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益海嘉里方正粮油万稻米精深加工修改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23572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57 大小:2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益海嘉里方正粮油万稻米精深加工修改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益海嘉里方正粮油万稻米精深加工修改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益海嘉里方正粮油万稻米精深加工修改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益海嘉里方正粮油万稻米精深加工修改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益海嘉里方正粮油万稻米精深加工修改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益海嘉里方正粮油万稻米精深加工修改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益海嘉里方正粮油万稻米精深加工修改环评报告.doc(1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益海嘉里(方正)粮油30万吨稻米精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环评证甲字第1051号)建设单位:益海嘉里(方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二O一六年八月目 录前言11任务由来12项目特点2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24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25环境影响报告主要结论31.总则41.1 评价目的与原则41.2 编制依据41.3 编制目的和评价原则61.4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61.5 评价标准101.6 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121.7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31.8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162.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192.1 自然环境192.2社会环境252.3

2、区域环境功能区划273.工程分析283.1工程概况283.2工程分析373.3污染源源强确定453.4项目施工期污染分析503.5本项目建成后全厂污染物排放情况503.6非正常工况及事故状态污染物排放分析524.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3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534.2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564.3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604.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4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65.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66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45.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745.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85.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885.6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896.污染防治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936.1废气

3、污染防治措施946.2水污染防治措施976.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976.5噪声防治措施996.6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937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述1017.1工艺先进性分析1017.2 节能分析1027.3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1037.4 环保设施先进性分析1047.5 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分析1047.6 分析结论及建议1058.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1068.1总量控制原则1068.2总量控制因子1068.3总量控制目标值的确定1068.4总量控制污染物来源1079.环境风险评价1089.1评价目的和评价风险1089.2潜在风险因素识别与确定1089.3 敏感保护目标1089.4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等

4、级及评价范围1089.5源项分析1099.6 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099.7环境风险评价结论11410.产业政策符合性与选址合理性分析11510.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11510.2城市总体规划的符合性11510.3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11710.4结论11811.公众参与11911.1 公众参与的目的和作用11911.2 公众参与对象11911.3 公众参与方法11911.4调查结果分析12611.5公众参与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真实性分析13011.6众参与结论13112.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13212.1 经济效益分析13212.2 社会效益分析13312.3 环境效益分析13412.

5、4 分析结论13613.环境管理计划与环境监测计划13713.1环境管理的目的和意义13713.2 环境管理机构及职责13713.3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13813.4 环境管理计划13913.5 环境监测计划14013.6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14213.7 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管理14314.评价结论及建议14514.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和厂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结论14514.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4514.3 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14614.4 运行期污染防治措施14714.5总量控制结论15014.6公众参与结论15014.7清洁生产评价结论15014.8风险评价结论15014.9总平面布置合

6、理性结论15114.10综合评价结论151附图附图1 地理位置图附图2周边关系照片附图3厂区平面布置图附图4周边关系图附图5产业结构规划图附件:附件1: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附件2:土地证附件3:资产转让合同附件4:规划环评批复附件5:方正县发展改革局附件6:黑龙江方正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附件7:全文公示附件8:监测报告附件9:生物质燃料检测报告附件10:核定排放总量计算说明附件11:预测排放量计算说明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前言1任务由来哈尔滨市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市,方正县属于哈尔滨市下属大县,水稻生产是其主导产业。但水稻加工业发展却缓慢,与水稻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严重制约全市水稻产业

7、的发展,成为方正县水稻发展的瓶颈,在方正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水稻精制米加工列为重点扶持的产业。因此,项目建设是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区域发展规划的需要。加快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该项目建设从扶持当地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入手,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以龙头企业牵动水稻产业,通过推广“龙头带基地”和“基地连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将分散种植的农户联合起来,有力地推进了“公司+基地+农户”一体化的模式发展。形成规模产业,以此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项目的建设,既延长了产业化链条,又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8、培育和壮大了水稻产业,对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将会产生较大促进作用。项目实施后,企业通过优质、优价和扶持绿色食品建设,促进农民的经营理念转变,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绿色、有机水稻种植,与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收入显著增加。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之后,当地农民收入将大幅增加。综上所述,建立优质大米加工厂是非常必要的。项目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方正县农业大县,耕地多,产粮多资源优势。本项目的建设对推动方正县粮食生产良性循环,做大优化产业结构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粮食生产产业化经营有着促进作用和样板示范作用,对促进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有着极其重要意义。通过对优质稻谷的加工,增加了附加值,把原来的卖原粮

9、变为卖优质大米,推动全乡优质水稻的推广种植。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服务,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龙头,基地为背景,农户依托,企业得益农民得益,国家稳定,从而促进方正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项目的建设切合方正县农业发展方向,是非常可行的。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能够带动方正县经济以及农民的经济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益海嘉里(方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委托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对益海嘉里(方正)粮油30万吨稻米精深加工项目展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在2016年6月20日接受委托后,有

10、关环评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现场调查,收集有关资料,了解厂区附近的自然社会环境概况,排水去向,进一步对环境特征和工程特征进行了分析;对环境影响因子和评价因子进行了识别和筛选;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进行了评价等级确定;结合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和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了本次评价的评价标准、评价范围和深度,编制完成了益海嘉里(方正)粮油30万吨稻米精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主管部门及专家审查。2项目特点 益海嘉里(方正)粮油30万吨稻米精深加工项目,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年加工水稻30万吨。产出精米20万吨、色选粒6000吨、碎米6000吨、膨化米糠24000吨、米粞粉6000吨、稻壳6万吨。项目废气污染

11、因子主要为颗料物,将采用布袋除尘器除尘等方式进行处理;项目废水污染因子主要为 COD、动植物油、SS,废水排入方正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项目各污染物经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均能达标排放。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项目的排污特点及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本评价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以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为重点,兼顾声环境影响评价和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及厂址合理性分析。4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1)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本项目环评影响评价的工作见图1。图1 评价技术路线图5环境影响报告主要结论综合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声环境评价

12、结论及公众参与、工程选址及占地合理性分析、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相关规划的要求。在确保全面严格落实本报告书所提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所排污染物均能作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可被周围环境所接受,从环境角度分析,本项目在拟建位置建设是可行的。1.总则1.1 评价目的与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方正县有关环保的政策法规、规定,紧密结合哈尔滨市方正县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和方正县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2)以“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为原则,以工程分析、清洁生产、污染防治、总量控制为重点,力争

13、做到评价工作重点突出、内容具体、真实客观、措施得当、评价结论明确可信。(3)本项目选址位于方正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樱花街9号, 通过对益海嘉里(方正)粮油30万吨稻米精深加工项目的生产、能耗、污染物排放特征、环保措施和环境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与评价,并针对性提出可行的措施与建议,为益海嘉里(方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详实的技术依据。(4)预测和评价工程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建议,为工程的设计、生产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使工程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1.2 编制依据1.2.1 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14、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01月0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2015年4月24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8)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正)(2012年2月29日);(9)国发200611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

15、行业结构调整通知(10)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2 39号)(2005年12月15日);(11)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33号令,2015年6月1日);(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2006年2月14日);(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90)环管字057号关于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的通知;(15)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16)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16、(环发201298号文,2012年8月7日);(17)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013.09.10);(18)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015.04.02);(19)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016.05.28);(2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1.2.2 有关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

17、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2.3 相关文件(1)益海嘉里(方正)粮油30万吨稻米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 编制目的和评价原则本项目为益海嘉里(方正)粮油30万吨稻米精深加工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因此,本次评价将针对这些环境影响问题,并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坚持以下原则,达到以下目的:(1)实现项目建设与当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保护的持续协调发展,即按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本项目的建设。(2)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工程内

18、容及选址的可行性和合理性。(3)环评中坚持“达标排放、总量控制、清洁生产”的原则。(4)从经济、技术角度论证项目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5)认真作好现状监测与调查工作。在现状评价中把本次监测和已有资料结合分析,以全面、真实地评价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6)将项目环境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7)结合方正土地规划和功能分区,论述项目选址与区域规划的符合性。(8)结合国家现行的产业政策,论述项目生产工艺、产品规模与相关产业政策的符合性。1.4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1.4.1 控制污染的目标按照国家“达标排放”、“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的原则,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减少工

19、程建设对拟建厂址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1)建设期主要控制目标为施工扬尘和施工场界噪声。(2)生产运营期主要控制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的排放。控制污染的内容与控制目标见表1-4-1。1.4.2 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厂址位于方正县境内。经现场调查,评价区内无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等,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评价区范围内受项目排污影响的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植被及居民点等。表1-4-1 污染物控制内容与控制目标控制对象控制内容控制目标废气制米车间粉尘、膨化米糠理粉尘、米粞粉加工粉尘、食堂油烟及锅炉烟气大气污染物排放达标,环境浓度达标废水废水污

20、染物处理浓度和处理量废水污染物达标排放噪声风机、水泵等的声源厂界噪声值达标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其他生产固废固体废物有效处置课题组通过对评价范围内的人群分布等情况进行调查,确定本项目的敏感环境保护目标,具体见表1-4-2,分布图见图1.4-1。表1-4-2 本项目敏感环境保护目标情况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名称方位距离(m)人数备注环境空气富兴村NE1600300人GB3095-2012二级标准富余村NW373350人永安屯NE2000450人李方屯S1100300人守义村SE1600400人方正县世纪学校NW2100150人城郊村NE2300350人德善乡SE1800800人德善乡基督教会S1600

21、20人地表水松花江W7300/GB3838-2002III类噪声项目厂界GB30962008中2类标准图例 本项目 评价范围 敏感点 风险范围图1.4-1敏感目标分布图1.5 评价标准按照当地的环境功能区划,本次评价采用标准如下:1.5.1 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拟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见表1-5-1。表1-5-1 拟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类别标准名称及级(类)别污染因子标准值单位数值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SO2小时平均g/Nm3500日平均g/Nm3150年平均g/Nm30.060NO2小时平均g/Nm3200日平均g/Nm380年平均g/Nm340PM10年平均g/N

22、m370日平均g/Nm3150TSP年平均g/Nm3200日平均g/Nm3300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pH/69CODmg/L20高锰酸盐指数6.0BOD54NH3-N1.0续表1-5-1 拟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类别标准名称及级(类)别污染因子标准值单位数值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pH6.5-8.5氰化物mg/L0.05氨氮0.2挥发酚0.002汞0.001锰0.1高锰酸盐指数3.0砷0.05铁0.3硫酸盐250亚硝酸盐氮0.02氟化物1.0总硬度450总大肠菌群数(个/L)3.0氟化物1.0氯化物250硝酸盐氮20锌

23、1.0铜1.0氯化物250溶解性总固体1000铬(六价)0.05细菌总数100个/mL铅0.05镉0.05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噪声dB(A)昼间60夜间50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5-2 拟采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览表类别标准名称及级(类)别污染因子标准值单位数值废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标准颗粒物排放浓度mg/m350SO2排放浓度mg/m3300氮氧化物排放浓度mg/m330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120最高允许排放速率(15m)Kg/h3.5饮食业油

24、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最低净化效率小型60%废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三级标准CODcrmg/L500BOD5300氨氮-SS400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噪声dB(A)昼间60夜间50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噪声dB(A)昼间70夜间551.6 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1.6.1 评价内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为:(1)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2)结合本项目特点,对项目进行工程污染分析,预测本项目建设后全厂污染物排放总量情

25、况。(3)针对本项目的建设特点及排污特征,贯彻“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的原则,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4)预测项目投产后所排污染物总量及对评价区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范围及程度。(5)开展公众参与工作,广泛征求项目区及相关各阶层人士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的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6)针对环境影响预测及公众参与等结论,综合分析本项目选址的合理性。(7)对项目的环境经济损益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与环境监测计划。1.6.2 评价重点根据项目的排污特点及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本项目评价重点确定为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

26、同时对水环境影响分析、清洁生产分析、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分析、声环境影响评价及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也给予充分重视。1.7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7.1 环境空气(1)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有关规定,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一、二、三级,划分依据见表1-7-1。表1-7-1 评价工作级别(一、二、三级)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 D10%5 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 或 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表1-7-1中Pi的定义为:Pi=Ci/Coi100%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 Ci采用估

27、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Coi一般选用GB3095中二级标准中的1小时平均采样时间的浓度允许值。(2)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根据初步工程分析结果,本项目大气污染源有:制米车间清选、砻谷、筛分、碾米工序产生粉尘以及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食堂油烟等;本项目制米车间清选粉尘排放速率为0.4 kg/h、砻谷粉尘排放速率为0.25kg/h、筛分粉尘排放速率为0.15kg/h、碾米粉尘排放速率为0.09kg/h,均设有排气筒,且相邻两排气筒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所以应等效成一个排气筒;根据等效排气筒参数计算得出

28、制米车间粉尘排放速率为0.89kg/h。表1-7-2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参数废气排放源工作时间排气筒(m)废气量评价因子排放速率(kg/h)(h)高度内径温度Nm3/hPM10SO2NOX制米车间粉尘7200150.620100000.89-烘干塔1500281.550750002.2510t/h生物质锅炉烟气7200400.812016380.9750.470.852.55SO2选用GB3095中二级标准的1小时浓度限值。氮氧化物选用GB3095中二级标准的1小时浓度限值。TSP、PM10选用GB3095中二级标准的日均浓度限值的3倍值。表1-7-3 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污染源名称下风向距离

29、mPi(%)SO2NO2PM10TSP制米车间粉尘300-1.7810t/h生物质锅炉烟气4180.836.240.26烘干塔粉尘3820.48评价等级三级由表1-7-3可见,本项目主要环境空气污染物锅炉NO2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6.24%,小于10%,故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2)评价范围以本项目拟建厂址为中心,半径2.5km圆形范围内。1.7.2水环境(1)地表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规定的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以及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本项目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为: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11.04t/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30、:简单地表水水域规模:大地表水水质要求:III类因此,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2)地下水本工程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的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见表1-7-4。表1-7-4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N轻工节选)环评类别行业类别报告书报告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报告书报告表94、粮食及饲料加工年加工25万吨及以上;有发酵工艺的其他类IV类表1-7-5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敏感程度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

31、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较敏感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为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不敏感 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区域注: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敏感区表1-7-6 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项目类别环境敏感程度类项目类项目类项目敏感一一二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表1-7-7 本项目地下

32、水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定表序号项目类别备注1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较敏感项目所在的平房区以市政自来水为水源,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及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源2本项目类别类粮食及饲料加工(年加工25万吨以上),编制报告书实地调查表明,评价区范围内没有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生活供水水源地准保护区、不属于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源保护区、也不属于补给径流区,但是有分散的供水民井,即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源,因此,项目场地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较敏感”。该项目属类建设项目,因此,该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

33、定为“三级”。1.7.3 声环境(1)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规定的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本项目属新建项目,拟选厂址所在区域适用于GB3096-2008规定的2类地区,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较小且受影响的人口变化不大(厂界周围200m范围无居民区),因此,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2)评价范围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厂址周围200m范围。1.8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通过对本项目实施过程及实施后产生的环境污染因素及污染因子进行分析,筛选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1.8.1 环境空气评价因子的识别与筛选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源主要为制米车

34、间粉尘;食堂油烟;锅炉烟气的排放。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选择: SO2、NO2、PM10、TSP;预测因子选择: SO2、NO2、PM10、TSP1.8.2 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的识别与筛选 地表水现状评价因子选择:pH(无量纲)、 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悬浮物共计9项。预测因子选择:COD、氨氮。1.8.3 地下水环境评价因子的识别与筛选地下水现状监测项目选择K+Na+、Ca2+、Mg2+、Cl-、CO32-、HCO3-、SO42-的浓度以及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

35、、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1.8.4 声环境评价因子的识别与筛选主要为厂区内的水泵、鼓风机等产生的噪声,除采用消声、隔声等防治措施外,在设计时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这些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声压级一般在8590 dB(A)之间。因此,声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因子和预测因子选择为等效连续A声级。1.8.5 固体废物评价因子的识别与筛选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稻谷夹杂物以及生活垃圾由市政部门统一处理;锅炉灰渣和烟尘销往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做白炭黑原料;捕集的粉尘作为饲料外售。本评价选择固体废物处理或处置率、固体废物处理或处置方式等指标进行环境影响分析。1.8.6 评

36、价因子筛选结果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结果和以上分析,本项目各专题、各环境要素的评价因子筛选结果列于表1-8-1。表1-8-1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结果序号环境要素评价专题评价因子1环境空气现状评价SO2、NO2、PM10、TSP预测评价SO2、NO2、PM10、TSP2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pH(无量纲)、 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悬浮物共计9项预测评价COD、氨氮3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K+Na+、Ca+、Mg+、Cl-、CO32-、HCO3-、SO42-的浓度以及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

37、、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预测评价影响分析4声环境现状评价等效连续A声级预测评价等效连续A声级5固体废物影响预测评价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处理或处置方式2.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2.1.1 地理位置方正县位于我省中南部,哈尔滨东部,松花江南岸,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北段西北麓、蚂蜒河(或蚂蚁河)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281341-1293320,北纬453246-460900。北与通河县隔江相望,东与方正县为邻,东南与林口县、海林县接壤,南与尚志市、延寿县毗邻,西与宾县相依。全县总面积2969.4平方公里,县政府所在地为方正镇,距省

38、会城市哈尔滨市164公里。有同三高速公路(同江至三亚)、哈同公路横贯全县,松花江自西向东流经本县北部。本项目的地理位置见附图1。方正县属于丘陵低山区地形,海拔高度在1001300米之间,地势总体南高北低,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8,无霜期平均为138天,年平均降水量580毫米,年平均日照2387.1小时。有耕地52万亩,水稻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0%。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木材蓄积量2400万立方米。境内林蛙、银鲫分布广泛。有“三林、四湖”、“一区、两庄”、“五名吃”旅游景区、景点。境内流经大小河流21条,自然湖泊众多,水力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居全省前列。境内有煤、玄武岩、石

39、英石、花岗岩、大理石、水晶、金、铁、铜、铝等矿藏20余种,其中煤炭已探明的储量达2500万吨。方正县位居哈佳两大中心城市中间位置,“同三”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境,铁通路、方虎路、莲永路纵向延伸,松花江一年三级通航,水陆交通便达。2.1.2 地形、地貌本县属于丘陵低山区地形。海拔一般在300700米之间。总体看南高北低;沿江一带西高东低山区为东南高西低。西部和东部为半山区和山区、海拔在110米至340米之间。北部、中部为蚂蚁河河谷至于140米之间、东南部是张广才岭、及其向北延伸的支脉,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张广才岭主峰1309米,为全县至高点,北部松南乡靠松花江一带、海拔仅100米、最高最低地势高差

40、1209米。(1)西部低山丘陵区这一区域为张广才岭余脉大青山、高度一般在海拔135至400米之间,最高峰544.8米,包括天门、会发二个乡镇。总面积约为648平方公里。沟岔较多、地形复杂,总地势为西高东低。(2)中部冲积平原区这一区域包括永建、宝兴、会发、天门、德善、方正镇、伊汉通、松南8个乡镇的大部分地区。总面积591平方公里,高程一般在海拔100米至135米之间。这一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较大河流有蚂蚁河、珠河、石头河、桶子河、黄泥河、吉利河等。(3)东部中低山丘陵区这一区域是指张广才岭以北直抵松花江边的山区,包括大罗密、德善二个乡镇和方正林业局、亚布力林业局的一部

41、分,总面积1732平方公里,高度在海拔135米至1200米间。这一区域山高林密,县内最高峰在这一区南缘。2.1.3气候特征2.1.3.1资料来源地面气象资料来源于方正县气象局,项目所在区方正县气象站地理位置为东经12848,北纬4550,观测场海拔高度120.0m。气象台站区站号(国家统一编号)50964。气象站距离拟建项目厂址约6km,两地受相同气候系统的影响和控制,其常规气象资料可以反映拟建项目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该站与拟建项目两地受相同气候系统的影响和控制,其常规气象资料可以反映拟建项目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2.1.3.1地面气象特征(1)气候特征方正县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境内地形

42、复杂,小气候明显,气温、降水、日照、风速等受地势、植被、纬度的影响而分布不均。平原年平均气温3.2,山区要冷些。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22.2,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19.4。极端最高气温36.8,极端最低气温为-40.2。年10积温2624.9,山区则要少100-200。无霜期134天,山区要少20天左右。枯霜(最低气温)在9月下旬,山区要早10(东部)20(西部)天。年降水量为591.7mm,山区偏多10-20mm。年最大降水量948.4mm,最少降水量390.4mm。一日最大降水量145.5mm。年日照2387.1小时。年风速4.0m/s(3级),最大风速超过30m/s。全年盛行西南风,夏季东北风多。大风日数年平均18天,最多36天。年蒸发量1213.3mm。方正县气候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其特点是:春季风大雨少,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霜早,冬季寒冷干燥。春季(4-5月):春季平均气温9.6,平均降水量81.5mm,占全年降水量的13.8。西部山区降水量要少10mm,而东部山区要多10mm。气温稳定回升在月日,但忽冷忽热。春季是大风季节,平均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