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正确的审美观.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2554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正确的审美观.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的培养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美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去培养,使审美观真正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实际指导思想,成为生活中一种高尚的追求和爱好。对于美术教师来说,要把审美作为学生的一项能力或素养来培养,自觉地把它纳入自己的教学任务中。二、成人心境美的引导 我们不管是教师、还是孩子的家长,首先要使自己成为美的化身,从而引导学生的审美观。在学校教师要用平行的眼光看待孩子,不可用成人的威严压服孩子,处处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引导孩子。有许多家长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有时会从嘴里说出一些脏话或做一些有碍社会公德的事情,孩子善于模仿,长此以往不仅破坏了孩子心目中的道德美

2、感,他们也学会骂人,不尊重别人。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成人要用自己的心境美引导孩子, 树立他们正确、健康的审美观。三、语言美与服饰美 学生时期的模仿能力较强,我们成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及服饰的打扮。孩子有缺点或错误时,不能动辄打骂,出口伤人,而应以平和的态度教育他们,随时使用礼貌用语。 四、营造艺术氛围,提高艺术审美力 艺术集中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美。高尔基认为:“照天性说,人人都是艺术家。 因此,我们成人应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对他们加强艺术的熏陶。无论在校还是在家,我们都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些绘画、工艺、美术品,多带他们欣赏一些音乐剧、电影,指导他们如何从这些作品中吸取美的精华,

3、也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带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风光,启迪他们美好的情趣。家长、教师还可以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多参加一些促进智力开发的美育活动,如绘画、剪贴、弹琴等,以引导孩子去 发现美,创造美。儿童的世界是很奇妙的,是五颜六色的。五、发展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小学生从入学到小学毕业,年龄跨度较大,身心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他们的审美心理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处于明显的由低级向高级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之中,根据这个特点,在美术课的审美培养教学中,我坚持了以下几点: 1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丰富学生脑中表象。小学生的审美活动虽然与美术创作不同,但却也属于审美的范畴,是离不开表象这

4、个审美“细胞”的。小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自然界绮丽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是他们获取表象的丰富源泉,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赏大自然和接触生活,直接地获取表象知识。美术课堂可以般到室外去上,那就是课外写生。其次,书本上许多的插图也是学生获取表象的来源材料之一,让学生在阅读内容时也看到图片,让他们在阅读的同时也感受到美2、运用形象思维方法,提高形象思维水平。3、充分发挥教师及教材等的示范作用。小学生喜欢模仿,在教学活动中,他们最直接接触的就是老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会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教师的审美观点对他们也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如:教师

5、在写字教学中,就要把字写得端正、美观,并把字音渎得准确、清晰,这样既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又如,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更为重要,要让学生能直接看到教师作画的 具体过程,让他们在直接模仿的情况下,更好地掌握绘画技能,使手和眼的合作更加协调、准确。其实,当学生围着老师并全神贯注地看着老师作画时的每一笔和每一画时,他们已把所学到的都记在心里了。另外,小学美术教材上的例画也是最好的范画,是作者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进行审美的典型范例,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这些范例来进行讲解,学习作者的审美品质和方法。 4、寓乐趣于教学之中,培养美好审美情趣寓教于乐是审美教育的特点。画一幅画,我们可以唱一

6、支歌、跳一个舞,或读一首诗。如在画鹅时,可以读鹅这首古诗,在画春天来了时可唱上一首儿歌春天在哪里,在制作完成一件头饰后,可让学生带上头饰跳个舞或扮角色表演,这些都是小学生们喜欢的事,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学生又学到了知识,他们在玩中学,也在玩中获得了美的享受与乐趣,并流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更能激发起 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教育的范畴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培养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多样的, 以上几点是本人一些粗浅体会和见解。美育就是美术教育,是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的 美来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是客现存在的,而且无处不在。但是,人们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感受 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缺少美的“发现” 。所谓“发现” ,就是我们讲的审美。人们只有通过审美活动,才能对美的事物感受到 有美感,可见,审美过程是与“美”相联系的,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样不可缺少审美的教育,我们应抓好这一内容,努力提高学生的识别水平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