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的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24550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的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的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的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的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的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的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的论文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的论文【摘要】 文章从来源、分布、虫体、子座等方面对冬虫夏草正品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了正品与混淆品的性状鉴别要点, 为冬虫夏草的正确鉴别及有效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冬虫夏草; 正品; 混淆品; 鉴别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3大名贵中药,其性平,味甘,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之功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冬虫夏草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同时由于其资源稀少、生长环境特殊、价格昂贵等原因,造成目前多种虫草伪品、混淆品冒充冬虫夏草的现实状况。除以面粉、豆粉等为原料用模压制造假虫体,以其它植物根茎(地蚕等

2、)冒充虫草等较好识别的直接造假情况外,目前最常见的就是以冬虫夏草的各种近缘品虫草(如亚香棒虫草等)充正品冬虫夏草,鉴别较为困难,可能对临床和保健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总结混淆品的来源与鉴别特征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将冬虫夏草与其混淆品的来源分布及其鉴别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为冬虫夏草的常规鉴别和合理开发应用提供依据。1 来源及分布1.1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 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hepialidae)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主产于四川、青海、贵州、云南,以四川产量最大。WWw.

3、11665.cOM此外,西藏、甘肃、新疆等地亦产,但量不大,习生于海拔3 0005 000 m高山草甸地带的土层中1。1.2 凉山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凉山虫草菌cordyceps liangshanensis zang, liu et hu寄生在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为我国特有种,在四川部分地区代虫草用,已被收入四川省中药材标准。凉山虫草分布海拔较低,多见于海拔1 500 m以下的地带。1.3 亚香棒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霍克斯虫草菌cordyceps hawkesii gray寄生在蝙蝠蛾科湖南棒蝠蛾等昆虫幼虫上的子座

4、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亚香棒虫草在我国分布较广,多生长于海拔1 0001 500 m半潮湿草丛中2,在广西、湖南、安徽、江西、福建、山东、云南、贵州等省均有发现,尤以安徽、湖南产量最多。1.4 香棒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香棒虫草菌cordyceps barnesii thwaites寄生在鞘翅目金龟子科的直脊鳃科金河子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3,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省。1.5 古尼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古尼虫草菌cordyceps gunnii (berk.) berk.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在我国主产于贵州、湖南、安徽、广东等省。1983年我国首次正式报道了古尼虫草,

5、在其产地,古尼虫草曾被误认为正品冬虫夏草4 。1.6 新疆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新疆虫草菌cordyceps sp.寄生在鳞翅目昆虫阿尔泰蝠蛾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新疆虫草为我国新疆西北部阿勒泰山和伊犁地区特有的虫草资源,产于阿尔泰林区的雪线附近5,被收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标准。1.7 蛹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蛹虫草菌cordyceps militaris (fr.) link.寄生在多种昆虫蛹及幼虫体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寄主昆虫以鳞翅目为主,也可寄生在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等昆虫上。蛹虫草为广布种,其地理分布遍及全世界,在我国野生蛹虫草主要生长在吉林、辽宁、山西、

6、河北、陕西、安徽、广西、广东、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省区。 在我国,蛹虫草主产于云南、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生于针、阔叶林或混交林地表土层中6。蛹虫草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低,现人工培养较多。现有不少文献认为人工培养的蛹虫草其中含有的腺苷、粗蛋白、氨基酸等成分的含量与冬虫夏草相仿。 “虫草”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寄生在各种寄主昆虫体内形成的虫菌复合体。我国现已报道虫草约120种7,其中绝大多数产量极低,在市场上难觅踪影。本文选取其中较常见的几种对其来源及分布进行介绍。不同的虫草在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名贵中药正品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寒草甸地带,其它多种虫草产地海拔较低,蛹虫草由于其

7、寄主的多样性分布范围很广。2 虫体2.1 冬虫夏草虫体似蚕,长35 cm,直径0.30.8 cm;外表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全身足 8 对,中部 4 对明显8。质脆,断面中部有明显的暗棕色“v”字环纹9 。2.2 凉山虫草体形似冬虫夏草,但虫体较粗,长36 cm,直径0.61 cm, 有环纹912个,表被棕至棕褐色菌膜,菌膜脱落处呈紫褐色;足约10对,不甚明显10。2.3 亚香棒虫草虫体形状与冬虫夏草相似,灰黄色或灰褐色,表面常见近白色菌丝膜,除去菌膜显褐色,有环纹2030个,可见黑点状气门。质脆,断面中央有明显的暗棕色“一”字纹。腹部有足8对,中部4对

8、不甚明显。气香,味微咸或淡9。2.4 香棒虫草虫体呈弯曲的扁肾形,较短,长1.52 cm,直径约0.5 cm。表面棕黄色,头部小,棕褐色,具一对螯牙,体部有密环纹,胸部有3对足或已脱落,足上有棕褐色细毛11。2.5 古尼虫草古尼虫草寄主昆虫与正品冬虫夏草同为蝙蝠蛾科昆虫幼虫,虫体体表灰白至淡黄色,与冬虫夏草相似。 2.6 新疆虫草体似蚕,较细,长24 cm,直径0.20.5 cm。虫体表面土黄色至紫褐色,有环纹2040个,足8对。一般无子座,虫体菌核坚实,绝少中空,生于地下35年不腐烂,这与冬虫夏草多带子座,地下菌核6月下旬开始变空、腐烂的情况截然不同5。2.7 蛹虫草虫体略为椭圆形的蛹,酱紫

9、色紫色,长约1.52 cm12 以上几种虫草,香棒虫草、新疆虫草、蛹虫草与正品冬虫夏草虫体性状区别较大,较易区分。亚香棒虫草、凉山虫草、古尼虫草与冬虫夏草较相似,市场上最常见以这几种虫草伪充冬虫夏草,以谋取暴利。亚香棒虫草虫体形状、环纹类似冬虫夏草,但二者也有区别:冬虫夏草为深黄色至黄棕色,色泽较单一,而亚香棒虫草颜色偏灰,在虫体上可见一些白斑;亚香棒虫草中部 4 对足不如冬虫夏草明显;亚香棒虫草断面中部无“v”字型结构。凉山虫草虫体与冬虫夏草也较相似,但虫体较粗,表面环纹较少,足不明显。古尼虫草与冬虫夏草最为相似,单从虫体上极难将二者区分开。3 子座3.1 冬虫夏草子座单生,细长圆柱形,长4

10、7 cm,直径约0.3 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向上渐细,头部稍膨大,具不孕尖端。质柔韧,断面类白色7,8 。3.2 凉山虫草子座单生,线状,极长,直径1.52.5 mm,长1030 cm,上部有时分枝,黄褐色、褐色或黑褐色,常有不孕尖端,质柔韧710。3.3 亚香棒虫草子座单生,偶见有23个,细长圆柱形,长410 cm,直径约23 mm;表面灰白或灰褐色,有细纵皱纹,柄部多弯曲,头部稍膨大,无不孕尖端10,11。3.4 香棒虫草子座单生,多细长呈线状,弯曲,长26 cm,直径约2 mm。头部稍膨大,表面灰褐色,有细纵皱纹,质柔韧11。3.5 古尼虫草子座一般单生,子座顶部稍膨大

11、,狭长卵形至柱状,成熟时与柄的界限分明,无不孕顶端7。3.6 新疆虫草一般无子座,极少数在虫体头部长出子座,但很细很短,棕褐色,顶部膨大部分呈圆球形,与冬虫夏草不同,比较好区别。3.7 蛹虫草子座单生或数个,可从寄主体各处长出,苍黄色、橘黄或橘红色,通常不分枝,长27 cm,可孕部柱状或至棒状7。子座头部椭圆形,顶端钝圆13。 新疆虫草、蛹虫草与冬虫夏草子座区别较大,较易区分;凉山虫草子座极长呈线状,结合本文所述虫体部分的特征,也可与冬虫夏草相区别。古尼虫草子座头部与柄界限较分明,且头部膨大较明显,无不孕顶端,可与正品冬虫夏草区别。亚香棒虫草子座与正品较为相似,但二者也有区别:子座颜色不同;亚

12、香棒虫草无不孕尖端。香棒虫草子座与冬虫夏草比较而言较细短而弯曲,色泽也不同。4 小结 冬虫夏草为昂贵珍稀药材品种,价格与珍稀度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假冒混淆品。科研工作者应当进一步研究寻找简单可行的鉴别方法,为杜绝伪劣品种进入流通市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应进一步对冬虫夏草进行其它方面的研究,研究人工种植或寻找替代品,以缓解药材供应紧张状态,从根本上解决药材资源不足的问题。【参考文献】 1王丽娟.“冬虫夏草”资源分布的调查j.甘肃林业,2007,4:40.2何希荣.冬虫夏草与亚香棒虫草的鉴定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11)69.3常泓,张婕.香棒虫草和冬虫夏草

13、中甘露醇和麦角甾醇的测定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1):63.4徐锦堂.中国药用真菌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8:386.5常玮,龙涛,冯怀蓉,等.新疆虫草的生物学特性j.新疆农业科学,2002,39(4):227.6刘春泉,宋江峰,李大婧.北冬虫夏草多糖组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7,28(1):370.7梁宗琦.中国真菌志,第三十二卷(虫草属)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2.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6.9殷仁亭.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亚香棒虫草的鉴别j.基层中药杂志,2000,14(2):19.10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中药材真伪鉴别图谱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中药材鉴别原色图谱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8:234.12倪进利.冬虫夏草及其伪品的鉴别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9):38.13钟石,计东风,陈诗.蛹虫草研究进展j.蚕桑通报,2006,37(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