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23422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台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OF TAIZHOU CITY国环评证乙字第2002号二一三年 七 月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是台州市“六纵七横四疏港”干线公路网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温岭市域公路网“八纵四横”中的主要干线公路之一,已纳入温岭市交通发展规划,同时也是玉环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2008-2012)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岭市西南部经济相对欠发达,目前只有一条县道竹盖线(四级公路)是该地区的

2、主要交通干线。该地区有三个规划工业点(温峤镇青屿中心村工业点、温峤镇江厦中心村工业集聚点、坞根镇下呈机械工业点),为了更好实施其工业点,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条高等级的公路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环境。玉环县大麦屿港区是台州市组合式港中最南端的港区,2008年5月国务院正式同意大麦屿港区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大麦屿港从原来的二类口岸升级为一类口岸,标志着大麦屿港已步入浙中南重要的中枢港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大麦屿港通过公路集疏运系统的货运量为610万吨。目前承担玉环县境内的对外交通主要是76省道及76省道复线,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通行能力严重下降,影响玉环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增加一条对

3、外通道。建设本项目,不仅为玉环对外交通开辟了新的通道,完善了大麦屿港综合集疏运系统,也有利于改善温岭市西南部落后的交通状况,完善温岭市交通网络。同时对完善台州市快速交通网络,改善道路路网服务水平,提高整个区域的通行能力,形成环通自如的交通体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项目路线全长39.544公里(扣除利用已建设西环线长7.6公里、旗峰大道长1.825公里,均位于温岭境内),其中涉海路段约1.349公里(不在本次评价范围之内),实际陆域建设里程长约28.77公里(其中温岭段长19.272公里,玉环段长9.498公里),采用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路基宽24.5米,路面均采用沥

4、青砼路面。本项目建设桥梁23座共长10580米,涵洞39道,平面交叉22处,隧道3座,征用土地2447.98亩,拆迁房屋84824平方米。本项目总估算为39.376亿元。项目建设单位为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和玉环县交通运输局。本项目的项目建议书于2011年6月28日经浙江省发改委批复(浙发改函2011142号),由于工可几经调整,实际建设的规模与原来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有出入,本评价以目前最终的工可报告的推荐路线进行评价。为保证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该项目的建设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我院受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和玉环县交通运输局的委托,通过对本项

5、目的主要工程特征分析、污染情况调查分析及项目拟建地环境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范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要求,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于2013年4月在玉环召开了报告书评审会,会后,我们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了认真修改和补充,并于2013年7月经专家复核,我们针对复核意见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完成了报告书(报批稿),由建设单位报请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作为建设业主在项目建设及营运过程中环境保护管理的技术文件和决策依据。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周期和投资情况1.2.1主要建设内容路线起点位于温岭市泽国镇东村,将在建的104国道路桥桐屿至温岭泽国改

6、建工程与在建104国道泽国段复线的平面交叉点作为本项目的起点,同时本项目的起点也是规划104国道路桥桐屿至温岭泽国段的终点,路线沿温岭市西环线(已建)向南伸展,于林家湾村附近与大石一级公路相交,路线继续沿温岭市西环线向南伸展,于马鞍桥村境内,设横峰互通,沿温岭工业城旗峰大道向西(部分已建,长约1.825km),在西焦湾村附近路线折向南,沿温岭市工业城西侧向前伸展,在温峤镇陈家宅村附近穿越目鱼岭隧道,设江厦大桥跨过江厦排涝河,经江厦中心村工业集聚点,沿七一塘东南侧前行,穿越九龙山隧道后,在坞根镇规划镇区西侧,蒋山与小茅陶村之间设里家山隧道穿越,再沿下呈机械工业点西侧向前延伸,经城南镇黄湾塘后,进

7、入玉环县境内,路线从台山村西侧经过,沿漩门二期海塘东侧向前延伸,在玉环县芦浦镇分水山附近与76省道复线南延玉环楚门至大麦屿疏港公路(在建)相接,桩号为K39+544.325,路线全长约39.544公里,其中温岭境内利用路段长度9.425公里,涉海路段约1.349公里,实际陆域建设里程为28.77公里,其中温岭境内建设长度19.272公里,玉环境内建设长度9.498公里。全线途经温岭市横峰街道、温峤镇、坞根镇、城南镇和玉环县清港镇、芦浦镇。项目具体组成情况详见表1-1。表1-1 项目组成一览表区域路段数量,m建设规模备注温岭K0+000K6+1006100市政道路,路基宽度55m,双向六车道已建

8、K6+100K7+6001500市政道路,路基宽度64m,双向六车道已建K7+600K8+9751375新建K8+975K10+8001825市政道路,路基宽度52m,双向六车道已建K10+800K28+69717897新建小计(新建)19272小计(已建)9425玉环K28+697K29+856.701159.7陆域K30+806.50 K30+876.3469.84K31+275.72K39+544.3258268.605小计9498.145K29+856.70K30+806.50949.80海域K30+876.34K31+275.72399.38小计1349.18合计28891含利用路段

9、和涉海路段共计39544m新建本次环评主要针对新建路段的温岭段(19272m)K7+600K8+975、K10+800K28+697及玉环段K28+697K29+856.70、K30+806.50K30+876.34、K31+275.72K39+544.325(9498.145m)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目前业主已经委托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编制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工程跨海桥梁段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对涉海路段另行报请海洋主管部门审批。1、建设规模根据本项目沿线实际情况,部分路段利用已建市政道路,温岭段利用已建公路(西环线长7.600km、工业城旗峰大道1.825km)长9.42

10、5km,其相关技术标准见表1-2。表1-2 利用道路技术标准表路段起终点桩号道路名称路基宽度(m)行车道宽度(m)设计速度(Km/h)路面结构类型公路等级K0+000K6+100西环线55.024.080水泥砼市政K6+100K7+600西环线64.032.080水泥砼市政K8+975K10+800旗峰大道52.024.060水泥砼市政项目的利用段为已建成并已通车的城市道路,经咨询业主和设计单位,本项目仅利用现有道路,不对道路进行改造或另行建设,因此,不涉及到利用段建设内容。扣除上表中的利用路段,本项目新建公路里程约为28.77km(其中温岭段约为19.272km,玉环段约为9.498km),

11、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03)中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80km/h,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BZZ-100KN,桥涵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I级。本项目新建路段路基宽度均采用24.5m(双向4车道)。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3。表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 量数 量数 量K0+000K28+697温岭段K28+697-K39+544.325玉环段K0+000-K39+544.325全线一基本指标1公路等级级一级一级一级2设计速度km/h8080803征用土地亩1783.02664.962447.984拆迁建筑物(1)拆迁房屋m28428753784824(2)高

12、压电力杆座968104(3)低压电力杆根19439233(4)电讯杆根198122105估算总金额亿元21.43517.94139.376每公里造价亿元1.1121.6541.307二路 线6路线总长km28.69710.84739.544利用路线长km9.425-9.425实际建设路线长km19.2729.49828.777平均每公里交点数个0.490.370.468平曲线最小半径m/个600/11000/1600/19平曲线占路线总长%48.033.844.110最大直线长度m1701.83629.063629.0611最大纵坡%/处2.0/13.0/13.0/112最短坡长m300330

13、30013竖曲线最小半径凸 型m/个12500/112500/212500/2凹 型m/个8000/18500/18000/1三路基、路面14路基宽度(1)路基宽度m24.524.524.5(2)匝道路基宽度m12.5-12.515土石方数量(1)挖 方万m3189.7418.84208.58(2)填 方万m3137.4121.73159.1416软土路基处理Km13.841.7415.5817路面工程1000m2293.7937.15330.9418砌石圬工m35249441735666719TBS及框格植草m2199559.821986221546四桥梁、涵洞21汽车荷载公路I级公路I级公

14、路I级公路I级22特 大 桥m/座-8965.08/28965.08/223大 桥m/座681.04/1-681.06/124中、小桥m/座831.68/17102.12/3933.8/2025涵 洞道36339五隧 道26特 长 隧 道m/座-27长 隧 道m/座-28中、短隧道m/座2520/3-2520/3六路线交叉29互通式立体交叉处1-130通 道处1-131平面交叉m/座18422七其他工程32改 路m2540650319033改 河m590-59034改 沟m23503002650八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35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公路公里19.2729.49828.77九环境保护公路公里

15、19.2729.49828.77注:工程量未包括利用已建路段。本项目建设桥梁23座共长10580米,涵洞39道,平面交叉22处,隧道3座,征用土地2447.98亩,拆迁房屋84824平方米。项目建设单位为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和玉环县交通运输局。1.2.2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39.376万元。1.2.3评价时段施工期:本项目将于2014年初开工,于2017年6月底建成通车,工期3.5年。营运期: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本次评价时段选择公路竣工营运期后第1年、第7年、第15年,即2017年(初期);2023年(中期);2031年(远期)。1.3交通量预测据工程可行性报告显示,本项目未

16、来各预测年的交通量情况见表1-4。表1-4 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小客车 pcu/d)预测年2017年2023年2031年交通量122841597421083按车型分类计算出各预测年各类车流量如表1-5。表1-5 各预测年各类车流量(按车型分类) 单位:辆/天年份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合计2017年75371711896101442023年977422171180131712031年1286429151578173571.4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的相符性。A、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1)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温岭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011)玉环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报

17、批稿),本项目道路(含利用路段)共经过5个限制准入区和1个重点准入区,同时本项目为交通道路建设项目,不属于工业项目和高污染行业,符合沿线各环境功能小区的建设开发活动环境保护要求,可以认为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2)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符合性分析工程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打桩、运输及现场处理等作业噪声,具有无规则、不连续、高强度等特点。本项目路线距离周边村民点较近,拆迁后距离道路红线最近距离只有6m,昼间、夜间施工噪声将会对其居民生活产生一定的干扰,因此,应设置临时隔声围护,夜间禁止施工,确需施工的,应报当地环保部门同意。营运期:对于营运期噪声超标的道路红线后200m以内

18、的村庄(共涉及约158户)设置隔声门窗,本项目沿线各敏感点室内能满足使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施工营地、建材堆场设置尽量远离水体,生活污水严禁随意排放,施工人员可租用当地房屋,产生的生活污水等纳入其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施工中产生的废油、含有害物质的沥青建材等不得堆放在水体旁。桥梁施工钻孔灌注桩时产生的泥浆循环使用,多余的钻渣泥浆设沉淀池固化、淤泥干化、一般土石方和拆迁废弃物运至温岭市担屿涂围垦区及漩门二期围垦区回填。营运期路(桥)面径流通过公路两旁的边沟等收集系统收集后就近排入附近河道,对附近水体的影响只是短时间的影响,随着降雨时段增加,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在项目营

19、运过程中,建议会同公安部门,在各桥梁处设置测速装置,严格限制车辆速度,防止因超速造成的环境事故;桥梁等敏感路段设置高等级防撞护栏,在桥梁上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并在桥梁两侧设置收集沟,同时可以作为事故池,对发生事故后的桥面径流进行处理,阻断污染物进入水体,被收集的危化品残液属于危险固废,须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处置。根据预测,除了本项目远期在垂直风向下路肩处NO2略有超标外,路肩外20m处均达标,其它条件下,路肩外NO2均能达标,因此,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及敏感点造成明显不利影响。项目建设中应严格按照经水利部门审批的水保方案进行水土防治,在开挖路段、隧道、桥梁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工程点进行生态修复

20、工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符合性分析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及交通管理部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持路面整洁,确保交通畅通,尽量减少废水污染物、废气等的排污总量。本项目不设收费站,无COD等污染物新增量。(4)造成的环境影响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本项目对沿线的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采取适当的科学管理、环保治理及水土保持措施后,可基本控制污染。路面(桥面)径流对周围水域中各类污染物的贡献量极小,不会改变现有水质类别;除了本项目远期在垂直风向下路肩处NO2略有超标外,路肩外20m处均达标

21、,其它条件下,路肩外NO2均能达标,因此,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及敏感点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不大。营运近、中、远期,各村庄昼夜噪声均有不同程度超标,通过在敏感路段设置减速、限速、禁鸣等标志,采用隔声门窗、变换建筑使用功能等降噪措施,道路交通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公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时段主要在施工期;产生影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路基开挖段、隧道、桥梁等,其影响方式主要有占用农田、毁损植被、引起水土流失、造成农业减产和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等。建设过程中做好土地征用及房屋拆迁的赔偿安置工作,对于拆迁的基础设施,另外建设可替代的基础设施,尽量减轻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落实相关的

22、措施,减轻对周围大气、水体、声环境、生态、社会环境等的影响程度,本项目的建设基本能维持地区的环境质量。B、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1)清洁生产要求的符合性本工程在施工及以后的营运管理中采用先进的材料、设备,并重视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切实落实各项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的建设提高了道路的建设等次,能够缓解现状拥挤的交通局面,符合现代人们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是比较先进,在施工和营运过程中也能够符合清洁生产原则。(2)建设项目风险防范措施符合性本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是危险品事故,根据估算,危险品运输的事故概率较低。在做好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前提下,可有效地以防止风险事故

23、的发生及减轻事故发生后对环境的影响。(3)公众参与要求的符合性从公众调查的结果看,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单位和个人对本项目的建设基本持肯定态度,认为公路的建设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生活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的两次公告,于2012年5月25日接到玉环县漩门二期管理局的反馈意见,后经当地政府做了相应的解释工作和对线路进行了优化调整,再对玉环县漩门二期管理局进行了回访,该单位表示同意,在公告期间内未接到其它公众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机构提交的意见。本项目按照要求进行了公众参与,符合公众参与的要求。C、建设项目其他部门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1)主体功能区规划

2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符合温岭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玉环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同时,本项目温岭段和温岭段均已取得了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因此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项目选址符合温岭市域总体规划、玉环县域总体规划的要求。根据台州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温岭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玉环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本项目是台州市“六纵七横四疏港”干线公路网重要组成部分,是温岭市“八纵四横”快速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玉环县公路主骨架建设规划的组成部分。本项目符合台州市、温岭市、

25、玉环县的相关交通规划的要求。因此,本项目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要求。(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是公路建设,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更加完善台州市甚至是浙江省的综合运输网,促进本地区建设和经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本工程不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限制和淘汰类,因此,项目的建设不与国家产业政策相违背。D、总结综上,只要在项目的建设、营运过程中要加强环境质量管理,认真落实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轻对周围声、大气、生态、水、社会环境的影响程度,则本项目的建设对环境影响不大。同时,本项目的建成将完善温岭市、玉环县路网,改善整体交通环境,促

26、进区域发展。项目的建设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落实了本评价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污染防治措施后,能够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持路面整洁,确保交通畅通,尽量减少废水、废气污染物等的排污总量,能够符合总量控制要求;项目的建设基本能维持地区的环境质量;设备、施工工艺选用先进,项目的建设符合现代人们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并做好风险事故防范措施、落实应急预案,可有效地以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及减轻事故发生后对环境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公示,无人、无单位表示反对该项目建设,能够符合公众参与的要求;同时,项目符合城乡规划、总体规划等的要求;符合产业政策等的要求

27、。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2.1声环境现状由于本项目所在区域比较发达,交通噪声影响较大,背景监测除了玉环的2个监测点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外,其它各监测点基本上都已经超标,无法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部分测点的夜间噪声甚至超过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由于本项目的建设,将会引导附近车辆到本项目上来行驶,这样可以导致周边道路的交通量减少,部分村民点附近的噪声值将会有所降低。2.2环境空气现状温岭段的大气常规监测结果中的SO2、NO2、CO均达到空气环境质

28、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PM10达到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玉环段的大气常规监测结果中的SO2、NO2、CO均达到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TSP达到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因此,从监测指标看,道路沿线的空气环境基本能够满足二类区的功能区要求。2011年温岭市区的常规大气监测项中SO2和NO2指标均达到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PM10指标达到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011年玉环县城区的常规大气监测项中NO2指标达到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

29、095-1996)一级标准,SO2和PM10指标均达到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从常规监测指标看,2011年温岭市区和玉环城区的空气环境质量均能够满足二类区的功能区要求。2.3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附近水体江厦河、芳清河主要受到氨氮、石油类、总磷、DO及高锰酸盐指数等的污染,总体水质为类和劣类,不能满足相应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温岭段的地下水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而玉环段由于位于海边,部分原先为滩涂围填而成,因此地下水受海水影响较明显,水质现状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水

30、体。2.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确定如表2-1。表2-1 评价范围表评价内容评价范围声环境公路中心线外两侧各200m范围环境空气公路中心线外两侧各200m范围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水域,以及跨河桥梁上游500m下游1000m以内水域生态环境路线中轴线各向外延伸300m范围社会环境本工程路线所涉及的乡镇(街道)温岭市横峰街道、温峤镇、坞根镇、城南镇和玉环的芦浦镇、清港镇2.5主要保护对象(1)噪声及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实地踏勘、查阅图纸、走访等,确定出本项目的噪声及大气环境主要保护目标是公路沿线红线外两侧200米范围内的村民点等环境敏感点。按路

31、线走向,红线外两侧200米范围内村民点主要有:温岭市横峰街道(马鞍桥村)、温峤镇(楼旗村、琛山村、上墩村、北珠村、上珙村、陈家宅村、上河岙村、界坑村)、坞根镇(下楼村蒋山村茅陶村)和玉环县清港镇(台山村),红线外两侧200米范围内没有学校和医院。根据沿线的城镇总体规划,项目沿线已明确的规划敏感点有温峤镇的规划村民点、坞根镇的规划村民点及温峤镇的规划学校。规划敏感点是根据沿线的乡镇规划结合路线走向初步统计出来的,由于目前没有具体的详细规划方案,因此敏感点的规模及与本项目的距离目前还无法确定。(2)生态保护目标本项目沿线生态环境主要涉及植被、景观保护和水土保持及浙江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等,见表2

32、-2。表2-2 工程沿线生态保护目标项目保护目标备注水土保持桥梁施工河流水质及水土保持沿线各河流临时堆土场、设施区植被保护及水土保持临时用地区土地利用永久占用耕地等减少耕地等占用,植被、水土保持工程沿线临时用地减少临时用地,植被、水土保持临时用地区植被保护植被工程沿线浙江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内的动植物等生态环境3、水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沿线河流纵横交错,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本工程沿线的江厦溪、玉环的芳清河及其支流等(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及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水体,主要是本工程23处架桥跨越的河流。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主要污染防治措施3.1环境影响分析(1)声环境施工期:施工期噪声

33、主要是各种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噪声。本项目建设期间的噪声必定会造成附近的声环境超标,特别是夜间施工时影响更为严重,希施工单位能引起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一些高噪声设备。若是工程需要必须在晚上施工,要经当地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进行,并进行公告。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增强环境意识,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将对外环境影响降到最低。本项目隧道口各村民点处的空气冲击波超压值P均小于0.02105Pa,对人员与建筑物的影响不大。但是在距离村民点较近的隧道爆破施工时,应使用小装药量施工,尽量减轻爆破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本项目隧道口村民点距离隧道口最近距离在68642m之间,根据预测,其噪

34、声值在55.875.3dB之间,故爆破噪声对这些敏感点有较大影响,由于本项目爆破均在昼间进行,夜间由于安全等因素不会进行爆破,故本项目爆破对周围夜间噪声无影响。营运期:各路段在各声功能区在空旷条件下的达标距离如下表3-1 各声功能区在空旷条件下的达标距离评价年份时段评价标准达标距离,m类别标准限值,dB2017年昼间4a70/夜间5559昼间26074夜间501862023年昼间4a700夜间5579昼间26098夜间502002031年昼间4a704夜间55105昼间260130夜间50200考虑到地形、建筑物遮挡、地面吸收甚至空气等引起的衰减等各种因素,实际的噪声达标距离要小于上述预测值。

35、根据各环境保护目标交通噪声预测结果,针对各保护目标与路线的相对位置,对照相应的环境噪声标准,本项目营运期交通噪声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如下:(1)声环境执行4a类的区域近期、中期、远期的昼间噪声的贡献值均能达标,夜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近期夜间贡献值超标2.66.1dB;中期夜间贡献值超标3.77.3dB;远期夜间贡献值超标4.98.5dB。(2)声环境执行2类的区域近期,琛山村、陈家宅村、界坑村、台山村的昼间贡献值略有超标(超标1.22.5dB),其它各村均能达标;夜间各村的贡献值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3.26.6dB。中期,各村的昼间贡献值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0.23.7dB;

36、各村的夜间贡献值也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4.37.8dB。远期,各村的昼间贡献值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1.54.9dB;各村的夜间贡献值也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5.59.0dB。由于沿线经过的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差,受交通噪声影响已经超标,因此,叠加本项目的贡献值后将也会超标,因此对执行4a类的区域(即红线外35m以内)内的超标敏感点设置隔声窗,一般隔声效果可达15dB左右,可以满足室内环境使用功能。公路运管部门应对沿线敏感点建立声环境长期监测制度,根据车流量变化情况,对于沿路的敏感点在道路建成通车后进行实测,若存在超标,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如可加装隔声窗等),前期先预留经费。(3)对规划

37、敏感点交通噪声影响分析远期昼间噪声值为69.8dB(达标),夜间噪声值为63.8dB(超标8.8dB),因此交通噪声将会对沿线规划敏感点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沿线各敏感点在规划设计时,应尽量将住宅远离道路,同时设置双层玻璃的隔声窗,一般隔声效果可达15dB左右,可以满足室内环境使用功能。(2)环境空气施工期: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工地扬尘、山体开挖爆破产生的粉尘和路面铺浇沥青的烟气。工地扬尘影响离场地100-200米范围的大气环境,通过洒水等防治措施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通过合理布置炮孔,正确选用爆破参数,爆破后喷水抑尘等方法,爆破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沥青铺浇时应避免风向针对敏感点

38、的时段,将沥青烟气的影响减少到最低。营运期:营运期废气主要来自汽车排放的尾气NO2和CO。对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在垂直风向下,日均交通量时,近期、中期和远期路肩处的NO2浓度均已达标;高峰交通量时,近期和中期路肩处的NO2浓度均已达标,远期路肩处略有超标(0.2002mg/Nm3,比标值为1.001),在下风向距路肩20m外NO2浓度能够达标。在主导风向下,日均交通量和高峰交通量时,近期、中期和远期路肩处的NO2浓度均已达标。综上所述,除了本项目远期在垂直风向下路肩处NO2略有超标外,路肩外20m处均达标,其它条件下,路肩外NO2均能达标,因此,不会对周围大

39、气环境及敏感点造成明显不利影响。各预测年日均交通量及高峰小时交通量下隧道洞口外CO浓度能达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日均交通量下NO2日均浓度超标的距离为13-20m,高峰小时交通量下NO2高峰小时浓度超标的距离为3-11m。里家山隧道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目标与隧道出口的最近距离约68m,实际影响较小。而其他两个隧道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废气扩散较快,同时距离周围敏感点均在100m以上,因此废气对敏感点的影响更小。(3)水环境施工期: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中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两方面。施工期影响是局部、暂时的,在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及加强管理,如堆场上增设覆盖物,减少

40、物资露天堆放,在施工场地设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桥墩采用钢围堰形式施工,对泥浆循环使用。这样,施工期对周围水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运营期:营运期废水主要为路面(桥面)径流,本项目径流占整个区域地面径流量的比例是很小的,对周围水域中各类污染物的贡献量极小,不会改变现有水质类别,同时路面(桥面)径流是短时间的影响,随着降雨时段增加,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3.2 主要污染防治措施本环评提出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汇总见表3-2。表3-2 主要环保措施一览表措施施工期社会环境设置安全标志、施工警示牌;公用设施拆除时先建后拆;拆迁企业和居民房屋时做好拆迁安置规划,做好受影响企业、居民的生活生产

41、安排;如发现文物古迹须立即停工,并与当地文物部门联系,以防文物丢失;临时占地尽量设置在公路占地范围内,不得随意占用农田;临时占用耕地的,应将剥离表层土临时堆放并防护,施工后及时复耕。做好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保护,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尽量将施工营地、临时堆场料场等远离该保护范围。特大桥桩基础施工时,采用泥浆船中转钻渣泥浆,不设置沉淀池。制定详细的运输计划,减缓对现有交通影响。生态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严禁施工期间乱砍乱伐乱捕;注意现有植被的保护,收集工程开挖区表层土,根据原有土地利用类型,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生态恢复。加强绿化设计,做好景观保护。水环境桥梁施工设沉淀池,泥浆水不排放;临

42、时堆放场地应设蓬盖,以减少雨水冲刷造成污染;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村庄现有处理设施处理;或设置流动厕所,污水纳入污水厂处理。施工废水和船舶含油废水须处理达标后外排。环境空气洒水降尘;建筑材料临时堆放时应采取防风遮挡措施;料场、灰土拌和站应设置在工程沿线居民点下风向150m以外,沥青混凝土采用商购。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墙,场地内定期洒水抑尘。噪声严禁强噪声设备夜间施工,加强施工设备的维修保养;离敏感点的施工点,应设临时隔声护围。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墙,将高噪声设备布置在场地中间位置,并采取相应的隔声措施。措施营运期社会环境加强公路主体工程和附属设施的管理工作,确保通道工程畅通,以提供人民的出行方便;做

43、好日常环保管理和环保设施的维护工作,使公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生态环境通过在漩门湾大桥靠近湿地公园一侧设置不透光的吸声隔声屏,可有效减轻光和噪声对可能出现的珍稀濒危、野生保护动物的影响。水环境本项目漩门湾特大桥按平均每隔约1000m设置一个事故收集池,共设置7个事故收集池,每个事故收集池长约10m、宽约5m、深约3m,用于收集泄漏的污染液体,污染液体交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严禁排入水体;在路边排水沟渠内种植高密度草皮,利用物吸收和过滤,降低路面径流对水体水质的污染负荷。加固和加高桥梁护栏等,提高防撞等级。环境空气加强管理,对上路车辆进行检查,禁止车况差、超载、装卸物品遮盖不严容易洒落的车辆上路;

44、做好路面保养工作,减少车辆滞速怠速状态。公路沿线进行绿化,并做好绿化工程的维护工作。做好隧道内的通风换气工作,降低隧道内汽车尾气的浓度。噪声规划合理布局:在距离公路中心线200m范围内临路第一排建筑不宜安排特殊敏感建筑物(学校、医院、幼儿园、敬老院、新住宅区)的规划建设,该区域建议用于工业、商业等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同时对建设普通噪声敏感建筑,建议建筑物平行公路布置,并采取通风隔声窗等降噪措施,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声环境。优化线形、降低纵坡,减少车辆爬坡时的噪声级增量。建议采用低噪声路面。对于营运期噪声超标的道路红线后200m以内的村庄业主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安装隔声窗或隔声屏:设置隔声窗,共涉及温岭段约158户(马鞍桥村3户、楼旗村8户、琛山村10户、上墩村15户、北珠村27户、上珙村2户、陈家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