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2408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食品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食品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品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案例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食品案例分析 -徐福记中毒事件随着这几年食品问题不断,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近些年发生的食品中毒事件也越来越多。下面我将对2013年6月14号发生的一起徐福记中毒事件进行分析。1 案例再现 记者从徐福记国际集团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福记”)获悉,截至6月12日上午10点,该公司共有160人出现身体不适,疑似食物中毒。其中有一名57岁女性洗碗工在该厂宿舍死亡,死因未明。在广东东莞徐福记工厂门口,“欢乐徐福记,吃的真开心”的标语非常引人注目。然而,正是这家颇受大众信任的食品企业的员工食堂,日前却发生了一起百余人食品中毒事件。 在11日傍晚东城人民医院门诊部,有五六名员工在急诊室接

2、受治疗。这些穿着红色工服的员工面色苍白,或手捂肚子,讲话有气无力,甚至有员工因腹痛难忍直接趴在就诊桌上。他们说,6月10日下午五六点后身体出现不适,主要症状为发冷、高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据徐福记第三工厂洗衣房员工刘春霞反映,她10日中午吃了三个菜,分别是辣椒炒虾、青菜、豆腐乳,味道跟平常差不多,“但是馒头已经发酸,味道很难闻,难以下咽”。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一分局局长王旭称,此次事件是由于食物保存不当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记者调查发现,这起百余人食品中毒事件,暴露出东莞徐福记公司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薄弱、食堂管理不规范、硬件设施配套不全等三大问题。记者12日来到东莞徐福记食品有限公

3、司,发生问题的食堂位于该公司第三厂内,已被查封。记者在该公司总厂四楼的食堂观察发现,有员工将生猪肉放在熟食柜里存储,甚至有4只蟑螂在生食和熟食储物柜门缝里爬,食品卫生状况很不理想。作为涉事食堂的供应商,鸿宇膳食公司副总经理刘晓龙称,他们对于这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负有一定的责任,但主要责任还在东莞徐福记公司。“根据协议,我们负责提供食材和厨师,徐福记公司提供厨房、餐厅、锅碗瓢盆等硬件设备,而这起中毒事件中食物保存不当的根源就是因为冷库设施不够。”刘晓龙说,“我们本来打算自己买的,但是徐福记不同意。”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站长陈锋也表达了类似看法,“对于一个向1000多名工人供餐的食堂来讲,起码

4、需要5台冷柜,而出事的食堂只有两台冷柜。”一个冷柜才两三千元,对于东莞徐福记这样的大公司来讲,可谓九牛一毛,“不是买不起,而是不想买,其背后是对员工权益缺乏关心和尊重。”一位业内人士说。餐饮业人士认为,东莞市接连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并非偶然,与当前工厂食堂承包经营呈现散、乱、差的局面有关。根据东莞团膳协会统计,东莞大约400万工人,如果按照每人每天10元的标准计算,一天就有4000万元的市场份额,一年超过100亿元。因此,工厂食堂成为不少团膳企业争相角逐的香饽饽。据东莞团膳协会叶贺年称,东莞有团膳企业1000多家,而大多是小本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明显不足。2 案例分析作为一个冷静的外观者,我们应

5、当怎样的正确的处理此次中毒事件呢?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第一步应该是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并立刻与总值班医生联系,汇报情况,请求总值班医生通知各个科室做好抢救大量病人的准备。抢救时应分轻重缓急,先抢救重的,抢救的同时,务必与患者的家属取得联系。第二步,相应的政府部门卫生局应该到徐福记的餐饮地方进行调查,检查厨房等地方有哪些不符合规定的操作或做法,并对中毒当天员工的饮食进行调查例如食材的来源,水质的来源等等。公安局的人员应当对厨房的工作人员以及徐福记的各部门领导进行调查。第三步,医院的医生应尽快查出病因,并和其他几个部门的调差进行整合。弄清楚此次事情是人为还是意外中毒事件。3 案例小结 餐饮业食品

6、原料主要的卫生问题集中于两个方面: 一是购进不符合卫生标准或其他卫生要求的食品; 二是在贮存过程中发生卫生质量的恶化。各种调味品、食用油、罐头类食品以及熟肉制品是餐饮业需求量很大的食品原料, 部分生产加工企业为牟取暴利, 以次充好, 甚至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的食品原料, 餐饮单位如果不能严把采购关, 再加上日常管理不到位, 贮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等原因, 极易造成食物中毒; 而部分餐饮单位卫生知识匮乏或为满足消费者需求不顾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采购、加工河豚鱼等有毒有害动植物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也不容忽视。要求餐饮单位定点采购, 按法规规定索证是目前监督机构最主要的管理方法, 但由于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结构

7、性矛盾, 大部分餐饮原料仍存在货源组织困难, 质量无法控制的问题, 个别法制观念淡薄的经营者为降低成本甚至恶意采购。因此解决食品原料卫生问题的根本办法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从源头加强种植业、养殖业及生产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管; 二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餐饮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身素质。调查数据显示, 食品原料标签标识不符合卫生规定以及超过保质期等违法现象的发生率非常高,尤其在大型餐饮业和 A 级单位中占有相当比例, 说明许多餐饮业对食品标签标识的重视程度不够, 认为与食品本身的质量关系不大。某些大型餐饮业因日常对原料需求量较大,

8、 经常大批采购, 但不能定期检查以保证原料在保质期内使用, 不仅造成浪费还违反了食品法规, 因此餐饮经营者应加强食品原料贮存的日常管理和对食品标签标识的认识。4 案例建议 加大 食品卫生法的宣传和执法力度。深入宣传卫生法律法规, 加强对建筑工地企业负责人和食堂负责人的培训, 提高其卫生法律意识和食堂卫生管理能力。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工地食堂的监管, 积极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 严肃查处建筑工地食堂的无证经营活动。制定相应的卫生管理办法, 规范监督管理。将工地食堂的建设资金列入工程项目的预算, 每个工地设一个食堂,集中资金完善工地食堂的卫生设备设施, 落实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 按

9、照餐饮业卫生许可的条件进行现场审查, 符合条件方可发放卫生许可证。 加强领导, 部门配合, 齐抓共管。卫生管理部门加强与建设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把建筑工地食堂卫生许可证作为建设项目施工的前置条件, 逐步形成制度化推行, 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工地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 确保农民工的身体健康, 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 周静娟. 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问题和监管措施探讨J. 中国饮食卫生与健康, 2005, 2 (9) : 13- 14.2 朱丙乐. 齐河县部分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状况调查J.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5, 4 (3) : 271- 272.3 张志强, 于 军. 食品经营应遵守的卫生标准 M.四川: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4 靳晓梅.青岛市阳光食品工程与餐饮原料采购卫生安全J .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21( 8) 999.5 王晓莉.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及对策J .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6, 13( 3) 2066 陈解华.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效果浅析J .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3, 10( 5) 2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