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康复治疗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10235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偏瘫康复治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偏瘫康复治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偏瘫康复治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偏瘫康复治疗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偏瘫康复治疗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偏瘫康复治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瘫康复治疗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偏瘫的康复训练,新密市中医院 李亚东,偏瘫概述康复训练的目的和意义神经再修复脑可塑性恢复的方法和手段脑卒中患者常见症状及合并症脑卒中患者康复原则康复时间选择、目标和训练方法偏瘫早期康复治疗误区,概述,偏瘫是指因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瘤等原因所导致的以半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的残疾,同时可伴有失语、失认、情绪低落和视物不全等症状。,死亡率 总患病率、致残率,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及时住院抢救治疗同时制定早期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程序,积极、及早给与正确的康复治疗,将使80的病人的功能明显改善,只有1020的病人留有严重或中度残疾。,目的和意义,预防

2、脑卒中继发障碍的发生与发展。促进其功能障碍的恢复,并为以后的系统康复打下基础。显著提高脑卒中的疗效。大大降低致残率。显著提高脑卒中人的生活质量,并使他们能早日回归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而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康复技术创新点,运用部分减重的平板训练,中枢兴奋药物,抑制痉挛的药物,肌电反馈治疗,特别是加入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综合康复的手段,以增加康复效率,缩短达到完全康复的时间,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治疗。,脑可塑性是指脑有适应能力,即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现实的能力。,功能重组脑可塑性的基础,其主要方式为以下几种轴突侧支长芽靠近损伤区的轴突向侧方 发芽伸出分支支

3、配损伤区。CNS的细胞不能再生,但是轴突、树突、突触连结可以再生 通过正规康复治疗可加速树突、轴突细胞再生,如不加于干预,则大量胶质细胞填充。,潜伏通路和突触启用已存在但未发生作用的通路在主通路失效时发挥作用,突触的效率提高病灶周围组织代偿1950年,猴实验中证实对侧半球代偿儿童失语可转移至右侧;半球损害由对侧代偿由功能不同的系统代偿先天盲人(感觉取代研究),恢复的方法、手段,功能恢复训练是利用CNS可塑性促进功能重组的必要条件理由:a.突触的效率取决于使用频率,运用越多,效率越高 b.要求脑组织承担新的、不熟悉的功能,没有反复多次训练不可能完成 c.外周刺激和感觉反馈促进CNS功能恢复很重要

4、,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挖掘损伤的修复潜力,促使末端突触再生,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缩短恢复期,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使脑卒中患者最大可能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去向,死亡 1825%转入护理院 1530%转入康复机构 520%转入家庭 3560%由此可见,转入护理院和家庭占多数,偏瘫康复基本知识,偏瘫常见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指偏瘫一侧的上下肢不能活动、活动困难或不灵活。感觉障碍:常常表现为偏瘫肢体的疼痛或麻木。言语障碍:失语、构音障碍、读写、计算障碍。认知障碍:时间、地点、人物定向障碍;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障碍等。,偏

5、瘫常见障碍,吞咽障碍:饮水呛咳、流涎、口腔内残留食物等。情绪障碍: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迟滞、淡漠、兴奋等。能力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行走困难;交流障碍;工作能力下降等。,卒中后异常姿势,偏瘫还引起哪些问题?,常见合并症压疮关节挛缩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骨折,肺炎等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等,偏瘫康复时机的选择,脑梗死患者病后2-3天,脑出血1周左右,蛛网膜下腔出血因复发率高1个月后介入康复治疗。肢体功能康复的最佳时间是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发病后6个月都是有效期病程1年以上,康复疗效差及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降低,脑卒中的康复原则,早期性:康复医疗应在急性期生命体征稳定 就立即开始,

6、先被动训练后主动训练。全面性:肢体各个关节,各种肌肉功能都要 运动到。适量性: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要在病人体力 能接受范围。综合治疗:祖国医学针灸、推拿,对改善局部血 液循环有帮助;可使用肌肉松弛剂;要为别人创造良好环境,防止跌倒;要重视病人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的时间选择、目标和方法,急性期,从发病开始直至一周。这个时期病情一般不是十分稳定,应以临床治疗为主,康复训练为辅。一旦病情稳定,就应该尽早开始康复训练。目标和效果:通过在医院的床边训练,达到调整患者心理状态、防治各种并发症、恢复床上的部分功能的效果。,预防性康复,恢复期,发病后一周至6个月。在这个时期病情基本稳定,存在的各种障碍有可

7、能不断改善,是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目标和效果:通过系统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克服障碍,使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争取达到独立或基本独立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主动性康复,恢复期,一般经过2-3个月的康复训练,瘫痪肢体的功能、说话的能力、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有了改善和提高之后,还要定期到社区康复指导站接受康复指导员的指导,并坚持康复训练。,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后,可能留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手脚活动不便、谈话不清楚、日常生活离不开家里人的帮助等。目标和效果:通过学习使用手杖、轮椅等辅助器具,尽可能克服瘫痪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争取最大限度地达到独立生活的效果。,适应性康复,

8、康复目标:最大限度地改善、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ADL能力,回归家庭和社会。,训练内容和方法,(一)卧姿的训练适用对象为卧床的偏瘫患者,目的是为了防治并发症,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包括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三种方法。,患侧卧时,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该体位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牵拉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防治痉挛。,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100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髋关

9、节自然屈曲,足不要内翻;躯干应垂直于床面。,枕头勿太高。在患侧肩部、臀部下面放置薄枕或软垫,将其稍稍垫高。患侧上肢放于体侧,一定要处于伸肘、伸腕的体位,并避免前臂处于旋前位(即手心向床面)。避免肘关节屈曲。手指可以自然放置。患侧膝关节下可以用直径数厘米的软物支持。可在患侧下肢外侧放置软垫以纠正患腿外旋,以足尖外旋得到改善为度。要注意,如果被子太重也会压迫患足,造成足尖外旋,可使用支撑物将被子撑起。,仰卧位,翻身的训练,适用对象为卧床时自己不能翻身或翻身有一定困难的偏瘫患者,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在床上的活动能力、训练躯干旋转,缓解痉挛、改善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防治并发症。包括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

10、训练两种方法。,向健侧翻身,辅助下翻身练习,卧床期的训练方法,包括桥式运动、抱膝运动、双手叉握的自我运动。,握拳姿势(Bobath握拳),主动辅助运动,搭桥活动,躯干活动训练(肩髋反相活动),四肢关节的训练,适用对象为偏瘫患者自己不能活动肢体,或者由于肌肉痉挛而限制了肢体活动。目的是促进瘫痪肢体恢复、防止肢体僵硬。,关节活动肩关节,关节活动肘关节,关节活动髋关节,关节活动膝关节,关节活动踝关节,坐起与坐稳训练,适用对象为从仰卧位坐起有一定困难及不稳的偏瘫患者。目的是通过训练使患者容易坐起来,且能坐稳、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为步行等下一步训练打好基础。具体方法包括患者在帮助下坐起、自己坐起和坐稳

11、训练三种。,偏瘫上肢的训练,适用对象为偏瘫侧上肢僵硬、运动不正常的患者。目的是减轻患侧上肢的僵硬、提高运动控制能力、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具体方法包括上肢负重训练、推滚筒训练、砂磨板训练、移动木柱训练、翻扑克牌训练等。,转移训练,适用对象为独立转移有困难的偏瘫患者。目的是通过训练实现床、轮椅、座椅及坐便器等之间的转移,以扩大活动范围,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体方法包括从床上转移到轮椅上、从轮椅上转移到床上、帮助患者从床沿移动到椅子上3种。,移位技巧轮椅与床,站立与行走训练,适用对象为偏瘫侧下肢有一定的运动功能,但站起来和行走有困难或姿势异常者。目的是使患者能从坐位站起来,增加下肢肌力,并能站稳、

12、改善平衡能力,纠正异常步态,提高步行能力,尽可能达到正常行走。具体方法包括站起的训练、患侧下肢负重训练、训练患腿向前迈步、在侧方帮助患者行走、在后方帮助患者行走等。,运动中常见训练问题的处理,包括肩关节疼痛的处理、肩关节半脱位的处理和患侧手肿胀的处理、患足下垂内翻的处理等。,日常生活自理技能训练,使患者较好的完成穿衣、如厕、洗脸、刷牙、吃饭、喝水等日常基本生活动作,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只要患手有功能,就应该尽可能多的使用患手。通过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可以改善偏瘫侧的感觉和知觉,促进患肢潜在的运动功能早日恢复,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体包括穿脱衣物、如厕、洗脸、洗澡、吃饭、做家务劳动等

13、。,听和说的训练,适用对象为有言语障碍或(和)失语症的偏瘫患者。目的是使患者运用口语、文字、手势、图示等方式来理解和表达思想,提高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具体方法包括说名称指物训练、出示实物说名称训练、数数训练、识字图卡训练、利用手势和表情进行训练等。,吞咽障碍训练指导,饮食以清淡、少渣、软食为主,面包、馒头可裹汁食用。饮水反呛明显时,应尽量减少饮水。进食时抬高床头3045,吞咽障碍训练指导,直接训练(摄食训练)患者环境和情绪的准备:心情轻松,愉快,环境安静,不做任何治疗。选择体位:取半坐位或坐位,头前倾45度。选择合适食物温度,不要过冷过热,以免烫伤。指导进食:先教会吞咽动作,把糊状食物至健侧

14、舌后方,量开始由4勺逐渐到1勺,动作宜慢,防止呛咳,密切观察进食后反应。,吞咽障碍训练指导,间接训练:指不进食不做吞咽动作,通过其它 动作训练来提高吞咽能力。包括:发音训练:嘱张口发a音,然后发yi音,最后发wu音。在晨间护理及午睡起床后开始训练,每个音发3次,连续5-10次。面颊、下颌、唇舌部肌群运动及肌力训练:可做微笑、伸舌、吹气动作。头颈部放松运动:做颈部操:头向左转-右转-左右转-点头-头向上仰。,吞咽障碍训练指导,粘膜感觉冰刺激训练:进食前可先用冰水含漱或冰棉棒刺激咽喉部,以利食物和水通过。特殊吞咽训练:空吞咽与交互吞咽、测方吞咽、点头吞咽。,吞咽障碍训练指导,鼻饲护理:对重度吞咽困

15、难者,病情稳定后(一般入院2d可进行鼻饲):鼻饲时取半坐位,喂食不宜过快过量,喂食后保持进食体位0.51小时,做好口腔护理,在观察患者经口进食量恢复一半以上,连续2天无呛咳,则可拔除胃管。注意事项:1防止误吸。2避免胃潴留和腹 胀,少量多餐。3预防腹泻。,偏瘫早期康复治疗误区,误区一:病人躺着怎么舒服怎么来,随便吧。床上体位功能位:偏瘫者上肢是屈曲的痉挛位,是要控制的“功能位”,应是对抗痉挛的位置。误区二:卧床休息,绝对制动。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挖掘损伤的修复潜力,促使末端突触再生,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缩短恢复期,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使脑卒中患者最大可能的回归家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误区,误区三:过度强调他人护理。这是被动模式,康复治疗是诱发患者主动运动、主动参与。误区四:康复治疗就是活动胳膊腿,我也会。关节活动不当:范围、频率、掌握不当可导致关节周围肌肉韧带拉伤,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加重疼痛。,偏瘫早期康复治疗误区,误区五:过早下床强行行走。不仅对病人没有帮助,而且会起反作用,导致异常模式形成及膝关节损伤,这种后果很难纠正。误区六:手健身圈捏握和脚心刺激,以诱发手脚的运动。易诱发痉挛反应这些原始反射。,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