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论文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意蕴.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2558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论文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意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社会主义论文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意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论文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意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论文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意蕴.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意蕴 唐山师范学院组织部亓鋆摘要:和谐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底蕴,同时也是西方哲学中的精髓。现代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实现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和付出艰苦的劳动。 关键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依法治国 2004年9月19日,中共十六届四 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和谐社会理论是一个全新的、具有创造性

2、的理论体系,并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和谐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现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一)中西方哲学中“和谐”的传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种不散的精神,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思想家们把“和”作为一个哲学的抽象范畴加以研究,“和”被认为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规律。“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和”的本质就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协和一体。儒家提倡人与自然要“天人合一”,人与社会要“修身”、树立“仁道”,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和谐相处,才能使天下万物存在和发展。 在西方哲学中,最早明确提出和谐思想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主张“

3、数”是整个世界的本原,“数”有奇偶之分,奇偶的对立统一就是和谐。继毕达哥拉斯之后的赫拉克里特是辩证法奠基人之一,深刻地阐述了辩证的和谐观。他说:“对立构成和谐”。他的论述反映了赫拉克里特的在对立中追求和谐的思想。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深刻地指出科学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涵义,就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管理和法治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体现法治理念、法律手段的社会。 在市场经济条件

4、下,社会生活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民主管理和法治是社会安定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核心。它需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协调发展,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决定社会是否和谐的最终的客观因素。 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最新成果(一)物质与意

5、识的辩证关系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出发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坚持物质第一性,又要积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样才能创造文明法制、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良好的环境和气氛。 (二)实事求是原则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党的理论体系中活的灵魂。 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设想,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处理好法治、民主、公平、诚信、安定、人与

6、自然等各个领域的关系,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创建和谐有序的局面。 三、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对策(一)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国的资源储量占世界的资源储量前几位,但由于人口众多和不科学的发展思路的指导,出现能源不足、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破坏等许多制约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问题。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对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全面性、根本性、长期性的战略意义。 (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兼顾社会的公平我国目前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所引发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而任何一场社会变革,都要涉及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变动。 马克思主义在利益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从我国现阶段利益关系和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看,目前我们所建立的利益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利益引导机制和利益调剂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将有效的解决利益矛盾,使社会稳定和谐地向前发展。 (三)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法治原则,实现依法治国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和法治的社会。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而维护社会生活秩序必须依靠法律和制

8、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能不讲法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因此,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权力,努力建立一个透明、诚信、负责、理性的法治政府,这是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苏米亚敦尼克,齐云山等译:古代辩证法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 李忠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求是,2005,(13)。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作者简介:亓鋆,女,1981,山东莱芜人,本科,唐山师范学院组织部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