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富县高滩新区重庆路后期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11536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富县高滩新区重庆路后期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水富县高滩新区重庆路后期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水富县高滩新区重庆路后期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水富县高滩新区重庆路后期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水富县高滩新区重庆路后期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富县高滩新区重庆路后期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富县高滩新区重庆路后期施工方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富县高滩新区二期道路工程重庆路沥青砼路面工程(AK1+780AK2+682。80)重庆路后期施 工 方 案编制单位:重庆长坪建设集团第六分公司编 制 人: 李龙祥 审 批 人: 编制日期: 2008年02月27日 编制目录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022。工程规模、技术指标及质量总方针。.023.施工进度安排。034.施工队伍及检测单位组建.035。施工机械设备组织.。046。施工方法、施工准备及工流程.。047。原材料质量控制。068。主要分项施工技术措施.069、施工质量控制措施.。2110、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511.环境保护措施。.。2712.文明施工措施。.。2713。施工进度及劳动

2、力配置。.2814。施工管理机构图。29重庆路后期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根据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水富县高滩新城规划道路及管网工程图;2、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3、根据公路沥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3、根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的现行市政工程规范大全;4、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二)、工程概况:本工程是连接水富和昆明、四川的唯一条主要市政干线途经高滩新区,同时也是水富县的一个亮点工程、形象工程.二、工程规模、技术指标及质量总方针(一)、工程规模:1、重庆路起于AK1+780止于AK2+682.8

3、0全长共计902.80m。2、路面主要工程数量:4%水泥稳定底基层20cm厚:4370.92m3;6水泥稳定基层20cm厚:4370.92m3;下面层:粗粒式沥青砼AC-25厚6cm:1311。28m3;中面层:中粒式沥青砼AC-16厚5cm:1092。73m3;上面层: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K13I 厚4cm:874。18m3;(二)、技术指标: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级(重庆路延伸段、重庆路H6线)路面等级:高级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轴载:BZZ100设计车速:40Km/h设计交通等级:重设计最大纵坡:5.98%最小平曲线半径:200米最大竖曲线半径:4590米最小竖曲线半径:1000米设

4、计路基宽度:40米行车道宽度:沥青砼路面24米宽(三)、质量总方针坚持标准、严格规范、硬化合同、履行承诺、健全机制、落实责任、依靠科技、强化管理、样板引路、全面创优.三、施工工期及进度安排(一)施工总工期:2008年02月20日至2008年04月15日(二)施工进度安排:1、剩余挡防工程在2008。3.10.全面完工;2、雨、污管网工程在2008.3。15.全面完工;3、路床检验在2008。3.20.全面完工;4、路面底基层、基层在2008年3月底全面完工;5、沥青砼路面工程在2008年4月15日全面完工;四、施工队伍组建及检测单位:根据本工程的特殊情况按以下组建:(一)、施工队伍组建:1、剩

5、余挡防工程:按以前的施工队伍及计划安排;2、雨、污管网工程:分井和管网安装其中雨、污井由项目部自行组织人员施工;管道安装由供货厂家来专业人员负责安装。3、路床精平及压实由项目部自已的机械负责施工。4、路面底基层、基层水泥稳定层:原料拌和及摊铺由项目部自行组织施工.5、沥青砼路面工程:砼拌和料在宜宾沥青砼厂商购买成品拌和料;沥青砼的摊铺选择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沥青砼面工施工专业队伍:重庆市江津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二)、工程质量控制检测单位:1、根据工程的质量要求及各项检测指标的重要性:对本工程的各项检测已托有资质检测单位对本工程各项指标进行控制检测。检测单位:四川省宜宾水利水电检测中心.五、

6、施工机械设备组织(一)、重型机械:挖掘机二台;装载机二台;26吨振动轮式压路机一台;20吨振动轮式压路机一台;15吨光轮压路机二台;平地机一台;160推土机一台;摊铺机一台;洒水车一台;洒油车一台;(二)、其他设备:500型强制式搅拌机四台;稳定料搅拌站一个;电焊机二台;发电机三台30kw;变压器一台250kv;20吨自卸运输汽车10台;六、施工方法、施工准备及工序流程(一)、施工方法:根据设计雨、污采取人工安装;路床精平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施工;底基层、基层水泥稳定层采取拌和站拌料机械摊铺;沥青砼路面采取购买成品料,机械摊铺、人工修边角;(二)、施工准备:1、设备准备:根据设计要求我司已进行了各

7、类型施工设备联系,根据施工时间安排进场;2、原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已对原材料进行了送样检测(报告结果合格),正在购进原材料;3、配合比准备: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最佳的配合比方案;4、水泥稳定层配合比准备:已按设计要求选择强度较低的32。5普通水泥和原材料送宜宾水利水电检测中心进行了 4水泥含量和6水泥含量的设计配合比试验;5、混合料的拌制准备:水泥稳定层拌和料由项目部自行搅拌,正在搭设及安装拌和站;沥青砼路面混合料是从宜宾商砼厂购买;6、混合料运输准备:基层已准备了10台20吨的自卸汽车;沥青砼混合料由厂商采用专用运输车辆运送;(三)、施工工序流程:1、雨、污管施工:测量放样申请开工基槽开挖基槽

8、清理砂石垫层铺筑管道安装申请隐蔽回填夯实。2、水泥稳定层拌和场施工:料场平整水、电安装材料准备拌和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申请检验.3、路床精平施工:测量放线机械准备高程控制挖凸填凹找平压实测量放样自检申请检测及交验。4、水泥稳定底基层及基层施工(总厚度40cm分两层摊铺):测量放样基底清扫拉挂松铺高程线机械调试稳定料摊铺机械压实高程复测边角整修压实度检测申请交验养护路缘石安装申请交验准备路面沥青砼施工。5、稀浆封层施工0.7cm厚:基层检验基层卫生清扫交通管制洒油车入场喷洒封层油拉警戒线(防止过往车辆在上面行驶)。6、沥青砼路面施工(总厚度15cm分三层摊铺施工):测量放样交通管制拉设警戒线基层检验

9、基层卫生清扫路幅灰线喷撒摊铺机械入场调试松铺高程混和料入场开始摊铺边角整修初压复压终压自检申请检测验收.七、原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合格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关健,为此购原材料时应严格按以下点执行。1、总则:确保所采购的材料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不得使用不合格材料。2、对工程原料采购进行动态监控,对不合格材料坚决不得入场。3、原材料按技术规格和规范要求及设计标准进行原材料采购。4、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采购,采购计划中应明确质量要求和材料规格。5、所有采购工程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应严格按要求进行:进货验证、货源地验证,还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材质检验报告资料,同时报监理工程师审查后,采取与实物相适应的方

10、法进行标识与存放.6、材料采购、运输、入库、贮放、发料、使用等多个环节应有明确的台帐记录。7、砂、石子、水泥不得混合堆放必须分类堆放,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不混用。8、对原材料:砂、石、水泥应严格控制其质量,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严禁使用过期水泥。八、主要分项施工技术措施(一)、雨、污管网:1、结合设计严格执行规范、标准,认真做好重庆路全部管网工程.2、管网工程各项检测指标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施工时按照设计、规范、标准图集等进行检测和隐蔽。(二)、路基及路床1、路基施工:由于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车流量多、交通干扰大、施工时间短,对于填方路基没有按科学规律计算工期进行施工,使其路基填方

11、没有沉降过渡期。因此对路基各填方部位利用60吨振动式压机路进行强行振压,使其密度达到规范要求的最佳状态,路基顶面压实度按设计要求95%。2、路床施工:按设计要求认真组织路床施工,对路床施工时各道工序必须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同时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做到各分项工作处处受到严格的质量监控。3、路床检测:路床检测项目有路床宽度、路拱横坡、纵断高程、平整度、压实度、中线偏位、边坡等,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所检测的各项指标应全部符合规范要求,施工完毕后先按程序进行自检合格后申请监理工程师及业主进行检测验收。(三)、路面底基层及基层1、水泥稳定底基层:本线路4水泥稳定底基层共计4370。92m3。采用

12、厂拌混合料,汽车运输,摊铺机摊铺.该结构层厚度为20cm,拟一次摊铺。混合料由1个集中拌和场拌制,由于工期紧计划工期8个昼夜,取时间利用系数0。95,则平均每个工作日应完成:4%水泥稳定底基层=4370。92(80.95)=575.12 m3/d2、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该结构层共计4370。92m3,采用厂拌混合料,汽车运输,摊铺机摊铺.该结构层厚度为20cm,拟一次摊铺.混合料由1个集中拌和场拌制,由于工期紧计划工期9个昼夜,取时间利用系数0.95,则平均每个工作日应完成:4水泥稳定底基层=4370。92(90.95)=511.22m3/d3、计划配备:WCB200(350t/h)拌和站1套

13、,装载机2台,ABGT423粒料摊铺机1台,压路机2台,自卸汽车10辆,洒水车2辆。4、水泥稳定底基层、基层:施工该结构层采用粒料拌和机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作一层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大部分二层交叉施工。施工前选择一路段进行试验,以取得各项数据,经工程师批准后,指导施工。5、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放样、设备自动找平线厂拌混合料运输摊铺机摊铺整形碾压养生(塑料膜封闭养护)。6、拌和及摊铺:各种粗、细集料和水泥按试验取得的配合比,控制含水量,经粒料拌和机拌和均匀后,用自卸车运至施工路段,由粒料摊铺机摊平,最后人工修整成型。7、碾压:碾压按先低后高、先轻后重的原则进行,先以6t8t双

14、钢轮压路机碾压23遍,使该层达到一定的密实度和平整度,然后用振动压路机按试验路段取得的碾压次数进行碾压,使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表面必须平整,无轮迹,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标高、平整度和每段成型时间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8、接缝处理:水泥稳定基层按单向国产整幅摊铺,每天施工完毕应设置横向工作缝,当天完成的端部放两根与压实厚度等厚、与横向宽度等宽的方木,方木的另一侧用人工填筑一个长约3m的过渡段,其高度略大于方木厚度,再进行碾压,使当天端部混合料碾压密实。下次施工前将方木及碎石除去,清扫干净后,开始下一段摊铺粒料,依次循环进行,直到全线完工。9、养生:每次作业段碾压完成并经测试合格后,立即利用新塑料

15、膜将基层封闭养护或隔适当时间开始洒水养生,每天洒水次数视气候情况而定,整个养生期应保证该层表面潮湿,并对该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四)、沥青砼路面(上、中、下三层)1、沥青砼路面一般规定1.1、热拌沥青混合料(HMA)适用于各种等级的沥青路面。其种类按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矿料级配、空隙率划分,分类见表5.1.1.1.2、各层沥青混合应满足所在层位的功能性要求,便于施工,不容易离析。各层应连续施工并连结成一个整体,当发现混合料结构组合及配类型的设计不合理时,应进行修改、调整,以确保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表5。1.1 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混合料类型密级配开级配半开级配公称最大粒径(mm)最大粒径(mm)连续级

16、配间断级配间断级配沥青碎石沥青砼沥青稳定碎石沥青玛蹄脂碎石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排水式沥青碎石基层特粗式ATB-40-ATB-40-37.553。0粗粒式-ATB-30ATB30-31.537。5AC-25ATB-25ATB-2526.531。5中粒式AC-20SMA-20-AM2019.026.5AC16SMA-16OGFC-16-AM-1616.019.0细粒式AC13-SMA13OGFC13AM1313。216。0AC10SMA-10OGFC-10-AM-109。513.2砂粒式AC-5-4.759.5设计空隙率(%)35363418186121.3、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至下渐增大,并

17、应与压实层厚度相匹配。对热拌热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层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对SMA和OGFC等嵌挤型混合料不宜小于集料最大粒径的2-2.5倍,以减少离析,便于压实。2、沥青砼施工准备2。1、铺筑沥青层前,应检查基层或下卧沥青层的质量,不符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旧沥青路面或下卧层已被污染时,必清或是经铣刨处理后方可铺沥青混合料。2。2、石油沥青加工及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及粘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确定。2.3、普通沥青结合料的施工温度宜通过在135及175条件下测定的粘度温度曲线按表5.2.21的规定确定。缺乏粘温曲线数据时,可参照表5.2。2

18、2的范围选择,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高值或低值。当表中温度不符实际情况时,容许作适当调整。2。4、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根据实践经验并参照表.2.23选择。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提高1020。对采用泠态胶乳直接喷入法制作的改性沥青混合料,集料烘干温度应进一步提高。2。5、SMA混合料物的施工温度应视纤维品种和数量、矿粉用量的不同,在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基础上作适当提高。表.2。21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及压实度的适宜温度粘 度适宜于拌和的沥青结合粘度适宜于拌和的沥青结合粘度测定方法表观粘度(0.170。02)Pa.s(0。280。03)Pa.sT0625运动粘度(17020)mm2/

19、s(28030)mm2/sT0625赛波特粘(8510)s(14015)sT0625表.2.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施工工序石油沥青的标号50号70号90号110号沥青加热温度160-170155165150160145155矿料加热温度间隙式拌和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拌和机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沥青混合出料温度150170145165140160135155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200195190185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50145140135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40135130125低温施工16015

20、0140135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5130125120低温施工150145135130碾压终止的表面温度,不低于钢轮压路机80706560轮胎压路机85807570振动压路机75706055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50505045表5。2.23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正常施工温度范围()工 序聚合物改性沥青品种SBS类SBR胶乳类EVA、PE类沥青加热温度160165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165170165170成品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不大于175175集料加热温度190220200210185195改性沥青SMA混合料出厂温度170185160180165180混合料最高

21、温度(废弃温度)195混合料贮存温度拌和出料后降低不超过10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碾压终止的表面温度,不低于90开放交通时的路表度,不高于503、沥青砼配合比设计3.1、沥青混合料必须在对同类公路配合比设计和使用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成功的经验,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3.2、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和级配范围.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宜根据公路等级、气候及交通条件按表5.3。2-1选择用粗型(C型)或细型(F型)混合料,并在表5.3。2-2范围内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通常情况下工程设计级配范围不宜超出表5.3.22的要求.其他类型的混合料宜

22、直接以表5。3.2-3表5.3.27作为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表5。3.21 粗型和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关键性筛孔通过率混合料类型公称最大粒径(mm)用以分类的关键性筛孔(mm)粗型密级配细型密级配名称关键性筛孔通过率()名称关键性筛孔通过率()AC2526.54.75AC-2540AC-25F40AC20194。75AC-2045AC-20F45AC16162。36AC1638AC16F38AC-1313.22.36AC-1340AC13F40AC109。52.36AC1045AC10F45表5.3.22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2

23、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粗粒式AC2510090-100759065-8357-76456524-5216-42123382451741337中粒式AC201009010078-925072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7AC-1610090-1006080608034-6220-4813369-267185-1448细粒式AC-1310068-8568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AC109010090100457530-5820-4413-329-2361648砂粒式AC-5

24、10090-1005575355520-4012287185-103.3、规范要求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应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5。3。315。3。3-4表的规定,并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当采用其他方法设计沥青混合料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马歇尔试验及各项配合比设计检验,并报告不同设计方法的试验结果。3。4、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小于19mm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及SMA、OGFC混合料,需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按下列步骤进行各种使用性能检验。不符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3。5、必须在规定的试

25、验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并符合表5。3。41的要求。5。3。4-1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所要求的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次/mm)试验方法七月平均最高气温()及气候分区3020-30201.夏炎热区2.夏热区3.夏凉区11121-314212-2232432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小于8001000600800600T0719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小于24002800200024001800SMA混合料非改性,不小于1500改性,不小于3000OGFC混合料1500(一般交通路段)、3000(重交通量路段)3。6、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

26、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并同时符合表5.3.42中的两个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必须按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4.8.6的要求采取抗剥落措施,调整最佳沥青用量后再次试验。表5。3.42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所要求的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次/mm)试验方法七月平均最高气温()及气候分区10005001000250500250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 8075T0719改性沥青混合料8580SMA混合料非改性,不小于75改性,不小于80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 7570T0729改

27、性沥青混合料8075SMA混合料普通沥青75改性沥青803.7、宜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在温度-10、加载速率50mm/min的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测定破坏应变强度、破坏应变、破坏劲度模量,并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综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其中沥青混合料的破坏应变宜小于表5。3。4-3的要求。3。8、宜利用轮碾机成型的车辙试验件,脱模架起进行渗水试验,并符合表5.3。4-4表的要求。表5.3.43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技术要求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所要求的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次/mm)试验方法七月平均最高气温()及气候分区37。021.5-37.0-9。021。5

28、-9.01。冬严寒区2。冬寒区3。冬冷区4。冬温区1-12-11-22-23-21-32-31432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小于260023002000T0715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小于300028002500表5.3。4-4 沥青混合料试件渗水系数(ml/min)技术要求级配类型渗水系数要求(ml/min)试验方法密级配沥青砼120SMA混合料80T0730OGFC混合料实测3.9、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验,应针对改性目的进行。以提高高温抗车辙性能为主要目的时,低温性能可按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要求执行,以提高低温抗裂性能为主要目的时,高温稳定性能可按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要求执行。3.10、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

29、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跟踪检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如遇材料厂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4、沥青砼混合料的拌制4.1、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场、站)采用拌和机械拌制。4.1.1、拌和厂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消防、安全等规定。4。1。2、拌和厂与工地现场距离应充分考虑交通堵塞的可能,确保混合料的的温度下降不超过要求,且不致因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4。1。3、拌和厂应具有完备的排水设施。各种集料必须分隔贮存,细集料场应设防雨顶棚,料场及场

30、内道路应作硬化处理,严禁泥土污染集料。4。2、沥青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拌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连续式拌和机使用的集料必须稳定不变,一个工程从多处进料、料源或质量不稳定时,不得采用连续式拌和机。4.3、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的各种传感器必须定期检定,周期不少于每年一次。冷料供料装置需经标定得出集料供料曲线。4。4、间歇式拌和机应符合下列要求:4。4。1、总拌和能力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拌和机除尘设备完好,能达到环保要求.4.4.2、冷料仓的数量满足配合比需要,通常不宜少于56个。具有添加纤维、消石灰等外掺剂设备。4.5、集料与沥青混合料取样应符合现行试验规程的要

31、求。从沥青混合料运料车上取样时必须在设置取样台分几处采集一定深度下的样品。4。6、集料进场宜在料堆顶部平台卸料,经推土机推平后,铲运机从底部按顺序竖直装 ,减小集料离析。4.7、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的间歇式拌和机必须配备计算机设备,拌和过程中逐盘采集并打印各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和沥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温度等各种参数。每个台班结束时打印出一个台班统计量,按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附录C的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及筑厚度的总量检验。总量检验的数据有异常波动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分析原因.4。8、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应符合本方案中5.2。2表的要求。烘干集料的残余含水量不得

32、大于1%。每天开始几盘集料应提高加热温度,并干拌几锅集料废弃,再正式加沥青拌和混合料.4.9、拌和机的矿粉仓应配备振动装置参防止矿粉起拱。添加消石灰、水泥等外掺剂时,宜增加粉料仓,也可由专用管线和螺旋升送器直接加入拌和锅,若与矿粉混合使用时应注意二者因密度不同发生离析.4.10、拌和机必须有二级除装置,经一级除尘部分可直接回收使用,二级除尘部分可进入回收粉仓使用(或废弃)。对因除尘造成的粉料损失应补充等量的新矿粉。4.11、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集料为度。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改性沥青和SMA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适当

33、延长。4.12、间歇式拌和机的振动筛规格应与矿料规格相匹配,最大筛孔宜略大于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其余筛的设置应考虑混合料的级配稳定,并尽量使热料仓大体均衡,不同级配混合料必须配置不同的筛孔组合。4.13、间隙式拌和机宜备有保温性能好的成品储料仓,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降不得大于10 ,且不能有沥青滴漏。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得超过72小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4h;SMA混合料只限当使用;OGFC混合料宜随拌随用。4。14、生产添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时,纤维必须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拌和均匀。拌和机应配备同步添加投料装置,松散的絮状纤维可在喷入沥青的同时或稍后采用风送设备喷入拌和锅,拌

34、和时间宜延长5s以上。颗粒纤维可在集料投入的同时自动加入,经510s的干拌后,再投入矿粉。工程量很小时也可分装成塑料小包或由人工量取直接投入拌和锅。4.15、使用改性沥青时应随时检查沥青泵、管道、计量器是否受堵,堵塞时应及时清洗。4.16、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厂时间,签发运料单。5、沥青砼混合料的运输5。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采用后翻式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应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混合料与车厢板粘结,车厢底板和侧板可均匀涂抹一薄层油水(柴油与水的比例可为1:3)。但不得超载运输,或急刹车、急弯掉头使透层、封闭层造成损伤。运料车的运力应稍有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

35、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待等候的运料车多5辆后开始摊铺.5。1.2、运输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车辆应每天进行检查,确保车况良好。对运输车司机应进行教育培训。5.1.3、从拌合机向运料车装料时,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5.2、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运送过程中,应用篷布全面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5.3、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否则宜设水池冲洗干净轮胎后进入施工现场.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地点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沥青混合料质量和检测温度,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不得接收,同时应予以

36、废弃。5.4、运料车卸料时,设专人进行运料车辆的指挥,在运料车距摊铺机料斗100mm300mm处停下,料车挂空挡等候,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严禁冲撞摊铺机。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干净,尤其是对改性沥青或SMA混合料,如有剩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6、沥青砼混合料的摊铺6。1、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必须在基层验收合格并清扫干净、喷洒乳化沥青24h后方可进行施工.6。2、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应在路缘石安装完成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路缘石与沥青混合料接触面应涂刷粘结油。6。3、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前,应对下面层进行质量检测汇总。对存在缺陷部分进行必要的铣刨处理。然后才进行中面层施工。6。4、沥青

37、混凝土上面层施工应在中面层施工完成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对中面层表面泥泞、污染等必须清理干净并喷洒粘层油后才进行上面层施工.6.5、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做全面检查,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6.6、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规定洒布透层、粘层、铺筑下封层时,不得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6。7、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采用一台摊铺机进行摊铺时,铺筑宽度不宜超过6m(双车道)伸缩式摊铺机铺筑宽度不宜大于7.5m(三车道),相邻两幅的宽度应重叠50mml00mm左右。两台摊铺机宜相距l0m20m.在加宽段摊铺时,应另

38、配备液压伸缩摊铺机,与主机前后错开l0m左右呈梯队平行作业,以消除纵向冷接缝。为保证接缝顺直,在摊铺前设置摊铺机行走标志线.6。8、摊铺前根据虚铺厚度(虚铺系数)垫好垫木,调整好摊铺机,并对烫平板进行充分加热,为保证烫平板不变形,应采用多次加热,温度不宜低于80.摊铺机行走速度根据沥青混凝土厂供应能力及配套压路机能力及数量宜控制在24m/min,并始终保持匀速前进,不得忽快忽慢,无特殊情况不得中途停顿。6。9、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摊铺应采用双基准线控制,基准线可采用钢丝绳或基准梁,高程控制桩间直线段宜为l0m,曲线段宜为5m。当采用钢丝绳作为基准线时,应注意张紧度,200m长钢丝绳张紧力不应小于1

39、000N。中、表面层应采用18m浮动基准梁作为基准装置,摊铺过程中和摊铺结束后, 设专人在浮动基准梁和摊铺机履带前进行清扫,及时对滑靴进行清理润滑,保证其表面洁净无粘着物。6.10、摊铺过程中两侧螺旋送料器应不停地匀速旋转,使两侧混合料高度始终保持熨平板的2/3高度,使全断面不发生离析现象。6。11、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检测摊铺温度、虚铺厚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并做好记录。6.12、沥青混合料摊铺预压密实度采用经过对比的核子密度仪检测,对比时相关系数下值不得小于0。98.6。13、所有路段均应采用摊铺机摊铺,但对于边角等机械摊铺不到的部位,必须采用人工摊铺时,则必须配备足够的人力,尽可能地缩短

40、整个摊铺及找平过程。摊铺时,将沥青混合料根据需要数量卸至指定地点,并在地面上铺垫钢板,由人工进行扣锨摊铺,用耙子进行找平23次,但不应反复刮平,以免造成混合料离析。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铁锨、耙子等施工工具进行加热,再蘸少许柴油与水混合液(但不要过于频繁),找平后及时进行碾压。7、沥青路面的碾压及成型7。1、沥青混合料的碾压一般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7.1。1、初压应紧跟在摊铺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采用614t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12遍。初压温度不宜低于120,碾压速度为1.52km/h,碾压重叠宽度宜为200mm300mm,并使压路机驱动轮始终朝向摊铺机。7。1。2、复压应紧接在初压后进行,

41、宜采用614t高频、低振幅振动压路机振压12遍,然后采用1626t轮胎压路机碾压24遍,直至达到要求压实度。复压温度不宜低于100,速度控制在45km/h.7。1.3、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采用614t的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23遍,至表面无轮迹。终压温度不宜低于80,碾压速度为34km/h。7.2.、碾压段长度以温度降低情况和摊铺速度为原则进行确定,压路机每完成一遍重叠碾压,就应向摊铺机靠近一些,在每次压实时,压路机与摊铺机间距应大致相等,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平行道路中心线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轮宽,最后碾压中心线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7。3。、在碾压过程中应采用自动喷水装置对碾轮喷洒掺加

42、洗衣粉的水,以避免粘轮现象发生,但应控制好洒水量。7。4、压路机不得在未压实成型的路段上转向、调头、加水或停留.振动压路机在已压实成型的路面上行驶应关闭振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7.5、设专人检测碾压密度和温度,避免沥青混合料出现过压现象.7.6、对路边缘、拐角等局部地区采用手扶式压路机、平板夯及人工墩锤进行加强碾压.8、接缝处理8.1、横向接缝8。1。1、每天施工缝接缝应采用平接缝,用3m靠尺检测平整度,用人工将端部厚度不足和存在质量缺陷部分凿除,使下次连接成直角连接.如下图所 : 新铺部分已压实路面8。1.2、将接缝清理干净后,涂刷粘接沥青油.下次接缝继续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mml0mm,摊铺完后用人工将已摊铺在前半幅上的混合料铲走.8。1.3、碾压时在已成型路幅上横向行走,碾压新层l00mm150mm,然后每碾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0mm200m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8。2、纵向接缝8.2.1、对已施工的车道,当其边缘部分由于行车或其他原因已发生变形污染时,应加以修理.对塌落部分或未充分压实的部分应采用铣刨机或切割机切除并凿齐,缝边要垂直,线型成直线,涂刷粘接沥青油后再摊铺新沥青混合料。碾压时应紧跟在摊铺机后立即碾压。9、开放交通及其他9。1、热拌沥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