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25934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摘要:哈贝马斯剖析了系统和生活世界两个概念,对生活世界殖民化的产生根源及表现形式给予了揭示,指出以交往合理性取代单一的工具合理性,建立话语民主的社会是克服生活世界殖民化的根本途径。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具有诸多重要启示,但它夸大了语言的作用,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关键词:系统 生活世界殖民化 交往合理性 哈贝马斯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273-02 哈贝马斯是当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第二代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是哈贝马斯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哈贝马斯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交往行为理论等著作中剖析了系统和生活世界两个概念,对生活世界殖民化的产生根源及表现形式给予了揭示,指出以交往合理性取代单一的工具合理性,建立话语民主的社会是克服生活世界殖民化的根本途径。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具有诸多重要启示,但它夸大了语言的作用,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一 要理解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含义,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生活世界。在合法化危机、交往行为理论等著作中,哈贝马斯提出了“系统”和“生活世界”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一种完整的社会理论,必须是系统和生活世界并重而互不偏颇的。哈贝马斯说:“就生活世界而言,

3、我们所讨论的主题是社会的规范结构(价值和制度)。我们依靠社会整合的功能(用帕森斯的话说就是:整合与模式维持),来分析事件和现状,此时,系统的非规范因素是制约条件。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我们所要讨论的主题是控制机制和偶然性范围的扩张。我们依靠系统整合功能,用帕森斯(TParsons)的话说就是:适应与目标达成,来分析事件和现状,此时,理想价值是数据。”1哈贝马斯认为,社会是由系统和生活世界双层结构组成的,要把社会同时构思为系统和生活世界。 所谓系统,主要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它是以权力和货币为中介、媒体组织起来的。它体现的是目的合理性,追求的是效率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 何谓生活世界?哈

4、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的背景假设,是相互理解的信念储存库。杜尔克海姆把生活世界的区别过程理解为文化、社会和个性的相互交错出现,哈氏认为我们必须对这些现象,作为生活世界的结构因素加以引进和解释。文化、社会、个性作为生活世界的三大要素,分别贯穿在交往行为内的涉及文化模式的理解过程、涉及合法制度的协调行动过程和涉及个性结构的社会化过程这三者之中,即“文化再生产”、“社会整合”、“个体社会化”这三种再生产过程中。 二 何谓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在哈贝马斯看来,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指的是系统侵入生活世界的各种关系中,使生活世界越来越商品化、金钱化和官僚体制化。通俗地说,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指的就是现代社会的

5、市场机制和官僚制的权力侵蚀了原本属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非市场和非商品化的行为领域。 哈贝马斯分析了导致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他认为,内因是第一位的,更根本的原因。在哈贝马斯看来,系统合理化的强化和系统的入侵是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外部原因,而生活世界自我调节功能的弱化则是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内部原因和关键所在,这一点直接起因于技术统治论成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自身调节能力的弱化是由科学技术意识形态造成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导致人们丧失了对交往行为的兴趣,丧失了对文化、道德和政治活动的兴趣,由此导致生活世界逐渐失去了自我调节能力和反思能力,当系统入侵时无力抵御

6、。 哈贝马斯从文化、社会、个性三个层面分析了生活世界殖民化的现象。哈贝马斯认为,随着市场规律渗透到并控制着文化商品流通领域,批判意识逐渐转换成了消费观念,公众之间的公共交往消失了,代替它的是同质化的个人接受行为。批判主义逐渐消失了,消费主义大行其道。公众沦为商品拜物教的奴隶,社会则丧失了文化共识,陷入到了一盘散沙的状态。 在社会一体化层面,社会的整合被系统整合的模式所取代,调节规范的社会关系不是通过以语言为媒介的行动者之间的交往来形成,即不是根据平等主体之间的公开的理性辩论并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通过非民主的、不平等的政治权力的运作模式强行进行整合,以达到社会一体化的目标。 在个性层面,由

7、于原本属于私人领域和公共空间的非市场和非商品化的活动被市场机制和科层化的权力所侵蚀,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人的精神的“内在”向度被削弱了,失去了对社会系统控制与操纵的内在反抗性,舒舒服服地成为“工业文明的奴隶”。 三 如何消除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世界殖民化呢?在哈贝马斯看来,根本途径就是要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 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在哈贝马斯看来,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承认和重视共同的规范标准。什么样的规范才是有效的?哈贝马斯提出两条原则来检验。(1)普遍化原则。按照普遍化原则,“一个规范的有效性前提在于:普遍遵守这个规范,对于每个人的利益格局和价值取向可能造成的后果或负面影响,必须被所

8、有人共同自愿地接受下来。” 2(2)话语原则。话语原则指出:“仅当那些规范得到(或能够得到)所有受影响的人,且他们是有能力作为实践话语的参与者同意,才能要求成为有效的。”3互主体性或普适主义是哈贝马斯特别强调的在交往行为中应该遵循的共同规范。互主体性在哈贝马斯看来也是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前提和基础。二是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哈贝马斯认为,语言是交往行为的基础。交往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语言行为。要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需要在对话中,首先,语言具有可领会性,也就是合乎语法;其次,语言要具有真实性,所作陈述合乎实际情况,或具备实现的前提条件;再次,语言要具有正当性,指的是所说的话要遵循正当的社会规范;最后

9、,语言要具有真诚性,也就是指说话要言出心声。三是要建立话语民主的社会。哈贝马斯认为,按照话语理论,人民主权原则所说的所有的政治权力都来源于公民的交往权力。“话语产生一种交往权力,并不取代管理权力,只是对其施加影响。影响局限于创造和取缔合法性。交往权力并不能取代公共官僚体系的独特性,而是以围攻的方式对其施加影响。”4这种围攻是通过宪法的授权、权力分工和公共领域的压力来实现的。实际上,哈贝马斯是要限制国家对社会的干预,形成自主的公共领域,在这里人们通过自主交往培养自由的政治人格和民主的政治文化,相互学习,唤醒社会的团结意识,从而使公共领域成为一切政治权威的基础,将政治权力最终置于人民和公共领域的参

10、与和监督之下。 四 哈贝马斯分析的由于目的合理性侵入生活世界导致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现象在当代中国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对于中国的执政党和政府以及理论工作者来说,如何抵御目的合理性对于文化、社会规范以及人们的个性结构的影响,避免金钱和权力因素侵蚀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系统确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哈贝马斯设想的方案是拯救和重建理性,以交往合理性概念取代片面的目的合理性概念。这一抽象的哲学设想在现实中的具体实现途径即是要强调民主的对话、讨论,将民主的对话、讨论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基础和中心,通过对话、讨论,逐步提升国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道德实践意识。笔者认为,生活

11、世界殖民化现象的产生,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因此,要消除这一现象,需要的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发展经济、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等方方面面进行努力。哈贝马斯提倡的民主对话、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道德意识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因此,从哈贝马斯的一些具体论述和观点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借鉴。 语言在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理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哈贝马斯把超越生活世界殖民化的伟大使命交付给了一种理想化的语言使用规范的建立。 但是事实上,语言如何能够承担起如此的“重负”呢?对于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语言的作用是相对的、有限的、有条件的

12、。哈贝马斯过分夸大了语言的作用,他没有看到语言背后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根基。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起源于物质性的生产实践的需要,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都是社会存在特别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反映。 哈贝马斯试图创造一种取消一切差异(权力、财富、地位、受教育程度等)的理想的话语状态,以实现交往合理化和生活世界合理化,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克服资本主义的危机,这种改良设想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确实,只要存在私有制,存在剥削,存在竞争,要想实现完全的自由平等的没有强制和压迫的对话是不现实的。只要资源稀缺存在,人们从自身利益出发,不可能完全真实、真诚、正当地说话。而消灭私有制和剥削、消

13、灭贫穷并不是通过提倡交往理性,进行对话就可以完成的。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理论的失足之处就在于把语言交流、交往理性看做社会进化的主导力量,而不是认为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更替中起决定作用。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交往理性的发展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发展水平。所以,我们不能脱离生产方式的完善和发展而空谈交往理性的发展,更不能把交往理性作为社会进化的决定力量。 参考文献: 1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7. 2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5. 3 哈贝马斯.道德意识和交往行为M.剑桥:MIT出版社,1998:66. 4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8.责任编辑 王玉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