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劳动技术三级下册 泥条盘筑器皿说课稿.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9873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劳动技术三级下册 泥条盘筑器皿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版劳动技术三级下册 泥条盘筑器皿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版劳动技术三级下册 泥条盘筑器皿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版劳动技术三级下册 泥条盘筑器皿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版劳动技术三级下册 泥条盘筑器皿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版劳动技术三级下册 泥条盘筑器皿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劳动技术三级下册 泥条盘筑器皿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版劳动技术三年级下册 泥条盘筑器皿说课稿小学三年级劳技泥条盘筑器皿说课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教学特色教学背景分析泥条盘筑器皿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泥工中的内容,此内容是继第一学期学习手捏成型法和本学期学习泥条盘筑法之后进行的技术实践课,本课是学生对已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进一步探讨泥工制作的技巧,用盘条法设计制作器皿。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刚刚起步,对于动手操作,依赖于教师示范,喜欢模仿,设计意识与能力有待增强,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设计制作造型新颖的作品

2、。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掌握泥条盘筑技巧,能设计制作自己理想中的器皿。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自主尝试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的提高。3.情感与态度:养成做事认真细致、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树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观念,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二、新课讲解 探讨方法三、明确要求 实践操作四、分享交流 效果评价五、拓展提高 归纳总结 二、新课讲解 探讨方法(一)明确器皿的概念(二)探讨器皿的盘筑过程(三)体验器皿的盘筑方法二、新课讲解 探讨方法(一)明确器皿的概念二、新课讲解 探讨方法

3、(二)探讨器皿的盘筑过程板书: 底 壁手捏成型 泥条盘筑板书: 泥条盘筑器皿塑底 盘壁手捏成型 泥条盘筑 教学过程二、新课讲解 探讨方法(三)体验器皿的盘筑方法1.塑底:质疑(泥板有裂口)尝试 交流(揉、压) 答疑(水、湿布)二、新课讲解 探讨方法(三)体验器皿的盘筑方法2.盘筑:(1)复习搓泥条的技法:回忆 练习 比较 改进(2)盘筑: 泥条易断裂 尝试 交流 造型不规整 再尝试盘筑不紧密 二、新课讲解 探讨方法(一)明确器皿的概念(二)探讨器皿的盘筑过程(三)体验器皿的盘筑方法三、明确要求 实践操作1.启发设计构思:(1)出示心形器皿:大家想一想,这个形状的器皿怎么盘筑?设计思路一:从底的

4、形状入手进行设计 (2)所有的器皿都是由底和壁两部分组成吗?设计思路二:添加其他组成部分或装饰 2.提出要求:设计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器皿。(要认真细心,互相帮助。)3.教师巡视,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适时指导。面对全体指导内容:(学生演示)(1)向上盘筑时出现下塌现象要稍作停顿。 (2)盘筑带角的地方要用手捏一捏。(3)盘筑敞口器皿,泥条要沿上一层泥条的外侧盘,缩口则相反。四、分享交流 效果评价1.展示作品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作品有哪些成功之处,还有哪些不足。2.评价作品 让学生说一说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五、拓展提高 归纳总结1.教师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作品质量几方面进行总结。2.请

5、学生欣赏用泥条盘筑的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下一课学习做准备。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教学各环节评价办法:1.在导入环节,教师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精神状态,表述能力等进行激励性口头评价。2.在探讨制作方法环节,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全体学生共同评价,教师注重点拨引导。3.在学生练习环节,教师面对学生个体,以赞许的眼神或激励的语言去评价学生。4.在欣赏评比环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教师和同学给与赞许或建议。 1.明确概念 启发学生设计构思 本节课,从引导学生明确“器皿”这一概念入手,启发学生设计制作造型各异的作品。教学中,通过运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器皿,来洞察学生的原有概念,进而针对实际情况,使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对器皿的正确认识,为学生的设计制作打开思路,做好铺垫。 教学特色 2.自主尝试 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本课学习是学生把已有知识技能整合运用到新的学习内容中去的过程,课堂上,学生通过亲历探究发现制作中的难题,并通过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操作体验,促进了探究能力的发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