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子天利高新5万吨仲丁醇工程报告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2338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山子天利高新5万吨仲丁醇工程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独山子天利高新5万吨仲丁醇工程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独山子天利高新5万吨仲丁醇工程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独山子天利高新5万吨仲丁醇工程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独山子天利高新5万吨仲丁醇工程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独山子天利高新5万吨仲丁醇工程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山子天利高新5万吨仲丁醇工程报告书.doc(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 11评价原则 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规,根据自治区环保局对大纲的批复和专家评审意见,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本项评价工作,评价方法力求正确、可靠,评价结论力求客观、准确,环保措施经济实用。 12编制依据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23新疆独山子天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万吨/年仲丁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1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独山子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仲丁醇项目立项的批复计工交20001385号。 125新疆独山子天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万吨/年仲

2、丁醇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2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 127新疆独山子天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万吨/年仲丁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 128自治区环保局环监发200191号关于新疆独山子天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万吨/年仲丁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批复。 13环境保护目标 131保护项目区空气环境质量,使厂区、厂界甲醇、非甲烷总烃浓度低于GB16297-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新污染源),生产用热增加燃气污染物排放满足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要求,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 132保护污水排放区水

3、环境,控制装置区排水水质满足污水处理厂进水要求,处理厂排水水质为满足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达标排水,严禁生产废水明排及排放入渗。 133保护厂区、厂界声环境,使之满足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类区标准。 134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施工影响及严防事故排放,减缓项目区生态环境影响。 14评价范围与评价标准 141评价范围 (1)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内为厂区、厂界及项目涉及的独山子区空气环境。 (2)水环境评价范围:水源区、厂区、污水排放区。 (3)声环境评价范围:厂区、厂界。 (4)生态环境评价范围:

4、厂区及外围影响区。 142评价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 GHZB1-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 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类工业区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297-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甲醇、非甲烷总烃指标限值(新污染源)和NOx、SO2,颗粒物排放浓度标准限值; 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类工业区标准。 15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工作重点 151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工程内容及区域环境特征,确定本次评价为三级评价。

5、 152评价工作重点 本次评价工作涉及的内容有工程分析、大气、水、噪声、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污染治理措施分析及总量控制、环境监控计划等内容,其中工程分析和污染治理措施分析是本次环评工作的重点。第二章 项目所在区域周围环境概况 21自然环境概况 211地理位置 拟建项目位于独山子区北部,布置在独山子石化总厂第二电厂西北面,停建的烷基苯装置规划用地以南,独克公路以西的区域。与同期建设的3万吨/年甲基叔丁基醚工程和3万吨/年甲乙酮工程联合布置。这里北距奎屯市约14km,西北距乌苏市区约20km,自炼油厂接312国道的公路与矿区铁路专线分别从拟建厂区东、西侧不远处穿过,交通较为方便(地理位置详见图2-1

6、)。 212地形地貌 建厂区周围地势开阔平缓,南高北低,自然坡度平均为27,处于山前倾斜的戈壁平原,地貌形态单一。以西约2km为南北流向的奎屯河,河谷切割深达百米以上,南面4km为低山丘独山子山,山丘东侧3km为独山子区南洼地水源。厂区地处奎屯河冲洪积扇上部,呈较典型的洪积戈壁砾石带地貌景观。由于拟建项目所处位置地势较高,对防洪无特殊要求。 213地质、水文 独山子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新第三纪以来形成的乌鲁木齐山前坳陷的西段,上覆300-500m厚的第四纪冲积洪积松散砂砾石层。地下水埋深一般大于50m,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该区主要地表水系奎屯河全长70km,集水面积1564km3,年迳流量6.

7、034108m3,洪水期最大流量173m3/s,最小流量4.2m3/s,属山区降雨及隔雪水补给型,迳流年内分布不均。奎屯河是独山子地区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214气候与气象特征 独山子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中心,远离海洋,属大陆北温带干旱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漫长,降雨较少,气候干燥,温度的年、日变化大,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该区域平均风速为2.6m/s,年主导风向为西风,其次为东南风。具体资料如下: (1)温度 年平均温度 7.3 极端最高温度 42.2 最热月份平均温度(七月) 22.6 最热天平均温度 35.1 连续三天最热天平均温度 33.0 极端最低温度 -37.5 最热

8、月份平均最高温度(七月) 32.6 最冷月份平均温度(一月) -21.4 最冷月份平均温度(一月) -16.6 最冷月份平均温度 -33.7 连续五天最冷天平均温度 -32.9 (2)湿度 最大相对湿度 98% 最小相对湿度 0% 年平均相对湿度 58% (3)气压 年平均气压 0.0919Mpa 历年最高气压 0.0946Mpa 历年最低气压 0.0900Mpa (4)降雨 年平均 158.4mm 年最大 279.0mm 年最小 71.4mm 日最大 21.1mm 月最大 62.0mm 连续天数/量 10d/21.8mm (5)降雪和雪载 年最大 48.3cm 最大累积深度 41cm 年平均

9、 30.6cm 年最小 14.4cm 基本雪载 5Mpa/m2 (6)风向和风载 正常风载(距地面10m处) 6Mpa/m2 主导风向 W(17%) 次多风 SE(9%) (7)风速 年平均风速 2.6m/s 最大风速 26m/s (8)蒸发量 一年内平均蒸发量 2109.9mm 年最大蒸发量 2587.1mm 年最小蒸发量 1721.3mm (9)其它 地震烈度 7度 地下水位 150-200m 年平均雷暴天数 21d 岩石上允许载荷 30-50t/m2 土地的电阻 2.5X104X欧姆CM 土地的冻土深度 150cm 年平均日照时间 2181.4h 年平均雾罩时间 9.6d 年最大雾罩时间

10、 20d 年最小雾罩时间 2d 22社会环境概况 独山子是一个以先进的炼油及乙烯生产工业为主的石油城镇,经过五十多年来的不断建设,独山子区已发展成为人口约5万人的工业城,目前该区年炼油能力已达600万吨,乙烯产量近18万吨,1999年产值51亿元;独山子区各类文化教育、医疗、生活设施齐全,有中小学、技校、中专、职工学校和职工医院以及商店、公园等。 独山子系属克拉玛依市的市辖区,与奎屯市、乌苏市构成三足鼎立和相关联系的三角区,该三角区地处北疆西部中心,是新疆西部的交通枢纽和经济要地。 该区交通运输比较发达,处于北疆西部的交通枢纽地带,乌-奎高速公路和乌-伊公路横贯东西,向北有独克公路,向南有独库

11、公路,紧靠独山子区北侧的北疆铁路已全线运营,成为进入国际经济循环的一条重要渠道。 23环境质量 23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本次评价,我们收集了独山子石化总厂环境监测站2000年全年四个季度对独山子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资料,统计结果见表2-1,监测点位见图2-2。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位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其浓度限值见表2-2。 表2-1 2000年独山子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数据(日均值) 单位:(mg/m3) 项 目 点 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TSP一季度环保站0.0940.1270.2120四 校0.046

12、0.0610.2421部 队0.0390.0650.2072二季度环保站0.0480.0330.2162四 校0.0070.0140.2583部 队0.0140.0300.3362三季度环保站0.0340.0020.0997四 校0.0030.0010.1059部 队0.0130.0010.0953四季度环保站0.0110.0230.0517四 校0.0020.0120.0768部 队0.0040.0110.0684 表2-2 大气环境评价标准污染物取值时间标准值(mg/m3)SO2日平均值小时平均值0.150.50NO2日平均值小时平均值0.120.24TSP日平均值0.30 (2)大气环境

13、质量现状评价 评价方法本次环评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计算公式为: 式中:Pii污染物的单位项污染指数; Cii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值; CO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fii污染物的污染负荷; n为参与评价的污染物项目数。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采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见表2-2)。 评价结果 根据前述评价方法通过评价计算得到评价结果见表2-3。 表2-3 评价区大气环境现状评价结果 Pi污染指数,fi污染负荷系数(%)季节 项 目 测 点SO2NO2TSP合 计PifiPIfIPifIP一 季度环保站0.6326.31.0644.20.7

14、129.52.40四 校0.3119.00.5131.30.8149.71.63部 队0.2617.40.5436.20.6946.41.49平 均0.420.90.7037.20.7341.91.84二 季度环保站0.3224.20.2821.20.7254.61.32四 校0.054.90.1211.70.8683.41.03部 队0.096.20.2517.11.1276.71.46平 均0.1511.80.2216.70.9071.51.27三 季度环保站0.2743.50.023.20.3353.30.62四 校0.025.30.012.60.3592.10.38部 队0.0921.

15、40.012.40.3276.20.42平 均0.1323.40.012.70.3373.90.47四 季度环保站0.0716.30.1944.20.1739.50.43四 校0.012.70.1027.00.2670.30.37部 队0.038.60.0925.70.2365.70.35平 均0.049.20.1332.30.2258.50.38 表2-3的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当地总的环境空气质量良好,TSP、SO2、NO2三项污染指数日均值均未超标,当地环境质量夏季好于冬季,全年首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 232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2321评价区水环境条件 (1)区域环境水文地质

16、特征及水资源分布 评价区主要地表水系奎屯河,发源于北天山支脉依连哈比尔尕山高山区的永久冰雪带,接受冰川融水、融雪水、大气降水、裂隙水、地下水的补给,形成了丰富优质的水源,该河多年平均迳流量达6.034亿m3,年平均流量16.72m3/s。奎屯河出山口后,河水不断下渗,补给地下水,由于独山子镇南部背隆构造隆出地面形成独山,将奎屯河洪冲积扇上部与中下部分割开来,并在上部形成小盆地(独南向斜洼地),从而在盆地中巨厚的松散沉积砂砾石层中储存了丰富的地下水源,目前该洼地已开辟为南洼地第二水源地。独山子背隆以北至奎屯市一带,由南向北,第四纪洪冲积松散砂砾层厚度变薄,含水层岩性逐渐变细及过渡为多层结构,奎屯

17、河水不断下渗散失补给该区地下水,使该区成为地下水迳流相对活跃的地带,独山子矿区第三水源地位于南洼地二水 源下游偏东方向,受南洼地地表水(主要为季节暴雨洪流)及依什肯乌鲁山两侧地下潜流的侧向补给,计划开采水量1m3/s,可用以补足枯水期一、二水源供水量。 (2)独石化污水库工程区水环境条件 污水库工程所在区域地势南高北低,由老洪积扇至冲洪积平原地层岩性自南而北具有显著的分带性,颗粒由粗变细,由扇顶溢出带冲洪积平原,水位埋深由大小大,水质由好变差,古洪积扇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砾石层,含泥量高,分选差,较密实,地下水埋深较大,水质较好。至溢出带,受地形影响,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浅,向下至冲洪积平

18、原区,潜水埋深又呈下降趋势。 库区位于溢出带下游约5km,潜水埋深26m,多为35m,头道沟下游地段沟底高于潜水位,大部分均低于潜水位。二道沟大部分地段沟底高于潜水位,只有南部局部地段低于潜水位。 区域地下潜水水力坡度约4,迳流滞缓,为垂向交潜缓流型迳流,流向北偏东,潜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入渗、承压水越流补给和上游侧向流入,排泄方式主要为沟谷排泄,下游侧向流出及潜水蒸发等。库区潜水水量小、水质差,无开采价值,承压水往往以多层分布,可供饮用和工农业利用,其中,承压不自流含水层位于地表45m以下,顶板厚20m左右,上部潜水含水层的越流补给相当微弱,承压自流含水层位于地表70-95m以下,顶板厚

19、15-30m,底板埋深100-115m,为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含水层。 污水库以东约4km的吐尔条沟部分地段常年有水,春季融雪及季节性暴雨洪流期内,该沟可形成较大的地面迳流,其源头经过安集海乡部分农田,在灌溉期间也有渠道或灌溉渗漏水进入沟中。污水库区远离奎屯河,且无地表水系与之相通,详见评价区地表水系分布图2-3,因此污水库的蓄水和排水对奎屯河没有影响。 232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评价我们采用独山子环境监测站2000年的地下水质监测数据,及该站2000年对污水库区下游承压水的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采样布点及监测指标 根据水环境评价区范围,选择有代表性的地下水采样点

20、4个(包括二、三水源地水井),见厂址地理位置与采样布点图2-1,并参照1997年的监测数据进行比照分析。采样时间:2000年8月22日。污水库区下游承压水采样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 监测项目:PH值、总盐、总硬度、硫化物、挥发酚、氨氮、COD、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六价铬(Cr6+)、氯化物、硫酸盐、氰化物、砷、铅、石油类共16项指标。水质监测结果见表2-4。 表2-4 评价区地下水质监测结果采样点号采样地点水质指标(除PH值外,均为mg/L)PH总盐石油类挥发酚氨氮氰化物硫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六价铬砷铅备注1污水库北牧业用水井7.

21、602440.000.0000.000.000.0080.3460.022113.954.092.40.800.0020.0100.012000年监测数据2污水库东北沙湾县界7.682860.000.0000.0050.000.0080.2190.03070.9344.072.80.880.0020.0080.013二水源7.310.0250.0010.0011.460.00640.390.350.0024三水源7.480.0250.0010.0010.5230.0067.500.320.0021污水库北牧业用水井8.121540.000.003Y0.0010.0060.0140.01344.

22、914.5810.20.700.0000.0150.011997年监测数据2污水库东北沙湾县界8.132760.000.002Y0.0030.0000.1460.00392.552.9352.10.760.000.0190.013二水源7.702340.0000.003Y0.0000.0011.070.001159.526.4254.70.720.0000.0050.014三水源8.121740.000Y0.0160.0000.0000.9870.04040.214.1720.00.610.0000.0080.01 (2)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评价区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23、14848-93)类标准,其各项指标基本等同于生活饮用水质标准(GB5749-85),各采样点(水井)均具备饮用水功能,选用该标准评价较为适宜。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所监测的水质项目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2-5。 表2-5 评价区地下水质现状评价结果采样点位 指标采样地点PH总盐石油类挥发酚氨氮氰化物硫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六价铬砷铅备注1污水库北牧业用水井0.400.240.00.00.00.00.040.021.10.250.220.370.270.040.20.0052000年数据2污水库东北沙湾县界0.450.290.00.00.020.00.040.011

24、.50.160.180.290.290.040.160.0053二水源0.210.50.50.020.0730.30.160.170.044三水源0.320.50.50.020.0260.30.030.110.041污水库北牧业用水井0.750.150.001.50.000.020.030.00.650.100.060.040.230.000.280.0051997年数据2污水库东北沙湾县界0.760.280.001.00.000.060.000.010.150.200.210.250.250.000.380.0053二水源0.470.230.001.50.000.00.000.050.050

25、.3450.100.220.240.000.10.054三水源0.750.170.000.080.000.000.000.050.000.240.060.080.200.000.160.05评价标准6.5-8.510000.05*0.0020.20.050.2*200.024502502503.00.050.050.2注:*为选用参考标准。 由表2-5的评价结果可看出: 除挥发酚、亚硝酸盐指标在个别采样点略有超标现象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在标准值范围内,说明目前评价区地下水质良好,基本上未受到人为污染。 对污水库区周围地下水的(监测点为承压自流水)监测结果表明,特别是对比1号与2号污水库下游承压水

26、井1997年及2000年的监测数据,说明该地区地下水(主要指承压水)未因建库和污水排放受到污染。 232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1)采样点布设及监测结果 奎屯河为评价区主要地表水系,也是独山子矿区取水水源之一。其年内各季迳流量虽然变化较大,但常年有水,并大量供给下游农业用水。 本次评价采用2000年的监测资料,在奎屯河一水源取水口附近进行采样分析,并与以往评价中对奎屯河水质的监测分析资料对照,列入表2-6。 表2-6 奎屯河水质监测结果统计监测单位采样时间指标采样点PH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CODcrBOD5氰化物氨氮悬浮物总盐总硬度砷氟化物硫酸盐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独山子乙烯环境监测站1997.7

27、-7.780.000.000.0022.441.120.000Y366930.02211.0-7.920.000.000.0021.981.260.00Y328910.02213.1-7.940.00.000.0022.321.700.000Y388950.01611.5独山子石化公司环境监测中心2000.8-7.60.0250.0012.023.150.001 注:-水源上游2km,老龙口下游3km。-水源取水口附近。-乌苏奎屯公路奎屯河大桥。 监测项目选取PH值、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CODcr、BOD5、氰化物、氨氮、悬浮物、总盐、砷、硫酸盐共12项。 (2)奎屯河水质现状分析与评价

28、奎屯河水质监测结果,按(GHZB1-1999)类水域标准值,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评价结果见表2-7。 表2-7 奎屯河水质监测结果评价(Pi)采样时间 水质指标标准及样点PH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CODcrBOD5氰化物氨氮悬浮.物总盐砷硫酸盐1997年评价标准值(GB383888)6.5-8.50.050.0051540.20.02*10000.05250-断面0.520.0000.40.160.280.000.000.090.440.04-断面0.610.0000.40.10.3150.0000.000.0960.440.05-断面0.630.0000.40.150.4250.000.00

29、0.090.320.052000年-断面0.400.50.20.130.790.005*为非离子氮指标,评价指标按换算为非离子氮浓度后计算。 由表2-6、表2-7的现状水质和历史资料对比及评价结果可看出: 奎屯河水质良好,各项主要污染指标均在标准值范围内,且大多远低于标准值,说明河水至今尚未受到较大的人为污染影响,基本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 奎屯河断面悬浮物指标较高,与监测期间河水冲刷大量泥沙有关。老龙口以下奎屯河下游河床内,每年均有相当数量人员淘沙取石,对河床有一定程度损坏,也造成河水悬浮物指标居高不下。 与历史资料相对比,奎屯河水质近年来无明显变化,PH值呈偏碱性,其余水质指标基本满足(GH

30、ZB1-1999)中类水域标准要求。 独山子矿区一水源取用奎屯河水,经处理后并入给水管网,据常规监测资料,一水源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质标准(GB5749-85)要求。 233生态环境现状 2331土壤环境现状 拟建工程地处天山北麓洪冲积扇中部,土层均为很薄的典型荒漠土壤灰漠土,土层厚约10-50cm,土层下部均为砂砾层,地表多为砂砾石,土层结构稳定。自厂址至污水库的污水管道沿线除灰漠土外又分布有草甸土、沼泽土、盐土等。在奎屯河洪冲积扇上部有棕钙土分布,而奎屯市一带分布有草甸灰漠土,灌耕土、灌溉潮土等。污水库则位于盐土分布带上。拟建工程所在地区及排污管道和污水库所在区域的土壤类型及分布见图2-4。

31、 2332植被现状调查 1)评价区主要植被类型 按中国植被地理区划,评价区域属新疆荒漠区、准噶尔荒漠省、乌苏奇台州。 区域内主要分布有7种植被类型,如图2-5。该7种主要植被类型如下: 蒿属群落 分布于独山子以南海拔900m以上的洪冲积扇和前山丘陵区。土壤为山地棕钙土和淡棕钙土。建群植被为博乐蒿(Artemisia borotalensis)和喀什蒿(Artemisia kaschgarica),此外有叉毛蓬(Petrosinonia sibirica)、猪毛菜(Salsola spp)、骆绒藜(Eutotia ceratoides)、沙生苔草(Carexphysodes)、东方旱麦草(Ere

32、mophron orientale)、双花郁金香(Tulipa biflora)等植物伴生种。为该区重要的春秋草场。 盐生假木贼群落 位于洪积扇中下部,在独山子镇以北至奎屯南一带呈带状分布,拟建工程即在此带中。在较低洼地带植被以蒿属为主,并伴生有驼绒藜等。该类型是该地区的春秋草场。植被样方如下:种 类高 度盖 度盐生假木贼(Anabasis salsa)15cm15%叉毛蓬(Petrosinonia sibirica)12cm1%博乐蒿(Artemisia borotalensis)25cm4%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m)6-15cm2%涩芥(Malcolmia af

33、ricana)4cm2%东方旱麦草(Eremophron orientale)6cm0.5%猪毛菜(Salsola spp)8-12cm1%总盖度约25.5% 琵琶柴群落 位于洪冲积扇下部部分地区和冲积平原。植物以灰漠土的典型代表植物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a)为主。伴生叉毛蓬、猪毛菜及一些短命植物,高度20-30cm,盖度15-25%。污水管线穿过此群落。 梭梭群落 位于扇缘带上部过渡地带,梭梭(haloxylon sp)高1.2-2m,伴生有琵琶柴、叉毛蓬、猪毛菜等,总盖度可高达40-50%。 红柳、芨芨草甸群落为扇缘带的典型植被,地下水位浅,有些地方为红柳(Tamar

34、ix sp)为主的群落,有时总盖度达60-80%,红柳高达2-2.5m。但扇缘带大多数地区生长以芨芨草(Achauatherum splendeds)为主的群落,伴生红柳、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冰草(Cristatum gaertn)、玲铛刺(Halimodumdron halodendrou)等。排污管道即穿过该类型植被分布区。 盐柴类群落 为扇缘带盐土分布区,地下水位较浅,地表强烈积盐,生长小叶碱蓬(Suaeda microphylla)、囊果碱蓬(Suaead physophora)、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盐节木(Halocnemum

35、 strobilaceum)为主的盐生植被。伴生有红柳、猪毛菜等,高度40-60cm,盖度10-40%不等。拟建工程污水排往乙烯厂污水处理站,乙烯工程污水管道较长距离穿过此区,独山子矿区污水库也位于与琵琶柴群落交错地带。污水库南的植被样方如下:种 类高 度盖 度小叶碱蓬(Suaeda microphylla)30cm20%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25cm50%盐节木(Halocnemum strobilaceum)25cm5%猪毛菜(Salsola spp)10-20cm2%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a)10-25cm5%总硬度约37% 绿洲农田区 人类垦殖的农业区,主要为多种类型的农作物,分布于奎屯市郊及乌苏等地。独山子也有小面积分布(农场)。 此外,该区域还有小面积的芦苇群系,小蓬群系等植被类型。 工程区植物种类见表2-8。 表2-8 拟扩建工程区域植被名录序 号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