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老患者手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2486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提高老患者手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如何提高老患者手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如何提高老患者手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如何提高老患者手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如何提高老患者手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提高老患者手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提高老患者手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如何提高老年患者手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浅谈如何提高老年患者手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小编为你提供一篇范文参考,希望您喜欢!/* Style Definitions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

2、.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摘要】 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壁薄、弹性差及多次穿刺易造成静脉穿刺失败,为了提高穿刺的成

3、功率,总结几点成功的静脉穿刺方法: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状态,选择5.5号头皮针进行手背静脉穿刺,从而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根据老年患者手背静脉血管的特点、位置及病情选择不同的穿刺方法;妥善固定与正确拔针的方法。【关键词】 老年患者;手背静脉穿刺;护理手背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是病人最易接受的穿刺部位,它具有暴露部位最少,活动限制最小,浅静脉最丰富等优点。老年人的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解剖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其特点是血管壁薄、管腔小、弹性差、易塌陷、修复能力降低。给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是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水平,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是护理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方向。笔者

4、现将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护理体会阐述如下。1. 穿刺前的注意事项1.1 静脉穿刺前应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在性格上存在孤独、自闭等心理特点,住院后对医院陌生的环境,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是成功穿刺的基础。护士要多与病人沟通、交流,取得病人的合作,消除病人的紧张感,增加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信任度,使血管紧张度降低,保障穿刺的成功。1.2 操作者要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除与操作者娴熟的技术有关外,其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研究证明,护理人员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工

5、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才能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1.3 选择5.5号头皮针进行静脉输液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用5.5号头皮针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更轻巧灵活,能够较好地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不易穿透血管,可提高穿刺成功率,特别是选择细小血管给患者输液时效果更显着。而且5.5号头皮针较7号头皮针进针时疼痛轻,针眼愈合快,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患者减轻疼痛的愿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但是用5.5号头皮针进行静脉输液仅可满足一般输液要求,在急救输注时仍要选用7号头皮针。2. 绷扎止血带的时间和位置静脉血管充盈是保证一针见血的关键。扎止血带40120s为静脉穿刺最佳时间 .对

6、血容量不足及末梢静脉充盈度较差的病人,适当延长扎止血带时间,可提高穿刺成功率。止血带的绷扎位置一般离穿刺点1015era为佳,保持松紧适宜。3. 手背静脉网非握拳式穿刺法常规法在行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成功后才松拳。在行手背静脉穿刺时,主张病人手背自然放松 ,护士用左手将病人被穿刺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可充分暴露血管,提高穿刺的成功率。4. 根据血管走向选择不同的穿刺方法4.1 对于手指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手放松,不要紧握,协助绷紧关节处的皮肤,进针角度要小,进针要浅,速度要慢,见回血后不要再进针,因血管脆短,如再进针后多数情况下会穿透血管壁。4.2 对于靠近手指关节处的血管,因血管多斜行

7、,穿刺时应嘱患者不要握拳,扎上止血带时嘱患者或其家属绷紧血管上端的皮肤,使皮肤拉紧,以免进针后因皮肤褶皱而穿透血管壁,进针要慢,见回血顺利,固定好针柄,松止血带,松调节器,固定好针头。4.3 对于手背部细、短的血管应首先估计一下从血管后方多远处进针,而进针后针头刚好进到血管粗直安全的部位为宜,一般多从血管粗直的后方12em处进针,使针头进入皮肤约是13再进入血管内,刚进针时角度要大、速度要快,以减轻患者疼痛,进血管后要慢,固定牢固。5. 根据生理特点选择适宜的穿刺法5.1 对于老年消瘦患者,手背皮肤薄而松弛,皮下组织含脂肪少,静脉活动度大,穿刺时应固定血管上、下端,在血管上方以3O.角进针直接

8、刺入皮下及血管,见回血后,针头稍挑起顺血管进入少许即可。5.2 对于胖型老年患者,静脉较深不明显,但较易固定不滑动,穿刺时看准走向及深度后,以3O斜角稍深进针。5.3 对于水肿的病人,可采取用手指按压穿刺部位,将多余的水分挤向一边,血管暴露后,立即穿刺,对于血管硬化、血管塌陷及弹性差的患者,可采用表面麻醉涂抹包扎法。6. 穿刺成功后针头固定的技巧静脉穿刺时的固定方法是整个输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固定不当可引起针头滚动、滑脱、针尖刺痛等,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为黏贴胶布的手法不当、胶布排列不规则及胶布的长、宽度不合理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采用一侧滚动法较为规范,即先黏贴一侧皮肤,拉紧胶布至对侧皮肤,这样可使胶布处于紧张状态,保证不松动,其胶布的长宽分别为7.09.0cm、0.81.0cm为宜,三条胶布均平行排列与针尖垂直,间距0.81.2cm,对于消瘦病人效果更佳。妥善固定可防止针头刺穿静脉。7. 拔针方法拔针时用左手拇指和示指绷紧皮肤和皮下组织,与静脉平行按压静脉穿刺点,既可压迫静脉穿刺点,又可减少针头对血管壁的摩擦和损伤。拔针后棉签在静脉上方呈平行方向压迫皮肤、皮下及静脉穿刺点,拔针后必须压迫穿刺部位35min ,防止皮下溢出、瘀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