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论文浅谈荀子的儒学批判及其“大儒”理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论文浅谈荀子的儒学批判及其“大儒”理想.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荀子的儒学批判及其“大儒”理想 论文摘要:荀子笔下之儒,名目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为品行低下、才智平庸之儒,贱儒、俗儒是也;二为德虽不贱,才智平庸之儒,陋儒、散儒、腐儒、瞀儒是也;三为德行高尚、才智皆具之儒,小儒、雅儒、大儒是也。荀子深刻批判了各类儒生,他最赞赏道德高尚、才智开通、明于治道的大儒。荀子构建的大儒政治体现了其学说“隆礼效功”的中心原则。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儒;德行;才智;隆礼效功 任何一个学派的思想都不可能整齐划一,孔子、孟子就曾经对儒家内部作出过评论,但极其简略,看不出儒家内部分化的详细情况。荀子谈到各类儒生的特点,其笔下之儒,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为品行低下、才智平庸之儒
2、,贱儒、俗儒是也;二为德虽不贱,才智平庸之儒,陋儒、散儒、腐儒、瞀儒是也;三为德行高尚、才智皆具之儒,小儒、雅儒、大儒是也。荀子最欣赏道德高尚、才智开通、明于治道的大儒。一 品行低下、才智平庸之儒在荀子看来,品行低下、才智平庸,却自以为高的儒生最为可恨,因此称为“贱儒”。“贱儒”细分为三:“弟佗其冠,祌禫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非十二子)雍容地戴着儒冠,言谈淡薄,学习圣人走路的姿势,自以为得圣人之精华,实际上乃卑贱之徒,此以子张为代表。“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同上)整齐地穿着儒家的衣帽,表情严肃,终日不言,自以为得儒家之正,实际上亦为贱儒,此
3、以子夏为代表。“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同上)此类儒生,苟且懦弱,畏惧劳苦,无廉耻之心,唯饮食是好,但却寻找借口说,君子本来不屑于亲自做事。这类儒生其实十分卑贱,与真正的君子格格不入。真正的君子,“佚而不惰,劳而不僈,宗原应变,曲得其宜。”(同上)也就是说,真正的君子安闲而不怠惰,勤于事务而不驰慢,知源察本,推类而宜。暂且不论子张、子夏、子游的实际状况,荀子无情批判拾取圣人陈迹而不得精髓的儒生,锋芒所向,入木三分。当时及后世之“贱儒”何其少哉!荀子在儒效中论“俗儒”云:“逢衣浅带,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缪学杂举,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礼义而
4、杀诗、书;其衣冠行伪已同于世俗矣,然而不知恶者;其言议谈说已无以异于墨子矣,然而明不能别;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得委积足以揜其口,则扬扬如也;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俗儒”学习诗、书而不得其精华,他们食古不化,不能以先王礼义之精神成就当今之事业,却自以为高,欺惑愚众,以求衣食,胸无大志。“俗儒”还自以为是,见“大儒”不为人用则嘲笑挖苦之。可见,“俗儒”虽自称为儒,实际上却庸俗不堪。“俗儒”与“贱儒”实无本质区别,故亦归入品行低下、才智平庸之列。二 德虽不贱、才智平庸之儒在荀子看来,德虽不贱、才智平庸的儒生亦应受到批判。这类儒生包括陋儒、散儒
5、、腐儒、瞀儒。何谓“陋儒”?“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尔,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劝学)在荀子看来,诗、书仅为记载圣人之道的工具,学习诗、书不在记诵字句,重在通过文字载体领悟圣人修身、治国之道,并以圣人之道规范和指导自己行为。“陋儒”学习诗、书唯求博闻强志,显然不得要领。荀子又称“陋儒”为“不隆礼,虽察辩”的“散儒”。鄙者,见识短浅;散者,不适于用。“陋儒”、“散儒”不懂“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儒行)的为学之道,他们为知识而知识,不能化知识为德性,化知识为行动,显然属于记诵之儒。何谓“腐儒”?欲知“腐儒”,先言君子。“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
6、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故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非相)在荀子看来,对于真理,君子应向往之,力行之,“乐言之”,且“明本分而理”。所谓“乐言之”,即积极辩明真理,大力宣传真理,“以正道而辨奸”(正名)。所谓“明本分而理”,指既深刻理解事理来龙去脉,又辩说有条有理。荀子之意,理想的儒者不仅应深明大义,躬自践履,而且要坚决和奸言邪说作斗争,努力宣传真理,以期感化他人,移风易俗。“腐儒”却“好其实,不恤其文”(同上),自以为独善其身则可,不屑与人争辩,不必宣传己说。荀子用“括囊,无咎无誉”语概括“腐儒”,意思是说他们息事宁人,不辩是
7、非,实在迂阔无用。何谓“瞀儒”?“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其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弓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非十二子)荀子绝无批驳孟子效法先王之意,但他却认为,思、孟学派法先王而不得先王礼义之精髓。“五行说偏颇不正,忽视礼法制度之建构。”“五行说幽暗难测,未能正视个人成就道德自我过程中所涉及的诸般现实问题。”“五行说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索解不易。”思、孟后学,不论思、孟长短,一并传之受之,自以为得孔子、子
8、弓真传。这些儒生虽口称先王,实际上仅为“瞀儒”而已。所谓“瞀儒”,傅山云:“谓之瞎儒也,儒真多瞎子。”也就是说,瞀儒愚暗不通事务,人云亦云,不知与时俱进,把先王的思想精髓与当今实际联系起来,因此很难成就事业。孔子的学说以“仁”、“礼”为中心,“仁”偏重于自我品行,“礼”偏重于外在规范。孟子多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并提出“仁政”说,强调在位者发仁心、施“仁政”,但对“仁政”的制度安排言之较略。在荀子看来,如果片面强调仁心而寡言制度安排,那么,政治思想就很难转化为实际的操作,于是,他多继承孔子“礼”的思想,建立以“隆礼效功”为总原则的学说。三 德行高尚、才智皆具之儒荀子最欣赏德行高尚、才智皆具的儒
9、生。“雅儒”、“小儒”庶几归于此类,“大儒”最为最理想。何谓“雅儒”?“法后王,一制度,隆礼义而杀诗、书;其言行已有大法矣,然而明不能齐;法教之所不及,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儒效)雅儒学习书本而不拘于书本,他们与时俱进,内外如一,言行均有法度,然而缺乏以一知万、触类旁通、治理天下的本领。何谓“小儒”?“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公修而才:可谓小儒矣。”(同上)“小儒”不耻下问,积极学习,自我克制,品行美好,去私顾公,具有一定办事才能。在荀子看来,他们可做诸侯、大夫或士。
10、“大儒”与“雅儒”、“小儒”大有区别。“大儒”具有“天子、三公”的素质。“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苟仁义之类也,虽在鸟兽之中,若别白黑。倚物怪变,所未尝闻也,所未尝见也,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而应之,无所儗怍,张法而度之,则晻然若合符节,是大儒者也。”(同上)可见,“大儒”既是品行高尚的道德家,更是才智开通、博古通今、知一能万、善于治国和团结民众的成熟政治家。荀子最欣赏的“大儒”为周公、孔子、子弓。武王驾崩,成王尚幼,周公为了国家前途,果断践履天子位,毅然诛灭叛臣管叔,及时追杀商纣余孽,不论亲疏,唯才是举,分封诸侯,巩固政权,并教导成王深明大义、树立大志、继承文武遗
11、业,实现治国安邦的宏远。成王已长,周公不贪天子势位,返政于成王。按传统俗见,天子之位,“不可以少当也,不可以假摄为也”(同上),周公不可履天子之位。周公以弟诛兄,亦与传统孝悌思想不合。荀子却认为,周公并非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周民族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作出的决策,因此,“以枝代主而非越也,以弟诛兄而非暴也,君臣易位而非不顺也。”(同上)周公品行高洁、才智开通、明于治道,为周民族立下了汗马功劳,故为“大儒”。周公乃得势“大儒”,孔子则为不得势的“大儒”。孔子虽不得势,然其将为鲁国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逾境而徙,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必早正以待之也。”(同上)也就是说,鲁国市场
12、因孔子将为司寇而秩序井然,鲁国世风也因孔子而严整肃然。可见,孔子具有修明法度、齐一天下的“美政”本领。孔子闲居乡里,则“阙党之子弟罔不分,有亲者取多,孝弟以化之也。”(同上)可见,孔子又颇具移风易俗的“美俗”能力。不管得势与否,孔子德行高洁、才智开通,一以贯之,故为“大儒”。至于子弓,荀子四见,其事迹不详,荀子也认为他是不得势的“大儒”。周公、孔子、子弓具备调一天下、制服强暴、移风易俗、经国安邦的才德。不过,正如造父“无舆马则无所见其能”,又如后羿“无弓矢则无所见其巧”,善于治理天下的大儒,“无百里之地则无所见其功”。(同上)百里之地,代指“大儒”赖以实现其抱负的政治地位。荀子强调,大儒虽有经
13、世之才,还须得到重位,才能施展才智。如果人主重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用万乘之国举措而定,一朝而伯。”(同上)然而,天下明主甚少,“大儒”不为世用。“大儒”虽不为用,并不怨天尤人,堕落其德,而是“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必为顺下矣。虽穷困冻餧,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同上)“大儒”不为世用,身处陋巷,却积极立身美俗,位虽不存,才德不减,故“王公不能与之争名”。荀子构想了一个“大儒”当政的理想社会:“朝廷必将隆礼义而审贵贱,若是,则士大夫莫不敬节死制者矣。百官则将齐其制度,重其官秩,若是,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关市几而不征,质律禁止而不
14、偏,如是,则商贾莫不敦悫而无诈矣。百工将时斩伐,佻其期日而利其巧任,如是,则百工莫不忠信而不楛矣。县鄙则将轻田野之税,省刀布之敛,罕举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农夫莫不朴力而寡能矣。士大夫务节死制,然而兵劲。百吏畏法循绳,然后国常不乱。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通财,而国求给矣。百工忠信而不楛,则器用巧便而财不匮矣。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风俗美,以守则固,以征则强,居则有名,动则有功。”(王霸)在“大儒”当政的社会里,制度健全,举措得当,各行各业得到充分发展;社会产品数量充足、质量上称、流通顺畅;全民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积极进取;全国上下团结一
15、心、风俗纯美,人民安居乐业。 荀子的“大儒”政治体现了其学说“隆礼效功”的中心原则。荀子议兵有云:“隆礼效功,上也;重禄贵节,次也;上功贱节,下也。”所谓“隆礼”,即重视礼义,指社会的合德性与正义性;“效功”,即社会秩序的建构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必须有利于社会效率和公众利益的最大提高。“隆礼”和“效功”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互相渗透:合德与正义必须同时追求功效,效率和功利必须符合道德与正义。孔孟学说论道德和正义与荀子有似,然其论政治之具体原则却不及荀子精详。而商鞅、韩非、李斯属于 “上功贱节”一类,秦用三人,严刑峻法、奖励耕战,注重功效,故国富兵强,统一六国,其功可谓大矣。然他们片面追求效率和功利的
16、最大化,鄙弃礼义、非毁人文精神是其最大不足。荀子“隆礼效功”之说则既注重人文精神,又注重可操作性和功效性,两方兼顾,协调发展,最具转化为政治操作的理论价值。谭嗣同批评“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3,这是从荀学的负面影响立论的。如果从正面考察荀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谭氏之语似乎也符合实事。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走向,牟宗三先生曾云:“由于孟子所表现之形态,人人皆可有道德的主体自由,即在实体性的合理之自由下转出道德的主体自由,而未转出政治的主体自由。自汉帝国之建立后,中国社会即实现了荀子这个礼义之统的形态。”4汉代以来中国古代社会的荀学理路正逐渐被不少学者所认识。在笔者看来,荀子“隆礼效功”政治的原则不
17、仅适合古,而且适合今,任何一个理想的社会,都必须以“隆礼效功”作为自己的目标。不过,在功利嚣嚣的战国末期,荀子“隆礼效功”的政治原则几乎不为人们所理解。连弟子李斯都毫不客气地质问老师:“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议兵)所谓“以便从事”,即讲究效率和功利的最大化,此与荀子“效功”义同。在李斯看来,秦国的强大,正是追求“效功”的结果。李斯遭到荀子的极力批判:“女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于军,将率末事也。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
18、统也。故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之时也;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皆前行素修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今女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此世之所以乱也。”(同上)所谓“不便之便”,即唯效率、功利是求,追求效率和功利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极大提高。这样的“效功”缺乏人文关怀,因此不可长保,故虽“便”而实“不便”。“大便之便”则不仅“效功”,并且“隆礼”。即在仁爱、正义、公平这一总体原则指导下,构建高效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以期实现功利的最大化。这样的效率与功利绝不把人当作提高劳动效率的工具,而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给予人以充分的人文关怀。只有两方协调发展,人民才会心悦诚服,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
19、后而保万世”(荣辱)的效率与功利才能得到充分保障。荀子在强国篇中进一步分析了秦国的短长:“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汙,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如果仅从“效功”角度讲,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以法治国,奖励耕战,历经四世,社会“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可谓“治之至也
20、”。然而,此所谓“治”者,仅是效率、功利的最大化,并不包括国民向心力、凝聚力等社会软实力在内的整个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秦国看似亦为礼义之邦,但秦民貌似符合礼义的行为并非仁义教化的结果,更非自觉自愿的行动,而是人们在“力术”、“兵强”、“威行”的强大压力下的权宜之举。一旦时机成熟,民众就有可能蜂起而反之。秦国何以出现这种民心不服,“忧患不可胜校”的危险局面?在荀子看来,乃是秦国“无儒”而“上功贱节”的恶果。无儒,则不重礼义教化,无礼义教化,则人心不齐不凝,此天下之大患。秦朝统一六国,不二世而亡,冷峻的历史证明了荀子的远见卓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方面,荀子的“大儒”政治“隆礼”并不排斥“效功”
21、,另一方面,“大儒”政治也不排斥礼义的等级。荀子认为,在礼义规范下,追求财富和地位,以及财富和地位的等差分配无可厚非。由于人们学习知识、砥砺品格、积累才干的努力程度不同,付出的劳动各异,对社会的贡献有别,因此,社会地位和收入多寡出现等差就势所难免,只有充分保证这种合理的等差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荀子多次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王制)“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富国)“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其人载其事而各得其所宜。上贤使之为三公,次贤使之为诸侯,下贤使之为士大夫,是所以显设
22、之也。”(君道)在荀子看来,不论贡献大小,一味平均分配社会财富和社会地位,必然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失去提高社会功效、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可见,在荀子的学说中,“隆礼”及重视礼的等级性,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限制人欲的工具,而是刺激人们积极上进,努力增加社会产品,更加公平分配财富,更加合理满足人欲的手段。毕业论文网 四 余论综上可见,荀子对儒学的批判十分深刻,其构想的“大儒”人格及“大儒”政治颇具理论价值。不过,荀子提到的三位“大儒”周公、孔子、子弓仅仅属于历史的存在或者说观念的存在,他并没为君王推荐出现实的“大儒”,以至秦昭王发出了“儒无益于人之国”的疑问(儒效)。荀子本人颇具“大儒”之识
23、,理应归于“大儒”之列。然而在“力功争强,胜者为右”5,以富国强兵、称霸天下为急务的战国末世,慧眼发现“大儒”,诚心重用“大儒”的君王则是凤毛麟角。因此,颇有“大儒”识见的荀子只有辗转列国,不为世用。大志不骋,荀子不禁仰天长啸,发出了“世之愚,恶大儒”(成相)的哀哀鸣号。不过,荀子的“大儒”人格和“大儒”政治却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汉代乃至汉以后的历代王朝,其社会走向实际上遵循着荀学理路,此是后话。参考文献:黄俊杰:孟学思想史论,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修订一版,第111页.傅山:荀子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10页.3谭嗣同:仁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页.4牟宗三:历史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5刘向:战国策书录,严可均辑:全汉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