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监督评价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907439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监督评价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监督评价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监督评价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监督评价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监督评价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监督评价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监督评价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监督评价工作的调研报告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主要机制和重要组成部分,与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化“三不一体”建设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一、内部控制的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为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指明了方向。随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活动

2、内部控制管理的指导意见等制度相继出台,同时将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纳入了审计监督的职责范围,并且日益重视。二、内部控制的主要涵义(一)内部控制的定义。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二)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三)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原则。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

3、大风险。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四)单位进行风险评估应当重点关注的方面。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包括是否确定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是否建立单位各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包括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是否实现有效分离;权责是否对等;是否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机制。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包括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内部

4、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建立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包括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五)单位内部控制的重点领域。包括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六)单位内部控制的控制方法。包括: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相关

5、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归口管理,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采取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预算控制,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财产保护控制,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会计控制,建立健全本单位财会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机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单据控制,要求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经济活动

6、业务流程,在内部管理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填制、审核、归档、保管单据。信息内部公开,建立健全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信息内部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三、当前现状2020年以来,XX市公安局坚定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重要精神,全面布局和系统推进制度体系建设。警保处、审计处等部门以科学规范、实用管用为导向,针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相继制定或修订了中共XX市公安局委员会议事决策规则XX市公安局局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XX市公安局重大经济事项管理办法XX市公安局预算管理办法XX市公安局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试

7、行)XX市公安局财务管理办法(修订版)XX市公安局采购管理实施办法xx市公安局机关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试行)XX市公安机关审计整改工作规定XX市公安局经济合同管理办法XX市公安局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事项交接工作办法XX市公安局关于认真执行经济责任告知制度的通知XX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规范自行组织维修工程预算及竣工结算审计工作的通知等一批制度。对“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以及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重点方面进行了规范,各项制度机制有机衔接、有效运行,提高了质量效益,防范了风险隐患。另一方面,依据审计监督职能,审计处按照发现问题一及时反馈一促进完善的工作闭环要求

8、,通过专项审计的方式,对审计事项进行了客观评价。2023年,市局审计处开展了包括经济责任、执法活动财物、信息化项目、TF等七个重大专项审计项目,共发现问题XX个。分析发现,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能在内部控制方面找到原因。如在信息化项目审计中发现的“采购需求、采购实施计划的编制内容不完整、不规范”“对采购需求、采购实施计划(采购文件)的审查存在不严格、不规范”的问题就有内部控制“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方面的原因;“合同内容不完整”“合同内容与招投标文件不一致”的问题就有内部控制“合同管理”方面的原因。又如在交警支队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装备等项目的采购由各科室自行负责实施”的问题

9、就有内部控制“归口管理”方面的原因,“超预算组织经济事项”的问题就有内部控制“预算控制”方面的原因,等等。四、问题及原因(一)内部控制规范化还存在短板弱项。一是推进还要加力,部门职能还需要强化。内部控制规范化标准由财政部制定,市财政局每年依据指标要求开展例行检查,市局警保处牵头负责,审计处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整体工作需要加大力度。二是依据内部控制报告检查指标及评分说明的20项一级指标、41项二级指标和37项三级指标,还存在部分未达标的情况。(二)风险评估不够系统全面。内部控制的重点领域包括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六大方面,这六大方面应执行八个控制方

10、法,没有执行到位的就是风险点,违反某一项具体的“规则标准”,对应的就是具体的风险,当前还没有对照标准系统地梳理问题短板和风险隐患。(二)制度设计流程需要更加优化。市局制度体系应建立在规范的内部控制机制基础之上,具体来说就是应先遵循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建立制衡机制的原则,重点按照“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的要求,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六个重点领域的关键岗位,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明确划分职责权限,重塑业务流程,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市局其他制度再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和拓展,形成有机整体。当前部分关键岗位仍延续传统管理要求进行设置,因此制度设计也相应存在不符合内部控制规范的情况。

11、此外,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也同样应先解决关键岗位设置和业务流程重塑的问题。五、下步打算内部控制规范化建设是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单位内部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由之路,既是现实需要,更是大势所趋。当前各种规章制度层出不穷,内容繁多,它们解决了“要怎样”的目标问题,而内部控制规范化建设正是解决了“怎么办”的路径问题,没有规范的内部控制,各项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效果必将受到影响。因此,内部控制审计监督评价工作近年来日益受到审计署和公安部、厅的重视。下一步,审计处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认真学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制度,深刻领会相关精神和具体要求,特别是学深吃透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检查指标及评分说明。(二)总结分析内部控制规范与审计发现问题在问题类型和数量方面的内在关系,特别是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的关键作用和重大意义。(三)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监督评价工作。将此项监督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评价,主动探索和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提高监督质效,积极配合牵头部门将工作推向深入。(四)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相关条款的使用。在专项审计工作中,加大内部控制规范相关条款的使用力度,严格对照规范查找问题,做到引用恰当、定性准确,推动问题部门不断增强“内控”意识,完善内控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