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本科ppt课件《生物化学》6-糖代谢-njh8年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09577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医本科ppt课件《生物化学》6-糖代谢-njh8年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北医本科ppt课件《生物化学》6-糖代谢-njh8年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北医本科ppt课件《生物化学》6-糖代谢-njh8年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北医本科ppt课件《生物化学》6-糖代谢-njh8年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北医本科ppt课件《生物化学》6-糖代谢-njh8年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医本科ppt课件《生物化学》6-糖代谢-njh8年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医本科ppt课件《生物化学》6-糖代谢-njh8年制.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二部分 物质代谢与调节,2,物质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体内几类重要物质的代谢(糖、脂、氨基酸、核苷酸)生物氧化及能量生成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物质代谢的调节,metabolism,anabolism,catabolism,3,学习“物质代谢”的关键点,生理功能或意义反应部位(组织、细胞定位)关键步骤、关键酶能量的代谢代谢调节(关键酶的调节)与其它代谢途径的联系(枢纽物质,物质转变)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4,第六章,糖代谢,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5,本章主要内容,糖代谢概述 Introduction2.糖的无氧分解 Anaerobic Oxidatio

2、n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4.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Glycogenesis and Glycogenolysis糖异生 Gluconeogenesis血糖调节及代谢障碍 Regulation of Blood Sugar and Abnormal Carbohydrate Metabolism,6,糖(carbohydrates),又称碳水化合物,其化学 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化合物。,糖的分类(根据结构分):,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核糖寡糖:麦芽糖、蔗糖、乳糖(二糖)多糖:淀粉、糖原、纤维

3、素结合糖: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第一节 糖代谢概述,糖的概述,7,-D-葡萄糖,糖原,乳糖,蔗糖,8,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有淀粉、糖原、纤维素、蔗糖、乳糖、麦芽糖、葡萄糖等 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糖原是糖在体内的储存形式 肝脏、肌肉组织可分别合成肝糖原、肌糖原,糖被消化成单糖后才能在小肠被吸收,糖的概 述,9,糖的生理功能,氧化供能(最主要功能)重要碳源 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可转变为其它含碳化合物,如氨基酸、脂肪酸、核苷等 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糖蛋白、糖脂、蛋白多糖、氨基多糖,糖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60%)679kcal(2840kJ)/mol 葡萄糖,10,糖类物质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成分,

4、糖的消化吸收,谷类食物,蔬菜水果,鱼肉蛋,奶类和豆类,油脂类,11,食物中的糖:植物淀粉 动物糖原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葡萄糖,本章主要讨论葡萄糖代谢,12,乳糖不耐症,缺乏分解乳糖的乳糖酶,在食用牛奶后发生乳糖消化、吸收障碍,产生腹胀、腹泻等症状。,半乳糖,13,纤维素,葡萄糖的多聚体,以-1,4糖苷键相连,在人体内不能被消化。,14,血糖水平相当恒定,正常值为3.896.11mmol/L,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的来源与去路,食物中糖,肝糖原,非糖物质,血糖3.896.11mmol/L,消化吸收,分解,糖异生,尿糖,9mmol/L,CO2,H2O,能量,氧化分解,肝糖原,肌糖原,合成,其

5、它糖及糖衍生物,非糖物质,转变,转变,15,糖代谢的概况,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糖原分解糖异生,葡萄糖,代谢,糖的主要代谢途径、关键步骤、关键酶、生理意义、调节机制,16,糖原分解,糖代谢的概况,17,一、糖的无氧氧化 anaerobic oxidation,在缺氧条件下,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反应部位:细胞质,第二节 糖的无氧氧化,18,(一)糖酵解过程,(1)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1.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反应不可逆,在肝脏由葡萄糖激酶催化此步反应,19,(2)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20,(3)6-磷酸果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反应不可逆,

6、21,(4)磷酸己糖裂解为2个磷酸丙糖,22,(5)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前5步为耗能阶段,23,(6)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24,(7)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糖酵解过程中第一个产生ATP的反应,磷酸甘油酸激酶,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底物水平磷酸化,25,氧化磷酸化(主要)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代谢物氧化脱氢,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同时 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氧化与磷酸化偶联。,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分解代谢过程中,底物因脱氢、脱水等作

7、用而使能量在分子内部重新分布,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然后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形成ATP的过程。,26,COO C H O CH2 OH,COO C H OHCH2 O,(8)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变位酶,Mg 2+,27,COO C H O CH2 OH,(9)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化酶,COO C O CH2,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H2O,28,(10)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ATP和丙酮酸,COO C O CH2,COO C=O CH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ADP,ATP,丙酮酸激酶*,底物水

8、平磷酸化,反应不可逆,29,+NAD+,2.丙酮酸转变成乳酸,CH3C=O COOH,丙酮酸,+NADH+H+,CH3CHOH COOH,乳酸,乳酸脱氢酶LDH,NADH+H+来源于反应 6,糖酵解小结,准备或耗能阶段,放能阶段,葡萄糖+2 ADP+2 Pi,三步不可逆反应,三个关键酶,30,31,(二)糖酵解特点,反应部位:细胞质,关键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能量净生成:2ATP,消耗ATP的步骤:,生成ATP的步骤:,2,4 ATP,Have a rest,32,(四)糖酵解的调节,关键酶,调节方式,33,6-磷酸果糖激酶-1(最重要),变构调节,比较少见,利于糖的

9、分解,34,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激酶,丙氨酸ATP,丙酮酸,1.6-二磷酸果糖,+,丙酮酸激酶(第二个重要调节点),变构调节,化学修饰调节,35,己糖激酶,变构抑制调节,36,(五)糖酵解的生理意义:,紧急供能:肌肉收缩;生理供能:红细胞(完全);神经细胞、白细胞、骨髓(部分);病理供能:严重贫血、呼吸功能障碍和循环功能 障碍。,37,第三节 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H2O和CO2,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这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概念,O2,O2,G,6-磷酸葡萄糖,丙酮酸 乙酰CoA,三羧酸循环,H+e,O2,H2O,CO2,细胞质,丙酮酸,线粒体,aerobic

10、oxidation,38,第一阶段:酵解途径,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G(Gn),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丙酮酸,乙酰CoA,H2O,O,ATP,ADP,TAC循环,胞液,线粒体,1.1 糖酵解途径(细胞质),39,40,1.2 丙酮酸氧化脱羧(线粒体),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辅酶:TTP、硫辛酸、FAD、NAD+和CoA,*由三种不同的酶组成,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有氧氧化的限速步骤之一,41,丙酮酸脱羧酶(E1)硫辛酸乙酰基转移酶(E2)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辅酶 焦磷酸硫胺素(TPP,含维生素B1)硫辛酸 辅酶A(遍多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含维生素B2)

11、辅酶 I(NAD+,含维生素PP),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多酶体系),42,1.3 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Krebs循环),43,三羧酸循环反应过程,草酰乙酸,乙酰CoA,柠檬酸,(1)柠檬酸的形成,O=C COOH CH2 COOH,OC CH3SCoA,H2O,+,+,CH2 COOH HOCCOO CH2COOH,HSCoA+H+,柠檬酸合酶,(限速酶1),(4C),(2C),(6C),44,(2)异柠檬酸的形成,45,(3)异柠檬酸氧化脱羧转变为-酮戊二酸,(限速酶2*),异柠檬酸 脱氢酶,异柠檬酸,(6C),酮戊二酸,(5C),第一次氧化脱羧,(限速酶2),46,第二次氧化脱羧,(4

12、)-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47,(5)琥珀酰CoA转变为琥珀酸(底物水平磷酸化),三羧酸循环中唯一直接生成高能磷酸键的反应,48,(6)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49,(7)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50,(8)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51,三羧酸循环,草酰乙酸,乙酰辅酶A,柠檬酸,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Have a rest,52,三羧酸循环特点:(1)反应部位:线粒体(2)关键酶:异柠檬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3)三羧酸循环:4次脱氢(其中3次以NAD+为受氢体,1次以FAD为受氢体)2次脱羧 每循环一周产生10个A

13、TP(4)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不会因参与循环而被消耗,但可以参加其它代谢而被消耗。,53,草酰乙酸,丙酮酸,丙氨酸,CH3,C=O+CO2,COOH,COOH,COOH,CH2,C O,生物素,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天冬氨酸,-酮戊二酸,谷氨酸,54,3.糖的有氧氧化及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1)糖有氧氧化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氧化供能。,NADH,2.5 ATP,生物氧化,FADH2,1.5 ATP,生物氧化,有氧氧化:每分子葡萄糖产生 32或30分子ATP无氧氧化:每分子葡萄糖产生 2 分子ATP,55,葡萄糖有氧氧化时ATP的生成,阶段,反 应,辅 酶,ATP,葡萄糖6-磷

14、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2(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2(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I,2(丙酮酸乙酰CoA),II,2(异柠檬酸-酮戊二酸),2(-酮戊二酸琥珀酰CoA),2(琥珀酰CoA 琥珀酸),2(琥珀酸延胡索酸),2(延胡索酸 草酰乙酸),III,NAD+,-1,-1,2(2.5)/2(1.5),2(1),2(1),NAD+,2(2.5),NAD+,2(2.5),NAD+,2(2.5),2(1),FAD,NAD+,2(1.5),2(2.5),净生成32/30ATP,3:苹果酸穿梭;2:磷酸甘油穿梭,糖有氧氧化生

15、成的ATP,葡萄糖,2丙酮酸,2乙酰CoA,呼吸链,2 NADH+H+,TCA循环,2 NADH+H+,2*3 NADH+H+,2*1 FADH2,2*1 GTP,2 ATP,2 NADH+H+,30或32个ATP,2 CO2,2*2 CO2,H2O,O2,2丙酮酸,56,57,(2)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分 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3)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和某些氨基酸代谢联系 和互变的枢纽。,糖,TCA cycle,甘油、脂肪酸,氨基酸,58,葡萄糖或糖原 甘油三酯磷酸丙糖 a-磷酸甘油 脂肪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乳酸 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酮体草酰乙酸 柠檬酸

16、 延胡索酸-酮戊二酸 谷氨酸 琥珀酸单酰CoA,糖,脂肪,丙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 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苯丙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精氨酸谷氨酰胺组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氨基酸、糖及脂肪代谢的联系,TCA cycle,59,(三)糖有氧氧化的调节,酵解途径: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己糖激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变构调节、化学修饰,三羧酸循环: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柠檬酸合酶,ATP/ADP或ATP/AMP调节各关键酶的活性,60,(四)巴斯德效应 Pastuer effect,指有氧

17、氧化抑制糖酵解的现象。,61,第四节 磷酸戊糖途径,生理意义:生成磷酸核糖、NADPH,用于合成代谢.,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葡萄糖分解代谢的另一途径,反应部位:细胞质,反应过程,氧化反应:生成磷酸戊糖、NADPH和CO2 非氧化反应:基团转移反应,62,NAD和NADP,63,36-磷酸葡萄糖,3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36-磷酸葡萄糖酸,35-磷酸核酮糖,5-磷酸核糖,5-磷酸木酮糖,5-磷酸木酮糖,7-磷酸景天糖,3-磷酸甘油醛,4-磷酸赤癣糖,6-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6-磷酸果糖,NADP+,NADPH+H+,NADP+,NADPH+H+,3CO2,3

18、(6-磷酸葡萄糖)+6NADP+2(6-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6(NADPH)+6(H+)+3(CO2),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4,二、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65,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一)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O|HN|O N COOH H,O|HN|O N COOH|R5P,乳清酸,PRPP PPi,磷酸核糖转移酶,乳清酸核苷酸(OMP),66,(二)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1、体内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脂酸、胆固醇);2、参与体内羟化反应(如胆固醇合成、生物转化);3、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

19、态(抗氧化剂)。,67,蚕豆病,是由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所导致的疾病,表现为在遗传性G-6-PD缺陷的情况下,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因G-6-PD的缺陷,导致NADPH生成不足,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减少,新鲜蚕豆是很强的氧化剂,当G-6-PD缺乏时则红细胞膜被氧化而导致溶血,表现为黄疸或贫血。,Have a rest,68,第五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的贮存,甘油三酯,糖原(迅速动用),肝糖原,肌糖原,血糖,肌肉收缩,Glycogenesis and Glycogenolysis,糖原的结构,69,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

20、储备。,肌肉:肌糖原,主要供肌肉收缩所需,肝脏:肝糖原,维持血糖水平恒定,糖 原(glycogen),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及其生理意义,1.葡萄糖单元以-1,4-糖苷 键连接。2.约10个葡萄糖单元处形成分支,分支处葡萄糖以-1,6-糖苷键连接。3.每个糖原分子,含一个还原端,多个非还原端。,70,1、主要部位:肝脏,肌肉2、过程:,葡萄糖+ATP,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肝),6-磷酸G+ADP,6-磷酸G,变位酶,1-磷酸G,1-磷酸G+UTP,UDPG焦磷酸化酶,UDPG+PPi(焦磷酸),UDPG+糖原(Gn),糖原合酶,UDP+糖原(Gn+1),一、糖原的合成代谢,glycogenesi

21、s,*UDPG是“活性葡萄糖”,用作糖原合成的直接供体。,+,1-磷酸葡萄糖转变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2Pi,1-磷酸葡萄糖,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ridine diphosphate glucose,UDPG),71,-1,4-糖苷键生成,*糖原n 为原有的细胞内的较小糖原分子,称为糖原引物(primer),作为UDPG 上葡萄糖基的接受体。,72,糖原分支的形成,当链长度达到1218个葡萄糖残基时,由分支酶催化,将链长约7个葡萄糖残基的糖链移至邻近的糖链上,以1,6-糖苷键进行连接,形成糖原分子的分支。,73,74,3、糖原合成特点:,(1)耗能过程 2个ATP(2)关键酶:糖原合酶(3)UD

22、PG是葡萄糖的活性形式。,糖原磷酸化酶,二、糖原的分解代谢,glycogenolysis,G-1-P,糖原n,Pi,糖原n-1,+,(糖原分解的关键酶),G-1-P,G-6-P,葡萄糖-6-磷酸酶,葡萄糖,变位酶,75,76,肝脏中有葡萄糖-6-磷酸酶,故肝糖原可补充血糖。肌肉中缺乏该酶,故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只能进行糖酵解或有氧氧化供能。,糖原分解通常指肝糖原分解成为葡萄糖,77,脱支酶的作用,转移葡萄糖残基水解-1,6-糖苷键,78,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糖原分解的关键酶:磷酸化酶糖原合成的关键酶:糖原合酶,共价修饰变构调节,糖原合酶,糖原合酶 a(非磷酸化,有活性),糖原合酶 b

23、(磷酸化,无活性),磷酸化酶,磷酸化酶 a(磷酸化,有活性),磷酸化酶 b(非磷酸化,无活性),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简图,79,G-6-P的代谢去路,80,糖原累积症,糖原累积症是一类遗传性代谢病,其特点为体内某些器官组织中有大量糖原堆积。引起糖原累积症的原因是患者先天性缺乏与糖原代谢有关的酶类。,Glycogen storage disease,81,82,糖原累积症分型,83,第六节 糖异生作用,概念:非糖物质(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一、糖异生途径(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过程),糖酵解与糖异生途径的多数反应是共有的,可逆的,但酵解途径中有3个不可逆反应,在糖异生

24、途径中须有另外的反应代替。,主要器官:肝、肾,gluconeogenesis,糖酵解小结,准备或耗能阶段,放能阶段,葡萄糖+2 ADP+2 Pi,三步不可逆反应,三个关键酶,85,COOH,COOH,CH2,C O,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CH2,C OPO32-,COOH,丙酮酸,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TP ADP+PiCO2,GTP GDP+CO2,(1)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TP),(2)1,6-二磷酸果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果糖二磷酸酶-1,(3)6-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线粒体),(线粒体或细胞质),86,Have a res

25、t,87,二、糖异生的调节:,糖异生的限速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1葡萄糖-6-磷酸酶,88,(二)激素的调节,1、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促进糖异生;2、胰岛素抑制糖异生,2、丙酮酸羧化酶必须有乙酰CoA存在时才有活性;,3、ATP促进糖异生,ADP与AMP 抑制糖异生。,1、糖异生的原料(甘油,氨基酸,乳酸及丙酮酸等)增多时,糖异生作用增强;,(一)代谢物的调节,89,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一)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二)补充肝糖原(三)调节酸碱平衡(四)有利于乳酸的利用,肌肉收缩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乳酸经血液入肝,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又可

26、被肌肉摄取,此循环称为乳酸循环(Cori循环),意义,避免损失乳酸防止酸中毒,90,91,食物中糖,肝糖原,非糖物质,血糖3.89-6.11mmol/L,消化吸收,分解,糖异生,CO2,H2O,能量,氧化分解,肝糖原,肌糖原,合成,其它糖及糖衍生物,非糖物质(脂肪,氨基酸),转变,第七节 血糖调节及糖代谢障碍,92,一、血糖的调节,(一)组织器官水平的调节(肝脏、肌肉、肾脏),肝脏,葡萄糖,肝糖原,进食,饥饿,糖异生(肝、肾),非糖物质,肌肉,肌糖原,乳酸,葡萄糖,分解,糖异生,合成,93,(二)激素调节,促进肌细胞、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 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加快糖有氧氧化 抑制糖异生作

27、用 减缓脂肪的动员,从而减少脂肪酸对糖氧化的抑制,2、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胰岛-细胞),1、胰岛素:降低血糖(胰岛-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 促进糖异生 脂肪动员加速,抑制糖氧化,94,3、糖皮质激素:血糖升高,4、肾上腺素:升高血糖,促进糖异生 抑制肝外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协助促进脂肪的动员,加速糖原分解促进肌糖原酵解生成乳酸,加快糖异生,95,(一)低血糖,空腹血糖 3mmol/L 影响脑细胞功能,严重时出现昏迷(低血糖休克),常见原因:(1)胰岛细胞功能异常,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2)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3)严重的肝脏疾患,不能有效调节血糖;(4)饥饿时间过长

28、或持续的剧烈体育运动。,二、血糖异常,96,空腹血糖 6.9 mmol/L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血糖浓度超过肾糖域时出现糖尿糖尿病: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特别是 空腹血糖和糖耐量曲线高于正常范围。,(二)高血糖及糖尿症,糖尿病主要类型:,I型(胰岛素依赖型):因胰岛素缺乏,青少年多见。II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占90%以上,因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受体敏感性降低。,97,97,糖耐量试验(glucose tolerance test,GTT),临床上用来诊断病人有无糖代谢异常。,口服糖耐量试验的方法,被试者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糖浓度,然后一次服用100g葡萄糖,服糖后的1/2、1

29、、2h(必要时可在3h)各测血糖一次。以测定血糖的时间为横坐标(空腹时为0h),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糖耐量曲线。,98,糖耐量曲线,正常人:服糖后1/21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一般2h左右恢复正常值。,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服糖后血糖浓度急剧升高,2h后仍可高于正常。,99,PEP,丙酮酸,生糖氨基酸,TCA循环,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甘油,G-6-P,G,F-6-P,F-1,6-BP,乳酸,草酰乙酸,线粒体,胞 质,G-1-P,糖原,核糖+NADPH,呼吸链,NADH,FADH2,CO2,H2O,O2,ATP,ADP,乙酰CoA,糖代谢小结,PEP,3-磷酸甘油

30、醛,100,本章重要概念,糖酵解 glycolysis 无氧氧化 anaerobic oxidation 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 三羧酸循环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糖原合成 glycogenesis 糖原分解 glycogenolysis 糖异生 gluconeogenesis 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Cori cycle),101,本章重点内容,糖无氧氧化:反应部位、关键步骤、关键酶、能量生成、代谢调节、生理意义;糖有氧氧化:反应部位、主要阶段、关键步骤、关键酶、能量生成、调节、生理意义;三羧酸循环:特点、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磷酸戊糖途径:反应部位、生理意义;糖原合成与分解:组织定位、关键酶、代谢调节 糖异生:与酵解途径的联系、限速酶、生理意义、代谢调节 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Have a rest,102,半缩醛羟基,(还原端),非还原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