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煤化工园区热力中心背压机组技改环境风险评价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煤化工园区热力中心背压机组技改环境风险评价环评报告.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 环境风险评价所谓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灾难事故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事件,它具有危害性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同时风险发生的概率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倘若一旦发生,其破坏性极强,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严重破坏。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的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的精神并结合日照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本次环评对项目区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以便达到降低风险性、减少危害程度之目的。11.1风险识别及评价等级确定11.1.1物质风险性识别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项目涉及到的危险性物质主要有氨水、盐酸、氢氧化钠和0#柴油,它们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表11.1-1。表11.1-1(1) 氨水的理化性质及应急措施品名氨水别名氨溶液英文名ammonium ydroxide理化性质分子式NH4OH饱和蒸气压(kPa):1.59(20)相对密度0.91(水=1);3.66(空气=1)分子量:35.05外观气味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溶解性溶于水、醇。稳定性和危险性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
3、人体灼伤。危险特性:分解放出氨气, 温度越高, 分解速度越快, 可形成爆炸性气氛。有害燃烧产物:氨。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毒理学资料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安全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
4、良好的卫生习惯。应急措施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灭火方法:采用水、雾状水、砂土灭火。泄漏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
5、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主要用途用于制药工业、纱罩业、晒图、农业施肥等。表11.1-1(2) 柴油理化性质品名柴油别名英文名理化性质沸点180370相对密度0.85熔点-29.56闪点40蒸汽密度4蒸气压4kPa外观气味白色或淡黄色液体溶解性不溶于水稳定性和危险性遇热、火花、明火易燃,可蓄积静电,引起电火花。分解和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氧化物。避免接触氧化剂。毒理学资料大鼠经口LD50:7500mg/kg。兔经皮LD:5ml/kg。因杂质及添加剂(如硫化酯类等)不同而毒性可有差异。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也可有轻度麻醉作用。
6、用500mg涂兔皮肤引起中度皮肤刺激。柴油为高沸点物质,吸入蒸汽而致毒害的机会较少。处理皮肤污染时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对症处理。吸入雾滴者立即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有症状者给吸氧,发生吸入性肺炎时给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对症处理。表11.1-1(3) 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应急措施中文名称盐酸、氯化氢英文名称Hydrochloric acid;Chlorohydric acid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别名氢氯酸分子式HCl分子量36.46危险标记20(酸性腐蚀品)熔点108.6/20%相对密度1.20(水=1);1.26(空气=1)沸点-114.8/纯沸点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
7、液稳定性稳定主要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UN编号8200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CAS NO.1310-73-2毒性LD50900mg/kg(兔经口);LC503124ppm,1小时(大鼠吸入)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汽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灭火方法雾
8、状水、砂土。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汽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
9、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漏应急措施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表11.1-1(4) 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应急措施品名氢氧化钠别名烧碱英文名sodiun hydroxide理化性质分子式NaOH熔点318.4相对密度0.88(水=1);2.77(空气=1)沸点1390外观气味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溶解性
10、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稳定性和危险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毒理学资料无资料安全防护措施呼吸防护系统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
11、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应急措施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泄漏措施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
12、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主要用途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11.1.2 风险单元识别1、储存设施本项目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及物料储存情况见表11.1-2。表11.1-2 危险化学品储存情况序号物料名称数量(个)储存设施说明储罐尺寸围堰尺寸1柴油1地下卧式储罐110m35212稀盐酸(30%)1立式储罐120m38713氢氧化钠(30%)1立式储罐120m34氨水(20%)1立式储罐155m3 12912 风险单元识别本
13、项目主要潜在贮存罐区风险情况具体见表11.1-3。表11.1-3 罐区风险识别一览表项目名称风险因素风险类型风险物质对人群或环境危害贮存氨水罐容器损坏、接头泄漏泄漏氨危害人体,污染大气柴油罐容器损坏、接头泄漏泄漏、火灾柴油灼伤人体,污染大气、水体盐酸罐容器损坏、接头泄漏泄漏HCl危害人体,污染大气、水体氢氧化钠储罐容器损坏、接头泄漏泄漏NaOH危害人体,污染水体11.1.3评价等级确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作为危
14、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本项目涉及有害物料为烟气脱硝用20%氨水,锅炉点火启动用柴油,化水车间用氢氧化钠与盐酸等,均不构成重大危险源。本次项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情况见表11.1-4,本项目涉及危险物料不构成重大危险源。表11.1-4 项目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名称临界量(t)储存量(t)是否重大危险源危险性柴油50005.6否易燃性30%盐酸-16.8否腐蚀性30%氢氧化钠溶液-12.3否腐蚀性20%氨水-40.4否腐蚀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推荐的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依据见表11.1-5。 表11.1-5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划分依据一览表项目剧毒危险性物质一
15、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级二级一级一级非重大危险源二级二级二级二级环境敏感地区一级一级一级一级项目所在地不属于环境敏感区;项目涉及危险物料不构成重大危险源,对照表11.1-5中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划分依据,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评价范围为以项目厂址为中心半径3km的圆形范围。评价范围内居民区分布见表1.5-2和图1.5-1。11.2最大可信事故源项分析11.2.1 最大可信事故最大可信事故是指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在所有预测的事故中最严重,并且发生该事故的概率不为0。根据前面的风险识别,本项目风险评价的最大可信事故设定见表11.2-1。最大可信事故概率可以
16、通过事故树分析,确定顶上事件后用概率计算法求得,亦可以通过同类装置事故统计调查确定概率值,本次评价采用后者来确定概率。本项目主要潜在事故为氨水、盐酸、液碱、柴油等的泄漏并可能引起的火灾、爆炸,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并结合类比资料确定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为110-5。表11.2-1 最大可信事故及其发生概率位 置危险物质最大可信事故事故类别发生概率柴油罐区柴油泄漏、火灾、爆炸110-5氨水贮罐氨泄漏盐酸贮罐HCl泄漏液碱罐NaOH泄漏11.2.2 最大可信事故源项分析最大可信事故源项是对所识别选出的危险物质,在最大可信事故情况下的释放率和释放时间的设定。通过对各个化学物品的性质、环境标准、毒性及环
17、境行为等方面分析,本次评价确定主要事故风险因子为氨、柴油,确定最大可信事故为氨水、柴油泄漏引发中毒、火灾、爆炸。11.3主要风险事故影响分析11.3.1化学品泄漏对环境空气影响项目锅炉烟气脱硝采用SNCR法脱硝,还原剂采用20%氨水,设1座有效容积55m3的氨水储罐。氨水储罐发生泄漏时,氨水转为氨在空气中扩散,易引起周围职工及附近居民中毒,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大。发生氨水储罐泄漏的事故情况下,氨水储罐泄漏事故排放历时越长,影响范围越大,由于氨水储量较小,浓度较稀(20%),对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影响范围较小。本项目锅炉启动点火、助燃采用0#轻柴油,电厂来油采用罐车运输方式,直
18、接卸入油罐。设1座容积为10m3的地下柴油储罐。0#柴油易燃易爆液体,发生泄漏时如果未及时处理,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氨水发生泄漏或柴油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可能的次生危险为消防污水,如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进入清净下水或雨水系统,造成地表水体的污染。本项目由于盐酸和氢氧化钠储存量较小,一般发生泄漏时间只是几分钟,由于泄漏量小,不会对附近河流造成污染;盐酸浓度较低,泄漏时挥发出的HCl较少,但如果未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可能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造成大气污染。11.3.2化学品泄漏对水环境影响分析(1)事故废液排放环境影响预测项目设置有一座1000m3事故水池,收集后的废液全部由水泵打入厂区事
19、故水池暂存,逐步泵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建设单位对氨水储罐建设12m9m1m的罐区围堰,保证围堰容积满足储罐最大容积,并对围堰和事故水池进行防渗处理,保证防渗系数小于110-7cm/s。(2)其他储罐泄漏影响分析评价提出氨水储罐区设置12m9m1m围堰,柴油罐区设置5m2m1m围堰,盐酸与液碱罐区设置8m7m1 m围堰,并对围堰和罐区进行防渗处理,保证防渗系数小于110-7cm/s。同时设置事故废水防渗地沟,发生事故时泄漏的液体由围堰收集后经防渗地沟送厂区事故水池中暂存,逐步泵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厂址所在区域虽不处于地下水水源保护区,但对地下水的保护仍应重视。若事故废水未能及时收集,则可能会通过渗漏
20、污染地下水,对当地地下水水源地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工程必须严格落实应急预案和防渗措施,及时将事故废水通过防渗地沟收集至事故池中,防止污染介质流入外部水体或渗入地下,避免对当地的地下水水源地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采取上述措施后事故状态下,所有废水均能有效收集处理,不会直接外排至周围环境,对周围水环境影响不大。11.4风险管理11.4.1风险防范措施1、氨水风险防范措施表11.4-1 氨水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环节风险因素防范措施储存环节(1)氨水储罐破损;(2)氨水储罐的出口阀门密封不严泄漏;(3)连接的软管破损泄漏;(4)软管与接头的连接处密封不严泄漏;(5)各接头及压力表的安装处密封不严泄漏。1、氨
21、水罐设置必须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的要求。2、正确操作氨水储罐:(1)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平稳操作、控制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保持完好的防腐层;消除产生腐蚀的因素;经常保持容器外表及附件完好,容器的外表面应保持清洁并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防止介质外溢、大气及地面潮湿等对容器产生腐蚀。3、氨水储罐本体应有良好的保温设施。4、倒罐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5、设置防火堤,堤内有效容积50m3以上;氨水的储罐四周安装泄漏报警装置,设置安全信号指示器,设液位计,压力表和安全阀;四周配备消防栓、灭火器等。6、岗位配备重型全身防护服。7、氨水储罐
22、区宜设环形消防道路,场地困难时,可设尽头式道路,但应设回转场地。使用环节(1)氨水槽等设备发生泄漏;(2)员工生产操作技术不符合规范导致氨水泄漏;(3)连接管阀门密封不严泄漏。1、使用氨水区是公司较危险部位,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热电站负责人、安全员、环保科长、设备管理员应将其作为监管重点进行监督检查。2、环保科负责建立健全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3、环保科长配合热电车间对操作和维修人员进行上岗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热电站配合安检处根据国家高毒作业场所规范要求对氨水罐区现场安全标志进行制作和安装。5、热电站配合设备处对所有压力容器和安全装置定期
23、进行检验确保完好有效。6、维修、操作人员对设备、管道、消防喷淋以及安全装置经常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汇报处理。7、氨水使用区现场根据需要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设施,环保科配合安全员定期检测,确保完好有效。8、环保科对重点部位或可疑部位用手持浓度报警器每小时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测记录,一经发现泄漏现象,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9、切实加强设备维修,防止滴漏。10、电厂氨水储存及供应系统设在炉后,并采取措施与周围系统作适当隔离。2、柴油风险防范措施表11.4-2 柴油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环节柴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运输环节柴油运出及运入多为汽车输送,汽运管理应严格按照国
24、家有关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规定进行管理,对承运单位资质、运输人员资质、货物装载、运输路线等严格把关,减少风险发生的因素。2储存环节1、柴油储罐区的设置必须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的要求。2、防止储罐泄漏的措施引起储罐大量泄漏的原因主要有;罐体开裂,罐壁或底板腐蚀穿孔,储罐充装过量及切水过度等。保证罐基础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有:采用桩基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地基变形值应满足相关规范对罐基的要求、制定罐基础施工监督计划、对充水实验过程罐基础沉降观察结果迸行分析。罐体:采取措施保证储罐的本质安全,主要包括:现场焊接,对罐板进行超声波检查,焊缝进行渗透探伤检查、内侧焊缝焊后应打
25、磨等。储罐防腐蚀:主要包括防腐涂层处理、罐底通常铺有沥青砂垫层、对边缘板和圈梁之间的缝隙进行防水密封等。储罐充装过量:定期对液位超高报警与连锁装置系统进行测试和维护外。3、罐区重点防渗,罐区底部和侧壁应采取防渗漏措施,防渗混凝土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的规定,防治柴油泄露对地下水造成污染。3、盐酸与氢氧化钠风险防范措施(1)盐酸泄漏盐酸储罐可能因老化、螺栓脱落或误操作导致泄漏。由于盐酸中氯化氢的沸点为-85,泄漏的盐酸会随地形扩散出氯化氢,对环境空气造成影响。在泄漏区附近区域,氯化氢浓度较大,可能使人中毒。另外泄漏的盐酸还可能下渗,引起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26、。发生盐酸泄漏时,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线,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服,戴耐酸碱手套。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人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建议将泄漏的盐酸迅速导入具备防渗措施的事故水池中,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将泄漏区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覆盖泄漏物。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砂土、惰性物
27、质吸收大量液体。用石灰、碎石灰石或碳酸氢钠中和。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2)氢氧化钠溶液泄漏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线,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服,戴耐酸碱手套。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人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覆盖泄漏物,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泄漏物,置于一盖子较松的塑料容器中,待处置。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砂土、惰性
28、物质吸收大量液体。用石灰、碎石灰石或碳酸氢钠中和。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4、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防渗措施项目区内一般区域应采用水泥硬化路面,罐区、事故水池等采取重点防渗,地面采取上下两层厚300mm钢筋混凝土,中间内衬23mm边缘上翻的防水塑料层结构。(2)围堰设置罐区按规范设围堰及防火堤,对事故情况泄漏物料及消防废水进行收集控制,防火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罐组内设混凝土排水沟。装置和罐区均分别设置污水及雨水排放的切换闸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针对不同物质实施分流排放控制。项目氨水储罐设有129m1.0m的围堰,储罐容积为108m3;酸碱储罐设有87m1m的围堰,储罐容积为56m
29、3;柴油储罐设有52m1.0m的围堰,容积10m3。工程围堰设计满足最大事故储存要求,罐区内最大容器泄漏后化学品不会溢出到围堰外,同时需设置清污切换系统。(3)事故废水收集措施项目应在罐区设废水收集系统,收集系统与事故水池相连。在装置开停工、检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含有可燃、有毒、对环境有污染液体漫流到装置单元周围,因此设置围堰和导流设施。事故发生后,消防废水在围堰内收集后进入厂区事故水池。确保发生事故时,灭火时产生的废水和初期雨水可完全被收集处理,不会通过渗透和地表径流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事故废水收集及处理流程见图11.4-1。事故废水事故池事故废水管沟中和水池排放泵图11.4-1 事故废
30、水收集流程事故池容积核算 参照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和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中石化安环200610号),事故池有效容积参照下式确定:V总=(V1 + V2 - V3)max + V4+ V5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取氨水储罐物料量44m3(按照氨水储罐容积55m3的80%计算);V2消防废水量,m3,按最大消防用水量35L/s,火灾延续时间3h计,一次火灾消防总用水量为378m3;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取围堰内净空容积95.4m3;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取0m3;
31、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计算结果23.2m3/次;V5=10qFq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q=qa/=21.5 qa年平均降雨量,取645.5mm;n年平均降雨日数,取30天。 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取罐区108m2);经计算,确定本项目事故池容积为349.8m3,可满足事故状态下污水贮存、消防废水及厂区前期雨水贮存需要。前期雨水或事故废水等通过各自管网收集到事故池中暂存,经中和处理达标后再分批次排入巨野第二污水处理厂,可满足事故状态下污水贮存、消防废水及厂区前期雨水贮存。现有工程设置一座1000m3事故水池,事故水池可满足事故废水暂存要求;并对
32、围堰和事故水池进行防渗处理,保证防渗系数小于110-12cm/s。经采取上述措施后,事故状态下产生的废水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较小。三级防控体系为避免事故工况下泄漏物料外排对外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参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化工企业水污染应急防控技术要点要求,针对项目污染物来源及其特性,以实现达标排放和满足应急处置为原则,建立污染源头、处理过程和最终排放的“三级防控”机制,具体包括:第一级防控措施是设置装置区导液系统和罐区围堰,构筑生产过程中环境安全的第一层防控网,将泄漏物料切换到处理系统,防止污染雨水和轻微事故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第二级防控措施是在产生剧毒或者污染严重污染物的装置或厂区设置事故缓
33、冲池,切断污染物与外部的通道、导入污水处理系统,将污染控制在厂内,防止重大事故泄漏物料和污染消防水造成的环境污染;第三级防控措施是在集中区污水处理厂终端建设终端事故缓冲池,作为事故状态下的储存与调控手段,将污染物控制在污水厂内,防止重大事故泄漏物料和污染消防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废水或消防废水的截留、收集和处理流程见图11.4-2。清净雨水事故废水围堰调节池巨野第二污水处理厂1000m3事故池雨 水第一级防护措施第二级防护措施第三级防护措施初期雨水图11.4-2 事故废水截流、收集及处理的系统操作图11.4.2减缓风险事故环境影响的措施1、氨水泄漏(1)减缓处理措施氨水储罐泄漏,立即开启水喷淋
34、装置,吸收泄漏挥发到空气中的氨,以减少氨的挥发量。吸收氨气的废水暂时储存于氨水储罐区的防火堤内,并通过管道排入事故收集池内。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中毒人员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身体沾染部位;如眼睛接触氨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氨人员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根据氨的泄漏量对泄漏区进行隔离,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切断火源,并对氨水储罐区的泄漏点进行堵漏,控制氨水的泄漏量。(2)应急处理处置措施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一定范
35、围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储罐上安装氨气自动监控装置并设置稀释水喷洒设施,如果发生氨气泄漏自动监控装置发出警报,工作人员立即打开稀释水喷洒设施对氨气进行稀释。事故过程中用于收集和稀释泄漏氨气产生的大量废水经收集后排入厂区事故水池。废弃物处置方法:项目事故过程吸收氨气产生的废水先排入厂区事故水池,然后综合利用于脱硫系统作脱硫剂。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
36、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2、柴油泄漏(1)泄漏处理管道输出泄漏时,应迅速关闭上、下游阀
37、门,切断物料来源;容器泄漏时停止进料,用泵转移物料;车辆运输途中发生泄漏时:少量泄漏可采用木楔、胶块堵漏,大量泄漏时,要立即向“119”报警,划定警戒区,控制火种和无关人员进入,用泥土或塑料等物将流出的液体围住,防止流散。(2)火灾处理油罐区建有一套完整的泡沫灭火消防系统,一旦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启动泡沫灭火系统,立即组织现场消防力量进行灭火扑救工作,同时启动油罐爆炸应急预案,以有效控制事故事态,减轻因火灾爆炸造成的危害和环境污染。人要站在上风向。将事故地点的下水道封住,防止污水流入河道。(3)中毒急救迅速将病人转移到安全地带,让其呼吸新鲜空气,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清洁被等保暖。用肥皂水清洗
38、被污染的皮肤。眼睛污染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经口吸入立即令病人饮牛奶洗胃。呼吸困难时给予输氧。呼吸、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直至送达医院抢救治疗。(4)环境处理应急处理人员应戴自给式防毒面具、防化服、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槽车、容器泄漏时,不能排入下水道,对大量泄漏物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用防爆泵转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容器内;对少量泄漏物用泥土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待处理)。对处理过场地用大量水冲洗,排入废水处理系统。(5)柴油罐区风险防范措施a、设置单独的禁火区,以围墙与其他建筑物隔离,并设置“严禁烟火”标识,远离热源、火种。b、油罐温度不宜超过30,罐区设
39、喷淋设施,气温过高时采取降温措施;装卸、检修时机械设备和操作工具具有防爆功能。c、严格执行油管路动火制度。d、油罐及油管路作防静电、防雷接地设计,不允许管道内部有与地绝缘金属体,防止静电聚集。e、加强燃油系统设施的维护,定期巡回检查,防止管道、阀门泄漏。f、油管道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对其进行吹扫,确保可燃气体不超标。g、公司油罐区设置泡沫灭火器、砂箱、消防栓、消防锹等设施,由锅炉运行值班人员负责管理。11.5应急预案本项目依据鲁环发200980号文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40、(环发2005152号)的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预测、选址及敏感目标、防范措施等如实做出评价,提出科学可行的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11.5.1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生产厂长、经理副组长:生产副厂长、副经理成员:各部门(专业)主任 运行应急处置工作组 运行岗位全体人员脱硫专业应急处置工作组 脱硫专业人员化学专业应急处置工作组 化学专业人员物资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组 物资供应科全体人员 通讯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组 电气专业通讯班全体人员安全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组 安全监督体系人员后勤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组 厂办公室、后勤人员 保安救援应急处置工作组 保
41、卫人员医务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组 厂办、企管科人员11.5.2应急指挥机构职责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本应急预案的制定,并定期组织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在本预案中履行职责情况。对发生事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决策,全面指挥应急处理工作;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组织各应急小组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处理,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根据本公司环保设施的变化以及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整及时对本预案的内容进行相应修改;负责向上级和主管部门报告本公司的事件情况和事件处理进展情况。运行应急处置工作组职责: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要按照保人身、保设备的原则,必要时保障安全停机,避免环境事件进一步扩大;事故处理
42、期间,要求各岗位尽职尽责,联系渠道要明确畅通,联络用语要规范,认真做好有关情况的记录工作。脱硫专业应急处置工作组职责:应立即按其岗位职责,赶赴现场组织事故处理;对本专业管辖设备进行检查,并协助专业人员进行事故处理。化学专业应急处置工作组职责:应立即按其岗位职责,赶赴现场组织事故处理;对本专业管辖设备进行检查,并协助专业人员进行事故处理。物资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组职责:组织和提供事故恢复所需要的备品备件。通讯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组职责:应立即按其岗位职责,赶赴现场组织事故处理;提供生产调度通信保障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应急呼叫通信等,确保生产调度通信畅通。安全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组职责:负责抢险现场安全隔
43、离措施的审查,并督促相关部门执行到位;组织实施事故恢复所必须采取的监视性措施;协助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原因、处理经过、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后勤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组职责:安排事故恢复所必须的生产车辆及提供救援人员食宿等后勤保障工作。保安救援应急处置工作组职责:发生事故后,维持现场秩序和道路交通;控制现场人员,无关人员不准出入现场。医务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组职责: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急救。和其它组配合,将受伤人员就近送到医院进行急救和治疗。11.5.3 应急救援保障公司需具备应急救援保障设备及器材,包括防护服、消防车、吊车、水喷淋系统、消防水泵、格式灭火器材、
44、氧气呼吸器、氧气充填泵、氧气速生器、担架、防爆手电、对讲机、手提式扬声器、警戒围绳等,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提供,生产部负责储备、保管和维护。除此之外,公司还应配备一些常规检修器具及堵漏密封备件等,以便检测及排除事故时使用。11.5.4 风险管理基本原则本项目依据鲁环发200980 号文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 号)的规定,对新、改、扩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预测、选址及敏感目标、防范措施等如实做出评价,提出科学可行的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45、和应急预案。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危险物料,为防止此环节发生风险事故时对周围环境及受纳水体产生影响,其环境风险应设立三级应急防控体系:一级防控措施:将污染物控制在罐区;二级防控将污染物控制在排水系统事故缓冲池;三级防控将污染物控制在厂内,确保生产非正常状态下不发生污染事件。评价项目的环境风险应急措施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一级防控措施氨水储罐及酸碱储罐四周增设环形沟,并设置清污切换系统;2、二级防控措施事故水池容积为1000m3,一级防控措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将物料及消防水等引入该事故水池储存,防止事故状态下废水外排。3、三级防控措施该公司将对厂区污水及雨水总排口设置切断措施,防止事故情况下物料经雨水及污水管线进入地表水水体。事故水池收集后不能直接排放处理,应首先进行中和处理后,由当地环保部门负责管理处置,防止直接排放对下游污水处理厂的影响。11.4.5 预案分级相应条件及响应处理方案1、一级预案启动条件及响应处理方案一级预案为厂内事故预案,即发生的事故为各重大危险源因管道、阀门、接头泄漏,仅局限在厂区范围内,对周边及其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