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平县漠沙镇褚橙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初步设计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2671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新平县漠沙镇褚橙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云南新平县漠沙镇褚橙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云南新平县漠沙镇褚橙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云南新平县漠沙镇褚橙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云南新平县漠沙镇褚橙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新平县漠沙镇褚橙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初步设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新平县漠沙镇褚橙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初步设计报告.doc(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 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褚橙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2项目承担单位 云南省新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3项目背景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下简称新平县)隶属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南, 地处哀牢山中段东麓,北纬233815242605,东经10116301021650之间。东南与石屏县接壤,南连元江县,西南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西北与镇沅县相连,北隔绿汁江与双柏相望。境内最大纵距88.2km,最大横距102km。国土面积4223平方公里,共有土地面积641.3万亩,境内最高海拔哀牢山主峰大磨岩山3165.9m,最低海拔漠沙镇薅村422m,相对高差2743.9m。县人民

2、政府驻桂山镇,海拔1480m,距省会昆明180km,距市政府所在地玉溪红塔区90km。 漠沙镇位于新平县城的西南部。哀老牢山脉东麓、红河上游漠沙江畔,介于,北纬235530234350,东经10139191024847之间。漠沙镇东北与平甸乡接壤,东南与扬武镇相连,南临元江县曼来镇,西南与建兴乡、平掌乡为邻,西北靠戛洒镇。省道218线穿境而过,漠元公路与元墨高速公路和新三公路相接,构成较为便利的交通网络。镇域面积684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托竜距县城64公里,距省城昆市243公里。镇政府所在地海拔为610米。镇域内地势东西高,中间低,红河自西北向东南穿境而过,把全境划分为江东、江西两个自然片区,

3、辖15个村委会3个社区,有12944户47428人。全镇最高海拔2647米,最低海拔422米。镇内地域温差较大,山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4,坝区年平均气温达23.38,呈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征。全镇共有耕地83567亩(其中:田23610亩,地59957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88亩。主要盛产稻谷、玉米、甘蔗、芒果、荔枝、西瓜、苦瓜、辣椒、豆类等粮经作物。2013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69047万元,比上年增12966万元,增2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6232万元,比上年增6376万元,增21.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716万元,比上年增1940万元,增18

4、.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099万元,比上年增3930万元,增24.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85万元,比上年增122万元,增26.3 %;完成预算支出3950万元,比上年增377万元,增10.6%;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668万元,比上年增22668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比上年增1780元,增22.25%。农行、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3.75亿元,比去年增0.65亿元,增21%,发放贷款1.4亿元,比去年增0.2亿元,增16.7%。镇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三大基地”效益明显。蔗糖产业取得恢复性增长。认真落实县、镇、企发展甘蔗生产的相关政策,加大良种推广和科

5、技投入力度,实施甘蔗“三高”示范样板和甘蔗测土配方施肥。投资82.6万元建设曼线那哈山甘蔗水浇地管网配套工程,工程实施后项目区甘蔗产量达4231吨,比建设前增产1335吨,产值达188万元,比建设前增59万元。2013年完成甘蔗入榨量19.8万吨,完成任务的130.3;完成种植面积53207亩,其中:新植面积11530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0.3,实现直接经济收入1.02亿元。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投资60万元建成节水灌溉面积820亩,建设水池3套,架设主管10713米,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完善。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38592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0.2%,比上年增1255亩,增3.

6、4%,总产量达7936万公斤,实现产值2.4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64%,其中反季节蔬菜面积达33884亩,产量达7500万公斤,实现产值1.68亿元。热果产业趋于规模化、标准化、庄园化发展。搞好规划布局,切实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引进实力强、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和种植大户,快速推进热果产业的发展。争取柑橘种植补助2000亩,补助金额120万元。热果种植面积达34033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36.1%,实现产值1.9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9。漠沙镇资源丰富,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民族风情奇异多彩,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花街、滔滔南流的漠沙江、古朴典雅的傣家土楼、景色迷人的大沐浴风光、静幽清

7、雅的曼勒竹林、神秘奇异的漠沙土林等,展示着漠沙自然人文景观独特的魅力,是旅游观光和投资开发的理想之地,也是漠沙及周边地区商品和物资流通的重要集散地。1.4项目建设地点、规模、内容与工期1.4.1项目建设地点范围项目区位于新平县漠沙镇曼线村委会,北纬235530234350,东经10139191024847之间。具体见下google图中建设范围。曼线村委会红河上游漠沙江建设范围元漠公路涉及一个村委员会,六个自然村,即:曼线村委会,新寨、曼线村、曼线、中曼线、南薅、曼兴、章纳。1.42项目建设规模 漠沙曼线褚橙基地种植结构:以种植褚橙为主,项目建设规模为改造山坡地3000亩,解决山坡地灌溉的管道、

8、沟渠和水池,按高标准建设果园,修建园区道路和机耕道。1.4.3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分水利建设、土壤改良、田间道路、科技培训、示范推广等分项目工程。以提高山区土地利用率目标,以建设高标准褚橙基地为中心,以改造、利用山坡地,扩大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以农业科技为纽带,实现土地、水利资源合理配置,水、土是农业、种植业的最基本条件。水利工程、土壤改造、科技推广是本项目的核心工程。要做到硬件(土地、水利设施)措施和软件(农业科技)措施并举,有效地提升耕地的质量档次,改善山坡山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山地果园化、园林化。(1) 水利设施 排灌设施大部份利用现有管道、沟渠、水池进行改造升级,新修渠道7条共长9.7

9、9公里,渠道的设计断面及技术标准,详见渠道设计断面图和说明。项目区水利工程以干、支配套形灌溉网络系统。以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的原则将园区渠道建成旱季满足浇灌,雨季能排洪、排涝的两用沟渠。确保项目区内排、灌安全。为高标准褚橙基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具体建设内容见表(2) 种植措施 建设田间道路2条共长3.42公里,路宽度4.5m-5m,路面宽度3.5 m(混凝土路面)改善土壤400亩,改良土壤的措施主要有: 科学、合理使用农家肥料和化肥根据山坡地多年种植甘蔗,土壤瘦、缺乏有机物之特点,对土壤进行改造。对土壤改造前对土壤进行化学分析,测定土壤类别及土壤养分值,确定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期等,这样有利于

10、土壤养分的平衡供应,以避免盲目施肥,减少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化肥应与有机肥(农家肥)合理运用,在肥效上达到互补,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 施用土壤调理剂和新型植物生长素,减少农药用量今天的农业种植技术已经进入高科技时代,也是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高,追求无公害农产品,科学养生的年代,种植无公害农产品是一项社会责任。 农药在农作物体内残留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减少农药用量或不用农药,选用对农作物毒、无副作的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是一种生物化学制剂,它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肥水渗透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农药的用量,由于大水漫

11、灌、人工踩踏等原因而发生土壤板结。造成植物根系不利于吸收水分和营养。因此,采用土壤调理剂和新型植物生长素种植蔬菜水果以达到改善蔬菜和水果的品质的目的。推广应用低碳环保的种植新技术,降低农用地膜的用量,减少农田残膜的污染。在种植中不采用农用地膜,必要时可采用黑色药膜,做到生态环保。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农家肥料)增大有机肥用量未腐熟或腐熟不够的有机肥(农家肥料)碳氮比(C/N)过高土壤微生物难以分解,作物难以吸收和利用。要注意新鲜的禽畜粪便含盐较高,农作物不但不吸收,还容易加剧地下害虫的滋生。腐熟的有机肥是一种养分较齐全的肥料,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是种植蔬菜水果的最佳肥料。(3) 科

12、技措施 科技培训500人次;采用复合肥(草煤混合肥)种植褚橙示范推广100亩;有机肥和无机肥复合种植褚橙推广100亩;组织27家果农进行果树栽培技术培训。在项目建设期间结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编印农村科技(果树种植)读物发放到农户手中,聘请有关农业专家来面受和现场示范等多方式教学。在农作物生产的关键季节开展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重点讲受土壤配方,果树施肥、肓苗、架接、剪技等关键栽培技术以及蔬菜、水果的种植、采摘、储存、运输安全技术,同时提高农户的食品安全意识。1.4.4项目建设工期 本期工程建设为6个月,即2014年项目获准实施后一年全面完工。1.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29万元,其中

13、水利措施投资242.03万元,田间道路投资165.24万元,农业措施(改良土)投资4万元,科技措施投资5.46万元,其他工作措施投资12.27万元,(其中管理费8.27万元,工程管护费4万元)。申请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220万元,省级配套财政资金187万元,市级配套财政资金33万元,县级财政资金66万元,云南实建果业公司自筹资金22万元。1.6效益分析根据农业部门的估算项目建成,三年后果树挂果,到时新平县的生态褚橙产量将翻两翻。褚橙的总产量可达30000吨,总产值将近两个亿。果农人均年收入上万元。随着褚橙基地高标准建设,褚橙产量逐年增加。生态褚橙名传四方,吸引着国内外商家,褚橙基地成为

14、了水果交易市场,成为人们向往旅游的地方。将给项目建设区带来了商机,带动区域农业、交通、旅游的发展。1.7组织领导和管理项目由新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承担实施。为了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新平县政府成立了新平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实施日常工作,对开发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统一决策和领导。成立漠沙镇褚橙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技术组、财务组、协调组,具体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质量监督、进度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项目建成验收合格后由漠沙褚橙公司接管和管理。第二章项目概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 范围漠沙镇位于新

15、平县城的西南部。哀老牢山脉东麓、红河上游漠沙江畔,介于,北纬235530234350,东经10139191024847之间。漠沙镇东北与平甸乡接壤,东南与扬武镇相连,南临元江县曼来镇,西南与建兴乡、平掌乡为邻,西北靠戛洒镇。省道218线穿境而过,漠元公路与元墨高速公路和新三公路相接,构成较为便利的交通网络。镇域面积684平方公里,东与本县平甸乡隔江相望,南与元江东俄乡相接,西与戛洒镇镇相连,北与新化乡相接。镇政府驻地托竜距县城64公里,距省城昆市243公里。全镇共有耕地83567亩(其中:田23610亩,地59957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88亩212水文气候全镇最高海拔2647米,最低海拔

16、422米。镇内地域温差较大,山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4,坝区年平均气温达23.38,呈现“一山分四季,十里另外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征。山区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1500mm,坝区年平均降雨量760 mm,蒸发量1560mm,项目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213地形地貌及土壤地形、地貌及构造为剥蚀中山缓坡,侵蚀堆积山间河谷地形地貌区,山脊宽缓,波状起伏,山项呈浑圆状或馒头状,山脉走向与构造轴线基本一致,海拔在500-800m之间,相对高差300m左右, 地面横坡一般在1035之间,局部在45以上。箐沟切割不深,相对高差一般在50200m,箐沟一般呈“U”型河谷,局部呈“V”型河谷。山脚河谷两岸的阶地

17、及洪积扇形较为发肓,大部分为稻田和耕地。土壤主要为燥红土,土壤矿物风化度低,富铝化作用不明显,呈酸性反应,项目区耕地起伏不平,保水、保土、保肥能力较差。214水资源项目区地处哀牢山中段东麓,水资源蕴藏丰富,是新平县水资源较为丰富的乡村镇之一,项目区灌溉水源充足,项目区可用光山河水库,挖窖河水,黄草坝水库水以及四级电站前池水灌溉,但由于地形起伏,沟箐交错水利工程艰巨,原有水利设施排灌沟、水管、倒虹吸等布置不合理,灌溉效率低,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抗灾能力弱,制约项目区域的经济发展。经详细勘察在项目区修建沟渠形成新的灌溉系统来满足项目区域内农民多年来的强烈愿望,真正达到惠民、利民的开发目标。

18、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项目区耕地面积,主要是坡耕地、耕地类型属干旱缺水型、瘠薄型耕地。本次规划实施面积,政策规定亩投资标准财政资金1300元/亩,规划面积3000亩。结合项目区水利设施、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程度,在规划区新修田间道路2条,共长3.42公里;修建7条排灌沟渠与原有的沟渠相联通形成排灌系统,达到水、路、地、林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全方位地发挥开发项目的潜力。216自然灾害项目区域处低纬度高原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经常有冷空气南下与西南暖湿气流在区内进行交汇,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原有设施(库坝、沟渠)老化严重,病害多,不能正常发挥

19、其应有的作用,导致灾害频繁,个别年份出现洪涝灾害。22社会经济状况 2.2.1人口及劳力项目区辖一个村委员会,六个自然村(即:曼线村委会,新寨、曼线村、曼线、中曼线、南薅、曼兴、章纳),200户农户,人口1232人,其中农业人口1232人,农村劳动力621人。 2.2.2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总面积2.10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00亩,耕地总体质量差,都是坡地。本次规划为褚橙种植基地面积为3000亩,原农业作物种植靠天栽种。农作物产量较低。2.2.3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农民主要从事种植业,主产甘蔗、玉米、香蕉等农作物。由于坡地陡、无机耕道,种植不成规模,水利设施不配套农作物单产量不高,经济效

20、益低。项目辖区农人均纯收入低处于贫困地区。项目区2010年种植甘蔗332亩,单产4100 kg,总产136.12万kg;种植玉米425亩,单产316 kg,总产13.43万kg;种植香蕉252亩,单产3800kg,总产95.76万kg;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2013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69047万元,比上年增12966万元,增2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6232万元,比上年增6376万元,增21.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716万元,比上年增1940万元,增18.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099万元,比上年增3930万元,增24.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85万元,比上年增1

21、22万元,增26.3 %;完成预算支出3950万元,比上年增377万元,增10.6%;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668万元,比上年增22668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比上年增1780元,增22.25%。农行、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3.75亿元,比去年增0.65亿元,增21%,发放贷款1.4亿元,比去年增0.2亿元,增16.7%。镇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三大基地”效益明显。蔗糖产业取得恢复性增长。认真落实县、镇、企发展甘蔗生产的相关政策,加大良种推广和科技投入力度,实施甘蔗“三高”示范样板和甘蔗测土配方施肥。投资82.6万元建设曼线那哈山甘蔗水浇地管网配套工程,工程实

22、施后项目区甘蔗产量达4231吨,比建设前增产1335吨,产值达188万元,比建设前增59万元。2013年完成甘蔗入榨量19.8万吨,完成任务的130.3;完成种植面积53207亩,其中:新植面积11530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0.3,实现直接经济收入1.02亿元。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投资60万元建成节水灌溉面积820亩,建设水池3套,架设主管10713米,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完善。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38592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0.2%,比上年增1255亩,增3.4%,总产量达7936万公斤,实现产值2.4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64%,其中反季节蔬菜面积达33884亩,产量达

23、7500万公斤,实现产值1.68亿元。热果产业趋于规模化、标准化、庄园化发展。搞好规划布局,切实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引进实力强、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和种植大户,快速推进热果产业的发展。争取柑橘种植补助2000亩,补助金额120万元。热果种植面积达34033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36.1%,实现产值1.9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9。2.2.4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加强农、林、水、牧、农机等科技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干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强化“三农”服务意识。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购置必要科技设备仪器,为科学种植提供支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促进科技生态种植,生产无

24、公害蔬菜水果的关键地、是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关键,抓住漠沙镇实施镇民素质培育工程的契机,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对项目区群众的培训力度,特别要抓好绿色证书的培训,提高项目区群众的科技意识、法律意识、商品意识,计划培训项目区群众500人次。 23基础设施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项目区地处哀牢山中段东麓,水资源蕴藏丰富,是新平县水资源较为丰富的乡镇之一,项目区灌溉水源充足,项目区可用光山河水库,挖窖河水,黄草坝水库水以及四级电站前池水灌溉,但由于地形起伏,沟箐交错水利工程艰巨,原有水利设施排灌沟、水管、倒虹吸等老化损坏,灌溉效率低,水资源得不到充分、抗灾能力弱,制约项目区域的经济发展。经详细勘察在项

25、目区修建沟渠形成新的灌溉系统来满足项目区域内农民多年来的强烈愿望,真正达到惠民、利民的开发目标。2.3.2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耕地处在一坡一箐,一山一凹,除有一条乡村公路经过项目区外,其余是机耕道及田间小路。现有的乡村公路等级较低,曲线半径小、路线纵坡大、路基宽窄不一,一般宽度在3-4米之间,路面为砂石路面。路基没有边沟等排水设施。到雨季路面集水,局部路基出现水毁。区域内耕地至今仍是坡耕地,由于地面横坡在2045之间,地表被风蚀、水蚀造成水土流失,耕地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较低。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根据项目的开发的主体,配置拖拉机10台、小型抽水机20台,运输车辆10辆,肥料配制机(拌

26、和机)15台,农用试验捡验仪4台(土壤检测仪、农药检测仪)等机具。2.3.4交通与电力项目处在218线与元漠公路的中间,218线为三级公路,沥青路面,元漠公路为四级公路,水泥路。项目距离元漠公路仅500米,外围交通条件便捷。项目区为乡村公路,标准太低。供电条件较好,高压电力线从区内通过,供电能力完全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3.1.1水利设施不配套 项目区地处哀牢山中段东麓,水资源蕴藏丰富,是新县水资源较为丰富的乡镇之一,项目区灌溉水源充足,项目区的灌溉水源为光山河水库,黄草坝水库,挖窖河水的长流水,但,黄草坝水库、挖窖河的水

27、被多级电站利用。本项目的灌溉水来自光山河水库及四级电站前池。合理利用上述水资源是一个研究课题。项目区距离灌溉水源近7公里,由于地形起伏,沟箐交错水利工程艰巨,原有水利设施排灌沟、水管、倒虹吸等布置不合理,灌溉效率低,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抗灾能力弱,制约项目区域的经济发展。3.1.2田间道路、机耕路匮乏项目区耕地处在一坡一箐,一山一凹的地形上,除有一条乡村公路经过项目区外,其余是机耕道及田间小路。现有的乡村公路等级较低,曲线半径小、路线纵坡大、路基宽窄不一,一般宽度在3-4米之间,路面为砂石路面。路基没有边沟等排水设施。到雨季路面集水,局部路基出现水毁。区域内耕地至今仍是坡耕地,由于地面横坡在

28、2045之间,无田间道路和机耕道路。只有地间小路,农业机械到不了田间地头,运送农产品及生资料只能人背马驮。增大农民的劳动强度,加大农民的负担,加大农业产品的成本。制约了农业的发展。3.1.3低产农田面积大项目区总面积6.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00亩,林地4685亩,耕地总体质量差,都是坡地。中低产面积4500亩,约占90%。中低产农田不治理、不改善将制约着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3.1.4土壤肥力项目区近年来盲目地使用工业化肥和化学农药,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土壤透气性差以及土壤板结,致使项目区土壤条件差,植物难以生长。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不经济、不环保。已成为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

29、颈。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本项目建设是集中改造低产坡地,扩大水果生产基地,根据做好新平县2013年中低产田地改造,按照“强化山区、完善坝区、突出重点和效益优先;竞争择优、先易后难、围绕水源、集中连片;改造项目与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相结合”的原则,2013年在漠沙镇曼线村实施3000亩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云南实建果业有限公司种植的高原褚橙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按高标准建设褚橙基地,增加新平县的生态褚橙产量,让云南褚橙进入国际市场。提高新平果业产品的知明度。吸引国内外商家到褚橙基地进行水果交易,把褚橙基地变成生态水果交易中心。旅游圣地。将给项目建设区带来了商机,带动区域农业

30、、交通、旅游的发展。3.21土地治理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建设工程项目,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能力,保证粮食、食品安全的最佳途径。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土地治理建设工作,把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抓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大规模开展土地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做到科学种田确保粮食高产稳产及农产品又安全又环保。3.2.2治理建设是夯实农业基础、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了保证我国的耕面积不低于18亿亩,提高基本良田比例。在发展交通及城镇建设中占用的耕地面积必须给予增补,这是我国的国策。由于我县中低产田面积大(在耕地

31、116.8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4.73%),耕地土壤肥力质量较差,灌排基础设施薄弱,耕作层浅薄贫瘠、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等,农业生产基本处于“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状态,严重制约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治理建设已迫在眉睫。加之在已改造的耕地中,由于投资少,建设起点低,农田灌溉保证率、道路通行能力和土壤肥力等距中低产田改造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增长,人多地少、耕地逐年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受耕地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加剧,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治理建设步伐,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

32、和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3.2.3 土地治理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生产发展摆在第一位,只有实现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其他目标才有实现的经济基础。建设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扩大基本良田,推广良种良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3.2.4 土地治理建设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需要我县的大小河流基本上属红河水系、红河上游的漠沙江、戛洒江、绿汁江流域的耕地坝区为堆积层或冲积层地质。临江边的耕地受洪水刷或床变迁的影响。山区为水蚀的坡积地

33、,地面横坡在2045只宜种植玉米、甘蔗、水果等农作物。因此土地治理建设是我县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是实现美好中国梦的需要。为此我县多渠道筹集资金成规模地实施了烟农田建设、高稳产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退耕还林基本农田建设等项目,建设和改造了大批量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但是由于受投资控制,只解决了项目建设中的部分问题,尚有大量落后的基础设施,主要是灌排设施和田间道路等设施标准不高、等级不够。党的十七大把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中低产田改造建设示范工程从发展“优

34、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化农业出发,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灌排设施、田间道路,推广良种良法,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实施土地治理建设,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此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3.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项目区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的实施,在人力和财力上给予保障和支持,具有十分强烈的农业综合开发愿望。(2)项目区广大农民对兴修水利,科技致富,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非常高,投工投劳自觉性较强。(3)项目区自然条件良好,所改造的土地相

35、对集中连片,土壤以烧红土为主,气候炎热,年平均降水量9001100mm,适宜发展褚橙、香蕉等经济作物。(4)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项目周边上下有上等级公路(218线、元漠公路),到镇政府所在地交通便捷。项目区的农用物资的运入及农产品的运出十分便利。(5)项目区耕地属于中低产田水平,通过实施水利、农业、科技等措施改造,可大幅度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通过对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加大经济作物在农作物中的比重,提高复种指数,可实现农业效益的大幅度提高。(6)项目区有制糖企业、农业等部门的土地治理项目以及其他支农项目投入建设,有利于整合各部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提高整体治理建设效果。第四章

36、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4.1区域水资源状况项目区所处哀牢山中段东麓,水资源蕴藏丰富,是新平县水资源较为丰富的乡镇之一,项目区灌溉水源充足,在项目区可利用已有光山河水库、黄草坝水库。在项目区可利用有长流水的挖窖河,但由于水利沟渠多为过去群众自发开挖出来的土沟,缺乏全面的规划,渠道布置不合理,灌溉效率低下,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田产出率不高,严重制约了项目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规划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作物蓄水灌溉和部分人畜引水困难,满足了项目区域内农民多年来的强烈愿望,真正达到了农业开发项目惠民、利民的开发目标。4.2 项目区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4.2.1 灌溉设

37、计标准新平县中低产田项目区根据新平县经济发展情况,拟定2013年为现状年,2014年为设计水平年,按照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建设规划修编的通知2009119号。云南省属南方地区,结合灌区实际情况,需水设计保证频率综合采用P=75%,可供水量设计保证率与需水灌溉设计保证率同等。4.2.2 项目区主要作物灌溉定额 (1)灌区作物组成及比例项目区农业自然条件优越,适用多种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褚橙和香蕉为主。规划水平年将对灌区种植结构做适当调整,压缩水稻及甘蔗种植面积,增大经济价值高的经果林种植面积。作物组成及种植比例详见表4-1.4-1灌区作物组成用种植

38、比例表项 目大春作物常年生小春作物现状年2013年作物稻谷玉米蔬菜甘蔗香蕉经果小计麦子蔬菜小计百分比1025104582100253560面积(亩)15037515067512030150037.5525562.5规划年2014年百分比0.0050.010.050.9351000.0150.015面积(亩)1530150280530004545(2)果林(褚橙)灌溉制度果林的灌区最主要是褚橙,亦是灌区耗水量最大的作物。挖窖河流域项目区灌区属元江河谷一带,水稻种植为双季水稻种植。本次规划在调查、收集水稻需水特性的基础上,参考与各个灌区邻近、气候条件相似的元江中型灌区报告、玉溪东风水库灌溉制度及新

39、平县水资源利用规划的成果,经综合分析后拟定水稻灌溉制度。灌溉制度设计表详见表4-2。(3)旱作物灌溉制度旱作物灌溉制度设计针对灌区内需要人工给水的主要旱作物制定。灌区主要旱作物有:蔬菜、香蕉、褚橙和玉米等。由于灌区内无灌溉需水实验资料,故旱作物灌溉制度是通过对农科部门的调查和当地灌水丰产经验,结合各个灌区气候条件综合分析而拟定的。灌溉制度设计表详见表4-2。4-2灌溉制度设计表(P=75%)作物名称合计M3年灌水定额(m3)/亩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十二水稻6612828112310211432玉米160208060蔬菜1602050254520香蕉18020202020

40、2020202020褚橙1802020202020202020204.2.3 灌水率计算根据当地水管站和农科站提供的资料,结合当地群众的耕作习惯和各个作物的用水情况,拟定规划水田的灌水定额。根据灌水次数、每次灌水延续时间(24h)、项目区主要作物种植比例,推算出各种作物每次灌水的灌水率。q净本次灌水的灌水率;m作物每次灌水定额;某种作物种植面积占灌区总面积的比例;T本次灌水延续的时间t每天灌水时数,一般自流灌区按24h/d计;通过计算得设计水平年灌区的净灌水率结果见表4-3、4-4。表 4-3 2014改造灌区灌水率计算表 种植名称种植比例(%)灌水定额(m3/亩)灌水时间灌水次数灌水延续灌水

41、率月旬时间(d)(m3/s/万田)大春蔬菜0.01 202月中150.005253月上150.00625下150.006254月中150.006255月上150.00620下150.005206月上150.005香蕉经果(褚橙)0.050.935201月中150.023202月中150.023203月中150.023204月中150.023205月中150.023206月中150.0232010月中150.0232011月中150.0232012月中150.023201月下150.433202月下150.433203月下150.433204月下150.433205月下150.433206月下1

42、50.433207月下150.433208月下150.4332011月下150.4332012月下150.433小春蔬菜0.015251月上150.00925下150.009209月下150.0072010月中150.0072011月上150.00720下150.0072012月中150.007表4-4 和种作物灌水率统计表月份旬大春蔬菜香蕉褚橙小春蔬菜合计说明1月1-100.0090.00911-200.0230.02321-300.4330.0090.4422月1-100.0050.00511-200.0230.2321-300.4330.4333月1-100.0060.00611-200

43、.0230.02321-300.0060.4330.4394月1-1011-200.0060.0230.0294月21-300.4330.4335月1-100.0060.0230.02911-2021-300.0050.4330.4386月1-100.0050.00511-200.0230.02321-300.4330.4337月1-1011-2021-300.4330.4338月1-1011-2021-309月1-1011-2021-300.0070.007101-1011-200.0230.0070.03021-3011月1-100.0070.00711-200.0230.02321-300.4330.0070.4412月1-1011-200.0230.0070.03021-300.4330.4334.2.4 灌区万亩综合供水过程线根据项目区各种农作物的灌溉制度(表4-2)和作物种植比例(表4-1),由此可确定项目区设计水平年灌区万亩综合用水定额 见表4-5。表4-5 设计水平年(2014年)灌溉定额及用水的内分配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