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间唐江商会初探]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2568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国间唐江商会初探]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民国间唐江商会初探]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民国间唐江商会初探]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民国间唐江商会初探]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民国间唐江商会初探]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国间唐江商会初探]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国间唐江商会初探]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国年间唐江商会初探1 1929年改塘江为唐江,本文所书一律为唐江,部分引文写作塘江.1摘要:本文以民国年间的唐江商会为考察样本,通过分析它在这一阶段的活动,及其前后的角色转化,试图发现近世唐江商会的组织机构变化和社会功能。唐江商会担当的角色主要有二:对外是商人与政府间的协调机构;对内是各行业商人的自律组织。其多数成员关注的焦点是商业经营环境的稳定和改善,如市场体系的安全。但当社会秩序面临危机时,商会也会出来应付变局,承担责任。甚至直接介入到政治变革的进程中。关键词: 民国 唐江商会 功能Abstract:This article as inspects the sample take Rep

2、ublic of China time Tang jiang chamber of commerce, through analyzes it in this stage activity, and its the around role transformation, attempts to discover the modern Tang jiang chamber of commerce the organizations and agencies change and the social function. The Tang jiang chamber of commerce tak

3、es on the role mainly has two point: Foreign is the merchant and the intergovernmental synchronizing gear; To in is various professions merchants autonomy organization. Its most members pay attention the focal point is the commerci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 is stable and the improvement, like market

4、system security. But works as the social order faced with the danger machine-hour,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also can come out deals with the change in situation, undertakes the responsibility. Even involves in directly the advancement which transforms to politics.Key words: Republic of China , Tang j

5、iang chamber of commerce , function.一、 前言商会乃近世活动显著、影响力较大的社会团体,作为各业商人之中枢组织,向扮演着沟通官商之情以促进经济发展与涉足地方性公共事务甚或卷入政治活动等多重功能。民国年间的南康唐江商会,某种程度上即彰显出些许诸般特征。然不无遗憾的是,就笔者视野所及,已有的关于近世赣南经济社会变迁的研究性文字中1 就笔者视野所及,目前关于赣南墟市的研究,主要可参见:谢庐明,明清赣南农村墟市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变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赣南的农村墟市与近代化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赣南农村市场中的非正式制度与

6、社会变迁,史学月刊,2003年第2期;黄志繁,大庾岭商路山区市场边缘市场:清代赣南市场研究,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戴利朝近代赣南墟市变迁初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1,却鲜有论及南康唐江商会者。这与其在历史上所处的地位殊难相称。如言发展呈阶梯形区域性为近世中国社会变迁一大特性,那么,地初赣南内陆偏蕞小邑的唐江,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分析这一样本之典型个案。基于此,本文旨意即对南康唐江商会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做一初步梳理,籍此窥睹其在区域社会经济变迁之角色地位,间或也弥补上述研究之疏漏。二、由行会、公会到商会唐江,又名塘江,向为南康一大商埠。唐江位于南康中部偏南,章

7、江主干上犹江北岸,面积96平方公里,1932年保联数为3,甲数为766,保数为54,距县城(蓉江)17公里,距赣州26公里2南康县志,南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1页. 2。追溯唐江的经济成长,就不能不先述及南康。南康,位于赣省南端,扼赣省交通粤、闽之主要咽喉。太平寰宇记有“地接岭南,人安物阜”之称3太平寰宇记,金陵书局版.(此书残缺,故无法查找出版年月) 3。清南安府志亦有“衣冠文物之名臣,财赋舟车之会都也”之誉。由此不难断知,南康在整个赣南乃至赣省之商业地位。南康商业萌芽实始于北宋淳化年间(公元990年),兹此以往,商品交易市场渐次增多,经济趋于繁华。至清道光三

8、年(公元1823年),市场发育已初具规模,作为商品主要交易场所的圩场竟达28个之多,地位渐趋重要。就在南康经济的成长过程中,唐江趁势利便,很快于众多圩场中异军突起,竟而逐渐向南康的经济中心演化。据南康县志记载,至迟在清乾隆年间,唐江墟的发展即已开始且“人烟错杂,庐舍市肆,十倍于前”。其墟市以农历一、四、七日为墟日,墟市贸易异常活跃,赶集人数一般在三万左右,旺季可达五、六万,流动人口几与常驻人口相埒。唐江逐渐为外界与闻。至道光年间,已形成为赣、粤、湘三省九县附近30多个乡镇手工业产品的集散地、赣南第一大集镇。就经济学角度视之,地区经济的成长,往往以一定的商家数、资本额、货物成交量、商业活动的辐射

9、范围及强度等变量作为量化指标。有清以前及清季唐江商家及交易之确数已难于追及,但民国年间的一组数据可为我们提供可估算其发展的大致态势。据载,1927年前,唐江经商业户资本在万元以上者有20多家,其余则千元或数百不等。1935年前,唐江有60多家布业商店,年交易额约为2,696,200毫洋。到1936年,唐江有贸易商店达700余家,而作为县城的容江仅仅只有343家。民国三十四年(1945)以前,唐江墟布业店有50余家,年交易额达2,028,200毫洋1南康商业志,南康市商业局编.1。就商业活动辐射范围看,唐江商业之辐射半径并不以赣南为限,而是逐步实现跨地区跨省际的流动。据清道光三年(1823年)五

10、修南康县志载:唐江墟场经营的商品有从遂川、万安等县来的油米、茶叶、金橘等;有从吉安、樟树来的棉花、黄豆、麦饼、布匹、生姜、洋纱等;有从上犹、崇义等县来的竹木及其制品,本地产的农副产品近销赣州、吉安、樟树等地,远销竟达南昌、广东、南京、上海等地。以致至同治年间,“临犹川为市,商舶尾衔,市廛鳞接,为虔南大镇”2 清同治,南康县志. 2。由上述分析可知,由清季乾、嘉而后至民国初年,为唐江贸易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阶段,也为其最具经济活力之一时期。而日渐显要的商业活动,又进一步强化了唐江在南康乃至整个赣南地区的经济地位。无疑的,至少在此一时期,唐江已成为南康的商业中心,也成为赣南最大的墟镇。“小赣州”之誉称

11、由来大抵即因于是。一定意义上,地区经济的成长与商业贸易活动不可分离,而商业贸易与离不开商人之参与,毕竟商人也只有商人才是商业贸易活动之主体。在传统中国,商人卷入商业活动的方式往往是借助封建地缘性、血缘性宗族、行会组织而有以进行。唐江商会亦不例外。若对唐江商业组织做一历时性俯瞰,无疑发现,几与国内所有的商业组织一般,唐江商业组织的演进也经历了一个由宗族性行会、公所到新型商会的变迁。传统商业组织脱胎于具有浓郁宗族亲缘性组织已成学界公论。正如唐力行所指出,最初的商人组织是与商人的自然的组织宗族亲缘组织重合的,亲缘组织进一步发展为商人的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1 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商务印书馆,20

12、03年第1版,第72页.1。众所周知,家庭乃社会之基本细胞,亦乃社会最为基本之经济单位。自古以来,中国商人就是以家庭为单位而从事商业经营。到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商业竞争更为激烈。商人在经营活动中仅依靠家庭的力量,已不足以参与较大规模的竞争,于是亲缘性宗族组织、宗族性行会在商业活动中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宗族血缘圈是家庭的扩大,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因此,借助宗族势力经商,即可极大增强商人进行激烈的竞争和角逐的竞争实力。在唐江墟市的发展过程中,宗族势力的介入表现的犹为明显,唐江卢氏即为其中的典型例证。卢氏世代以经商为业,利用其显赫的社会地位逐次向墟市领域渗透,几经拼搏,终至拥有众多墟

13、市资产铺舍栈房,或者自营其业,或者赁铺取租。同时卢氏控制并管理着唐江墟市,以至赣南卢氏族谱曾骄傲记载:“卢姓管业者十之八九”。卢氏把墟市看成为“吾祖宗之血食在此,子姓之生业亦在此”2赣南卢氏族谱.2,视唐江墟市为维护宗族生存的产业。因此卢氏把“唐江墟地税尽行收入宗祠收掌”3赣南卢氏族谱.3,卢氏实际上取代了官府牙行。成为唐江墟市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卢氏这种借助族氏坐贾敛财之做法,固然与卢氏一族经济实力之膨胀有关,但这种血缘性的宗族组织毕竟与逐渐成熟的商品经济发展是大相径庭的,且不具备普遍的操作性。而伴随着区域性商业经济的发展、商业结构的扩充等以行会为基础自发或自觉建立的业缘性商业组织形式,就成为

14、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大抵在乾嘉前后,贯常的亲缘性商业组织即为商人的业缘性组织所取代4 由于笔者没能找到这方面的资料,关于唐江商人的地缘组织,在这就不做过多阐述.4。以今日眼光看,业缘性行会组织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商人职业化的强烈呼唤,行会、公所等业缘性组织的出现, 在集合人力、物力、正确判断与预测市场需求,调动商人的积极性方面,与亲缘性组织所扮演的功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体现了一种历史的进步。资料显示民国年间唐江墟市有三十多个商行,如糖行、木行、油行、花生行、生烟行、盐行、牛岗行、猪条行、零布行、米市行、洋纱行、带子行、豆子行、绣花行、菜行、柴行、扁担行、粪箕行、黄麻行、席行

15、、棉花行、瓮罐行、薯藤行等5 南康县志,南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版.5。商业是一种残酷性竞争行为,商行的增加,侧面反映了当时唐江的行会、公所彰显出的活力,即最大限度的维护本业商人的正常活动,增强本业商人的竞争力。 然而,沧海桑田,当西方列强以大炮与廉价商品敲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而后,中国传统社会原有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迁。经济结构的变迁也不得不引起中国原有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行会、公所等新陈代谢,以适用近世经济活动的要求。同时近世社会,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也促使由传统向近代嬗变的中国商人,改变原有的认知模式,具备更为开放的心态,以及组建适用型的商业组织,以应付数

16、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在这种情况下,行会最终演变为商会。唐江商会就是在这种情势的推动下于1912年成立的。三、唐江商会的结构与功能中国近代商会制度确立于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在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下,全国各地主要商埠均建立了商会组织,形成了遍及全国乃至海外的商会网络,到1949年之前,近代中国商会已经存在了约半个世纪。商会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难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描绘出传统中国融人世界体系的历史风貌。因此对近代中国商会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意义。1902年,上海商务总会业已成立,各业行会的成员和新式企业的代表都参加进来了。1908年,全

17、国31个较大城市和135个小城镇都成立了商会,加强了各地商会之间的联系,出现了全省和全国范围内的联盟1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高教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19页.1。在这种背景之下,南康最早的商会组织唐江商会于1912年在唐江两(元)坛岭成立。也就是说和封建社会商人的血缘宗族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做了个彻底的告别。1932年,唐江商会改组,并分别成立木业、绸布、纱业、杂货业、中西药业、酒筵业等16个同业公会,而县城商会也仅辖10个同业公会2南康商业志,南康市商业局编.2。1940年,唐江商会第三次改选职员,主席是幸垂铢,常务委员有李侬冰、陈邦庆、康步云等人,执行委员有游维美、蔡荣

18、根等人,监察委员有萧象奕等人,另外还有候补执行委员谢流芳等人。此次改选职员共计34人。见表1:表1:唐江商会第三次改选职员统计表南康籍泰和籍福建籍番禺籍南昌籍平均年龄最大年龄最小年龄卢姓成员64、7%4人1人2人2人46、9161305人资料来源:南康档案局馆藏 唐江商会档案 卷236 由表1可看出唐江商会的年龄结构。对所有职员年龄统计可得平均年龄为46.91,已接近“知天命”的时段,最大年龄为61岁,已过花甲之年,最小年龄为30岁,亦到而立之年。如果说一个组织有所谓集体性格的话,那么其成员的职业与年龄决定唐江商会应属于“老成”的一例。地域结构。其中南康本籍职员占了64.7%,剩余的35.3%

19、的职员分别来自泰和、福建、南昌等地。从这可看出,唐江商会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商会,对外来商人采取的是一种接纳的态度。与封建社会的商人组织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行业结构。由唐江商会第三次改选职员一览表可知,唐江商会的职员均由各业代表组成。如监察委员黄宝耀为盐业代表,常务委员卢同兴为酒业代表等。在此次改选中,新选职员17人,留任职员17人,各占一半,笔者认为唐江商会职员的选举还是比较民主、合理的。在南康籍职员中,卢姓有5人,可见卢氏在唐江商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1944,唐江商会第一次改选理事。理事长卢盛勋,常务理事邱正庭、陈邦庆,理事幸垂铢、汤文熙。1946年,唐江商会再次该选理监事暨候补理监事,统计

20、表如下:表2:唐江商会理监事暨候补理监事姓名履历表统计南康籍其他平均年龄最大年龄最小年龄卢姓成员68、7%31、3%43592925%资料来源:南康档案局馆藏 唐江商会档案 卷287由表2可知无论是其年龄结构、行业结构、还是地域结构,与表1并没有多大的差距。惟独职业结构有所变化。在这16名理监事中,有纯商人,如常务监事卢玉光、刘忠良等人。有军人,如理事长卢云同曾为陆军三十二师中校参议。有政府官员,如理事皮述意曾为竹马乡乡长,常务理事章超然曾为唐江查征所会计股长。通过职业结构分析,可知以商会为基础,商人与政客有了交结。政客与军人之所以大量涌入商会,究起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其一,从商人角度考虑,

21、时值国内局面动荡,商人迫切需要得到官方、军队的庇护,以维持商业的正常运行。其二,中央政府既处于分崩离析之中,解决财政困难便有待地方商人的配合了,所以军政长官大量涌入商会以便获利。在这16名理监事中,都是以商人的身份出现,如酒商、糖商、布商、木商等。正如唐力行所说:各地的商务分会以及经济落后的边远省份则基本上是商人一统天下。地处赣南内陆偏蕞小邑的唐江,工业发展缓慢,故工业资本家人少势弱,商业资本家在唐江商会的领导层中是占有绝对性的优势。这点与1905年第二届天津商务总会情形大体类似,天津商务总会的22名业董中,仅1人为工业资本家,其余21人分别为盐商、粮商、钱商等。通过表1、表2的分析,可知唐江

22、商会是以本地人为主的一个商会,而以本地人为主的商会可能会更注意长时段的稳定社会秩序。这个比例分布符合一般地方商会中本帮人数多于客帮的惯例。但这并不一定说明此地商业势力,本帮一定强于客帮,更不意味着地域的排挤。唐江商会的组织结构应该不是偶然的组合。正如结构功能学派帕森斯所说:结构决定功能,一个组织的结构越合理就能发挥越大的功能。接下来,笔者试对民国年间唐江商会的功能做一简要评析。商会自其创立伊始,政府便就其性质与职责有明确之规定。其中像代办护照及税捐、维持市面、联络官府、商事裁判等均是商会成立前久已存在之商人集体行动。但商会的成立则使此种活动进一步制度化、普及化。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论证民国年

23、间唐江商会的功能:首先,官商交通。所谓官商交通,就是指商会在官府与商人之间担任中介角色1冯筱才:近世中国商会的常态与变态:以1920年代的杭州总商会为例子,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1。它既以官方代理人的身份管束与规范商人,甚至代行一些官府的职能;亦作为商人的代表与官方交际。前者如经办税捐、接受商人领取护照的申请。后者如为商人向官方申诉冤抑,或表达对当局政策的态度,以及一些为改善官商关系而进行的公关活动。唐江商会同业公会商号源盛、席记、袁思文记等呈称:窃查商号等行业前受日寇损失继以物价暴涨,资本周转不济,以是收支不敷,申请歇业2南康市档案局馆藏 ,唐江商会档案 ,卷255.2。又“据同业

24、商号永记呈请因资本不敷周转刻决定与十一月三十日实行停止酿酒营业,请予转请注销牌号”1南康市档案局馆藏 ,唐江商会档案 ,卷255.1。从上述两则材料,可知当是唐江商会有代商家请领相关护照的功能。这项工作当然是基于官方规定,为政府节省了调查成本,也避免了因商人单独与官方的交涉而引起的弊病。唐江商会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办理各业税捐,如营业税。布棉南铜纸业公会在核减营业税的联函中写到:“课完七、八、九月份营业额超过去年冬季及本年一至六月份税额十倍或八、九倍不等,并希迅予转请核减”2南康市档案局馆藏 ,唐江商会档案 ,卷255.2。 为商请命、促使官府减轻税捐,这一点是所有商会所具有的功能。如1912年

25、召开的全国临时工商会议,就是通过上海总商会中一批绅商的带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规模宏大的官商合作、共商振兴中华大计的热潮3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商务印书馆 ,2003年第1版,第304页.3。通过商会帮忙收税,政府方面,则可以借此减少调查征收的开支,又可以此为抵押向总商会暂借钱款。在为商家出具护照、证明之后,商会便有义务在他们遇到官方、民间的阻拦扣留是出面疏通。在唐江木业同业公会呈唐江商会理事长之函中记载到:“为上犹县乡镇公所阻止木筏下行短价强迫收买,恳请呈请南康县府并转呈专署迅予令行制止以维木业工商而保地方秩序由”4南康市档案局馆藏 ,唐江商会档案 ,卷255.4。商会的目的旨在维护商人

26、的利益。商会的维权行动,在民初的政治社会背景中有时会有局部的成功。军人与政客由于财政及统治合法性等方面需要地方商绅的配合,所以对商会的态度也不可能是完全置之不理。其次,维持市面。维持市面的稳定应是商会最关键的一项功能。与市面攸关者主要为金融、币制、粮食及公债等。民国初年,由于缺乏有效的中央统一的币制系统,各省纷纷自铸银元与辅币。由于一些铸币成色不足,商人往往承受无故损失。解决之道,需要商界的一致行动与政府之强制措施。商会在此时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南康县政府训令(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令唐江镇商会市面交易困难,经准暂印发贰角及五角临时辅券5南康市档案局馆藏 ,唐江商会档案 ,卷287.5。

27、在其它文献中也能找到类似的记载“37年,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初期,由于缺少辅币,市场交易不便,唐江镇商会会长卢云同乘机发行一角、二角、五角金圆券辅币50万元,获利25万银元。”6南康县志,南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424页.6民国年间一些地方商会都办有商团武装,如广东、江苏两省商团力量尤为强大。唐江商会也办有商团武装。“21年10月,曾炳春率红军数百,由上犹社溪攻占唐江,与唐江商团战”。1南康县志,南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1页.1商团武装是由商会组织起来的地方武装,目的是为了保护商人们的利益。此外,对维护唐江的地方治安也起到了一定的作

28、用。再次,异常功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直接导致商人参与公益性事业、卷入政治活动的热情高涨,然而,商人、商会卷入政治活动,仍是有限度的,商会只是一种功能既定的经济团体,其结构与功能都不适宜从事政治活动,商会兼事政治活动是迫不得已的应付办法。民国初年,中国正处在一绝大的变局之中,商会组织从性质到功能上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尤其在1916年后,由于国内政局异动,政治权力日益多极化,社会体系稳定性大为降低,商会的许多活动与平常两异,如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上海总商会公然发出主张直接同日本交涉归还青岛的佳电,由此引起公愤,最终导致商会的换届改选2 唐力行

29、: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商务印书馆 ,2003年第1版,第306页.2。而地初赣南内陆偏蕞小邑的唐江商会,对当时国际国内大事却鲜有问津,他更关心的是本地的事务。1930年,商会在县城和唐江镇设有40余人的义务消防队,由各商会抽调壮丁参加,备有水机、水枪、火钩、铁叉、楼梯等灭火工具3南康县志,南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87页. 3。为政府垫借款项。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各派军人混战不休,军费开支急剧增加。地方财政往往因此而陷于危境。筹款无着之际,商会便为各方所包围,既成为地方财政的支柱,又成为军人勒索之对象。这与清末发生金融恐慌时,商会代各业商人向官府领借官款恰成

30、鲜明对照。如1927年3月的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后,蒋介石到达上海,会见了虞洽卿等商届头面人物,资本家支持蒋介石,在4月初预付给蒋介石短期贷款300万元4 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版,第345页.4。唐江商会自然也不能逃脱,“南康县政府代电:(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唐江商会理事长案奉,江西省政府等六七六号编电特别捐献款应如期解省”5 南康市档案局馆藏,唐江商会档案,卷267.5。民国三十八年元月南康县政府训令:“令唐江商会,案奉,江西省政府社字第4899号代电以值兹徐蚌大战正激烈进行之际慰劳工作是以鼓励士气现准社会国防等部电嘱从速办理本府规定蓉江镇征募五百元、唐江镇征

31、募贰千元、潭口镇征募壹千元、横市区征募五百元限于文到三日之内募足缴府毋违为要!”6 南康市档案局馆藏, 唐江商会档案, 卷269.6对外推广。1947年,唐江糖业公会的白糖,因商品制造精细,品质优良,行销各地而选送参加南京举行的全国国货展览会1南康商业志,南康市商业局编.1。这次活动,为唐江的本地产品外销做了一次很好的宣传,也激发了工商界的投资热情和竞争意识。但和其他大商会相比,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1927年之前上海总商会曾开办商品陈列所,并连续举办国货展览会,还兴办商业图书馆和商业补习学校等,这都是唐江商会所不能企及的。介入地方政治,19世纪20年代初,由于中央权威的衰微,地方遂成为政治中

32、心,商会由于其地位的重要,往往卷入政治权利的争夺之中。1934年10月进行南康县参议员选举,江西省政府核定南康县参议员总额为46名。县政府依照规定,分配区域参议员39名,职业团体参议员7名(商会3名、农会2名、教育会、自由职团各1名)职业团体共7个名额2南康县志,南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31页. 2,而商会就占了3个名额,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唐江商会的地位。唐江镇各同业分会选举第一届县参议员初选名单(部分)如下:表3:第一届县参议员选举名单唐江镇木商业同业公会蔡世森、郭年腾等人唐江镇屠商业同业公会钟吉元、刘忠言等人唐江镇布商业同业公会刘衡佑、朱

33、肇楷等人唐江镇棉花同业公会谢三多、刘成荣等人唐江镇国药商业同业公会郭子中、皮述喜等人资料来源:资料来源:南康档案局馆藏 唐江商会档案 第290卷从中3可以看出唐江商会各同业分会对县参议员的竞选是有很高的热情,笔者认为唐江商人参加县参议员选举,很大一个原因是受中国“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另一重要原因是一但竞选成功,那么则可以直接为自己的商业服务。四、结语商会在近代中国是一个处于政府与一般商民间的半官方的协调机构,其权力或由政府授予,或来源于传统商人行会职能的扩大化,并为商民所承认。其态度一般趋向于保守、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制度。但当外在情形发生变化时,出于对秩序危机的恐惧与切身利益的关注,商会领导

34、们也会出面应付。通过对民国年间唐江商会的初步探索,笔者对唐江商会得出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唐江商会的职能主要在经济方面。但在非常情况下则可能伸延至政治及社会紧急救济层面。如前面所述唐江商会参与社会救济,以及成立消防队。等局势趋于稳定,商会多又恢复常态。在时势推动下,商会表现出弹性的功能。商会的一些异常活动,其目的实与常态下无异,亦是确保社会秩序的不变。以期维持市场体系的运转和商业制度的延续,保证商业投资的连续性与可预测性。第二、唐江商会保守性强。作为传统社会中的一部分的唐江,在民国年间,虽然历经变迁,起市场体系、商品结构、墟市交通、街道、商店、行业等方面都出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近代化,而且还出现了一

35、些具有近代化色彩的事物,如医院、工厂、电线、以及电灯等,但唐江传统色彩依然浓厚,商品缺乏深加工,“是一种原生态的墟市发展模式”1周建新、周俐:明清以来粤东梅县墟市的发展形态与地方社会,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97页.1。宗族及乡绅在建设墟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地方宗族中的乡绅,他们在地方社会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墟市的干预和管理较为突出”2周建新、周俐:明清以来粤东梅县墟市的发展形态与地方社会,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97页.2。如唐江乡绅、商会会长卢云同曾发行辅币50万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第三、纵观民国年间唐江商会的发展过程,尽管其保守性强,但在

36、维持市面等经济方面的工作做的还算可以,基本上完成了商会的任务。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民国年间唐江墟市,其整体上是发展的,尽管历经苏区革命、抗日战争等混乱局面。总之,民国年间唐江商会总体是向上的,表现出了“新旧杂糅”的特点,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现代性,为唐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唐江地处赣南山区,交通、信息相对落后,其发展速度是缓慢的,和天津商会、苏州商会等大商会相比,还是有很大的距差。参考文献:1.赣南卢氏族谱.2.南康县志,南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3年3月.3.江西省南康县地名志,南康县地名办著,1984年8月.4.南康商业志,南康商业局编.5.唐力行:商人

37、与中国近世社会,商务印书馆 ,2003年第1版.6.朱英、马敏 :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 巴蜀书社,1993年版.7.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8.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9.张志东:近代中国商会与政府关系的研究:角度、模式与问题的探讨 ,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10冯筱才:近世中国商会的常态与变态:以1920年代的杭州总商会为例子,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11.应莉雅:近十年来国内商会史研究的突破和反思,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12.谢庐明:赣南农村市场中的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变迁,史学月刊,2003年第2期.13.朱英:中国传统行会在近代的发展演变,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