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99548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论文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管理论文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研究 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通过对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以及国内外运输包装尺寸系列状况的论述,阐明了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的重要意义,重点分析了运输包装尺寸系列制定的方法和流程,为运输包装标准化尺寸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提出了基

2、于运输包装尺寸系列的运输包装标准化尺寸取用模型,为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提供方法依据,促进物流运输行业的规模化、标准化进程。关键词: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系列中图分类号:F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8)04-0004-03Abstract: In this papers, standardization of tr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and the actuality of tr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series both in abroad and at home are introduced, the

3、mean of standardization of tr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is elucidated; the method and flow by which tr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series are made are analyzed, which gives the theory for making tr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series. Based on tr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series, the model of choosing traffi

4、c packaging standard dimension, which supportes the way for Standardization of tr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is put forward, the mass and standardization of logistics traffic are also improved.Key words: traffic packaging dimension; standardization; series包装是生产的终点,物流的起点。包装合理化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对象,也是物流合理化的基础。近代

5、工业包装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背景下的商品流通为对象,以大量、迅速、低廉和省力为目标推动合理化进程。包装合理化正朝着包装尺寸标准化、包装作业机械标准化、包装成本低廉化和包装单元大型化等方向发展。运输包装件规格标准化就是通过包装尺寸以及与货物流通有关的一切空间尺寸的规格化,来提高物流效率。包装规格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组成部分,是组织现代化流通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改进包装容器的生产和空间利用率,提高运输效率,改善商业经营方式1。包装尺寸标准化决定着包装标准化的进程。1当前国内外运输包装尺寸系列状况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包装尺寸标准,如硬质直方运输包装尺寸系列标准(GB/T4892-1996),主要基于包装

6、货物的物流合理化,大方向是连续与托盘化(集装单元运输或集合包装),提出了以托盘尺寸为媒介的规范尺寸;圆柱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标准(GB/T13201-1997),制定了钢、纸、塑料等各种材质圆柱体运输包装的最大外轮廓直径,适用于圆柱体运输包装;袋类运输包装尺寸系列标准(GB/T1357-1992),规定了纸、麻、布和塑编等材质的袋类运输包装满装平卧时的底面最大外轮廓尺寸,适用于单元货物的袋类运输包装。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运输包装尺寸系列缺乏标准规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1包装尺寸的确定过去大多数是从保护内部物品、便于人工搬运装卸搬运工作和节约包装材料的角度考虑,与物流的其它作业环节、其

7、它运载工具的关联性考虑的不多。但随着物流搬运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物料的搬运装卸大多由机械来完成,包装尺寸与运载工具之间的协调变得尤为重要。而我国目前很多企业还未从协调物流的角度来制定包装尺寸系列,这就使包装容器变得种类繁多,同时搬运设备也不能通用,增加了搬运的成本。1.2包装尺寸系列与集装尺寸缺乏协调当前的运输已不是单件小批量运输,集装箱运输已经以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输方式为物流企业所接受,并且,国际上已制定集装箱标准尺寸,我国也采用了国际标准。由于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包装尺寸系列,集装箱的空间不能很好的利用。同时,又增加了装箱的难度,往往要用复杂的数学计算,来尽量的使装箱合理化。最

8、终导致物流无效作业增多,物流速度降低,物流事故增加,物流成本上升,物流管理质量下降,物流服务质量落后,严重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和其它产品生产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我国加入WTO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1.3包装标准化人才短缺目前具有高层次的包装物流专业人才目前市场上十分紧缺,很多企业的包装还很不正规,没有专业的包装队伍,包装方案还处于摸索或照抄的阶段。真正懂得物流、包装、标准化、国际贸易、WTO规则、TBT的高层次人才,能适应和胜任物流标准化工作的人才是我国物流包装重点培养的对象。在世界发达国家,物流标准化一直都被作为物流工作的重心,同时又十分注重本国物流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衔接,而包装尺寸系列标准,

9、又是这些物流标准中的重中之重。日本是比较重视包装尺寸系列标准化的国家之一,建立了物流模数体系、集装的基本尺寸、运输包装的系列尺寸、大型集装箱、塑料通用箱、平托盘、卡车车厢内壁尺寸等。此外,澳大利亚在运输工具和包装容器的标准化方面做出了成果,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化率先迈出了一步,从而提高了整个运输系统的效率。美国、欧洲目前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和设施的统一标准,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运转难度。在欧洲,对于包装容器规格方面实现了企业与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2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2.1标准和标准化简介标准是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出的统一规定,ISO和GB/T20000.1-2002对“标准”的定义:“为了在一定

10、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指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由此可见,必须经协商一致并且可重复使用。标准化与标准不同,标准是一种规范文件,而标准化就是制定这些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在标准化领域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对各行各业都制定了相关标准,按照级别不同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个层次。各层次之间有一定的依从关系和内在联系,形成一个覆盖全中国又层次分明的标准体系。2.2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意义首先,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是合理利用资源和原料的有效手段,标准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重复性,标准化的功能就是对重复发生的事物尽量减少或消

11、除不必要的劳动,并促使以往的劳动成果重复利用。运输包装尺寸的标准化有利于合理利用包装材料和包装制品的回收利用。再者,运输包装尺寸标准化是在现代集装运输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推进物流标准化的必由之路。随着集装箱运输的标准化,运输企业迫切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运输包装尺寸系列,因为杂乱的包装尺寸会加大装箱的难度,使集装箱的利用率大大减少。而系列化的标准尺寸系列便于尺寸的组合优化,可以使装箱变得简单、实用。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12、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13、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

14、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