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建筑工程高支模的施工方案设计.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11107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房建筑工程高支模的施工方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楼房建筑工程高支模的施工方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楼房建筑工程高支模的施工方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楼房建筑工程高支模的施工方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楼房建筑工程高支模的施工方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楼房建筑工程高支模的施工方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房建筑工程高支模的施工方案设计.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楼房建筑工程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一、 编制依据二、 工程概况三、 设计方案四、 施工方案1、 施工顺序2、 施工要点3、 检查与验收4、 安全施工要点附计算书:梁模板计算书板模板计算书一、编制依据1、青岛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图2、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4);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162-2011)9、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

2、家论证审查办法 建质2004213号二、工程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63415.46平方米,30#楼共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2331.17m2。建筑檐口高度为11.1米,一层层高3.9米,二三层层高为3.6米,斜屋面屋脊高度为13.1米,炮楼斜屋面屋脊高度为18.1米;其施工范围为:1到2轴交1/A轴到1/B轴,高度为10.6米;3到4轴交A轴到B轴和3到4轴交C轴到D轴,高度均为8.6米;其他高度为5.6米,此次高支模工程范畴内结构构件主要构件尺寸如下:结构梁主要截面有:,250*600,板厚120厚。配电房共两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404.5m2,建筑檐口高度为9米,一层层高为4.8米,二层

3、层高为4.2米,斜屋面屋脊高度为13米,其施工范围为:二层及斜屋面,斜屋面中间高度为8.2米;此次高支模工程范畴内结构构件主要构件尺寸如下:结构梁主要截面有:300*700,250*500,板厚120厚。三、设计方案1、材料选择1)模板面板:选用14厚胶合板;2)面板小楞:选用50*100杉木木方;3)模板外楞:选用Q235A级碳素结构钢482.7焊接钢管;3)支撑架:选用Q235A级碳素结构钢482.7焊接钢管,配套可锻铸铁制作的直角、旋转及对接扣件;4)支撑架与模板连接:选用可调顶托。2、构件模板设计梁模板:梁底模板采用14厚胶合板模板,250和300宽梁采用50100木方小楞2根,梁两侧

4、2根482.7钢管间距900、纵向间距800;梁下采用1根482.7钢管立杆支撑加可调顶托连接,纵向间距800。所有梁侧模板采用14厚胶合板模板,50100木方小楞,482.7钢管外楞间距600,上部482.7钢管斜撑间距600。3、模板支撑架设计1)模板支撑架选型选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板下482.7钢管立杆间距800800;对于梁宽为300的梁下采用1根482.7钢管立杆,纵向间距不大于800;立杆纵横向均设水平482.7钢管拉杆,步距不大于1500;纵横向均设482.7钢管扫地杆,扫地杆距地200;架体四周边框架梁内侧立杆处及每9m左右范围梁侧立杆处满设垂直剪刀撑一道。2)构造要求(1)立

5、杆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2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间隔一根立杆的2 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大于500,各接头中心到主接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可调顶托螺杆伸出钢管顶端的悬臂高度不大于0.2m。(设计计算时取=0.3m)。(2)水平拉杆和扫地杆水平拉杆和扫地杆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连接扣件不小于3个,均匀布置,扣件距杆端不小于100。梁底水平横杆设置在梁底主节点处,该横向水平杆在梁底架体加密范围内不得有接头。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通长与立杆固定。(3)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60之间。斜杆相

6、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扣在立杆上,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20cm 内。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并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4)连墙杆在每一框架柱(框架柱按层分段浇筑,施工时先浇筑框架柱,后浇筑梁板结构)上设纵横向连墙杆,连墙件垂直间距不大于3步。连墙件采用刚性连接,连接采用直角扣件。连墙件横竖向顺序排列、均匀布置、与架体和结构立面垂直。连墙杆伸出扣件的距离大于100。(5)立杆与基体的连接立杆通过设木垫板与基体连接。4、模板及其支撑架验算见附件:模板及其支撑

7、架验算。四、施工方案1、施工顺序1)模板支撑架施工顺序各层结构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准确定位立杆位置架体搭设架体施工中间检查架体验收。2)混凝土结构施工顺序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必须与模板支架施工配合,具体施工程序如下:立杆位置放线定位满堂支撑架体施工架体检查验收主梁、次梁底模板支撑主梁、次梁钢筋绑扎主梁、次梁侧模,平板模板支设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覆盖保温养护模板、架体拆除。2、施工要点1)在模板及其支撑架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技术人员必须按方案意图及相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向作业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2)模板及其支撑架系统所用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材料进场时现场派专人检验钢管和扣

8、件质量,不合格的不得使用,特别注意有裂缝、锈蚀严重的、弯曲变形严重的、壁厚少于2.7mm等钢管、有裂缝、变形的扣件禁止使用,扣件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3)支撑架基础必须满足设计方案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支撑架搭设施工。4)模板及其支撑架施工必须严格按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支立。(1)立杆根据模板系统平面布置示意图在实地进行放样,确保每一根立杆位置准确。在支撑架搭设过程中随时检查立杆的垂直度,确保立杆垂直度偏差控制在下表值以内。扣件式脚手架立杆允许偏差A(mm)脚手架搭设中检查偏差的高度H(mm)脚手架高度(H)40m20m2771025502050100307540100注:中间档次用插入法。(

9、2)立杆接长均采用对接形式,严禁采用搭接。可调顶托螺杆伸出钢管顶端的悬臂高度不大于0.2m。(3)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得大于25mm。(4)扫地杆和水平拉杆在架体搭设时拉通线,确保扫地杆和水平拉杆纵横通顺、方正,同时注意不得漏设,水平拉杆的步距不得超过设计方案要求。(5)剪刀撑必须与立杆、扫地杆和水平拉杆根根相连,不得漏连。(6)模板内、外楞及对拉螺栓间距不得随意扩大设计方案最大间距外。(7)梁起拱按设计要求留设。5)混凝土浇筑采用由一端内侧向一边浇筑的方式,以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对于反梁部分可考虑二次浇筑以减轻模板系统线荷载。6)模板

10、拆除(1)高架区其下各层模板及其支撑的拆除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及其它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及经审批。(2)拆除时应遵循先上后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一步一清的原则,部件拆除的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拆除时应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3)卸料时应由作业人员将各配件逐次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4)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清除杆件及螺纹上的沾污物,变形严重的,送回仓库修整。配件经检查、修整后,按品种、规格分类存放,妥善保管。3、检查与验收1)构配件检查与验收(1)检查钢管、扣件产品质量合格证,进场时现场其

11、外观质量。不合格的不得使用,特别注意有裂缝、锈蚀严重的、弯曲变形严重的、壁厚少于2.7mm等钢管、有裂缝、变形的扣件禁止使用,扣件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2)在架体搭设过程中应派专人检查扣件的紧固度,以保证每个扣件连接可靠。在混凝土浇筑前,再随机抽取5%扣件进行检查。2)架体检查与验收(1)搭设前对地基进行验收。(2)模板支架在搭设过程中应对杆件的设置、连接件、构造措施跟踪检查。(3)架体搭设完毕在支设模板前,对架体进行验收,必须满足本方案的设计方案及规范要求。(4)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系统、模板支架系统进行验收;在浇筑过程中,检查是否超载,观察模板及支架变形情况。4、安全施工要点(1)明

12、确支模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支摸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支模施工应按经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方案未经原审批部门同意,任何人不得修改变更。(3)支模分段或整体搭设安装完毕,经技术和安全负责人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4)支摸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爬上爬下。(5)支摸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摸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 监护。(6)混凝土浇筑时,派安全员专职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负责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7)施工

13、期间,要避免材料、机具与工具过于集中堆放。(8)支架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9)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模板支架的搭设与拆除。雨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250*600梁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梁段:kl。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 B(m):0.25;梁截面高度 D(m):0.6;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8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8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7.80;梁两侧立杆间距(m):0.9;承重架支

14、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1;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2.7;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2.荷载参数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35;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7.8;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0;3.材料参数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9500.0;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16.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1.0;木材

15、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4.00;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1.0;4.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100.0;梁底纵向支撑根数:3;5.梁侧模板参数主楞间距(mm):600;次楞根数:3;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2;固定支撑水平间距(mm):600;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100mm,450mm;主楞材料:圆钢管;直径(mm):48.00;壁厚(mm):2.70;主楞合并根数:2;次楞材料:木方;宽度(mm):50.00;高度(

16、mm):100.00;二、梁侧模板荷载计算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t12V1/2 F=H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75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分别计算得 17.848 kN/m2、18.000 kN/m2,取较小值17.848

17、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次楞的根数为3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1.强度计算材料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如下: M/W f其中,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601.41.4/6=19.6cm3; M - 面板的最大弯矩(Nmm);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照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M = 0.125ql2其中 ,q

18、-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20.617.85=12.851kN/m;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 q2= 1.40.64=3.36kN/m;计算跨度: l = (750-250)/(3-1)= 250mm;面板的最大弯矩 M= 0.125(12.851+3.36)(750-250)/(3-1)2 = 1.27105Nmm;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为: N=1.25ql=1.25(12.851+3.360)(750-250)/(3-1)/1000=5.066 kN;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 1.27105 / 1.96104=6.5N/mm2;面板的

19、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1N/mm2;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6.5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1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 0.521ql4/(100EI)=l/250 q-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线荷载设计值: q = q1= 12.851N/mm; l-计算跨度: l = (750-250)/(3-1)=250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601.41.41.4/12=13.72cm4;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52112.851(750-250)/(3-1)4/(1009

20、5001.37105) = 0.201 mm;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l/250 =(750-250)/(3-1)/250 = 1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201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1mm,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1.次楞计算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次楞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 = 5.066/0.600= 8.443kN/m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宽度50mm,高度100mm,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W = 151010/6 = 83.33cm3;I = 1510101

21、0/12 = 416.67cm4;E = 9500.00 N/mm2;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 0.304 kNm,最大支座反力 R= 5.572 kN,最大变形 = 0.190 mm(1)次楞强度验算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 M/Wf经计算得到,次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 3.04105/8.33104 = 3.6 N/mm2;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1N/mm2;次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 3.6 N/mm2 小于 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1N/mm2,满足要求!(2)次楞的挠度验算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22、 600/400=1.5mm;次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19mm 小于 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1.5mm,满足要求!2.主楞计算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力,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5.572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本工程中,主楞采用圆钢管,直径48mm,壁厚2.7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24.121=8.24cm3;I = 29.891=19.78cm4;E = 206000.00 N/mm2; 主楞计算简图 主楞弯矩图(kNm) 主楞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279 kNm,最大支座反力 R= 6.368 kN,最大变形 = 0.039

23、mm(1)主楞抗弯强度验算 = M/Wf经计算得到,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 2.79105/8.24103 = 33.8 N/mm2;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205N/mm2;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33.8N/mm2 小于 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N/mm2,满足要求!(2)主楞的挠度验算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主楞的最大挠度为 0.039 mm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350/400=0.875mm;主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39mm 小于 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0.875mm,满足要求!五、梁底模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

24、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两跨连续梁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266.671414/6 = 8.71103mm3; I = 266.67141414/12 = 6.10104mm4; 1.抗弯强度验算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 M/Wf钢筋混凝土梁和模板自重设计值(kN/m):q1=1.2(24.00+1.50)0.75+0.350.27=6.232kN/m;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

25、生的荷载设计值(kN/m):q2=1.4(2.00+2.50)0.27=1.680kN/m;q=6.232+1.680=7.912kN/m;最大弯矩及支座反力计算公式如下:Mmax=0.125ql2= 0.1257.9122002=3.96104Nmm;RA=RC=0.375q1l+0.437q2l=0.3756.2320.2+0.4371.680.2=0.614kNRB=1.25ql=1.257.9120.2=1.978kN =Mmax/W=3.96104/8.71103=4.5N/mm2;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 =4.5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1N/mm2,满足要

26、求!2.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0.521ql4/(100EI)=l/250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q =q1/1.2=5.193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200.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95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200.00/250 = 0.800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5216.2322004/(10095006.10104)=0.09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9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0.8mm,

27、满足要求!六、梁底支撑的计算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1.荷载的计算梁底支撑小楞的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1.978/0.267=7.418kN/m2.方木的支撑力验算 方木计算简图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1010/6 = 83.33 cm3;I=5101010/12 = 416.67 cm4;方木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最大弯矩 M =0.1ql2= 0.17.

28、4180.2672 = 0.053 kNm;最大应力 = M / W = 0.053106/83333.3 = 0.6 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3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0.6 N/mm2 小于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方木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 3V/(2bh0)其中最大剪力: V =0.67.4180.267 = 1.187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 31.1871000/(250100) = 0.356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 1.7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356 N/mm2 小于 方木抗剪强度设

29、计值 1.7 N/mm2,满足要求!方木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 0.677ql4/(100EI)=l/250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7.418266.6674 /(1009500416.667104)=0.006mm;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0.2671000/250=1.067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006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1.067 mm,满足要求!3.支撑托梁的强度验算梁底模板边支撑传递的集中力:P1=RA=0.614kN梁底模板中间支撑传递的集中力:P2=RB=1.978kN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及梁侧模板自重传递的集中力:P3=(1.20

30、0-0.400)/40.267(1.20.25024.000+1.42.500)+1.220.267(0.750-0.250)0.350=0.683kN 简图(kNm)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支座力:N1=N3=0.192 kN;N2=4.188 kN;最大弯矩 Mmax=0.144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 Vmax=0.078 mm;最大应力 =0.144106/4490=32.1 N/mm2;支撑抗弯设计强度 f=205 N/mm2;支撑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32.1 N/mm2 小于 支撑托梁的抗弯设计强度 205 N/mm2,满足要求!七

31、、梁跨度方向钢管的计算作用于梁跨度方向钢管的集中荷载为梁底支撑方木的支座反力。钢管的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W=4.49 cm3;I=10.78 cm4;E= 206000 N/mm2;1.梁两侧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力P= 0.192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最大弯矩 Mmax = 0.041 kNm ;最大变形 max = 0.085 mm ;最大支座力 Rmax = 0.627 kN ;最大应力 =M/W= 0.041106 /(4.491

32、03 )=9.1 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9.1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max=0.085mm小于8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2.梁底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力P= 4.188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最大弯矩 Mmax = 0.893 kNm ;最大变形 max = 1.845 mm ;最大支座力 Rmax = 9.492 k

33、N ;最大应力 =M/W= 0.893106 /(4.49103 )=198.9 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98.9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max=1.845mm小于8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八、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 N/(A)f1.梁两侧立杆稳定性验算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纵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 N2 =9.492kN;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3 = 1.20.1167.8=1.087kN;N =N2+N3

34、=9.492+1.087=10.579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 = 1.59;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N/mm2; lo - 计算长度(m);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下式计算lo = k1k2(h+2a)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63;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2 按照表2取值1.012;

35、上式的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k2(h+2a) = 1.1631.012(1.8+0.12) = 2.354m;lo/i = 2353.912 / 15.9 = 148;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316;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10578.937/(0.316424) = 79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 79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N/mm2,满足要求!2.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N1 =4.188kN;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36、N3 =1.20.1167.8=1.087kN;N =N1+N3 =4.188+1.087=5.274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9;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 lo - 计算长度(m); 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o有两个计算公式lo=kh和lo=h+2a, 为安全计,取二者间的大值,即: lo

37、= Max1.1631.71.8,1.8+20.1= 3.559 m;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63 ;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1.7;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1m;得到计算结果: 立杆的计算长度 lo/i = 3558.78 / 15.9 = 224; 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建议按下式计算 lo= k1k2(h+2a) = 1.1631.012(1.8+0.12) = 2.354 m;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63; 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2按照表2取值1.012;lo

38、/i = 2353.912 / 15.9 = 148;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316;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0578.937/(0.316424) = 39.4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 39.4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N/mm2,满足要求!板模板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

39、017-2003 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B标高10.6、8.6、5.6m新浇混凝土楼板板厚(mm)120新浇混凝土楼板边长L(m)7.2、8.1新浇混凝土楼板边宽B(m)7.2、6 二、荷载设计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2.5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2.5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1.5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面板自重标准值0.1面板及小梁自重标准值0.3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0.5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0.75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

40、(kN/m3)24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1风荷载标准值k(kN/m2)基本风压0(kN/m2)0.20.065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0.65风荷载体型系数s0.5 三、模板体系设计模板支架高度(m)10.6、8.6、5.6立柱纵向间距la(mm)800立柱横向间距lb(mm)800水平拉杆步距h(mm)1600立柱布置在混凝土板域中的位置中心对称立柱距混凝土板短边的距离(mm)300立柱距混凝土板长边的距离(mm)250主梁布置方向平行楼板长边小梁间距(mm)300小梁两端各悬挑长度(mm)250,250主梁两端各悬挑长度(mm)250,250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隐蔽 设计简图如

41、下:模板设计平面图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长向)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宽向) 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4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000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2.1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的规定,另据现实,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1、强度验算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 (G3k+G2k)h)

42、+1.40.7Q1kb=0.9max1.2(0.1+(1.1+24)0.13)+1.42.5,1.35(0.1+(1.1+24)0.13)+1.40.72.5 1=6.782kN/m q20.91.2G1kb=0.91.20.11=0.108kN/m p0.91.4Q1K=0.91.42.53.15kN Mmaxmaxq1l2/8,q2l2/8+pl/4=max6.7820.32/8,0.1080.32/8+3.150.3/4= 0.237kNm Mmax/W0.237106/375006.332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0.1+(1.1+24)0.13)1=3.363kN/m 5ql4/(384EI)5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