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心力衰竭时心律失常的诊治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10786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心力衰竭时心律失常的诊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重症心力衰竭时心律失常的诊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重症心力衰竭时心律失常的诊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重症心力衰竭时心律失常的诊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重症心力衰竭时心律失常的诊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症心力衰竭时心律失常的诊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心力衰竭时心律失常的诊治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症心力衰竭时 心律失常的诊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谭慧琼,几乎所有心衰者均可记录到室性心律失常(Holter)多形、成对室早 87%(PVCs)非持续性室速 54%(NSVT)(AJC 1986,JACC 1983)PVCs,NSVT的出现或增多伴死亡率(NEJM 1986)抑制这些PVCs,NSVT可改善预后?,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心律失常抑制与生存率的矛盾现象,CAPS,CAST,CAST II,IMPACT等临床试验显示在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中,I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显著抑制心律失常,但死亡率显著增高上述现象同样见于心力衰竭、心肌病的心律失常治疗中。,CAST GESICA CHF-ST

2、AT V-HEFTCIBIS-MERIT-HF,心律失常抑制与死亡率的矛盾,PVCs,NSVT的出现或增多是心衰加重或进展的反映,并不一定是致死原因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对心肌及传导的抑制,死亡率,心衰合并持续性快速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类、类、类 类?非药物治疗 CRT ICD CRT-D,类 a,b,c 钠通道阻滞剂,显著心律失常 猝死、死亡率钠通道阻滞,显著负性肌力作用(Na-Ca交换)钠通道阻滞,O相上升速率,传导 折返 室内阻滞致心律失常作用(尤心衰)除少数急诊外,不宜用(建议类;证据级别B),类 b B,并不显著心律失常(轻、中度改善),但猝死、死

3、亡率单独或联合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应用(胺碘酮、c,CAST)使用心衰耐受剂量同时对心衰治疗有益(建议 I类;证据级别A)(建议a 类;证据级别c/联合治疗),Kennedy HL et al.Am J 1994;74:674-680,III 类,延长动作电位时间药物 钾通道阻滞Amiodarone,Dofetilide,Ibutilide,Azimilide,Sotalol等胺碘酮 钠通道阻滞(弱)钙通道阻滞(弱)a受体阻滞 b受体阻滞 QT延长 窦律 AVN传导 血管扩张,GESICA,随机,多中心516例 心衰 NYHA-心脏增大 EF0.35,胺碘酮 vs 对照组死亡率 33.5%41.4

4、%28%p=0.024心衰死亡或住院 45.8%58.2%31%p=0.0024,不良反应发生率 6.1%停药率 4.6%,结论:胺碘酮降低心衰死亡率及病残率,安全、有效,类 胺碘酮等 钾通道阻滞剂,有效控制心律失常 降低心律失常死亡不增加猝死及总死亡率最低负性肌力作用钙离子内流时程增加最低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复极离散度 早期后除极(Ca+)周围阻力,后负荷b受体阻滞对心衰的有利作用不产生室内传导阻滞 胺碘酮在心衰伴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优势作用 VT,SVT(建议 I类;证据级别A)常规或预防应用(建议 类;证据级别A),治疗要点,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及原发病、消除诱因、纠正电解质紊乱ACEI、B联合应

5、用显著降低猝死及总死亡率(与改善心室重构有关)胺碘酮对降低心衰猝死、改善生存有益,是严重心衰者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药物B与胺碘酮联合应用显著降低猝死率避免应用Ic类钠通道阻滞剂(除偶用于急诊),心衰合并房颤,房颤是心衰最常见心律失常心衰者发生房颤常常导致症状加重,使心功能进行性恶化,在校正了共同存在的其他心血管病因素后,房颤使死亡危险增加50%90%增加血栓风险 脑栓塞年发生率16%恶化长期预后,AHA.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06 Update.Dallas,2006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心衰合并心

6、房颤动治疗,1.尽可能复律并维持窦性 主张复律:心衰改善 脑栓塞 不必终身抗凝 生活质量 胺碘酮(心肌抑制少)不主张复律:不易维持 药物心肌抑制,AF-HeFT Study 心力衰竭伴房颤 Rhythm vs Rate 2005年结束,2.如不宜转复、或难以维持窦性,必需,持续抗凝治疗 华法令 INR 2-3 抗血小板?药物控制心室率 洋地黄类为主 CCB不宜用 B不同用法 Clonidine?房室结消融+VVI R起搏,尤适用于心衰,心衰合并心房颤动治疗,2006ACC/AHA/ESC 房颤指南抗血栓治疗建议,I类推荐抗血栓药物的选择应该在衡量病人发生中风出血的绝对风险以及风险效益比值基础上

7、进行(A)合并一项以上中度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也推荐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抗凝。这些因素包括:年龄超过75岁、高血压、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受损以及糖尿病(A)阿司匹林(每日81325mg)替代维生素K拮抗剂抗凝仅适用于低危或有口服抗凝剂禁忌的房颤患者(A),Circulation 2006;114;257-354,2006ACC/AHA/ESC 房颤指南血栓危险分层,中度危险 以下之一:慢性心衰或左室功能下降(CHF orLV function)高血压(Hypertension)年龄(Age)75 岁糖尿病(Diabetes)(CHADS2=1),高度危险以下任何一项:卒中或体循环栓塞(Strok

8、e,TIA or Systemic embolism)多个危险因素(Multiple risk factors)(CHADS22),心衰伴AF患者处理前,必须考虑下述问题 识别导致AF的潜在因素和继发原因,如可能给予纠正 给予基础疾病最佳治疗室率控制 建议单一地高辛、受体阻滞剂,或联合应用 B 地高辛、胺碘酮静脉注射 B 房室结消融 B,European Heart Journal,2008,29,23882442The ACC/AHA/ESC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s,心衰伴AF患者的处理建议(一),Euro

9、pean Heart Journal,2008,29,23882442The ACC/AHA/ESC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s,心衰伴AF患者的处理建议(二),节律控制 尚无证据提示心衰伴持续性房颤者转复和维持窦律在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上优于节律控制 AF快速心室率对药物无反应,特别是导致心肌缺血、症状性低血压或肺水肿时建议电复律,必要时需TOE以排除心房血栓 I C 病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紧急电转复,如房颤病程不清楚或超过48 h者,建议转复前给予静脉肝素一次后维持抗凝治疗,或转换为低分子肝素 I C,预防血栓

10、 进一步强调危险分层作为分级治疗的标准 所有心衰伴AF者建议抗凝治疗,除非有禁忌 A 有卒中高危的心衰伴AF病人,例如既往血栓栓塞、卒中、TIA或体循环栓塞)推荐口服抗凝药华法林治疗,INR目标值为2.0-3.0,除非有禁忌 A 伴血栓危险分层中危之一者建议抗凝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5 岁、高血压、心衰、左室功能受损35%、糖尿病 A 无任何危险因素者,可选用阿司匹林81-325mg/日抗栓治疗,或维生素K拮抗剂预防血栓治疗 IIa A 治疗选择取决于卒中危险分层的绝对风险和出血的相对危险的各自权重,European Heart Journal,2008,29,23882442The

11、ACC/AHA/ESC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s,心衰伴AF患者的处理建议(三),急性房颤治疗策略选择 2010 ESC指南重要更新,急性期治疗:1.防止血栓-栓塞事件2.迅速改善心脏的功能根据症状确定室率或节律控制 1.转复节律(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2.紧急控制心室率(对于大多数患者),房颤处理流程 2010 ESC指南重要更新,2010 ESC指南重要更新室率控制仍为优选策略选择,主要原因是缺少有效节律控制的方法,心衰合并房颤的节律控制,ESC Guidelines-AF,Eur Heart J 201

12、0,胺碘酮:紧急控制室率建议,紧急情况下或低血压时,控制房颤伴心衰患者的心室率,推荐静脉给予洋地黄或胺碘酮(I B)。预激综合征时,推荐的药物为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胺碘酮(I C)。,胺碘酮在HF者中的应用,严重(NYHA III-IV级)或近期(4周内)不稳定心衰伴房颤患者,维持窦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仅限于胺碘酮(I C)胺碘酮是房颤药物复律或使电复律易化的合理选择(IIa B),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心衰或低LVEF的患者,推荐胺碘酮作为室率控制的初始治疗(I B),胺碘酮用于房颤药物复律的推荐级别,静脉胺碘酮推荐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新发房颤的治疗(I A),电复律前应用胺碘酮,可增加复律的

13、成功率,并减少房颤复发(IIa B),心衰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心源性猝死约占心衰总死亡的50%,主要与心衰时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有关下列情况需作药物或器械治疗:室颤、持续性室速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立即电转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持续性室速,首选胺碘酮,其次利多卡因,无效者电击心衰中ICD植入对预防猝死有价值,心肺复苏的协作体系生存链,早进入急救系统 早初级心肺复苏 早除颤 早高级心肺复苏,迅速识别尽早启动急救系统,早CPR,强调胸部按压,早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复苏后处理,AHA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 SCD者,最有效的心肺复苏是建立强有力的生存链,心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心衰患者已

14、接收其它最佳治疗,但无法安装ICD者,胺碘酮、索他洛尔、和/或阻滞剂推荐作为ICD治疗之外的选择,治疗有症状的室速(持续性和非持续性)II B 当电转复和/或纠正可逆性原因不能终止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或不能预防复发时,有应用胺碘酮的指征,CRT ICD CRT-D适应证:适用于满足以下标准的患者:接受标准化、优化、强化的药物治疗后仍中重度心衰(NYHA Class III/IV)QRS 120 ms左室EF35%窦性节律CRT 通过双腔起搏器同步刺激左、右心室即CRT,可纠正不同步收缩,改善心脏功能的和血流动力学而不增加氧耗,能改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慢性心衰心脏再同步治

15、疗,ICD Class LevelPrior resuscitated cardiac arrest I AIschaemic aetiology and 40 days of MI I ANon-ischaemic aetiology I BCRTNYHA Class III/IV and QRS.120 ms I ATo improve symptoms/reduce hospitalization I ATo reduce mortality I AHeart transplantation is an accepted treatment for end-stage HF I C,Class I recommendations for devices in patients with LV systolic dysfunction,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0)31,26772687,处理心衰伴心律失常不能只着眼于心律失常本身,尚未证实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改善心衰预后对无症状、非持续性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不主张积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纠正心衰为主,应努力寻找心律失常潜在诱因,并设法纠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