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01978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5.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诊断学-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诊断学-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诊断学-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诊断学-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断学-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课件.ppt(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诊断学(第八版),P285,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医学检验学系 孙艳丽E-mail:Tel:8462519,教学内容,第一节 血管壁检测第二节 血小板检测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测第四节 抗凝系统检测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第八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教学目的与要求(3学时),掌握内容:掌握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系统、纤溶活性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熟悉内容:各检测项目的原理、方法及参考值。DIC检查的项目及临床意义。了解内容:止凝血与抗凝血机制。,生理状态下,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为什么不凝固?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止血?机体内存在着复杂的止、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正常止凝血过程(止凝血机制)有三大因素参与

2、,生理性止凝血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时相:,正常抗凝过程(抗凝机制)有两大因素参与,第一节血管壁检测,P285,血管壁的止血作用,复习,内皮素、血栓烷A2,1、收缩反应:神经、体液调节,血管壁的止血作用,复习,血管壁的止血作用,复习,血管壁的止血作用,复习,血管壁的止血作用,复习,血管壁检测筛检试验出血时间测定(BT)束臂试验(CRT,毛细血管脆性试验),1、出血时间测定(Bleeding time,BT),【原理】测定皮肤受特定条件的外伤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即为出血时间。,是反映毛细血管壁和血小板止血功能常用的筛选试验。,受血小板数量和血管壁影响。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数量、功能异常:血小板无

3、力症(GPIIb/IIIa缺乏或减少)血管壁异常: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综合因素:vWD(血管性血友病)、DIC 出血时间缩短:见于某些严重的高凝状态或血栓性疾病:脑血栓、心肌梗死、糖尿病、高血脂、下肢静脉栓塞、DIC高凝期,【临床意义】,2、束臂试验,又叫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apillary fragility test,CRT)、毛细血管抵抗试验(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CRT)。【原理】毛细血管的完整性与其本身的结构、功能,血小板的质、量,以及一些体液因素有关。用加压的方法来部分阻止静脉血液回流,可以根据一定范围内新出血点的数目及大小来估计毛细血管的脆性。,P2

4、85,【参考值】阴性:5cm直径圆圈中的出血点数:男性少于5个;女性及儿童少于10个,(12-13.5)kPa/(90-100)mmHg)8min,【操作】,【临床意义】新出血点超过正常为阳性,见于:,血管壁的结构和(或)功能缺陷: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vWD血小板的量、功能异常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功能缺陷症,(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vWF:Ag),【原理】(1)免疫火箭电泳法:在含vWF抗体的琼脂糖凝胶板中加入一定量受检血浆(vWF抗原),在电场作用下,泳动一定时间,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火箭样沉淀线,其高度与受检血浆中vWF的浓度呈正相关,计算出vWF:Ag的含量。(2)酶联免

5、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试验,诊断试验(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VWF:Ag),【参考值】94.1%32.5%。【临床意义】减低:见于vWD,是诊断vWD及其分型的指标之一。增高:见于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如心肌梗塞、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等。,第二节血小板检测,P287,复习,血小板结构,复习,血小板结构,vWF,胶原,Adhesion,GPa-a,GPb-,Resting Platelet,血小板粘附模式图,(一)黏附功能,复习,血小板的止血作用,Resting Platelet,ADP,GP,Activated Platelet one,GPb-a,Aggregatio

6、n,二.聚集功能,a,GPb-a,Fibrinogen,+,血小板聚集模式图,胶原,Ca2+,Resting Platelet,ADP,Activated Platelet releases,a,三.释放反应,颗粒:-TG PF4 TSP致密颗粒:ADP,P-selectin,Ca2+,血小板释放模式图,release,四.促凝作用,a,Ca,a,a,Fg,a,a,Ca,FIBRIN CLOT,PF3,PF3,a-Ca2+,PF3,Coagulation,a-a Ca2+,PF3,凝血活酶,血小板促凝作用模式图,五.血块收缩功能,血小板血块收缩功能模式图,血小板检测,筛选试验:血小板计数血块收

7、缩试验诊断试验: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的测定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1、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C或BPC,PLT),【参考值】(100-300)109/L,P260,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见于造血功能障碍(再障、急白、急性放射病)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ITP、DIC、TTP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被稀释 血小板增多:原发性增多: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早期、慢粒)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溶血、某些癌症患者,【临床意义】,2、血块收缩试验(clot retraction test,CRT),【原理】血液凝固后,由于

8、血小板释放的血小板收缩蛋白,使血块收缩,血清析出。测定析出血清量占全血量的百分数来表示血块收缩的程度,可间接了解血小板功能情况,此即血块收缩试验(CRT)。血块收缩率=血清(ml)/全血(ml)(100%-Hct%)100%,P288,【正常参考值】定量法(凝块法):37,1小时其血块收率为65.8%11.0%定性试验:37,2小时开始收缩,18-24小时完全收缩(血清占全血1/3-1/2)。,完全收缩 部分收缩 收缩不良 不收缩,【结果判断】定性试验,血块收缩主要取决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红细胞量等因素。血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40%):血小板数量、异常:血小板无力症、ITP、血小板增多症纤维

9、蛋白原异常: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红细胞增加:红细胞增多症 血块收缩过度(升高):先天性/获得性缺乏症(?),【临床意义】,3、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platelet associated immunoglobulin,PAIg),包括:PAIgG、PAIgM、PAIgA【方法】ELISA法,P298,【参考值】PAIgG:(078.8)ng/107血小板PAIgM:(07.0)ng/107血小板PAIgA:(02.0)ng/107血小板,本试验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也有助于其他血小板疾病的免疫机制研究。PAIg增高:见于ITP、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0、、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以ITP阳性率最高。,【临床意义】,4、血小板粘附试验(platelet adhension test,PAdT),【玻璃珠柱法原理】血小板具有体内粘附于内膜下组织或体外粘附于带负电荷物质的性质。当血液通过玻珠柱时,血小板可粘附在充满玻珠的塑料管内,血中血小板数会因此而降低。血小板黏附的本质是血小板膜糖蛋白(GP Ib/V/IX)通过vWF与血管内皮下胶原黏附。,P288,【正常参考值】玻璃珠柱法:62.5%8.6%,PAdT增高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心梗、糖尿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妊高症、动脉粥样硬化PAdT减低血小板因素:血小板无力症、抗血小板药止血综合因素

11、:vWD其他:尿毒症、肝硬化、MDS、急性白血病,【临床意义】,5、血小板聚集试验(platelet aggregation test,PAgT),根据血小板聚集曲线的变化了解血小板聚集的程度和速度。,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聚集,【方法】仪器法,常用比浊法,P289,血小板诱导剂如ADP、肾上腺素、胶原、瑞斯托霉素,PAgT增高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PAgT减低先天性:血小板无力症、血管性血友病(vWD)后天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临床意义】,(四)血小板P-选择素测定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测定,【原理】GMP-140是存在于血小板颗粒膜的标志蛋白分子,当

12、血小板激活时,GMP-140进入血浆或与血小板质膜融合,并大量表达于膜表面,形成质膜表面的一个新抗原。利用抗P-选择素的单抗定量测定受检血浆中或血小板P-选择素的含量可反映体内血小板的激活程度。【临床意义】1.是血小板被激活的一个最有意义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2.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脑血栓形成、动脉硬化等。,【原理】血小板激活后,膜磷脂花生四烯酸(AA)代谢亢进,生成TXA2,其不稳定,并很快转化为TXB2,测定血浆中含量可反映AA代谢水平,从而反映血小板是否被激活。【参考值】(76.348.1)ng/L【临床意义】TXB2促血管收缩,促血小板聚集。1、增高:见于血栓性

13、疾病、动脉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2、降低:见于先天性花生四烯酸代谢障碍性疾病或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等。,(六)血浆血栓烷B2(TXB2)测定,第三节凝血因子检测,P291,参与凝血的因子:,主要合成场所:肝脏,生理状态下以未激活状态存在,凝血因子,复习,凝血机理,复习,第一阶段:凝血活酶,又称凝血酶原酶(a-Va-Ca2+-PF3复合物)形成因子的激活有两条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次要)外源性凝血途径(主要,当形成凝血酶后使内凝途径进一步放大),凝血机理,复习,第二阶段:凝血酶形成 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形成,凝血机理,复习,筛选试验: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2、凝血时间(CT)3

14、、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诊断试验: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g)各种凝血因子的测定,凝血因子检测,(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剂(接触因子激活剂和部分磷脂)和Ca2+,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P291,是内源凝血系统较为敏感、最为常用的筛选试验。,【参考值】1、(31-43)秒2、与对照相差在10秒以内,【临床意义】,APTT延长,APTT缩短血栓性疾病、血栓前状态,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2、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原理】血液

15、离体后凝固所需时间。反映了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有无障碍。【参考值】4-12分钟(试管法)【评价】该法目前已被APTT代替【临床意义】见APTT检查,P291,(prothrombin time,PT),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钙离子和组织因子(TF或组织凝血活酶),观察血浆的凝固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P292,PT秒数:直接测定的时间【参考值】(121)s(超过对照 3s 以上为异常)PT比值(PTR):待测血浆PT/对照PT【参考值】PTR:1.00.05 国际正常化比值(INR):INRPTRISI(ISI=国际敏感指

16、数),ISI越小,灵敏度越高。【参考值】INR:2.02.5,【参考值】,【临床意义】,PT缩短血栓前状态、高凝状态(DIC早期),监测口服抗凝剂(香豆素类)的首选试验:正常的1.5-2倍,(fibrinogen,Fg),(一)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原理】凝血酶比浊法:在受检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凝血酶,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通过比浊原理计算Fg的含量。【参考值】(2-4)g/L,P303,诊断试验,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期及纤溶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增高: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风湿病、急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大手术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急性感染、恶性肿瘤等。

17、,【临床意义】,(二)血浆凝血因子、促凝活性测定,【参考值】F:C 103%25.7%;F:C 98.1%30.4%;F:C 100%18.4%;F:C 92.4%20.7%【临床意义】1.增高 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DVT等2.降低 血友病A(病因?)、血友病B(病因?)、因子缺乏症 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DIC等。,诊断试验,(三)血浆Vk依赖凝血因子促凝活性测定,Vk依赖凝血因子:II、VII、IX、X,多由肝脏产生。【参考值】F:C 97.7%16.7%;F:C102.4%30.9%;F:C103%17.3%;F:C 103%19%【临床意义】1.增高: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2.

18、降低:先天性、因子缺乏 获得性肝脏疾病、口服抗凝剂、维生素K缺乏,DIC、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和吸收不良综合症等。,诊断试验,第四节抗凝系统检测,P303,抗凝系统是维持血液呈液态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细胞抗凝系统:血管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肝细胞体液抗凝系统:抗凝血酶、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肝素等,抗凝系统,复习,细胞抗凝系统,复习,单核-巨噬细胞,凝血过程有关 物质和产物,吞 噬清 除,体液抗凝系统,复习,1.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 III,AT-III),AT-III,灭活,IIa,VIIa,IXa,Xa,XIIa,激肽释放酶,体液抗凝系统,复习,2.组

19、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灭活,VIIa,TF,Xa,TFPI,体液抗凝系统,复习,3.蛋白C系统,蛋白C(Protein C,PC)蛋白S(Protein S,PS)血栓调节素(throbomodulin,TM)活化蛋白C抑制物(activated protein C inhibitor,APCI),抗凝机制:灭活凝血因子和;限制因子a与血小板结合;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抗凝系统检测病理性抗凝物质的筛检试验 凝血酶时间测定(thrombin time,TT)生理性抗凝物质的诊断试验血浆AT-III活性测定血浆蛋白C活性测定血

20、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测定,P303,【原理】受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凝血酶后测定开始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要的时间。,凝血酶时间测定(thrombin time,TT),检查抗凝物的定性试验,也可检测凝血第三阶段以及纤溶活性测定。延长:抗凝物质存在:肝素或类肝素物质纤维蛋白原显著减少或结构异常:先天性或严重肝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高:DIC,【临床意义】,生理性抗凝因子检测,(一)血浆AT-III活性测定【原理】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凝血酶,使抗凝血酶与凝血酶形成1:1复合物,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发色底物S-2238,释出显色基团对硝基苯胺。显色的深浅与剩余凝血酶含量与活性呈正相关,而与AT呈负相

21、关。【参考值】发色底物法:108.5%5.3%【临床意义】1.增高 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再障等急性出血期;也可见于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2.减低 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AT-缺乏症,后者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DIC和肝脏疾病等。,【原理】从毒蛇液中提取的protac为蛋白C特异性的激活剂,被激活后的PC作用与特异的发色底物Chromozym PCA,释放出对硝基苯胺而显色,显色深浅与PC:A呈正相关关系。【参考值】100.2%士13.18%【临床意义】PC是一种依赖于维生素K的天然抗凝因子。PC:A减低: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PC缺乏症,后者见于DIC、肝病、手术后、口服抗凝剂、急性呼吸窘迫综

22、合征。,(二)血浆蛋白C活性测定,(三)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测定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原理】用兔抗人凝血酶抗体包被酶标板,加入受检者血浆后再加入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鼠抗人AT抗体后,后者使OPD显色,显色的深浅与受检血浆中所含的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呈正相关。【参考值】(1.45士0.4)g/L【临床意义】反应凝血酶活性 TAT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DIC、DVT、脑梗塞、急性白血病等。,第五节纤溶活性检测,P296,几乎在凝血开始的同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也被激活。,纤溶系统,复习,纤维蛋白(原)降解机制,可溶性纤维蛋白,稳定

23、性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A极附属物,A极附属物,极附属物多聚体,B1-42X,Y,D,E,B15-24X,Y,D,E,D-二聚体,FDP,-二聚体,复习,纤溶活性检测,P296,筛选试验:1、D-二聚体定性试验(D-D)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性试验(FDP)3、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诊断试验:1、D-二聚体定量试验(D-D)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量试验(FDP)3、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测定4、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性测定5、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D-二聚体测定(D-dimer,D-D),它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产物,为继发性纤溶特有

24、的代谢物,其在血浆中浓度增高,表示纤维蛋白溶解亢进。,P306,筛检试验,纤维蛋白(原)降解机制,【方法】1、胶乳法-定性试验(筛检试验)2、酶免法-定量试验(诊断试验),【临床意义】纤溶活性增强的筛选、诊断试验。1、是诊断DIC的重要依据。此外,血栓性疾病时也升高。2、可作为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鉴别的可靠指标,前者呈阴性或不升高,后者呈阳性或升高。3、溶栓治疗的监测。,筛检试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DPs),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FDPs对血液凝固和血小板的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P306,筛检试验,纤维蛋白(原)降解机制,【

25、方法】1、胶乳法-定性试验(筛检试验)2、酶免法-定量试验(诊断试验),【临床意义】纤溶活性增强的筛选、确诊试验。1、原发性纤溶 2、继发性纤溶:DIC、恶性肿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肺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心、肝、肾疾病,溶栓治疗等所致的继发性纤溶亢进时FDP含量升高。,(三)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原理】血浆优球蛋白蛋白组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但不含纤溶酶抑制物。受检血浆置于醋酸溶液中,使优球蛋白沉淀,经离心除去纤溶抑制物,将沉淀的优球蛋白溶于缓冲液中,再加入适量钙溶液或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观察凝块完全溶解所需时间。,【临床意

26、义】1.纤维蛋白凝块在70min内完全溶解,表明纤溶活性增强,见于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如手术、创伤、休克、羊水栓塞、急性白血病和晚期肝硬化等。2.纤维蛋白凝块完全溶解时间超过120分钟,表明纤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和应用抗纤溶药等。,筛检试验,(一)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测定,【参考值】0.30.6IU/ml【临床意义】1.增高 表明纤溶活性亢进,见于原发性纤溶症、继发性纤溶症如DIC等。2.减低 表明纤溶活性减弱,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动脉血栓形成等。,诊断试验,(三)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活性测定【参考值】0.11.0抑制单位/毫升【临床意

27、义】1.增高 表明纤溶活性减弱,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2.减低 表明纤溶活性亢进,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症。,(四)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原理】,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PPPT,3P试验,FDPs+sFM,sFM析出,加入鱼精蛋白,sFM聚合,肉眼可见的纤维状物,【参考结果】阴性【临床意义】1.阳性 见于DIC的早、中期,但在恶性肿瘤、上消化道出血、外科大手术后、败血症、肾小球疾病、分娩等也可出现假阳性。2.阴性 见于正常人、晚期DIC和原发性纤溶症,也有假阴性。,第八节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P302,一、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一

28、)一期止血缺陷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一期止血缺陷是指血管壁和血小板缺陷。,(二)二期止血缺陷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二期止血缺陷是指凝血因子缺陷或病理性抗凝物质存在。,(三)纤溶亢进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纤溶亢进出血是指纤维蛋白(原)和某些凝血因子被纤溶酶降解所引起的出血。,二、出血病项目的选择和应用三、诊断血栓病项目的选择和应用,什么是DIC?,创 伤病理产科感 染休 克溶 血肿 瘤,四、DIC项目的选择与应用,P:306,(一)DIC诊断的筛选试验,PLT、PT、Fg定量PLT:需作动态观察,持续性下降支持DIC诊断。PT:缩短延长Fg:进行性减低,1.5g/L,(二)DIC诊断的确诊试验,TT、

29、FDP、D-二聚体测定TT:延长(可由Fg减少,或FDP增高引起)FDP:增高D-二聚体:阳性,(三)DIC诊断标准,筛选试验全部阳性,或两项阳性,再加一项确诊试验阳性即可确诊。,显性(失代偿)DIC的诊断,危险性评估:若存在易致DIC的原发病记2分,不存在记0分。计分标准:PLT:100记0分;100记1分;50记2分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未增高0分;中度增高2分;重度增高3分PT:未延长或延长3s记0分;延长36s记1分;6s记2分Fg:1.0g/L记0分;1.0g/L记1分累计积分5分,五、抗血栓和溶血栓治疗监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1.普通肝素(uFH)和低分子量肝素(LMWH)的监测 uF

30、H:参考值为3134s,延长1s 为预防治疗有效值,治疗时APTT延长1.5-2.0倍。LMWH:较大剂量也需要监测。两者都要检测PLT:正常范围2.口服抗凝剂(OAT)的监测 PT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率):1.5-2.0为佳,超过2,其出血并发率增加;INR:2.0-2.5为佳,1.5表示抗凝失效。,三、溶栓治疗的监测 Fg 1.2-1.5 g/L TT 1.5-2.5倍 FDPs 300-400mg/L,小结,止凝血与抗凝血机制的平衡,血管与血小板主要参与机体出血后的初期止血(一期止血)过程,持久的止血(二期止血)需由凝血因子参与的凝血机制来完成。,一期止血缺陷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出血

31、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试验,束臂试验,初筛试验,用于血管和血小板异常出血性疾病的检查,出血象,APTT,PT,Fg,TT,初筛试验,用于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检查,二期止血缺陷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凝血象,纤溶亢进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FDPs定性,D-D定性,初筛试验,1、筛选试验PLT、PT、Fg定量2、诊断试验TT、FDP测定、D-二聚体测定,筛选试验全部阳性,或两项阳性,再加一项确诊试验阳性即可确诊。,DIC项目的选择与应用,思考题,血小板减少时,下列哪项检测可以出现异常()A、BT延长B、CT延长C、APTT延长D、PT延长E、TT延长,A,思考题,血友病患者进行下列检测时,哪项指

32、标出现异常()A、BT延长B、APTT延长C、PT延长D、TT延长,B,病例分析题,病例摘要:患者,王丽,女,25岁,因皮肤出现紫癜和瘀斑1周,牙龈出血1天来诊。患者1周前洗澡时无意中发现皮肤有紫癜和数处瘀斑,无任何不适,病前未用过特殊药物,1天来牙龈出血不止来急诊,无发热、口腔溃疡和关节痛,既往健康,无结核、肝炎和风湿性疾病。平时月经正常,但最近一次月经量多,未婚。查体:T36.9 P 96次/分 R 20次/分 BP 120/80mmHg,前胸和下肢皮肤可见紫癜可瘀斑,牙龈出血,甲状腺未触及,胸骨无压痛,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Hb 120/L,WBC 6.4109/L,分类未见异常,PLT 10109/L。,病例分析题,1、请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并写出诊断依据。2、该患者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是什么?3、建议该患者进一步做哪些检查来确诊该疾病?,APTT、PT检测的临床意义。肝素、口服抗凝药治疗分别首选监测指标是什么?显性DIC诊断记分标准?一期止血缺陷、二期止血缺陷、纤溶亢进筛检试验各有哪些?溶栓治疗检测有那些项目?,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