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品行业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01368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乳品行业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乳品行业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乳品行业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乳品行业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乳品行业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乳品行业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乳品行业分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乳制品行业分析【摘要】中国乳品业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奶类生产量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幅度迅速增加,远远高于1%的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乳制品产量和总产值在最近的10年内增长了10倍以上,已逐渐吸引了世界的眼光。近年来,我国乳品加工业已成为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乳品企业经济总量大幅增长,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共实现工业产值1556亿元,比1998年增长了11.7倍;乳制品产量持续增长,产品结构逐步优化。我国乳制品行业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2008年9月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使整个行业的信誉遭受严重危机,国内市场急剧下滑,消费者信心受挫,几乎所有企业都陷入了极端困难

2、之中。2009年在国家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产业扶持政策效应显现和市场信心恢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2009年三、四季度我国乳制品行业生产回升势头良好,行业效益稳步回升,企业亏损面继续缩小。近年来,尽管我国年人均奶占有量上升很快,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乳品消费也极不平衡。【关键字】乳制品分析 食品安全管理 企业管理 一中国乳品行业的现状1.1消费量和普及率大幅上升牛奶,曾几何时,仅仅与中国人的孩提时代有过亲密接触,中国人传统的饮食结构中并不包括这一有些西化的营养食品。奶粉,在计划经济时代,也是凭票供应的紧俏商品。之后市场经济来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伴随着饮食质

3、量的提升。牛奶产品渐渐走入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牛奶的普及率并没有大幅度的提升。近几年,随着保健品市场由无序竞争转入平稳发展期,同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自身健康更加关心,牛奶的消费量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特别是1998年以后,中国奶业消费经历了一个爆发性增长期, 牛奶的普及率大幅度提升,北京、上海等很多大中城市的消费者每周饮用一次以上纯鲜牛奶的比例已达到70%以上。1.2竞争日趋激烈巨大的市场潜力,使中国的乳业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涌现出一大批乳品加工企业。随着国内粮食生产受挫,各地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时,努力发展奶牛业,使国内出现了养牛热;乳业巨大的利润吸引了各行

4、各业的投资商,他们利用资本优势,或转产或兼营乳业;国外乳品企业看好了中国巨大的乳品市场潜力。早在加入WTO的谈判过程中,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就在乳品上反复降价,致使中国乳品进口关税降低,为它们的乳品打进中国市场争取到了有利条件。中国乳品企业竞相扩大生产能力抢占市场,一些非乳品行业也开始转向乳业,中国乳业已形成了竞争态势。中国一些资金雄厚的食品、房地产、饲料等企业,也纷纷将资金投向乳业。浙江娃哈哈集团、宁夏新华百货公司和四川希望集团等,先后转行进入了乳品行业。国外金融业与实业也开始携手打入中国乳品市场。据悉,瑞士银行澳大利亚分行已派员协同澳洲驻杭州领事馆官员,与浙江的一家乳品企业商谈合作,拟在当

5、地出资建大型乳品厂,条件是全部用进口澳洲奶粉作原料。 此外,随着关税下调,国外乳品企业也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从1995年至今,目前世界排名前位的乳业品牌全都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我国的45家外商投资乳品企业则几乎涵盖了所有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国际乳业巨头中已有家在中国建厂。跨国公司如瑞士雀巢、日本森永、意大利帕玛拉特等,都先后在黑龙江建立了自己的奶源基地和生产基地,通过合资、收购、租赁、委托加工等形式间接控制当地奶源。中国的乳品市场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二 乳品行业所面临的问题21消费者信心问题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无疑是对中国消费者的信息带来了巨大的打击。而且,事实证明,到现在为止,这

6、个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后来又多处再现三聚氰胺奶粉,加上圣元的“性早熟”风波,再一次严重影响了国内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消费信心。即便官方明确表示“性早熟”事件与圣元奶粉无关,但消费者的信心却没有因此而快速恢复,对整个国产奶粉的发展前景,乃至对整个乳品行业造成不利影响,给外资奶粉,甚至给原材料进口再一次提供抢占市场和扩大份额的机会。 中国质量协会与全国用户委员会公布的2010年液态奶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液态奶行业的消费者满意度只有72.5分,低于去年的76.2分,充分证明了多起事件对消费者信心的打击。 因此,中国乳品行业目前所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如何恢复消费者的信心。这不仅

7、要靠企业本身,更要靠国家监管力度,甚至还要靠漫长的时光流逝以及新亮点的不断涌现。22原材料价格问题乳品行业第二大问题,就是原材料的价格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对整个行业的影响程度,似乎不亚于一次危机事件。因为,原材料的上涨不仅影响企业利润,更加影响消费者利益。这是个大问题,因为,我们同时又知道,国际奶粉价格是继续回调的,这就与国内原料奶价格持续上涨形成了鲜明对比,两者之间的性价比差异日益缩小。这样至少会带来两个后果:第一,采用国内奶源的生产企业成本直线上升,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第二,更多的乳品加工企业会更多的选择国际奶源,本土奶源的竞争力减弱。因此,这不仅仅是个原料上涨的问题,而是一个产业链的失

8、衡问题,更是关乎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2.3行业监管问题三聚氰胺事件后,各地推进奶牛规模化,对我国奶业的提质增效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大部分地区以奶牛出户入区为主,表面上规模化养殖比例增加,而实际上仍是散养,问题和发展困难也逐渐显现,而且部分地区很多散户退出奶牛养殖,小区入住率也较低。这就是一个大隐患。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中国乳业时刻都存在着更大的危机。还有,对产品的检测标准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比如:就以奶粉质量的检测来看,“性早熟”事件发生之前,对“雌性激素”的检测标准与检测项目并无先例,这再次暴露出检测标准与手段的滞后。因此,中国乳品行业的监管,给不少人的感觉是:出事了,稀里糊涂

9、迈一步;不出事,永远在原地踏步;“监管”一词根本没有落到实处。每一场危机事件,都会重揭消费者心灵的伤疤,将行业漏洞暴露得无地自容。如果这还不足以让我们行业监管部门的重视,类似事件就会像一波波洪水,屡屡冲击大坝的薄弱环节,最终带来行业声誉与消费者信心的彻底崩溃,将导致的不仅是一两个企业的倒闭,而是一个行业的没落,乃至一方经济的没落。因此,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强与监管水平的提升,也是刻不容缓的大问题。三对中国乳品行业问题解决的一些建议3.1 保障奶源奶源基地的建设,我们可以找到绝妙的创意,但执行上却会遇到难以跨越的“奶源”瓶颈。因此,找到一个能够支撑战略的奶源布局就是巨大的挑战。再说,中国乳业刚刚经历

10、那么多危机事件,安全建设不得不进一步强化。因为,中国乳业真的经不起再一次折腾。然而,中国多数乳品企业的奶源经营模式,存在巨大隐患,奶源基地的安全建设,已经成为所有乳品企业最为棘手的难题。尤其对对伊利、蒙牛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规模大、管理难”、“投入大、改变难”也成为他们的心病。另外,雪上加霜的是,原奶价格的不断上涨对生产成本造成巨大的压力。我们在前面也分析过这个问题,如果原奶的价格控制不好,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企业问题,乃至社会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虽然以伊利和蒙牛为代表的企业,在产品结构转换上相对缓解这个压力,但奶价问题得不到控制,将会升级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那可麻烦大了。所以,确保奶源的合理布

11、局、安全生产和成本控制已经成为所有乳品企业必须要研究的难题,也是短时间难以攻破的挑战。3.2 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新品类的开发以及高端产品的开发是机会。的确,这种机会确实存在,但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 从技术设备上来讲,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这不是问题。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也许有很好的创意,但他们目前的技术装备水平也许难以实现这个创意,因此,不得不放弃或借助外力。 那么,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卓越的产品开发能力却成为任何企业的挑战。因为,有些产品并不是有技术就能搞定的,而需要专业的消费者需求研究。而在这一点,大企业也不见得多么优秀。

12、就拿以产品创新闻名的蒙牛来说,它也在此犯过很多错误。比如,它早期的“心情二次方”、“晚上好奶”等都是缺乏需求研究下的败笔。因此,一个完整产品的研发能力必将会成为所有乳品企业必须要面对的挑战。3.3把好食品安全关,挽回消费者信心 自从阜阳奶粉事件以来,中国乳业压根儿就没有消停过,一波又一波的危机事件让我们的企业心惊胆颤,忐忑不安,不知下一个危机什么时候会到来。 更让人感到恐惧的是,那些外资品牌趁虚而入,各个都装扮成“安全天”使,以“优质、高价”的姿态征服消费者,呈现出外资品牌垄断市场的态势。这是双向夹击,信任与竞争上的两难境地,看上去要把中国乳品企业,尤其中小企业活生生地逼向死路。 不过,这一切

13、都不是一夜间造成的,就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我们历来形成的“侥幸”心理所带来的副作用如果我们的企业老老实实地牢记教训,总结经验,尊守规则,讲求诚信,在自己的分内做事,其实很多危机就可以迎刃而解。就算由于一些不可控因素引发行业危机,消费者也不会断然放弃你。中国的乳品业市场从发育、成长到形成一定的规模发展到今天,目前可以说是进入了黄金时期,乳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在如此前景广阔的市场条件下,乳品生产企业必须保持对产品质量求新求变的强烈意识,才能成为永远的赢家。因此,只有拥有高品质的奶源,严格的卫生管理机制和高水平地保鲜技术,乳品企业才能稳固占领市场。只有依靠高科技,不断完善和提高乳品质量,才能不断的把乳品市场做大。同时必须提高科学的饲养管理水平,完善中国乳业法规,制止恶性竞争。外行业进入乳业,应采取合作的方式,避免盲目性。【参考文献】1. 王慧芳.陈勇三鹿奶粉事件引起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9(7)2.中国乳品行业现状浅析网易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