减震处理,厂房隔声等措施降低噪声对声环境影响。4.5、固废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本项目现状产生的固体废物为余热锅炉利用烟气除尘系统收集的粉尘以及员

27、工产生的生活垃圾。(1)锅炉除尘系统收集的烟尘窑头余热锅炉收集的烟尘约7560t/a,进入熟料库,窑尾余热锅炉收集的烟尘约40716 t/a,进入生料库。(2)生活垃圾本项目定员19人,员工为工厂原有员工调岗,不新增员工,不新增生活垃圾。4.6、环保设施(措施)表4 项目环保措施投资估算一览表项目环评要求验收情况备注类别内容、数量及规模投资(万元)内容、数量及规模投资(万元)废气治理窑头烟气处理设施AQC锅炉自带沉降室新增,计入工程总投资AQC锅炉自带沉降室新增,计入工程总投资窑头电收尘器1台,设计处理风量21万m3/h,去除率99.9%以上。依托现有窑头电收尘器1台,设计处理风量21万m3/

28、h,去除率99.9%以上。依托现有窑尾烟气处理设施SP锅炉自带机械振打清灰系统新增,计入工程总投资SP锅炉自带机械振打清灰系统新增,计入工程总投资窑尾布袋除尘器1台,设计处理风量36万m3/h,去除率99.9%以上。依托现有窑尾布袋除尘器1台,设计处理风量36万m3/h,去除率99.9%以上。依托现有噪声治理消声器、基础减震、隔声门窗等5消声器、基础减震、隔声门窗等5废水治理生活污水:化粪池、污水管网(已建)依托现有生活污水:化粪池、污水管网(已建)依托现有软水装置排污水:化学中和、沉淀后回用,不外排。软水装置排污水:化学中和、沉淀后回用,不外排。固体废物处置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委托当

29、地环卫部门清运除尘器收集粉尘锅炉自带收集装置,收集后送至水泥生产线熟料库和生料库锅炉自带收集装置,收集后送至水泥生产线熟料库和生料库施工期相关环保投入6.26.2合计11.211.25. 环评结论及建议5.1、环评结论5.1.1、a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本项目为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按照国务院国发200540文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2013年5月实施),项目属于该目录中的“十二”条中的“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为鼓励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为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按照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50号(2

30、006年10月17日),符合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满足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工原2010第127号);符合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符合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要求。b项目选址与规划的符合性本项目选址于江油市二郎庙镇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原江油工厂内,根据江油市二郎庙镇总体规划(2008-2020),本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用地已取得国土使用证:江国用(99)字第1800017号,项目不新增建设用地,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文物保护等区域,建设与区域规划相容。项目已取得江油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颁发的选址意见函江规建住函2013196号:。本项目符合江油市用地规划,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

31、,与周边外环境相容,项目选址合理。5.1.2、区域环境质量(1)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值SO2、NO2、TSP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项目选址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功能要求。(2)声环境:现状监测厂界四周昼、夜间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环境噪声限值,铁路沿线区域现状监测满足声环境质量功能要求。(3)地表水:项目废水达标排放,最终纳污水体为梓江。现状监测断面河段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类水域标准要求。(4)生态环境:项目用地性质为规工业用地,所在区域无特殊保护的动植物。5.1.3、清洁生产、达标排放

32、结论(1)清洁生产结论本项目将对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源进行有效治理,实现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综合以上分析,项目采用的设备、工艺在降低能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2)达标排放结论本项目运营期利用的烟气经原废气治理设施处理后达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要求;软水装置排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和盐份,水质成份简单,属清净下水,通过化学中和处理、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水泥生产线,锅炉排污水、循环水冷却系统排污水,属清净水,可直接排放;噪声通过隔声降噪,距离衰减,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固体废物经分类收集,去

33、向明确,均得到妥善处置。5.1.4、总量控制根据项目所在地排污情况及国家“十二五”总量控制规划,本项目对比原有项目无新增排放源,本次环评不申请总量控制指标值。5.1.5、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气均满足相关标准,通过本次技改,废气中烟尘排放量有所降低,对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项目营运期产生的生产废水完全回用不外排,对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改变现有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现状。本项目噪声经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后,其厂界噪声预测值相关标准,不会改变现有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运营后,固体废弃物均得到合理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5.1.6、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总图布置

34、合理,选址合理,贯彻了“清洁生产、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的原则;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可确保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经预测分析,各污染物排放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建设单位在切实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建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是可行的。5.2、评价建议1、认真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2、落实环保资金,以实施治污措施,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3、企业应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各项环保法规和要求,明确厂内环保机构的主要职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4、企业应强化管理,树立环保意识,并由专人通过培训负责环保工作。5、定期委托当

35、地环境监测站进行污染源监测,同时建立污染源档案。6、加强污染物处理设施的维护与监管工作,确保环保设施连续稳定,确保达标排放。6、验收监测标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相关技术资料确定本工程验收监测执行标准如下:6.1、环境质量标准6.1.1、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域标准。6.1.2、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6.1.3、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6.2、污染物排放标准6.2.1、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6.2.2、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

36、B16297-1996)二级标准。6.2.3、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铁路沿线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6.3、验收标准与环评标准对照表验收标准与环评标准对照表5类型验收标准环评标准噪声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昼间(LeqdB(A)65昼间(LeqdB(A)65夜间(LeqdB(A)55夜间(LeqdB(A)557、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监测的全过程

37、(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储运。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进行了质量控制。7.1、验收监测的所有工作全部严格按照验收监测方案和审查纪要的要求进行。7.2、所有参加验收监测的监测人员都持有相应的四川省环境监测资质上岗合格证;所有测量设备、仪器都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7.3、采样期间管理人员对工况及采样点进行了现场巡查,确保了采集样品的代表性。7.4、采样前、后对监测设备进行了校准,采样仪器的精度符合要求。并且作好了验收监测采样时的现场监测记录。7.5、噪声监测质量控制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7.6、采样记录及分析结果按国家标准和监测技术规

38、范的有关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填报,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8. 验收监测内容8.1、噪声8.1.1、监测项目厂界噪声。8.1.2、监测点位在项目东南西北面分别设1个厂界噪声监测点位,共计4个,具体位置见后附图。8.1.3、监测频次每天昼间监测1次,连续监测2天。8.2、监测分析方法一览表类别项目监测分析方法方法来源噪声厂界噪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348-20088.4、验收监测结果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 监测点位监测项目1#(东面)2#(南面)3#(西面)4#(北面)5月21号昼间连续等效声级65.063.863.763.65月22号昼间连续等效声级64.863.863

39、.663.45月21号夜间连续等效声级55.054.754.554.25月22号夜间连续等效声级54.953.453.853.19、环境验收监测结论9.1、验收监测结果1、噪声在验收监测期间厂界噪声昼间测值在63.465.0dB(A)之间,夜间测值在53.155.0dB(A)之间2、环境管理检查(1)、环保治理设施的完成、运行、维护情况检查江油工厂3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按照环评以及“三同时”制度完成了环保设施的建设并运行正常。(2)、江油工厂3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整、有序。(3)、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9.2、验收监

40、测结论根据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江油工厂3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书以及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的相关文件要求。江油市环境监测站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连续两天的现场采样监测后认为: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江油工厂3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的环保机构的设置、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等基本满足环评的要求;在监测期主要设备的生产工艺指标都严格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保证了连续、稳定、正常生产,同时配套的环保设施运行正常。从验收监测期间监测数据可看出厂界噪声昼间昼间测值在63.465.0dB(A)之间,夜间测值在53.155.0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

41、B12348-2008)3类标准。 由于窑头和窑尾的废气处理环保设施已在降氮脱硝的环保竣工验收中完成,并通过了验收,所以不纳入在此次环保竣工验收范围。因为冷却塔所产生的冷却水循环使用,所以没有废水外排。10、建议10.1、项目应加强环保设施的管理与维护,确保污染源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并完善所有的相关文件和资料。10.2、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确实履行制度中所规定的内容,并将内容上墙。10.3、应建立健全污染源档案,定期委托具有监测能力的监测站进行监测。10.4、环保应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汇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0.5、完善风险事故防范与应急措施以及应急预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