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血涂片的制备,制备合格的血涂片,是血液学检查的最基本的技术和方法,血片的质量及染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细胞形态的观察、和诊断。,(一)载玻片的清洁,1.新玻片:常带有游离碱质,用1mol/L HCl 浸泡24h,清水冲净,干燥备用。2.用过的玻片:肥皂(洗涤剂)水煮沸20 min,再用 热水将肥皂和血膜洗净,清水反复冲洗,干燥备用。3.急用玻片:置0.95L/L乙醇中浸泡1h,蒸馏水洗净后,擦干或烘干备用。,(二)制作血涂片的标本,最好用非抗凝的静脉血和毛细血管血,也可用EDTA抗凝血制备。EDTA抗凝血中,因Ca2+被螯和,阻止PLT的聚集,推片时PLT均匀平铺,显微镜下易
2、于观察其形态,但有时会看到EDTA引起的RBC皱缩及WBC丛集现象,应注意。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多用EDTA抗凝血。有些血细胞检查流水线,还可自动推片、染色。,(三)血涂片的制备,方法:手工推片法 自动推片法 厚膜涂片法等,取血约50ul,将推玻片向1的方向稍抽回,当血液充满推玻片的宽度后,以一定均匀的速度向2的方向滑动。,注意:血滴大,速度快、角度大-血膜厚,*一张良好的血片要求:,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边缘整齐,细胞分布均匀;血膜与载玻片的两边和两端分别留有一定的空隙(0.3cm和1.5cm),血膜长度占载玻片的2/3左右。玻片的一端应留有贴标签的地方。,1.5cm,0.3c
3、m,临沂市人民医院,白细胞显微镜分类,制血膜 瑞氏染色 显微镜分类,白细胞分类镜检部位及计数方法,血涂片注意事项,注意血滴大小、推片角度(2530角)速度、用力均匀;注意HCT及血液粘稠度每次使用清洁的推片,以免异常细胞的相互污染。涂片制成后,在空气中挥动,使其迅速干燥,天气寒冷或潮湿时,置37温箱干燥。干燥后编号,2.厚血膜涂片法,末梢血1滴(约20l)于玻片中央,用推片一角将血由内向外旋转涂布,制成厚薄均匀、直径约1.5cm的圆形血膜,自然干燥后,滴加数滴蒸馏水,使RBC溶解,脱去血红蛋白,将水倒掉,血膜呈灰白色,干后染色镜检。特点:血量多,待检成分集中。适用于:疟原虫、微丝蚴等检查,3.
4、自动推片机法,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第四部分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细胞染色技术,细胞涂片,在光学显微镜观察之前需要固定、染色。固定:将细胞蛋白质和多糖等成分迅速交联和凝固,以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结构不发生变化。染色目的:使细胞的主要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染上不同的颜色,便于显微镜下观察。常用的染色方法:有瑞氏、姬姆萨、巴氏、HE染 色等。,细胞染色法类型,1 普通染色法:如Wright、Giemsa、Papanicolaou、HE染 色法等。2 荧光染色法:如吖啶橙荧光染色,使细胞内DNA呈现黄 绿色荧光,使RNA显桔红色荧光。用于精子 和阴道分泌物的的细胞检查。3 细胞活体染色法:
5、活体染料有灿烂甲酚蓝、新亚甲蓝、中 性红等,如RET染色。4 细胞化学染色法:利用化学反应显示细胞内某些成分的存 在和数量。被显示的物质有核酸、蛋白质、脂类、糖类、酶类及其他物质等。近年来,把单克隆抗体技术、酶标记技术等应用于细胞化学染色中,发展成为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能特异、灵敏地显示细胞内的一些抗原和半抗原物质,应用越来越广泛。,碱性染料:为阳离子染料,能接受质子,染细胞核 的染料。如亚甲蓝、天青。,酸性染料:为阴离子染料,能释放质子。主要有荧 烷-氧杂蒽染料和偶氮染料两类,能结合 细胞的碱性成分并染色,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成分等。,3.复合染料:同时具有阴、阳离子型的染料如瑞氏染料,(
6、一)瑞氏(Wright)染色,Wright 和Giemsa 都是在Romanowsky染色法基础上演变而来,都是含有伊红和美蓝的复合燃料。瑞氏染色法常用于血液、其他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涂片中各种细胞的染色。特点:将固定和染色和在一起进行,操作简单,染色时间短,对WBC胞质中的特异性颗粒着色较好,但 对核的着色略差。,1.瑞氏染液 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伊红是钠盐,有色部分为阴离子,美蓝是氯盐,有色部分为阳离子。美蓝和伊红的水溶液混合后,产生一种不溶于水的伊红化美蓝(ME)中性沉淀,即瑞氏染料。将瑞氏染料用适量甲醇溶解,即成为瑞氏染液 甲醇 ME M+E-,Wright染
7、液配制:,瑞氏染粉 0.1g 甲醇(AR)60.0ml 研磨法;直接溶解法 配好的染液置室温一周后使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久置时应密封,防止甲醇挥发和氧化,也可加甘油3ml,防挥发且细胞着色清晰,甲醇作用:,作为溶剂:能将瑞氏染料解离成带正电荷的天青B和带负电荷的伊红。固定细胞(脱水)使蛋白沉淀成颗粒状、网状结构,增加与染料的接触面积,提高对染料的吸附作用,增强染色效果。,*2.细胞的着色原理,既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又有物理的吸附作用。不同的细胞因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对燃料的亲和力也不同。细胞中的碱性物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成红色,该物质又称嗜酸性物质(Hb、嗜酸性颗粒等)。细胞中的酸性物质与
8、碱性染料美蓝结合染成蓝色,该物质又称嗜碱性物质(如嗜碱性颗粒、淋巴细胞胞浆等)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美蓝均能结合,染成紫红色,3.环境PH值对细胞染色的影响,细胞成分多为蛋白质,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环境PH值决定其带电荷的多少,对H+浓度较敏感。PHPI:碱性环境,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多,易与 碱性美蓝结合,偏碱:出现异常蓝染。PHPI:酸性环境,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多,易与酸 性伊红结合,因此偏酸:氢离子较多,降低对碱性染料 的亲和力,增强伊红着色,出现异常红染。最佳PH:6.46.8,应使用缓冲液。同时使用优质甲醇(AR)和清洁的中性玻片。,【染色方法】,以血涂片为例血膜干后,在两端用蜡笔
9、化线,平放在染 色架上;加染液数滴,固定1min;加等量或稍多的缓冲液,与染液充分混匀,染510min;清水冲去染液,干后镜检。,5.染色结果分析,正常情况下血膜外观:为淡紫红色,显微镜下:RBC:呈粉红色,厚薄均匀处略有碟状感;WBC:浆中颗粒清楚,色彩鲜明,显示出各种细胞特有的 颜色,核为紫红色,染色质结构清楚。偏酸:RBC、嗜酸性颗粒偏红,WBC核淡蓝或不着色。偏碱:细胞灰蓝色,颗粒深暗,嗜酸性颗粒呈暗褐、黑色,中性颗粒变粗,色深,血膜厚处呈绿色。,6.注意事项:a.血膜要干透后才能染色,否则染色时易脱落 b.染色时间与染液浓度、室温及细胞多少有关,一般染液稀释度大、染色时间长些细胞着色
10、匀称鲜艳。c.染液不能过少,以防蒸发沉淀。d.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防染料沉着。冲洗时间也不能长。e.染色过淡,可复染。f.染色过深,可用甲醇数滴稍停,用水冲洗脱色,(二)姬姆萨染色法,【染色原理】与瑞氏法相同,改进了染料的质量,该染料对细胞核和寄生虫着色较好,结构更清晰,胞浆与中性颗粒染色较差。【试剂】贮存液:Giemsa染粉 0.5g 甲醇 33.0ml 纯甘油 33.0ml。将Giemsa染粉置甘油中,60水浴2h溶解后,加入60预热的甲醇,混匀置棕色瓶中,放室温数天后使用。用时以PH6.8 PBS稀释1020倍。,【染色方法】,1 将干燥血膜用甲醇固定35min,2 将固定后的血膜置于稀释的染液中,染1030min。3 取出后用流水冲洗,干后镜检。,(三)瑞氏-姬氏复合染色法,【染色原理】综合两法的优点,细胞核、浆、颗粒等染色效果好,为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首选方法。【染液配制】瑞氏染粉 0.3g 姬氏染粉 0.3g 甲醇(AR)500ml(可加入10ml甘油)研钵研磨,保存于棕色瓶中,早晚各振摇3min,共5天,一周后过滤后使用。【染色方法】干燥血膜置染色架上,滴加染液35滴,覆盖 整个血膜固定1min,再滴加缓冲液(PBS,PH6.8)滴,充分混匀,染min510,流水冲去染液,干后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