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楼盖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21164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6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心楼盖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空心楼盖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空心楼盖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空心楼盖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空心楼盖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心楼盖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心楼盖施工方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万州天仙湖车库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本工程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方案, 主要依据现浇混凝土空心楼 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SG34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75:20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万州天仙湖车库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图纸以及国家相关文件、规范、 规定等要求编制。二、工程概况本车库工程采用梁式筏板基础,600mM 600mm断面的柱,最大柱距 为8.4m,多数柱距为7.8m,层高为3.9m,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由重庆市 设计院设计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按一定规则放置永久性埋入式内模 后,经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在

2、楼板中形成空腔的楼盖。三、施工方案( 一 ) 、施工顺序: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支撑系统搭设-安装模板-模板上划线定位-梁 钢筋、板底钢筋、肋间钢筋或网片安装 -预埋水电线管及竖向穿板管 - 内模安装、 内模抗浮技术处理 - 板面钢筋安装 - 钢筋、内模隐蔽检查 验收 - 铺设架空马道浇筑混凝土 - 混凝土养护 - 拆模。( 二) 、施工顺序及主要方法:1. 施工测量:将轴线位置和标高从设定的控制点引测到施工层。2. 模板支撑系统:(1)、根据楼板的总厚度 , 暗梁的宽度与平面具体位置作载取值 , 进行 竖向和侧向稳定计算 , 设计模板, 龙骨与支撑。(2)、现浇混凝土空心

3、楼盖应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钢管 采用的是48钢管,厚度3.2mm( 3)、脚手架搭设前必须验证持力层楼面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首 层的立杆位置事先放线确定; 二层的脚手架立杆支撑与下层立杆支撑在同 一垂直线上。(4)、立竿尽量采用通长钢管,如果需要搭接,其搭接部分的长度不 应小于 1 米,并采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 端部扣件至杆件的边缘不 得少于 100mm。 脚手架的立杆间距不得大于 900 mm。(5)、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21000 -31000。( 6)、完成以上架体搭设后,还必须按照

4、规范设置剪刀撑。( 7)、模板安装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对暗梁、内模、预埋管、孔等 做放线定位,核对无误后方可顺序施工。(三)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1)柱模板安装顺序:搭设脚手架-柱模就位安装-安装柱模-安设支撑-固定柱模-浇 筑混凝土t拆除脚手架、模板t清理模板。(2)柱模板安装技术要点 板块与板块竖向接缝处理,做成缝口拼接,然后架柱箍、支撑体系 将柱固定。支模板前先将柱脚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弹出纵横轴线及柱 外框边线及支模后的检查线(成排柱应弹出通线) ,根据测量标高,找 平调整柱底标高,底部不平的支模前在模板下口用 1:2 水泥砂浆找平 (注意找平砂浆嵌入柱内不得超过 10mm

5、,保证下口严密。柱模拼缝应刨光拼严,门子板应根据柱宽选用适当厚度(或用木方 加强),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漏浆、胀模,不产生外鼓。组拼好的 柱模外每隔500700m(视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而定)应加设牢固的 2 48X3.5钢管柱箍,防止炸模。柱边宽大于600mn8寸,柱纵横方向用1根 14高强对拉螺杆,间距同柱箍距离,柱箍竖向 600m。如下图所示:对拉蝶栓觀(方木)而檢I竖愣(於)柱模搭设示意图剖而艮TT6f/对拉雕面檢独立柱模安装时,要检查各边的垂直度和整体位置的正确,及时用 支撑拉牢。成排柱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 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根柱模。柱距不大时,用剪

6、刀撑及水平撑搭牢。柱 距较大时,各柱单独拉四面斜撑,保证柱子位置及垂直度准确。(四)墙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1)墙模板安装顺序: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2)墙模板安装技术要点:墙模板采用九夹复合板模板,内楞为50X 100mn木方,间距w 300mm 外楞采用2 4.8 x 3.2mm钢管,沿高度方向9道均分设置,采用 12 止水对拉螺栓,间距400mm模板施工时,砼墙模板坐落在钢筋砼现浇 梁上。模板底端外侧采用 12的定位筋。用来控制外模板下部位置;墙 内设 C 1 4间距同对拉螺杆的钢筋内撑, 能控制模板的断面尺寸。 待模板 校正竖直后,固定好支撑扣件

7、拧紧螺丝。(五)梁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1 )梁模板安装顺序:搭设和调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力撑)-按标高铺梁 底模板-定位拉线找直-绑扎梁钢筋-安装垫块-梁两侧模板-调整 模块。( 2)技术要点:梁模板安装前先将支撑系统用 48X 3.5脚手钢管搭成整体排架式, 排架立杆采用单立杆支撑,梁立杆搭设间距控制在 600900mm视梁跨 调整),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0.2%,梁底设置一道顶 撑。横杆处在立杆及顶撑上设置双扣件用于抗滑;接长立杆在接长立杆 底部下端增设一扣件;与纵横梁十字交叉处梁底设可调支撑(顶撑) 。 梁模与柱连接处,应考虑梁模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

8、料尺寸一般应 略为缩短(视木料膨胀率定) ,使混凝土浇筑后不致嵌入柱内。(六)有梁(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1 )模板安装顺序:“满堂红”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主龙骨-木枋次龙骨-板模板 拼装-柱头模板拼装-模板加固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2)技术要点: 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模板与墙、梁 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内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0.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按支承的方法,先将支撑系统用 48 x 3.2mm脚手钢管搭成整体排 架,排架用单立柱支撑,间距控制在600800m(视板跨及板厚调整), 再将板模板安装好,侧模板上

9、口向下100mn为排架上横杆的上表面高度, 再在横杆上铺50 x 100mm的木横楞,间距为250400mm对横楞进行找 平后,在横楞上面铺板底模板。底板模板铺好后,修补好所有边角,清理完所有垃圾,用胶带把板缝全部密闭。模板与梁连接处,应把板模拼铺到梁侧模外口齐平,避免模板嵌入 梁混凝土内,便于板模拆除。(3)隔离剂 模板隔离剂用专用隔离剂满涂二遍,隔离剂必须在模板使用前 1-2 天涂好,禁止在安装后涂刷,造成污染钢筋现象。模板使用拆除后,必须重新涂刷隔离剂。3. 钢筋绑扎、内模安装顺序:(1)、内模如在安装现场损坏,可用厂家提供的专用膜粘贴破损处, 内模贮存及安装过程中必须注意防火,临时堆放

10、内模处,必须有显著的 禁火标志。(2)、绑扎梁钢筋、肋间钢筋、摆放板底主受力钢筋。绑扎板底次受 力钢筋,垫好保护层垫块。绑扎钢筋时,注意钢筋叠加顺序。(3)、绑扎内模肋片钢筋。(4)、安装内模,然后将肋片内单肢箍按设计要求与上下肋片纵筋连 接。(5)、绑扎完板面钢筋后,即可使底筋、肋片钢筋、板面钢筋形成一 个可受临时施工荷载的空间结构, 铺上竹架板后可作为临时道路, 以方便 操作和防止踩坏管模。( 6)、钢筋绑扎后, 严禁在上面踩踏, 以保证负筋、 面筋位置的正确。 (7)、楼板上部钢筋及柱帽附加筋等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搭接,注意钢 筋叠加顺序。(8)、钢筋绑扎、内模安装隐蔽验收。4. 内模安装顺

11、序及方法:(1)、 内模施工前, 必须根据设计图纸中每块楼板的平面尺寸, 施工 缝位置、预留预埋情况、 内模的排布方向和设计长度, 进行排模设计, 每 层绘制一张内模排放图。 然后,依据排放图提出内模加工计划, 委托内模 生产厂家进行加工。( 2)、 内模运至施工现场后, 应按检验批要求进行验收及送检, 验收合格的内模要根据规格及长度分别堆放, 以便于管理和使用,安装时通过 塔吊将内模运至楼层作业面,作业人员根据所在层的排放图进行排放, 搬 运及排放时,注意轻拿轻放,不要损坏内模。内模贮存及安装过程中必须 注意有专人进行防火管理和监督,并配备一定数量的防火器具。(3)、内模安装:方法一:采用1

12、2#铁丝按图一所示穿过模板将板底钢筋垂直绑扎固定于下部 的支模钢管架上(绑扎点不仅限于图一所示位置,但尽量与模板下支模钢 管垂直)。板底钢筋每平米均匀穿孔5詬00mm12#铁丝图一内模安装时同一排必须保持顺直,两排管之间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 由于内模自重轻,在浇筑混凝土时,会产生较大浮力,造成内模左右位移 和上浮,把楼板上排钢筋顶起,发生质量事故,所以需采用专用固定卡及 相应方法进行固定。(固定方法详见内模安装固定图和抗浮处理措施图。 注意:铁丝一定要拉直拉紧,以便有效抵抗上浮力,避免产生向上位移。 铁丝严禁拉接在胶合板下的木龙骨上, 否则会将整个楼板底模拉起,起不 到固定内模的作用)。最后,

13、按设计要求将抗浮筋放置在已安装好的内模 上,用铁丝将抗浮筋同底板筋连接固定。具体施工步骤详见抗浮处理措施图方法二: 用铁丝套住抗浮筋,穿过模板孔,垂直绑扎在模板下方钢管架上(1) 抗浮压筋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2)抗浮压筋放置方式; 如是两根抗浮筋, 抗浮筋放置位置应距 管模端处14位置;.如是三根抗浮筋,抗浮筋放置位置应距管模端处 13 位置;步骤:( 1 )板上打孔(沿抗浮筋垂直方向 ;孔径 6mm)(2)用 14#铁丝套住抗浮筋,穿过模板孔,垂直绑扎在模板下方钢 管架上。如若模板打孔下方没有钢管, 应另增设钢管(详见施工工序图片) !4. 混凝土工程:(1 )混凝土施工采用商品砼、输送泵

14、输送的施工方法。混凝土拌合 物的塌落度为200mm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根据内模形式和混凝 土浇筑要求确定,不宜大于空心楼板肋宽的 1/2 和板底厚度的 1/2, 且不 得大于 31.5mm。(2)施工便道:上下作业人员搭设专门的施工通道,宽度 1.5m,坡度不得大于 1:3 ,并在两侧搭设扶手和栏杆,下面有通道时还应设置 180mn高挡脚板。施工和作业人员的作业通道必须搭设至作业点,边施工边拆除。输送管搭设专门的架空450mm架子,不得和楼面接触或直接支撑字楼 面和钢筋及管模上;施工人员不得直接踩踏板筋或管模。浇筑混凝土时, 要求有木工和钢筋工跟随,及时修复内模与钢筋,防止偏位、破损。(

15、3)钢筋隐蔽验收及内模固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混凝 土泵管支架须放置在胶合板或其他材料的垫板上,禁止直接放置在内模 上,以免刺破内模。( 4) 施工时,先对称浇筑柱子混凝土,后浇筑挡墙(严格控制分 层厚度,全高至少分四次循环进行浇筑)和梁、板部位混凝土,每块板 厚的混凝土要分两步浇筑完成。首先,将每块板的全部内模肋部混凝土 浇至1/2高,宜使用3cm直径插入式振捣棒仔细振捣混凝土,振捣棒插 入间距300mm浇筑砼时采用分层振捣(分层厚度约500mm),采 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动棒插点均匀,间距400mm,振捣上一 层时,插入下层510cm左右,消除冷缝。振捣时,严禁触碰钢 筋, 预埋

16、件 及线 管等 。 只有这样才能把内模下空气全部排除干净,使 内模下混凝土振捣密实。如果一次将混凝土浇筑到板顶,板肋部位被混 凝土掩盖,不但不方便振捣而且使内模下空气不易排出,很容易造成内 模下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蜂窝、麻面甚至孔洞。在本块板的所有肋 部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即可将剩余板厚的混凝土浇筑到设计标高, 并对肋部混凝土进行两次振捣,最后使用混凝土平板振捣器沿固定内模 的垂直方向振捣板面混凝土。对留在楼板下的固定铁丝,在底模板拆除后,用砂轮机沿板底割除, 在下面几乎看不到铁丝,混凝土观感质量好。本工程空心楼盖范围内的混凝土按设计分块一次成型,不留施工缝, 满足按设计和规范要求。(5)

17、 砼 试 件管 理砼试件在施工时按施工规范的要求留置标养( 或送试验室进 行标养)和同条件试件不得15组,试块派专人负责管理,编 号记录浇筑构件的时间 、强度等情况。(七)模板拆除( 1 )基本要求 侧模板拆除报告须经项目部、监理批准后方可实施拆模施工。 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 后,方可拆除。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 堆放并及时清运。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下表要求, 方可拆除(7 天或 10天凝期试件做强度试验,其强度值须符合以下标准) 。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比%板 502, 7

18、5 8 100梁、拱、壳 75 8 100悬臂构件 100(2)墙柱模板拆除:在混凝土强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拆除顺序为先纵墙后横墙。在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强度达 到1.0MPa后,先松动穿墙螺栓,使模板与墙体脱开。脱模困难时,再 用撬棍在模板底部撬动,严禁在上口撬动、晃动或用大锤砸模板,拆除 下的模板及时清理模板及衬模上的残渣、涂刷隔离剂,进行全面检查和 维修做好模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保证使用质量。(3)洞口模板拆除:松开洞口模板四角脱模器及与墙模的连接扣件, 撬棍从侧边撬动脱模, 禁止从垂直面砸击洞口模板。防止门口洞过梁混凝土拉裂,拆出的模板及 时

19、修整,所有洞口宽1m时拆模后立即用钢管后顶托回撑。四、主要施工技术措施及要求(一)、钢筋绑扎措施及要求:1. 要按照主梁钢筋、肋间钢筋、板底钢筋先后顺序进行绑扎,绑扎 钢筋时,注意钢筋叠加顺序。2楼板上部钢筋及柱帽附加筋等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搭接,注意钢筋 叠加顺序。否则会造成柱帽附近楼板厚度超高。(二)内模抗浮措施及要求: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采取防止单个内模位移上浮、楼板底模局部上 浮和钢筋移位的有效措施。施工中采用抗浮措施如下:1. 楼板纵横向底筋采用梅花状方式,在板底模上1m2 范围内均匀钻取 6 个铁丝穿过孔, 用 12# 铁丝绑扎底板钢筋纵横向节点, 并双肢穿过底 模钻孔处垂直绑扎固定于下

20、部的支模钢管架上, 铁丝一定要拉直拉紧确保 固定可靠、牢固(见图一) 。2. 采用专用固定卡及相应方法进行固定。将内模装入固定卡内,将 内模及固定卡按排放图安装好, 再用 16#铁丝将固定卡与底板筋垂直捆绑 连接(详见内模安装固定图) 。3. 用 16#铁丝将抗浮筋与底板筋垂直捆绑连接。4. 内模如在安装现场损坏,可用厂家提供的专用膜粘贴破损处,内 模贮存及安装过程中必须注意防火。(三)混凝土浇筑措施及要求:1. 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为 180mm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 得大于 31.5mm。2. 混凝土要分两步浇筑完成,第一先对称浇筑柱子和砼挡墙(分层 厚度500mm,振动棒的插点均匀(

21、点与点间间距w 500mr)振捣适度(五 明显下沉和气泡基本排完且整体性蠕动) 。3. 质量要求:内实外光、成型标准。五、施工质量要求(一). 内模安装要求位置准确和整体顺直,并符合下列要求:1. 内模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 区格板周边和柱周围混凝土实心部分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二). 施工过程中,预留、预埋设施(水平管线、电线盒等)的安装 应与钢筋安装、内模安装等工序交叉进行。(三). 预留、预埋设施宜布置在楼盖结构的楼板实心区域、肋宽范 围内。当预留、预埋设施无法避开管模时,可对管模采取端开或锯缺口 等措施,事后封堵。(四). 梁板钢筋绑好后,严禁利用上层钢筋或负筋铺板作人行和浇

22、筑混凝土的通道,以免将钢筋踩到下面,而影响底板的受力性能。六. 应急措施:浇筑混凝土须由北向南平行进行浇筑,每次浇筑单元为一跨(1/3跨位置断),避免大面积浇筑后遇紧急情况而无法按预定位 置留设施工缝;严格控制砼坍落度,每台班次应至少进行一次抽 检测试。防止浇筑混凝土期间的大雨,准备适量的彩条布,浇筑混凝土遇大 雨时立即进行覆盖,避免新浇筑的混凝土被雨水冲刷。停电的应对:准备30KW功率柴油发电机1台防止停电而无法进行振 捣和必须的照明;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旁站和指导),防止不按规定程序操 作的现象发生。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

23、GJ130-2001)。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 的计算结果。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5米,以屋面层为计算依据,基本尺寸为: 板厚为460mm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1=0.6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采用的钢管类型为I48X 3.2mm000图1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 连续梁计算。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24、。1.荷载的计算:(1) 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 30.000X 0.400 x 1.000=12.00kN/m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 0.350 x 0.600 x (2 x 1.700+0.900)/0.900=1.003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2.000+2.000) x 0.900 x0.600=2.160kN均布荷载 q = 1.2 x 30.600+1.2 x 1.003=37.924kN/m集中荷载 P = 1.4 x 2.160=3.024kN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

25、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W = 60.00 x 1.80 x 1.80/6 = 32.40cm 3;I = 60.00 x 1.80 x 1.80 x 1.80/12 = 29.16cm 4;3.02kN37.92kN/m计算简图0.148弯矩图(kN.m)N1=3.352kN N2=9.752kN N3=10.947KN N4=9.752KNN5=3.352kN最大弯矩 M二0.205kN.m 最大变形 V二0.4mm(1) 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205 x 1000X21000/32400=6.327N/mm2面板的抗

26、弯强度设计值f,取15.00N/mm;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 f,满足要求!(2) 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 X 5180.0/(2 X 600.000 X218.000)=0.719N/mm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抗剪强度验算 T T ,满足要求 !(3) 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352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225.0/250, 满足要求 !二、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一)板底木方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 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0.947/0.600=18.246kN/m最大

27、弯矩 M = O.lql 2=0.1 x 18.25 x 0.60 x0.60=0.657kN.m最大剪力 Q=0.6x 0.600x 18.246=6.568kN最大支座力 N=1.1 x0.600x18.246=12.042kN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3W = 3.30 x8.50x8.50/6 = 39.74cm ;最大变形 v =0.677 x 15.205 x 600.04心 00 X 9500.00 X2302968.8)=0.610mm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250,满足要求!三、板底支撑钢管计算(一)板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

28、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F3rf2Z1450300_ 45013.35kN9.75kN10.95kN9.75kN3.35kNA支撑钢管计算简图0.5960.380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变形图(mm)5.475.472.532.530.820.820.82 r5.475.4710.57070.82=l 42.532.53支撑钢管剪力图(kN)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max=0.596kN.m最大变形vmax=0.291mm 最大支座力 Qmax=16.043kN 抗弯计算强度 f=0.596 x 106/4729.0=126.11N/mm2

29、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n?,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4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梁底支撑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无需要计算。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 5.2.5):R Rc其中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6.04kN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

30、.0kN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N1 = 16.04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1.4)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 X 0.129 X4.900=0.759kNN = 16.043+0.759=16.802kN卩一一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10/i 查表得到;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 i = 1.59A 立杆净截面面积(cm 2) ; A = 4.50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 ; W = 4.73”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

31、2;10计算长度(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 (1)或(2)计算10 = k1uh(1)10 = (h+2a)(2)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85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 ;u = 1.70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 0.00m ;公式(1)的计算结果:宀=187.59N/mn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足要求!公式(2)的计算结果:宀=59.10N/mn?,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74.20N/mn?,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 隐患。

32、表1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1步距 h(m) h 0.90.9h 1.21.2h 1.51.5h 2.1k11.1631.1671.1851.243表 2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2H(m) 4 6 8 10 12 14 16 1820 25 30 35 40h+2a 或 u1h(m)1.351.0 1.014 1.026 1.039 1.0421.0541.0611.0811.0921.113 1.137 1.155 1.1731.441.0 1.012 1.022 1.031 1.0391.0471.0561.0641.0721.092 1.111 1.129 1.1491.531.

33、0 1.007 1.015 1.024 1.0311.0391.0471.055 1.062 1.079 1.097 1.114 1.1321.62 1.0 1.007 1.014 1.021 1.029 1.036 1.0431.051 1.056 1.074 1.090 1.106 1.1231.80 1.0 1.007 1.014 1.020 1.026 1.033 1.0401.046 1.052 1.067 1.081 1.096 1.1111.92 1.0 1.007 1.012 1.018 1.024 1.030 1.0351.042 1.048 1.062 1.076 1.09

34、0 1.1042.04 1.0 1.007 1.012 1.018 1.022 1.029 1.0351.039 1.044 1.060 1.073 1.087 1.1012.25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1.037 1.042 1.057 1.070 1.081 1.0942.70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1.037 1.042 1.053 1.066 1.078 1.091以上表参照 杜荣军: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 安全六、梁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

35、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1. 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a. 梁板模板支撑架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b. 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刚度;c. 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 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2. 立杆步距的设计:a. 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b. 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c. 高支撑架步距以 0.9-1.5m 为宜,不宜超过 1.5m。3. 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a. 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

36、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b. 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 4-6 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 1/3 ;c. 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 10-15m 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d. 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 设水平加强层。4. 剪刀撑的设计:a. 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b. 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5. 顶部支撑点的设计:a. 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b.

37、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c. 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 N 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6. 支撑架搭设的要求:a. 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 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 框格层中设置;b. 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 求;c. 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 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d. 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7. 施工使用的要求:a. 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 最好

38、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b. 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 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 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c. 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横杆下绕、弯曲、 扣件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七、板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 = 8.380/0.500=16.760kN/m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 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8.380/0.500=16.760kN/m最大弯矩 M

39、二 O.lql 2=0.1 X 16.760 X 0.50 x 0.50=0.419kN.m 最大剪力 Q=0.6 X 0.500 x 16.760=5.028kN 最大支座力 N=1.1 X 0.500 X 16.760=9.218kN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W = 5.00 X 10.00X 10.00/6 = 83.33cm 3;I = 5.00 X 10.00X 10.00X 10.00/12 = 416.67cm 4;(1) 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419 X 106/83333.3=5.03N/mm2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13.0N/mm2

40、, 满足要求 !(2) 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3) 挠度计算最大变形 v =0.677 X 13.966X 500.04/(100 X 9500.00X4166666.8) =0.149mm最大挠度小于 500.0/250, 满足要求 !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屋面层部分梁、板砼,折合板厚 0.40米计算现浇砼自重,楼面板以 屋面作为计算代表,对楼板验算支撑受力情况。实际(空心)板厚 0.46 米,取板厚0.32 米验算模板架体强度 .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5米,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b=0.50米,立杆的横

41、距1=0.6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X 3.2mm图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OOb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 , 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 跨连续梁计算。静荷载标准值 q1 = 26.000 x 0.200 x 0.900+0.350 x 0.900=4.995kN/m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2.000) x 0.900=3.600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V = 90.00 x1.80x1.80/6 = 48.60cm 3;I = 90.0

42、0 x1.80x1.80x1.80/12 = 43.74cm 4;(1) 抗弯强度计算:f = M / V f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 (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 (N.mm);V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 15.00N/mm2;M = 0.100ql 2其中 q 荷载设计值 (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 x(1.2 x4.995+1.4 x3.600) x0.300x 0.300=0.099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99 x 1000x1000/48600=2.043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 满

43、足要求 !(2) 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3) 挠度计算:v = 0.677ql 4 / 100EI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二 0.677 X 4.995 X 3004/(100 x 6000X 437400)=0.104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300.0/250, 满足要求 !二、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1. 荷载的计算(1) 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kN/m) : q11 = 26.000 X0.200X 0.300=1.560kN/m(2)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kN/m) : q12 = 0.350 X0.300=0.105kN/m(3) 活

44、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m) :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2.000) X0.300=1.200kN/m静荷载 q1 = 1.2 X1.560+1.2 X0.105=1.998kN/m 活荷载 q2 = 1.4 X1.200=1.680kN/m2. 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 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3.310/0.900=3.678kN/m最大弯矩 M = O.lql 2=0.1 x 3.68 x 0.90 x 0.90=0.298kN.m最大剪力 Q=0.6 x

45、0.900 x 3.678=1.986kN最大支座力 N=1.1 x0.900x3.678=3.641kN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W = 5.00 x8.00x8.00/6 = 53.33cm 3;I = 5.00 x8.00x8.00x8.00/12 = 213.33cm 4;(1) 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298 x106/53333.3=5.59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13.0N/mm2, 满足要求!(2) 木方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3) 木方挠度计算最大变形 v =0.677 x1.665x900.04/(100 x9500.00x2133333.5)=0.365mm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 900.0/250, 满足要求 !三、板底支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A*900900900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变形图(mm)支撑钢管剪力图(kN)经过连续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